当前位置: 智迪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12篇

| 来源:网友投稿

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12篇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背景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12篇,供大家参考。

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12篇

篇一: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背景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什么?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二、为什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如何推进?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

  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

  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

  例1: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公报多次提到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概念。从统治、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最终的主体性变化的国家实验;是一个改革、发展、稳定从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限缩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再到追求和谐互惠的正和博弈的伟大尝试。

  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思路点拨】

  中国共产党:

  ①地位、性质、宗旨

  ②领导和执政方式

  ③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

  ④我国的政党制度

  ⑤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⑥党对国家的领导(选修3)

  政府:①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树立威信;

  ④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⑤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2)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原因。

  【思路点拨】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材料二:在国家治理中,对于国家权力在治理主体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有人认为政府应该是在社会组织和个人治理不能或无效时才跟进,即政府治理应居于补缺地位;也有人认为政府治理应居于主导地位。

  (3)根据材料,结合“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请你分析政府在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地位。

  【思路点拨】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可以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弊端。

  ②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③因此,在市场经济领域中,政府必须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

  材料三:国家治理应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4)请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为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提出两点建议。

  【思路点拨】

  ①奏响主旋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发挥其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②增强人民文化创造的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公民。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例2: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

  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丰富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治理应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治理应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治理应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治理应有益于增进人民福祉。

  (1)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治理激发社会活力的两点举措。

  【思路点拨】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推动文化的传播、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④增强人民文化创造的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⑤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国家治理应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对此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观点。甲认为:只有发展基层民主才能扩大人民民主。乙则认为:扩大人民民主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协的作用。请你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作出评析。

  【思路点拨】

  ①甲同学的观点片面。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扩大人民民主。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②乙同学的观点片面。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扩大人民民主必须发挥政协的作用,但是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3)请从“个人收入分配”的角度谈谈国家治理应如何增进人民福祉。

  【思路点拨】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拓展一:请从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角度谈谈国家治理应如何增进人民福祉。

  【思路点拨】

  政府: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②政府要履行相应的职能、充分发挥管理和服务的作用;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

  中国共产党:

  要发挥领导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拓展二:结合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国家治理应如何增进人民福祉。

  【思路点拨】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能动作用

  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材料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既要确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价值不受侵害,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考虑个别,承认合法合理的个性化追求。

  (4)结合材料,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出发谈谈国家治理给你的启示。

  【思路点拨】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②国家治理要确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价值不受侵害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国家治理还要尊重个别,承认合法合理的个性化追求,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和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二: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第七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核心素养

  术语必背

  1.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政治认同:坚持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明确政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3.法治意识:民主党派和政协依法履行职能。

  势。

  4.公共参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4.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考点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坚持原因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基本

  内容

  根本保证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遵守宪法和法律

  则

  ①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坚持原因

  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亲密友党

  策科学化民主化。

  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

  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性质

  中华民族先锋队

  区

  别

  地位

  业的领导核心

  基础

  工农联盟

  各界知识分子为主

  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参政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者的政治联盟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民主党派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

  联系

  事业上:通力合作的友党,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

  监督上:是相互监督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协商机构:人民政协

  1.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党派没有独立性。

  2.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政党制度”:首先要明确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五个方面;其次要明确材料中的信息能够反映哪些方面;最后要把所能反映的方面与相应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3.民主党派成员参加人大的身份是人民代表,不是代表本党派,更不是在人大分席位。

  ●命题角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

  【典例1】

  (2018·全国卷Ⅲ)2016年以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赴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中西部省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协助总结各地经验和做法,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督性意见建议。民主党派的上述做法(

  )①创新了外部监督的形式,提升了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

  ②发挥了民主党派自身优势,推进了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③贯彻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增强了民主监督的针对性

  ④彰显了民主党派的协商功能,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路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民主党派的实地调研,能够推动中央政策的落实,也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体现,②③入选;材料中民主党派的行为未体现创新监督形式,①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民主监督,不是政治协商,④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答案】

  C【典例2】

  (2016·全国卷Ⅲ)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某市纪委、市委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建立合作调研机制,围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具体措施等,共同开展调研,党外专家直接提出意见建议。建立这一机制(

  )①是防治腐败,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的保证

  ②是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多党合作基本方针的体现

  ③意在搭建合作平台,提高民主监督水平

  ④是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完善法律规范的重要举措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政党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该市纪委、市委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建立合作调研机制来防治腐败,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与多党合作的统一,②正确;建立合作调研机制,由党外专家直接为防治腐败提出意见和建议,意在搭建合作平台,提高民主监督水平,③正确;加强制度和法律建设是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的保证,故①不选;合作调研机制本身并不属于法律规范,故④不选。答案为C项。

  【答案】

  C【典例3】

  (2017·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扶贫开发攻坚阶段,各民主党派受中共中央委托对8个中西部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民主监督。同时,各民主党派围绕民族地区人口脱贫这一短板,发挥各自特长,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事业,为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贡献智慧和力量。

  结合材料,说明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属于政治生活体现类非选择题。对于本题,从思维方法上看,既要有演绎,又要有归纳。对于民主党派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发挥的作用,适用演绎法解答,具体阐述其作为参政党对党领导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民主监督以及其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

  三个原则即可。从材料的整体上归纳为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①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主党派受中共中央委托,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进行民主监督,参与民族地区建设,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民主党派参与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考向点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历年高考中都是高频考点,但近几年侧重从政协的角度考查,对本考点侧重考查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民主党派的作用。

  考点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1)人民政协的成员:人民政协除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成员外,还包括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2)人民政协的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3)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2.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2)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社会团结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

  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1.人民政协不等于民主党派的联合体,因为政协还包括中国共产党、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2.分析政协通过的某些决议或者政协委员采取的某些行动时,一般要调用政协的性质和职能等知识。

  3.政协≠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组成与活动中,不仅有民主党派,还有中国共产党及无党派人士等,因此,不能说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4.政协委员列席人大,人大在重大决策前要同人民政协协商,是为了发挥政治协商作用,不是人大与政协共同决定国家大事。

  5.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其具有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也不是国家职能。

  6.不能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种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机构,是一种组织,它有不同级别、不同职能的部门,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政协工作的主要方式是举行会议,它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不同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各方一起讨论问题。不能把政协这一机构与这一机构的工作方式混为一谈。

  ●命题角度1政协的性质、职能

  【典例1】

  (2019·江苏卷)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就中长期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高等教育发展、文物保护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这体现了人民政协(

  )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积极履行社会建设的职能

  C.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D.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解析】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就中长期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高等教育发展、文物保护等问题建言献策,体现了人民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故C正确。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A错误。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也不能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故B、D错误。

  【答案】

  C【典例2】

  (2019·浙江选考)某省政协从政协委员提交的772件提案中评选出《关

  于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等30件优秀提案,并予以表彰。政协这样做,是在(

  )①履行政治协商职能

  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③激发委员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鼓励委员们行使国家政策决定权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

  某省政协评选出政协委员提交的优秀提案,并予以表彰,这一方面是政协提高自身履职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②③入选。①强调政协履行政治协商的职能,与材料主旨无关,不选。政协委员不能行使国家政策决定权,④错误,排除。

  【答案】

  B【典例3】

  (2019·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华诞。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由34个界别组成,包括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2018年,全国政协召开了1次全体会议、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1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1次网络讨论会、18次对口协商会、4次提案办理协商会,进一步形成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协商议政格局。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解析】

  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为背景,以人民政协的构成及2018年人民政协的会议,材料设置试题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人民政协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描述事物、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设问指向中的“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给考生提示,回答本题要用到人民政协的知识,考生可回忆人民政协的知识:人民政协的性质、人民政协的职能、人民政协的主题、协商民主的渠道的内容、协商民主制度的意义等。将这些知识点整合,梳理,简单结合材料,可以形成答案要点。

  【答案】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

  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典例4】

  (2017·北京卷)“两会”是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展示制度自信和道路优势的重要平台。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两会”资料。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摘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要勤勉履职尽责,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真诚协商、务实监督、深入议政,多建诤言,共谋良策,推动中共中央大政方针落地见效,促进人民福祉不断改善。

  ——摘自《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

  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摘自《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请予审议”意味着全体与会代表和委员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

  ③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共同职责

  ④“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互补结构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从材料中“推动中共中央大政方针落地见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可以看出,人大和政治协商会议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正确。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二者形成了民意表达互补结构,④正确。人大代表具有审议权,而政协委员没有,②说法错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而人大代表不具有此职能,③说法错误。

  【答案】

  B

  【考向点评】

  高考对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考查频率很高。最常见的考法是以中央就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与各民主党派协商或政协委员组织相关活动为素材,设置体现类、原因类题型来考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等知识。

  【方法与规律】

  如何分清政协的三大职能?

