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4篇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4篇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空气》教学案例分析 锦屏镇中学 邓春晓 一.案例背景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可是空气既看不见也摸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空气》教学案例分析锦屏镇中学
邓春晓
一.案例背景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可是空气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通过实验来让我们感觉空气吗?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设计实验等,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课题要学习的内容中来。
本单元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空气、氧气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从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但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却了解不深,不曾从化学的视角思考,通过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将学生已经具备的一些空气的组成知识呈现出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将学生逐渐引导到本节课的重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用“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红磷没有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打开止水夹,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1/5体积的水呢?”的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真正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心得,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最后从实验的结论中得到空气是一个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二.案例描述
1、教学思路与设计
空气是学生经常听到、用到的词汇,似乎十分熟悉(实际上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它并不了解),加之本课题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不多,如果忽视探究活动,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目的,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会变得沉闷、乏味。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应该以实验探究和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深入地了解有关空气的知识。
首先,通过活动:“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通过实验让我们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并创设问题情境:“关于空气你都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将同学们引导到对空气的关注上来,通过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将学生已经具备的一些空气的组成知识呈现出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
何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将学生逐渐引导到本节课的重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用“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红磷没有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打开止水夹,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1/5体积的水呢?”的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真正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心得,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最后从实验的结论中得到空气是一个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掌握科学探究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掌握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一般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到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树立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和设计。
3、教学设计流程
一、空气的组成
【提出问题】那么你对空气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人们是怎么知道空气的组成的呢?
【阅读】课本P22了解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
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说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阅读】知道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及结论
通过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互动交流】怎么粗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师生共同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要点。
学生讨论交流。
1、应该找到一种可燃物来消耗氧气。
2、利用压力差来产生水倒流。
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问题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
【演示】实验2-11、如图2-3连接好装置,漏气会有什么后果?
2、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为什么?
3、向燃烧匙中加入较多量的红磷,为什么?
4、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慢了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5、提示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水面情况。为什么?否则会怎样?
认识仪器
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
1、漏气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2、瓶内放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白烟,同时降温。
3、燃烧匙中放较多红磷是为
了使瓶内氧气充分消耗掉。
4、会使瓶内的空气因为受热膨胀排出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6、红磷燃烧,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7、熄灭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大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8、不冷却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实验结果会偏小。
用边介绍实验步骤边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观察是边记录边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那些操作的不当会造成试验结果的偏差?
【归纳】
1、装置不严密
2、红磷量少,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
3、空气没有冷却
4、将引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
【板书】空气的成分
猜想、讨论
记录:体积分数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多种物质
纯净物:一种物质
举例说明
空气
自然水
泥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小结】
1、空气的组成
2、物质的分【课后延伸】你还能设计什么的实验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生思考
将课堂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三、案例分析
