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9篇
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9篇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百度文库 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 ---以孔子与苏格拉底为例 摘要:东西方的两位思想家孔子和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tle>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百度文库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
---以孔子与苏格拉底为例
摘要:东西方的两位思想家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人事、道德、思想教育等方面问题诸多有相似之处,然而,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孔子的守成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也反映出两位鼻祖各自的思想倾向对比。由此比较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它们主要表现为注重整体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强调德治与强调法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等方面的区别。
关健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孔子;苏格拉底;比较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自古有之,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伦理道德教化为中心,政治要求寓于伦理道德的教化之中,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把伦理教化和政治教化融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大多体现在个人经验和直觉感悟,具有一定的感性色彩;而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大多注重科学研究和逻辑分析,理性色彩浓重,并具有强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
说起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鼻祖,人们不禁会想起中国的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两位圣贤在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难分伯仲,他们都是用“述而不作”这种方式表达思想——格言式的孔氏“论语”是孔门弟子整理而成的,论辩式的苏氏“论语”则是柏拉图、色诺芬等人记载下来的。不过,两位圣贤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孔子怀有强烈的入世之心,为了重返仕途,曾多年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国;苏格拉底始终安心做一个职业的雕刻技师,喜欢利用业余时间漫步雅典街市,自由闲适地找人谈天。此外,孔子晚年的基本身份是教师,招收的学生比较多,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说法,相比之下,苏格拉底的朋友比较多,在交往的过程中,平等的争辩随处可见。由于这两位思想家的思想在中西方薪火相传,影响深远,将他们的部分思想作一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与个性。
一.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异同
首先,苏格拉底和孔子都很关心人事。自从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利斯提出“什么世界的本原?”问题后,以后的哲学家或智者都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苦苦探索,并相继提出了水本源说、无定说、气本源说、火本源说、数本源说、种子说、原子论等观点,但始终跳不出“本原是变与不变,一与多”这种即定的思维模式,而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他认为,哲学家如果只关心天上的事而不重视人事问就是不务正业,人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人的心灵,通过这种方法来认识世界,因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了世界上一切的自然规律,人天生就拥有知识但常人却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而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把心中既有的知识显现出来。人的心灵就像是一块被灰尘覆盖的石头,一旦接受教育,就像把蒙蔽在石头上的灰尘拂去,从而显露出应有的光芒。苏
格拉底首创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称之为“助产术”或对话法。即以对话的方式,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引导人们一步一步去发现自己原有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中的混乱、矛盾和错误,从而逐渐得出理性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而在东方的另外一个国度相隔不过百年之遥的孔子也非常重视入世、救世的思想,他认为“学而优则仕”,儒家的思想就是为了培养救世的君子、大丈夫、圣人的。西周后期,政治衰败,宗教精神观念发生动摇,春秋时期,“神”的信仰出现严重危及,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把视野开始转向“人”,逐渐形成一股轻“天”重“人”的思潮。便出现“民为神主,神依人而定”的思想,这种是对传统人、神关系的颠倒,引申出重民的政治原则,即“重民轻君”。
其次,苏格拉底和孔子都重视道德教化。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人的灵魂入手,改善公民的丑恶灵魂,使他们变得崇高而善良,并且把国家的荣辱放在第一位,重视个人的名誉,不要为一己私利而不顾一切。他提出“德行就是知识”的著名论断,究其深层的逻辑必然,是因为苏格拉底所坚持的真善一体思想,知识的真假所代表的为是非判断,德行的善恶所代表的价值判断,既然苏格拉底相信真的即是善的,由此必定得出“德行就是知识”的论断。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正知道什么是善,就一定会行善,如果一个人不去行善,恰恰是因为他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善,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而不去行善是不可能的事,并由此推导出“无人有意作恶”,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所做的。而孔子所说的“德”基本上是属于伦理道德范畴,德即是仁,仁者爱人。政治被赋予了非常浓厚的道德教化的色彩,甚至可以说道德教化就是“德政”。孔子认为道德教化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心存仁厚,自觉尊礼守礼,从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举起所而众星共之。”[1]充分道出了德政的重要意义,所以,仁德的君主必须把施行德政、化民以德当作首要任务,“不教而杀谓之虐”。[2]在孔子看来,不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教导,就进行杀戮,可称之为暴政。道德教化的根本一条就是要人知礼,只有知道礼仪廉耻,才能行仁义之事。“不学礼,无以立”。[3]也就是说,作为个人,要立足社会,必须知礼学礼,克己复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这样就可以做到天下归仁,王道自现。
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治国的方面也存在相似之处,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他认识到政治是一门严肃、伟大、美妙的技艺,这种技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纯熟的,只有兼具卓越的智慧和崇高道德水准者才能运用好这门技艺,从而被称为政治家。也就是说,政治家不仅要具备博大深厚的知识积累,他的灵魂也必须有善的哲学修养,方能引导人们从善如流。否则让那些不懂治国之道的政客来治理城邦是很危险的,就像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却被任命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一支军队,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蒙受羞辱和痛苦。这就是他的所谓“贤人政治论”。无独有偶,孔子也有诸多任贤的思想,统治者要知人善任,选贤任能,善于把贤德之人聚拢在自己周围,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他从前人的经验中总结道:“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5]提醒为政者举贤才,远小人。
苏格拉底反对强权,他多次批判智者派所宣扬的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的观点,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他把自己比喻成牛虻,为的是时刻提醒人民心存美德,他的伟大使命就是要使政治家和人民懂得改善灵魂中争权夺利的恶念是人类走向美好生活关键所在。而孔子也反对战争,他把春秋各国的连
年征战称之为“春秋无义战”,并奔走各国游说国君消除战争,实行仁政,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社会环境重新回到西周时期安定有序的状态。
中国的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中西方文化所决定的思维方式存在着诸多差异,倘若要就孔子与苏格拉底之间的异同做出全面的比较,显然不是这篇短文所能胜任的,在此只想通过两个人最终所遭遇的近乎截然相反的人生命运来比较其思想倾向的差异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并由此引出东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孔子的守成与苏格拉底的批判:
孔子享年73岁(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对于这段漫长的人生旅程,孔子在《论语》中有一段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番话,显然是孔子在垂暮之年对自己的一生所作的一个简短的总结。孔子代表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孔子曾说“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6]他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不胜的礼乐制度高度赞扬,不胜向往,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守成或传承的态度。这种思想倾向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孔子的这种守成的思想倾向,对于中国历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盛行的是“代圣人立言”,“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思想表达方式意味着,思想家的思想不是出于自己的凭空创造,而是在挖掘传统经典著作中的微言大义。
如果说雅典公众是“酣睡者”,那么,苏格拉底就是“唤醒者”。在酣睡者与唤醒者之间,立场截然相反,愿意完全相悖,这就使苏格拉底不由自主地站到了雅典公众的对立面,这就为苏格拉底之死,提供了必然性。苏格拉底所代表的则是批判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于“挑刺”,在于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对于传统的做法、普遍性的积习,绝不视为当然。在西方文化的源头,这样的思想倾向也许在更早的时候就萌芽了,泰利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反对自己老师的“水本原学说”创立了“无定说”;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又否定的自己的的老师,创立了“气本原说”,但它在苏格拉底身上,特别是通过“苏格拉底之死”,才得到了突出而鲜明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不死亡作为代价,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从此以后,这种具有批判精神、质疑性格的思想倾向就一直流淌在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譬如,在中世纪,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地心说”的挑战;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洛克对于“君权神授论”的驳斥;在19世纪,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尖锐批判,在东西方世界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些都可以说是为苏格拉底精神在现代西方思想界一丝回响。
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区别: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
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整体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区别,古代中国坚持整体价值取向,表现为“一家为本,国家一体”、“家天下”的思想。比如中国古人追求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大学》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思想就是将人的品行、道德、思想的培养与天下的治理联系起来。其伦理思想理论体系要求个人要服从社会整体,重视整体的要求多于重视个人的发展,直到现在,我们还奉行的是“先集体,后个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西方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不同,他们根强调个体价值,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由强调神权、君权、等级特权向强调人权的转变,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直到中世纪,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强调神权、君权、等级特权。到了近代,人权取代了神权、君权、等级特权,洛克认为,人人平等,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国家的重要性决不能以牺牲个人的独立性来保障。卢梭强调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是国家权力的真正主人。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后,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思想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取向更加突出。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不同
首先,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法治,中国则更强调德治,以德代法。孔子反对君王擅用杀戮之刑,认为君王有德,便可使天下百姓沐浴德政,刑罚杀戮便无从谈起。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时,孔子告诉他:“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8]对人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9]在孔子看来,为政者仅凭刑法治国,国民不过是摄于刑法之威而不敢犯法,并没有由衷地感到触犯刑律是一种羞耻行为,而用道德规范去教化公民,让他们懂得各自的地位和应该奉行的礼法,人民就会有僭越的耻辱,就会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种规定。
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他写道:“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其次,统治者要为政以
“正”,端正自己的道德品质,力求作风正派才能使政令得以实施。“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再次,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最后,孔子认为老百姓也要学礼,受礼的束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儒家注重理想人格的培养,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通过德政的实施,实现王道。因此,在道德上强调重义轻利,在政治上强调民为邦本。实行仁政,根本在于得民心,而要得民心,不能只靠行政手段,必须以道德教化为主。道德教化必须从修身开始,并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就是《大学》中关于“三纲八目”的主要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把德行的培养放在首位,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以道德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原则是其显著特点。这种
“道德中心论”成为古代中国政治统治与西方政治统治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西方国家重视法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苏格拉底非常尊重法律。他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们一致制定的协议,是城邦意志的提现,既然是公民们举手通过认可的法律,就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协力,使城邦强大无比。然而他却生不逢时,他的品格,他的思想,不为时人所容,终以教唆青年、亵渎神明等罪名被判处死刑。即便在狱中,他对法律的信念依然坚定不移。他对劝他逃走的朋友说道:“无论在战场上,在法庭上,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你都必须服从你母邦和国家的命令,或者遵守普遍的正义来劝阻这一命令,但是你不能伤害你的国家,要知道,即便是伤害了你的父母,也是犯罪,如果伤害了你的国家,更是犯罪。”[11]就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当狱卒拿来
毒酒时,苏格拉底表现得从容不迫,异常镇定,反而劝告他身边的朋友们不要伤心落泪。他把国家的利益、公众的法律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所以他才坦然而坚定地迈向另一个世界。
亚里士多德详尽地阐述了法治的优越性,强调法治教育的必要性。他认为法律是多数人制定并体现多数人的智慧,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因此,他认为,谁让法律来统治,谁就是让神和和理智来统治,但谁要是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人了兽性的因素。奥古斯丁主张,法律是维护和平秩序的必要工具。因此,每个人首先要忠实地执行上帝的永恒的法律;其次,一个城市的公民要服从该城市的法律。托马斯·阿奎那认为除了用教学的方式向别人阐释真理之外,还要采用法律和劝告、惩罚和奖励等手段劝戒人们不做坏事,诱导他们乐于为善。卢梭强调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公意的行为”,主权主要是通过立法权来实现的;而法律一经建立,任何人都必须服从。西欧国家由于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有效宜传教育,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非常强烈。公民的强烈的人权、平等、自主意识和强烈的民主法制观念,为西欧资本主义民主法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侧重追求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别。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重视内在价值,强调以修身为本。儒家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君子之本在修身。认为统治阶级要
“治国、平天下”,首先必须
“修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成为
“外王”,首先必须
“内圣”。重视自我教育,讲求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讲求反省内求,孔子主张内省,凡事求诸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中庸》则强调
“慎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倡通过修身养性,改变人的气质,陶冶人的德性。这表明中国特别关注内在价值的追求。西方古代的先哲们虽也强调人的内在道德,如苏格拉底
“知识道德平行”论,规劝人们要
“认识你自己”并提出“知识即美德”,如毕达哥拉斯的
“和谐即美德”,伊壁鸿鲁提出
“合理快乐主义”,但他们更多的是强调知识、快乐、幸福的价值观念,更多地注重人的外在价值追求。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同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区别。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显性教育方式,如我国古代往往较多采用灌输式教育方式,孔子的《论语》就是一种以说教的形式对世人进行教育,单纯向人灌输这样或那样的具体规范。总的来说,中国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方法即灌输与认知的方式。发展到现在,我国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在专门的教育时间中对各种层次的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国家虽也进行公开、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但他们更多地倾向于间接的、多渠道的、广泛的方法亦即以渗透与规范的方式来实施,比如苏格拉底就是通过对话的方式,运用缜密的逻辑思维从而启迪对话者的智慧,这种教育方式具有的极大的自然性和隐蔽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西方国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到了近代,随着各国交往的增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的趋势也愈益显著。可以预见,各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将在相互比较中发展,相互借鉴中提高。
[参考文献]:孔子
《论语》
中华书局1995年第二版
篇二: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tle>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百度文库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一、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主要研究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各方面,探索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发展路径,从而明确可借鉴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分为:各国或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各国或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各国或地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各国或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
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具体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运用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运用阶级分析法。
(二)具体的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和比较法。
三、在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诸多环境因素中,起着更为广泛而具体的作用因素
社会因素,指宏观方面的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
家庭教育因素,是首要的、最基本的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包括学校直接的教学、课程和教材的种族中
—
心论和学校的日常行为。
同辈群体因素,是一个独特的、及其重要的政治社会化因素。
大众媒体因素,迅速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直接或间接的政治内容潜移默化地给予青少年影响。
四、中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班主任与辅导员工作,是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推进“第二课堂”,是中国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