  ①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②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③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参政议政选择包括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全部内容和形式,还包括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进行组织调查和研究,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充分发挥委员专长和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等。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简单概括其区别为:政治协商一般是在决策之前征求意见,民主监督一般是在决策之后的建议与批评,参政议政一般是指主动建议。

  ●命题角度2协商民主

  【典例5】

  (2018·江苏卷)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党的领导下,某市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统筹推进政党协商、政府协商、社区基层事务协商、人民团体协商,从多个层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协商民主(

  )①是加强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前提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③是推动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

  ④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展了民主渠道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某市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从多个层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表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展了民主渠道,②④符合题意。①③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

  C【典例6】

  (2019·北京卷)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材料:制定规划,谋定而动。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将民主和集中相结合,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从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到正在贯彻实施的“十三五规划”,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70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恳谈会”“参与式预算”等形式不断涌现,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格局正进一步形成。

  集中力量,办成大事。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从“两弹一星”、神舟飞船等重大项目,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从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到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

  【解析】

  分析设问,本题理论范围是《政治生活》,知识点无具体限定;从关键词“如何发挥”可判断题型为措施类;指向词“发挥政治优势”,需要明确两点,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最大优势,二是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协商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分析材料,“制定规划,谋定而动”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力量,坚持政治领导、依法执政,为国家发展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商以求同,协以成事”说明人民群众在代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民主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集中力量,办成大事”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国家昌盛民族复兴而奋斗。

  【答案】

  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考向点评】

  协商民主是教材新增加内容,在今后的备考中要注意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来理解协商民主的地位和作用。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问题

  一个地位

  二个性质

  三个职能

  主监督、参政议政

  四个优越性

  五项内容

  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具体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地位

  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的性质

  人民政协的三个职能:政治协商、民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提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而不是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提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不能笼统地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二者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在法律上是平等关系,在事业上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

  3.政协委员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质询权。(×

  )提示:人大代表而不是政协委员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质询权。

  4.政协委员们围绕互联网金融这一话题各抒己见、出谋划策是在行使国家权力。(×

  )提示:是在行使参政议政职能。

  5.L市政协就市政府起草的《L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开展协商,体现了政协委员直接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

  )提示:政协是参政议政,而且政协委员不直接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

  6.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行使国家职能,也不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其提

  案建议案没有法律约束力,其代表通过民主协商产生,而不是由选举产生。(√

  )1.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政协四者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1)四者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

  共产党

  性质、地位

  执政党,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和组织领导。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心

  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全国人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民代表

  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大会

  益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国务院

  机关的执行机关

  使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

  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不是国家机关,不人民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政协

  主协商推荐产生,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2)四者的相互关系

  ①中国共产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和政策,然后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程序,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②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由国务院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

  ③一般情况下,国务院根据党的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和作出的决定,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提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

  ④人民政协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有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有利于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也能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四者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相互配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

  能行使国家职能。政协委员由民依据人大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行代表由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人大职能、职权

  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

  2.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职责

  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保障人民政府

  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中国

  共产党

  人大

  政协

  公民

  人大代表

  是领导核心,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实现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通过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

  提案权、质询权、审议权、表决权

  3.比较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

  ●考向一

  我国的政党制度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文件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今年两会上,代表和委员拿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就是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制定的。这说明(A)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决定权

  ④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①正确;题干中《建议》争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过程体现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可选;③是错误的,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④错误,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材料一: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在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在国家层面制定行业发展

  标准、提出环保要求,引导和规范低速电动汽车有序发展。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围绕京津冀联防联治破解大气污染提出提案,建议继续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新建商品房要设置配备充电电源的专用停车位,对老社区也要制定建设充电设施的改造计划。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答案: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积极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建言献策。

  是由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参政党地位决定的;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

  解析:解答要注意设问的主体“民主党派”,依据材料一中“中国民主促进会在调研的基础上建议、中国民主建国会提出提案并建议”的关键信息,调动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知识,用顺畅的语言,从参政议政、民主党派的特点等方面分析。

  ●考向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L市政协就市政府起草的《L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开展协商,提出数百条建议,在最终提交给市人代会审议的草案中,有83处修改源于政协委员的智慧。这体现了(A)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②政协委员直接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

  ③人民政协在立法领域有效开展政治协商

  ④政府通过科学行使立法权提高决策水平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人大、政协与政府的关系,旨在考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市政府提交的草案交由市人代会审议,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的第二个表现: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市政协就政府起草的草案进行协商提出建议体现了政协的职能,故①③正确,选A项。②“直接”表述错误;④立法权属于立法

  机关,政府无立法权,错误。

  4.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坐上了政协委员这个位置,就不是个普通人,就得对宪法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并建议委员们对宪法宣誓。这说明(C)A.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B.政协委员有权依法制定宪法和法律

  C.政协委员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履行职责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知识。政协委员要对宪法负责,对人民负责,说明政协委员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职责,故选C项。A项错误,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B项错误,政协委员具有参政议政职能,但是不能制定宪法和法律;D项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篇三: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背景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什么?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二、为什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如何推进?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

  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

  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

  例1: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公报多次提到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概念。从统治、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精品文档

  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最终的主体性变化的国家实验;是一个改革、发展、稳定从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限缩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再到追求和谐互惠的正和博弈的伟大尝试。

  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思路点拨】

  中国共产党:

  ①地位、性质、宗旨

  ②领导和执政方式

  ③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

  ④我国的政党制度

  ⑤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⑥党对国家的领导(选修3)

  政府:①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树立威信;

  ④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⑤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2)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原因。

  【思路点拨】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材料二:在国家治理中,对于国家权力在治理主体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有人认为政府应该是在社会组织和个人治理不能或无效时才跟进,即政府治理应居于补缺地位;也有人认为政府治理应居于主导地位。

  (3)根据材料,结合“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请你分析政府在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地位。

  【思路点拨】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可以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弊端。

  ②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③因此,在市场经济领域中,政府必须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

  材料三:国家治理应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

  要求。

  (4)请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为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提出两点建议。

  【思路点拨】

  ①奏响主旋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发挥其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②增强人民文化创造的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公民。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例2: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丰富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治理应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治理应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治理应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治理应有益于增进人民福祉。

  (1)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治理激发社会活力的两点举措。

  【思路点拨】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推动文化的传播、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④增强人民文化创造的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⑤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国家治理应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对此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观点。甲认为:只有发展基层民主才能扩大人民民主。乙则认为:扩大人民民主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协的作用。请你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作出评析。

  【思路点拨】

  ①甲同学的观点片面。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扩大人民民主。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精品文档

  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②乙同学的观点片面。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扩大人民民主必须发挥政协的作用,但是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3)请从“个人收入分配”的角度谈谈国家治理应如何增进人民福祉。

  【思路点拨】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拓展一:请从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角度谈谈国家治理应如何增进人民福祉。

  【思路点拨】

  政府: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②政府要履行相应的职能、充分发挥管理和服务的作用;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

  中国共产党:

  要发挥领导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拓展二:结合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国家治理应如何增进人民福祉。【思路点拨】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能动作用

  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材料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既要确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价值不受侵害,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考虑个别,承认合法合理的个性化追求。

  (4)结合材料,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出发谈谈国家治理给你的启示。

  【思路点拨】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②国家治理要确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价值不受侵害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国家治理还要尊重个别,承认合法合理的个性化追求,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和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什么?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

  .

