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20篇)
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20篇)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系统思维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改革中的运用 作者:项威 来源:《管理学家》2021年第20期 [摘 要]关于国有企业发展,管理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2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系统思维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改革中的运用作者:项威
来源:《管理学家》2021年第20期
[摘
要]关于国有企业发展,管理体系是其关键环节之一,和企业自身甚至是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息息相关。基于当前国企管理体系实际改革情况,着眼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结构条件分析:现阶段国企管理体系不仅缺乏整体性,而且存在开放性不彻底等现实问题。以上问题均已成为限制其深化的重要因素。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若依然采取传统视角和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只会让管理体系改革事倍功半。对此,文章拟从系统思维视角,重点分析其在国有企业的相关应用。
[关键词]管理体系改革;国有企业;系统思维;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2(2021)20-0043-03基于国企改革的持续推进与不断深化,无论是在国有企业升级转型方面还是在强化国际竞争力方面,管理体系改革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系统思想及其相关理论宏观分析国企管理体系,能为国有企业提供相应参考或是思想借鉴。
一、国企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结构复杂性
在企业运行中,管理所发挥着的作用至关重要。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发展,并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1]。一方面体系结构会涉及人力、行政和财务等诸多方面,另一方面还需管理产业、股权及资产等。以上各自均属于一个复杂的小型管理结构。以行政管理为例,其中涉及会计、文秘、信息和后勤等环节,而不同环节均拥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将每个小规模的结构相组合便构成了国企整体管理体系,因此其管理体系结构相对复杂。有关层级,从最原始的一维线性结构逐渐发展成现阶段的结构。另外,伴随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外部环境也发生变化。若是国有企业未能依据外部环境加以科学调整,则会难以应对当前市场机制发生的各种风险。
(二)体系综合性
因为国企管理经营囊括众多内容,通常很难借助单一管理结构达到目的,而是需要各管理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系与合作来实现。若要维持管理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应保证每一管理主体可以开展良好高效的合作。因为管理过程融合各企业部门的自身职能,所以能否顺利进行管理工作同管理主体彼此间的合作效率紧密相连。基于此,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应对管理部门的具体
职责加以明确,做到处理各个管理部门彼此间的关系有所依据。与此同时,企业管理体系还会涉及对其外部环境的管控,因此一方面要重视各个管理部门现存关系,另一方面还需认识到基础经营环境的重要性,因为体系的综合性会对国企发展造成直接影响。
(三)信息传递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在国企管理体系中尤为关键,每个管理体系组分都紧密联系。如果传递信息效率较低,极易导致国企决策迟缓或者管理混乱,所以信息高效传递可以降低管理决策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而让企业管理体系更高效、更科学。信息传递机制,属于国企管理体系中的常见模式,在实际管理中信息传递会呈现逐层递减现象,在传递过程中各管理层级往往会发生信息流失。现阶段,若是依旧采取被动的信息传递机制,则会致使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竞争的现实需求。
二、系统思维运用到国企管理体系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在以前针对国企管理体系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研究人重点关注企业内部,其将管理组织视为相对封闭的一个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管理企业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关研究人员往往认为各个组织仅需做到各司其职,那么最后得到的结果便是水到渠成。基于这个“封闭系统”,有关研究人员认为管理的主体和目标之间方便协调,能够进行量化计算。把管理体系直接脱离其所处环境,将其单独作为封闭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极易忽视维持管理体系开放性的必要性,进而在研究结果上产生偏差。依据系统思维分析,系统演化应确保其开放性,封闭性组织是无法进行有序演化的。基于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大环境下管理体系需要保证维持开放性。文中所指的“开放”是匹配管理环境,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同企业经营、技术创新、市场反馈环节维持亲密互动,而且在环境中进一步汲取对有序体系发展有利的信息流。国有企业在改革初期,其管理体系依然处于摸索阶段,主要是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可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势潮,若是仍旧照搬传统管理经验则很难满足企业发展实际需求。波诡云谲的全球经济形势,若要更好地适应变化,应该将国企相关管理活动有机结合创新理念,切实提高管理体系的开放性,同时有效吸取国际、国内先进企业管理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管理体系改革。为进一步提高在国际竞争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国有企业必须让管理体系更具开放性。国企自改革开放以来已获得一系列引人瞩目的发展成果,而若想跻身于世界性企业则要继续提高开放力度,并在开放过程中有序演化企业管理体系。
第二,管理体系未能体现整体性。部分国企在实际改革进程中,通过科技进步积极开发研发产品,不断强化企业创新能力,从而解决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方向[2]。可由于历史性因素,国企创新管理成效参差不齐,少数企业系统不仅管理理念成旧而且组织结构混乱,进而降低了企业自身竞争能力。刨除因为地域不平衡发展引发的不平衡,其自身管理体系也呈现落后或者是超前的差異性现象。在一些国企现有管理体系中,依然存有专业性壁垒等问题,难以依托管理结构达到科学高效的运营。而对于系统思维而言,其核心是要素具备的非加和性,而且打破单一化结构系统。因为在管理政策上未体
现综合性与整体性,导致其管理体系无法形成理想的聚合效应,不利于国有资本实现保值增值。当前常见的国企管理体系为矩阵式等其他复杂结构,往往进行管理改革时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
三、国企管理体系改革中系统思维的相关应用