强化班级与党团队组织建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五、韩国、新加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注重儒家文化的熏陶。
制定层级分明、循序渐进的日常道德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日常教育中普遍开展五项辅导活动等。
强化日常行为准则与礼仪教育。
制定校园管理规则和学生行为守则、班级规则,设置“道德教室”,对学生进行礼仪行为规范训练等。
开展课外活动。包括班级活动、校园文艺与体育活动,以及国庆、校庆等全校性活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课外活动等。
推进社会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服务。引导欢迎下载
—
学生在社会服务中锻炼自己;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清洁活动、植树运动、国家意识周等活动。
六、推动服务学习的策略
创立支持服务学习的机构。
在英美两国,服务学习得到社会机构和学校服务学习机构的推动如圣母玛利亚大学的社会关注中心和社区自愿服务组织(SUV)等。
做好服务学习计划。有效的服务学习有赖于良好的社区服务计划。
培养服务学习的骨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愿服务的习惯,另一方面要为他
们提供利用服务经验去领导和推动其他同学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
提高学生群体工作的技能。要帮助学生学会互相合作,掌握处理各种冲突的技能。
建立学校与社区的伙伴关系。
只有建立了学校与社区的伙伴关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与当选官员的联系能力、表达意见的能力和参与当地事务的能力,使学生熟悉地方事务、了解地方政府的服务和法律。
七、美国教育改革服务学习联合会提出服务学习
由五个部分组成:预备,学生发现社区问题,并制定满足社区需欢迎下载
—
要的发展计划;合作,学生
和当地社区结成伙伴关系,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服务,学生实施有助于社区的服务计划;课
程统和,为解决社区问题,学生综合运用在学习所学的知识;反思,学生对所从事的社区服
务工作进行反思、讨论和写作。
八、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政治教育。以德国宪法为价值核心,民主、自由、平等、法制、和平统一是德国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要内容。
民主教育。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社会科成为德国公民教育的主要课程。
宗教教育。主要内容涉及伦理道德方面,德国宪法规定宗教教育为核心课程,教会管理宗教课事宜。
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
九、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国民伦理教育。主要包括:国民伦理教育、现代生活理论、经济生活理论和国家安全和国际
关系。
民主与人权教育。韩国课程改革增加了民主与人权的教育内容。
民族意识教育。注重从乡土教育入手,逐步达到其民族意识教欢迎下载
—
育目标。
世界公民教育。即具有世界公民精神,以平等开放的姿态对待外国人和外来文化,承认世界的多向性。
十、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国家意识教育。灌输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东方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东方传统价值观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文化。提出
“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并将其作为“治国之纲”。
民主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具备献身国家建设的精神。
法纪教育。制定和逐步完善了一系列约束公民社会行为的条例和法规,并在公民中进行宣传教育。
宗教教育。中学普遍开设宗教课程,内容涉及多种主要宗教的起源和教义。
十一、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政治观教育。从以自由主义的个人利益上升为美国式的国家利益,宣传以强权政治为核心的
扩张主义。
价值观教育。目的是促进青年的个性自由发展、自我完善,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前途为动力,促进学生自觉接受价值观教育。
社会规范教育。集中体现了美国的主体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
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历史教育实现,以历史作为维系整个国家人民的纽带。
欢迎下载
—
健全人格教育。健全人格的主要内容是:自由的意识、乐观进取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公民宗教教育。公民宗教体现了美国人的民族精神——“美国精神”,即爱国的民族精神;
乐观进取、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崇尚个人奋斗的民族精神。
十二、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的目标:从“和魂洋才”到“皇国良民”。
战后目标: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十三、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新加坡力求培养出人民的国家意识,塑造拥有
“敬业爱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实效”的新加坡精神的
“新加坡人”。
这一培养目标分为三层:
一是对自己民族及文化传统的认同。
二是树立亚洲人的挂念,以保护新加坡在引进西方技术的过程中保有自己的独立性。
三是培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加坡人”。
十四、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政治教育。让学生理解民主、政权、政权组织形式等基本政治生活要素,弄清“政治觉悟”、“政治行动”诸概念的逻辑关系,要求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并
欢迎下载
—
能正确观察、评判社会政治现象。
经济教育。不仅要求受教育者掌握知识、能力和技巧,更要求提高其劳动素养、经济素养和道德素养。
法制教育。形成青年一代的法律意识,使其严格服从法律。其主要内容涉及宪法、经济法、民法和刑法等。
道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不仅要了解基本的道德准则,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而且要认同国家和全人类的价值。
生态教育。培养公民的生态意识、对待自然正确态度和生态价值,培养探究自然的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教育。主要包括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发展史、个人的社会作用、人际关系、生活道路的
选择及基本的社会心理知识等,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变化。
“俄罗斯新思想”教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国家作用”、“强国意识”、“社会团结”四个相辅相成的部分。
十五、英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开展宗教活动。宗教势力以上帝的名义向国民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并渗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它是英国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
强化品行养成。学校注重从小培养学生注重礼仪、仪表、个人品欢迎下载
—
行,处处把培养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并与英国社会、家庭传统密切相关。
注重课外活动。学习广泛组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以增加学生的道德实践机会,拓宽教育时空。
十六、日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开设“特别活动”。利用特别活动进行德育,类似于我国的第二课堂,各学校把它视为衡量
学校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课外学习室活动。二、学生会活动。三、俱乐部活动。四、全校性活动。特别活动被誉为日本德育改革的典范。
开展劳动教育。是通过树立劳动观念来培养劳动意识,通过劳动体验来养成热爱劳动、珍爱劳动成果、与他人合作的好品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日本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学生指导。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是日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灵活性的重要体现。
十七、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欢迎下载
—
一、综合考虑,突出校园环境的整体美。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净胜文明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
二、细节入手,突出校园文化的育人理念。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立意要高,不能就环境论环境,要注意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来研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一、紧扣校训内容,塑造独特的校园精神。校训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表征和灵魂,是一所学校历史形成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
二、优化育人目标,确立健康的价值取向。育人目标是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为学生指引学习成才的方向,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有显著的宗旨意义。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一、以人为本。要关注
“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好校园制度文化。因为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是构成现代学校的重要元素,是学校管理的杠杆。
二、以校为本。立足学校实际来建设学校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很重要,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习惯和传统,所以要立足本校,发扬特色。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一、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动态因欢迎下载
—
素,是一种能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颐养身心、提高修养的活动。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体育活动、学术活动和娱乐活动。
二、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区团体。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重要渠道。
十八、法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人权教育。在法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
民主生活教育。是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为民主生活准备知识、为民主生活
准备技能和为民主生活准备经验。
政治合法性教育。即要教育公民能对政治制度和管理人员的道德感和正义性作出评价,并且认识法国的政治制度是合权威的、能过让人服从的,而且是最好的、良善的和正义的。
爱国主义教育。侧重对历史文化的珍惜和爱护,又突出地体现在名目繁多的博物馆中。
伦理道德教育。强调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重视系统的公民教育和道德知识传授,同时,不完全否认和排斥宗教教育。
除以上几种主要教育内容外,还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等。
十九、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重视理性。强化理性,培养理性公民成为美国公民教育的一个显欢迎下载
—
明特征。理性主义意识着重视知识、尊重科学与经验,强调思维的批判性和自主判断力,要求具备合作、宽容和客观等
品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呈现出重视理性的特征是因为美国存在促进理性的内在因
素。
突出个人权利。强调个人权利的自由主义对美国宪政民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虽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个人权利,但并不排斥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教育。
高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美国结合的最重要的情感力量。爱国主义不仅不能被侵犯,而且意味着对他国的支配。
强调服务学习。做公民就是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因而公民资格的实践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杜威是这种公民教育方式的最主要倡导者。
树立核心价值。公民美德是作为共和国的美国的永恒教育主题。
二十、英法德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注重政府的指导。政府都把公民教育作为重要职责,紧紧把握教育的主动权,多由政府直接
或间接管理和指导公民教育,中央权力得以加强,都力图通过公民教育来教育下一代使他
们能够遵循各自社会的政治秩序,维护和实现各自国家的阶级利益和政治目的,充分体现国
家意志。
欢迎下载
11
—
强调责权公民的培养。公民教育就是为了保证学生有效地参与民主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在知识、技能与价值提样等方面做好准备,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增强人民的公民意识,其最终目的在于推进社会政治进步,建设高度文明的政治制度。
强化宗教的影响。多数欧洲国家都有悠久的宗教历史,并且宗教思想本身就凝聚着一定道德
思想,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社会发展和稳定
的重要因素,各国政府都注重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为实现公民教育目标服务。
强调教育的渗透性。实施公民教育时反对强制和灌输,提倡陶冶和启发,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注重营造公民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保持教育的渗透性、隐蔽性和持久性,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十一、日本、韩国、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倡导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强认同感。民族精神作为源于民族存在、民族生活的社会意识,是
一个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是每一个民族成员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
珍视和继承传统,突出民族性。
学校、家庭和社会全面协作。
兼收并蓄,东西融合。
实行全面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欢迎下载
12
—
全面主义的学校德育的涵义是以道德课为主要途径,其他课程和活动也挖掘道德教育因素,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出道德教育的功能。
二十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异同及启示
共性:一、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教育。二、道德规范的养成、三、社会规范的传递、维护国家利益。国际竞争精神的培养和阶段性与层次性。
差异: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二、无产阶级性和资产阶级性。三、一体性和多样性。四、外输性和本土性。五、抽象性和具体性。六、无神论和有神论。
原因分析:一、理论基础不同。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各异。三、国内外政策需要不同。
启示:一、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二、弘扬传统美德,不断丰富政治教育内容。三、根据形势发
展完善内容结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四、更新思想
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
二十三、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异同及启示
共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国家目标、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统一性。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注重对健全人格和群体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全球性。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青年欢迎下载
13
—
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个性: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体现的政治性不同。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体现的实质内容不同。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反映的民族传统不同。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体现的特征不同。
启示:一、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三、注重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四、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
二十四、美国校园文化建设及启示
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观。一、强化公民责任与服务意识。二、追求个人在道德和公民方
面品质的完美。三、树立共同体意识。四、发展领导能力。五、强调全球性。六、多样性。
构造学校仪式。体现学校精神价值的仪式活动,即可成就学校的伟大,也可培养学生的高尚
美德。
创立荣誉体系。荣誉制度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态度,使人们生活在一种彼此信任的氛围里。
传递校园故事。故事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载体之一。校园故事主要体现该校创办者道德品质的传奇故事。
塑造学校物质文化。良好的文化环境,会把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注入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心理
结构中,使其积淀为深层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积淀将有效地引欢迎下载
14
—
导、规范、激励受教育者的
行为。
启示:
(一)积极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国际交流。
(二)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共青团工作紧密结合。
(三)借鉴海外经验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重。
二十五、日本校园文化建设及启示
凸显校园文化的文化意识。坚持以人为中心,适应人的精神需求,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体现传统文脉的延续,塑造一个优美、宁静而富有文化和时代气息的校园,这是日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
强化精神文化的熏陶。日本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价值和爱国主义
教育。
注重特别活动的文化。利用特别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日本校园文化建设很具有特色的教育途径。
启示:
二十六、服务学习
服务学习是当前英美两国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和课程。服务学习又称经验学
习、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或社区参与等,其内容是学校通过提供欢迎下载
15
—
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将社区服务与课程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合作、尊重差异等社会技能以及独立性、自尊、自我价
值感、思维的批判性等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社区意识、归属感,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
的公民。
服务学习是杜威的思想和科尔伯格等人的道德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自20世纪90反映了社群主义的政治观。除以上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也为服务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的研究和理论阐明了学习的本质。
服务学习正是社区服务将知识、技能与价值进行了结合,完成了有意义的学校或社区目标,因而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学校教学的社区状况的改善。
服务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对某些价值的认同和对社区的归属感,最终使学生成为具有民主技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公民。
其实施步骤为(见第七题)
推动服务学习的策略:创立支持服务学习的机构。二、做好服务学习计划。三、培养服务学习的骨干。四、提高学生群体工作的技能。五、建立学校和社区的伙伴关系。
从英美两国学校的服务学习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以参与意识和技能为重点,培养学生民主参与的技能和对社欢迎下载
16
—
区的责任感。
二、以服务项目为内容,即针对社区的需要和问题提出并实施服务方案,从而培养群体合作的技能和社区意识。
三、不断提升参与水平,保证学生成为独立行为的公民。
四、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理性的公民。
五、强化社会实践的支持性系统,树立学生持久的社会服务意识。
二十七、美国的校园文化建设
(见第二十四题)
二十八、自由至上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政治上保持消极态度,坚持低水平的参与政治。基本政治任务是选举组成政府的代表;每个
人只在私人空间享受自己的权利,与志同道合的合作以追求利益,遵守法律,不侵害他人的
权利。
经济上追求成功,具备市场所需的品质。把人理解为竞争的个体,是计算并促进自己利益的人,因而把自由的追求和私人的生活的满足置于优先的位置,并放弃参与国家管理的自由。
二十九、罗尔斯的原初状态
“原初状态”是罗尔斯用来导向两个正义原则的程序设计,合乎原初状态就可能达成正义观念。即:一、有达成共识的意愿。二、处于相互对等的地位。三、理性而互相冷淡。四、反思性平衡。
欢迎下载
17
—
“原初状态”实际上是保证正义观念得以产生的对话环境,即正义观念的树立和公民美德的形成有赖于平等、自由的对话环境,因而必须塑造呵护正义的教育环境。但其未解释好社会和好公民谁先谁后。
三十、共和主义的理想公民特征
以公共利益为重。公民美德的实践是保持他们自身的自由的条件,因为公民美德是指向公共
利益的,公民只有为公共利益尽义务,才能拥有公民权利。
以国家认同为基础的多元认同。共和主义的国家是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形成的共同体,因而共和国与公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理性商议的能力。公民及其代表通过公共讨论、公开演说。达成分享的理解,接受不同的可能性和妥协性的合法性,形成自愿联合的共同体。
三十一、社群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公民教育的过程必然是发现的过程,是通过发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意义和目的,即发现与
民族和其他成员的纽带关系及其要求,发现共同价值的价值追求,从而把自己培养成忠于国
家利益的公民。这种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一、通过历史和文化探索发现公民角色的意义。
二、通过社区服务发现公民角色的意义。
欢迎下载
18
—
三十二、多元文化主义的特征批判主流文化的支配性。
批判自由主义的中立性。
职责普遍的平等公民观,否定群体认同的差异性。
批判自由主义宽容的狭隘性。
三十三、青少年思想政治的发展
中外青少年儿童对政治国家的认知和情感:
一、青少年对于国家施政的看法随着年龄增长由关注个人转变为关注制度。
二、青少年对于辨别政府和非政府飞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提升。