本节课围绕空气组成的测定来设计的,其中有学生最早涉及的定量化学实验内容,科学探究过程的设计体现了基本的科学思想,这节课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合理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实验设计及活动过程中很自然地产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商讨和交流,共同解决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合作交流能取得的收获。在师生共同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住了测定空气的组成基本方法,为以后同类问题的把握和解决奠定了基础。
1、强调学习过程: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的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发现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力求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探究的情境。本节课中,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与启发中,学生通过回忆已知的知识与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过程,并从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强调了新课程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上学生一直兴高采烈、其乐融融,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科学学习的信心也使越来越强。
3、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主宰者,而学生仅仅是被动的知识的接收者。课堂中总是单线条的传输,即使是互动,也只是老师问学生答,问题的提出都是老师预先设计的,这样很难让教师在第一时间中了解学生的想法。而本节课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融洽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互动、交流达成共识。
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的原因,无法将同学们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在以后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学生是最好的再生教学资源──《空气》教学案例
一、主题与背景
学生是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它不同于其他的可消耗的资源,相反在教学过程中这种资源能不断产生出新资源,使再生资源越来越丰富,对这种再生资源的再分配再利用再创造,超越了教材在教学过程形成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目标,在课堂上用好学生这种资源,它的意义是把书读活,是一种真正回归学生本体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为旨趣的一种教育。
郭思乐导师在他《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中指出素质教育明确的把人的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人自身的创新,实施素质教育,要能有效的发挥学生作为教育资源的功能,并且不断促进理想的教育生态生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场,其过程体现在学生表现出的各种信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生活经验感悟,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在交流过场中产生再生资源。关注生命本体,发掘和开发再生教学资源,这是新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情景描述
温州市特级教师陈锋老师在他的《谈教学有效性问题》的讲座中曾提到一个故事,至今还让我深受启发。他用了这个故事很好的解释了教学中再生资源的问题。
从前有个穷人到一个富人家乞讨,他请求富豪借给他铁锅和柴火,他说他想烧一石头汤喝,富人听了很是惊讶。他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借给了穷人铁锅和柴火,穷人就在富人的家门口摆起了灶具。装模作样开始烧汤了,富人很是奇怪啊,他想这石头汤肯定很特别,于是他每隔几分钟就掀起了锅盖,往锅里投入他认为最好喝的佐料。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穷人把锅里的石头拿走,就拿起这个向锅里投了许多佐料的汤。
陈锋老师认为我们的教材就象这块石头,是死的,而学生就象那个富翁,老师呢就是那个向富人乞讨的穷人。而穷人只所以能喝到汤,是因为他激起了富人的好奇心。老师上课的关键也是在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心安理得向石头里投入他们认为最好喝的佐料,也就是说他们在对我们的教材进行加工,在课堂上凸现学生的想法见解困惑,和他们对知识的再创造,这些都是难得的再生资源。我以教八年级(下)《空气》这节课为例来具体描述教学资源的再生过程。
《空气》这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再生资源有以下四方面。
1、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底蕴构成教学中的第一大块教学再生资源。
学生活动一:举例证明存在空气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了7个能证明存在空气的例子。
他们说:1、酒瓶倒扣在水中,水很难进入瓶子里,说明瓶中有空气。2、学校操场上的国旗飘扬,说明空气流动形成风吹起了飘扬的国旗。3、学生反过来思维,如果没有空气的话的,生物体处在真空的环境,会膨胀瓦解。4、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跑到哪里去呢?这些跑走的气体可以组成空气的成分。也就是说空气是有来源的。5、在月亮上没有空气不能听到声音,而我们在地球上能听到声音,说明我们地球上有空气。6、拿个塑料袋在空间兜一下,用手挤压塑料袋,就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7、电解水的实验中两边的玻璃管上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把水给排开了。
而我们的教材是怎样描述我们周围存在的空气呢?它是这样写的,“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空气,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采用让学生自己来描述证明周围存在空气的处理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原有的科学知识的底蕴,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绪,积极而主动的思考问题。
学生给老师带来如此的教学资源,此时不是我一个人在教学,而是众多的学生和我一起教学。你看学生举的七个例子,都是他们自己的经验、都是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他们带着他们的见解,在课堂上享受倾听、享受尊重、享受欣赏。
2、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法评价和再创造构成教学中第二大块教学再生资源。
学生活动二:怎么知道空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气呢?
我们的教材分别采用三个实验来证明空气中存在CO2、O2
和水蒸气。第一实验是用大针筒把空气挤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有CO2。
评价:实际上由于空气中CO2浓度不高,这个实验是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差不多要用去我半节课的时间,因此该实验可用于思维训练,但不适合于实际操作。
第二个实验是把木条放在O2瓶中在燃烧和放在空气中燃烧,然后比较两者不同的实验现象。O2在空气中燃烧不旺说明O2被其他气体稀释了,这个实验很好做,能够说明问题。老师演示实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共同思维。
第三个实验,受天气的影响较大,白色干躁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在表面皿上,然后再把它放在盛有冰块的烧杯。如果看到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的晶体,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那一天上课之前,天气很干燥,蓝色的晶体在45分钟后还是很难用肉眼看出来。如果天气潮湿一些,这个实验的效果才会好一些。
针对以上这些我对课本三个演示实验的看法,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评价,请学生提出见解和其它实验的方法。
针对第一个空气中存在CO2气体的证明方法。我们的学生说:1、打开啤酒瓶,瓶口有很多泡沫,这是酒瓶中含有CO2气体的缘故。这种气体来自空气。2、学生说我看过科普作品,描述进入某些山洞时,处在低矮处的狗有可能会死亡,原因是CO2气体比空气重,CO2又不能支持呼吸,所以狗会窒息而死的。
学生活动用嘴吹盛有石灰水的试管,石灰水变浑浊,每个都很小心的在吹。他们在吹的过程体验到了好几个知识。人的呼吸能产生CO2,CO2
被排放到空气中间接证明了空气中存在CO2,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CO2具有这样的化学性质。
评价:说明学生对日常生活隐含的科学道理有所了解。如果我还以为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知识在哪里滔滔不绝的讲演,说不定聪明的学生都给我教傻了。
针对第二个问题空气是否有氧气的证明?大部分学生没有异议,但是个别创造力强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另一种看法,他说酒精灯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性,而用灯帽把它盖灭时,由于没有了氧气的帮助,酒精灯熄灭,这个我们在实验室里最常见的事实不是和课本上要讲道理是有一样精彩吗?