篇四: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近5年来,民革中央开展调研考察241次,通过直通车形式向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报送调研报告78篇,得到批示187次。这体现了(

  )A.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B.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C.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D.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D[民革中央通过直通车形式向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报送调研报告78篇,得到批示187次,体现了民革中央作为参政党,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D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人民政协的职能,A、C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B不合题意。]2.辽宁省九三学社社员将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奋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作出更大的贡献。这表明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

  )①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②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③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兴衰的责任

  ④联合掌权,共同执政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C[本题考查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①;④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九三学社是参政党;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3.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外,还有8个民主党派。每年“两会”,民主党派的提案都备受关注。今年各民主党派共提交集体提案300余件,服务了全党的工作大局。这说明民主党派(

  )①与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②与共产党联合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③与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平等

  ④与共产党拥有共同的使命

  A.①②

  C.②④

  B.①④

  D.③④

  B[①④符合题意,“今年各民主党派共提交集体提案300余件,服务了全党的工作大

  局”,这说明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与共产党拥有共同的使命,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②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联合共同执掌国家政权;③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政治地位不平等。]4.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监督权,人民政协也具有民主监督的职能,而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的最大不同点在于(

  )A.人大监督是集体监督

  B.政协监督是舆论监督

  C.人大监督是依法监督

  D.政协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

  D[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监督具有法律效力;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属于国家机构,其监督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D正确;A、C不是二者的区别;B错误。]5.(2019年夏季浙江学业水平测试真题)作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围绕两大主题是(

  )A.协商和监督

  C.团结和民主

  B.参政和议政

  D.爱党和爱国

  C[人民政协的主题是团结和民主,C符合题意;排除A、B、D。]6.(2018年冬季·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真题)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下面属于人民政协职能的有(

  )①政治协商

  ②依法执政

  ③民主监督

  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C[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①③④符合题意;在我国现阶段,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②不符合题意。]7.2019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就“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等进行了开放而务实的讨论。这是人民政协在履行(

  )A.参政议政职能

  C.社会治理职能

  B.经济建设职能

  D.生态建设职能

  A[政协委员就国家相关经济社会问题进行讨论,这体现了人民政协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A正确;经济建设职能、社会治理职能、生态建设职能是政府的职能,不是政协的职能,B、C、D不符合题意。]8.在政治协商会议上,人称“麻辣”委员的蒋洪,尖锐地提出了《阳光财政,我盼得头发已白了》的提案,呼吁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应该加强透明度,而不能让老百姓一头雾水。政协委员之所以呼吁,是因为(

  )

  A.政协委员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政协与共产党是亲密友党关系

  C.政协委员是人民选举的,代表人民的利益

  D.政协委员可行使国家权力

  A[政协委员之所以呼吁,是因为政协委员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A正确;我国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是亲密友党关系,B错误;政协委员并不是由人民选举产生,C错误;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政协委员不能行使国家权力,D错误。]9.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独特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与名为“一人一票”实为“少数人专政”的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本题题目类型措施类主观试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读材料后,由材料中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体现坚持完善共产党对协商民主的政治领导;“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府要科学、依法、民主决策,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

  [答案]①坚持完善共产党对协商民主的政治领导,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的作用,加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大在重大决定前要广泛听取民意,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③政府科学、依法、民主决策,加强政府协商,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利益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能力提升练]10.民进、民革、九三学社等各民主党派围绕法律、大数据、特色小镇等话题,结合各自特色,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智慧。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依据是(

  )①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民主党派作为政治力量,积极履行国家职能

  ③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④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知识。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积极建言献策是因为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①③符合题意;民主党派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②错误;材料说的是民主党派,未涉及人民政协,④与题意无关。]11.(2017·北京卷)“两会”是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展示制度自信和道路优势的重要平台。

  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两会”资料。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摘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要勤勉履职尽责,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真诚协商、务实监督、深入议政,多建诤言,共谋良策,推动中共中央大政方针落地见效,促进人民福祉不断改善。

  ——摘自《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闭幕会上的讲话》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摘自《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请予审议”意味着全体与会代表和委员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

  ③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共同职责

  ④“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互补结构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B[本题考查人大和政协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人大与政协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人大代表的权利与政协的职权的区别。人大和政协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正确;人大代表具有审议权,政协委员没有审议权,②错误;参政议政是政协委员的职责,不是人大代表的职责,③错误;“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互补结构,④正确。]12.(2018·江苏卷·1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党的领导下,某市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统筹推进政党协商、政府协商、社区基层事务协商、人民团体协商,从多个层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协商民主(

  )①是加强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前提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③是推动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

  ④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宽了民主渠道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C[本题主要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和渠道等。协商民主是加强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手段,不能成为“前提”,①错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有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③错误;多个层面的协商民主既是民主形式的丰富,也是民主渠道的拓宽,④正确。]13.2019年4月12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12位委员围绕幼儿教师的培养体系、资格准入、编制待遇、法制保障等建言资政,近30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踊跃发言。这表明人民政协(

  )①围绕人民群众的民生难题,进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

  ②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民主协商

  ③发挥民主党派自身的优势,推进职能部门科学民主决策

  ④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积极履行文化建设的国家职能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A[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12位政协委员围绕幼儿教师的培养召开座谈会和在移动履职平台上踊跃发言,这体现了人民政协围绕人民群众的民生难题,进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民主协商,①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民政协,没强调民主党派,排除③;政协不是政府,不能履行文化建设的国家职能,④错误。]14.民主法治,国之基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进步的轨迹,辉映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民盟中央主席围绕防范债务金融风险、提高社保体系质量等谈了看法;民建中央主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长江经济带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部门为什么要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

  (2)请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解析](1)设问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然后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协商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渠道;最后,结合

  我国政府部门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分析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结合。(2)本题设问指向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解答时首先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然后从上述方面细化分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措施。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协商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渠道。②我国政府部门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有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体现。

  (2)①创新基层民主自治的方式,丰富基层民主自治形式。②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③必须坚持党的最高政治领导,发挥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的核心作用。

篇五: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第二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学

  习

  任

  务

  1.描述与分类:协商民主的渠道,人民政协的职能。

  2.解释与论证:明确协商民主是我国特有的政治优势。

  3.辨析与评价:批驳“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因而在政治生活中没有实际作用”。

  核

  心

  素

  养

  1.政治认同:

  了解协商民主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广泛性;明确人民政协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公共参与: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民主协商。

  一、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1.爱国统一战线

  (1)形成: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

  (2)特点: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

  (3)范围: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人民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1)是统一战线的组织。

  (2)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

  (3)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判一判]人民政协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权力机关。(×)

  3.协商民主

  (1)地位: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渠道

  ①主要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

  ②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想一想]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和作用,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地方政府的公共决策过程中来,既是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谈谈协商民主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的意义。

  提示:有利于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公信力;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参与权、知情权;有利于防止决策者因个人偏好而导致的失误。

  二、人民政协的职能

  1.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

  2.三大职能

  (1)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3)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3.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创设情景]

  广东中山市政协围绕中山“五位一体”建设深入开展调研考察,建言献策,创新实践,推动协商民主发展。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政协根据“党委政府想什么,政协议什么;党委政府做什么,政协帮什么”的工作思路,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发展战略,通过调研视察,认真协商讨论,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参考。

  [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政治认同)根据材料领会人民政协的性质。

  提示: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根据“党委政府想什么,政协议什么;党委政府做什么,政协帮什么”说明协商民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提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实现党的领导、推动人民政协的性质与地位

  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究总结]1.准确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

  (1)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2)人民政协不同于人大等国家机关,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因此,不能说政协是国家的重要决策机关。