文章采取的研究模式属于一种启发性模式。并非对于当前国企管理体系问题来探寻与之相应的系统思想或者是科学理论,应是在系统思想或者是科学理论中探寻,可以为企业管理体系改革带来理论依据。相关思想或是理论能否有效应用到国企管理体系改革,仅是实施者而并非主动、有意识地运用。后者有关系统思想和科学理论能够变为企业管理体系改革措施的相关思想与理论来源,而且是坚定现行举措以及现有改革方案的思想与理论依据。这样的研究态度是实事求是的,而且研究方案也是切实可行的。
(一)结构功能律应用于管理体系改革
“结构”在系统思维中属于一个十分核心的概念,是“组分彼此间关联模式之和”,而且“在不改变组分的条件下,通常将这种关联方式作为结构”。之所以结构尤为重要,主要是由于其会影响到系统功能。对系统功能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例如规模、环境等,可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则是结构。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在短时间改变系统的规模、环境和组分等相关要素,因为系统通常会依托本体结构调整进行优化、对系统进行转变。
针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而言,其规模、环境等均会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自身稳定性,这些因素不容易发生变化。因此,管理体系现有功能的优化应通过结构的改变或是调整才会实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因为历史因素构建的管理机制,不仅链条长而且层级多,难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满足朝着现代企业转型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相关要求。若想切实转变现阶段国企管理体系相对低效的情况,最为可行的一种方案便是调整内部结构。对于管理体制低效率、长链条的情况,以往采取的对策观点为机构精简或者是冗员裁剪。而文章认为依托精简机构,将现有系统结中一些不必要元素清除,实现系统功能优化的方案虽然很有必要,可这并非结构调整促进系统功能优化的核心所在,实际上无论是机构精简还是冗员裁减均非调整结构的本意。
所谓结构功能律,其主要指的是在维持系统环境、组分及规模等相关因素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借助对系统结构的调整达到转变或是优化系统功能的目标。至于前者是让系统组分减少的情况。从本质上来讲和结构功能律没有关系。基于此,国有企业若要对管理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并非必须进行机构精简等,其关键在于在当前结构组分的条件下,怎样对联系方式与组合模式进行调整从而做到系统功能的优化[3]。调整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结构,其发展方向应是“扁平化”的。也就是说,应该将系统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集中观看财力、人力和信息等相关资源,在此基础上还应保证配置科学、运作统一,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协同与规模效应发挥出来。将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复杂网络,将层级减少的同时对重要的建设网络节点积极建设,从而
形成关键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有机相连的边,进一步减少平均网络距离实现“扁平化”,这样也能使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运作更加高效。扁平化的国有企业,能优化管理系统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促进自身执行力大幅度提高。由于压缩了管理体系层级、大力建设重要节点、强化节点彼此间的联系等,通过以上举措均可以让企业管理各方面的信息流体变得高效、顺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执行效果递减。(2)形成扁平化的国有企业管理体系,还可以让现有管理体系更具稳定性。主要是由于扁平化网络,大力建设重要节点等,能让现有网络发展成“无标度网络”,由此管理体系网络整体会具备更理想的稳定性。
(二)应用于管理体系改革
应清楚地认识到,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改革不仅十分复杂而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依据钱学森提出的观点:社会和国家属于复杂性特征明显的巨系统。若是依然采用传统的思维定式,针对社会或是系统事物展开研究分析,极易导致系统内部存在的联系被分离或是切割,从而让认识和原本事物面貌相距较远。若是能将其作为复杂系统的话,一方面有利于系统稳定的保持,另一方面朝着更优化、有序的方向不断演化,其也要优先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关于系统思维的相关理论,系统维持自身稳定性,而且可以向着更加有序的方向演化,确保系统充分的开放式是其首要条件。也就是说,系统应该和外界维持良好的能力、物质以及信息等要素的交换,而且由于交换在系统中引入的负熵流,应是可以超过由于系统内无法逆转过程所导致的熵产生。若是无法达到上述条件,很容易导致系统演化方向的混乱与无序化[4]。
其实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属于一个系统,是依托同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维持系统自身的开放性。之所以要改革管理体系,主要是为了强化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改革途径自然会涉及相应的创新方法。不断吸收来自外界的信息也是达到创新效果的一种必要条件。从某种角度来看,不管是管理体系,还是国企自身,若想实现不断创新应始终做到开放,最大限度地吸收外界多元信息。那么,国有企业有必要成为学习型企业,也就是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与态度,才会吸收尽可能多的新信息,进一步改革创新,让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实际要求,切实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怎样打造学习型企业,怎样推动国有企业成功转型为学习型企业,和其自身息息相关。国有企业通过改革现有管理体系,可以满足转变为学习型企業的需求;与此同时,通过改革管理体系,将先进的观念与企业文化灌输或是渗透到企业中。另外,需要为学习型企业构建或是完善有关学习制度及激励机制。具体来讲,应让国有企业转变为学习型企业的驱动关键及坚强保障[5]。基于系统思维视角出发,促进反馈机制的完善也是管理体系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具体进行反馈机制完善时,需要重点关注信息建设,这是因为运行反馈机制需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所以应运用相应的科学技术,优化传递信息的方式。
四、结语
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改革不仅相对复杂而且体现了一定的系统性特征,应通过系统思维进行思考及有效推进。文章也希望通过提出的观点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的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苗东升.系统思维与复杂性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4,12(1):1-5.[2]卫郭敏,郭卉.系统思维在国企管理体系改革中的运用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7,25(02):42-45.[3]郑砚国,孙云根,刘泽,等.运用系统思维构建一体化联动计划管理体系[J].国企管理,2021(02):78-86.[4]冯兴龙,龚华伟,胡勇,等.重组国企发展之系统法则[J].国企管理,2018(05):38-41.[5]张冰石,马忠,夏子航.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7(06):5-11.