三、青少年对政治的结构或者国家的权利阶层的理解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四、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及其具体信息方面的理解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的。
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发展的因素:
(见第三题)
欢迎下载
19
篇三: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tle>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艾政文-百度文库2010年第1期(总第223期)EDUCATIONEXPLORATION
No·1,2010
SerialNo·223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
艾政文
(开封大学马列德育部,河南开封475004)摘
要: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主要有直接灌输法、实践教育法、隐性教育法和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教育法等。韩国的做法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的启示有:要善于将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形成合力,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视社会实践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借鉴他国有益经验。
关键词: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比较
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迅速实现了市场化和工业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一跃而成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被国际社会惊呼为“第二个日本”。其迅速崛起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韩国人将其根本原因归于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视。虽然韩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韩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与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
一、韩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1·通过开设有关道德伦理课进行直接教育韩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之一,政府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韩国政府始终把德、智、体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三大指标,并强调德育第一,韩国宪法也明确阐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在韩国,德育目标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具体的公民道德伦理课来实现的。在小学阶段,学校通过开设“道德”和“生活”课对学
生进行基本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教育。在中学阶段,学校
通过开设“国民伦理”、“传统伦理”、“伦理与思想”等课程对
学生进行“伦理道德”和“国民精神”教育,以培养适应现代
社会的并具有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好公民。在大学阶
段,除了继续开设“国民伦理”作为必修课之外,还开设其他
有关政治理论的选修课。如汉阳大学开设的“国际政治”和
“朝鲜政治”等课程,学校通过开设这些政治理论课以增强
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和
民族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2·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进行实践教育
在韩国,政府和学校都非常重视把思想道德教育与社
会服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
服务活动。政府部门每年都要从本年度财政收入中划拨一
定比例的专项资金作为支持学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经
费。近几年来,有些学校还把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列为必修
课,明确规定不获此门课程学分的学生将不能毕业[1]。学
校还通常会与当地的社区联系,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
各项活动。如组织学生为社区老人和残疾人服务,参与社
区环境治理以及各种爱心捐助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有
效开展,既锻炼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人
格,又磨砺了学生的意志,使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充分转化
为道德行为能力,从而达到了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3·利用本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隐性教育
韩国学校在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过程中,不仅重视
课堂教育,更重视利用本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
教化。在韩国,从幼儿园到高等学校,在校园的走廊里、教室
内、图书馆里,都可以看到许多精美有力的汉字书法,其内容
基本上是历史先贤们关于做人的至理名言,还可以看到很多
韩国传统的山水国画。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爱
国热情和增强学生对自己祖国的无限自豪感。此外,韩国的
大学几乎都是城市中最漂亮的建筑群。以韩国的岭南大学为
例,其校园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校园内不仅环境优美,而且
还保留了许多富有韩国历史文化底蕴的代表性建筑。学校把
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拆迁的历史文化建筑移植到校园内,这
样既保存了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提高了本校的文化
品位,同时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起
到了一举多得的社会效果[1]。
4·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法
韩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建立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体制[1]。韩国政府强调,教育必须要由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来完成,只有通过三者
相互紧密配合,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首先,韩国人非
常重视家庭的教育作用,因为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会
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韩国,父母要主动承担起对
子女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传统的道德伦
理为主,如要求孩子讲“忠诚”和“孝道”,对父母要孝敬,对
国家要忠诚。其次,学校要成立家长联谊会,通常与家庭保
持密切的联系,以充分发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教育作用。
再次,在韩国各地,有许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如
韩国童子军协会、韩国青年团、红十字会等,它们通过各种
活动方式来支持学校德育,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如
消除不良心理、救济贫困学生和开展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
活动等。通过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方法,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5·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整合东西方思想文化资源
韩国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一直处于文化次中心的地
位,它将儒家文化传播到日本及周边诸国,并形成了自成体
系的韩国儒家理论[1]。儒家伦理已深深扎根于韩国的文化
之中,融化在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里。在儒家文
化的影响下,韩国形成了重视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韩国
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个人生活礼节、家
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和国家生活礼
节[2]。通过开展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伦理教育,提高
了公民道德素质,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培育新型
的韩国国民精神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随着
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价值
观也不断涌入韩国,日益影响着韩国青少年,以自由主义和
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意识形态对传统儒家思想产生了一
定的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韩国政府更加强化了传统儒
家伦理价值观的教育,以试图实现一种融合东方传统和现
代西方价值观的道德教育观念[1]。
二、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1·在学校统一设置政治理论课进行直接灌输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设置政治理论课,统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思
想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在小学阶段,通常开设“品德与
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授课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实施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在中学阶段,主要开设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授课方式比较单一,仍然是以
讲授为主,着重理论灌输。在大学阶段,全国统一开设“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课,除了这四门必修课之外,还开设一些选修课。
这些课程由教育部统一规定教学大纲和学时数,各个高校
和各级教育部门不得随意更改。在教学方法上虽然与小
学、中学阶段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采取理论讲授加实践的
模式,即实行以课堂理论灌输为主,以实践教学方式为辅的
模式。通过系统地讲授这些理论课程,对学生主要进行四
个方面的教育: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行系统的科
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进
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为基础,进行公民道
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3]。
2·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间接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各级学校在思想
政治教育方面也积累了诸多经验,除了大量运用传统的理
论灌输法之外,还运用了实践教育法。所谓实践教育法就
是指教育者组织、引导被教育者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
高被教育者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4]。实践教育法大
体上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即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和社会服
务。生产劳动包括实习劳动、义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等,学生
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又可以使
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学生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调查,可以使他们深刻认识我国
的国情、民情和乡情,加深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加深对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认识,从而树立坚
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社会服务方式
主要体现在生产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运用各种先进典型进行榜样示范教育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先进人物和先进事
迹,各级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利用这
些先进典型人物或事迹来教育和激励学生,要求学生积极
努力地向那些先进人物学习。这种教育方法我们通常称之
为典型教育法或示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它与理论灌输法相比较而言,更富有感染性和
可接受性,是我们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4]。在
学校里经常开展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和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
学习活动,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精神,学
习他们热爱党、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
神。通过对这些先进典型人物的学习,可以使我们的学生
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4·利用现代大众传媒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在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随着现
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新型传播媒
介也不断涌现出来,如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这些新型
媒体的出现给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
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在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党和各级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
运用各种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
义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以科学的理论
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
秀的作品鼓舞人,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同时,各级学校也充分利用各自的校园广播、网络等有针对
性地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马克
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三、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中韩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比较,我们
可以发现,虽然两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
大的差异,但韩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灵
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概
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善于将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有机结合起来
从以上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韩国在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非常重视显性教育法的运用,又巧
妙地运用了隐性教育法,不仅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且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谓显性教育法就是指教育主
体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比较正规的方式或途径
直接使被教育者接受并消化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法。例
如,在韩国,通过学校开设道德课、生活课和国民伦理课直
接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知识和道德规范,对学
生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同时,韩国还非常巧妙地运用了
隐性教育法。所谓隐性教育是指隐藏教育主体和教育目
的,通过非正式的教育形式,将教育内容渗透于环境、文化、娱乐、制度、管理等教育对象日常生活工作所接触到的教育
性因素中,从而引导教育对象自主感知教育内容、自主选择
教育信息、自主内化教育内涵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5]。
如韩国学校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
思想教育。这两种教育方法各有优势和弱点。显性教育突
出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忽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因
而容易导致教育客体逆反心理的产生;而隐性教育法则突
出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和选择性,但容易导致教育客体的随
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我们应善于把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
育法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注重形成合力,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密
切配合,形成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方法值得
我们学习与借鉴。一方面,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
得益于家庭,父母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孩子的道德养成教育。
实践证明,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一个教育者除了要给学生提供
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之外,还要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沟
通,建立学校与家庭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机制。
此外,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大学校,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不仅要全面优
化育人环境,而且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的良好格局。
3·重视社会实践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重
视社会服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为此而采取
了多种有效措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政府提供经费保
障,学校把学生参与社会服务与毕业资格挂钩等。相比之
下,虽然我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认识到社会实
践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
乏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作保障,而多半是流于形式,其效果也
就可想而知了。对此,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借鉴韩国的有益
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紧密结合本国
的国情,在有效地整合各种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基
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制度,逐步建立起学生参与社会
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化与
常态化,从而为培养思想品德良好、社会实践能力强的有用
之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4·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借鉴他国有
益经验
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韩
国正确地处理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既很好地吸收了
东方儒家文化伦理的精华,又积极地借鉴了现代西方文化
的自由特质,更坚决地保存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充分体
现了古为今用、洋为韩用的特色[1]。中国作为东方儒家思
想的发源地,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
粕。儒家思想中的仁义观、忠孝观、诚信观和礼仪观等优秀
传统思想文化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这些传统的伦
理思想为我们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
文化资源。与此同时,作为现代公民,我们还应具有世界性
的眼光,要在不断继承和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
础上,以开阔的视野及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心态,“大胆吸收
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
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
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6],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
中用,从而不断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1]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9·
[2]俞亚芹·韩国重视礼仪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1)·
[3]冯益谦·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J]·思想教育