  (3)我国人民政协的组成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等。因此,人民政协并不只是由各民主党派组成,也不是各民主党派的议事机构。

  2.把握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区别

  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含义

  不同

  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组成

  成分

  不同

  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地位

  不同

  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是我国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各政党的统称,即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这八大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它们原有的阶级基础已不复存在,现阶段其成员以各界知识分子为主

  民主党派在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议题,集中建言资政。这表明(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②积极参政议政彰显民主党派的执政担当

  ③坚持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

  ④人民政协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机关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A[民主党派不是我国执政党,没有执政担当,故②错误;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机关,故④错误;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议题,集中建言资政,这表明人民政协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故①正确;根据党中央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人民政协召开会议,集中建言资政,这说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故③正确。故选A。]

  1.在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就“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路径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言献策。这体现了人民政协(

  )A.作为民主党派,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C.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D.参与对外事务管理,是国家的重要决策机关

  B[A说法错误,政协不是民主党派;B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站线组织,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C说法错误,政协不是国家机构,不履行国家职能;D说法错误,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构,不参与对外事务的管理。]2.2019年3月,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联袂召开,汇总代表委员议案提案,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人大与政协的共同特点是(

  )①都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都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③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D[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而人大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故①②错误;人大与政协都坚持党的领导,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故③④符合题意。]

  人民政协的职能

  [创设情景]

  全国政协前主席李瑞环曾这样形容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

  [探究任务]1.(预测与选择·政治认同)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对“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的理解。

  提示:(1)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

  (2)“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同时也说明了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2.(描述与分类·公共参与)人民政协围绕什么主题履行职能?

  提示: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探究总结]1.如何区分人民政协的三个职能

  (1)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措施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3)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参政议政侧重于强调政协选择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组织调查和研究,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充分发挥委员专长和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等。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简单概括其区别为:政治协商一般是在决策之前征求意见,民主监督一般是在决策之后的建议与批评,参政议政一般是指主动建议。

  2.区分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

  性质

  人大监督

  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其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监督“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通过其他国家机关向人民代表大政协监督

  其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没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中共与国家机关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守法律情况等

  监督的基本方式是建议和批评

  对象

  方式

  会报告工作的方式进行监督

  2019年1月,以“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的全国政协协商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加强国际协调合作等建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A.我国坚持国家大事的事情要由政协商量

  B.我国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C.人民政协积极履行依法行政职能

  D.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D[题干描述体现的是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需要各级人大在重大决策之前充分协商,广泛听取民意,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D符合题意;A错误,忽视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B不符合题意,协商民主不是基层民主;C错误,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

  1.人民政协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对人民政协理解正确的是(

  )A.围绕民主与团结主题开展活动

  B.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服从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D.受人大委托,向人大负责

  A[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故A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B错误;

  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而不是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C错误;政协和人大都是我国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两者之间不存在谁对谁负责的关系,D错误。]2.L市政协就市政府起草的《L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开展协商,提出数百条建议,在最终提交给市人大会审议的草案中,有83处修改源于政协委员的智慧。这体现了(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②政协委员直接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

  ③人民政协在立法领域有效开展政治协商

  ④政府通过行使立法权提高决策水平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A[市人代会审议《L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原则,①符合题意;“直接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属于国家机关(主要是政府)的职能,与政协的性质职能不符,②排除;L市政协就市政府起草的《L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开展协商,提出数百条建议,是政协在履行政治协商职能,③符合题意;行使立法权的应是人民代表大会,④主体不对,排除。]

  1.爱国统一战线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靠人民建立丰功伟业;②用于分析党在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方面的作用等)2.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坚持制度自信的实践依据;②用于分析协商民主的内容;③用于分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措施;④用于分析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等)3.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4.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闭幕会上要求,我们要崇尚团结、增进团结,加强双向发力工作,汇聚起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合力。团结是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人民政协是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朝着共同奋斗目标不断前进的制度结晶。人民政协追求的团结,是建立在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之上的广泛团结,是建立在共同事业、共同利益之上的坚强团结。在政协增进团结,要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正确的方法,坚持和风细雨式的平等协商,靠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和自我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好存异、化异等工作,形成思想上的真正团结。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在解决人心向背和力量对比上下功夫,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质量,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的工作,多谋防范风险、化解挑战的良策,多鼓提振信心、团结奋斗的干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重大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重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共筑中国梦上来,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信息提取

  我们要崇尚团结、增进团结,加强双向发力工作,汇聚起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合力

  人民政协是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朝着共同奋斗知识对接

  人民政协工作有两大主题,一是团结,二是民主

  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爱国统

  目标不断前进的制度结晶

  一战线是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在解决人心向背和力量对比上下功夫,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质量,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的工作,多谋防范风险、化解挑战的良策,多鼓提振信心、团结奋斗的干劲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重大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重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共筑中国梦上来,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人民政协有三大职能,即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新时代人民政协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1.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具有其他协商民主形式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其优势在于(

  )①代表性强,能广泛反映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

  ②联系面广,是我国各个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③监督有力,有权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

  ④人才荟萃,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④

  C.②③

  B.①②

  D.③④

  A[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①④入选。我国不存在党派的政治联盟,排除②;有权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的是人大代表,排除③。]2.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决定、决议的制定,到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从重要人事任命,到重大工程建设,到民生政策的出台,都凝聚着人民政协的心血和智慧。这表明人民政协(

  )A.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国家机关

  B.是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机构

  C.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D.有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

  C[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A不选;人民政协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合作的重要机构,B错误;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决定、决议的制定,到每年政府工

  作报告的起草;从重要人事任命,到重大工程建设,到民生政策的出台,都凝聚着人民政协的心血和智慧。这表明,我国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C正确;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政府的职能,D错误。]

篇六: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2014-07-3114:40

  《马克思主义研究》

  冯留建

  字号:

  核心提示:法治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和概括的治国思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探索国家治理的有效模式之一。

  在《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理论,这些理论仍然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经济基础理论和社会管理理论的分析,以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发展为基础,提出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略。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与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建立的目的是通过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并利用这个政权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国家一方面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在人类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它并不是永世长存的,国家最终将会走向消亡。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国家阶级本质的理论,必须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社会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冲突使国家产生并成为某个阶级的统治工具;另一方面,为了使这种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中“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就是国家”①,这也是避免社会崩溃或解体的基础。无产阶级国家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革命联合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只有联合农民阶级才能实现对少数剥削阶级的专政,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并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创造出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制度。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民主不过是实现阶级利益的政治形式,它本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劳动阶级的阶级专政和政治统治。包括民主共和国在内剥削阶级的任何国家形式,都是统治阶级及其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政治形式,而社会主义国家则根本不同。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对少数反抗社会主义的势力和个人实行专政,而在人民内部则实行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据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以后,应实行无产阶级民主制,无产阶级民主在组织形式上应遵循“议行合一”的原则。马克思指出:“公社必须由各区全民投票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因为巴黎是公社的首倡者和楷模,我们应引为范例),这些市政委员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会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它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②也就是说,无产

  阶级政权既是在政治上表达无产阶级意志的机关,同时也是执行和实现这些意志的机关。马克思提出的“议行合一”的原则是对西方民主的三权分立原则的直接否定。

  西方民主理论的主要基础是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基石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社会契约论重构了权力起源的基础,对国家政治权力作了某种潜在的合法性诠释。但是,必须指出,西方民主毕竟是建立在西方特殊的政治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政治文明。从西方民主理论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前提可以看出,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种进步理论,并发展成为资产阶级政权的价值基础。但是,因其过度强调权力的内部制衡与政府“有限”,逐渐暴露其对人民主权的漠视和对政府施政的过度束缚。西方民主理论的种种价值矛盾充分反映出这一理论的阶级局限性,它不过是建立在私有财产权基础上的一种民主形式,并不是什么“普世民主”。马克思主义在肯定资产阶级民主历史进步性的同时,深刻批判了它的历史局限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虽然被标榜为“人民主权”,但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制度下的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只是资本的特权。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存在超越具体历史发展阶段、永恒不变的所谓“纯粹民主”和“绝对民主”,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和各个民族的唯一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