篇二: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强化战略引领突出改革创新
促进管理提升
实现转型升级
推动集团在京津冀协同战略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届六次职代会
暨2015年度工作会议报告
(2015年1月26日)
李
敏
各位老领导、监事会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按照会议安排,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集团按照省国资委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董事会决策,自觉接受监事会监督,紧紧围绕质量效益目标,努力克服挑战和压力,集中精力抓生产、谋发展,脚踏实地打基础、增后劲,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全面完成了省国资委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港口吞吐量3.82亿吨,是考核指标的109%;实现利润21.6亿元,是考核指标的135%;经济增加值7.8亿元,是考核指标的195%;净资产收益率5.9%,是考核指标的197%;流动资产周转率1.4次,是考核指标的117%。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济效益再创新高,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市场开拓,港口生产实现稳步增长。克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开拓市场,改进生产管理,港口吞吐量创造历史最好水平。秦皇岛港各作业公司积极面向市场,努力服务客户,加强生产组织,提高作业效率,煤炭、杂货、集装箱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二、六、七、九等煤炭作业公司合计完成吞吐量23812万吨,同比增加122万吨;杂货公司完成1587万吨,同比增加146万吨;一公司完成729万吨;新港湾公司克服诸多困难,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1.4万标箱,同比增加2.6万标箱;秦仁海运公司创新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扭亏为盈,完成利润1100万元。曹妃甸实业公司完善服务手段,增强服务能力,创造了8384万吨的吞吐量纪录。沧州渤海公司积极开发市场,加强与船公司和货主合作,优化生产运行组织,开展6+2泊位整合运营,集装箱吞吐量创造了31.4万标箱的历史新高。
(二)推进协调发展,转型升级开创新局面。物流板块稳中求进。完成了国际物流公司组建的各项准备工作;睿港公司完成煤炭贸易及物流配送1300万吨,其中为秦皇岛港直接贡献吞吐量667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实现利润1655万元,同比增加547万元;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环渤海煤炭交易中心组建已进入报批阶段,珠海横琴煤炭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邯郸国际陆港边建设边运营,实现利润600多万元;香港公司与多家贸易商建立合作机制。投资金融板块全年实现投资收益6.3亿元,占集团净利润的40%以上,创历史新高;参与招商证券定向增发,取得良好效果;完成北方化肥公司股权转让、货运公司所持股权转让及股票出售、方远公司收购等事宜,解决了多项历史遗留问题。综合服务板块走向市场迈出坚实步伐。港口工程公司首次总包承建曹妃甸保税区通用泊位工程,填补了码头主体工程业绩空白;港口机械公司提高设备维修水平和港机备件制造质量,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餐饮公司整合统管了港内绝大部分职工食堂,首家对外早餐店开业运营;物业公司逐步接手集团内部物业管理项目;旅游公司积极打造“蓝港国旅”服务品牌;后勤、通信、水暖、医院等单位为主业生产提供了坚强保障。地产板块密切关注西港搬迁改造进度,做好了南山片区开发前期准备;着眼于集团跨地域发展需要,启动了黄骅综合港区配套办公项目建设,完善了曹妃甸集团总部办公楼及配套项目建设方案。
(三)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为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由秦港股份出资与天津港集团组建了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公司,津冀港口合作迈出历史性步伐。在秦皇岛港区,西港搬迁改造稳步推进,优化东扩港区规划设计方案;编制上报了150航道相关报告并获项目批准,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项目建设补贴资金;开展西港搬迁改造资金平衡测算和商业开发模式论证,推动西煤关停人员安置方案的申报与落实工作。在曹妃甸港区,煤二期全部设备调试完毕,配套铁路环线和到发线正式开工建设;第六个5000万吨级煤炭码头项目完成公司组建;增量港口
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集团主导推进五、六号港池、丰南港区以及汉曹铁路等项目建设与地方政府达成共识,初步起草完成公司组建方案。在黄骅港区,20万吨级矿石项目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海关监管场所验收;组建了原油码头项目公司。云南金博矿业公司积极推进地质勘查,完成了部分采矿权和探矿权过户。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参与了唐曹铁路项目开发建设。
(四)加强基础管理,管理绩效明显提升。强化安全生产,建立责任体系,完善安全标准,加强隐患排查,开展职工培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顺利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资质,实现安全生产“0811”奋斗目标,被河北省安全生产协会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健全资金管控模式,资金归集取得较好效果。大力拓展内部信贷业务,加大内部资金融通,财务公司开业运营4个月即实现利润1056万元。成功发行18亿元中期票据,改善了集团融资结构。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构建了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制定了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办法,开展了集团层面主要风险识别;密切跟踪重大风险,经营管理得到持续改进。推进实施以利润定薪酬的激励机制,加大经济增加值考核比重,调动了各级领导班子追求效益的积极性。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全年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167人,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培训员工28315人次,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设备物资管理持续加强。积极盘活集团资产,做好资产经营,处置资产1604项,落实181项资产管理主体。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煤炭交易电子商务平台项目方案通过审查,全年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科技成果奖7项。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开展审计项目33个,已完成23个,提出审计建议42条,促进了管理行为规范化,规避了经营风险。坚持全面效能监察与基层自主监察相结合,发挥再管理和再监督作用,累计开展效能监察49项,下达监察建议、监察决定193份,提出意见建议632条,建立完善制度316项。节能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吞吐量单耗2.61吨标煤/万吨,同比下降了0.04%。港区粉尘综合治理达到预期效果,PM10同比下降9.1%,TSP同比下降8.0%,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国家海水水质一、二类标准,优于环境功能区要求。
(五)狠抓凝心聚力,发展环境更加和谐。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彰显先进典型导向作用,促进党员干部转作风,树立了干事创业新形象。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相融合,维护集团形象统一,评选命名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基层特色文化,发挥港口博物馆窗口作用,推动港口工业旅游发展,促进了集团文化落地生根。密切媒体关系,加强对外宣传,做好新闻传播、品牌宣传和业务推介,创新网络和自媒体宣传,在外部媒体发表新闻宣传稿件1769篇,展示了集团科学发展新形象。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弘扬标兵精神,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开展职工技能大赛,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和青年创新创效实践基地,激发了职工学技术、比贡献的积极性。努力建设和谐港