研究,2007(1)·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龙一平·论美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J]·教育探索,2009(6)·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篇四: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tle>国内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百度文库一、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一)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概括为:爱国主义教育、宗教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首先,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渠道主要是中小学校,通过历史、政治、法律等学科的教育方式弘扬美国民主自由、开拓创新、勤劳诚信的民族精神。其次,美国也极其重视宗教教育。美国政府从法律上保护公民宗教自由的权利,除了法律规范的约束,宗教主要来自《圣经》中的上帝学说影响力最为广泛,主要宣扬人文关怀和普世价值观。宗教是美国公民精神之处和道德孵化器,奠定了美国人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同时,宗教深入到美国社会生活中,在美国社会起到了制度稳定的作用。再次,美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基本道德准则: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为了这些基本道德能够渗透到青少年日常行为中,美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推广道德教育课程、利用网络资源、调动社会家庭积极性等方式,教育青少年行善积德,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同时用辩证分析方法,吸取有价值的经验来补充和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二)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德国思想教育的方式主要以学校思想教育课程为主,通过其他多种形式的宗教教育和家庭教育配合。有研究者认为课堂教育是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渠道,同时采用“问题式”和“探索式”的科学教学方法为重要手段,配合社会实践等传统形式,加强心理咨询方面的举措,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宗教影响作用,加大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的支持。二战后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在教育中如何对待纳粹主义带来深远影响的历史,德国统一后政治观点、价值取向等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也为世界某些地区国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从宏观方面看,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民主主义、集团主义、宗教教育等几个方面。而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看主要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基础文化教育和儿童道德教育,特点是充分利用父母先入为主的启蒙教育来影响和形成儿童早期的
经验,通常具有基础性作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国家、政府统一制定计划,不断调整社会发展的内容和注重整合与创新。社会教育包括了企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如企业要不断向员工进行忠诚、团结、协作的精神教育,社区和大众传媒教育、以及宗教教育培养现代公民。当然,日本历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充斥着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宣传等消极教育,发动了对亚洲国家和美国的侵略战争,造成了惨痛的历史教训。近年来日本民族主义有所抬头,军国主义思想又开始出现,这不仅值得日本的教育者深思,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的高度关注。总体看,虽然存在缺点,但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对与日本国家民族意识的形成,不同阶段国家政治体制的维护,培养出为日本现代公民,并且对于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英国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虽然英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实际上英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英国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与我国不同。英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隐形教育的方式存在于全社会,其中包括学校和家庭。
(五)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新加坡政府强调对国民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形成共同价值观。把价值观念提升为国家意识,并在学校、工作场所和家庭中教导,使它们成为新加坡人的生活指南。新加坡大力弘扬东方传统价值观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文化。新加坡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坚持“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对儒家文化进行批判的吸收,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入侵。新加坡注重传统价值的熏陶,反对全盘西化,倡导东方价值观。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有国家意识教育、公民教育、东方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等。其中东方价值观教育核心就是吸收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对其内容进行改造和更新,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东方价值观教育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六)当代其他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当代世界各国对思想政治教育都极其重视。从世界范围看,多数国家都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都采取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多途
径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途径,其中学校教育多为灌输式教育方法,家庭和社会为隐性教育方式。同时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从欧美地区看,主要国家均强调公民道德教育,其中都非常强调个性的健康与发展。同时各国都具有特色宗教教育。从东亚地区看,主要国家突出强调民族精神教育,日韩新等国家受中国儒家文明和近代西方现代化思潮影响,兼具东方传统儒学和西方公民道德价值观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隐蔽式和渗透式教育,提倡“无意识”工作方法
严格地说,国外并未正式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却在事实上实施着更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什么会出现此种情况?主要在于国外大都采取隐蔽式教育方法。所谓隐蔽式教育方法,即指在诸如“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国民精神或公民道德教育”等旗帜下悄无声息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国家试图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无限度延长和扩大,却又极力想给人一种“无政治色彩”的错觉,原因在于其力图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当然,西方国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浓厚的意识形态性质即政治性色彩很容易被看穿: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反共产主义的教育、国民精神教育等各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二)强调国民整体教育,注重环境熏陶
国外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强调对全体国民的整体教育,诸如新加坡的“能力教育”、“双语教育”、“道德教育”,美国的“爱国”“修养”“诺言”三培养,日本的“以培养完善人格为目标,使其成为热爱真理与正义,注重劳动与责任,富有自主精神、身心健康的国民”德育模式,都体现了对全体国民的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同时,现代西方国家还相当重视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深刻地揭示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因此,国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很注重利用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作用。诸如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风格、纪律规划、学习研究风气、教师榜样、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社会的经济环境、文化背景、道德风貌、法律规划、交往和沟通习惯等,都成了环境影响和熏陶教育的重要因素。
(三)学科综合、寓德于教,善于形成教育合力
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效果,国外在教育实施中还注重学科综合,寓德于教,善于形成教育合力。例如,在国外许多高校,就非常注意发挥各种学科、各种学术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道作用”。通过课程的设置,教材内容的选择等,力图对学生道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都蕴含着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历史可以使人借鉴,文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地理可以养成人对环境的正确态度,体育可以增强人的竞争、合作意识。在国外高校,通过各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和整合,使各学科教育都共同对品德意识、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美国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的交融性,重视学生的广泛参与;韩国将国民精神教育深入一切教育活动中,在很多教材中都间接或直接反映道德教育,全员教育。
(四)引导个人道德认知,重视道德实践
道德认知教育法,是美国德育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是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从而了解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并最终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这一方法被西方很多国家所采用并发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两点:道德判断(选择)和道德实践。简单地说,就是先做出道德认知和判断,然后在根据自己对道德认知,付诸道德行动。这一过程看似烦琐,但不可省略,道德认知和判断就是要解决“前道德问题”(即理论道德问题),而其最终目的则在于道德实践,或者说实践道德。美国重视培养受教育者对道德的认知判断能力,推理能力,新加坡通过“设定场景—学生进入场景—体验—选择”使受教育者通过自身思考做出道德选择付诸道德实践,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三、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一)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突出隐性教育的作用
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实现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显性教育为主,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隐性教育,这也致使受教育者容易排斥或反感空洞的理论说教。鉴于此,我们应该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并且突出隐性教育的作用。“灌输理论”由列宁提出,是指一种理论不会自发地
在人们头脑中产生,需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加以灌输。很多国家在不断地对其公民进行隐蔽的思想灌输,或者叫渗透。这启示我们的学校要经常通过职业、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还可以开设历史、哲学等课程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同时要重视“隐蔽课程”的作用,即通过对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等做出规定来影响学生。
(二)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民教育体系,弘扬国民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可以概括为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的活动。这里的“人”,并不单指一个人,更不是仅限为学生,而是国民全体。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理念和重构教育格局,即以全体国民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国民全体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全民教育体系。这个庞大体系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民精神为基点。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导向和精神力量,是一面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旗帜。爱国主义教育,则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这是凝聚全体人民的精神所在、核心所在,也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国国民精神,是指生发于中华文明传统、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国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中国的国民精神集中表现为,勤劳、朴实,上进、不屈,仁爱、智慧,因此,我们——尤其是我们的教育者,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素养和精神,倡导新的严谨、思辨、开放的国民精神。
(三)贯通古今,在继承中发展创新
融汇中西,是我们借鉴的前提,也是我们目前正在努力做好的工作,而在此要特别强调的是贯通古今,在继承中发展创新。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发展,使我们沉淀了灿烂辉煌的思想、文明成果,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而这一切都将构成当代乃至以后每一时代我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诸如儒家的“仁爱,忠恕,君子修为”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教育内容,道家的“无为而治”也正契合了现代“无意识”工作原则而为我们提供了实施教育的方法。当然,对国外的借鉴很有必要,但终究是一种移植或者完善的形式,我们的最终目标在于发展,在于创新。我国的优良传统本身就可以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源不竭发展动力与创新灵感,而且更能体现我国
的优势与特色,这将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四)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道德实践和人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集中表现为德育,而德育体现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树立,并最终将道德判断付诸道德实践。同时,我们还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所有的德育实践,其最终目的都在于促进人自身的发展———自由全面充分地发展。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情感,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思维模式,从而使他们能独立判断、解决问题。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更加广泛、更加全面、更加有序、更加深刻的阶段。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各国更加注重发展教育事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同时也更加重视教育理论,在德育方面同样如此。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传统教育理论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在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仅看作教育的客体,把教育当作一种装填容器的过程。现代教育逐渐认识到了人的价值和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人的问题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是教育中最基本的着眼点,满足人自身生活、发展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所以在西方德育在教育价值、师生关系、教育方法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使德育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政治性和阶级性。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外教育模式来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调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不仅是社会存在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集体主义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坚持集体主义,既保证了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能保证最终实现个人利益。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六)加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
现阶段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治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的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顺利进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西方思潮与政治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和渗透。20世纪至今,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对我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教育。
(七)重视社会环境的合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大力优化社会环境。除了学校教育这条主渠道外,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应该—个互相作用、相互联系的教育网络。在发挥学校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使各种环境协调一致,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纵横联系的教育网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最大化。
(八)利用大众传媒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大众传媒具有覆盖面广、辐射力较强。我们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报纸、书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网络等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和影响作用,抓住热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形势需要不断开辟新网站,提高网络宣传的质量,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九)运用各种灵活的方法,将艺术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采
取角色模仿、音乐、舞蹈、摄影、展览、辩论、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的活动,从某种一意义上讲是一种艺术性活动。艺术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情与理交融的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向教育对象灌输正确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就是情理结合,情理交融。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辩证的统一。恰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可以充分地发挥理论的理性力量,从而达到启迪人、说服人的目的。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采用灵活的方法,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将艺术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十)注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提醒我们,务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上来。西方发达国家曾因片面追求高科技而忽视青年人的人格教育,造成公民道德败坏、家庭崩溃等社会问题,现在各国已采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必须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汲取其教训,加强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注重对教育效益的研究。
(十一)将学校德育重点转移到发展道德思维和培养道德能力上来
学校德育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社会的主导思想意识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以往,我国的学校德育特别注重观念的灌输,在方法手段上缺乏灵活性,学生的道德思维得不到培养和发展。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的方法,把教育对象置于一定的认识情境,帮助他们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培养基本思维模式,达到使他们独立自主地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道德观念的建立到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只有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道德实践能力,才能保证受教育者真正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
四、需要思考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
如何具体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结合起来对受教育主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旨在提高家教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们接受一定的家教知识、掌握与学校德育相适应的家教方法,按国家培养目标、教育方针管理子女,教育好后代。
二是建立德育教育基地。除了强化校内教育功能(诸如加强少先队工作、主
题班队活动、优化思品课教学、其他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等)外,建立校外固定的德育教育基地也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受教育者直接感知社会的伟大,有利于学生用实践知识验证课本知识,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是设立校外活动站。以居民小组或村委会为单位,按地域划分,设立校外活动站,聘请共青团、妇联干部、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工人、老干部、老教师和村长担任校外辅导员。这支活动在希望田野上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平时帮助、指导家长管教孩子,收集社会、家长对学校的建议,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也把学校的阶段性德育教育内容、要求及时传递给家长,配合学校实施和检测学生在校外的道德表现。
2.