  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实现形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统一的原则。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辨证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现实基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对执政党本身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治国理政的法治化水平,善于把党的政策主张上升为法律,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第二,必须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原则。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主政治,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国家性质决定的。世界民主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照抄照搬别国民主政治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而强行推销和输出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只会为别国带来动荡和灾难。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别国政治制度的模式,要有利于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循序渐进原则。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不断提高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程度的历史过程。完备的民主形态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有领导、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第四,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理论与中国国家治理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对于政权巩固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在取得国家政权后,首要的就是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公有制,逐步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所有制。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一般意义上肯定了未来社会公有制的性质,但是对消灭私有制的观念必须作出历史分析。无产阶级国家在社会化大生产还很不发达的情况下,并不能简单地消灭一切私有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③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有其自身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要仍然具有释放生产力发展的容量,那么它的存在至少是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的理论说明,首先,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不得不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充当公有制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者。但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并不意味着由国家来直接经营这些生产资料,国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以及收益权是可以分离的。其次,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可以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支持和发展合作经济。马克思主义并不认为国家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唯一的公有制形式。从各种劳动者的小私有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各种自由劳动者的合作社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最后,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国家所有制在存续时间上应当是有限的。国有制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唯一形式,而只是公有制的形式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西方国家从“参与式治理”、“第三条道路”,再到“多中心治理”,出现了多种国家治理结构的变革实践。在现代国家日益复杂的治理结构和制度体系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内部各主体之间职责权限的分工,构成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两大主轴。面对公共事务治理的政府失灵和经济危机的市场失灵问题,如何合理地界定政府的职责权限,以提升国家治理的效能,就成为一个首要问题。

  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既是国家治理的前提与基础,又是国家治理的内在动力。没有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从目前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及运作方式来看,如何兼顾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还面临不少挑战。在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以公有制束缚了人的劳动积极性为由,攻击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认为改革主要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取消公有制的垄断地位,推行公有企业非国有化、私有化。他还以计划经济没有效率为借口,主张完全放弃国家的宏观调控”④。对此,我们一定要警钟长鸣,始终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除此之外的任何经济制度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可否认,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全能型政府,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毫无疑问取得了巨大进步,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正在形成。但是,相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仍然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仍然需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仍然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与中国国家治理的社会基础

  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把社会管理事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思考而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具有履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⑤如果没有社会管理职能的存在,政治权力就没有办法被实施、被强制在每个社会成员身上,也就没有办法进一步转化为政治统治的内在力量。自国家出现以后,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国家政治统治职能走向衰败、公共管理职能逐步强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管理活动的性质取决于国家本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必须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本质。因此,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必须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以维护无产阶级及其联盟阶级的根本利益。秩序是阶级统治的社会基础,无产阶级国家缓和并控制社会冲突是以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并使之正常运行为限度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矛盾和冲突不能超越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秩序的度,否则就必然导致国家政权基础的削弱和国家政权性质的改变。因此,无产阶级国家建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构建稳定、和谐、公正的社会秩序,这个秩序既不允许被统治阶级破坏,也不允许统治阶级内部成员破坏,因为破坏秩序就违反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自由竞争时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市场的交易规则横行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资本力量成为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共同主宰。与之相比,现代国家不仅完全垄断了其统辖范围内的暴力,而且借助于其系统化的监控、干预能力,将其强制力量延伸到领土范围的各个部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从总体上讲,西方国家的治理结构经历过复杂的试错性演变过程,政府、市场、社会始终是塑造国家治理体系的三大力量,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国家治理结构的内在张力。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国家治理面临着重大挑战,社会的变迁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完善社会治理,促进公平正义。当前,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系统治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通过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形成“强政府、强社会”的良性发展格局和“多中心、协作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二是依法治理。加强法制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三是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四是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社会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和科学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基础。

  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略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和程序化,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

  1.治国必先治党方略

  治国必先治党方略指的是把对执政党自身的治理提高到国家治理方略的高度来认识。治国必先治党深刻揭示了执政党的治理对国家兴衰治乱的决定性影响。一个政党,取得政权不易,巩固执政地位更难。江泽民提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党的建设作出的科学论断。可以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现代化水平。没有党的建设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推进党的建设现代化,关键在于处理好党和国家的关系、党和政府的关系、党和人民的关系。其根本要求是,一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二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决消除党内腐败现象;三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四要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实施治国必先治党方略,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从严治党。要实现党对国家的有效治理,必须实现对执政党自身的严格管理。必须严谨党的作风,严明党的制度,严肃党的纪律,严格党的监督。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⑥这充分说明了制度建设对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指出:“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状况和战斗能力、领导水平。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⑦第二,依法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依法治党要求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严格遵守党章党纲行使党的权力。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并强调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习近平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特别指出,“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必先实现依法治党。以德治党不仅要以个人品德、社会道德和德才兼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而且要以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和政治品格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着力

  培养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第三,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证;既要靠个人自觉,又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常抓不懈。只有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执政党拒腐防变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2.依法治国方略

  法治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和概括的治国思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探索国家治理的有效模式之一。其含义有二:一是社会秩序状态的类型,即在人的尊严和权利等理性价值的引导下,在法律权威的有效约束下形成的社会秩序状态;二是国家治理方式,即国家与政府的组成、政府内部的权力结构关系、各权力范围的限定、权力的运行及作用于社会的方式均依法律而进行。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法制建设相对滞后。邓小平说过,“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⑧。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又指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⑨中共十五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江泽民说:“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⑩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指出,要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坚持司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法治化,治理方略制度化的必然要求。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必须遵循如下原则:第一,党的领导原则。依法治国不能否定而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担负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使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才有可靠的政治保障。依法治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推进,任何把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否定和削弱党的领导的观点都是十分错误的。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邓小平指出:“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1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决定了中国法治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国家法治的目标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三,严格依法办事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就是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

  设原则。法治是维护秩序的必要保障和推进科学治理的有效手段,没有可靠的法治支撑,制度就会缺失权威性和执行力,也难以形成现代化的治理能力。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有利于从根本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以德治国方略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德治传统的国家,道德在整合社会的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模式之一。道德和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治强调制度性和严密性,而德治强调灵活性和多样性。法治带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德治带有自觉性和自律性。法治是政治手段,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德治是思想手段,属于道德文明的范畴。因此,江泽民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12)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要求:第一,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先进文化为引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先进文化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以科学态度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吸收外国文化的积极成果。如果放弃或者削弱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西方腐朽思想就会乘虚而入,就会大大冲击和妨碍以德治国方略的正确实施。第二,以德治国并非儒化中国。儒化中国的本质是打着弘扬传统文化和复兴儒学的旗号,企图取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进行批判地继承,对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改造吸收。第三,以德治国之德既包括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又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还包括勤政为民的道德信念、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公正无私的道德作风、务实创新的道德品格等内容。第四,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在具体内容、精神实质、价值目标、时代背景等方面与中国传统的以德治国具有明显区别。传统的以德治国思想,蕴涵着德刑并举、德主刑辅的思想。而以德治国方略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先进道德引领思想观念、构建先进文化、塑造道德伦理。推进以德治国方略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最终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④李慎明:《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上),《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3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3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

  ⑦《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96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2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页。

  ⑩《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9页。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0页。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2]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

  [3]毛寿龙:《政治社会学:民主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4]陈先达:《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程恩富、李伟:《马列主义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与指南》,《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篇七: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发展

  作者:鲍丰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7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国家治理的历史演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为了进一步的实现国家的深化改革,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历史演进;未来发展

  引

  言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必须要了解中国几千年来的国家治理模式历程,获取其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明确中国党中央的政策指导方向,完善基础的国家治理体系,创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确立完善的体系机制,创新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进步与发展。

