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迪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19篇

| 来源:网友投稿

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19篇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内容提要:增长根源与增长后果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两大主题,包容性增长实质上就是一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过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使增长成果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19篇,供大家参考。

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19篇

篇一: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内容提要:增长根源与增长后果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两大主题,包容性增长实质上就是一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过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使增长成果能广泛惠及到所有民众的发展理念和理论体系,它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有机地把增长过程和结果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包容性增长理论有着四个层面的基本要义:经济增长、权利获得、机会平等、福利普惠;同时蕴涵着三个层面的宏观政策: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使民众获得人力资本价值公平;增强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公平性使民众获得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建立公平的防护性保障体系使民众获得社会保障价值公平。为推行和实践包容性增长战略,还要求聚焦于累积型、创新型、分配型、稳定型和就业型等五类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和发展理念,包容性增长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当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机会平等

  基本要义

  政策内涵

  根本政策要素

  一、引言

  2010年9月以来,“包容性增长[①]”这一概念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更引起了学术界的热议。这主要缘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胡锦涛两次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②]上强调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包容性增长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和发展理念,其形成和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报告《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和发展》、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等多边机构的一系列研究报告当中。目前,包容性增长和发展已成为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致力于国际减贫的国际机构的指导思想和核心战略。国内学术界对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关注和研究较少,社会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此缺乏足够认识,而将这一理念引入公共政策的讨论则更为鲜见。[③]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胡锦涛的两次讲话内容、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及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贫困、不平等理论发展与增长理论演进中梳理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和演变脉络,综述包容性增长的各种定义,阐述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要义和政策内涵,并在上述基础上建立包容性增长理论的一个逻辑框架和内容体系;最后,指出包容性增长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二、增长理论的演进与包容性增长理念

  (一)贫困、不平等与增长理论的演进

  一直以来,贫困、不平等与增长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三个始终纠结在一起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学术界、许多国际机构致力研究的永恒主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经济增长是战胜贫困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量来源(Ravallion,1995;DollarandKraay,2002),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一国或者地区初始的不平等程度,以及伴随经济增长的不平等状况的变化(BalisacanandNobuhiko,2003;胡鞍钢等,2004),而且,高度不平等倾向于损害整体经济增长和减贫效果,使贫困群体陷入持续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而对减贫和经济增长均造成不利影响。

  可见,快速的经济增长是贫困减少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是充分条件,增长的性质及其模式、增长成果的分享以及不平等程度的变化等因素也是影响减贫效果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不平等与贫困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与人们在减贫实践推进中对贫困成因的全面深入探究、贫困内涵的深化和扩展密切相关。对贫困认识的深化,不仅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调整了减贫战略,而且也使得人们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从而也推进了增长理论的演进(蔡荣鑫,2010)。

  国内外学术界和国际机构对于贫困内涵和影响因素的认识,经历了从收入贫困e能力贫困e权利贫困[④]的深化过程(郭熙保,2005;蔡荣鑫,2010),把贫困内涵从货币范畴扩

  展至非货币范畴,并逐渐揭示出贫困发生的本质根源。与此相应,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关于经济增长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增长理论经历了从单纯强调极化涓滴增长(赫希曼,1991)e基础广泛的增长(世界银行,2001)e益贫式增长或有利于穷人的增长(ADB,1999;世界银行,2001)e包容性增长(ADB,2007;世界银行,2008)的逻辑演进,以及减贫战略和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见表1)。

  表1贫困内涵的深化与增长理念、减贫战略与政策的演进

  贫困类型

  收入贫困

  能力贫困

  权利贫困

  贫困特征

  收入水平低下、饥饿、营养不良、饮用水不安全、基本卫生服务缺乏等贫困问题累积和持续贫困的顽固存在;贫富不平等状况日益加剧,长期贫困问题严重,而机会不平等是导致结果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

  贫困内涵

  绝对收入贫困:从物质缺乏角度关注生存需要

  相对收入贫困:从能力和资源缺乏角度关注基本生活需要和社会平均生活水平

  从能力和权利缺乏角度关注财富分配不平等

  从权利缺乏、贫困脆弱性和社会排斥角度关注机会不平等

  增长理念

  涓滴增长:增长成果通过市场机制产生的纵向涓滴效应和横向扩散效应自动地分配到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从而自动消除贫困,形成帕累托最优状态

  基础广泛的增长:基于市场导向的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并使其发挥自身最大能力的劳动密集型增长模式,重点在于扩展穷人的就业机会

  益贫式增长:基于市场和非市场行动相结合的旨在实现减贫和改善财富分配不平等状况、并使穷人得益比例高于非穷人的有利于穷人的增长模式,重点在于扩展穷人的经济机会

  包容性增长:基于市场和非市场行动相结合的旨在革除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的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增长模式,重点在于扩展发展机会以使民众的福利得以持续改善和增加,实质自由得以扩展

  减贫战略政策

  通过市场机制的边际调整来实现和谐的、累积的单纯经济增长过程,以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

  基于扩展就业机会和能力兼顾的减贫战略:一是促进对劳动力的需求,为穷人提供谋生的更多经济机会;二是广泛提供基本社会社会服务,增加穷人人力资本,提高其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

  基于扩展经济机会的反贫困战略:(1)使穷人增进和积聚多种形式的资本并提高回报率,以扩展穷人的经济机会;(2)促进赋权,以政治民主、社会平等增加穷人的经济机会;(3)加强社会保障,以使穷人更好利用经济机会,让经济机会更为稳固

  基于机会与增长相辅相成的包容性增长战略:(1)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以使民众获得人力资本价值公平;(2)增强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公平性,以使民众获得市场竞争环境公

  平;(3)建立公平的防护性保障体系,以使民众获得社会保障价值公平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以及国际机构的发展报告整理。

  (二)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

  相关研究表明,过去5年间,全球财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然而全球仍有大约3.2亿到4.43亿人处于长期贫困状态,并且这种长期贫困具有代际传承性[⑤]。2008年,世界银行以2005年购买力平价重新评估世界人口贫困状况,认为全世界有1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5.2%)生活在赤贫之中(以1.25美元贫困线衡量),其中亚太地区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二(9.03亿,占亚太人口的27%);同时,全世界范围内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的国家数量大幅增加,非收入方面的不平等程度日益增强,不平等维度(经济、政治和社会不平等)日益增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维度之间呈现出相互关联和代际传递的趋势(世界银行,2006,2008)。在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有数据可查的21个发展中国家中,有14个国家的基尼系数也都有所上升(AliandHyun,2007)。显然,上述客观存在的贫困和不平等现实,不仅羁绊了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增长和社会进步,更重要的是羁绊了经济增长形成的福利向民众尤其是贫困和弱势群体的传导,增长成果并没有广泛惠及所有人。在这样的背景和现实下,关于“导致收入和非收入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和“如何使经济增长过程更加公平,使增长成果能广泛惠及所有人”的问题,就逐渐成为学术界、国际机构发展政策讨论研究的焦点,也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推行减贫和发展战略实践中努力探究和总结的重要内容。由此,亚洲开发银行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7年率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增长模式和理念,并在其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004年亚洲开发银行“杰出学者演说”会上,林毅夫就发表了题为“发展中亚洲国家利及所有人民的增长方式的发展战略”的演讲,提出“亚洲发展中国家应该遵循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采取包容性增长,??从而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是他在多边国际场合首次提出这一代表新增长理念的概念,也是首次将其在200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DevelopmentStrategy,Viability,andEconomicConvergence》[⑥]中阐述的包容性增长思想从理论探讨引入公共政策和政府施政策略的讨论。他是较早提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学者,也为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包容性增长战略”的正式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实,亚洲开发银行在2004年提出的促进贫困减除战略中,“包容性社会发展”就是其中的一大战略支柱,而在其后的第二个中期战略中,更是将“强化包容性”作为优先战略。2006年6月,为研究亚洲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亚洲开发银行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亚洲开发银行组建了一个汇集国际机构组织和各国著名经济学家的名人小组[⑦],该小组在2007年3月向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提交了题为《新亚洲、新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并指出:因应未来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亚洲开发银行应从关注亚洲地区整体甚至全球视角,将战略定位从关注贫困减除扩展到促进包容性增长。这正是其后亚洲开发银行各项包容性增长政策出台的渊源。同时,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收入和非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事实,2005年由亚洲开发银行赞助,亚洲开发银行经济研究局和驻中国代表处联合开展了“以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的研究课题[⑧],旨在分析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的特点,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所带来的问题,探讨通过实现包容性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在上述研究报告的基础上,2007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组织了一次以“新亚太地区的包容性增长与贫困减除”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会议达成了“增长必须具备包容性、可持续性以及更为民众所认同”的共识,其后的亚洲开发银行官方成果报告明确提出:亚洲开发银行必须实现重大转变以更好地服务于包容性增长。2008年,亚洲开发银行正式把支持包容性增长确定为其长期战略框架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他两大支柱分别为环境的可持续增长和区域一体化)。

  世界银行作为长期致力于全球贫困减除和发展工作的国际机构,其关于减缓贫困与增长、不平等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相应地,其关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和战略也在逐步形成,并为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银行关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集中体现在《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和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2008年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中(见表2)。

  表2世界银行关于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内容

  世界发展报告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内容

  2004年报告

  让服务惠及穷人

  v在有些时候,穷人甚至比富人更需要基础服务,免于疾病的困扰和接受教育获取知识是穷人摆脱贫困的两个重要渠道,其他基础服务也有助于缓解贫困,为穷人从贫困中解脱出来创造条件。

  v并非所有人都能从持续的经济增长中获益,而可以获得并且也能支付得起的质量优良的服务将有助于改善穷人的状况。

  v穷人需要的基本服务,政府有通过扩大公共支出、技术调整和改革激励机制以改进服务供给状况和穷人享受服务质量的责任,这是因为:(1)市场失灵会导致服务的产出和质量低于社会最佳水平,需要政府干预;(2)政府有责任缩小甚至消除穷人与富人在享受服务方面的差距,改善穷人的健康和教育状况,以保证社会公平。

  2006年报告

  公平与发展

  v公平是指在追求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面,个人应享有均等机会,而且最终不应出现极端贫困的结果。

  v机会不平等是导致所有不平等差异的基本因素,它会加剧经济绩效的低下、政治冲突和制度的脆弱性,这是因为:(1)当市场不完善时,权利和财富的不平等会转化为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2)权利的不平等会形成永久制度化的地位和财富不平等,这将不利于投资和创新。

  v公平和增长相辅相成,广泛分享经济和政治机会对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机会的质量非常重要。为此,要建立包容性增长的制度,通过公共行动实现政治和经济竞争环境的公平化,对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扩大司法公正和基础设施的享受范围,促进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公平性。

  2008年报告

  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

  v构建和实践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可取得巨大成果并为民众所广泛共享。合理充分利用经济增长造福于所有民众,将成为消除贫困的有力武器之一。

  v持续高增长经济体具有五个明显的共同特征:(1)充分利用全球经济;(2)着眼于未来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3)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4)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以确保宏观经济稳定;(5)拥有敢作敢为、值得信赖和精明强干的政府。

  v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涉及的基本政策要素错综复杂,但总体上可分为五类:累积型政策、创新型政策、稳定型政策、分配型政策和就业型政策。

  注:2004年报告将“穷人的服务”界定为直接有助于改善穷人卫生保健和教育状况的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服务、教育服务以及诸如供水、排污和能源等基础服务。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报告内容整理。

  综上,基于机会平等视角,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经济学者们,结合收入分配状况和贫困的动态变化以及长期贫困现象的日益突出来重新审视增长模式,丰富增长理念,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内涵。目前,包容性增长模式和理念已成为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致力于贫困减除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核心战略,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可,甚至有些国家(如中国)已宣称要致力于推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发展。

  (三)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定义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个新概念,尽管在国际上受到高度关注和认可,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和公认的定义。梳理和综括现有文献,可以发现,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四类。

  第一类,把包容性增长界定为机会平等的增长(AliandZhuang,2007;ADB,2007)。在该类定义中,机会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包容性增长既强调通过高速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创造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又强调通过减少与消除机会不平等来促进社会公平和增长的共享性。唐钧(2010)认为,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就是“参与”和“共享”,只有在所有民众都能够“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增长才具有积极意义。进一步,IfzalAliandHyun(2007)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要达到以下四个结果:可持续和平等的增长;社会包容;赋予权能;安全;同时,快速且可持续的增长应该建立在广泛的部门和区域基础上,包容大部分劳动力、穷人和易受伤害群体。

  第二类,基于对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关注,认为包容性增长是益贫式增长。这是因为,贫困和弱势群体很难从增长中受益,因而包容性增长应使低收入群体从经济增长中分享收益,最好是使其多受益,使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Besleyetal.,2007)。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它是益贫式增长的扩展,这种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中大多数人,而且在经济与政治上更具有持续性(Birdsall,2007)。

  第三类,基于全球视角从国内外层面来界定包容性增长。杜志雄(2010)认为,(1)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看,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普惠式增长”,即不断为民众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以实现公平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在国际层面上,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开放性增长”,国与国之间在开展经济合作时应该互相关照,互惠互利,携手发展。马晓河认为,(1)从国内层面上看,包容性增长应具有三层次含义:①它是和谐增长和科学增长;②民众都能在增长中获益,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有利;③这种发展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2)从国际层面上看,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增长,是共赢和多赢的,应该有益于多方。[⑨]

  第四类,从就业、制度、执政理念角度来界定包容性增长。Felipe(2007)把包容性增长与就业联系起来,认为包容性增长应该实现穷人的充分就业,并使工资增长速度高于资本报酬增长速度,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俞宪忠(2010)认为,“包容”是民生发展的制度诉求,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的有机协同,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取向。陈杰人(2010)则结合中国执政党的核心理念,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包容性增长的定义:在价

  值层面,人民利益至上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在方法层面,法律和政策的调节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在技术层面,要更多地照顾民营企业等各类草根利益主体。

  三、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基本要义与政策内涵

  (一)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基本要义

  综上,尽管学者们对包容性增长关注的对象和内容各有侧重,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诠释。但是,综合来看,他们均认同:(1)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涵;(2)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见,包容性增长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是一种把经济增长过程和结果有机统一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容性增长理论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义。

  1.通过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和发展机会

  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劳动力价值升高,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促使工资增加,因而能将增长成果更广泛地传导给劳动者;经济增长能创造必要的资源,用于支持实现人力资本改善和提升、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贫困率不断下降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持续的经济增长还能扩大民众的选择范围,产生更多、更加平等的分配机会。因而,经济增长是让民众能更多参与生产和创造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是实现若干经济社会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可见,不管我们如何界定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其本身就蕴涵着这样的基本要义:一方面,贫困的缓解和摆脱、不平等的缩小和消除离不开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能为民众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创造出民众单凭一己之力难以企及的诸多选择;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并不总是有利于减贫、缩小和消除不平等,它要求民众的不懈努力作用于经济增长。从人类发展的广义内涵上来看,民众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手段(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2008)。

  2.革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

  TandonandZhuang(2007)认为,发展中国家除了收入差距外,非收入方面的差距也在扩大,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民众在接受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其他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所面临机会的不平等。而这主要是缘于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各种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等基本人权)的被剥夺和被侵蚀,以及由于等级地位、权势和财势、城乡分割制度、地理位置、性别以及无能力等原因而遭受到的各种社会排斥。不难发现,社会排斥在现实社会中有诸多表现,例如,劳动力市场上的排斥、信贷市场上的排斥、与性别相关的排斥、社会保障制度上的排斥等。可见,民众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是导致其贫困的重要原因。权利剥夺、能力缺失是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真正原因(阿马蒂亚·森,2002),社会排斥本身不但是权利剥夺和能力缺失的一部分,而是造成各种权利剥夺和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阿马蒂亚·森,2005)。当前世界各国或者地区民众在很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强烈的福利受损感和社会不公平感,其实质就是民众的权利贫困及其所遭受到的各种社会排斥的重要体现。因此,倡导和推进包容性增长,就要革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强调和重视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平等地享有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不应将他们排斥在经济增长进程之外。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社会愈是向前发展,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对贫困的影响愈大;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其核心标志是民众逐步摆脱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使个人基本权利不断得到扩展和保护,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诉求和价值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但是,收入和非收入方面差距不断扩大所产生的严重的不良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延缓和阻碍了这一进程。这是因为,过大的或者不断扩大的收入和非收入差距使得增长成果难以惠及所有民众,长此以往会削弱社会凝聚力,降低制

  度和政策的有效性,最终会损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景。导致收入和非收入差距的原因很多,且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但从政策制定的视角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1)个人背景或者所处环境(包括家庭财富与权势、社会关系、宗教信仰、肤色、性别、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工作的行业等)的不同;(2)个人的努力与勤奋程度的不同(Roemer,2006)。由个人背景或所处环境因素造成的收入差距,大多反映的是“机会不平等”,是社会不公的表现,通常由制度、市场与政策的不完善与失灵所造成。同时,就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而言,机会不平等是对人类天赋的浪费,是有害的,它会加剧经济效率的低下、政治冲突以及制度的脆弱性(世界银行,2006),必须通过公共政策手段加以解决。而由个人的努力和勤奋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收入差距,反映的是市场机制的酬勤惩懒,是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创业与创新,这是促进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基于“不平等”的两大来源,世界银行(2006)区分了“机会的不平等(包括就业、受教育、接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会等)”和“结果的不平等(包括收入不平等、财富不平等)”这两个相关而又不相同的概念。从公平角度看,机会平等要比结果平等更为重要。由个人背景或者所处环境不同导致的机会不平等是不可以接受的,而由努力程度不同所导致的结果不平等却是可以接受的(ChaudhuriandRavallion,2007)。因此,促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除了要重视努力实现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努力革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外,还要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通过机会平等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缩小结果的不平等,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机会平等和社会公平正义正是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要义所在。

  4.增强增长的广泛共享性和共享的公平性,确保民众获得最低限度的福利水平,从而提升和扩展民众的实质性自由

  以上分析表明,包容性增长是一个内涵更加广泛的发展概念,它不仅着眼于消除贫困,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人人有平等机会参与增长过程,并分享增长成果。包容性增长即为建立在机会平等基础上的经济增长(ADB,2007)。进而言之,为了使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成功,还必须致力于实现机会均等,让人人都拥有分享增长成果的公平机会(世界银行增长于发展委员会,2008),以增强增长成果的广泛共享性和共享的公平性,确保民众获得最低限度的福利水平,从而提升和扩展人民众的实质自由[⑩]。可见,包容性增长之于民众,根本目的是改善和增进民众的福利总水平,最终的价值指向是提升民众的实质性自由。这即为,收入是手段,福利是根本(杜志雄,2010),自由是价值指向。

  综上分析,包容性增长理念有四个基本要义,即:(1)经济增长;(2)权利获得;(3)机会平等;(4)福利普惠。依此逻辑,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在革除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民众的福利得以持续改善和增进,民众的实质性自由得以保障和扩展。

  (二)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政策目标

  透过上述对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渊源、内涵和基本要义的综述与分析,可见包容性增长理论蕴涵着宏观层面的政策内涵。AliandZhuang(2007)提出,包容性增长需要保持经济的高速与持续增长;同时,包容性增长也要求通过减少与消除机会不平等来促进社会公平与增长的共享性。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机会,没有机会,机会平等也就成为空中楼阁;而如果机会不平等,社会不公,增长就缺乏共享性,经济不可能保持高速而持续的增长。因此,就政策选择而言,为推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形成一个完善的、有效的、能坚定执行的包容性宏观政策体系,在这样的一个政策体系中,政策目标是,实现人人都能积极地参与经济增长过程,并能有平等机会从中获得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价值公平和市场竞争环境公平[11],并在合理分享增长成果方面不会面临权利剥夺、能力缺

  失以及社会排斥。由此,政府政策和公共行动应该致力于使不同境况的民众实现机会均等化,以便他们能自由地配置其人力资本,并最终能达到较高的福利水平和实质性自由水平。

  为此,政府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付诸努力:

  (1)增加在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方面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其他基本社会服务的投入,以提高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使民众获得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价值公平。这是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必须坚定承诺并努力实现的基本政策目标,也是推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题中应有之义。考虑到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方面的投资均属于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因而政府在促使民众平等获得这些领域的公共服务方面应扮演关键角色。