口。深入基层慰问困难职工和一线职工,发挥特困职工帮扶基金会作用,帮扶困难职工52名。加强企业年金管理,实现了年金保值增值,年收益率达9.77%、实现投资净收益7433万元,确保了职工利益,提高了职工退休待遇水平。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实现了补充医疗保险按月计征、统筹使用。积极化解信访案件,合理解决职工诉求,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深化平安港口建设,公安局破获港内案件数起,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保证了在港货物安全。
一年的辛勤付出,集团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刘锋等10名同志被评为集团公司标兵;何春生等10名同志被评为股份公司标兵;郑洪亮等10名同志被评为集团公司青年岗位明星,还有一批集体和个人荣获了河北省、秦皇岛市和省直系统荣誉称号,他们都是本岗位、本行业、本系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全体职工的优秀代表和学习榜样,也是集团的荣誉和骄傲。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董事会正确决策和监事会的监督指导,离不开集团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以及各位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向监事会、向老领导、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体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回顾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根据集团发展实际和新常态的要求,管理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发展战略需要进行调整完善;二是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风险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与资产管理的主体与界面需要进一步明晰;三是创新工作虽然形成广泛共识,但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四是集团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西港搬迁等重点项目推进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五是价值思维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资本成本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和改进,促进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二、2015年工作思路和安排部署
刚才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邢录珍同志对2015年面临的形势作了深刻地分析,报告不再重复。2015年,集团发展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不管在什么形势和情况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都将是不变的主题,质量效益都将是永恒的标准。我们既要准确把握并切实运用好各种有利条件,从中挖掘发展机遇和经营契机,更要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加强对形势的预判研判,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发展战略为引领,坚持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站在市场经济前沿,适应深化改革需要,着力提升驾驭全局能力,着力促进指
标优化提升,着力推进依法治企,以锲而不舍的毅力调结构,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管理,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集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国资委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一个中心,把握两个契机,提升三个能力,实施四个突破,抓住五个重点,强化战略引领,突出改革创新,促进管理提升,实现转型升级,推动集团在京津冀协同战略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一个中心”,就是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把价值导向、效益标准具体量化到各个单位、各个部门,乃至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做到凡事求效,凡事论责,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把握“两个契机”,就是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河北省支持鼓励集团整合河北港口资源的契机,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加快集团发展步伐。提升“三个能力”,就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要认真做好集团发展战略的调整完善和实施以及“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储备并实施一批事关集团全局、促进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高质量项目;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就是要对标行业一流,强化管理提升,增强集团发展软实力;抗风险能力就是要抓住项目决策源头,加强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经营管理程
序,确保全面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实施“四个突破”,就是抓住发展、改革、创新、管理这四个突破口。在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的情况下,做到发展出题目,改革激活力,创新增效率,管理打基础,这对圆满实现年度目标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抓住“五个重点”,就是转方式、调结构、活机制、强内功、增效益。转方式就是把发展从主要依靠自主投入的方式,转到依靠资本运作的外延式扩张上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上来,增强内涵式发展的能力;调结构就是要注重集团内部产业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协调发展,形成对集团的有力支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活机制就是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上岗凭竞争、收入凭贡献的分配激励制度;强内功就是不断增强企业的内在素质,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这是把工作干好的关键所在;增效益就是通过降本增效,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
今年集团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吞吐量3.868亿吨,实现利润总额17亿元,安全生产实现“0811”目标。
确定这样的发展目标,既是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我们立足集团实际的结果。集团已经到了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这样的目标,为集团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集团工作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实现全年奋斗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协调联动,强基固本,着力做优做强港口核心主业
在宏观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与建设规模投入上升的双重作用下,港口能力结构性过剩的局面日益凸显,市场竞争形势更趋激烈。要紧紧抓住“低成本运营、高效率生产、高质量服务”这三个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把成本、效率和服务统筹结合起来,选择关键节点,通过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完善岗位职责,优化业务流程,建立管理标准,补齐短板、持续改进、重点突破,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提升集团竞争优势。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煤炭方面,要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推行各作业环节标准化,提高系统作业效率。要强化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服务举措,完善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做到以服务吸引客户,以成本留住客户,以效率赢得运输。杂货方面,要加强市场开发,丰富货源品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努力争揽货源。深化同铁路及口岸部门合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集装箱方面,要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集装箱发展的战略部署,争取建设省级集装箱公司。持续抓好货源和航线开发,加强与口岸部门、船公司的协调沟通,争取开通并运营好秦皇岛至宁波的航线和黄骅港集装箱外贸内支线。利用海铁班列发展重来重走的钟摆式运输,开展矿渣粉、钢材等大宗货类“散改集”业务,研究恢复块煤装箱业务。油品方面,要进一步强化调度指挥,提高泊位和储罐利用率,全力确保货源计划的兑现。抓紧研究大庆原油停输后替代货源及发展方向。