  一、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1.治理的内涵

  治理主要是指控制、管理和统治三者的一种结合,其所涉及的方面包括国家到基层个体,是以约束人群的行为实现社会管理。治理的概念大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表示通过规制空隙之间的制度安排,调整多种制度的重叠和冲突,发挥矛盾调解的一种程序性作用。治理的本质所偏向于的统治机制,不依靠政府的权威和制裁,无法通过外部强加结构和秩序,只能依靠多种统治制度以及影响作用进行相互管理。

  2.现代化的内涵

  从社会转型上来看,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開放化等几个方面。其核心主要包括人性的解放以及生产力的提高。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深刻变化,也是文明要素中的创新、选择、传播与退出的全过程。随着现代化的发生,社会文化中的方方面面都会随之改变。

  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中央集体在新形势下所做出来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重要方向。国家治理现代

篇八: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浅析推动现代化国家治理与民主政治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明确表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国家需要民主,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的各级机关应严格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主政治的内在联系规律,围绕民主、公平、法治等目标,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如在党的自身建设上的民主化,政务公开的公共服务提升、简政放权和民主恳谈,一系列工作和举动都彰显了我们党发展民主政治的决心。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关键区和深水区,虽然转型时期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和活力,但同时伴随着的挑战也无处不在。如在政党建设上,存在精神懈怠的危险,处理新问题新困难面临能力不足的问题,有些同志不重视党员形象,在处理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态度不够端正,面临脱离群众的危险,有些党员利用权力搞权钱交易,存在严重腐败,严重影响党的形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矛盾。而改革开放在实践中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的发展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诱发了二元结构的问题,城市的环境问题、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公平问题、阶层流动问题、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以及原有民主法制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些问题都说明我国的民治政治发展和执

  政党的国家治理能力面临着新的问题和考验。

  一、现代化国家治理与民主政治发展的关系

  国家治理这个理念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这一概念对于解决我国转型期、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其中提到的国家治理体系是指能够让权力在制度下运行,进一步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更好地实现公平公正平等的价值理念。这个体系体现了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在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中,公权力必然是遵循民主规律的,而私权利一定是受到保护和保障的,政府、公民、社会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清晰的,它是一个法治的治理体系,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它包括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和市场治理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协调的运行体系,也是现代国家政治的集中表现。人类的政治文明发展之路是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从神秘到透明、从集权到分权、从管理到服务、从统治到治理,每一个变化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每一个变化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国家治理体系既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顺应历史潮流、契合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可以说,现代化国家治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然要求。

  二、推动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具体要求

  推动现代化国家治理,在思维方式上也要进行革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家治理中探索出改革的路径。

  解放思想,大胆革新,推动现代化国家治理

  思想的解放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新的思想不断超越落后的思想,不断学习和借鉴,才能摈弃过去落后的思想观念,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经济政治发展大局。在推?酉执?国家治理的进程中,必然会触及既定利益者和保守力量,遭到其反对和抵制,但这些都是一种考验,需要用新思想和新理念来转变自己的思维固式,要有勇气和信心,站在人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找到方法,避免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问题出现,对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发展的方式方法,就要大胆尝试,“敢为人先”。要有负责人的态度和精神,拿出勇气和智慧,遵循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积极主动探索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多种实践方式。

  在现有民主法治的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原有的民主主要是指我国的国体:政治制度和宪法法律等法律制度,要在原有的民主基础上,使制度更加规范化,与时代发展更加契合,让这些制度上的民主走向国家治理的实践,让民主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民主中注意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推动现代化国家治理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的多元和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利益的分化愈加明显,想要化解分歧、解决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就要注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这些都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协商民主承认分歧和多元,强调的是多元的共同发展,它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探索,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思路,它更强调的是民主的真实性。

篇九: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全面深化改革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作者:暂无

  来源:《新长征》2017年第3期

  ■马继伟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能够清扫体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能够建立起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律体系,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因此,要想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应加强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及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其中的地位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基本内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应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的地位。首先,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需要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去解决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矛盾。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仍存在着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充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等问题。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这符合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也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追求。其次,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进入了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中,各领域都加大了改革力度。顶层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全面深化改革确立正确的方向与科学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战略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还体现了它是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顶层设计,并为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提供持久动力,为保持现代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再次,国家治理现代化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期党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革命,为新时期的中国创造了新的制度红利。我们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就是要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可以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公正地惠及更多人民,有利于将改革引向深入,也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最后,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过去在阐述改革的目标时,更多强调的是破除旧的体制机制,即出发点是“破”。而新时期我们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出发点则是为了更好地“立”,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核心就是全方位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为社会提供可以创造更大财富的源泉,将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即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就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的整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体制转型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所集中爆发出的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投入更高的维稳成本。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但是国内外环境依旧复杂多变。面对复杂格局,我们是否能创新国家治理方式适应新的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关系我国的未来发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低端产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很难占有国际市场,依靠过度开采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发展命运的‘命运性问题’”。与此同时,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党中央提出在经济上强调“稳”,即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促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当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风险急剧增多。从经济风险来看,当前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出现风险集聚的现象。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中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问题突出。同时,还存在一些社会风险、信任风险甚至政治风险。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和风险,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面临的新挑战。

  三、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求我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从两个角度去选择路径,即通过加快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通过加快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经济治理的现代化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其次,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扬基层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要求更加明确。

  再次,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准入与退出机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众参与文化交流。

  最后,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责任编辑/田家山

篇十: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第二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学

  习

  任

  务

  1.描述与分类:协商民主的渠道,人民政增强制度自信。

  协的职能。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2.解释与论证:明确协商民主是我国特有广泛性;明确人民政协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政治优势。

  的重要地位。

  3.辨析与评价:批驳“人民政协不是国家3.公共参与: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民主协机关,因而在政治生活中没有实际作用”。

  商。

  一、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1.爱国统一战线

  (1)形成: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

  (2)特点: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

  (3)范围: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人民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1)是统一战线的组织。

  (2)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

  (3)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判一判]人民政协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权力机关。(×)

  3.协商民主

  (1)地位: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渠道

  ①主要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

  ②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想一想]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和作核

  心

  素

  养

  1.政治认同:

  了解协商民主的特点和优势,用,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地方政府的公共决策过程中来,既是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谈谈协商民主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的意义。

  提示:有利于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公信力;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参与权、知情权;有利于防止决策者因个人偏好而导致的失误。

  二、人民政协的职能

  1.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

  2.三大职能

  (1)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3)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3.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创设情景]

  广东中山市政协围绕中山“五位一体”建设深入开展调研考察,建言献策,创新实践,推动协商民主发展。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政协根据“党委政府想什么,政协议什么;党委政府做什么,政协帮什么”的工作思路,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发展战略,通过调研视察,认真协商讨论,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参考。

  [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政治认同)根据材料领会人民政协的性质。

  提示: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人民政协的性质与地位

  实现形式。

  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根据“党委政府想什么,政协议什么;党委政府做什么,政协帮什么”说明协商民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提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实现党的领导、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究总结]1.准确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

  (1)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2)人民政协不同于人大等国家机关,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因此,不能说政协是国家的重要决策机关。

  (3)我国人民政协的组成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等。因此,人民政协并不只是由各民主党派组成,也不是各民主党派的议事机构。

  2.把握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区别

  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各政含义

  不同

  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党的统称,即民革、民盟、民建、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一种重要形式

  台盟这八大民主党派

  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组成

  成分

  不同

  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它们原有的阶级基础已不复存在,现阶段其成员以各界知识分子为主

  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是我国参加中国共产党

  一战线组织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在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地位

  不同

  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导下的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亲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密友党

  一种重要形式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议题,集中建言资政。这表明(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②积极参政议政彰显民主党派的执政担当

  ③坚持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

  ④人民政协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机关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A[民主党派不是我国执政党,没有执政担当,故②错误;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机关,故④错误;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议题,集中建言资政,这表明人民政协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故①正确;根据党中央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人民政协召开会议,集中建言资政,这说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故③正确。故选A。]

  1.在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就“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路径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言献策。这体现了人民政协(

  )A.作为民主党派,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C.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D.参与对外事务管理,是国家的重要决策机关

  B[A说法错误,政协不是民主党派;B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站线组

  织,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C说法错误,政协不是国家机构,不履行国家职能;D说法错误,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构,不参与对外事务的管理。]2.2019年3月,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联袂召开,汇总代表委员议案提案,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人大与政协的共同特点是(

  )①都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都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③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D[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而人大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故①②错误;人大与政协都坚持党的领导,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故③④符合题意。]

  [创设情景]

  全国政协前主席李瑞环曾这样形容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

  [探究任务]1.(预测与选择·政治认同)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对“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的理解。

  提示:(1)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

  (2)“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同时也说明了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2.(描述与分类·公共参与)人民政协围绕什么主题履行职能?