评价:晕,最常见的也最能说明问题的酒精灯燃烧,我都没有想到,而我们的学生想到了。是学生在向我的石头汤里加了一勺可口可乐的调味品。
针对第三个问题空气是否有水蒸气?学生说:1、我吃喜酒的时候,看过这样一道叫“龙腾虎跃”的菜,一条用糕点制作的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它的原理就是在一个小碟里放上一块干冰,干冰的温度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了,产生出云雾缭绕的仙境。这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啊。2、天会下起雨飘起雪来,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的结果。3、用嘴对着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也能间接证明空气中有CO2。
评价:我对CO2、O2、H2O的一些知识还没有讲,而我们的学生已经把他们的生活经验,把他们看过科普知识搬到课堂上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快乐,回答比较好的同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满足了他们实现自我的需要。能让学生讲的都让学生讲,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
3、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感受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构成了教学中第三大块的再生资源。
在简述拉瓦锡发现氧气过程的基础上,得出空气主要是有氧气和氮气组成,介绍拉瓦锡的实验法的基础上,问学生你是如何知道空气的氧气约占21%的呢?学生说是看书得到的?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对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三: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简略证明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为1/5。
由于受课本先入为主的影响,学生设计的方案和课本讲述的差不多,那么教学中产生的新教学资源会是在哪里呢?
学生在观看我演示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过程中,他们产生了以下急于想要解决的困惑问题。1、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放入大量的红磷?2、为什么要震荡集气瓶呢?3、为什么水溶液的颜色变红呢?4、止水夹打开后,为什么水会流入到集气瓶里呢?5、不用红磷,改为蜡烛燃烧行不行?
在和学生共同讨价解决以上问题的过场中,又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第5个问题,为什么要红磷,是否还有其它比红磷更好的东西来代替呢?学生的思维被发散开来。学生不仅得到了新知识,关键是锻炼了一种品质,富有想象力和对事物进行最佳选择力的创新教育。一层接一层的问题,新的教学再生资源层出不穷。
学生真的是富翁,在他们面前我是一个不起眼的困难户,他们提出的问题让我应接不暇。一大堆丰富的教学资源摆在我面前,需要对再生资源再创造,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创新,能让知识的冲击波产生效益,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更多的是我自己。
4、以主人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创造第四大块教学再生资源。
对空气的利用,让学生拟人化的口气描述,如果我是气体的某种成分我会有什么用?有的很幽默的学生这样说: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氮气,你知道我有什么用吗?灯泡中如果充入了氮气,我可以减缓灯泡的氧化,延长它的使用寿命。食品中如果充入了氮气,可以防腐保鲜呢?我的功劳还很大呢,医疗上常用液态的氮来冷冻或麻醉人体组织细胞呢?另外我还是制造炸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呢?你想知道怎么回事呢?