如何利用社会环境发扬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一,充分发掘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藏着的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第二,利用各种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国家自豪感和民族意识的培养。
第三,把国旗、国歌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面。
3.
如何留住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人才
重视思想政治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合理评价教师工作,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师积极性。思想政治教师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的“操盘手”和“关键少数”。要使思想政治教师培训制度化、规范化,扩大教师培训的范围,拓展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及时应用学科发展前沿成果。要使思想政治教师工作待遇不低于其他学科教师水平,使思想政治教师获得必要的平等尊严和自我价值。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广泛阅读学科最新知识成果,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党和国家重要理论和政策新论述,才能使思想理论水平保持与时俱进,但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性要求更高的科研工作。博学和“多产"是有矛盾的,在类似职称评定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有一定的特殊考虑,使思想政治教师在职级晋升方面更加顺畅,从而更加有效地承担起本应承担的认识社会现实、了解理论和政策、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功能,消除思想政治教师的后顾之忧,以更加自在和愉悦的精神状态从事好教育教学工作。
篇五: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tle>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百度文库外来因素对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韩国作为东方文化圈中的一员,自古以来就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非常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韩国随形势的变化,不断加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教育,广泛吸收各种外来积极因素,并使之和韩国国情结合,形成特有的国民伦理教育体系。本文从外来因素的内容、韩国如何对待来分析外来因素对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应对
(一)古代的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处理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外来因素的作用。古代的外来因素主要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韩国广泛吸收,为其所用,处理的恰到好处。
在古代,韩国广泛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并结合韩国的国情,形成了现在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公元前11世纪中国周朝时起,中国文化便影响了朝鲜。7世纪纪时新罗时代就仿效汉政制建国,儒学在14世纪李朝附期达到鼎盛,那时孔孟也像在中国一样被封予极高的名誉,而汉字被作为官方文字,为贵族所垄断,这一切都使儒家伦理深深植入韩国文化之中。三国时期,高句丽很早就在中央“立太学”教育子弟,“太学”是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专门教育王公贵族子弟的国家最高教育机关.其时,由儒家学者所创办的私学不断兴起,承担着初等教育任务,李朝时期理学思想成为教育指导思想,其目的在于培养封建官吏和教化民众。教育机关官学、私学并举,官学比较系统,在中央有成军馆和四学,成均馆为国家最高学府,课程为四书五经和诸史以及书法;私学的形式有书院、书堂,它们对普及儒学,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近现代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处理
近现代,外来因素呈现出复杂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包括日本的殖民统治,美苏争霸、冷战格局、全球化等。它们深刻影响了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近代,韩国深受日本的入侵。因此,这一时期,韩国近代教育以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为主线,这其中体现了儒学精神中的爱国主义、忠孝节义、民族事大的历史传统。韩国把这种不利因素转化为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就是反日教育。
韩国曾针对日本统治时期长期推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政策所造成的国民素质普遍低下的问题,强调废除奴化教育制度,消除其影响;树立民族民主教育思想,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普遍提高国民的素质。当时的韩国军政厅学务局聘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一百多名权威人士组成朝鲜教育审议会。主张把“弘益人间”作为教育理念。其理由是:(1)要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遗毒,建设新国家,教育应该是民主的和民族的。(2)“弘益人间”既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又与基督教的博爱,儒教的仁义,佛教的慈悲想通,包含着人类共同繁荣的理想,符合民主主义的基本精神。通过“公民课”的开设,韩国进行了反日教育,树立起民族独立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批判了日本殖民主义的“民族抹杀”政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1]50年代到60年代,是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时期。战后,朝鲜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建立了两个对立的政权。韩国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企图把韩国变成冷战时期反共反华的亚洲桥头堡。李承晚政权和朴正熙政权都追随美国,实行了以反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朝鲜战争后,李承晚政权为了达到反共反人民政治目的的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大肆进行“反共”教育。同时,也在学校里进行着以儒家道德思想的“三纲五常”演化而来的所谓“道义教育”。60年代朴正熙政权的改革,强化了国民精神教育。韩国的经济开始走上了腾飞之路。
但是,从60年代起,韩国现代化的加速进行,不惜损害传统的价值观念。这样,追求变化的势不可挡的趋势成了韩国社会的主流。由于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大规模涌入,这个国家旧有的风俗习惯突然受到破坏,一些好传统的中断,给通行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国不断调整,特别是《国民教育宪章》的颁布,重新确定了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为了培养出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自律的、富于创造性的韩国人,韩国进行了7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后确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要求是:以教育课程为中心,以教育需求者(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课程所追求的培养人才的标准是:(1)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个性的人;(2)以基本能力为基础,发挥创造力的人;(3)以良好的教养为基础,发挥创造力的人;(4)在对韩国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价值的人;(5)以民主市民意识为基础,为共同体发展作出贡献的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创造力”和“为集体作贡献”互为表里,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
二、给我们的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韩国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十分重视外来因素对本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学习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形成独具韩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抵制不良外来因素的影响。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一)重视有利的外来因素与本国国情的结合
在我看来,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因素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战后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和全球化等因素。韩国无论在任何时期,都能重视有利的外来因素与本国国情的结合,为其所用。韩国是儒学文化圈国家,其教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和道德伦理至今仍然是韩国民族精神的内核。他们把儒学渗透于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了韩国式的东方文化传统和道德品格。韩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是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的培养载体。韩国学校德育的思想基础是儒家伦理,在初中“国民伦理”课中讲授“三纲五常”基础知识。儒学文化成为了韩国抵御西方不良价值观的重要武器。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们应该学习韩国的经验,不断地使外来的积极因素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形成我们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抵御西方不良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政府的强力推动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显性的,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强政治倾向性的。在对待外来因素方面,韩国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此其中,韩国政府不断的调整其政策,扶植传统文化,设置机构研究文化走向,加强青少年的思政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
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于1978年由政府创建。其宗旨是“研究民族文化的精髓;坚定主体的历史观和健康的价值观;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坐标,弘扬民族振兴的精神,为民族文化的畅达作出贡献”。而纵观有关政治民主意识表现强烈的青少年教育活动,无不渗透着政府干预的影子。直到1993年金泳三就任民选总统时,仍提出“要重新找到我们社会应有的权威,我们的自由应当是为集体的自由,正如白凡先生所说,不是在公园里折花的自由,而是栽花的自由,要重新36树立被践踏的道德,就此而言,今天的教育应当同为未来而作准备的科学技术教育一起成为培养真正的人,民主的市民的人间教育,这就是新教育。”[2]可见,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制度,始终是韩国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应促其实现的课题,不能回避。”[3]对于我们而言,政府也需要发挥作用,除了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要积极地推进外来文化与我国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自身的活力。
今天的儒家伦理不但体现了韩民族的精神,更成为韩国的教育主体,是韩国学校的灵魂,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儒家伦理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第二,儒家伦理是韩国国名教育的基础思想,儒家认为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
第三,儒家伦理思想是家庭德育的重要体现。儒家的忠孝一体化思想是韩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也都贯彻着种种原则。但是,韩国也正在批判的弘扬儒家文化,努力地解决东西文化的关系问题。所以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来看,世界上儒家伦理保存得最多、最好的国家应是韩国
二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摘
要: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三大特点:政府主导,政治倾向鲜明;立足儒教传统,广纳
西方文明;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这些特点保证了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性。针对我国思想教育工作的现状,借鉴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手:充分发挥国家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和政策支持;重视传统儒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实现传统思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
义通俗化的有机统一;重视道德实践、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素有“隐士之国“的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
来,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江汉
边的经济奇迹
”、“东亚经济奇迹
”,成为“亚洲四小
龙
”之一。其迅速崛起的背后,除了适时调整经济
发展战略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全
民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视,他们用行动阐释了思想政
治教育的价值,培养了大批思想道德素质高,工作能
力强的人才,为经济的迅速腾飞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和活力。因此,了解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取其
所长,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充分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具有
一定意义。
一、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政府主导,政治倾向鲜明。战后的韩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清除殖民统治遗毒,唤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重塑民族精神,培养有独立国民性的人。这一任务快速而有效地完成首先要靠国家政权的支持。韩国政府把德、体、智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三大指标,把德育置于教育之首,并强调德育的民族性,这种教育理念被有些学者称为“有国籍”的教育。
韩国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政治意识被清晰地反映到学校的教育中,早在1949年大韩民国建立之初,韩国政府颁布的《教育法》中第一条就是对道德教育目标的规定:教育的宗旨就是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协助所有人完善其个人的品德、培养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公民应有的资格,使其成为民主国家的建设者,并努力实现全人类繁荣的理想。其中“弘益人间”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的建国精神,语出古朝鲜神话,是令天下苍生共同受益的意思。韩国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课程在美国军政时期最初称《公民课》,后改为《社会生活》。通过《公
民课》的开设,韩国进行了反口教育,要求国民树立民族独立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彻底批判了日本殖民主义的“民族抹杀”政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同时,韩国政府的每次课程改革,均对德育课进行重大改进,改进的内容都集中反映了政府的兴国决心、民族复兴的强烈意识和兴国立国大计,韩国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用金泳三就任民选总统时所说的话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他说:“要重新找到我们社会应有的权威,我们的自由应当是为集体的自由……不是在公园里折花的自由,而是栽花的自由,要重新树立被践踏的道德。就此而言,今人的教育应当同为未来而准备的科学技术教育一起成为培养真正的人、民主的市民的人间教育,这就是新教育。”正是在政府主导下,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它自身独特的魅力。
2.立足儒教传统,广纳西方文明。韩国的前身是朝鲜,早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时代就盛行儒家教育,及至李朝创始人李太祖把儒学国家化,使儒学变成官学和社会意识的主导形式,并用科举考试强化了它的社会控制职能,因此儒学在韩国有着很深的影响。韩国学者普遍认为,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同时,韩国又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美国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至上的价值观也深深影响着韩国人的思想和生活。因此,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坚持儒家文化在塑造国民品性中的基础作用,用民族精神培养有国籍的人,用传统礼仪培养有风度的韩国人,用西方的追求民主、崇尚科学、尊重个性和追求物质财富价值观培养世界公民。下面我们就以礼仪教育为例来感受韩国人的道德教育。
首先,系统地学习礼仪知识,增强礼仪意识。在韩国,小学、初中都设有《道德课》,其内容分为4个领域: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和学校生活、国民生活、民族生活。高中设“伦理”课,内容分为5个领域:个人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伦理思想、统一课题。在中学德育课基础上系统讲授高一层次的伦理知识,结合道德问题的讨论,加强道德自律能力培养,教育青年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处理好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韩国大学中设有教养课,基本内容由教育部确定,设立必修课,各大学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研究状况,增加选修课,并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负责而向全校各院、系开设这些课程。通过由浅入深、以丰富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向学生提供系统的以讲述礼仪知识为基础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礼仪意识,使遵守礼仪成为他们提高个人修养的内在需要。
其次,以履行家庭礼仪为重点,将礼仪教育寓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家庭是一个人接受礼仪教育最早的地方,为此,家庭礼仪中的“孝道、和谐、为他人着想”就成为韩国家庭道德教育的承点。在韩国,如果一个人不尽孝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一家人如果传出去任何对长辈不敬的言语,这一家人就会受到强烈的舆论谴责。因此韩国的孩子从小就被培养在家庭中相互友爱、相互尊敬的习惯。及至进入学校,幼儿园里专门开设礼仪室,幼儿跟随教师学习茶道等传统礼仪。习得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通过设置“道德教室”、礼节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礼仪、礼节演示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