  提示: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探究总结]1.如何区分人民政协的三个职能

  (1)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措施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人民政协的职能

  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3)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参政议政侧重于强调政协选择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组织调查和研究,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充分发挥委员专长和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等。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简单概括其区别为:政治协商一般是在决策之前征求意见,民主监督一般是在决策之后的建议与批评,参政议政一般是指主动建议。

  2.区分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

  性质

  具有法律效力

  监督“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监对象

  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守法律情况等

  通过其他国家机关向人民代表大方式

  会报告工作的方式进行监督

  2019年1月,以“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的全国政协协商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加强国际协调合作等建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A.我国坚持国家大事的事情要由政协商量

  B.我国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C.人民政协积极履行依法行政职能

  D.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监督的基本方式是建议和批评

  关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国家机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中共与国家机人大监督

  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其监督政协监督

  其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没有法律约

  D[题干描述体现的是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需要各级人大在重大决策之前充分协商,广泛听取民意,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D符合题意;A错误,忽视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B不符合题意,协商民主不是基层民主;C错误,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

  政,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

  1.人民政协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对人民政协理解正确的是(

  )A.围绕民主与团结主题开展活动

  B.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服从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D.受人大委托,向人大负责

  A[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故A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B错误;

  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而不是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C错误;政协和人大都是我国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两者之间不存在谁对谁负责的关系,D错误。]2.L市政协就市政府起草的《L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开展协商,提出数百条建议,在最终提交给市人大会审议的草案中,有83处修改源于政协委员的智慧。这体现了(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②政协委员直接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

  ③人民政协在立法领域有效开展政治协商

  ④政府通过行使立法权提高决策水平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A[市人代会审议《L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原则,①符合题意;“直接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属于国家机关(主要是政府)的职能,与政协的性质职能不符,②排除;L市政协就市政府起草的《L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开展协商,提出数百条建议,是政协在履行政治协商职能,③符合题意;行使立法权的应是人民代表大会,④主体不对,排除。]

  1.爱国统一战线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靠人民建立丰功伟业;②用于分析党在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方面的作用等)2.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坚持制度自信的实践依据;②用于分析协商民主的内容;③用于分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措施;④用于分析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等)3.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4.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闭幕会上要求,我们要崇尚团结、增进团结,加强双向发力工作,汇聚起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合力。团结是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人民政协是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朝着共同奋斗目标不断前进的制度结晶。人民政协追求的团结,是建立在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之上的广泛团结,是建立在共同事业、共同利益之上的坚强团结。在政协增进团结,要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正确的方法,坚持和风细雨式的平等协商,靠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和自我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好存异、化异等工作,形成思想上的真正团结。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在解决人心向背和力量对比上

  下功夫,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质量,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的工作,多谋防范风险、化解挑战的良策,多鼓提振信心、团结奋斗的干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重大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重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共筑中国梦上来,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信息提取

  我们要崇尚团结、增进团结,加强双向发力工作,汇聚起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合力

  知识对接

  人民政协工作有两大主题,一是团结,二是民主

  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爱国统一战线是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人民政协是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朝着共同奋斗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目标不断前进的制度结晶

  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在解决人心向背和力量对比上下功夫,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质量,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的工作,多谋防范风险、化解挑战的良策,多鼓提振信心、团结奋斗的干劲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重大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重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共筑中国梦上来,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人民政协有三大职能,即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新时代人民政协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1.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具有其他协商民主形式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其优势在于(

  )①代表性强,能广泛反映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

  ②联系面广,是我国各个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③监督有力,有权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

  ④人才荟萃,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A[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①④入选。我国不存在党派的政治联盟,排除②;有权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的是人大代表,排除③。]2.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决定、决议的制定,到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从重要人事任命,到重大工程建设,到民生政策的出台,都凝聚着人民政协的心血和智慧。这表明人民政协(

  )A.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国家机关

  B.是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机构

  C.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D.有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

  C[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A不选;人民政协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合作的重要机构,B错误;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决定、决议的制定,到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从重要人事任命,到重大工程建设,到民生政策的出台,都凝聚着人民政协的心血和智慧。这表明,我国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C正确;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政府的职能,D错误。]

篇十一: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又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考验。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从而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及时总结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发表了在党内外引起重大反响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在这篇重要文章中,邓小平指出我国民主政治中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比如: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特权制、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和个人集权制等等。他认为这些弊病的存在,影响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之所以如此,“一是没有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二是没有切实建设民主政治”。因此,他提出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整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看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极其重要的内容,进行了大量论述,在一些重要方面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的民主思想,也成为我党制定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邓小平民主理论指导下,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直至十五大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务,并使它成为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集体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民主的正确途径对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制化”,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论述抓住了当前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强调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的根本特征,是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强调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利,需要制度、法律来保障,这就使得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的辩证的统一起来。只有处理好这三者关系,会主义民主政治将会发展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高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抓住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围绕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这个根本,全面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反映了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不断提高我们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指明了方向。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1.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始终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展开,必须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干扰和脱离这个中心。邓小平把凡是涉及人民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的问题,都作为政治问题,无论这个问题是在狭义的政治领域,还是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对此他讲得最清楚:“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在他看来,“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作为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不是仅仅限于生产和分配等行为,而是党和政府需要动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集中精力做好的头等大事。既然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是经济建设,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就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政治问题另搞一套。我们不能把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割裂开来,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开展民主政治建设。

  2.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巩固、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民主为宗旨,坚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的民主就是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保证国家权力始终为最广大人民服务的性质,又要解决权力无效率、滥用和腐败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公权力的效能,把人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统一起来,真正实现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效率的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追求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在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方面的真正的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上述经验作了高度概括,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必须在社会主义宏观政治制度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本质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丰富民主的实现形式,拓宽民主的实现渠道,不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满足人民政治参与不断增长的积极性的现实需求。也就是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制度,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我国的政府行政体制、司法体制、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机制、权力监督制度和机制。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既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促进了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和政治稳定,并使得民主发展脱离了民主运动窠臼,进入切实的民主行动的范畴,开放出一条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道路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爱成.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03):14-16.

  [2]梅荣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五十年[J].湖北社会科学,1999,(10):9-11.

  [3]游宏炳.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J].前进论坛,2007,(01):21-23.

  [4]周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思考和现实对策[J].创造,1998,(12):32-33.