学生把自己当成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利用当代先进的网络信息资源,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方法介绍自己的方方面面,让人感到亲切富有感染力。
我通过多媒体制作的课件投影罗列出来的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这和学生在课堂中自我描述的知识产生共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讲述气体成分的用途时,超越了课本,举了大量我平时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有学生描述到聂卫平在下围棋时,总会吸几口氧气,这说明氧气能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我要学生以现代汉语编辑的身份,定义解释何为“空气”把问题再一次抛向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识和感受,从多角度对空气进行描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能和学生一起配合,共同对教材进行加工再创造,恰到好处的点拨,层出不穷的教学再生资源,就仿佛让人喝了一碗美不胜收的“石头汤”。
在板书小结中,我画了一只蝴蝶。蝴蝶的躯干部写上空气两个字,四只翅膀分别写上这节课所教的主要内容,空气的成分、利用、存在及氧气含量的测定四大块。翩翩起舞的蝴蝶,就象在坐的学生,他们在自我生产,建立了自己的人格和获得智力的发展,这种教育生命本体的发展,也就是对自己劳动力的发展。
三、反思讨论
在《空气》这堂课中使我深刻的感悟到:
1、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问题要和学生的心理和认识水平相符合。在这堂课上,大部分时间给了学生,学生在说,学生在讲,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老师讲的很少,最多时间是发在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演示上。这种教学处理体现了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表现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在实际的教学情景中发现和探究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最大限度激起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敢为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2、在教学过程产生的教学资源,及时发现和利用这些资源。,教材中的实验是为了解决某一个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有它本节课的价值,但实际上它还可能同时解决其他问题,还隐含着其它的价值,比如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学该实验能证明多种科学上的问题。学生对测定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而派
生出其它问题,都是难得的教学资源。学生对课本中实验的评价和改进,说明这些学生积极投身到探究实践中,激发出难得可贵的创造灵感,他们对实验的设计是如此的美妙,为教材投入他们最想要喝的“佐料”,师生共同在煮一碗美伦美央的“石头汤”。虽然我们在努力抓住每一个有价值的发现,不论是合理还是荒谬,都是师生前进中的足迹。
3、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为中心。学生自我创新需要一定外部压力。因此老师的态度和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限制和自由的统一,学生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次行动都是由事先的态度决定的。人只有处在对他开放的世界里,才能显露自我,他的所有敏感、所有的秉性才能发挥作用。谷定珍老师教书,我印象中他在上课说的话不多,写的字也不多,却给人感觉是他教了我很多东西。这是为什么呢?他把课堂给了学生,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发展,就象那蝴蝶一样破茧而出,在自我改造中振翅而飞。
艺术家罗丹说得好:“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不缺少教学资源,特别是学生这种资源,而我还常常为不经意间流失的教学再生资源痛惜不已,多多关注教学的再生资源,让教学课堂不断出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二: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三化学教材教学案例4篇初三化学教材教学案例4篇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下面就是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1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生:(思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
生:形成闭合电路;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二、新课讲授
师:[投影显示]如下图所示。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电流表指针的变化。碳棒上有什么变化?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应?
(生观察现象)
生:1.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
生: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师:请大家是这写出电极反应。
生: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生:Fe:Fe-2e=Fe2+氧化反应;C: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
师:这里设计了三个实验,请大家分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
[投影显示]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图1);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图2);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图3)。
师:在此过程中请大家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
生:前两个实验碳棒上没有明显变化;
生:第三个实验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全部生:分析整理作出判断。红色物质为铜,黄绿色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氯气。
阳极产物氯气(Cl2);阴极产物铜(Cu)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提示]讨论提纲
[投影显示]
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运动的?
2.接通直流电后,原来的离子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有关离子在两极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生:(讨论分析)
1.通电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动。
2.通电后带正电的Cu2+、H+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OH-
向阳极移动。
3.Cu2+在阴极得电子变成了单质Cu,Cl-在阳极失电子变成了Cl2。
师:[总结板书]
通电前:CuCl2=Cu2++2Cl-;H2OH++OH-自由移动
通电后: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CuCl2=Cu+Cl2
[概括]通俗记法,利用谐音。阳(极)氧(化反应)
师:在电解过程中,电子是如何形成闭合回路的?大家请看看课本第64页,归纳电子流动
方向。
生: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师:非常正确,我们一来总结一下。
师生:电子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从电源负极流出,流向电解池的阴极,阴极附近的Cu2+
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为铜,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阳极附近的Cl-在阳极失电子被氧
化为氯原子。氯原子结合形成氯气分子,失去的电子从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从而形成了闭
合电路。
师: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溶液的电离有什么关系?
生:先有电离,后有电解。电离不需要通电,电解建立在电离的基础上。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完成投影显示的表格。
生:(每位学生完成一项,共同填好此表。)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2
一、导课
我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大家可以看到飞船卫星都有一双巨大的像翅膀一样的太阳能帆板,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大家有没想过当飞船运行到太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区域时,电能从何而来呢?