正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以知导行的基本理论,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得韩国人具有了儒雅的风度和谦谦君子的气质,同时也正是因为传统道德教育在韩国人身上的奠基作用,使得韩国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依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能够避免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保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根源子韩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的明确性、教育内容上的渐进性、教育方法上的具体性、教学环境间的相互渗透性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性。韩国思想政治课在目标确定上,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有所侧重。如在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为主;中学阶段,以内化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为主;大学阶段则以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形成道德自律能力为主。在内容上,讲究渐进性,如小学、初中都设有《道德课》,内容虽都为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和学校生活、国民生活、民族生活,但各部分的内容在不同的年级,其具体表现却不同:如三年级的个人生活内容是:清洁、卫生和整齐;尽到自己的责任;保存物品。六年级的则是要勤奋和竭尽全力;尊重生命。在教育方法上,在进行必要的理论灌输后,强调道德实践和道德活动的展开,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学校把灌输爱国主义与带领学生参观社会发展成就展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开展的“睦邻周”、“礼貌周”活动,强化学生与人为善、互助友爱、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将课堂活动、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相结合,以此来使学生习得的抽象道德教条,内化为个人内心感悟,并外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的开发利用上,尤其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资源的整合,重视环境育人。《韩国青少年宪章》中明确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任务,并采取切实、具体的方法贯彻执行。如学校成立家长联谊会,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教育作用;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监督站;创立融学校和社会机构一体的互助合作、共同活动的文明社区等。
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充分发挥国家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任务。《决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提炼为密切相关的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因此,国家要坚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就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重新焕发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传家宝,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确立,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因此,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改革创新的方向和主要内容,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自己独特力量的源泉所在,基于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可靠的思想基础。其次,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智力
支持和政策咨询的作用。最后,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
2.重视传统儒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实现传统思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统一。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用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国家至上主义思想:“使国家权威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避免或克服了急剧变革过程中引起的社会失序现象和发展性危机,加强了对分散的经济与政治资源的宏观控制,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调整了各利益集团的冲突;促进了社会整合”。同时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也是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民精神的重要内容。不过,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单纯依靠传统,而是在立足传统的同时将东方儒家伦理道德与西方民主理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较为适合本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道路。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孝道”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以此构建和谐家庭;以传统的“礼仪”教育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统一。更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将枯燥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为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在理论指导中体验生活的幸福。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就要求在家庭教育中,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家庭中老人的教育观念,学会科学理性地爱孩子,给孩子施爱的机会,保护好孩子道德情感的萌芽,不要将其窒息在爱的温室里。给传统“孝道”的成长,提供合适的条件,让尊老爱幼的幼苗长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大树。在社会教育方面要倡导人人讲文明、人人懂礼仪的文明风尚,让礼仪之花开遍神州大地,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重在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大众化,重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3.重视道德实践,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益于他们重视实践,从切实可行的小事做起,注重道德情感的激发和道德习惯的养成。相比之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上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发育和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培养目标上过于笼统,缺少可操作性;在教育方法上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性;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不够合理,缺少整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理念上把道德教育生活化,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每个人做起。重视教育的整体性,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的有机教育系统,将学生的道德操行表现与其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整合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进而将外在的道德约束变为内在的道德需要。注重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开展各种各样的隐形教育活动。让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让众多的人文景观激起学生改变现实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唤起学生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情感;充分利用新时代道德模范的感染作用,让当代模范的良好品行熏染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重视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必须正视目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家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利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血缘伦理的亲和性以及权威性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篇六: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tle>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全文)-百度文库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
bstrct:SouthKorewsestblishedfoundedon15ugust1948.SouthKore’sideologiclndpoliticleductioninthepstdecdesfterthediscoveryoftheeconomyboomed,wsclledthe“ntionlity”
eduction.ContrstKore’sideologiclndpoliticleductionbetweenours’,Kore’shsitsownslientchrcteristics,withthedevelopmentofourntionleconomyndsocilchngeinthestudyofsouthKore’sideologiclndpoliticleductionforours’
wecnseeitisworthtolern.
Keywords:SouthKoreideologiclndpoliticleductionmessge
近年来韩国影视剧在我国风靡,刮起了韩国风。青少年特别是80后,90后甚至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也都特别关注韩国影视剧。“哈韩”族兴起,青少年钟爱韩国肥皂剧,韩国艺人也来我国进展吸金。但是让我们回忆一下韩国近年来的事件:1、去“汉”化,改首都中文名。
2、抢夺ZG文化遗产(例如:连几年前大陆流行播放的《大长今》影视剧中公然篡改历史本来面目将针灸术视为韩国发明制造,改中医为韩医。
3、大规模集会抵制20XX奥运会。
4、近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正于20XX年5月2日带领1981
位朝鲜《红楼梦》剧组演员的专列驶入ZG辽宁省丹东口岸在我国进行演出,韩国方面又一次公布消息示意我国对其道歉。针对韩国国内情绪的蔓延以及风靡我国的韩国风,在此,分析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发。
一、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展概述
(一)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正式宣告成立,同时也成为了美国领导下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员。
20世纪40年代后期,韩国国内的教育重点是进行反日教育,主要表现在废除了日本对其进行的奴化教育制度,并改日本统治时期对其国内的“修身”课为“公民课”,彻底痛批了日本殖民主义政策下对其国民进行的“民族抹杀”政策,以此树立本国的民族自豪感。
(二)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而韩国李承晚政权和朴正熙政权都奉行的是追美或亲美的政策,因此“”教育成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朴正熙政权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韩国自此开始走上了经济腾飞之路。在这种背景下,韩国在进行教育的同时,强化青少年和整个社会的“国民精神教育”,为本国的“民族振兴,GJ进展”树立新伦理观。
(三)20世纪70、80年代,韩国政府加强了国民伦理教育并将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和平和进展成为当时整个时代的主旋律,韩国的课程改革也呈现出新特1
点:(1)、大力宣传民族的思想和伦理传统,为“民族共同体”繁荣做贡献的伦理观奠定基础。(2)、用和平统一、GJ统一、安全保卫、代替了“”提法。在了解,对比南北方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强调争取用民主、和平手段统一朝鲜半岛。
(四)冷战结束后,韩国把“世界化”精神作为新时代的精神,从此走上本国民族化和开放化的道路。
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对国民进行国民精神及爱国主义教育
韩国对国民的教育注重从乡土教育入手。着重以本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进展为教育介体,倡导通过小家了解大家,通过局部了解全部,以达到韩国国民对大韩民族文化的热爱,同时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这种教育方法不仅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而且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体现。(例如:①“身土不二”是韩国随处可见的广告词,注重本土产品的开发和教育本国国民在购物时优选本土产品。②韩国国歌《爱国歌》中唱到“大韩人誓死卫国,愿韩国屹立万代……用我们的意志和精神,热爱我们亲爱的祖国,把身心与忠诚献给她,不管面对痛苦和欢乐”从国歌中我们可以看出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注重从现实生活的各个细小方面教育本国国民。③韩国的幼儿园就开设礼仪室,对幼儿进行韩国传统礼仪教育。包括尊师敬长、尊老爱幼、“父母有命,俯首敬听”、“爱民如子,为国尽忠”、“一杯之水,必分而饮”。④韩国每年3月1日是纪念“抗日三一运动”的爱国纪念日,家家户户插国1
旗用以纪念那段不堪回首的被侵略的历史。并教育孩童爱国旗才是好孩子,会做人才懂爱GJ。以上等等事例都能很好的说明韩国的国民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都很注重从小事从本土特点抓起。)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育
韩国从正式宣告成立之日起就加入到了资本主义阵营,同时推行的是追美、亲美政策。1963年韩国在国内开设了《及道德生活》课程。在1968年颁布的《国民教育章程》中把“教育”写了进去。1988年卢泰愚和平,合法得接任韩国总统,韩国从此开发了民主政治的新纪元。伴随着政治领域的重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韩国大力宣扬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自由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在韩国的《道德》科目中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关于民主社会与市民,民主态度与民主理想,福利社会与经济伦理等有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教育内容。
三、对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发和借鉴
(一)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1.教育方式上的比较
两国都把思想灌输作为塑造人的重要手段,教育主题基本一致也都强调全社会参与。在显性教育方面都开设有关道德的课程,隐形教育方面都注重用GJ建设成就宣传教育本国国民。同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博物馆、纪念馆等),利用传媒、文学和艺术的各种形式营造爱国氛围。不同的是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民教育更注重从细微处入手,从上面我们举得例1
子便能看的出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对社会主义政策的宣传,从宏观方面着手,更强调建设方面国民应为GJ尽心尽力。(例如:说过:“ZGRM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2.政治制度教育的差异
我国和韩国奉行的是不同的政治体制,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必定存在差异。韩国的爱国主义中的集团主义教育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必定的分歧。韩国的集团指现代的工厂,公司以及其他实体单位,从经济实体说,韩国称其为“商社”,治理人成为“社长”。从本质上看,这种集团是封建主义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整体主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转变,它代表少数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主义要求其成员以集团为家,并服从和服务与集团,以培养家族式的亲热感和团结感。我国的集体主义是反映着无产阶级和劳动RM的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两国由于政治体制的差别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也存在着莫大的分歧。
(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发
比较了这两方面的内容,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虽然两国奉行的是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但是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有我们可以借鉴的的地方,也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个人认为我们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注重从细微处加强教育,幸免空喊口号式教育。ZG比韩国更强调对GJ与XX的崇拜和热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而韩国比ZG更强调和重视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的表述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交流,比ZG更重视传统风俗文化的介绍。
2.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孩童抓起,思想政治课程应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幸免空洞乏味的教育而失去青少年学习的热情。应遵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传统优秀文化,借鉴世界上其他GJ的教育方式,吸取精华,扬弃糟粕,为我所用。
3.加强我国传统文化宣传,传媒、影视及文学艺术作品中应加强ZG传统文化宣传,学习。幸免韩国等其他GJ对我国文化的侵占及对青少年的思想文化领域的占据。
篇七: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tle>第七节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异同-百度文库第七节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异同
一、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性
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不断更新和充实,同现
实社会和学生成长的实际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既突出爱国情
感、法制、价值观教育,又注重“一般性”的内容(如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公德教
育);既注重讲授理论,又注重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关注本国问题,也
开始注意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概括起来,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
有以下一些共同点:1.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教育
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认同政治制度,规范人们在社
会制度下的政治行为模式。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现实内容都是为社会
制度与政治制度所规定的,反映了各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
2。道德规范的养成,各国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中介,把以往在社会中逐步形成
并传承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社会
规范和行为方式。
3.社会规范的传递
各国都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教会学生一些维护社会
秩序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准则,使学生能顺利地参加现有社会的正常生活,充
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有的义务。
4.维护国家利益
虽然各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也不一,但维护国家利益都理所
当然地成为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各国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
十分强调爱国,注重国家意识的培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也十分强
调爱国,注重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爱国主义教
育在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而且体现出深刻的民族性
和民族特色。
5.国际竞争精神的培养
各国强调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当今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的基本道德素质
和道德能力,成为具有竞争品质和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日本培养学生要有为国
际亲善做贡献的意愿与态度;韩国要求学生要建立起有关民族认同、人道主义社
会关系的价值系统,并懂得人类伦理的基本问题。
6.阶段性与层次性
各国都注意科学规划在总体目标一致情况下的各个年龄和学历阶段的思想
政治教育内容。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虽然十分庞杂,但其内容的确立和实
施还是具有相当清晰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都订出不