篇十二: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经典习题

  (建议用时:45分钟)1.辽宁省九三学社社员将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奋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作出更大的贡献。这表明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

  )①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②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③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兴衰的责任

  ④联合掌权,共同执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本题考查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①;④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九三学社是参政党;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2.近5年来,民革中央开展调研考察241次,通过直通车形式向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报送调研报告78篇,得到批示187次。这体现了(

  )A.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B.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C.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D.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D

  [民革中央通过直通车形式向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报送调研报告78篇,得到批示187次,体现了民革中央作为参政党,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D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人民政协的职能,A、C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B不合题意。]

  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监督权,人民政协也具有民主监督的职能,而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的最大不同点在于(

  )A.人大监督是集体监督

  B.政协监督是舆论监督

  C.人大监督是依法监督

  D.政协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

  D

  [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监督具有法律效力;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属于国家机构,其监督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D正确;A、C不是二者的区别;B错误。]4.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外,还有8个民主党派。每年“两会”,民主党派的提案都备受关注。今年各民主党派共提交集体提案300余件,服务了全党的工作大局。这说明民主党派(

  )

  -1-

  ①与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②与共产党联合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③与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平等

  ④与共产党拥有共同的使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B

  [①④符合题意,“今年各民主党派共提交集体提案300余件,服务了全党的工作大局”,这说明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与共产党拥有共同的使命,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②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联合共同执掌国家政权;③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政治地位不平等。]

  5.作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围绕两大主题是(

  )A.协商和监督

  C.团结和民主

  B.参政和议政

  D.爱党和爱国

  C

  [人民政协的主题是团结和民主,C符合题意;排除A、B、D。]6.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下面属于人民政协职能的有(

  )①政治协商

  ②依法执政

  ③民主监督

  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C

  [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①③④符合题意;在我国现阶段,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②不符合题意。]7.2019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就“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等进行了开放而务实的讨论。这是人民政协在履行(

  )A.参政议政职能

  C.社会治理职能

  B.经济建设职能

  D.生态建设职能

  A

  [政协委员就国家相关经济社会问题进行讨论,这体现了人民政协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A正确;经济建设职能、社会治理职能、生态建设职能是政府的职能,不是政协的职能,B、C、D不符合题意。]8.在政治协商会议上,人称“麻辣”委员的蒋洪,尖锐地提出了《阳光财政,我盼得头发已白了》的提案,呼吁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应该加强透明度,而不能让老百姓一头雾水。政协委员之所以呼吁,是因为(

  )A.政协委员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政协与共产党是亲密友党关系

  -2-

  C.政协委员是人民选举的,代表人民的利益

  D.政协委员可行使国家权力

  A

  [政协委员之所以呼吁,是因为政协委员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A正确;我国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是亲密友党关系,B错误;政协委员并不是由人民选举产生,C错误;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政协委员不能行使国家权力,D错误。]9.民进、民革、九三学社等各民主党派围绕法律、大数据、特色小镇等话题,结合各自特色,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智慧。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依据是(

  )①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民主党派作为政治力量,积极履行国家职能

  ③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④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知识。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积极建言献策是因为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①③符合题意;民主党派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②错误;材料说的是民主党派,未涉及人民政协,④与题意无关。]10.“两会”是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展示制度自信和道路优势的重要平台。

  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两会”资料。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摘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要勤勉履职尽责,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真诚协商、务实监督、深入议政,多建诤言,共谋良策,推动中共中央大政方针落地见效,促进人民福祉不断改善。

  ——摘自《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闭幕会上的讲话》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摘自《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请予审议”意味着全体与会代

  -3-

  表和委员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

  ③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共同职责

  ④“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互补结构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B

  [本题考查人大和政协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人大与政协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人大代表的权利与政协的职权的区别。人大和政协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正确;人大代表具有审议权,政协委员没有审议权,②错误;参政议政是政协委员的职责,不是人大代表的职责,③错误;“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互补结构,④正确。]11.2019年4月12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12位委员围绕幼儿教师的培养体系、资格准入、编制待遇、法制保障等建言资政,近30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踊跃发言。这表明人民政协(

  )①围绕人民群众的民生难题,进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

  ②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民主协商

  ③发挥民主党派自身的优势,推进职能部门科学民主决策

  ④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积极履行文化建设的国家职能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A

  [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12位政协委员围绕幼儿教师的培养召开座谈会和在移动履职平台上踊跃发言,这体现了人民政协围绕人民群众的民生难题,进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民主协商,①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民政协,没强调民主党派,排除③;政协不是政府,不能履行文化建设的国家职能,④错误。]12.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党的领导下,某市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统筹推进政党协商、政府协商、社区基层事务协商、人民团体协商,从多个层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协商民主(

  )①是加强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前提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③是推动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

  ④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宽了民主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本题主要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和渠道等。协商民主是加强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手段,不能成为“前提”,①错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有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③错误;

  -4-

  多个层面的协商民主既是民主形式的丰富,也是民主渠道的拓宽,④正确。]

  1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独特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与名为“一人一票”实为“少数人专政”的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

  ①坚持完善共产党对协商民主的政治领导,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的作用,加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大在重大决定前要广泛听取民意,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③政府科学、依法、民主决策,加强政府协商,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利益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4、民主法治,国之基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进步的轨迹,辉映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民盟中央主席围绕防范债务金融风险、提高社保体系质量等谈了看法;民建中央主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长江经济带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部门为什么要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

  (2)请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协商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渠道。②我国政府部门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有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体现。

  (2)①创新基层民主自治的方式,丰富基层民主自治形式。②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③必须坚持党的最高政治领导,发挥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的核心作用。

  -5-

推荐访问: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两点建议 我国 两点 治理

相关推荐

全面从严治党系列讲话(3篇) 文广体旅局工作职能(6篇) 警钟长鸣廉洁自律(9篇) 基层党建调研课题目录(3篇) 党纪党规心得体会8篇文章(2篇) 2024年民警述职述廉报告(2篇) 巡视工商联(3篇) 检察意识形态工作(3篇) 年第一季度党员发展对象思想汇报(2篇) 参加党员培训的心得体会1000字(4篇) 我国民歌是世界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传统文化7篇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先后修订过几次4篇 全面从严治党系列讲话(3篇) 文广体旅局工作职能(6篇) 警钟长鸣廉洁自律(9篇) 基层党建调研课题目录(3篇) 党纪党规心得体会8篇文章(2篇) 2024年民警述职述廉报告(2篇) 巡视工商联(3篇) 检察意识形态工作(3篇) 年第一季度党员发展对象思想汇报(2篇) 参加党员培训的心得体会1000字(4篇) 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篇) 2022“社会治理”类有关排比句大全二(40条)(2022年) 2022区城市社区治理工作调研报告(2022年) 社会治理研讨发言:创新“红色物业”,做实“红色网格”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区委书记)(精选文档) 社会治理研讨发言: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队长)(精选文档) 2022年社会治理研讨发言:坚持善治之道,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党组书记、厅长)

热门文章

2024年浅谈纪检监察工作面临困难及对策

民主政治是实施权力监督的环境条件,而民主政治的精髓就是通过有效的权力配置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政治文明国家,就要从严治党,就要加强党内监督,尤其要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领导干

政治机关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4篇)

政治机关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

2024公安民警职务晋升(3篇)

公安民警职务晋升

2024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会议记录(5篇)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会议记录

2024年度关于加强公安机关网络舆情风险防范工作部分思考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网络上交织碰撞,所形成的“网络话语”逐渐成为重要的舆情力量,使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两微一端”为

基督教为亡者祈祷经文6篇【完整版】

基督教为亡者祈祷经文(诗班唱诗歌,等候开会)主持人:基督徒()荣归天家追思礼拜现在开始。主持人:全体肃立、默哀(信徒祷告不超一分钟为好)……默哀毕。主持人:

那些借调人到底怎么留下来?(2024年)

上级单位之所以要“借调”,恰恰说明这个单位缺人,特别是缺能做事、会做事的人,这就意味着有打破“借而不调”僵局的希望,从而名正言顺一直留下来。下面我结合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说说怎么“调”。方案一:保持耐心

小学思政课实施方案小学思政课实施方案(完整)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加强,小学思政课在课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是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思政课是指以道德素养、宪法法律、人生观价值观、民族精神、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健康等为核心,

共青团xx市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全文完整)

文章详情共青团xx市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尊敬的领导、全体青年朋友们: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决定,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

2023最新烈士陵园闹鬼鬼把孩子追到烈士陵园(五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

意识形态方面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4篇)

意识形态方面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

学校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实施方案(完整文档)

为切实做好党的二十大期间我校维稳安保工作,及时高效贯彻执行中央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委统一部署要求,各单位要始终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凝聚共识、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狠抓校园维稳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