视频:工程师的解决办法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根据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并阅读课本7980页,解决以下问题:
1、放电:
2、电解(定义):
3、电解池:
4、电解池的构成要素:
【任务二】水中加入电解质可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但会不会影响电解水的反应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回答这个问题。
【实验探究电解原理】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
【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1、写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2、通电后,离子的运动方向:向阴极移动。
向阳极移动。
【合作学习】
3、预测电解产物,设计实验方案。
4、实验记录:
请利用桌面上的仪器和试剂,证明你的猜想。实验现象与你的猜想一致吗?你有新的结论和思考吗?
实验现象
电极反应及反应类型
阳极
阴极
电解CuCl2
的总反应
结论
【投影展示交流】
1、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2、阴、阳两极电极反应是什么?
3、你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反思整理】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装置类别
原电池
电解池
电极名称
电极反应
能量转变
反应能否自发
三、检测导结
1、判断下列装置是否属于电解池:
ABCD
2下列有关电解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阳离子向阳极移动。
C.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3.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有()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A.B.C.D.
【反思总结】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3
一、指导思想
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好学校制定给我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初三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初三6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学生的层次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工作中要在教学进度以及知识难点上要有提升,并且要培养出能参加竞赛的同学。而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中要以抓基础,教方法,教规律,多学多练一定让同学们的化学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为中考全面胜利扫清障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及掌握,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
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5)精心组织每次单元测验、考试
化学知识的学习也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概念、定义、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需多次的记忆,才
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每一次的周测,月考等考试中要注意这方面的考察,并让学生们一个个过关。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4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初三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2、学会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出反应规律,形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体会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酸碱盐的溶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增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初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感受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深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三、说学情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化学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要求,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如:盐的组成特点及常见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等,学生已经具备。但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基础不扎实、知识不系统、应用不灵活,再加上我校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本课教学,应采取巩固完善、系统提高、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回忆、比较、归纳等过程中形成有关复分解反应内容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形象感悟和系统归纳是学好本课题的重要方法。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采用不同的习题练习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条件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与综合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建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是将已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延伸,所以,对基础知识应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交流回答,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评价,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对具有一定综合难度的问题,让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形成善于争鸣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他们合作交流、合作探究。使各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图片,引出盐的组成特点及化学性质,分析归纳熟悉的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点,引出复分解
反应的概念。
2、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
初三的学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为了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学习器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度。通过flash动画,动态展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是如何进行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
环节一,重点突破: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熟练书写常见酸与盐、碱与盐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播放flash动画,动态演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环节二,难点突破: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体会归纳出酸与盐、Na2CO3与Ca(OH)2、酸与碱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通过合作探究实验:NaOH能与CuSO4或FeCl3反应、NaCl与AgNO3、Na2SO4与BaCl2都能发生反应,并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有这些已知反应的生成物特点,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播放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形象、动态地演示复分解反应发生所具备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条件的判断,突破教学难点。
3、归纳总结
通过书写常见盐的化学方程式与置换反应的特点的比较,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类型。
4、实验探究
通过CuSO4与NaOH、FeCL3与NaOH、AgNO3与NaCl、Na2SO4与BaCl2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碱与盐、盐与盐发生反应有沉淀生成,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了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成理论知识,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化学知识以实验为基础的道理,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
5、拓展提高
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练习,在巩固复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系统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渗透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五、本课教学设计对我的启示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但是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教育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教育反省的过程,在此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努力挖掘自己的亮点。
篇三: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根底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响及发生的条件。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响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响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响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响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响,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响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响,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表达了复分解反响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响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根底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根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响条件的支撑。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响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响,能根据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响能否发生。