(二)落实战略,加快发展,构建以港为基多元发展新格局
要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取得突破,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做强多元产业,构建各板块相互支撑、竞相发展的良性格局,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是实现集团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的长远之计。
深入推进港口物流建设发展。要加强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分析,出台内部支持发展物流相关改革和举措,为集团物流板块发展提供助力。组建国际物流公司,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板块管理架构。要加快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瞄准国家级煤炭交易市场建设标准,研究建立完整规范的交易规则、交易程序和风险防控等管理制度,依托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结算、担保、信贷等配套金融服务,加强与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把海运煤炭交易市场打造成国家级煤炭交易市场。扎实推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业务模式创新和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实现环渤海煤炭交易中心开业运营,加快黄骅煤炭交易市场组建和上海煤炭交易所重组。推进秦唐沧三地临港物流园区项目和保税区物流项目的谋划和建设。研究拓展海铁联运,谋划合作开展航运业务,适时组建航运公司。谋划物流联盟与营销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煤炭供应链、矿石专业物流服务,为集团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业态。睿港煤炭物流公司要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拓展业务网络,努力打造成为环渤海煤炭供
11应链服务商和管理商的核心企业;香港公司要发挥对外窗口作用,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贸易,探索向金融、投资业务领域延伸,为集团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快推进集团“走出去”发展步伐创造条件;邯郸国际陆港要完成起步区建设,启动仓储、物流业务,实现开港运营,逐步实现内陆城市的出海口,沿海港口的物流节点,形成国内港产城互动发展的典范。
研究做好组建投资管理公司有关工作。进一步做好投资金融板块的功能定位。扎实拓展资本运营业务,积极寻求产业链上下游战略投资项目。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动态,盘活上市公司股权,探索研究上市公司股票转融业务,择机参与优质上市公司增发、配股工作。继续做好云南普洱矿产资源开发、水曹铁路、唐曹铁路等项目,力争早日投产并取得投资收益。
推进黄骅港综合港区配套办公项目,优质高效开展工程建设,确保一期工程年底竣工。抓紧完善曹妃甸集团总部办公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及时启动项目建设,力争主体工程年底完工。结合秦皇岛西港搬迁改造工程,积极参与西港开发。加快推进邯郸陆港新城地产项目,完成新城项目53亩地块立项,为规模启动陆港新城项目筑牢基础。
港口工程公司要抓好资质升级,实现施工、勘察、设计、检测、测绘五项业务均衡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竞争实力。港口机械公司要着力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增强设备保障能力,以此为基础推进集团内部维修市场整合,提高内部市场占有率,增强外部维
12修市场竞争优势。要继续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促进港机装备制造水平提高。物业公司要扎实提高服务水平,全力开拓港外物业市场。餐饮公司要以提升餐饮质量、提高用餐满意度为重点,促进内部餐饮资源整合;要以餐饮精品化、价格平民化模式塑造品牌,大力开拓港外餐饮市场。旅游公司要紧密依托港口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精心打造工业旅游精品路线;要围绕境内游、出境游、入境游三大市场,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积极与大旅游集团合作,开发有竞争优势的旅游模式,促进旅游业务的快速提升
(三)立足长远,狠抓项目,增强港产城协调互动内生动力
项目是承载集团战略实施最坚实的平台,是推动集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管控水平,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效果。第一,要重点抓好西港搬迁改造。西港搬迁改造关乎集团长远发展,我们既要全力贯彻省委省政府要求,又要深入研究规划方案、实施模式,主动出谋划策破解难题,有序推进东港建设和西港开发。要加强与省市政府的协调,尽快落实职工安置方案。第二,要抓紧推进曹妃甸港口平台公司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快速推进,为曹妃甸港口发展和集团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带来难得的战略性发展良机。我们要抓紧确定筹备机构,尽快组建项目公司,密切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掌控好曹妃甸5、6号港池、丰南港区和汉曹铁路的开发节奏,确保港口项目与地方产业项目时序相衔接,争取集团发展的主动权。第三,要全
13力推进曹妃甸、黄骅两个5000万吨煤炭码头、黄骅矿石码头3、4号泊位、黄骅油码头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取得立项核准,具备开工条件。
要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实施项目论证决策、建设运营全周期管理,构建项目启动、班子稳定、全程负责的责任体系,增强项目建设主体的主动性。狠抓规划设计源头优化,在保证项目质量和功能的情况下做到合理把握建设节奏,实现投资最省。加大项目跑办工作力度。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理清每个项目跑办程序,做好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沟通,抓住项目重点环节,做到有的放矢,突破制约瓶颈,提高证照办理速度,争取尽早手续齐备、开工建设。强化安全、质量、工期、造价控制,完善项目建设监管机制,确保项目全过程受控;注重实现节点工期目标,以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实现;抓好项目造价管理,重视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推进电子招投标工作的实施,对概算、招标、结算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严防工程造价超概算现象发生。抓好项目竣工验收和手续办理,精心组织好项目竣工验收投产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按期投产达产达效。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抓好投产项目投资分析和后评价工作,提高投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及项目论证阶段的严谨性和科学性,防范投资风险。
(四)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建立适应新常态的管理机制
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提升管理效率与活力的基础。
14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突出效率效益导向,逐步建立机关机构精简、定位科学、职能清晰、组织扁平、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提高依法治企水平,激发基层单位活力和职工干劲。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利用财务信息系统功能,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全流程、各层级信息化,增强预算管控的主动性和全面性。强化资金集中管控,充分发挥财务公司资金归集和融资平台作用,提高资金归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宽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