  (2)增强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公平性,消除社会不公,完善市场机制,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以使民众获得高质量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建立和维护市场规则化、竞争秩序化、权益保障法律化的公平竞争环境,这是市场机制顺利和健康运行的条件,同时也是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保证。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最大限度地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要通过促进公平竞争环境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在有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为贫困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有尊严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

  (3)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安全网和社会保障机制等防护性保障体系,以防止与消除极端贫困,使民众获得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建立覆盖城乡民众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

  (三)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政策措施

  为推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除了要从上述三个宏观战略层面上努力实现政策目标外,还需要精心制订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具体政策。[12]。具体来说,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具体政策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3]

  (1)累积型政策:强劲而持续的经济增长有赖于高投资率(包括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重点在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培训、基本医疗卫生)两方面。

  (2)创新型政策:从全球范围获取知识和技术,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吸收、创新和商业化,推进包容性创新(与经济弱势群体需求相关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吸收和创新)。

  (3)分配型政策:关注资源的优化分配,政策要点在于利用市场机制尤其是价格机制引导资源分配。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建构运作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的培训和再培训项目促进和保护劳动力的流动;鼓励出口等产业政策;促进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的适度开放,等。

  (4)稳定型政策:确保国家宏观经济稳定,避免经济衰退、债务缠身和通货膨胀失控。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动荡既是潜在的社会不公和与之相关的制度缺陷导致的结果,也是这两者产生的原因(世界银行,2006),并且会阻碍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为此,包容性增长还需要一个敢做敢为、值得信赖、精明强干的政府,并增强其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和治理能力。政府在制定确保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时,就必须要确定减贫和缩不平等的总体战略,坚定不移地追求包容性增长的各层次目标。

  (5)就业型政策:创造并扩大就业和经济机会,促进公平和机会均等,实现结果不平等最小化,建立和谐的共享型社会。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积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相应的财政、金融、产业等方面政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面向所有困难民众的就业援助长效制度,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促进体面劳动;通过决定投资和修建基础设施的

  位置来影响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和地区专业化水平,进而促进就业和发展机会的空间分布更平等。

  可见,从上述各部分内容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和理论的发展,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却隐含着一个严密的逻辑框架和完整的内容体系(见图1)。

  四、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新时代命题

  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期间,包容性增长两次被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讲话中提及和强调,表明这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和发展理念也得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认可和接受。而且透过胡锦涛论述的话语环境(国际正式公开场合,国内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和话语内容来看,其讲话既是诠释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阐述包容性增长的中国式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隐含了中国政府将坚定践行包容性增长的决心和信心,是在释放有关中国“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一种重要政策信号。

  从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倡导和坚定践行包容性增长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针对性。尽管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是,客观地勘,增长成果并没有等比例、完全惠及所有民众,甚至有些贫困和弱势群体根本就没有机会分享到增长成果。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与包容性增长相悖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但是,按照国际贫困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依然庞大,扶贫仍然任重道远,甚至在某些方面的任务反而加重了。(2)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收入分配状况的严重日趋恶化,收入分配差距呈“多层次、结构性”的扩大之势。例如,基尼系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之间、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所占比重连年持续下降,资本报酬在GDP中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仍在显著上升[14];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部门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企业和政府部门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15],企业和政府部门更多地享有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益处;收入分配秩序混乱,严重伤及公平。(3)不仅是收入差距,非收入方面的差距也居高不下。这主要表现在,贫困和弱势群体在接受基本教育、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机会方面虽有改进,但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以及消除非收入贫困进展缓慢。

  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国际正式公开场合的话语内容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均表明,当前中国需要迫切地坚定践行包容性增长,以缓解和缩小各种形式和层次的收入差距和非收入差距;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从而促进增长的广泛共享性以及共享的公平性。走包容性增长道路,不仅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情势所必需,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逻辑要求,更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全新时代命题。因此,中国继续做好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将是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篇二: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

  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

  谁最早提出这个概念?

  对于“包容性增长”一词,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甚至包括经济学家。胡锦涛主席的致辞公开发表后,就“包容性增长”问题,记者先后对多位经济学家进行了采访,其中有七八位均表示,是从胡锦涛主席所作的报告中第一次听到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之前并没有过多地了解和研究。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是2007年由亚行首先提出来的,但也是国际组织在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的事实。

  数据显示,2002年—2007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高达11.65%,尤其是2004、2005年这一轮增长比较明显,甚至超过10%以上,2006年、2007年更是达到了12.7%和14.2%的增长。

  现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的汤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时大家都在谈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过程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更少。”

  此外,中国GDP如果再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资源、环境的压力会增大,由增长本身不均衡导致的矛盾也会增多。是否应该适当下调增长预期水平,也成为当时学者争论的焦点。

  庄健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导致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由投资、出口拉动,消费的比重偏低;在产业方面,重工业劳动高,服务业比重偏低;经济和社会相比较,社会领域发展相对差一些,特别是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状况、城乡差距还比较大,“这种增长不利于长期的可持续、均衡的增长,所以亚行当时就做了相关研究。”

  据汤敏介绍,在此背景下,2005年,由亚行赞助支持,亚行经济研究局和驻中国代表处联合开展了“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研究课题,同时邀请林毅夫、樊纲等国内七八位知名学者一起参与研究。

  当时作为亚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参与了一部分组织工作。

  与此同时,在中央政府将“构建和谐社会”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的背景下,由林毅夫主编,庄巨忠、汤敏、林暾等学者编写的《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正式于2007年出版,该书出版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的特点,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所带来的问题及挑战,探讨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

  “这本书出了英文版。当时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我们斟酌了很久,最后是用了‘共享式增长’这个词,实际上也有人翻译成‘包容性增长’。”庄健说。

  庄健表示,“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其实跟这些年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这个理念。“单纯地发展经济是不好的,而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才能使得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这才是发展的目的,这样的发展才能够可持续。”

  “包容性增长”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2009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发表题为《合力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第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提倡将包容性增长加入“十二五”规划内,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可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业界预期,中国经济增长目标於“十二五”期间或减慢,但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以及强调如何“富民”。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表示,考虑国际形势的变化,“十二五”期间GDP增长或调低至8%。

篇三: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

  2011年4月,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举行。“包容性发展”这一理念以其高度的现实性与深刻的思想性,得到了各国与会人士的广泛认可。作为当今世界负责任大国,中国如何推进包容性发展,对于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进一步增强合作共享繁荣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一、发展的“包容性”: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课题

  “包容性发展”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亚行注重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增长”明确了一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发展进步目标,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即经济增长对其他各项社会进步目标的包容。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成就不能公平地由社会各阶层共享,经济实现了增长,但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增长的包容性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经济学意义上,“发展”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发展”则首先是指经济与技术结构的进步与现代化,同时包括通过经济增长摆脱贫困落后、消除文盲、改善卫生健康状况与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

  从“包容性增长”到“包容性发展”,“包容”的对象也得到拓展。除了要求在发展进程中实现社会公平等目标外,包容性发展还特别注重一国发展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发展,不对其他国家构成不利。这是因为,一国经济的发展既会为其他国家创造贸易投资机会,也会因其战略与政策的负外部性对其他国家形成各种不利影响,导致其他国家发展的困难。因此,世界需要寻找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道路。

  包容性发展是当今时代各国普遍追求发展条件下促进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理念与发展思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经济政策与发展方式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是世界各国必然要面临的一大选题。这就是包容性发展的实质。就现实而言,后国际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发展格局,重建平衡,避免类似美国金融泡沫式的发展导致世界灾难的重演。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为此世界各国的政策与战略之间需要相互包容。

  对于亚洲地区来说,经济增长在全球领先,但是区域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也日益成为共同面临的新课题。今天的亚洲,发展这个主题普遍置于优先位置,但各国之间的发展竞争也相应更为激烈。尽管区域合作不断推进,但各国的发展政策对其他国家的不利影响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以包容性发展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已成为区域合作的共同要求。“包容性发展”在博鳌论坛15个备选主题中之所以被最终选定,也表明它受到了普遍认可与高度关注。

  正如博鳌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所说,包容性发展是不同国家、民族与公民共同发展、平等参与、成果共享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相比,包容性发展将更具有开放性、普遍性、可持续性,缓解以往由于发展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发展结果不平衡,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均等、规则透明、分配合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发展也是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它将致力于消除不同民族间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带来的障碍,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世界性难题,追求各个国家互利共赢、各种文明兼容并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实现包容性发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新领域

  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国际经济合作,既包括各国国内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协调,也包括推进国际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与制度的建设。包容性发展旨在构建世界各国机会均等、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合作单纯强调的市场开放和国际竞争相比,包容性发展更注重发展机制的兼容性、发展成果的共享性与发展条件的可持续性。

  发达国家当年走的大多是一条不包容的发展道路。在其工业化进程中,不仅大量破坏性地开采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而且通过工业排放制造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迄今依然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近几十年来,当世界一大批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以后,传统产业产能明显过剩,资源过度消耗与恶性竞争,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并已成为世界的严峻难题。究其根源,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通过国际投资,其本身经济结构提升,环境得以改善;但是,发展中国家却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接受了污染和高消耗。虽然双方都实现了发展,但从全球角度看,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没有改善,因此,这种转移式的发展并不具备包容性。历史地看,产业转出国与转入国在实现包容性发展上有着共同的责任。当然,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重技术进步;发达国家则不应当只是简单地将产业向外转移,而应当同时对接受转移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帮助。

  就亚洲地区而言,亚洲各经济体更要特别注重包容性发展。从发展的特征来看,亚洲各国都高度注重外部市场,发展中存在着激烈的市场、资本与资源竞争;从发展的阶段来看,需要在传统工业化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亚洲国家有着相似的任务。因此,亚洲各国需要超越文化差异,通过地区合作深化分工减少摩擦,形成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机制。目前,亚洲地区多个国家已进入新兴经济体行列,出口结构提升。在实现了多年高速增长后,新兴经济体更需要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构建共享式发展机制。战略升级、地区合作和经济一体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协调,是实现地区包容性发展的根本途径。

  包容性发展需要通过全球治理的改善来实现。二战后国际社会更多注重的是市场开放与竞争所可能带来的利益,世界也确实从各国的各自发展走向了共同发展。但是,纯粹竞争中的发展并不能保证所有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目标的有效实现。这里除了取决于各国历史和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一国发展同外部环境的矛盾与协调。虽然国际社会为后进国家的发展创造了不少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提供了一些发展援助,但各国经济发展内在机制的相互包容性问题依然存在。单有市场开放与自由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全球治理的构建不同于一般的国际谈判,其核心不是利益交换和平衡,而是共同应对与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的问题。因此,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实现包容性发展。各国应当通过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寻找自身发展需要和人类社会共同利益之间的结合点。

  三、推动包容性发展:负责任大国的战略主张

  包容性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中,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深刻转变,体现了包容性发展的理念。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面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中国包容性发展的重要表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及时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战略,既有利于自身经济的稳定发展,又大大减轻了对其他国家的压力。中国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始终把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从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要求出发,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后产生的新问题,与各国一起寻求新的体制机制安排。尤其是未来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外需拉动特征将较大程度上向消费拉动、内需拉动转变,这一变化将有利于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获得更多的国际资本与更广阔的商品市场。

  由此可见,中国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方针,其中就包含了包容性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速度、规模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尤其注重发展中减少资源消耗,避免损害环境。中国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可持续,而且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显然,包容性发展理念与中国已经提出并在实践着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理论以及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也是完全一致的。

  鉴于此,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将积极推动世界的包容性发展,扩大

  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应对共同挑战,推进共同发展,并系统地提出了我们的建设性主张。

  ——包容性发展首先要求对各国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包容。要尊重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探索,在此基础上促进国际合作,并且把各国文明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转化为深化合作的活力与动力。

  ——包容性发展要求各国转变发展方式,以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的结构升级,发展绿色经济。包容性发展要求各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平衡与互动。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平行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均衡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

  ——要通过包容性发展使各国不仅共享发展机遇,而且共同应对发展中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经济政策的协调日益重要。各国不仅在政策选择上不能以邻为壑,而且还要相互帮助,大国帮小国,富国帮穷国,使所有成员都能共享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成果,使各国人民的生活都能得到改善。

  ——实现包容性发展要求各国求同存异,实现共同安全。当今世界各国的安全应建立在各国之间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共同安全基础之上,国家间的矛盾要通过对话协商而不是对抗来解决,从而更加有利于各国之间的安全合作与和平发展。

  ——包容性发展应包括本地区发展对地区外发展的包容。要在亚洲合作中实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在注重本地区合作的同时要加强与地区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尊重区域外国家在亚洲的利益,欢迎金砖国家中亚洲以外经济体参与合作,以此促进亚洲地区的繁荣稳定,也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篇四: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篇五: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增长—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

  日前,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胡锦涛主席发表致辞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具有极为丰富的含义。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实现包容性发展,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中国一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包容性增长”对于中国未来一个阶段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理解这一概念?如何把这一理念运用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定之中?本期“时事观察”,为您解析这一全新时代命题。

  1.参与和共享的发展才有意义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唐钧

  应该使人民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让他们享有行使民主权利的广阔空间,以求在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重建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认知,使每一个个体都能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中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最早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一个展望亚洲发展的报告中,提出要把关注的重点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

  增长:引入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

  “包容性增长”译自一个英语复合名词“InclusiveGrowth”。其中的中心词“增长”,常常与“Economic(经济的)”搭配使用。在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中,“增长”被界定为不同于“发展”的概念。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指量的扩张,经济发展则还包括结构的调整;发展社会学更进一步把发展的概念,扩张到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重构,除了经济增长以外,发展还应该包括制度、社会、产业、管理的结构以及人的态度的变化,等等。

  但是,尽管如此,因为“经济增长”更加直观,更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比较性,使“增长”仍然备受青睐。进一步说,虽然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社会发展,但经济增长毕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经济疲软、停滞乃至倒退,那发展又何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增长实为发展之必需。近年来,以“增长”为研究对象的新增长经济学活跃起来,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中。而政府在教育、科研、法律等领域的开支,在传统理论中被视为公共消费,也被看作是具有生产性的公共投资。

  包容:将所有人纳入发展进程

  “包容性增长”中作为定语的“包容”,有着“兼容并蓄”或“兼容并包”的涵义,可进一步引申为“融合”。当其与“社会”搭配时,就成了社会学的一个常用的概念,一般被表达为“社会包容”或“社会融合”。实际上,亚行所说的“InclusiveGrowth”,其中的“Inclusive”,也应该包含“社会包容”或“社会融合”的意思。

  在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的概念体系中,“社会包容”的反义词是“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所谓“社会排斥”,针对的是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这种歧视和偏见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戴维解释说: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譬如他们担心移民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因而感到有必要对这些人加以社会排斥。

  如今,在社会政策及相关领域中,这个词的指向已经被泛化,意指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阶层或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阶层或群体进行社会排斥。在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首脑会议上,“社会排斥”被视为消除贫困的障碍:“各种社会排斥过程无不导致社会环境动荡,终而至于危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

  我们现在讲“社会包容”或者“社会融合”,就是要消除任何形式的“社会排斥”,将所有的人包容到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消除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裂隙,使所有的社会成员,包括男性和女性,老年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健康人和病人、残疾人,富裕阶层、中间阶层和困难群体??都能够无障碍地融为一体。

  包容性增长:将每一个个体融入发展之中

  当“增长”一词被赋予新的更为积极的涵义,为了与传统意义上的“增长”和“经济增长”相区别,将“社会包容”作为定语,对重生的“增长”概念加以说明和限定,于是就构成了“包容性增长”的新概念。

  就其内涵而言,“包容性增长”必须强调两个方面,即“参与”和“共享”,这也是“社会包容”的基本涵义。换句话说,只有在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增长才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参与”,1995年的哥本哈根“千年宣言”中曾有经典解释:“只有人——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社群——成为行动主体,变化和发展才能产生”。因此,应该使人民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让他们享有行使民主权利的广阔空间,以求在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重建关于发展的共同认知,使每一个个体都能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中。

  关于“共享”,2005年联合国审视“千年宣言”的一个报告中指出,共享不仅是指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同时也是发展、安全和人权的共享。确实,没有发展,就无法享有安全;没有安全,就无法享有发展;不尊重人权,我们既不能享有安全,也不能享有发展。除非这些事业齐头并进,否则,其中任何一项事业都不会成功。

  “包容性增长”和中国近年来提出的“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等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脉相通的,都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胡锦涛主席此次提出这一概念,要在一个人口占世界近1/4的大国实现“包容性增长”,意义重大。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将这些思想付诸实践,尤其是要让人民群众都能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去共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2.“包容”是民众发展的制度诉求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俞宪忠

  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旨向,更关注民权民生,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

  在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通常面临着非常显著的制度约束,其实质就是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之间缺乏应有的包容性。经济增长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是制度公平,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

  包容性增长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内在一致性

  包容性意味着制度公平,而增长则意味着效率,包容性增长涵括了制度的基本效能——公平与效率。

  学界曾普遍认为,公平与效率相互排斥、不可包容。包容性增长理念的重大创新之处,就是重新描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相互依存和良性互动的内在包容性。如果没有制度公平,就不可能将各种发展力量加以包容整合,因而就不可能实现效率改进,只有包容性的制度公平才有可能激活各种发展潜力,并造就经济增长和持续繁荣,公平是效率的动力源泉和发展引擎。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宏观经济的长期有效增长,国民大众则只能处于共同贫穷的发展陷阱,而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真正公平,只有持久性的效率增长才能为制度公平提供可检验性的雄辩证明。包容性增长理念实质上高度概括了公平与效率之间可以互相解释的因果机制,从而充分肯定了两者可以彼此证明的内在一致性。

  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

  长期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平台是制度公平,也就是公众普遍具有同质均等的发展权利,只有权利同质、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才能实现包容性增长。

  由此出发,包容性增长绝不允许国民之间不同的权利配置,绝不包容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垄断特权或多元分割,绝不容忍制度化地相互敌视或群体性地彼此仇视。制度公平是“望远镜”,能够为每个公民提供和谐稳定与公平合理的发展预期;制度公平也是“过滤器”,能够使那些遵纪守法和德才兼备的勤奋努力者获得成功;制度公平还是“润滑剂”,能够保障每个公民自主化地实现职业选择和自由流动;制度公平更是“助推器”,能够为每个公民的创新行为提供制度激励。制度框架本身要能够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兼容和彼此包容,这是经济长期繁荣与社会持续和谐的规则基础。包容性的权利安排和制度公平能够节省制度费用,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低成本推进。

  包容性增长拒斥两极分化但保护合理差别

  包容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制度特征,就是国民大众对增长成果的合理共享性,拒斥穷者愈穷和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发生。但收入共享性也绝不意味着平均主义,而是要求公民贡献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对称性,由对称性所产生的合理收入差异,则能够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心理认可和理性认同。

  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并不是平均富裕、同时富裕和同步富裕,而是先后有别和快慢有序的有差别共同富裕。如果贫困的成因不在于个人,而是由于致富权利缺失,制度不信任和群体性怨愤就会发生,潜在危机因此容易转化为现实危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社会动荡就会发生。制度分配权利并界定机会,如果制度公平,合理的收入差别则会为理性国民所认可和接受。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包容性增长不仅要求对增长成果的公平分配和普遍共享,同时也涵括了对合理差别的相互认可和彼此尊重,制度安排不仅要关注弱势贫困阶层的发展诉求,而且也要同时给予合法致富者可预期的充分安全感。

  包容性增长的逻辑延伸就是包容性发展

  社会发展不仅需要GDP增长和技术创新,而且也包容了制度优化和理念改进,同时还兼容了人口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变迁过程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包容性经济发展由此成为包容性增长的自然逻辑延伸,这是以人口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所引领的经济增长。

  人口发展和制度优化,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大特殊意义。在这个全球性文化激荡的知识创新时代,如果因单纯地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人口发展、制度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更为重要的发展变量,将会迷失终极发展目的,缺失由制度支撑的长效机制,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也将会异化为国内总贫困(GrossDomesticPoverty)或国内总污染(GrossDomesticPollution),“恶增长”的异化现象就会发生。在包容性基础上改进增长模式和优化发展方式,这将成为我们建构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包容性增长的国际扩展就是和平发展

  我们可以将经济全球化理解为不同经济体之间相互依赖、理解和认同程度的日益加深,以至于谁也离不开谁,由此便凸显了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价值。