2、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2、学会运用分类、比拟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出反响规律,形成“复分解反响的概念〞,通过复分解反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体会“复分解反响的条件〞、“酸碱盐的溶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复分解反响的学习,增强了对根底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初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感受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深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三、说学情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开展和化学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要求,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根底,如:盐的组成特点及常见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等,学生已经具备。但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根底不扎实、知识不系统、应用不灵活,再加上我校学生根底相比照拟薄弱,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提高与开展。因此,本课教学,应采取稳固完善、系统提高、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回忆、比拟、归纳等过程中形成有关复分解反响内容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形象感悟和系统归纳是学好本课题的重要方法。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采用不同的习题练习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复分解反响的概念及发生条件进行稳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与综合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建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性开展和群体提高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是将已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延伸,所以,对根底知识应让根底较差的学生交流答复,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评价,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对具有一定综合难度的问题,让根底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形成善于争鸣的学习气氛,积极引导他们合作交流、合作探究。使各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和开展。
四、说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图片,引出盐的组成特点及化学性质,分析归纳熟悉的酸与盐、碱与盐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响的概念。
2、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
初三的学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为了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学习器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度。通过flash动画,动态展示复分解反响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是如何进行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响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响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
环节一,重点突破:理解复分解反响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熟练书写常见酸与盐、碱与盐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播放flash动画,动态演示复分解反响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响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响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环节二,难点突破: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体会归纳出酸与盐、Na2CO3与Ca(OH)2、酸与碱发生的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通过合作探究实验:NaOH能与CuSO4或FeCl3反响、NaCl与AgNO3、Na2SO4与BaCl2都能发生反响,并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响,有这些反响的生成物特点,归纳出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播放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形象、动态地演示复分解反响发生所具备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响能否发生条件的判断,突破教学难点。
3、归纳总结
通过书写常见盐的化学方程式与置换反响的特点的比拟,总结复分解反响的概念,归纳出复分解反响类型。
4、实验探究
通过CuSO4与NaOH、FeCL3与NaOH、AgNO3与NaCl、Na2SO4与BaCl2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碱与盐、盐与盐发生反响有沉淀生成,对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有了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成理论知识,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化学知识以实验为根底〞的道理,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响发生条件的认识。
5、拓展提高
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练习,在稳固复分解反响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系统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复分解反响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表达了复分解反响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渗透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五、本课教学设计对我的启示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但是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教育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教育反省的过程,在此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努力挖掘自己的“亮点〞。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生:(思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
生:形成闭合电路;自发氧化复原反响。
二、新课讲授
师:[投影显示]如以下图所示。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答复:电流表指针的变化。碳棒上有什么变化?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响?(生观察现象)
生:1.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
生: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师:请大家是这写出电极反响。
生: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生:Fe:Fe-2e=Fe2+氧化反响;C:Cu2++2e=Cu复原反响;总反响方程式:Fe+Cu2+=Fe2++Cu
师:这里设计了三个实验,请大家分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
[投影显示]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外表现象(图1);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外表变化(图2);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图3)。
师:在此过程中请大家一定要操作标准,注意平安。
生:前两个实验碳棒上没有明显变化;
生:第三个实验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全部生:分析整理作出判断。红色物质为铜,黄绿色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氯气。
阳极产物—氯气(Cl2);阴极产物—铜(Cu)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提示]讨论提纲
[投影显示]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运动的?
2.接通直流电后,原来的离子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有关离子在两极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响?
生:(讨论分析)1.通电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动。
2.通电后带正电的Cu2+、H+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OH-向阳极移动。
3.Cu2+在阴极得电子变成了单质Cu,Cl-在阳极失电子变成了Cl2。
师:[总结板书]
通电前:CuCl2=Cu2++2Cl-;H2OH++OH-自由移动
通电后:阳极:2Cl--2e=Cl2↑氧化反响;阴极:Cu2++2e=Cu复原反响
总反响化学方程式:CuCl2=Cu+Cl2↑
[概括]通俗记法,利用谐音。阳(极)—氧(化反响)
师:在电解过程中,电子是如何形成闭合回路的?大家请看看课本第64页,归纳电子流动
方向。
生: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师:非常正确,我们一来总结一下。
师生:电子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从电源负极流出,流向电解池的阴极,阴极附近的Cu2+
在阴极得电子被复原为铜,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阳极附近的Cl-在阳极失电子被氧
化为氯原子。氯原子结合形成氯气分子,失去的电子从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从而形成了闭
合电路。
师: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溶液的电离有什么关系?
生:先有电离,后有电解。电离不需要通电,电解建立在电离的根底上。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完成投影显示的表格。
生:(每位学生完成一项,共同填好此表。)
【二】
一、导课
我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大家可以看到飞船卫星都有一双巨大的像翅膀一样的太阳能帆板,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大家有没想过当飞船运行到太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区域时,电能从何而来呢?
视频:工程师的解决方法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根据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并阅读课本79——80页,解决以下问题:
1、放电:
2、电解(定义):
3、电解池:
4、电解池的构成要素:
【任务二】水中参加电解质可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但会不会影响电解水的反响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答复这个问题。
【实验探究电解原理】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
【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1、写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2、通电后,离子的运动方向:向阴极移动。
向阳极移动。
【合作学习】
3、预测电解产物,设计实验方案。
4、实验记录:
请利用桌面上的仪器和试剂,证明你的猜测。实验现象与你的猜测一致吗?你有新的结论和思考吗?