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成为一个完整有序的体系。
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差异
1.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中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相结
合,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突出政治
思想教育。欧美国家公民教育倾向于从个体立场看人生、看人际关系、看道德准
则,突出个体的自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包含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这与其思
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服从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理想有关,其目
的是鼓励个人自立、竞争,使人走出依赖性,发展独立性。集团主义教育是日本、韩国等传统儒家文化圈内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
容,其对团体的重视既有重视个人利益的、备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欢迎的那种个人主义,又不同于上面所说的集体主义。
2.无产阶级性和资产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阶级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我国强调社会主
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我国现行
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共产主义的方向,既表现
了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现实
性,又表现了为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政治前瞻性,同时还表
现了服从于无产阶级需要的鲜明的阶级性。
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阶级性必然要体现为为资
产阶级的统治服务,以自由、民主、人权等资产阶级价值观为指导,在思想政治教
育的内容上,强调人权教育、民主政治教育等,体现了服从于资产阶级需要的鲜
明’的阶级性。
3一体性和多样性
我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在名与实上都是唯一的主导理论,具有在
一个理论上继承与发展的一体性特点,并且体现了时代性;在西欧各国,资产阶
级理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出现多少不同的理论名称和形式,其本
质都代表着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事实上,“理论众多”正是资产阶级所
倡导的自由、个人主义的突出表现,反而为资产阶级提供了“范例”。
4.外输性和本土性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传入中国的,本身
并不是中国的本土哲学,这个事实决定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
要有个中国化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
为主导内容,因此外输性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点之一。
欧美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都是.国人自己创立的,也都无一例外地体
现着个人自由、民主、平等、天赋人权等资产阶级价值观,因此本土性是其思想政
治教育内容的特点之一。
5.抽象性和具体性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宣传都是以理论体系的形式宣传
的,对其接受者具有理论学习的抽象性;西方国家则把美国式的资产阶级理论渗
透在公民教育中,把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结合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中,无名有
实,带有具体性,有实践化、具象化的特点。
6.无神论和有神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唯物主义理论,倡导客观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以主观或客
观意识为转移的,所以我们倡导无神论;西方各国则把对宗教的支持作为一个好
公民的潜在规则,普遍把上帝作为统治国家乃至世界的神,这成为西方国家公民
达到思想上统一的主导内容之一。
三、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有很大差别,甚至有截然相
反、截然对立的方面。
1.理论基础不同
在对人的认识的把握上,虽然都承认人是社会的人,但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的
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一和这个客观存在出发,去了解人的思想、品德产生的根源;而资本主义则是从人的各种思想表现去找根据。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和分
析方法,由此演绎出了一系列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对利益关系的处理
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要进行全面分析,既要关心群众的个人利益,同时又认为离
开社会需要、离开国家集体的利益,也就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张
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以此调动人的积极性。资本主义则强调个人需
要,肯定利己的动机,宣扬以自我为中心,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
所以,资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展开的。在当代中国,思想政
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欧美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源
自以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各异
不同国家对人的培养要求因国情不同而区别很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存
在很多具体差异,因此教育内容有很大出人。
3.国内外政策需要不同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对内政策,由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制定,外交政策是
其国内政策的延伸,同样要反映该国统治阶级的观点和利益。宣传国内外政策,是一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国的国内政策,是根据各自国情
的需要制定出来的,因此内容也不可能是相同的。
四、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给我们的启示
i.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
综观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在近现代,虽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有
了交流与渗透,甚至表面的融合,但是相互间的对抗、排斥不仅从来没有停止过,反而还在不断加剧。只要阶级、国家还存在,争取思想的统治地位和争夺接班人
的斗争就会长期存在,意识形态教育就不会消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取向、培养目标以及领导、组织、评估中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特点,必然要求加强意
识形态教育和政治性教育。对这一点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2.弘扬传统美德,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新加坡批判地弘扬儒家文化,很好地解决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我国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中国传
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经
过广大人民的长期实践,成为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这其中既有封建性的糟粕,又有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的精华,要认真对其加以区分,并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
新特点,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3.根据形势发展完善内容结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
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总是随着该国的发展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
很好的形势,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要不断
优化内容结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必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完善思
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诸内容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的合理结
构。首先,要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四大内容的子系统组合
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部领域。其
次,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每一子系统的体系,拓宽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
教育、心理教育每一方面的领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4.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的素质在提高,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
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要不断地发展和更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
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大力加强创新精神、国际意识的培养,使受教育者的思维方
式和思想观念能够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总之,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结构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才能得到进一
步发挥。
复习思考题:1.简述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2.简述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共性。
3.简述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差异性。
4.试述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差异性的原因。
5.试述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给我们的启示。
篇八: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tle>中韩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同界定-百度文库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中韩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同界定
作者:翟小媛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5期
摘要: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教育始终在各国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今中外,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把对祖国的热爱视为一种崇高的感情,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现行制度、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不同国家在对“爱国”、“爱国主义”的理解和阐述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存在。文章就中韩关于爱国主义相关概念的不同理解和界定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爱国主义;德育;国民精神教育
一、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1.“爱国主义”的定义。二十世纪初,“爱国主义”一词由国外传入我国,而目前国内关于爱国主义的界定也有多种。有的学者引用列宁的一句话:“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有的学者引用毛泽东的论断,“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决定的”,还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的人民在深刻理解祖国所代表的各种价值对人类进步所具有的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强烈而执著的爱国之情和神圣信念。而《辞海》里的解释是:“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对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内容。”比较而言,关于爱国主义的界定,笔者更为赞同《辞海》里的解释。
2.“爱国”与“爱国主义”的区别。由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爱国与爱国主义是两个不完全等同的概念,二者在层次上有一定的区别。爱国,确切地说,是指爱自己的祖国,也就是列宁曾经指出的本国人民借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环境”。主义,是指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它是理想、感情、道德和行为相统一的完整体系。爱国是自发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而爱国主义则是随着认识与实践的循环往复而形成的关于爱国的比较系统的思想观点,是对爱国感情的提高和升华。“爱国主义”和“爱国”这一概念相比,有着更深的内涵和外延,它是一个阶级对于热爱自己祖国问题的系统的思想和观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韩国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说起韩国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韩国的国土面积不大,但其国人对祖国却都倍感自豪,深深地热爱着祖国,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也都倍加爱护。韩国人对国家政治的关心以及反映的强烈程度是世界上少有的,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青年学生更是表现出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篇九: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tle>(word完整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百度文库(word完整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1、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主要研究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各方面,探索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发展路径,从而明确可借鉴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分为:各国或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各国或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各国或地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各国或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
2、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具体研究方法
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法。运用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运用阶级分析法。二为具体的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和比较法。
3、在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诸多环境因素中,起着更为广泛而具体的作用因素
社会因素,指宏观方面的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
家庭教育因素,是首要的、最基本的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包括学校直接的教学、课程和教材的种族中心论和学校的日常行为.
同辈群体因素,是一个独特的、及其重要的政治社会化因素。
大众媒体因素,迅速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直接或间接的政治内容潜移默化地给予青少年影响.
4、中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班主任与辅导员工作,是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推进“第二课堂”,是中国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
强化班级与党团队组织建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5、韩国、新加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注重儒家文化的熏陶。制定层级分明、循序渐进的日常道德教育体系;在中小学日常教育中普遍开展五项辅导活动等.
强化日常行为准则与礼仪教育。制定校园管理规则和学生行为守则、班级规则,设置“道德教室”,对学生进行礼仪行为规范训练等。
开展课外活动。包括班级活动、校园文艺与体育活动,以及国庆、校庆等全校性活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课外活动等。
推进社会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服务。引导学生在社会服务中锻炼自己;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清洁活动、植树运动、国家意识周等活动。
6、推动服务学习的策略
创立支持服务学习的机构。在英美两国,服务学习得到社会机构和学校服务学习机构的推动,如圣母玛利亚大学的社会关注中心和社区自愿服务组织(SUV)等.
做好服务学习计划。有效的服务学习有赖于良好的社区服务计划。
培养服务学习的骨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愿服务的习惯,另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利用服务经验去领导和推动其他同学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
提高学生群体工作的技能.要帮助学生学会互相合作,掌握处理各种冲突的技能.
建立学校与社区的伙伴关系。只有建立了学校与社区的伙伴关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与当选官员的联系能力、表达意见的能力和参与当地事务的能力,使学生熟悉地方事务、了解地方政府的服务和法律。
7、美国教育改革服务学习联合会提出服务学习
由五个部分组成:预备,学生发现社区问题,并制定满足社区需要的发展计划;合作,学生和当地社区结成伙伴关系,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服务,学生实施有助于社区的服务计划;课程统和,为解决社区问题,学生综合运用在学习所学的知识;反思,学生对所从事的社区服务工作进行反思、讨论和写作。
8、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政治教育。以德国宪法为价值核心,民主、自由、平等、法制、和平统一是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民主教育。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社会科成为德国公民教育的主要课程.
宗教教育。主要内容涉及伦理道德方面,德国宪法规定宗教教育为核心课程,教会管理宗教课事宜。
(word完整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
9、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国民伦理教育。主要包括:国民伦理教育、现代生活理论、经济生活理论和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
民主与人权教育。韩国课程改革增加了民主与人权的教育内容。
民族意识教育。注重从乡土教育入手,逐步达到其民族意识教育目标.
世界公民教育。即具有世界公民精神,以平等开放的姿态对待外国人和外来文化,承认世界的多向性。
10、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国家意识教育.灌输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东方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东方传统价值观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文化。提出“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并将其作为“治国之纲”.
民主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具备献身国家建设的精神。
法纪教育。制定和逐步完善了一系列约束公民社会行为的条例和法规,并在公民中进行宣传教育.