  在全球化时代,国别之间的路径选择既具有显著的竞争性和多样性,但同时也提供了合作性和趋同性。因而迫切需要不同的经济体之间积极广泛地展开对话、沟通和交流,在相互学习、模仿和借鉴中,寻求相互间的彼此尊重、肯定和协同,以和平、合作和和谐的发展方式,获取差异化基础上的增长包容、市场兼容和文化共容。在经济均衡、市场优化和制度改进的国际平台上,创构国际社会的经济共荣、和谐共生和成果共享。和平与发展将会成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包容性增长表达的正是国际社会普遍共有的这种和平发展诉求。

  概而言之,包容性增长模式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旨向,体现出更加关注民权民生的新型发展理念,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在这个制度竞争的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若要跳出发展的陷阱,并实现发展的革命,人口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至关重要,这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卓越转型的根本创新路径。

  3.“包容”的要义是共享

  詹勇

  近来,“包容性增长”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一些新闻事件、新闻现场也不时给人们带来有关“包容”的讯息和体验。

  在陕西延安,政府致力于让农村居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在江苏昆山,外来人口与当地人口一样,享有接受教育、退休待遇、医疗服务等权利,因此荣膺“联合国人居奖”;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马德里馆展示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竹屋”,其精美舒适程度令观众赞叹不已。这些新闻的背后,挺立着一座座颇具包容胸怀的城市,它们蕴含着相似的发展密码:共享。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使我们对“包容”有了更新的理解。

  海纳百川,是一种包容;一视同仁,是一种包容;人人共享,也是一种包容。“包容性

  增长”,不仅仅是量的容纳,更是质的提升。提倡包容性,并不是为了经济增长而不择手段,而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公平正义的方式,让发展的成果普惠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并由此构筑新的发展基础。简言之,“包容”的要义是共享。

  在一个发展不平衡、利益格局多元化的社会,提倡包容和共享,并非要泯灭一切差别,回到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老路上去,也不是屈从于贫富分化、特权垄断等不良现象,因为这两者都会抑制发展活力,引发社会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说过,在公民共同体的任何部分出现绝对的贫困和富庶,都会引发祸乱。有包容性的共享,就是要在正视合理差异的基础上,开辟一条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的新路,为人们创造平等发展的环境、公平竞技的舞台。简言之,共享的基础在公平。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真才实学者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而不是让“官二代”、“富二代”们轻易地高居录取名单前列,才会英才辈出;让教育、医疗等的优质资源服务更多人,而不是让少数人凭借财富、权力等优势垄断享受,才会皆大欢喜;让普通劳动者从收入分配中得到更多“甜头”,而不是让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才会和谐稳定。

  从“独乐乐”到“众乐乐”,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艰难历程。要包容,就应消除“排斥”;要共享,就应走出独享。比如,社科院等多家研究机构的报告指出,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伪城镇化”现象,许多农民工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居民。而横亘在“伪城镇化”面前的,是各种现实的壁垒:户籍制度、高昂“借读费”、社保转续难、无缘保障房,等等。

  这从反面启示我们,“包容”、“共享”不仅是一种胸怀和愿景,更是纷繁复杂的现实课题。这需要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更需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还需稳妥把握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避免陷入“两难”困境,其中有“成长的烦恼”,更有“长大的烦恼”。也正因此,小平同志曾清醒地指出,“富裕起来怎样分配”,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

  古人云:“德莫高于博爱人,政莫高于博利人。”陕西神木免费医疗、吴起免费教育等惠政广受赞誉,就在于其以发展成果“博爱人”、“博利人”。而一些野蛮拆迁行为备受批评,也因其错乱了利益分配,导致“不爱人”、“不利人”。江西宜黄县委书记在自焚事件发生后,作出“一定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的反思。褒贬不息,镜鉴犹在,无时无刻不在发出警醒:执政者的正确支点应该是也只能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实现包容性增长

  (余洋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实现包容性增长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调整,确立内需替代和就业导向的共享型发展战略;以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和激励;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着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首次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这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思维和新举措。

  包容性增长是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政治)复杂而严峻形势的一种积极回应

  从国际来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说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世界政治格局变动,使原来计划经济国家纳入美国主导的分工体系产生的斯密增长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熊彼特增长,带来的国际分工体系拓展和国际市场扩张已经达到极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不断上升,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正在受到冲击,显然破坏了“包容性增长”原则。胡锦涛主席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是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政治)复杂而严峻形势的一种积极回应,说明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有效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各国各地区必须加强交流合作,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这样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和谐稳定。

  中国高速增长背后的包容性存在问题

  从国内来看,尽管我国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成效明显,但在外需缺乏内在持续增长动力情况下,由上一周期形成的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危机后有所加剧,暴露出以出口为导向的传统发展方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内需不足昭示着中国高速增长背后的包容性存在问题。以出口导向战略推动的工业化是以劳动力的低工资、低社保(甚至无社保),土地等资源的低价格、低环保和高排放为代价的。分税制通过地方财政分权提供了由经济增长带来地方税收增长的激励,但对过度投资和非包容性增长却缺乏抑制机制。在出口推动工业化进而带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镇化依附于工业化是被动的、不完全的,一方面地方政府垄断着城市化带来的地租收益,通过经营城市支撑着工业、投资和增长;另一方面,城乡二元体制使参与经济增长过程并对城市化作出贡献的几亿农民工游离于现代城市体系之外,不能充分享受城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此,地方竞争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的同时,造成城乡、地区差距的扩大和经济增长偏离了包容性增长轨道。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表现是结构失衡,即在需求结构方面,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在产业结构方面,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扩张,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由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实现包容性增长。

  确立内需替代和就业导向的共享型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实现包容性增长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进行战略调整,确立内需替代和就业导向的共享型发展战略,实现从出口导向向进口替代、从外需导向向内需替代、从GDP增长向就业导向转变。

  第二,以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弥补传统产业调整带来的收缩,并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与居民参与经济增长的机会。

  第三,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和激励。人力资源能力是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的条件,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尤其是贫困家庭下一代的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参与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教育、健康等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第四,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着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关键不是城市面积的扩张,而是农民工市民化。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以及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和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为农民工就业和居住提供更加稳定的保障与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充分挖掘他们作为劳动者、创业者和消费者的潜力。

  第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完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制度,加强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的双重调控管理,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制定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约束性指标,调整政府、企业、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关系,提高“两个比重”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确保人们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第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们能得到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福利。

篇六: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会停滞不前。但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30年前,我们感叹中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过低,还不到0.3,那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30年后,我们又进入到了另一种不正常状态,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一跃而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锐变对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是极其不利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稳定。

  理论上看,一个国家内部最为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椭圆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资源性的收入能够很好地补偿低收入群体。而现在来看,巨大的基尼系数使我们相信中国的社会结构似乎和金字塔模式更为接近。在金字塔模式下,国家所能获取的资源并不能很好地维系金字塔底部庞大人群的更好的需求,也难以创造足够的机会使金字塔底部人群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进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金字塔底部的人群在不受制度限制的情况下,进入到椭圆形的中部去,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

  如果单纯依靠政策的补给,显然是力不从心和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自然生存法则的、能让每一个自由人都有机会受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原先的发展模式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未来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11月,胡总书记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强调了“包容性、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2010年9月,胡总书记出席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再次强调

  了“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inclusivedevelopment)”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社会排斥理论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martyaSen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前者始于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对贫困以及剥夺概念的探讨,后者关注个人生存和发展能力,关注公平、正义等问题,关注人类福利的增长。在包容性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亚洲发展银行和世界银行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早在1966年亚行就提出“要对地球的和谐增长做出贡献”,其后的减贫战略(EPRS)和第二个中期战略(MediumtermstrategyⅡ)更是将包容性增长作为优先发展战略。亚行对包容性增长的官方解释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即贫困人口应享有平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参与经济增长并做出贡献,而在分享增长成果时不会面临权利缺失、体制障碍和社会歧视。世行对包容性增长理念的理解集中体现在《世界发展报告

  2006:公平与发展》中,报告认为最好的减贫政策需要建立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而不是将增长政策和公平政策割裂开来。

  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形成是人们对贫困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权利贫困

  ”揭示贫困的本质是贫困者所享有“权利

  ”的贫困。当贫困者的权利受到剥夺时就造成机会、参与及分享的不平等,从而产生社会排斥。我们认为,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消除贫困者权利的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使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所有群体都能参与经济增长并做出贡献,同时合理分享增长成果。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包容性发展的过程是不断降低社会排斥的过程。社会排斥最初提出主要是针对那些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并且无法受到社会福利系统保护的群体,主要包括精神及身体上残疾、老龄化的、毒品吸食者、自杀者等等(Saith,2001)。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一概念被进一步扩展,突破了原有在法国提出的相关概念,它包括了长期持续的失业以及不稳定的社会联系(Saith,2001)。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大家对公民权利理解的提升,社会排斥要求将经济和社会的要求进行有力地整合,以重新建立大家对社会系统的认识(Commins,2004)。Burchardt等(1999)提出了一个二维约束的排斥性定

  义,他们认为:当个体存活在这个社会系统中,却不能参与到普通公民能参与的活动中去的时候,他或她即可视为被社会排斥了。而现在,社会排斥更被认为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一个能够保证社会公民有效参与社会活动系统的失效(Shucksmith&Chapman,1998;EuropeanCouncil,2004),包括经济生产、福利分享权利的剥夺、社会群体联系的缺失以及政治权利的剥夺,在这时,社会排斥已经是具有“过程性”、“复杂性”以及“内在原因性”的概念了

  (Peace,2001)也就是说,社会排斥既受到主观个体能力的影响,也受到客观事实限制的影响,同时还可能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影响,从而社会排斥是一个具有继承性的动态过程,这就决定了包容性增长需要拥有一套能够具有弥补性能力的动态制度,同时也会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则是降低社会排斥因素的过程。通过对排斥性因素的排除,实现个体能够获得公平的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机会以及成果的分享(Ali&Hyun,2007;Ali&Zhuang,2007;Klasen,2010)。

  包容性增长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包容性的社会不但能为社会个体提供自由的生产机会和公平的竞争环境,还需要有良好的收益分享系统,进行合理的互补。包容性发展的社会不但要求个体能够获得足够的收益分享,更需要提供个体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能够体现个体自然竞争的法则。合理的信息互动机制、政策设计机制将保障个体参与经济生产、实现个体能力体现的渴望,有效地分享机制保障,个体能够为最大化地体现其价值,从而实现能动性的调动。

  1、包容性发展,要求合法个体都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强调始源、过程公平,通过政策、过程理性看待结果。

  包容性的社会要求个体在合法的领域内拥有自由的发展权利,在这样的条件下,个体的发展不会受到历史、地理以及外部客观因素的限制,自由的竞争结果体现了在同一起点条件下个体能力的差异。即包容性社会的制度设计具有良好的回溯性弥补功能,有利于弥补由于外部客观限制导致的能力上的后天发展,这就要求在起点不平等的情况下,合理地向弱势群体倾斜。而对于具有公平起点的竞

  争,保证竞争过程中政策、信息、互动的自由和平等。从一定意义上讲,通过保证机会供给、竞争参与过程的公平性保证、结果公平的可观测性和可度量性,来保证弱势群体对结果公平的合理认同。这意味着,保证机会和参与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结果包容,尤其是对于弱势群体而言,通过保证机会供给、参与竞争公平,才能最大化地保证他们对社会未来希望的认同和感知。公平是包容性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在机会供给、竞争参与以及结果分享中,共同强调政策公平的始源性、强调执行过程的公平性,通过政策以及执行过程的公平保证结果的公平性。

  2、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过程中机会获取的公平以及参与竞争过程中的公平。

  公平意味着对于这些设定的流程以及待执行的流程是:(1)透明的,有弹性的、可矫正的;(2)有代表性的,不会对任何一方造成歧视或者偏袒;(3)

  严格按照法律、合同条文执行(Luo,2007)。在包容性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执行过程中的透明、互动性,每个个体拥有自由的、平等的参与权,信息知情权和分享权,对于参与规则,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获得详细的了解,并能和相关方进行持续的互动,参与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被严格遵守,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包容性发展的过程更是体现国家执行能力、国家力量的过程,伟大的国家在于其拥有一套伟大的制度及严格精确的执行模式,国家力量的缺乏在于制度约束执行能力的欠缺。保证政策制度的公平是包容性发展的制度基础,而竞的体现和保障。

  3、最大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利益的共享,是包容性增长的最终目的。

  国家即人民,一个国家的未来体现于人民的未来。包容性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化地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动性,促使要素能够有效地参与生产,并按照其在生产中的投入获得合理的分配所得,实现人人都能从社会发展中受益,最大化地提升人民的能动性。分享包容度不仅仅体现于社会资源的丰富程度,更体现于其依据个体本身的能力、历史、地理等客观约束条件下资源的有效共享,强调再分配的合理性,突出对能力、历史遗留反哺的功能,即分享政策的合理性,而分享的包容度最终体现为依据分享政策严格的执行分享的过程,制度、政策执行将决定弱势群体对于结果的认同度,分享仅仅是我们对执行过程的期望。即最终的分享并不是我们的所有,现今中国社会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简单地把结果数字化,包括简单地利用拉闸限电的方式实现碳减排的目标,用GDP的方式衡量区域经济水平,用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品的投入衡量区域的包容度等,产业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区域特性的不同,必然决定不同的衡量结果,我们不能刻意强求结果的一致性。

  增长是包容性发展的必要基础,包容性的发展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具弹性。增长本身并不意味着包容性的提升,但增长是包容性发展的基础,增长将提升社会福利的基础总量,给予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资源,但发展所提供和带来的福利的增长,需要通过更加有效的制度设计来实现最优化的社会运行模式,良好的制度设计将是发展性的系统与包容性发展系统的本质区别。同时,也只有拥有充裕的分配资源的社会,才能实现足够的机会、资源的供给,为发展提供充

  裕的机会和自由参与的权利。在包容性发展的模式下,那些可持续性强、主动性程度高的发展模式被当作发展的主流,广泛地参与和平等的机会获取是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的基础,效率和公平的平衡成为我们实践的主要追求。在这种发展模式下,追求自身的发展,将被看作是每一个独立个体应有的权利,创造和提供这种发展机会才是资源供给者所需要做的。

篇七: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经济包容性增长研究综述

  朱宏伟;米月新;汪雪阳

  【摘

  要】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增长的后果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增长研究的两大重要主题,包容性增长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念的创新,本质上可理解为协调的、共享的、普惠式的增长.文章对包容性增长提出的背景,概念和内涵,包容性增长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实现的路径以及包容性增长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关系的论述进行了梳理,指出这些研究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并指出未来研究的展望.%Thedefinitionofinclusivegrowthinnovatestheconceptoftraditionaleconomicgrowth.Itim-pliessustainableandinclusivegrowthofeconomy.Thepaperexpoundsthebackground,definition,connota-tion,importanceofinclusivegrowth,putsforwardsuggestionsforsolvingtheproblemsandgiveperspectivesoffutureresearchconcerninginclusivegrowth.

  【期刊名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7)001

  【总页数】5页(P65-69)

  【关键词】经济增长;包容性增长;公平

  【作

  者】朱宏伟;米月新;汪雪阳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665;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

  510665;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061.2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种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但又发人深省,有学者认为这是国家经济不公平的非共享型的增长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缺乏可持续性。[1]我国现阶段非均衡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阻碍了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理念,既要保持经济适度的增长,同时还要促进民生的改善,应该转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时俱进地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合适的发展战略。伴随着人类对贫困认识的加深,包容性增长这一崭新的经济增长理念开始被提出、被关注,这一理念的提出目的是为了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机会的平等,要对公平参与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机会,并保证经济活动参与者都获得最基本的经济福利。[2]国内外学者对包容性增长的概念作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解,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代表性的观点有:

  Conceicao、Gibson等认为包容性增长实际上是涵盖所有国家的全部公民在内的经济发展过程。[3]Chatterjee认为经济包容性增长是一个减少贫困和社会排斥的过程,强调经济包容性增长是“机会均等的增长”。[4]AbhijitMukhopadhyay认为包容性增长可以与“广泛基础的增长”、“共享式增长”、“益贫式增长”替换使用,包容性增长有利于快速和持续的减贫,它能够促使民众共同投身于经济增长并且能够从中受益。[5]王新建、唐灵魁认为包容性增长虽然仅仅是作为经济学概念提出的,但实际上它的内涵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我国在经济的发展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际就是对包容性增长的倡导和坚持。包容性增长的目的不应该是简单的追求GDP的增长,还应该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提高,并使资源环境得到保护。[6]

  杜志雄认为,通过对中国经济实际发展过程的探讨,可以将包容性增长看作为一种“普惠式的增长”,也就是致力于逐步使民众普遍过上富裕生活,实现公平分配。[7]刘松强调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获益。[8]白永秀和汝绪华认为,包容性增长是可持续的增长、共享的增长、全面的增长、广泛的增长、安全的增长及平等的增长。[9-10]崔丽娜认为,对国家而言,包容性增长的目的是消除社会群体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隔阂和裂隙,增加社会和谐,让所有个体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并在经济中分享发展成果;对于国际社会而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走各自的和平发展道路,共同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11]杜志雄、肖卫东、詹琳认为当代经济增长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就是增长根源与增长后果,包容性增长实际上是一种促进机会平等,从而让增长成果能够真正惠及民众(尤其是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发展理念和理论体系。[7]臧萃妮认为包容性增长目的就是为民众创造更多的均等机会,从而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可以参与经济发展并真正能够共享经济增长成果,得到更多的收益。[12]综上所述,包容性增长本质上可理解为协调的、共享的增长,它提出的意义就是要更加关注低收入阶层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程度。包容性增长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念的创新,其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大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减少丰裕中的贫困这种现状的发生。

  包容性增长作为当今中国积极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现代社会的很多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李振军以包容性增长为出发点研究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他指出包容性增长理

  念实际上就是在普遍意义上惠及社会各阶层,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真正的平等参与经济增长和从经济增长成果获益。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是强调机会平等,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中不合理的部分主要来源于机会不平等。在包容性增长理念下缩小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需要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进行,需要保障民众在收入分配过程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参与。[13]臧萃妮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居民的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基尼系数现在已经接近0.5,收入分配调整已成为迫切需要。包容性增长的提出,为保持有效的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提供了可行之路。[12]覃洁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14]包容性增长从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包容性增长有利于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司嘉丽认为过去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发达国家的需求,而现在则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增长速度的减缓,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过度追求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消极后果。因此。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应该以全新的视角为发展定位,由此应运而生的包容性的绿色增长能够重新刺激全球的增长,另外考虑到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应该促进包容性绿色增长。[15]胡柳从包容性增长视角审视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发现乡村旅游普遍面临分配不公正的问题。[16]我国很多的乡村,特别是民族村落,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民族风情独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有利于当地的真正脱贫。

  在贯彻包容性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很多问题。包容性增长应注重公平。谢雅楠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应该更加关注公平问题,用包容性增长的思想指导缩小我国收入差距问题。[17]丁洁琼、彭鹏、杨静静在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指导下对特困片区扶贫开发进行了研究,认为加快实现县域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有利于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18]兰良平认为实施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双向三化一体”发展路径,将有助于解决文山市集多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19]综上所述,包容性增长可以促进社会的平衡稳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利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胡洪彬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主要面临着观念落后、经济增长潜力不足、管理制度需要完善和政府职能需要转变的问题。[20]刘琳娜比较系统的分析了包容性增长面临的难题。第一,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实现国际多方共赢。第二,怎样正确分析和处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创新制度保障。[21]杜志雄、肖卫东、詹琳指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度和经济等方面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弘扬包容性发展,存在很多较为严重的问题:1.尽管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但依照国际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中国的贫困人数仍很巨大。2.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收入不公现象日益严重。3.社会福利并未惠及全社会群体。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其他社会服务,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获益较少。[7]张国献指出要想真正实现包容性增长,就必须正确认识影响包容性增长的因素。而现在国内很多因素都对切实贯彻包容性增长不利。1.GDP崇拜。很多学者认为现今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崇尚所谓的“GDP主义”。政府部门认为国家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就是GDP的增加。这种错误的观点使得政府为了增加政绩将大部分的财政收入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而忽略了更加与人民生活