完善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机制。发挥价格协调委员会机制作用,完善内部流程,规范合同管理,理顺市场化价格体系。对政府定价、行业标准及市场化定价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具体方案。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结算价格体系,减少重复纳税,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省国资委考核要求,建立以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为基本原则,突出以利润涵盖经济增加值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激发各单位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对标常态分析。坚持问题导向,学先进、找差距,改进不足、实现提高,促进集团在各个领域都向先进看齐,达到或接近行业先进水平。
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制定实施高管和员工招聘、优秀人才引进、拔尖人才培养等管理制度,全面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满足集团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出台职位管理办法,拓展员工职业
15生涯发展通道,激励各类优秀人才立足岗位干事创业。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重点抓好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风险识别系统建设、风险解决方案制订和监督改进机制建立四项工作,确保年内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坚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依规治企。制定出台集团全面推进依法治企的实施意见,建立自上而下的法律事务管理体系。要加强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积极参与投资项目的法律风险评估,加大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核力度,确保集团法律风险总体受控。加强案件管理,全面总结集团历年发生案件的共性问题,提出规避方法与措施。
完善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准确定位改革后的后勤管理范围和职责,对已经完成改革、走向市场的新公司,制定具体扶持政策,鼓励其开拓外部市场,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机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提高自主生存能力。进一步研究完善并推进实施幼儿园市场化经营,逐步消除亏损。
(五)强化管理,夯实基础,全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管理提升贯穿企业始终。要抓住管理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扎扎实实地做好落实工作,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夯实发展的基础,提高管理的适应性。
强化安全预控管理。抓好当前的安全工作,是集团公司应对严峻形势、深化改革创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必须把安全当做干部的第一责任、员工的第一福祉和企业的第一效益,16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效益和稳定的关系,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提升安全管控水平。贯彻“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要求,强化主体责任,形成完善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和技术保障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开展领导干部带头进行安全承诺,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积极创建国家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完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深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狠抓隐患问题整改,加强对危险作业、重大危险源的风险防控,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
加快集体企业改制。要充分借鉴委监管企业改革经验,坚持从集体企业实际出发,周密安排,统筹推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妥善处理好职工安置和资产处置中的要点、难点问题,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企业改制,确保按照上级要求,顺利完成改革工作。
突出分类管理。按战略定位根据所属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对基层单位实施分类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参考标准,努力增强考核工作的实效性。对具备发展潜力的经营单位,要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对经费单位实行专门管理;对新建子公司,要设定培育期,之后必须实现盈利;对经营无效益、发展无潜力、资产质量差的产业,要果断退出止损,集中资源向优势领域倾斜。通过上述措施,逐步减少亏损单位,提高集团整体效益。
加强内部审计、监察。强化审计监督职能,提高审计质量,加强风险防范审计,发挥监督管理和服务增值作用。围绕“三重
1一大”制度执行、重点岗位人员履职、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开展监督监察,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行为,有效控制防范管理风险。
严格固定资产管理。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无管理单位的实物资产的管理问题,明确管理单位和管理责任,完善资产管理、使用、检查、维护等工作,防止实物资产管理失控和国有资产流失。
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以节能降耗为核心,加大能源考核管理力度,层层分解落实能耗指标,加强监督检查和统计分析,确保完成国资委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强粉尘综合治理,细化现场监管措施,规范涉油作业防污管理,消除溢油风险和海域污染隐患,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海域环境。
加强信息化和科技创新。编制集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继续推进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做好科研项目实施和应用,结合港口生产实际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成果的突出作用。
(六)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和谐幸福企业
职工群众是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要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最大限度地激发全员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群众的现实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加强社保福利体系建设,统筹集团各项社保福利,为职工量身定制综合福利保障计划,切实解决患重病或重特大疾病职工实际困难。加大企业年金管理力度,努力为职工创造更多的投资回报。认真研究失业保险援企稳岗以及返还技能培
1训补贴等有关优惠政策,把政策用足,好事办好。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开展困难职工摸查,建立分类建档、按类帮扶、分级实施机制,在集团公司能力范围内,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困难家庭重获生机。要健全职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要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滥用,严肃查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违纪违规行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好港口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释放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正能量。抓住集团战略发展等重点,主动出击、精心策划,密切媒体关系,积极开展新闻宣传、商务宣传和品牌宣传,提高集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集团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做好2015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真抓实干、砥砺奋进,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港口集团而努力奋斗!