实验现象
电极反响及反响类型
阳极
阴极
电解CuCl2
的总反响
结论
【投影展示交流】
1、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2、阴、阳两极电极反响是什么?3、你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反思整理】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拟
装置类别
原电池
电解池
电极名称
电极反响
能量转变
反响能否自发
三、检测导结
1、判断以下装置是否属于电解池:
ABCD2以下有关电解池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阳离子向阳极移动。
C.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响
D.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3.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响,同属氧化反响或同属复原反响的有()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响;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响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响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响
A.B.C.D.
【反思总结】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
一、指导思想
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开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好学校制定给我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过程。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开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根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6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学生的层次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工作中要在教学进度以及知识难点上要有提升,并且要培养出能参加竞赛的同学。而面对根底较差的学生教学中要以抓根底,教方法,教规律,多学多练一定让同学们的化学成绩到达学校的要求,为中考全面胜利扫清障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开展所需要的化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
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开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根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及掌握,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奠定扎实的根底。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根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拟、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平安教育,要教育学生保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开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开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
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响,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方案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根底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根底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根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5)精心组织每次单元测验、考试
化学知识的学习也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根底的理论知识如概念、定义、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需屡次的记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每一次的周测,月考等考试中要注意这方面的考察,并让学生们一个个过关。
篇四: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几件案例分析一、把批评纠错转化为讨论自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点小毛病,犯点小错误是常有的事。一旦学生有错,就立刻进行严厉的批评,这个不应该,那个不允许,恨铁不成钢,造成学生情绪上的对立,是否能达到效果呢?如果教师耐心诱导,启发点拨,让学生讨论自纠,效果一定会更好。如初中学生画酒精灯时,常常容易忽视某些细节而把酒精灯画成没有灯芯、没有酒精并且在燃烧的怪灯。为了加强学生们纠错的效果,我画了一张没有灯芯、没有酒精并且在燃烧的愁眉苦脸的酒精灯,问学生们酒精灯怎么了?
学生们看见这盏奇怪的酒精灯后,立刻很有兴趣的讨论起来,争论的还挺激烈。最后的答案主要有两类:其一因为画的不正确,没有灯芯、没有酒精,无法燃烧,酒精灯生气了;其二是酒精灯在思考创新问题,怎么样才能不用酒精和灯芯,也能正常燃烧。
对这两类答案,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第一类答案的得出,帮助了学生掌握如何正确画酒精灯。而第二类答案,则充分表现了学生们善于思考和探索,说不定哪天还真能设计出外观跟现在的酒精灯差不多,但是不用酒精和灯芯的燃烧器来呢。
二、创设条件激发学生探索研究
初中化学《绪言》一节内容的教学,课后学生有一个小实验——点燃蜡烛并观察发生的现象。我没有轻视这个小实验,而是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求学生们像科学家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研究,把蜡烛点出新感觉来。第二天上课,我问学生们把蜡烛点出新感觉了吗?
学生们都很兴奋,争先恐后的积极发言。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有固态、液态、气态的转变;蜡烛燃烧时火焰分好几层;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黑烟,熄灭时会产生白烟;燃烧着的蜡烛吹灭后立刻点时一点就着,冷却后再点燃需要的时间稍长;如果用茶杯把一支短蜡烛完全罩住,蜡烛燃烧一会火焰渐渐变小而熄灭,一股白烟缓缓上升;此时用这只茶杯再罩住另一支燃烧的短蜡烛,燃烧的蜡烛立即熄灭;如果用茶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茶杯内壁有小水珠;如果点燃两支蜡烛,将这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的靠近放在一起,高处的蜡烛火焰晃动的比低处剧烈。
此时,我引导学生们认真思考,回答问题,顺势复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分析了燃烧火焰的分层和各层的温度高低,同时还用蓝色的钴玻璃片挡住蜡烛的火焰进行观察,学生们看见明亮的黄色火焰变成紫色火焰,感到非常有趣。
通过点蜡烛这件“小事”,充分体现了从生活实践入手,给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即学生的思维空间、课程空间、兴趣空间、特长空间等)的重要意义,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强化学生和环境互动,培养学生从不同层次、多角度去研究一件事物,准确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化学第一章学习结束,能否运用新的单元复习法来代替教师从头到尾再讲一遍呢?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首先要求学生人人都要去认真阅读、发现、寻找有关信息和资料,并以氧气为第一人称,以所学知识和寻找到的信息和资料为载体,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的写出演讲稿《您了解我吗?》,演讲稿准备好后再组织演讲,最后整理出一篇演讲稿,内容如下:
你了解我吗?