  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2.两级分化严重。收入的不断增加并未惠及全社会各阶层人群,反而导致接受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机会的更加不公平。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越来越边缘化,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长此以往将会危害到国家的长治久安。3.制度制约。作为仍是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制度的安排并非十分公平,与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平缺乏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包容性增长的贯彻实施。[22]杜志雄、肖卫东、詹琳论述了包容性增长所蕴涵着的宏观经济层面的政策意义。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员,要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必需加大教育和公共卫生的投入,提高广大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地为劳动者提供发展提高的机会,由此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本。同时要提高制度、政策制定的平等性,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最后,要做到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都公平,完善社会安全或风险防控网,最大限度消除贫困,提供高水平的社会保障。[7]他们还研究了包容性增长的累积型政策,创新型政策和分配型政策,稳定性政策和包容性政策。特别强调资源在全民中的优化分配,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前提,以价格机制为引导,努力构建运作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的培训和再培训计划提高劳动力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通过宏观调控规避过度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危机等经济大动荡的发生。强调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合适的就业机会,坚持公平和机会平等,努力构建和谐的共享型社会。

  张国献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疏理和评述,并提出尚待深化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实践路径,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政策与措施:1.坚持科学发展。2.实现机会均等。机会均等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3.去GDP化。GDP崇拜的破除需要从高层解决。4.理顺分配机制。不科学的分配机制是贫富差距的催化剂。5.发展人力资源。适应社会的人才储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切实实现包容性增长应该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保证充分就业。6.增强政策引导。科学政策是包容性增长

  的增速器。7.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要加速构建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其成为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保证。8.强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22]覃洁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政策引导,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要发挥重要作用,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它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三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化产业转型。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资源状况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四是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网络及其他传播方式及时与公众沟通交流,保护公众的参与热情与合法权利。[14]中尾武彦认为要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公共财税制度,税收改革应做到:充足性,公平性,简单性,中立性,激励性和前瞻性。在处理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关系方面,应该重新划分他们的收入和支出范围,减少地方财政的压力。[23]罗敏提出“城市矿产”政策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推行包容性增长而发生改变的重要措施之一。她认为我国应该一方面学习其他发达国家“城市矿产”政策应用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更要立足我国国情加强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引导作用,利用“城市矿产”政策做指导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型产业兴起,完善环保产业补贴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4]李中、周勤利用发展中国家的数据研究了经济全球化、绝对贫困和包容性增长的关系,认为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25]此外,茶世凯研究了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来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26]纪江明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式。[27]所谓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指:政府应当为公众提供基本的、不同阶段不同标准的、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促进公平分配,从而有利于公平与效率的一致。现在,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仍然未真正贯彻到社会生活中,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和卫生、社会保障等部门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提供的公共服务差距较大。所以要真正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还有一些学者拓展了包容性增长的研究视角,比如王鸾凤、虞倩雯对湖北省金融发展、制度安排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短期内,金融发展对包容性增长没有积极的影响,即使控制了产权、政治质量等制度指标和人均GDP增长等经济指标,金融总量的增加扩大了湖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金融质量的提高,即金融机构配置给非国有部门的信贷越多,越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和贫困率的下降。[28]从当代国家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包容性增长更有其深刻必然性与必要性。改革开放给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成果并未真正惠及所有人,一些贫困、弱势群体并没有机会参与经济成果的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问题依然严峻: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庞大,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收入不均情况日益增强;贫困群体、弱势群体在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方面面临着越来越不平等的现状。

  当前中国迫切需要坚定地践行包容性增长理念,缓解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收入差距、非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坚持机会平等,扩大增长的共享性,坚持共享的公平性。“包容性增长”道路,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时期发展方向的内在要求,更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命题。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包容性增长提出的背景,概念和内涵,意义,存在的问题,包容性增长的对策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些研究对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但是由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提出时间不长,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定量分析较少。以后应结合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学成果分享等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应

  加强包容性增长的测度研究,加强包容性增长的比较研究,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研究。

  【相关文献】

  [1]权衡.消除分配不公实现真正的中国经济奇迹[J].探索与争鸣,2010(9):3-6.

  [2]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102-104.

  [3]CONCEICAO,GIBSON,HEITOR,etal.KnowledgeforIn?clusiveDevelopment:theChallengeofGloballyIntegratedLearningandImplicationsforScienceandTechnologyPol?icy[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2001(1):1-29.

  [4]CHATTERJEE.PovertyReductionStrategies—LessonsfromtheAsianandPacificRegiononInclusiveDevelop?ment[J].AsianDevelopmentReview,2005(1):12-24.

  [5]ABHIJIT.InclusiveGrowth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inIndia[J].EuropeanJournalofSocialSciences,2011(24):144.

  [6]王新建,唐灵魁.“包容性增长”研究综述[J].管理学刊,2011,24(1):26-31.

  [7]杜志雄,肖卫东,詹琳.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10):41-52.

  [8]刘松.“包容性增长”之辨[J].科学管理研究,2010(6):15-18.

  [9]白永秀.后改革时代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取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2):5-8.

  [10]汝绪华.包容性增长:内涵、结构及功能[J].学术界,2011(1):13-20..

  [11]崔丽娜,李西泽.当代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层现象应对初探[J].学术探索,2013(1):38-42.

  [12]臧萃妮.包容性增长下收入分配研究[D].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2012.

  [13]李振军.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J].学术交流,2013(12):80-83.

  [14]覃洁.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J].管理探索,2014(5):18-19.

  [15]司嘉丽.促进绿色包容性增长[N].社会科学报,2013-11-21(002).

  [16]胡柳.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2-14.

  [17]谢雅楠.包容性增长应注重公平[N].中国经济时报,2014-03-23(007).

  [18]丁洁琼,彭鹏,杨静静.包容性增长理念下的特困片区扶贫开发研究——以罗霄山片区炎陵县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4,28(1):26-28.

  [19]兰良平.边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探析——以文山市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14,12(2):26-28.

  [20]胡洪彬.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困境与路径[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82-85.

  [21]刘琳娜.论包容性发展的政治建设视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2):93-96.

  [22]张国献.当前国内包容性增长研究述评[J].现代经济探讨,2011(6):56-60.

  [23]中尾武彦.改革公共财政实现包容性增长[J].中国发展观察,2014(4):38-39.

  [24]罗敏.包容性增长视域下的“城市矿产”政策解析[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25]李中,周勤.全球化、绝对贫困与包容性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新证据[J].亚太经济,2014(1):3-10.

  [26]茶世凯.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27]纪江明.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包容性增长的现实路径[N].中国经济时报,2014-01-15(011).

  [28]王鸾凤,虞倩雯.金融发展、制度安排与包容性增长的实证研究:以湖北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2014(41):122-129.

篇八: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增长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包容性增长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去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今年9月16日,胡锦涛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在致辞中再次用较大篇幅论“包容性增长”。胡锦涛指出,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由来及其背景

  “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它的原始意义在于“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需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最终目的是把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普通民众来受益。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

  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般认为,包容性增长就其内涵而言,必须强调两个方面,即参与和共享。换句话说,只有在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增长才具有积极意义,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包容性增长的含义在于,不能只单纯发展经济,而应该经济社会更加全面、均衡地发展,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这样的增长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增长也要可持续和协调,同时也应更多地关注社会领域发展。这种增长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应考虑到其他方面尤其是社会领域,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共享这种发展成果。可以说,包容性增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经济增长与其他方面的增长应该是互相协调的。

  从国内方面来讲,首先,增长是和谐增长、可持续增长和科学增长;其次,增长的同时,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再次,这种增长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国际方面来讲,包容性增长应该是某国增长了不损害或抑制另一国增长,不给对方带来危害,国家间协调、和谐增长,在共赢多赢中实现共同发展。

  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指向,更关注民权民生,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包容性增长最终要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惠及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惠及社会的大多数人,让他们的收入增长更多更快一些,并且不仅仅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要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和理念向全社会倡导。正像温家宝总理所强调的,要让人民过上一种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让社会更公正、更和谐,这就是包容性增长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不是过多地强调GDP增长。

  “包容性增长”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良方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丰富而且深刻,适用范围很广。胡锦涛主席倡导包容性增长意义深远。

  首先,从世界经济发展角度看,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与国应互惠互利、携手共进、包容发展。以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例,假使世界各国不深化合作、拓展合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也就不能有效解决金融危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利于解决好各国的劳动就业问题,也不能改善各国人民的民生问题。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对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因为中国积极践行包容性增长,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致力于应对危机的国际行动,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威胁,中国有责任有道义地支持他国发展。中国免除了46个最不发达国家400多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超过2xxx亿元人民币,这最能说明中国是讲求包容性增长的。胡锦涛主席强调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名副其实。

  其次,从世界和平的视角看,假如不实践包容性增长,富裕国家则会更富裕,贫穷国家则会更贫穷,世界经济两极分化愈发严重,由此带来的局面就是世界无法和谐稳定。包容性增长的提出无疑体现了世界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内涵。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而事实上,当今世界并不是那么和平、包容。在世界经济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的背景下,某些国家又开始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利用政治、军事等手段抑制他国经济增长,不讲究包容性增长,影响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不但不利于改变本国人民就业环境,不利于改善本国人民的生活,也不利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友好,胡锦涛主席倡导包容性增长无疑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良方。

  “包容性增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包容性增长既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完成的课题,也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具体来说,只有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实现自己的包容性增长,才能实现全人类的包容性增长。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不能实现内部的包容性增长,那么它也不可能包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增长。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的包容性增长,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多年来,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我国资源开发迅速扩大,能源消耗迅猛增长,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恶果触目惊心。目前我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2007年,全国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这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破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导致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受了巨大破坏,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人们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二是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果富者不能包容穷者,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是不断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已被国内外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实现现代化和社会繁荣稳定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者才会增加,社会才会形成一个中间多、两头少的“橄榄型”结构。这样的社会结构包容性最强、最稳定,社会能不断发展进步。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四是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二五”时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可以优先确定在底线生存服务和基本发展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内,优先考虑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满足基本需求,再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提高均等化程度。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和区域、覆盖全民、方便可及、高效低廉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也是社会包容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能转移,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社会慈善事业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六是科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贫富差距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是改革不到位,收入分配不公正,分配制度不完善。这就需要加快推进深化改革,缩小贫富差距,践行包容性增长。尤其是调整政府、企业和百姓的收入分配结构关系,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一点。此外,还要调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关系,让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更快一点,促进共同富裕,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七是始终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最具包容性特点。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和机制,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坚持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大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重点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社会包容、和谐与公正。

  综上所述,无论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个主题看,还是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每个公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目标看,胡锦涛主席倡导包容性增长的意义都极其深远。我们深信,国际社会一定会对包容性增长达成共识,各国会携手起来,深化合作、拓展合作,朝着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目标迈进;胡锦涛主席倡导的包容性增长会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各级政府也会自觉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努力践行包容性增长,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造福于民。

  (执笔/王克群)(本文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篇九: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大家论道)

  编者的话

  世界经济在危机和调整中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世界范围内收入差距拉大,这在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和社会动荡中都有体现。因而推进世界经济调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发展的包容性,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国作为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新兴经济体,这方面的任务更为繁重和紧迫。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那么,如何认识提高发展包容性的内涵和意义?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本期“大家论道”,几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

  寻求“包容性”与“发展”的和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表现为人们特别关注导致或阻碍经济增长的原因、看重国家间经济实力对比。尽管公平与效率之争是一个古老话题,但有关经济增长目的或经济增长成果分配等问题的研究始终没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然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就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有关。国内的一些社会问题多少也与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参差不齐有关。有鉴于此,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这一话题得到了广泛关注。按照通常的理解,实现包容性发展是指实现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包容性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公平、公正、共享、共容,倡导的是权利公平、规则公正、成果共享、利益共容。概言之,包容性发展至少包括以下三个维度的含义。

  发展应以人为本。这是包容性发展第一个维度的含义。在此,“包容性”的基本含义在于非排他性,在于囊括所有的人,在于体现人人平等。用“包容性”来对发展加以限定,凸显了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一种修正。它一方面强调发展的目标在于让社会中的每个人受益,另一方面强调受益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经济发展还须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在价值层面上,包容性发展所包含的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这一理念,表明了改进所有人的福利才是发展的最终目标。作为一种引申,包容性发展还包含着每个人生来便具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之权利。换言之,“包容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它,发展的目的性得以体现。也就是说,强调发展的长期目标在于实现共同富裕,当属包容性发展最为基本的含义。

  发展是每个人的事业。这是包容性发展第二个维度的含义。尽管当下人们谈论包容性发展时更多关注的是其第一个维度的含义,但每个人对经济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同样是不能忽视的。福利的普遍改进是社会进步的目标,而福利改进又只能来自每个人的勤奋工作。人和人的能力不同、机遇各异,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大小之别。如果把包容性发展理解为可以少流汗多享受或可以坐享他人劳动成果,那就是误读。如果说人人拥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那么每个人同时必须承担为经济发展作出力所能及贡献的责任。权利和责任应该而且必须相称。提高发展包容性的过程,是一个更加看重个人对社会所负责任的过程。如果说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的目标,那么其限定词就必须包括“按劳分配”和有劳动能力者“不劳动不得食”。

  实现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和谐统一。这是包容性发展第三个维度的含义。人类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只有一个源泉,那就是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一意义上讲,与“包容性”相比,“发展”在排序上是优先的。对于一个相对落后且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国家,公众期待通过经济发展迅速改善生活福利水平的愿望更加强烈,尤其应当注重经济发展。反过来看,当“包容性”得不到充分满足时,发展的条件或基础也会受到破坏甚至崩塌。因为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也是难以持续的。这里,包容性发展展示了这样一种理念:“包容性”与“发展”之间并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

  关系。我们应当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和谐统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设计中注重缓解不公平;在以公平为首要考虑的制度设计中注意不损害效率。

  纵观近20年来处于经济全球化之中的世界,在经济实现了相对快速发展的同时,富国和穷国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在许多国家内部,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情况也是如此。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经并正在引起一系列矛盾。目前已经有人将全球范围的收入分配不公列为未来几年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把提高发展的包容性作为应对人类社会重大挑战的基本对策。这说明,人类在这方面的共识正在形成。

  (执笔:张宇燕)

  以体制创新支撑包容性发展

  常修泽

  包容性发展,是一个以共建共享为本质要求的现代发展体系。我国要实现包容性发展,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力争在关系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从而以包容性体制创新支撑包容性发展。

  产权体制创新:

  包容“国有”与“民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在产权结构方面需要包容国有与民营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切实做到“两平一同”: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是产权结构创新的主要着力点。

  当前我国国有经济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应在面、点、线三个方面推进国有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在“面”上,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切实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稳步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在竞争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中不属于自然垄断业务的环节和领域放宽市场准入,为民间资本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点”上,着力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在“线”上,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国有金融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国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监管体制。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打破传统观念,特别是破除“贵国有,贱民营”的思想。继续落实好中央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切实放宽市场准入,完善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稳定增长,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体制创新:

  包容“国富”与“民富”

  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提高发展包容性的基本内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矛盾比较突出,应推进分配体制创新、促进公平分配。

  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两个同步”增长。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同步。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强化包容性发展理念,进一步理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实现“两个同步”增长。

  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应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针对分配结果不公平,应

  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突破收入分配的体制瓶颈。收入分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制度体系,其中潜藏着诸多深层次体制性障碍,如劳资关系问题、土地资源产权问题、垄断行业壁垒问题、个税体制问题、国资红利问题等。因此,需要超越收入分配,寻求收入分配改革的三个提升:一是由促进经济发展切入,逐步向促进人的自身发展提升;二是由分配制度改革切入,逐步向产权制度改革提升;三是由财富创造和分配机制转型切入,逐步向政府和社会转型提升。

  可持续发展体制创新:

  包容“天”、“地”与“人”

  提高发展的包容性,不仅要提高即期发展的包容性,而且要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这就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天”)、人的生存发展资源(“地”)和人自身的生存发展(“人”)的完整体系。

  “天”:针对环境领域的产权缺失,应着手建立环境产权制度,包括环境产权界定、交易和保护制度。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建立包括碳排放权以及环境付费在内的机制,促进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

  “地”:针对资源领域存在的产权残缺,重点完善五项权能,即农民土地经营的流转权、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水资源产权、海洋用益物权。同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挥价格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中的杠杆作用。

  “人”: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本体”。从提高发展包容性角度分析,应强调“人”的三层含义:横向上是“全体人”,纵向上是“多代人”,内核上是“多需人”。实现科学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包容“天”、“地”与“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包容“民生”与“公正”

  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要求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我国发展新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短缺。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社会领域改革滞后有直接关系。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社会领域的重要体制创新,应按照中央的部署,尽快取得突破。

  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其一,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公众和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其二,整合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推动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转移,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其三,建立利益表达机制,拓宽群众表达渠道,在此基础上建立协调利益关系机制和矛盾预防调解机制。其四,按照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依法自主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

  (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发挥财政对包容性发展的助推作用

  贾

  康

  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和系统工程,需要从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公平正义、增进诚信友爱、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多个方面着力。财政是党和政府履

  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在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方面,财政应当有所作为。

  助推民主法治。财政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促进作用一般而言是间接的,但实际意义非常重大。比如,加强公共财政建设,不仅要求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且要求政府构建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化、民主化的理财制度。公共财政要求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预算资金应有完整性和透明度,财政信息方面应尽可能给公众一个可见的全景图和结构图。参与政府预决算决策过程的,不仅是政府有关综合部门,还应包括专家和群众。应建立健全听证会、舆论监督等专家和群众参与的规则与程序。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和推进财政法制化、民主化,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民主与法治建设。这是公共财政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发展包容性的一个重要贡献。

  维护公平正义。财政对公平正义的维护,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促进建立体现公平竞争的制度。以税制改革为例,过去企业由政府投资建立,各级、各地政府都有自己的企业,并从自己的企业取得收入。不同的企业与各级、各地政府有亲疏之分,难以开展公平竞争。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企业不分大小、不论行政级别,都要依法纳税,该交国税的进国库,该交地方税的进地方库,税后的部分可以按产权规范自主决策进行分配,这样企业就能够进行公平竞争了。而随着财政组织收入方面改革的推进,企业的行政级别也应该淡化,最后发展到企业领导者由企业家市场来调节供求,从而形成企业和企业家都在市场上公平参与竞争的局面。二是通过财政支出、转移支付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相对薄弱的领域或地区,比如“三农”、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科技创新、养老保障等领域和欠发达地区,给予倾斜;对于贫困家庭、下岗职工、丧失劳动能力者等困难群众,应给予必要救助。三是对于公权部门,推行真正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从理财方面消除以公权谋私利的土壤,并加强财政监督和公众监督,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增进诚信友爱。财政可以从支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和促进改善社会道德体系两个方面来促进包容性发展所要求的诚信友爱。在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方面,财税部门可以从个人、企业的纳税记录入手,促进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制度。财政部门应加大信用制度建设方面的投入,通过机制创新促使社会诚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方面,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给予财力支持,并以开阔的思路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以此来培育、增进人们的友爱、友善之心。

  激发创新活力。应通过创新财政制度来激发经济社会活力。比如,在目前五级政府架构下,财政供养的行政人员多,行政成本高,分税分级体制的实质性内容在基层无法实现,致使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往往十分困难。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减少财政层级,进行扁平化改造,以财政层级的扁平化促进行政层级的扁平化。财政层级、行政层级的扁平化将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又如,深化税制改革有利于拓展结构性减税的空间,从而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的活力,也有利于构建合理、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避免“土地财政”的尴尬。税制改革还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效能,为微观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税费、支出、补贴等财政工具的组合运用,财政可以对生态环境治理、国土整治、污染防治、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等提供积极支持和有力引导。国际经验表明,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除了常规支出之外,采用税收调节,比如环境税和税式支出(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以有意识地放弃一部分税收收入的形式来实现的特殊财政支出)等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激发社会主体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作者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实现机会均等的发展