19
篇三: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狠抓精细化管理,助推国有企业经济健康发展摘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必不可少的一环,其服务性要大于盈利性,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在当前情况下,保证盈利程度才可以使国有企业更好的开展其服务作用,因此在当前阶段主要任务要提高国企自身的综合实力。精细化管理对国企的综合实力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意在对当前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开展方法进行分析,力求可以更好地对助推国有企业经济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国企;精细化管理;经济;经济发展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我国的私有企业数量在当前阶段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空前数据,在这种环境之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国有企业如果想要在这种经济架构之下保持自身效益,使国有企业可以跟私有企业进行良性竞争,并且不对自身的服务性进行削减。可以从自身的综合管理入手,优秀的企业其内部一定是优秀的,在现阶段的企业管理活动中,国有企业可以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当前阶段,很多国有企业依旧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如今的社会企业经济架构之下,已经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如果持续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整体的管理质量将得不到有效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会被私有企业掠夺走很大一部分市场,并且还会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前进道路。因此国有企业抛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采用精细化管理是国企面对如今时代洪流之下所可以选择的最好方式。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将我国国有企业相应的制度与条例进行细化,对于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进行具体剖析指导,将成为我国当前阶段国有企业的首要改变目标。
一、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最新开始流行的管理方式,在其提出时就已经受到了广大好评,并且被广泛运用在了私有企业当中。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被新引入的管理方式,其管理理念与管理想法都有着极高的先进性,并且根据各大企业的实践结果来看,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活动当中可以起到非常大的润滑剂作用,对整个管理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当中,加强管理概念,并且对精细化管理产生全面认知是当前阶段的首要任务。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大致可以理解为对企业资源的最大化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对所有的相关制度以及条例进行细化,以适应企业的内部需求与外部发展需要。在对企业的规章制度细化完成后,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管理时的整体水平与质量。对于企业规章制度的细化与对成本的控制都可以为企业管理提升很大程度上的精确性,在提升精确性后,运用当前阶段大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即可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将经济效益进一步扩大。我国国有企业的盈利方式与盈利速度本身就比私有企业要慢一些,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当中,首先要全方位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水平。在提高自身综合水平的道路上,加强对精细化管理理念与概念的使用,将有效推动整个企业的经济架构升级和改革创新发展,同时经济化管理,还可以对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建设与升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一大部分,在经济效益与服务性上都占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后,也可以进一步的使我国国有企业能够严于律己、服务国家。
二、当前阶段我国企业精细化管理现状
在当前阶段,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依旧以粗放的管理方法为主。现阶段的国有企业管理当中,领导人员对于精细化管理没有明确的认知与概念,因此在当前阶段依旧无法充分意识到精细化管理可以对国有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在当前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当中,也就缺乏了对精细化管理的大范围应用,导致整个管理活动与管理理念依旧停留在之前的阶段,在企业管理中也就会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方式,来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有企业进行要求与管理。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有企业,精细化管理可以将工作与工作的负责人以及整个机制与条例都进行细化,再细化过后,采用分项管理的方法,可以使整体管理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但在当前阶段没有经过细化管理,质量仍旧得不到有
效提升,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无形当中的阻碍。加快国有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普及,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升级是当前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在企业竞争压力逐渐变大的情况之下,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下,依旧得不到好的提升。世界在处于疫情的大环境之下,外企也在不断的涌入中国。国家为了快速实现经济发展,也将大力推进国际市场方面的贸易往来。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国际市场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制度,都会大量的引入我国。并且对我国的企业管理产生新的挑战。但在当前阶段,我国依旧对精细化管理没有进行全方位的落实与采用。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我国国有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推进工作的速度将持续走低。
三、狠抓精细化管理对我国国有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助推作用
1.可以对员工积极性产生调动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
在我国固有的国有企业管理活动当中采用精细化管理,可以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加强激励的力度与精细完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相关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保证企业的运转可以进行稳定的工作方式以及高效的工作效率。在完善管理方式时加强精细化管理理念,对于各个工作程序与标准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划分同时对人才的引进与激励机制进行完善与细化。在整体鼓励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与调动企业积极程度的同时,对于制定好并且精细划分后的程序与标准进行结合,可以有助于在员工内部形成正当竞争的风气,并且使员工对于工作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观。此观念可以使员工充分意识到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联性。在意识到关联性后,员工的个人潜力可以被有效发掘,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对于目标激励方面可以采用更加精细化的措施,将整个企业当中的组织与工作员工,就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而言,形成统一精细化管理,并且在此方面对于组织与员工的个人绩效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其进行细化划分,构建更加具有针对性与细致性的奖惩机制。利用精细化管理对于员工进行激励可以有效提升其整体上的激励作用,并且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可以为公司带来更高的效益。
2.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当中,加强对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使用也有助于对企业文化进行强化建设,在当前阶段,就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而言,企业文化建设是相对薄弱的一环,因此在精细化管理理念大量运用的同时。可以在加强员工管理的基础之上,对于企业文化进行精细化的建设。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想要做好员工的管理工作,首先就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强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如果企业文化整体偏于粗糙,则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使员工的工作环境可以积极向上的发展。在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强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加强员工队伍与干部组织队伍的精细化管理,侧面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构建更加良好的企业环境,在良好的企业环境当中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程度、以及工作热情可以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在这方面进行提高后,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也会随着积极向上的心态而焕发出新生。在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增强后,继续借助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可以对员工的潜能进行不断发掘,并且对员工自身的思想境界进行提升,在对其岗位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的前提环境之下,也可以使得企业的各项工作得以稳定顺利的开展,并且就此可以整体提升工作经济效益得到健康发展,进而强化企业效益,因此活用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再次唤醒并增强其生命力。也是精细化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当中所需要得到运用的地方。