宗教教育.中学普遍开设宗教课程,内容涉及多种主要宗教的起源和教义。
11、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政治观教育。从以自由主义的个人利益上升为美国式的国家利益,宣传以强权政治为核心的扩张主义。
价值观教育。目的是促进青年的个性自由发展、自我完善,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前途为动力,促进学生自觉接受价值观教育。
社会规范教育。集中体现了美国的主体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
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历史教育实现,以历史作为维系整个国家人民的纽带。
健全人格教育。健全人格的主要内容是:自由的意识、乐观进取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公民宗教教育。公民宗教体现了美国人的民族精神——“美国精神”,即爱国的民族精神;乐观进取、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崇尚个人奋斗的民族精神。
12、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的目标:从“和魂洋才”到“皇国良民”。
战后目标: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13、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新加坡力求培养出人民的国家意识,塑造拥有“敬业爱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实效”的新加坡精神的“新加坡人”。这一培养目标分为三层:一是对自己民族及文化传统的认同.二是树立亚洲人的挂念,以保护新加坡在引进西方技术的过程中保有自己的独立性。三是培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加坡人”.
14、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政治教育.让学生理解民主、政权、政权组织形式等基本政治生活要素,弄清“政治觉悟”、“政治行动”诸概念的逻辑关系,要求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并能正确观察、评判社会政治现象。
经济教育。不仅要求受教育者掌握知识、能力和技巧,更要求提高其劳动素养、经济素养和道德素养.
法制教育。形成青年一代的法律意识,使其严格服从法律。其主要内容涉及宪法、经济法、民法和刑法等。
道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不仅要了解基本的道德准则,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而且要认同国家和全人类的价值。
生态教育。培养公民的生态意识、对待自然正确态度和生态价值,培养探究自然的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教育。主要包括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发展史、个人的社会作用、人际关系、生活道路的选择及基本的社会心理知识等,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变化。
“俄罗斯新思想”教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国家作用”、“强国意识”、“社会团结”四个相辅相成的部分.
15、英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开展宗教活动.宗教势力以上帝的名义向国民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并渗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它是英国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
强化品行养成.学校注重从小培养学生注重礼仪、仪表、个人品行,处处把培养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并与英国社会、家庭传统密切相关.
注重课外活动。学习广泛组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以增加学生的道德实践机会,拓宽教育时空。
16、日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word完整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开设“特别活动”.利用特别活动进行德育,类似于我国的第二课堂,各学校把它视为衡量学校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课外学习室活动.二、学生会活动。三、俱乐部活动.四、全校性活动。特别活动被誉为日本德育改革的典范。
开展劳动教育。是通过树立劳动观念来培养劳动意识,通过劳动体验来养成热爱劳动、珍爱劳动成果、与他人合作的好品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日本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学生指导.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是日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灵活性的重要体现.
17、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综合考虑,突出校园环境的整体美。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净胜文明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二、细节入手,突出校园文化的育人理念。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立意要高,不能就环境论环境,要注意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来研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紧扣校训内容,塑造独特的校园精神。校训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表征和灵魂,是一所学校历史形成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二、优化育人目标,确立健康的价值取向。育人目标是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为学生指引学习成才的方向,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有显著的宗旨意义。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一、以人为本。要关注“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好校园制度文化。因为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是构成现代学校的重要元素,是学校管理的杠杆。二、以校为本.立足学校实际来建设学校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很重要,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习惯和传统,所以要立足本校,发扬特色。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一、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动态因素,是一种能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颐养身心、提高修养的活动。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体育活动、学术活动和娱乐活动。二、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区团体。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重要渠道。
18、法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人权教育.在法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
民主生活教育.是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为民主生活准备知识、为民主生活准备技能和为民主生活准备经验。
政治合法性教育。即要教育公民能对政治制度和管理人员的道德感和正义性作出评价,并且认识法国的政治制度是合权威的、能过让人服从的,而且是最好的、良善的和正义的。
爱国主义教育。侧重对历史文化的珍惜和爱护,又突出地体现在名目繁多的博物馆中.
伦理道德教育。强调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重视系统的公民教育和道德知识传授,同时,不完全否认和排斥宗教教育。
除以上几种主要教育内容外,还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等。
19、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重视理性。强化理性,培养理性公民成为美国公民教育的一个显明特征。理性主义意识着重视知识、尊重科学与经验,强调思维的批判性和自主判断力,要求具备合作、宽容和客观等品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呈现出重视理性的特征,是因为美国存在促进理性的内在因素。
突出个人权利。强调个人权利的自由主义对美国宪政民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虽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个人权利,但并不排斥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教育。
高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美国结合的最重要的情感力量。爱国主义不仅不能被侵犯,而且意味着对他国的支配.
强调服务学习.做公民就是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因而公民资格的实践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杜威是这种公民教育方式的最主要倡导者.
树立核心价值。公民美德是作为共和国的美国的永恒教育主题。
20、英法德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注重政府的指导.政府都把公民教育作为重要职责,紧紧把握教育的主动权,多由政府直接或间接管理和指导公民教育,中央权力得以加强,都力图通过公民教育来教育下一代,使他们能够遵循各自社会的政治秩序,(word完整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维护和实现各自国家的阶级利益和政治目的,充分体现国家意志。
强调责权公民的培养。公民教育就是为了保证学生有效地参与民主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在知识、技能与价值提样等方面做好准备,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增强人民的公民意识,其最终目的在于推进社会政治进步,建设高度文明的政治制度。
强化宗教的影响。多数欧洲国家都有悠久的宗教历史,并且宗教思想本身就凝聚着一定道德思想,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各国政府都注重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为实现公民教育目标服务。
强调教育的渗透性.实施公民教育时反对强制和灌输,提倡陶冶和启发,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注重营造公民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保持教育的渗透性、隐蔽性和持久性,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1、日本、韩国、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倡导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强认同感。民族精神作为源于民族存在、民族生活的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是每一个民族成员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
珍视和继承传统,突出民族性.
学校、家庭和社会全面协作。
兼收并蓄,东西融合.
实行全面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主义的学校德育的涵义是以道德课为主要途径,其他课程和活动也挖掘道德教育因素,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出道德教育的功能。
22、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异同及启示
共性:一、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教育。二、道德规范的养成、三、社会规范的传递、维护国家利益。国际竞争精神的培养和阶段性与层次性。
差异: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二、无产阶级性和资产阶级性。三、一体性和多样性。四、外输性和本土性。五、抽象性和具体性。六、无神论和有神论。
原因分析:一、理论基础不同。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各异。三、国内外政策需要不同。
启示:一、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二、弘扬传统美德,不断丰富政治教育内容。三、根据形势发展完善内容结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四、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
23、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异同及启示
共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国家目标、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统一性。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注重对健全人格和群体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全球性。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个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体现的政治性不同.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体现的实质内容不同.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反映的民族传统不同。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体现的特征不同。
启示:一、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三、注重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四、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
24、美国校园文化建设及启示
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观。一、强化公民责任与服务意识。二、追求个人在道德和公民方面品质的完美。三、树立共同体意识。四、发展领导能力。五、强调全球性.六、多样性。
构造学校仪式。体现学校精神价值的仪式活动,即可成就学校的伟大,也可培养学生的高尚美德。
创立荣誉体系。荣誉制度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态度,使人们生活在一种彼此信任的氛围里。
传递校园故事。故事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载体之一。校园故事主要体现该校创办者道德品质的传奇故事。
塑造学校物质文化。良好的文化环境,会把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注入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中,使其积淀为深层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积淀将有效地引导、规范、激励受教育者的行为。
启示:(一)积极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国际交流.(二)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共青团工作紧密结合。(三)借鉴海外经验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重。
25、日本校园文化建设及启示
凸显校园文化的文化意识。坚持以人为中心,适应人的精神需求,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体现传统文脉的延续,塑造一个优美、宁静而富有文化和时代气息的校园,这是日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
(word完整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强化精神文化的熏陶。日本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
注重特别活动的文化.利用特别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日本校园文化建设很具有特色的教育途径。
启示:
26、服务学习
服务学习是当前英美两国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和课程.服务学习又称经验学习、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或社区参与等,其内容是学校通过提供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将社区服务与课程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合作、尊重差异等社会技能以及独立性、自尊、自我价值感、思维的批判性等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社区意识、归属感,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服务学习是杜威的思想和科尔伯格等人的道德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自20世纪90反映了社群主义的政治观。除以上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也为服务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的研究和理论阐明了学习的本质。
服务学习正是社区服务将知识、技能与价值进行了结合,完成了有意义的学校或社区目标,因而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学校教学的社区状况的改善。
服务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对某些价值的认同和对社区的归属感,最终使学生成为具有民主技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公民.
其实施步骤为(见第七题)
推动服务学习的策略:创立支持服务学习的机构。二、做好服务学习计划。三、培养服务学习的骨干.四、提高学生群体工作的技能。五、建立学校和社区的伙伴关系。
从英美两国学校的服务学习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以参与意识和技能为重点,培养学生民主参与的技能和对社区的责任感。二、以服务项目为内容,即针对社区的需要和问题提出并实施服务方案,从而培养群体合作的技能和社区意识。三、不断提升参与水平,保证学生成为独立行为的公民.四、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理性的公民.五、强化社会实践的支持性系统,树立学生持久的社会服务意识。
27、美国的校园文化建设
(见第二十四题)
28、自由至上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政治上保持消极态度,坚持低水平的参与政治。基本政治任务是选举组成政府的代表;每个人只在私人空间享受自己的权利,与志同道合的合作以追求利益,遵守法律,不侵害他人的权利.
经济上追求成功,具备市场所需的品质。把人理解为竞争的个体,是计算并促进自己利益的人,因而把自由的追求和私人的生活的满足置于优先的位置,并放弃参与国家管理的自由.
29、罗尔斯的原初状态
“原初状态”是罗尔斯用来导向两个正义原则的程序设计,合乎原初状态就可能达成正义观念。即:一、有达成共识的意愿。二、处于相互对等的地位。三、理性而互相冷淡。四、反思性平衡。“原初状态”实际上是保证正义观念得以产生的对话环境,即正义观念的树立和公民美德的形成有赖于平等、自由的对话环境,因而必须塑造呵护正义的教育环境。但其未解释好社会和好公民谁先谁后。
30、共和主义的理想公民特征
以公共利益为重。公民美德的实践是保持他们自身的自由的条件,因为公民美德是指向公共利益的,公民只有为公共利益尽义务,才能拥有公民权利。
以国家认同为基础的多元认同。共和主义的国家是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形成的共同体,因而共和国与公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理性商议的能力.公民及其代表通过公共讨论、公开演说。达成分享的理解,接受不同的可能性和妥协性的合法性,形成自愿联合的共同体.
31、社群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公民教育的过程必然是发现的过程,是通过发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意义和目的,即发现与民族和其他成员的纽带关系及其要求,发现共同价值的价值追求,从而把自己培养成忠于国家利益的公民。这种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一、通过历史和文化探索发现公民角色的意义。二、通过社区服务发现公民角色的意义。
32、多元文化主义的特征
批判主流文化的支配性。
批判自由主义的中立性。
(word完整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职责普遍的平等公民观,否定群体认同的差异性。
批判自由主义宽容的狭隘性.
33、青少年思想政治的发展
中外青少年儿童对政治国家的认知和情感:一、青少年对于国家施政的看法随着年龄增长由关注个人转变为关注制度。二、青少年对于辨别政府和非政府飞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提升。三、青少年对政治的结构或者国家的权利阶层的理解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四、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及其具体信息方面的理解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的。
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发展的因素:(见第三题)
推荐访问:中国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韩国 中国 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教师预备党员自传2022年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