  汤

  敏

  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基本含义是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做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并重,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于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成为制约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我国当前提高发展包容性乃至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发现,一个国家在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型的初期,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后随着经济的逐步成熟,富余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完成后,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将带来收入差距的缩小。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收入差距的扩大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因为具体分析就会发现,机会不均等是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个人发展来看,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存在比较明显的城乡差别。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发展条件显著改善,但城乡差别尚未彻底消除。比如,在教育这个影响人们一生的关键因素上,仍然存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和教育质量的差距。在企业发展方面,也存在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在金融支持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都面临着不同的待遇。而垄断企业利用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成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等是静态的不平等;社会流动性低,社会利益结构固化,底层人群发展机会少,是比收入不均等更为严重的不平等。换言之,机会均等的社会才是更为公平的社会。如果能够保证机会与过程公平,那么其所造成的收入分配结果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事实上,如果做到了机会、过程的公平,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收入分化。

  目前我国出现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仇富心态、劳资冲突等,很多能从机会不均等中找到答案。

  这启示我们,强调机会均等,就抓住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关键,也抓住了提高发展包容性的核心问题。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要求收入分配差距处在合理范围内,因而要求实现机会均等的发展。而强调机会均等,就是要把政策的关注点放在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上。应尽可能地使全体社会成员大体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面对相同的环境和规则。结果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的发挥。

  创造公平的社会发展环境。坚决消除各种妨碍社会成员平等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使全体社会成员更充分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当前,应努力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能力。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消除和防止垄断。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由市场失灵、制度缺陷等所造成的各种障碍与扭曲,使生产要素能够在地区、城乡和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农村居民拥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公共财政投向,加大对“三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步提高财政对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

  加大扶贫投入力度。这是提高发展包容性的当务之急。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国家扶贫标准大幅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比2009年提高了92%。相应的,我国的贫困人口规模从2688万人扩大到1.28亿人。会议还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

  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目标任务。这意味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新的时期,财政应大幅度增加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给予特殊安排。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应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特困地区安排。国家新增社会保障投入应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这些措施,不仅将大大缓解贫困程度和贫困规模,而且将对促进机会公平、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

篇十: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论我国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

  摘

  要:包容性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丰富性发展,体现了当代社会对发展公平性要求和发展价值的主导取向新的定位,作为一种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对以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扩展,强调发展主体的多元性和发展内容的丰富性和非排斥性,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起点、发展过程、发展结果的平等性与公平性。从发展的重点来看,包容性发展特别强调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社会底层阶层平等的参与发展过程和分享发展成果,是面向大众的发展。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

  公平发展

  大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分享发展成果

  十二五规划纲要

  包容性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丰富性发展,体现了当代社会对发展公平性要求和发展价值的主导取向新的定位,作为一种具有新的价值取向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对以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发展主体的多元性和发展内容的丰富性、兼容性,非排斥性,强调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起点、发展过程、发展结果的平等性与公平性。从发展主体所包含的主要对象来看,既包括自然,也包括社会以及人本身,包容性发展也就是关于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及其内在关联性。从发展地域联系来看,既包括国内的发

  展也包括国际的发展。从发展的重点来看,包容性发展特别强调社会各阶层都要平等的参与发展过程和分享发展成果,关注社会底层阶层的参与发展,尤其是关注弱势群体的参与发展问题。包容性发展是面向和惠及大众的平等的公平公正的发展。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无不存在包容性问题,但不都属于包容性发展的内容,包容性发展只是包容性问题中的一部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价值取向,是对“分配与增长并重”和“满足人类基本需要”这一为发展经济学所认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价值取向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其内容来看,包容性发展蕴含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人自身等各方面兼容性发展协调发展等十分丰富的内容,而这些领域中又都包含各自具体的包容性发展问题。

  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包容性发展强调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协调发展。在尊重自然按其发展规律自我演化的基础上,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推动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不能缺项,某一领域的发展也不能滞后,否则就难以发展的全面性,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总体发展,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二维关系的维度上以自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四位一体的发展,从深远视域来审视,亦即在人与自然共融与共荣的维度上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人的自身六位一体的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既要对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有正

  确的理解,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又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不断完善制度体现和政策措施,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包容性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

  在当代人类虽然参与了自然的演化,但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界的自我演化。在经济发展中注重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两型社会”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监管与治理。坚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和自然的自我修复,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效益分享机制。在经济发展模式和具体生产经营方式选择上,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社会成本,也要充分注重生态成本。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中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如何对待人置身于其中并据此获得生存与发展条件的自然,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善待自然,实际上就是为当代人和后代子孙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境。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发展低碳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

  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强水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应注意对宝贵的土地资源的珍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城乡区域经济的包容性发展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动科学发展。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农业农村农民获得发展,另一方面,农业农村农民获得工业和城市的有力支持,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农村农民既要参与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也要分享发展结果。提高农业农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统筹安排农村发展规划,实现农村内部各领域、各种产业的兼容性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增加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村庄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按照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制度,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村倾斜力度。加强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金融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和对“三农”的服务水平。优化格局,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兼容性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资源开发格局,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是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农民发展能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社会建设上的包容性发展

  加强社会建设,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克服社会阶层结构固化、内圈化、社会排斥倾向,畅通社会流动渠道,特别是为社会底层的流动提供公平机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再分配侧重公平。完善包括由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组成的的分配制度体系。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生活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标准。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保障儿童优先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

  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加强社会组织监理。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公共政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保障人民群众在这些领域中的话语权,要重视在一些地方存在的基层人民群众话语权不充分的问题,切实解决失语症候的顽疾。完善人民群众话语权的表达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话语权。完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节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系,形成兼顾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公平、公正。

  四、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一方面,要注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文化与经济等兼容性发展;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符合时代特点合理养分,是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要大力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流文化的建设,也要为作为亚文化的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空间。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之源。源头枯竭也会影响到文化建设顺利进行,影响到主流文化建设的丰富性。自有源头活水来,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文化的大江大河。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建设文化生活。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文化工作者到民间采风,吸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营养,借鉴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元素,创作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的文化作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地域文化是文学、歌舞戏曲等艺术的创作源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题材来自于地域文化,也有许多文学作品就是表现地域文化的。如许多具有传承性的优秀的歌曲也带有地域文

  化的元素符号。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也要注重地域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民间性、地域性等特点,开展对民族文化中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研究与挖掘整理工作,在民族文化建设中,要使文化作品、文化产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内容和民族文化形式的珠联璧合,有机统一。创造条件提供物质保障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地区要根据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和民族文化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适,既要传承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增添璀璨夺目的文化奇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是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并获得兼容性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长点,实现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从而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五、政治建设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巩固

  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生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加强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建设的同时,尤其是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扩大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中的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提高人民的民主参与度,让人民群众更多的参与政治发展和民主建设的过程。

  六、参与国际发展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参与中国的发展过程,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中国参与世界的发展过程,分享世界的发展成果。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一道获得兼容性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增进互相信任,提高合作水平。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维护共同利益。积极发展多边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进一步加强与

  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联系,深化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利用亚太经合组织等各类国际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加强南南合作。优化对外援助结构,创新对外援助方式,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民生福利性项目、社会公共设施、自主发展能力建设等领域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七、在人的发展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注重和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给每个人的发展以机会。注重教育与人才的培养。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创造条件,以确保每个人不管其出身的哪个社会阶层,不管其是否出生在城市还是出生在农村,都能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都能得到教育和培养。教育公平至关重要,是教育的包容性发展乃

  至整个包容性发展的最重要方面。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教育补贴、补助、助学金制度。人才培养,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既要注重对人才个体的培养,又要面向大众,实行大众化培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所,用有所获。

  参考文献:[1]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要》〔m〕。人民出版社。

  [2]〔美〕吉利斯等,1998,《发展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十一: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郑永年:中国为何需要“包容性增长”

  作者:郑永年

  文章来源

  《参考消息》

  2010年12月2日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30日文章】题:如何重建中国包容性社会(作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中国领导层最近强调中国要追求包容性经济增长模式。

  提出建设包容性社会非常重要。原因很简单,排他性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社会已经演变成排他性或者封闭性社会,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分化性社会。排他性增长表明一些社会群体垄断经济发展过程,独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被排挤出经济发展过程的社会群体,所能分享的经济成果甚微,甚至没有。这样的增长模式必然导致社会分化,即一些社会群体越来越富,另外一些群体越来越贫穷,从而导致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这就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早期设想未能真正实现

  中国改革早期是典型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增长,但最近的十多年来,增长模式越来越呈现具有排他性和封闭性。那么,早期是如何造就开放性发展的?后来又如何变成封闭性和排他性的呢?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在此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即社会群体的大多数都从经济成长过程中获得了利益。包容性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政府把经济发展过程开放给所有社会群体而实现的。开放经济过程给不同社会群体,成为中国改革者克服既得利益的有效手段。因为中国城市既得利益比较强大,因此政府选择农村改革先行。农村一直游离于体制之外,来自体制的阻力小。

  同样,在城市改革开始时,因为国有企业部门既得利益很大,因此就先不动国有企业,而是容许在国有企业之外发展出一个非国有部门来。先不动既得利益,而是容许在既得利益之外产生新的利益,等新利益成长起来之后再动既得利益就比较容易。这种方法不仅仅是中国改革者的改革策略,而且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使得现存经济体制和经济过程越来越开放,把不同的社会群体容纳逆来。

  但是,因为改革没有能够深化,甚至出现改革偏差,上世纪80年代和9θ年代使多数社会群体都能受惠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快就演变成为排他性的和封闭性的发展模式。这里主要表现为两个失败,一是经济的失败,二是政府作用的失败。经济的失败指的是“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但没有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局面。政府的失败指的是既没有能够促成一个包容性经济结构的产生,也没有能够在二次分配上保障基本的社会公平和公正。

  两次分配出现双重失败

  用中国经济的术语来说,这两个失败也可以说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双重失败。在中共十七大之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主题是“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就是说,无论是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都没有能够促成包容性社会的形成;相反,这两次分配都促成了社会向封闭性和排他性发展。

  如果把一次分配仅仅看成是“效率”,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对包容性社会来说,一次分配远较二次分配要重要,如果一次分配不能实现社会的基本公平,那么不管二次分配如何努力也会无济于事。道理很简单,一次分配是结构性的,而二次分配只是对一次分配的补充和纠正而已。

  因为一次分配仅仅强调效率,而效率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只是以GDP来衡量,这就促成了一切为GDP服务的经济结构。这样一个结构必然是一种不平衡的结构、上个封闭性和排他性的结构。这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国企和民企、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外企和内企等等关系中。中国的现实是,大型国企是中国经济的主体,而中小型民企占据非常次要的地位。在要把央企做大做好的政策取向下,国家大部分财力(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流向了央企。央企大扩张是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一个特色。相比之下,中小型民企的情况非常糟糕。缺少资金的民企得不到国家控制的银行的大力支持,而财力比较富裕的民企则没有投资空间。

  政府调控角色严重缺失

  在一次分配方面,还存在着政府的规制问题。政府可以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来促成一个开放和公正的经济结构,例如制定反垄断法和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但很显然,这方面政府也失败了。这就导致了极端畸形的一次收入分配。经济从结构上保障了少数社会群体的利益,而不顾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

  如果一次分配失败了,那么还有二次分配。但是,二次分配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比一次分配更失败。最近十多年来,国家的税收收入一直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在增加,但社会居民的收入差异(主要是以基尼系数来衡量)也在以同样的速度扩大。这和原来的设想刚好相反。国家税收能力越高,收入差异越大。这种情况是很难用任何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

  为什么会这样?税收增长和收入差异扩大的一致性,主要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一是经济增长的来源,二是保障社会公平的公共部门的缺失。很多年里,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显然不是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改进,而是依靠破坏社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医疗和教育、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房地产,都成了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些在西方属于公共部门,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和保护,但在中国往往成为暴富产业。

  这种发展模式本身就表明,中国难以确立一个像西方那样的公共部门。在早期,'政府缺少社会政策的意识,没有注意建设公共部门。等到现在有意识了,公共部门已经高度经济政策化,并且已经被既得利益所占据。因此,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是政府努力建设公共部门,但另一方面是经济模式破坏着公共部门。

  很显然,要实现包容性发展模式和建设包容性社会,就是要重新打造一个如改革开放早期所出现的开放性经济过程和开放性社会。这里政府和改革者的策略非常重要。如果改革者站在

  既得利益一边,那么无论怎样的改革,都会深化经济过程和社会的排他性和封闭性。但如果改革者在既得利益之外培植新的利益,那么不仅可以克服既得利益,塑造开放性和包容性社会,还可使得社会的各种利益重新回归一种均衡状态。

  (2010-12-210:55:00点击292)

篇十二: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144902公共政策论文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

  20xx年9月16日,胡锦涛同志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11月14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的《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重要讲话中,再次倡导“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growth)”理念的形成,与21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权利贫困理论以及关于社会

  排斥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21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关于经济增长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增长理念也从单纯强调增长向更深层面演进。世界银行于1990年提出“广泛基础的增长(broad-basedgrowth)”,其后进一步提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pro-poorgrowth)”的理念,并以此制定世界银行的贫困减除政策以及指导各国相关实践。“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理念强调要形成一种使穷人能参与经济增长并从中获益,以及增加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良性循环机制。“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理念吸收了能力贫困理论要素,开始重视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强调将贫困人口吸收到增长过程中,确保贫困人口能参与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做出贡献,并合理分享增长的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其基本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基本核心是追求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概念,“包容性增长”有着不同的诠释,但综合来看,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状态的一种描述,并且这种状态至少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二是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包容;三是平等的机会利用。“包容性增长”理念强调要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而不是将增长政策和具体旨在实现公平的政策割裂开

  来;强调通过维持长期及包容性的增长,确保增长效益为大众所广泛共享。在政策层面,以“包容性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包括三个相辅相成的支柱:一是通过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二是确保人们能够平等地获得机会,提倡公平参与;三是确保人们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经济福利。

  二、深刻理解中国式“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中国式“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与时下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胡锦涛同志的这一论述,阐明了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意义,赋予了中国式“包容性增长”更深更新的内涵。从国际的发展和平两个主题看,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与国应互惠互利、携手共进、包容发展。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每个公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目标看,“包容性增长”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在增长上的集中体现,它明确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步性,揭示了经济增长的落脚点

  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准确理解“包容性增长”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不仅是量的容纳,也是质的提升,二者同等重要。包容性增长首先是一种“增长”,这就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仅有经济增长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贫困人口的减少。因此,还必须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不论种族、肤色、性别、年龄、体力、智力,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有用武之地,人人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其次,包容性增长应该以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为基础。包容性增长更倾向于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为个人创造工作岗位,使其不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

  存发展条件、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

  再次,包容性增长应当使人们平等、广泛地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从中受益。提倡包容性,并不是为了经济增长而不择手段,而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公平正义的方式,让发展的成果普惠大众尤其是困难群体,并由此构筑新的发展基础。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着力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三、重塑经济增长模式的政策选择

  全球性金融危机是对“中国模式”的重大考验,也给了我们一次深刻反思经济增长模式的机会。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长期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全球化红利的势能都在衰减,主要依靠低成本刺激的出口超高速增长逐渐回归常态增长,以大量增加资源资金投入维持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着深度转型的重大挑战。“包容性增长”为解决这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打开了一扇大门。

  (一)推进人才强国,优先开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了人的富裕;另一方面体现了发展的主体是人,是投资于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与真正的受益者。

  从中国国情和发展条件看,人力资源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形成人力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要优先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优先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人力资源制度,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个人共同投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积极谋划和调整人力资源专业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大力激发各类人力资源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要突出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培育人才,施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搞联动”,在科学发展中引才育才用才,进一步优化人才

  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以人才优势构筑发展优势。

  (二)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任务,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条件。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主体,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发展动力包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坚持市场主体包容,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发展壮大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大力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扩大市场主体数量和规模,提高发展主体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区域发展包容,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强整体谋划、板块开发,推动各类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

  (三)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基本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有必要落实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特别是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在城乡之间逐渐实现机会平等。

  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实业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真正做到政府保“基本”、社会和市场管“非基本”,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指导方针和目标设立上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幅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的供给和均等化水平为主要任务,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

  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不断扩大社会保障面,让不同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题中

  应有之义。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要完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制度,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通过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方法缩小其与高收入群体间的差距;另一方面,要扶持低收入和困难人群,探索建立城乡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和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动态补贴机制。对于高收入群体,则是规范其收入,尤其是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要制定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约束性指标,调整政府、企业、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关系,提高“两个比重”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可持续增长,确保让广大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让国民经济进入“GDP增长-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增长-内需扩大-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

  (五)构建合理保障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包容度”。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不断在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成效。推行益贫式保障政策,使贫困人群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增长。把握基本社会保障的普惠性与适度性,既借助公共财政补助等措施,做到“应保则尽保”,还应防止过度的社会保障引发对劳动者的负面激励和道德风险问题,避免损害包容性增长目标的实现。

篇十三: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发展”:全球化语境中的时代命题

  摘

  要

  在全球化语境中,一方面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同时各种发展“瓶颈”也日益显现,如何在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下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平衡关系,从而公平合理地让最大多数人共享世界发展成果,成了每个国家,特别是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包容性发展”从发展理念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性、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性几个维度科学解答了这一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公平

  全民参与

  全民共享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存在一个经久不衰的论题——人的发展。然而,对于什么是人的发展以及如何实现人的发展却一直难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起初,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增长,不少人将提高人的实践能力与实现人的发展划上等号,甚至将片面的物质积累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直至自然与社会不断发出“报复”的警告人们才恍然大悟,单纯的经济发展永远无法代替人类的发展。

  理论诞生:全球化语境中的“包容性发展”

  近年,随着全世界人民的不断探索与努力,逐渐树立起这样的统一理念:其一:无论在何时何地,人都在发展中处于最高地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其二,全球化语境中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国家中最大多数的人,因此参与发展的机会,发展内容的设想以及发展结果的享用应该更

  具包容性,这是一个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更是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个时代命题。

  追根溯源,“包容性发展”命题的原型是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明确了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全面,即是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社会的同步发展。显而易见,两者都以“包容性”作定语,但在发展经济学的视阈下,“增长”与“发展”即指“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与“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虽然有一定联系,却也有根本的区别。总体来说,“经济增长”反映的是国民经济量的变化,像产品总量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等;相比前者,“经济发展”除了包涵增长的内容,更多反映的是通过经济增长而达到的质的变化,像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还包括生态的平衡、环境的保护、生活状况的改善、贫困落后的消除等经济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综上,包容性发展在实质上是对经济增长结果的一种合理利用。

  从另一种层面说,这又是对世界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的真实投影,即“经济增长的成就不能公平地由社会各阶层共享,经济实现了增长,但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张幼文.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求是杂志,2011(11):5254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们认识到这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国

  家、某一个领域的特例现象,而是涉及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立体化进程,世界经济已被紧紧拉入到全球化体系中。因此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已成为当今各国在进行国际合作时的一种重要发展思路,它不仅强调本国发展的包容性,更关注本国的发展不能对他国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在全球化编织的关系网中,每个国家无疑都是一个节点,而每个国家发展的动荡都有可能对其他国家造成发展的困难。

  ——!>所以,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包容性发展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共同发展为特征,平等参与为手段,成果共享为目标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一种发展模式。随着能源消耗、粮食安全、自然灾害、饥饿疾病等世界性难题的不断涌现,实现“包容性发展”已成为各个国家达到共赢共利所必须秉承的基本精神,成为实现区域合作、共同繁荣的一致要求。所以“包容性发展”在15个博鳌亚洲论坛的备选主题中可以脱颖而出;而在2011年4月的中国海南,以“包容性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一经举行,更是以现实的热度、理论的深度以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契合博得世界学界认可。

  多维透析:中国发展中的“包容性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包容性发展”和中国传统“和”文化“不谋而同”;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之一,自身对“包容性发展”的践行将对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实现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

  作用;而践行的前提无疑要先对中国视野下的“包容性发展”做一个多维的透析,掌握其中国要义。

  “包容性发展”作为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是关系到人本发展、转型发展以及和谐持续发展的发展新战略,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其基本要义在于让地球上每个人拥有自由平等的发展机会,让最大多数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和我们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因此在中国语境下,“包容性发展”更具实践指导意义。从逻辑结构上看,其理论内核主要包含了发展理念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性,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性几个维度。

  1.发展具有公平性是包容性发展的价值取向

  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一说,而西方也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在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时注入了公平要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平一直是人类社会孜孜追求的永恒价值,是社会机体良性运行的基本理念与行为准则。

  毫无疑问,任何一种理论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当中,“包容性发展”也不例外。实践作为人们的存在方式,不仅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和基础。在现实背景下,我们选择“包容性发展”正是出于一种实践理性的需求,而实践理性正是实践主体在进行改变外在客体使之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时的理性把握。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类,又总是生活在道德环境中,受