我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你们离不开我。我具有“变形金刚”的本领,当温度约-183℃,我能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如果温度降到-218℃,我能变成淡蓝色雪状固体(周为同学)。如今,我已多次减肥失败,肥胖的体形(O2)使我只能在低处行走,很难爬上高山,我游泳时也不会被淹死。人类用了些深奥的语句来解释我——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由于这些性质,给下大海、上高山、入太空的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请你们多多谅解(潘小民同
学)。
嗨!那天,你们的化学老师给高锰酸钾固体或者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出我,把我装进称为集气瓶的玻璃罐子。然后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进来,我让它剧烈燃烧,你们感到非常奇妙,其实这并不奇怪(姚菲菲同学)。因为我的性格天生的活泼开朗,最喜欢交朋友。我在一定的条件下,和碳交朋友时,燃烧的很旺,发出耀眼的白光,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硫交朋友时,燃烧发出绚丽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磷在我的帮助下燃烧时,浓烟滚滚,生成的白色固体是五氧化二磷;铁丝跟我会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在黑暗中我帮助石蜡(蜡烛)燃烧可以送给你们光明(沈上同学)。
对了!你们可不要认为我变成了液体就不活泼了。液态的我和锯木屑、煤粉混合起来可以成为够威够力的“液氧炸药”,也是许多燃料兄弟们的朋友——助燃剂(汤琨同学)。
我的用途很大,帮助燃烧、供给呼吸等,人类对我非常喜爱。有时我很淘气,在一些潮湿的木材、稻草中,我能够让它们缓慢氧化,使温度逐渐升高最后达到着火点而燃烧起来。有时候我帮助燃烧干得太过头,引起不必要的大火,甚至在有限的空间急剧燃烧引起爆炸,那时人类就会把我赶得远远的(程悦同学)。最使我惭愧的是,在1986年1月28日11时38分,我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贮氧箱里感到太闷,就跑出来到处走了走,结果使航天飞机的燃料箱在五万英尺高空爆炸,给你们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对此我十分抱歉。因为我天性活泼好动,你们要注意把我管好(魏晓天同学)。
在空气中闪电时,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我能够转变成我的伙伴臭氧。臭氧兄弟的脾气比我暴躁,性格也比我活泼,是极强的氧化剂。他在低温下冷却成蓝色液体,受到猛烈撞击时会爆炸。他在空气中浓度太高时有臭味,可是稀薄的臭氧非但不臭,还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因此,雷雨之后,人们感觉到空气格外新鲜(王玉珏同学)。臭氧兄弟在空气中含量虽然不高,但是他所形成的臭氧层把地球保护起来,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光线的伤害,贡献巨大。可是有些人们只顾眼前利益,无休止的向空气中排放有害物质,把我蔚蓝清澈的家弄的灰暗浑浊,也伤害了我的臭氧兄弟。希望你们赶快制止这种污染环境,危害子孙后代的事(胡宁娟同学)。
至于其它星球上面是否有我和我的伙伴们,这始终是科学家们探索的一大课题。因为这关系到其它星球上是否有生物,是否有神秘的外星人。而我相信,在宇宙中的某一个星球上,一定会有我或者我的伙伴,也一定会存在生物,甚至智慧生物,希望你们加紧寻找哦(刘冰俐同学)。
你了解我了吗?我的名字叫氧气。
学生们为了这道演讲题,仔细钻研教材,了解课外读物,认真准备演讲稿。他们那种主动自觉学习的态度和激情,使我深深感动。演讲稿富有创造性、趣味性的概括总结了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并从氧气衍生到臭氧,进而落笔到环境保护。我想,这种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帮助和启迪,一定比我机械的依据课本复习这一章内容要好。教会学生读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最有效的做法。
推荐访问: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初三化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