  到道德环境的持续影响,包容性发展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又是受道德环境影响的产物。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历程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难点,在寻求两者平衡点的过程中,有过成绩,也出现过问题。回顾历史,我国曾陷入到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的误区,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分配政策存在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从而造成很多老百姓不是没钱花就是有钱不敢花,而房价、看病、上学、就业、养老多方面的压力又都是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这些和民生建设息息相关的不良经济效应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会制约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势必造成改革成果难以全民共享的局面,从而损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景,更加妨碍了对公平正义理念的追求。而“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正是对过去经济增长方式的纠偏。总体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公平和效率兼顾,更加注重公平”的转变,从当初的“先富带动后富”到“科学发展观”再至如今包容性发展的过程看,这无疑投影了实践环境的变化与道德环境的理性诉求,更明确反映了人们从对结果公平的注重转移到对机会公平的强调。机会公平,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平等,这也是包容性发展所积极倡导的,虽然对包容性发展关注的对象与内容以及其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但无论是从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又或者是交叉学科的多重视角对其释义,人们对这一新概念的理论核心却是一致认可的,即包容性发展追求的是一种建立在理性与道德基础

  之上的公平正义的发展。

  “凡受理性指导的人,它即以理性作指针而寻求自己的利益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东西,也即是他们为别人而追求的东西

  所以他们都公正、忠诚而高尚。”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1:184包容性发展正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理性指导。党的十七大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包容性发展”也要求政府必须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均等的机会来改善分配不公。因为在当今中国,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正是由于在阶层分化时,各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有的资源不等而导致的权利不等,由此形成了许多弱势人群;一方面,政治、文化资源与经济收入联姻趋势愈发明显,另一方面权利的优先又使得一些特权阶层比其他阶层更容易获取和垄断各种资源,最终形成一种恶性的“马太效应”。基于此,“包容性发展”才舍弃对改革成果公平分配这一更容易考察与区分的变量,转而要求发展过程的公平,因为要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与再分配,无论是通过制度政策的生成或是践行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必须如包容性发展之要求,从发展过程的公平化切入,实现机会公平、政策公平、环境公平,最终实现分配公平。

  2.发展过程全民参与是“包容性发展”的逻辑起点

  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无疑,历

  史活动是人民的事业,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来自人民的参与和实践。无论是中国革命的胜利,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无一不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离不开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与创造发挥。总之,全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不竭动力。

  如前文所述,包容性发展是为了让改革成果全民分享,让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惠泽每一个公民。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性的条件——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这也是提出“包容性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因为只有全民参与的发展,发展成果最终的全民共享才真正具有公正性与合理性。所以包容性发展十分强调社会发展的全民参与,“换句话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人人有责的,不管是什么身份的国民,都应该尽其所能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去。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这是一个民族和社会能够持续进步的基石。”高传胜.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3539这种说法的逻辑支撑是任何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代价之上,而这种代价也必然有人去承担,如果发展的成果理应由每个人分享,那么发展的代价也理应由每个人去支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与之相悖的情况,即本应由全民分享的成果却由一部分强势群体充分享用,而本应由全民支付的代价却由弱势群体过分承担。包容性发展就是要解决这种背离的情况,不仅要求全民分享成果,还提倡全民共担责任。正如前文所言的公平之本意不仅仅是指人人普遍

  受益的价值目标,还包括人人都要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这一现实要求。

  毫无疑问,全民参与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无关,即使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也应该作为一种激励长期提倡,以杜绝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情况发生,这样经济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才更意义。否则,一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只会造成越来越多的“依赖者”。以社会救助为例,社会救助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今,发达国家在进行社会救助时也十分注意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着力开展“工作福利”,即要求受救助者为其接受的救助而进行工作,以避免“养懒汉”与“搭便车”的情况发生。客观地说,对于弱势群体和社会最低层的关注是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因为弱势群体与社会最底层占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少,与其他群体和阶层相比,他们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愿望均不足。徐伟,章元,万广华.社会网络与贫困脆弱性.学海,2011(4)所以增加对他们的投入,增强他们参与经济发展的可行能力便成了包容性发展的着力点,这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全民参与的重要方面,否则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辉煌势必出现盲点。

  3.发展内容全面协调是“包容性发展”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它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由各种社会因素相互联系与制约所构成,“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12作为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人们还必须妥善处理好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容性发展正是对这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领导人经过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即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包容性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不仅强调全体公民参与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还特别重视发展过程与内容的协调性。显而易见的是,单一的gdp增长并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的发展是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发展的价值会使很大一部分增长成果被发展受到的破坏抵消。我们之所以要强调一种“包容性的发展”,就是因为虽然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却呈现一种非平衡状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已经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改革成果全民共享信心的减退,2007年社会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甚至指出“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包容性发展”重视经济发展,但这种发展一定是一种全面协调的发展,而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增长之上。“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包容性发展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方式,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向德平.包容性发展理念对中国

  社会政策建构的启示.社会科学,2012(1):7074换而言之,“包容性发展”希望实现的是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达到内在协调的状态。

  之所以要强调发展的协调特征,是因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所谓“包容性发展”是指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张梦涛.包容性增长: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取向.理论探索,2011(1):912从发展的真正内涵考虑,整个社会的进步才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况且,很多事实说明,社会发展的滞后也会影响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例如,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上长足发展所带来的财富积累却没能充分发展社会事业,而将社会事业的改革纳入正确模式的进程也一直在探索中进行,从而导致社会事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反而趋利势头愈演愈烈。一些本该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像学校、医院反而变成了追逐利润的赢利机器;本应以居住为第一功能的住房却成了投资牟利的手段??这些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更使中国经济难以实现由投资拉动向与提升消费拉动并驾齐驱的转变,由此形成的一些社会问题如果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对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来说也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

  4.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是“包容性发展”的主要目标

  毫无疑问,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人是发展的

  前提,更是发展的目的。“作为发展主体的人在从事发展实践、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应当也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即要使参与社会发展的绝大多数人都能从不断进步的社会机体中获得实惠和利益,从而使社会的发展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发展。”邱耕田,张荣洁.论包容性发展.学习与探索,2011(1):5357过去我们曾单纯地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就会实现人人普遍受益。但是,30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明显改善,但是也出现了许多贫困群体,这些人由于各种社会资源的严重贫乏以及获取渠道的相对狭窄沦为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实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格格不入”。这也是提出“包容性发展”主要原因之一。包容性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就是改革成果人人共享,无论是要求发展进程的全民性,还是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又或是强调发展进程公平正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总之,包容性发展设想的一切内容都需要通过全民分享表现出来,否则发展就会失去任何意义。因此,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包容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人认为“包容性发展”就是成果共享,虽然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发展成果分配的共享性在包容性发展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是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一种实践诉求,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那么,在包容性发展所包含的众多内容里,全民共享主要是指哪方面的内容呢?“包容性,从

  结果上看,主要强调的是分配上的公平性、共享性,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单单从发展结果上进行诠释,包容性发展便包括非常广泛的内容,而首当其冲的仍然是国民收入分配上的合理性。”高传胜.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37目前,弱势群体是没有享受到发展成果的主要群体,要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合理性要求,我们需要增加对弱势群体人力资本的注入,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与社会资本,拓宽他们获取各种社会资源的渠道,以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尊严,缩小与人们的贫富差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由全民共享,才能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全民共享并不是提倡回到平均主义的年代,而是要合理调整人们的社会贡献与合法收入之间的对称性。因为具有对称性的收入差距,不仅会受到各阶层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还可以激发人们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总之,要做到发展成果全面共享,必须实现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所以我们需要能够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提供发展机会,并且能够让人们公平地获得这些机会从而参与进经济发展的进程,并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这与前文所述的内容是连贯的,也由此可见包容性发展理论在逻辑进程上的内在一致性。

  中国要义:践行“包容性发展”的路径

  回顾漫长的历史进程,社会发展因缺少包容性而充满了矛盾,国际上,世界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充满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压榨与经济剥削;转向国内,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却是区域间、群体间差距的不断扩大,“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对一些人是好事,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173。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发展与不平等的出现是同步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才是中国发展的要义。为了使最大多数人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就必须杜绝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人利益的非包容性发展,这样才能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发展才具有终极意义。所以,如何践行包容性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必须从理念上树立正确的发展价值取向,明白“包容性发展”并不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更不能与“容忍”混为一谈,无限度的包容必定招致公平的失衡。由于过去非包容性的发展,加之制度的缺陷等多重因素,导致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错位,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在利益关系上的对立甚至仇视。景跃进.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4)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把“蛋糕”做大而容忍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公平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其时代的无奈与合理性,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包容性

  发展的话;那么,随着“蛋糕”越做越大,而能分到“蛋糕”的人却并未像当初承诺那样是最大多数的人,这无疑就破坏了包容性发展的最终意义。就目前而言,我国包容性发展的主体关系主要体现在群体之间、阶层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利益矛盾。然而,无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还是“包容性发展”的诞生,都意味着社会并不提倡无限度的包容发展,对于这些危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利益矛盾不能任其深化,否则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利益型矛盾就有可能演变成更具对抗性的价值型矛盾。为此,我们必须用公平正义的理念来对待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包容性问题。

  其次,在中国现实语境下,要更为有效的践行包容性发展,就必须立足民生,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保障。正如前文所言,在“蛋糕”越做越大之后,就要处理好“蛋糕”的分配问题,目前贫富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一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着力改善分配关系,优化居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截断财富占有两极化的源头。二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建立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要围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同时,这也是全民参与发展的前提。试想,当个人生存尚成问题的状态下,人们又如何有信心与兴致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相反,只有衣食住行等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获得保障后,人们才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发展里。三要建立包容性的利益表达机制。在阶层分化的过

  程中,出现了利益相对受损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发展的信心和发展自身的稳定与包容性。赵登辉,林康,王旭.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路径选择.现代经济探讨,2011(9)因此必须建立多向度的利益表达机制以满足不同阶层特别是利益相对受损阶层的利益诉求,引导其合理合法地进行利益表达。最后要建立包容性的服务机制。无疑,我国政府正由单纯注重gdp增长转向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发展模式,因此,政府必须将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核心职能,适当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确保全民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参与发展过程,共享发展成果。

  最后,也是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包容性发展也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换言之,实现前面两点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否则必然落入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将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和原则。在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公平正义无从谈起,人们为了生存必然将整个社会拉入混乱矛盾之中,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总之,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首要前提,那就只会有贫困贫穷的普遍化,只会有为争夺生活必需品的陈腐污浊,而社会的包容性发展也只能因为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而落入不切实际的乌托邦。

  无疑,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脱离人的发展永远无法解答“斯芬克斯”之谜。随着世界经济与社会结构的飞速转型与深刻变迁,发

  展中的各种“瓶颈”在各个国家中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如何在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语境下恰当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平衡关系,从而公平合理地让世界大多数人共享发展成果,体现人的发展主体地位,成了各个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做出的关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讲话恰恰也切中了我国当前发展问题的实质:发展的包容性不强。而“包容性发展”重要理论的诞生又反过来强调了这一点。因此,“包容性”是属于当今时代的一个崭新命题,必将成为我国在面对社会发展中诸多挑战时所必须秉承与坚持的发展新理念与新模式。

篇十四: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

  邸玉娜;郭静

  【摘

  要】本文根据包容性发展的内涵构建了由机会平等、生产性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构成的"包容发展三角"的理论框架.根据约束条件构建了包容性发展指标体系,并依据此体系对世界4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包容性发展指数进行了测度.国际经验分析表明,包容性发展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且两者的互相作用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中国在当前发展阶段应从促进机会平等、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可持续性等方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包容性.

  【期刊名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5)003

  【总页数】8页(P21-28)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结构调整;发展指数;发展阶段;发展三角

  【作

  者】邸玉娜;郭静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10004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061.3

  一、前言和文献综述

  新常态下的中国面临结构调整的波动性、分配改革的迫切性和国际环境的风险性。

  这种发展形势下,遵循经济规律、环境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才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包容性发展提倡广泛参与经济活动和共享成果,主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微观主体获得机会的平等性,强调市场、企业的自主化和产品的多样性。包容性发展是我国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应对中国当前发展的新特点所选择的发展道路。所以,论文的研究是对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道路的探索。

  包容性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识,是中国促进国际合作、引领国际潮流的重要机会。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发表的报告《包容性增长:走向繁荣的亚洲》提出,亚洲各国应重视经济增长过程中日趋严重的不平等问题从而推动实现“包容性增长”。世界银行(2008)认为包容性增长战略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重要方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国际包容性增长政策中心也在不断探索更具普适性的发展政策。包容性发展是对“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的延伸,不仅强调经济增长,更追求社会发展。包容性发展不仅得到国际组织的重视,也正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2014年伦敦包容性资本主义会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总裁拉加德发言称:“如果不实现包容性增长,资本主义就会在大众普遍的沮丧和不信任中失败”。因此,研究世界各国在包容性发展方面的进展,有利于寻求发展共识,推动世界各国共建发展共同体。

  包容性发展是对发展经济学已有理论的继承和推进,早期的发展经济学更多地关注减贫问题。而随着发展中国家遇到的增长与平等、速度与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矛盾越来越多,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目标需要从减贫走向多样化。因此,目标更加多样化的包容性发展成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前沿课题。包容性增长是以促进机会平等为目的的增长(AliandZhuang,2007[1];ZhuangandAli,2009[2])。经济发展不仅要为个人提供更多参与经济的机会,也应该提供更多获取机会的途径。世界银行(2009)[3]则将生产性就业作为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包容性增长的重点

  在于就业率和生产率的提高。以上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包容性发展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但由于包容性发展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目前理论界尚未有完全一致的定义。在政策研究方面,各国经济学家也都提出了提高经济发展包容性的适合国情的发展战略。RicardoHausmann,BaileyKlinger(2008)[4]认为秘鲁偏远地区以及贫困人口始终无法走出困境,是由于秘鲁没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急于追求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政府未来应设法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通过提高生产力实现包容性发展。DanielLederman(2011)[5]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目标的重要战略是利用出口促进就业,同时推动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公平化。而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包容性,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定量分析。例如:WeiLi,etc.(2011)[6]利用企业的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包容性源于其商业政策;相比印度,中国的商业环境更具优势,这些优势主要来源于更为自由的雇佣制度,更多、更优秀的高技术人才以及更完善的基础设施。魏婕和任保平(2011)[7]根据隶属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所进行的测度和考察结果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式属于“基本包容”。于敏、王小林(2012)[8]对中国经济增长包容性的测度所得出的结论则是中国包容性还处于较低水平。

  包容性发展的多重目标使得对其界定和测量难以达成一致甚至存在较多争议。前述学者的研究为论文提供了定量分析和战略研究的基础,但较少将各国的发展水平进行多层次的比较。本文首先从发展经济学理论出发对包容性发展的内涵给予界定;然后根据实现目标存在的约束条件构建指标体系,测定各国的包容性发展指数;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各国发展水平进行多方面比较,总结包容性发展的经验与趋势,并得出结论。

  二、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虽然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均认同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但这一理念始终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包容性发展不仅是一种增长方式,更是一种长期发展目标。包容性发展是能

  够让个人平等且广泛地参与经济活动,通过提高生产性就业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机会平等、生产性就业、可持续发展是包容性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机会平等是指个体的福利仅与个体努力的程度有关,与所处环境无关。生产性就业则是指以生产效率的提升为目的的就业。可持续发展是指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结构合理的集约型经济增长。这三个维度之间的两两互相作用连接起来形成如图1所示的“包容性发展三角”。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这三个维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

  图1包容性发展三角

  以个体收入为衡量指标的个体福利与且仅与该个体努力的程度有关,而与个体的环境无关即为机会平等(Roemer,1998)。机会平等是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机会的不平等将会使物质和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降低,同时增加社会冲突,有碍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不是由于个人努力程度不同,而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环境差异而造成的不平等是包容性发展的重要障碍(Roemer,2006)。个人环境是一种外生条件,它超出个人所能控制的范围,主要包括社会阶级、家庭环境、出生地和种族背景等。而由个人环境差异所造成的不平等是机会不平等。个人努力程度造成的不平等是指个人可以控制的条件造成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结果的不平等,是有益的不平等。而妨碍经济增长的机会的不平等是有害的不平等(ChaudhuriandRavallion,2007)。所以,政府应该通过改革政策或制度,减少因个人所处环境差异的不同造成的不平等,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

  以生产效率提升为目的的就业是生产性就业。生产性就业(ProductiveEmployment)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工具(WorldBank,2008)。就业岗位和机会的增长可以创造更多的劳动力需求,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给个人,同时会提高个体的收入。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则能提升劳动效率,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为了提高包容性,我们既要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也应提高对人力资本的投

  资提高生产效率。

  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结构合理的发展方式即为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在起飞阶段通常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出口为发展动力,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为主导,从而使环境受到污染。但这样的发展产生的外部性成本较高,在资源有限和人类生存的前提下,这样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应该忽略环境问题,而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而突破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瓶颈。因此,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节点是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根据经验分析结果可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不经历产品多样化和结构改革的情况下,实现长期的消减贫困和增长收入(ImbsandWacziarg,2003)。因此,包容性发展应在调整结构的过程中以产业创新和绿色环保为指导方向。

  包容性发展三角中的三个维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只有在经济体内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的平等机会,使更多的人广泛参与经济发展,开展生产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生产性就业,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好生产和就业的作用。长期可持续发展可以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促进生产性就业增长,进一步促进机会平等和收入分配合理化。

  三、包容性发展指数的测度

  在三维框架下,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增长目标与环境目标等多重目标的交叉互动构成了包容性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了识别各国包容性的约束条件,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包容性发展三角中各维度的指标得分,并最终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包容性发展指数。从而针对各国在各维度上的差异,寻找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国际经验。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

  指标体系设两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用影响包容性发展的三个最主要的维度表示,二级指标则用各维度的影响因素表示,构建如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依照包容性发展三角的理论框架,经济体的包容性程度体现在生产性就业、可持续发展和机会平等三个维度。

  如果经济体的发展受到机会不平等的影响,那么原因将是分配机会的不平等或者参与机会的不平等。其中要素收入或者弱势群体的不平等将造成分配机会的不平等。而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等获取机会的不平等将造成参与机会的不平等。如果生产性就业上的欠缺影响了经济体的发展,那么原因将是劳动力需求或供给的约束。其中融资条件和投资环境方面缺乏吸引力将造成劳动力需求的约束。而劳动力素质和人口的转移等几方面的不足则会造成劳动力供给的约束。当经济体存在经济增长难以持续的困境时,其约束则存在于资源环境或者经济结构方面。资源过度开采、污染物排放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将会导致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而产业分布、投资和消费结构以及进出口结构等多方面的不平衡则构成了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因此,我们选取与约束条件相对应的变量构建包容性发展的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及测度方法

  为衡量中国经济包容性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差距,本文计算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包容性发展指数。在计算国际包容性发展指数时,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比性,比较和分析了42个国家的数据。引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联合国、世界银行以及PanelWorldTable8.0等国际机构2011年统计的数据。对包容性指数的测度采用因子分析赋权和主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二级指标采用因子分析赋权的方法,从而根据二级指标的加权平均之和得到一级指标得分。再以三个一级指标得分的等权重(三分之一)之和计算包容性发展指数。

  表1包容性发展指标体系发展目标一级指标可选二级指标指标备注生产性就业融资成本储蓄率国内融资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融资投资收益利润利润率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劳动人口人均产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就业人口失业率逆向指标投资

  成本创业成本注册税税收税率可持续发展资源和环境能源消耗逆向指标污染物排放CO2或SO2排放量资源开采资源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外开放度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投资消费比消费与投资的比值机会平等卫生医疗支出占政府支出比例年度预算人口结构老龄化率逆向指标教育教育机会歧视性别受教育差异文盲率调查数据教育支出义务教育入学率收入人均GDP不变价格分配初次分配劳动力收入占比基础设施铁路运输铁路的运量或运程

  (三)测度结果

  各个国家在包容性发展三个维度的因子得分如表2中(1)—(3)列所示。根据三个维度的等权重之和计算出各个国家的包容性发展指数,如表2中第(4)列所示。表2把42个国家的包容性发展指数按照由高到低排序。该指数排名靠前的五个国家分别是:卢森堡、瑞士、比利时、挪威、日本;排名六到十位的国家是: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英国及德国。以上各国均为高收入国家,其中9个国家均位于欧洲,仅有日本是亚洲国家。而排名靠后的包容性水平较低的国家则多为低收入国家:乌克兰、菲律宾、摩洛哥、印度、亚美尼亚、喀麦隆、阿根廷、坦桑尼亚、斯里兰卡及摩尔瓦多。表2的第(1)列表明在机会平等维度方面排名1—5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卢森堡、德国、挪威和瑞典;而排名位于后五位的国家则分别是:菲律宾、坦桑尼亚、喀麦隆、马来西亚和摩洛哥。表2的第(2)列表明在生产性就业维度上排名1—5位的国家分别是:卢森堡、比利时、马来西亚、智利和挪威;而排名38—42的国家是:乌克兰、阿根廷、摩尔瓦多、美国和斯里兰卡。表2的第(3)列表明可持续发展得分上,排名位于1—5位的国家是:瑞士、日本、比利时、卢森堡和西班牙;而排名位于38—42位的国家是:印度、喀麦隆、亚美尼亚、摩尔瓦多和坦桑尼亚。总结表中数据不难看出,欧洲各国之所以能够在包容性发展方面领先全球,是因为他们在生产性就业、机会平等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三个层面表现相对较为突出。而长期困于“中等收入陷阱”的马来西亚、阿根廷等国家,在机会平

  等这一维度表现欠缺,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加之由此导致的劳动生产率低下是其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停滞,以致难以走出发展瓶颈的主因。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与包容性存在正向相关的可能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多位于包容性发展指数前列。

  表2国际包容性发展指数测度

  指标国家

  机会平等(1)生产性就业(2)可持续发展(3)包容性发展指数(4)排名(5)卢森堡1.904.661.832.791瑞士1.100.652.841.532比利时1.091.231.921.413挪威1.570.750.811.044日本1.70-0.661.810.955续表

  指标国家

  机会平等(1)生产性就业(2)可持续发展(3)包容性发展指数(4)排名(5)奥地利1.220.200.710.716西班牙0.940.081.070.707荷兰1.260.150.680.698英国1.11-0.150.570.519德国1.37-0.420.570.5110加拿大0.850.460.100.4711澳大利亚0.890.180.220.4312韩国-0.080.300.990.4013瑞典1.31-0.350.220.3914保加利亚0.430.620.090.3815智利-0.601.470.020.3016新西兰0.650.11-0.070.2317罗马尼亚0.69-0.110.030.2118秘鲁-0.740.240.10-0.1319泰国-0.820.360.05-0.1420哥伦比亚-0.25-0.27-0.01-0.1721马来西亚-1.130.79-0.29-0.2122乌拉圭-0.070.01-0.56-0.2123俄罗斯0.02-0.52-0.28-0.2624突尼斯-0.92-0.390.51-0.2625土耳其-0.080.06-0.86-0.2926美国0.10-1.140.02-0.3427墨西哥-1.03-0.170.15-0.3528印度尼西亚-1.110.52-0.78-0.4629南非-0.99-0.09-0.29-0.4630中国-0.61-0.76-0.14-0.5031巴西-0.83-0.71-0.26-0.6032乌克兰-0.34-0.85-1.00-0.7333摩洛哥-1.63-0.03-0.69-0.7834菲律宾-1.20-0.57-0.63-0.8035亚美尼亚-0.60-0.30-

  1.51-0.8136印度-0.99-0.42-1.23-0.8837阿根廷-0.11-1.44-1.20-0.9238喀麦隆-1.30-0.10-1.40-0.9339斯里兰卡-0.61-1.69-0.68-0.9940坦桑尼亚-1.31-0.03-2.14-1.1641摩尔瓦多-0.88-1.67-1.27-1.2842数据来源:笔者测算

  从包容性发展指数的排名来看,俄罗斯排名位于第24位,美国排名位于第27位,中国排名位于第31位。由表3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比较不难看出,中国在机会平等维度的得分与其他两国差异最大。同时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维度的得分低于美国而略高于俄罗斯。美国表现优秀的层面是人均收入和经济总量,而就业方面表现欠佳,所以它的包容性发展指数不如俄罗斯。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水平还有待大幅提高。

  表3中国、美国与俄罗斯三国对比国家包容性发展指数可持续发展生产性就业机会平等排名中国-0.50-0.14-0.76-0.6131美国-0.340.02-1.140.1027俄罗斯-0.26-0.28-0.520.0224四、包容性发展的路径及国际经验

  (一)包容性发展的路径

  图2通过截面数据散点图展示了经济发展与包容性程度之间的关系。图中横轴数据选取2011年42个国家的人均GDP(联合国统计数据库)的对数,GDP表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应的纵轴选取包容性发展指数,用图中的y表示,构造如图2所示的截面数据散点图,并建立趋势线来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包容性发展指数的关系。R2为该模型的拟合优度,R2=0.704,说明拟合优度较高,也就是说GDP的对数与包容性发展指数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包容性发展指数随着人均GDP水平的增加而提高,但边际系数呈现递减趋势。所以,2011年的截面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包容性程度会随之改

  变。当经济发展为低收入阶段包容性发展指数也处于较低水平,而经济体在高收入阶段时,包容性发展指数也会处于较高水平。但包容性发展水平的提高速度会逐步放缓。

  图2包容性发展指数比较

  我们可以用图3所示的路径来概括包容性发展的一般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的包容性水平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根据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包容性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低增速、低收入、低包容性;第二阶段表现为高增速、中低收入、低包容性;第三阶段表现为中度增速、高收入阶段、中度包容性;第四阶段表现为低增速、高收入、高包容性。

  图3包容性发展路径图

  第一阶段是低增速低包容性的低收入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特点是:经济发展较慢,包容性指数偏低。其落后的生产方式,较低的资本积累,单一的产业结构,匮乏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使得包容性发展水平较低。具有这些特征的经济体有很大概率会长期经济难以增长、包容性水平低,甚至可能面临“贫困陷阱”。

  第二阶段是高增速低包容性的经济起飞阶段。这个阶段要达到经济起飞阶段,需要通过自由的金融市场、开放的贸易环境和资本的积累等方式来完成。此时,经济不仅快速增长,包容性发展指数也有所提高。同时一些就业和机会的数量也持续增长,产品和产业结构则更加多样化。整体的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经济规模和社会福利水平都会有所提高。

  第三阶段是中等增速中等包容性的中等收入阶段。在经济快速增长过后,这一阶段的国家实现了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然而,生产效率低,不可持续性和不平等在规模扩张和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明显。包容性发展水平低可能阻碍国家经济增长,导致一些国家不得不面对“中等收入陷阱”。

  第四阶段是低增速高包容性的高收入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处于较高的包容性和稳定的发展水平。通过创新技术、再分配收入和调整环境资源战略,经济在包容性发展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上形成了良性循环。这表明国家或地区已进入稳定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包容性发展的战略

  根据测算结果可知,中国的包容性发展指数总体偏低,在测算的42个国家中排第31位。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是5345.096美元,刚踏入中上等收入水平,中国正位于图2中第三阶段转型的重要时期。根据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一阶段是发展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为:避免由于包容性不足造成的经济发展停滞,稳定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包容性指数。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阶段,我们需要在生产性就业、可持续发展和机会平等方面做出更大幅度的改变,确保经济环境健康有序发展。只将经济增长的单一目标拓展为多元化目标,才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阶段。中国经济当前失衡的产品结构、资源环境的浪费、各地区的机会不平等现状令人类担忧。从包容性发展指数的测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在42个国家的生产性就业、可持续发展和机会平等的排名分别为:27、25、37。中国的排名虽高于南非、墨西哥和巴西等长期停滞在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但和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地区以及一些欧洲主要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未来,中国应从包容性发展的多元化目标出发,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发展战略,注重提高包容性发展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稳定的、协调的、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目标。从机会平等角度方面来说主要问题有:基础设施不足,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分配不均;社会收入差距较大;弱势群体如老龄人口和贫穷人口的社会保障不完善。在生产性就业维度,对完善投融资条件,转移劳动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有较为迫切的需求。而在可持续发展层面:贸易竞争、资源浪费、结构升级、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急需改善。中国经济之所以有现在的发展是因为在上一阶段

  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实质性的积淀。为了使包容性发展进入更好的发展阶段,以后的发展需要推行实施强而有效的改革,只有通过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整体调整,协调各因素的友好发展,推动包容性发展三个维度的良性互动,才能推进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队列。

  五、总结

  中国在总结前期发展经验、应对当前转型困境的发展新阶段选择了包容性发展作为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包容性发展是机会平等、生产性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对各因素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找到了相应的测度指标,并构建了包容性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指标体系测度了世界42个国家的分项指标得分和包容性发展指数。通过对各国数据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与包容性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包容性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低收入时期的低包容、低增长阶段;经济起飞时期的低包容、高增长阶段;中等收入时期的中包容、中增速阶段;高收入时期的高包容、低增速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包容性有待提高。与高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需要在促进机会平等、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保护环境方面实施有力政策,推动三个维度的良性循环,实现包容性发展。

  [参考文献][1]Ali,IfzalandJuzhongZhuang.InclusiveGrowthtowardaProsperousAsia:PolicyImplications[R].ERDWorkingPaperSeriesNo.97.July.Manila:ADB.2007.[2]Zhuang,JuzhongandAfzalAli.InequalityandInclusiveGrowthinDevelopingAsia[R].Introductiontoabookpublication.ADB.2009.[3]WorldBank.WhatIsInclusiveGrowth[R].PRMEDKnowledgeBrief.February10.Washington,DC:EconomicPolicyandDebtDepartment,The

  WorldBank.2009.[4]RicardoHausmann,BaileyKlinger.GrowthDiagnostic:Peru[R].WorkingPaperCSI-111,PE-P1074,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HarvardUniversity.2008.[5]DanielLederman.InternationalTradeandInclusiveGrowth:APrimerforBusyPolicyAnalysts[R].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5886,2011.[6]WeiLi,TayeMengistae,LixinColinXu.DiagnosingDevelopmentBottlenecksChinaandIndia[R].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No.5641.WorldBank.2011.[7]魏婕,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包容性的测度:1978—2009[J].工业经济,2011(12).[8]于敏,王小林.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测量与评价[J].经济评论,2012(3).[9]CraigSugden,IsGrowthinAsiaandthePacificInclusive[R].ADBEconomicsWorkingPaperSeries,No.317.2012.[10]Klasen,S.EconomicGrowthandPovertyReduction:MeasurementIssuesinIncomeandNon-IncomeDimensions[R].WorldDevelopment,June.2008.[11]TerryMcKinley.InclusiveGrowthCriteriaandIndicators:AnInclusiveGrowthIndexforDiagnosisofCountryProgress[R].ADBSustainableDevelopmentWorkingPaperSeriesNo.14.2010.[12]陆铭,高虹,佐藤宏.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J].中国社会科学,2012(10).[13]邸玉娜.中国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内涵、测度与战略[J].经济问题探索,2016(2).[14]邸玉娜.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框架、测度与战略[D].天津:南开大学,2014.

篇十五: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范文最新推荐------------------------------------------------------

  发展包容性提升调研报告

  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就是从增进人民福祉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减少社会排斥,促进机会平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的必要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坚持富民优先的重要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的理论依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一方面,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发展新阶段,我们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后,将越来越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帮助贫困人群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以浪费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牺牲社会福利和公平正义为代价,求得经济的一时增长。实践已表明,这种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加

  1/13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相对均衡的发展战略,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相互包容,实现以共享式增长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今后5-10年是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又是严峻的矛盾凸显期。面对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带来的种种矛盾与挑战,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告别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GDP至上,盲目追求高速度,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从根本上说是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相容的。只有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才能控制贫富差距扩大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公正趋势,让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要求加快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在富民与强桂的关系中,富民是目的、是归宿,强桂是基础、是动力。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是正确处理好富民与强桂关系、坚持富民优先的重要举措。

  2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的良好基础

  发展理念不断创新

  经济实力逐步壮大

  民生事业稳步推进

  相关政策日益完备

  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

  ---------------------------------------------------------------范文最新推荐------------------------------------------------------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相关政策日益完备,为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提供了政策保障。政策是提高发展包容性的有力保障。具备提高发展包容性的政策优势,同时享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民族地区政策、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政策、边境地区政策等多重优惠政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政策体系上体现了中央的关怀和支持,是推动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促进包容性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宏伟目标、总体要求和战略任务,必将引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包容性发展之路。近年来,各民生领域的规划和政策密集出台,进一步增强了提高发展包容性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3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的若干措施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充分就业为基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以消除贫困为目的,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以民心工程为载体,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民生为本,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

  3/13

  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主导向消费、投资、出口并重型转变。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将经济增长转向主要依靠依靠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素质提高轨道上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充分就业为基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善就业困难群体的救助制度,努力实现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变居民收入增长长期滞后于GDP增长的局面,提高劳动报酬在GDP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的消费层次、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通过公共支出、税收、价格、社会保障等综合手段,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以民心工程为载体,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包容性发展要具体落实到完善与经济快速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上。实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工程,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积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城

  ---------------------------------------------------------------范文最新推荐------------------------------------------------------

  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离不开制度的保证。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建立完善的包容性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以发展的包容性作为衡量干部政政绩的一个标准。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完善面向民生的财政体制,实现由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从缓解社会最突出的矛盾出发,以参与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探索建立困难群体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机制。

  芦溪外国语学校606班/李婷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606班的李婷,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母亲》。

  5/13

  曾经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她每一天都和她的儿子聊天,给他讲小时候的事情,去河边捉小鱼小虾被刺伤小手,光着小脚丫爬上树梢摘桑葚吃,林林总总,连他自己都不曾记得的事情,她总是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母亲总会抽一大部分人的时间,来给儿子熬粥。

  她通常选用又长又大,质地晶莹,略带些青翠色的米。一粒粒地挑拣着,若是一不小心拈起了两颗,她便会把米重新放入碗中,重新挑拣。她把米洗得干净、洁白,放入一只瓦罐中,倒进水中,用小火慢慢地熬。

  熬一碗好粥,需要两个半小时,火势不能太猛。

  粥熬好后,她小心翼翼地将粥倒入瓷碗中,她一边摇晃着脑袋,吁吁地吹着气,她知道,当她吹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这碗粥就凉得差不多了。她微笑着用汤匙,一口一口地喂给儿子,可是儿子毫不理会。依然用冷漠拒绝了她。可她还是一直微笑着,强忍泪水。

  第二天,她继续拣米,熬粥,吹凉,并且接受着无声地拒绝。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手指变得粗糙、迟钝,她摇晃着的脑袋也白发丛生,她的气力也大不如前,粥凉到一半时,就喘得上气不接下

  ---------------------------------------------------------------范文最新推荐------------------------------------------------------

  气,必须借助蒲扇来完成接下来的降温。可是儿子却依然冷漠着拒绝。

  就这样,对峙了八年,整整八年!终于,有一天,儿子睁开了眼睛,口齿不清地说了:妈……妈……我……我想……想喝粥,母亲已是声泪俱下那是医生宣布他变成植物人那一刻后的第一句话。医生说,他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

  就在儿子完全可以自理时,母亲便撒手人寰,临走时,她紧握着儿子的手,笑容安详而又从容。事后,儿子得知,在自己昏睡的第一年之中,母亲患上了肝癌!

  是什么信念可以支撑她与病魔顽强地对抗了七年?(感恩演讲

  www.ganen360.cn)儿子知道,创造奇迹正是那震撼人心的母爱。

  也许,你的一生越过许多坎坷,踏上过无数的台阶,终于步入了辉煌,攀上了顶峰,那也请扪心自问,是不是母亲用肩膀托起你到人生的高度领受世间的风景。

  或许,你感谓一生的平庸,叹息人生的不公平,但母亲为了你付出她那无悔的青春,不辞劳苦,给予你远超于他人的呵护,就算你失败,7/13

  跌倒,但母亲一直站在你的身后。不管你是否灿烂,还是暗淡,你都是母亲心中的星辰。

  不管你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牵手,躬下身子,向所有的母亲虔诚地祝福,含泪地说一声:谢谢您,母亲!

  今天召开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请大家认真领会精神,按照会议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今天已经是3月中旬,一季度剩下的有效工作时间不多,今年的财政工作能不能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各项工作能不能按序时进度推进,能不能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还需要广大财政干部职工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措施,扎实工作,科学调度,以一串“漂亮”的数字为县委、县政府交好帐,为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这里,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年财政工作快速发展

  年是政府工作最困难的一年,同样也是财政工作最艰难的一年。从宏观层面看,国际金融危机波及效应已经显现出来,沿海发达地区对县域工业产品的需求量有所降低,特别是去年上半年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较少,水布垭电站全年掉产3.56亿元、财政掉收5585万元,而煤炭等其他工业产品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同时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

  ---------------------------------------------------------------范文最新推荐------------------------------------------------------

  相继实施,财政工作的压力非常大。从的具体情况来看,社会稳定压力大,黄土坡避险搬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抓经济、抓发展、抓收入的精力有所分散,再加上民生等各项财政支出也给财政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但是我们财政一班人克服了这样那样的压力,财政收入仍然实现了大幅增长,取得了非常宝贵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是体制机制建设有了新成效。为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收支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率,在全县范围内稳步推进了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现了所有财政性资金进入国库集中收付系统运行管理。同时将首批27个一级部门预算单位、14个二级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退回到原单位,恢复了县直部门会计责任主体职责。政府采购改革、财政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管、收支两条线改革、农村财政管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等工作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比较明显。

  四是干部作风有了新变化。县财政系统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以“为民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规范理财、高效理财、廉洁理财”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理财观,推动财政机关和干部作风建设全面发展,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被省财政厅表彰为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和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等这些成绩,是对财政工作的充分肯定。

  9/13

  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偏低,税收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县级财政块头小,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还显得不足,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近几年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财政持续增收的难度很大。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广大财政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紧盯年度目标任务不放松,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年各项工作任务

  财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做好财政工作,加快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要以生财聚财工作为基础,加速经济增效向财政增收转化,尽力做大财政蛋糕,做强财政实力;要不断加强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合理、高效安排使用财政资金,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促进依法征收、依法理财,提高科学理财水平,统筹作好生财、聚财、用财、管财文章。要按照“保运转、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为民理财、高效理财、廉洁理财”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好生财、聚财、用财和管财的关系,扎实推进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切实做到生财有道、聚财有度、用财有效、管财有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客观分析形势。财税系统干部职工要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自觉性,根据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根据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向,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发展布局和工作重点,认真研究今年的收入形势、增收点、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切入点,将新增财源纳入重点征收范围,对税收政策调整等带给税收的影响要进行专

  ---------------------------------------------------------------范文最新推荐------------------------------------------------------

  门的分析,分析收入增减因素,对税收的增减变化要有准确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为及时科学调度提供依据。

  二是要强化收支管理。在抓收入方面,财政系统今年要紧盯地方财政总收入48200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000万元的目标任务,这是硬任务,必须完成。同时,我们要认真研究税收结构和质量问题。去年,的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仅70%多一点,在排名靠后,税收结构明显不优,今年要把税收结构调整、提高税收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全力提高税收占比。

  在组织财税收入过程中,要关注重点税源,关注重点企业的产量、收入、规模及税收,加强乡镇财源建设,通过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乡镇做大财源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县乡财政共同快速发展。开展重点税源调查,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税种的监控,及时了解税收计划的执行情况,认真解决组织收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确保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今年要扩大煤炭产量监控视频系统的覆盖面,争取实现煤矿生产企业全覆盖,同时,还要借鉴其在煤炭方面的成功经验,引用到铁矿资源开发等行业,进一步丰富征管手段。

  在狠抓收入的同时,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强化预算约束,凡必须支出的钱都要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要严格按预算办事,该砍则砍、该压则压、11/13

  该控则控,原则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是要重视制度建设。财政工作要围绕公共财政建设目标,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统揽各项工作,不断深化各项改革,逐步完善监管体系,全力推动财政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县乡两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引导乡镇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要求,深化财政综合改革,推进“乡财县管”工作。要探索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要建立完善新增中央投资等项目的管理办法,促进项目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要搞好财政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工作,继续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科学理财观的认识。财政干部职工还要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改进工作作风,人人争当“服务、创新、廉洁、高效”的典范。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培养财政干部职工的团队精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培养一批“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硬、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队伍。

  五是要加强廉政建设。要强化财政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塑造良好财政形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和财政业务工作

  ---------------------------------------------------------------范文最新推荐------------------------------------------------------

  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财政干部清正廉洁,秉公办事,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厉”,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对在工作中存在擅自减免税费等违纪行为的,要严格纪律约束。

  同志们,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细化措施,扎实工作,力争全年目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贡献。

  13/13

篇十六: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增长与和谐发展(已发)(学术探索)

  周

  燕

  摘要:包容性增长和和谐发展有着内在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在和谐发展中,要注意处理好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用稳妥的方式缓解和处理社会突出矛盾,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和谐发展织造一个“安全网”等几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和谐发展

  一、和谐发展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求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和谐的发展,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内在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的、持续的、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和和谐发展有着内在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因为:

  第一,包容性增长基本的内涵是一种公平、共享的增长,而公平、共享的增长有利于构建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总体的目标和利益上是一致的,都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在社会中角色不相同,他们必然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由此产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一系列矛盾。如果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尖锐到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包容性增长的公平性和共享性,可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让社会的不同阶层都能够公平的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的层面上促进各社会阶层的理解和包容,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增长要包容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让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这将有利于缩小社会成员收入的差距,有利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小康有余,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社会分配不公开始显现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7,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说明我国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非常严峻。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拉大,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成员没有公平的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太大,既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增长要包容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经济增长的成果要能够公平的为社会成员所享有,这对于缩小社会成员收入的差距,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增长要包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改善,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护生态的平衡。这将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不仅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并没有完全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和生态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了破坏,既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包容性增长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包容环境的保护、包容生态的改善,这将促进人们在发展中,更加自觉的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努力去维护和改善生态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必然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四,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包容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增长,作为一种包容不同地区的增长,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和解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在一点程度上积聚起来,如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的矛盾、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扩大的矛盾、城市化进程中引发的诸如拆迁、征地的矛盾、城乡发展失衡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

  存在和在一定程度上的激化,不仅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也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一些地区的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就是这一些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缓解和解,不仅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长,还会影响的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增长要包容社会大多数成员,让他们公平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要求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要相互包容,实现要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共同发展,要求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们要相互包容。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社会矛盾,缓解一些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在各个方面相互包容,和谐发展。

  二、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社会和谐。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一,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区别于资本主义,高于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形态,它有一些基本的特征,比如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按劳分配的个人分配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人民的当家作主,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等等。但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和谐,因为:1、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消除资本主义在早期发展中出现的社会成员收入的两极分化和社会极不公平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度的矛盾和社会不和谐的问题;2、社会主义理想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制度,让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3、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剥削制度的基本消灭,既为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也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4、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比资本主义先进的社会制度,它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它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丰富的物质财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5、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使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既使社会主义有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也使社会主义具有了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可能。

  第二,社会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

  。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问题显

  的更为突出和迫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思想,最终也要靠发展。所以,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矛盾激化,各种事件频发,在这样的环境中,社会是很难发展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社会的动荡和不和谐,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发展,就从反面说明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发展从根本的目的上看,是要建设一个有利于人们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仅要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且要有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要有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要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样的社会,就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第三,社会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以社会和谐发展为前提,因为: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前提,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没有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而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只有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既是我们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2、社会主义从本质上看,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的社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出现的就不是共同富裕,而是两极分化。和谐发展,其基本的要求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实现,避免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促进和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三、和谐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问题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包容性增长,实现社会公平共享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又科学发展,而且要和谐发展,积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在发展中注意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还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在改革开发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处理得不是太好,在社会、环境、生态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的过度使用,能耗水平虽有下降,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很多地方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被破坏,大量的土地被占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社会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感受,影响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而且加剧了农副产品的供求状态,在一定的程度上威胁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近一年来,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不仅有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还有土地,尤其是耕地被大量占用导致供求失衡的原因。要实现和谐发展,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注意资源的节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实行最严厉的土地保护政策,使各种土地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和谐社会建设也扎实推进,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我国目前社会并不完全和谐,还存在相当多的矛盾和问题,还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在分配领域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导致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的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影响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诱发其它社会矛盾和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在“十二五”期间,要把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作为一个重点,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全社会的工资水平,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要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和完善,解决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分配不公的问题,防止收入差距过大;要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通过收入分

  配政策调整和完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用稳妥的方式缓解和处理社会突出矛盾,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010年,我国的人均GDP已达到4000美圆左右,世界上一些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圆以后,会进入一个社会矛盾相对激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陷入所谓的“发展陷阱”。我国目前也存在诸如拆迁、征地中的矛盾、农村并村中的矛盾、城市管理中的矛盾等等。这样矛盾不仅比较突出,而且在一些地区到了相对激化的程度,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诱发一些群体性的事件,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和处理这些复杂社会矛盾的时候,不能采取比较激烈的形式,进一步激化矛盾。一些地区之所以群体性事件频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处理这些复杂社会矛盾的时候,不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不考虑群众的感受和体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从而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在面对和处理这些复杂社会矛盾的时候,我们要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多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多为群众作想,多考虑群众的感受和体验,尽量把矛盾解决好,为社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上氛围。

  第四,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和谐发展织造一个“安全网”。

  当前,失业人口在一定数量上的存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可接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通过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和谐发展织造一个“安全网”。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7年

  3、《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

  4、《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探研》,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周

  燕,昆明学院副教授(云南

  昆明,650200)

篇十七: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实现包容性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作者:曾铮

  时间:2011-04-27浏览次数:299次

  2010年,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提出,要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之后,这一词汇立刻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和媒体热炒的焦点,体现出我国对国内经济协调发展的期许。最近召开的“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更是将主题设定为“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区域内以及全球经济共享发展的愿景。

  一、包容性发展的实质内涵

  “包容性发展”的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它是在世界银行早期的“广泛基础的增长”、“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以及“共享式增长”等概念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发展主题。与之前的经济发展概念不同,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不仅要普惠穷困群体,而且要对中产阶级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质上来说,包容性发展概念是一个操作性的战略方针,其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嬗变。因此,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仍然存在诸多模糊的地方。但是,就现在人们对包容性发展的认识而言,必须对两个层面的问题有正确理解。首先,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并不是通过牺牲经济效率追求社会公平,其实质包含两个层面:从公平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提倡的是所有个体分享参与经济发展和获取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从效率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则暗含了通过社会公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从战略实施覆盖的范围出发,包容性发展是一个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概念,其内涵不仅包括一国国内经济的协调和共享发展,更包括了全球不同地域的个体享有平等的经济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二、为什么我国要实现包容性发展

  对于我国而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论对于国内经济发展还是对外经济发展,实现内外包容性发展应该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

  首先,实现国内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方针,实施了非平衡发展战略,通过战略性产业政策使生产要素向出口部门集聚,快速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同时推进沿海开放战略,加速释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潜力,由此创造了三十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10%的“中国奇迹”。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开始逐步突显出许多负面问题,比如收入分配格局失重、投资消费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区域差距扩大等结构性问题层出不穷,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特征。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一些学者认为,支撑我国过去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技术后发红利”以及“体制变革红利”等正面因素正在衰退和消失,按照现有研究所表明的经济发展现实规律,人均GDP刚刚超过

  4000美元的我国很有可能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由此,如何从非平衡和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包容性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其次,实现对外经济的包容性发展应该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核心。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贸易体。根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15年,我国在全球GDP中的比重将上升到16.9%,与美国的差距将缩小到1.4个百分点,我国与美国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两个“极点”。虽然我国经济的人均相对总量还远远不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但是巨大的绝对经济规模使得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经济影响力开始逐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必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过去三十多年,我国能够轻松享受全球化分工带来的“斯密增长”,但是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参与

  到全球化进程中来,我国要保留现有的“分工存量”都十分困难,更不要说创造新的生产份额了。可以预见,我国在仍然没有进入富裕国家行列的情况下将担负更多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责任,如何在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分享我国经济发展成果,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主导实现包容性发展,将成为未来我国对外经济战略的重要内容。

  三、如何实现我国内外经济的包容性发展

  针对我国现实面临的内外问题,以包容性发展作为战略导向,应该从多个层次改变过去的内外经济发展战略,从多个层次实现有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内外经济的协调发展。

  国内经济包容性发展要实现三类发展,即个人公平发展、部门协调发展和地区平衡发展。

  第一,实现个人公平发展,即实现个人同等参与经济发展进程和平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首先,要实现经济发展的普惠共享,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形成合理的要素报酬机制;并大力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扩大社保体系的覆盖面。同时,则要从长远出发,让更多的人自由选择地更好加入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使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社会就业和人的自我实现。第二,实现经济部门间的协调发展,即建立合乎要素结构和持续性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正确处理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在实现工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同时,大力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从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形成结构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同时,要加快攀升全球产业链,利用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实现地区平衡发展,即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机会均等和经济差距缩小。首先,要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区际产业分工格局,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同时,要逐步缩小不

  同地区居民所享受的公共产品的差距,实现各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控制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并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在空间上的协调。

  对外经济包容性发展则要实现四类发展,即与发达国家共赢发展、与新兴市场国家协调发展、与资源型国家互补发展、与贫困国家对接发展。第一,要调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继续实现共赢发展。随着外部市场需求难以持续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以及“扩大出口”等战略的实施,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现行的贸易分工关系和经济交往方式都难以持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要实现和发达国家的共赢发展,就必须加强在技术层面的沟通和交流,而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分工,通过扩大从发达国家的商品进口和加快形成国际技术联盟,构建新的互利发展模式。第二,要积极与新兴市场国家开展紧密合作,实现协调发展。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在世界GDP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15年,新兴经济体在世界GDP总量中的比重将突破一半,达到52%。我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在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上具有某些类似的特征,这就要求必须双方加强协作,争取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携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国际分工模式,并加强低碳经济领域的合作,构筑协调发展的经济关系。第三,要加快与资源型国家形成互补经济关系的长效机制,实现互补发展。从长期来看,全球资源短缺现象将成为常态,资源型国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将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我国要逐步推进与资源型国家建立资源供应的长效机制,并加快“走出去”开发资源的步伐,最终形成与资源型国家的互补发展。第四,要将对外援助与对外投资结合起来,实现与贫困国家的对接发展。要积极推进对外援助,并帮助贫困国家加强经济能力建设,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以此为基础加快我国对这些地区的商品出口;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形成与以非洲国家为代表的贫困国家之间的对接发展。

  来源:长策智库

  [关闭][收藏][打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篇十八: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我国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

  作者:孙宝珠

  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24期

  摘

  要:包容性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丰富性发展,体现了当代社会对发展公平性要求和发展价值的主导取向新的定位,作为一种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对以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扩展,强调发展主体的多元性和发展内容的丰富性和非排斥性,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起点、发展过程、发展结果的平等性与公平性。从发展的重点来看,包容性发展特别强调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社会底层阶层平等的参与发展过程和分享发展成果,是面向大众的发展。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

  公平发展

  大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分享发展成果

  十二五规划纲要

  包容性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丰富性发展,体现了当代社会对发展公平性要求和发展价值的主导取向新的定位,作为一种具有新的价值取向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对以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发展主体的多元性和发展内容的丰富性、兼容性,非排斥性,强调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起点、发展过程、发展结果的平等性与公平性。从发展主体所包含的主要对象来看,既包括自然,也包括社会以及人本身,包容性发展也就是关于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及其内在关联性。从发展地域联系来看,既包括国内的发展也包括国际的发展。从发展的重点来看,包容性发展特别强调社会各阶层都要平等的参与发展过程和分享发展成果,关注社会底层阶层的参与发展,尤其是关注弱势群体的参与发展问题。包容性发展是面向和惠及大众的平等的公平公正的发展。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无不存在包容性问题,但不都属于包容性发展的内容,包容性发展只是包容性问题中的一部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价值取向,是对“分配与增长并重”和“满足人类基本需要”这一为发展经济学所认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价值取向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其内容来看,包容性发展蕴含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人自身等各方面兼容性发展协调发展等十分丰富的内容,而这些领域中又都包含各自具体的包容性发展问题。

  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包容性发展强调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协调发展。在尊重自然按其发展规律自我演化的基础上,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推动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不能缺项,某一领域的发展也不能滞后,否则就难以发展的全面性,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总体发展,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二维关系的维度上以自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四位一体的发展,从深远视域来审视,亦即在人与自然共融与共荣的维度上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人的自身六位一体的发展。

篇十九: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十二五”新名词——包容性增长

  在第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提倡将包容性增长加入“十二五”规划内,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可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包容性增长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出。2009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发表题为《合力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growth)这个概念,是2007年由亚行首先提出来的,但也是国际组织在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

  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说到: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的事实。数据显示,2002年—2007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高达11.65%,尤其是2004、2005年这一轮增长比较明显,甚至超过10%以上,2006年、2007年更是达到了12.7%和14.2%的增长。

  “包容性增长”译自一个英语复合名词“InclusiveGrowth”。其中的中心词“Growth”一般被译为“生长”或“增长”。在当今世界上,“Growth”

  常常与“Economic”搭配到一起使用,这时,就构成了一个背负着复杂情绪的名词——“经济增长”。在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中,“增长”被界定为一个不同于“发展”的概念。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指量的扩张,经济发展则还包括结构的调整。发展社会学更进一步把发展的概念扩张到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重构,除了经济增长以外,发展还应该包括制度、社会、产业、管理的结构以及人的态度的变化,等等。但是,尽管如此,可能是因为“经济增长”更加直观,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和可比较性,尤其是与之相关的GDP这个“时代宠物”的出现,使“增长”迄今仍然甚至更加得到政界和商界的青睐:前者要用GDP来夸耀政绩,后者则用GDP来发现商机。进一步探讨,虽说经济增长了并不等于社会经济就发展了,但经济增长毕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经济疲软、停滞乃至倒退,那发展又何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增长实为发展之必需。近年来,新增长经济学的研究,为解释政府的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譬如,政府在教育、科研、法律等领域的开支,在传统理论中被视为公共消费,现在则被看作是具有生产性的公共投资。在复合名词中作为定语的“Inclusive”,其本意是“包括”,一般会引申为“包容”,于是就有了“兼容并蓄”或“兼容并包”的涵义;再进一步则会引申为“融合”。与“Inclusive”同一词根的名词是“Inclusion”,当其与“Social”搭配成复合名词时,就成了社会学的一个常用的概念,一般译为“社会包容”或“社会融合”。亚行采用的“InclusiveGrowth”这个概念,其中“Inclusive”的涵义应该取的是“社会包容”或“社会融合”。

  在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的概念体系中,“社会包容”的反义词是“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

  对“社会排斥”进行解释可能有助于我们对“社会包容”加深理解。所谓“社会排斥”,原先是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的,这种歧视和偏见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戴维解释说: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譬如他们担心移民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因而感到有必要对这些人加以社会排斥。如今,在社会政策及相关领域中这个词的指向已经被泛化,意指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阶层或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阶层或群体进行社会排斥。在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首脑会议上,“社会排斥”被视为消除贫困的障碍。“他们往往由于民族、等级地位、地理位臵、性别以及无能力等原因而遭到排斥。特别严重的是在影响到他们命运的决策之处,根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各种社会排斥过程无不导致社会环境动荡,终而至于危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我们现在讲“社会包容”或者“社会融合”,就是要消除任何形式的“社会排斥”。从宏观上看,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

  包容性增长强调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增长也要是可持续的、协调的、更多关注社会领域发展的。这种增长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考

  虑到其他方面,尤其是社会领域的,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这种发展的成果。

  包容性增长不仅仅是一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经济增长应该是互相协调的。可以从国内和国际的两个角度出发:

  从国内讲,首先是和谐增长、科学增长。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不要造成贫富差距,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第三,这种增长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

  从国际讲,“包容性增长”应该是A国增长了,不应该去损害或者抑制B国,不要给对方带来危害;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增长,是共赢和多赢的,应该有益于多方。

  包容性增长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前者包括作为指标的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识字率、公共产品的一般供应和分配,包括教育、卫生、电力、水利、交通基础设施、住房、人身安全等;包容性增长也包括无形的因素、观念和“感情”。其关键词是希望和参与,使社会上尽可能广泛的人群有共同的愿望。当一些社会成员觉得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指望得到那些富人所想得到的,排斥和不包容就产生了。如果人们相信明天会更好,尤其是当他们能切实地期望子女加入到“赢家”的行列之中,那么他们会准备好挺过今天的困难。

  关于“包容性增长”,胡总书记提到,“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内涵,他说“实现

  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中国基尼系数虽低于拉美的中等收入国家,但却高于很多亚洲发展中国家,且呈逐渐攀高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减贫成就斐然,举世公认,但分配不公却始终受到社会的诟病,并且城乡之间、沿海和内陆之间、行业之间、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以城乡居民收入比为例,数据统计显示,197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6,但2009年这一数据攀升至3.33。中国发展到目前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突显,“现在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具有针对性,强调公平、公正以及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在未来十几年里,当历史行进到上中等收入阶段的后期,人均经济总量大约将是目前的3倍,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贫富差距将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将积重难返,对社会安定形成威胁。正如George等这些学者曾撰文善意告诫的那样,如在2020年之前不能从收入非配不均中脱离出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将有可能像一个“方形轮子”,走走停停,断断续续。届时,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有可能导致社会分化,进而中断增长,从而掉进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分配不合理,甚至与扩大社会消费总需求逐渐脱节,将不利于经济增长;如果这个自由市场制度的缺陷长期得不到纠正,就意味着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没有考虑到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初始分配环节的分配原则并没有将社会总消费需求和宏观经济总量增长的关系等因素考虑进来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及早出面纠正“市场失灵”,否则,将不利于扩大内需和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有损于增长的可持续性。为此,尽快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将是确保稳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非常举措。

  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中,国内消费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明显提高说明收入分配机制中还有问题尚待解决。只有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已意识到过度倚重外需和投资,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中国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能源,片面地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

  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对中国有以下重要意义:

  第一:科学合理调度生产关系,有助于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心,使民众能够更积极的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

  第二:提高各产业链的发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增强出口经济,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和谐。

  第三:包容国内外环境,于外有助于适配国际形象,与国际接轨,于内有利于提高国民生产,为国内市场经济提供自由但规范的竞争环境。

  未来中国将继续践行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在十二五时期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均衡增长,发展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幅度减少贫困,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发展的可能。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做到人人享用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使是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战略,扩大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共享发展的机遇,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和谐的世界。

推荐访问: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 经济发展 意义

热门文章

2024年浅谈纪检监察工作面临困难及对策

民主政治是实施权力监督的环境条件,而民主政治的精髓就是通过有效的权力配置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政治文明国家,就要从严治党,就要加强党内监督,尤其要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领导干

政治机关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4篇)

政治机关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

2024公安民警职务晋升(3篇)

公安民警职务晋升

2024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会议记录(5篇)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会议记录

2024年度关于加强公安机关网络舆情风险防范工作部分思考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网络上交织碰撞,所形成的“网络话语”逐渐成为重要的舆情力量,使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两微一端”为

基督教为亡者祈祷经文6篇【完整版】

基督教为亡者祈祷经文(诗班唱诗歌,等候开会)主持人:基督徒()荣归天家追思礼拜现在开始。主持人:全体肃立、默哀(信徒祷告不超一分钟为好)……默哀毕。主持人:

那些借调人到底怎么留下来?(2024年)

上级单位之所以要“借调”,恰恰说明这个单位缺人,特别是缺能做事、会做事的人,这就意味着有打破“借而不调”僵局的希望,从而名正言顺一直留下来。下面我结合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说说怎么“调”。方案一:保持耐心

小学思政课实施方案小学思政课实施方案(完整)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加强,小学思政课在课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是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思政课是指以道德素养、宪法法律、人生观价值观、民族精神、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健康等为核心,

共青团xx市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全文完整)

文章详情共青团xx市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尊敬的领导、全体青年朋友们: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决定,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

2023最新烈士陵园闹鬼鬼把孩子追到烈士陵园(五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

意识形态方面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4篇)

意识形态方面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

学校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实施方案(完整文档)

为切实做好党的二十大期间我校维稳安保工作,及时高效贯彻执行中央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委统一部署要求,各单位要始终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凝聚共识、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狠抓校园维稳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