3.对企业能力进行创新使其符合时代发展规律
在当前阶段,我国国有企业需要及时增加自身对于时代发展潮流的顺应,提升企业的创新与创造能力,也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使用。将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当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的工作效率进行提升,并且进而改善最终的结果。我国当前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因为受碍于当前阶段的传统管理方式与当今的时代大环境和经济现状导致发展速度缓慢,并且整体发展效率不高。因此首先从管理方式方面进行更改,将传统管理方法转变为精细化的管理方法,可以首先完成在市场上与其他私有企业或外来企业等企业的对标,在争取不到优势的情况下,起码不会陷入一些经济劣势的局面当中。另一方面因为精细化管理本身的高适应性,在国有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当中不会使整个企业上下感受到大改革与大变动。如果企业本身的作风与工作方式就足够优秀的前提之下,那么精细化管理,也只是将其中的工作方式作为明令条例单列出来
而已,对整个国有企业本身没有太大影响,但如果国有企业本身在工作方式与方法方面就已经落后,那么精细化管理则会对其进行矫正,使其可以更高效的完成工作,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当中,对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使用,发挥其优势,提升整个国有企业工作当中所产生的质量与水平,对于精细化管理进行牢抓细抓,对国有企业的经济健康发展尽一份力。
4.大力推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成本进而增加企业效益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经济效益依旧是一个不可避开而谈的话题,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取代传统的管理理念,可以在侧面控制生产成本,并且进而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效果。在控制生产成本的基础之上,精细化管理还可以有效对于整个劳动生产率进行提高,基于此则可以对整个产品的利润率进行控制,进一步的扩大整个市场的占有率。就整个实际管理活动而言,精细化管理可以使工作态度更加严谨,并且对于整个管理条例进行细节划分,根据市场环境来灵活调整战略方向与侧重点将管理活动与整个大环境进行联合调控。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统一性。对于精细化管理等相关工作高效落实,还需要在工作过程当中不断的加大整体监督力度以及高度检查工作力度,对整体工作进行细化划分,细节化管理可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明确约束,在整个细节条例细化的同时明确整体规章制度,可以很好的加强对于员工行为的约束。对于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可以起到对于错误的及时矫正作用,进而减轻可能因为一些员工错误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加强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同时将相应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个人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对工作标准与规章制度进行更加高效的制定,对于各个部门与各个岗位之间进行更加有效的联系。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做,从各个方面来控制产品成本、优化产品质量。使精细化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四、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以我国国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完善,可以通过对管理理念的不断完善与规章制度的不断细分以及人员工作的不断细化来进行。借助精细化管理的管理理念,对于管理平台进行完善,对整个企业的开支进行严格把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对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与模块转变进行结合实施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整
个国家的政策与世界形势所带来的影响与压力,再进行二次灵活调整可以有效应对当前情况下外界变化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所带来的影响,进而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水平。将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精细化到与所有员工的个人发展产生联系。因此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活动当中,需要全体员工上上下下一起进行,一起完成企业管理,这项综合一些细致的工作,才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精细化管理。在各个环节都按照条例来进行规范做事,在各个工作环节都可以按照预定的工作目标进行大力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充分的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与重要性,才可以帮助我国国有企业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狠抓精细化管理的大发展,进而推动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健康发展。
结论:当前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全面转变需要通过整个国有企业全面配合来进行改革工作,在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人才培养,才可以真正做到对精细化管理的狠抓,进而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臻.基于智能化精益管理平台的智慧煤矿建设[J].煤炭经济研究.2021,41(9).
[2]吴振亚.推行精细化理念助力企业成本管控[J].商场现代化.2018,(6).111-112.
[3]薛茹月.探讨煤炭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的有效途径[J].投资与创业,2020(18):128-129.
篇四: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对新时代转型升级期企业文化管理的思考新时代的企业文化特点对新时代转型升级期企业文化管理的思考摘
要:基于当前各大企业均面临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塑造作为一种有效的助力发展的思想和方法,是新时代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和生产力进步的必由之路。本文旨在分析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及其主要作用,并就提升企业文化管理水平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转型升级;企业文化;软实力;管理水平
0引言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企业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脑力劳动占比将远超体力劳动,社会经济普遍进入结构调整的阵痛期,转型升级成为新时代企业的必然选择。随之企业管理的重点也逐步由对企业员工的外部控制转变为自我有效控制。从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既体现为以资金和专业技术为主的硬实力的提升过程,也体现为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为主的软实力的塑造过程。“企业的‘硬实力’,就是‘推动和支配’利益相关者的能力,而企业‘软实力’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吸引和影响’上”[1]。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国内企业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需要企业在提升“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升“软实力”,提高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双管齐下,刚柔并济,方有所成。
1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其长期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总结积淀形成的一个包含众多思想、行为要素的有机整体。企业每个成员都是企业文化的主体与管理者。它既包括生产经营理念、企业优良传统、员工工作作风,也包括内在思想价值判断标准。是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是被企业员工所广泛接受并传承共享的核心价值观。而企业文化管理则是指综合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并有效利用企业文化软实力作用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它以提升企业整体价值为根本目标,是一种促进并保持企业正常运做以及长足发展的管理方式,是企业文化观念在公司战略、队伍建设、生产经营等多方面的具体实践。
2企业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效力2.1企业文化具有引导力
受到宏观经济减速换挡的大环境影响,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纷纷采取转型升级战略,自觉激发自我革新、创新发展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强化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引导力,同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相匹配,整合已有经验和智慧,促进企业内部形成整体合力,引领企业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前行。
2.2企业文化具有粘合力
面对转型升级的大趋势,要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极待提升[2]。这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各业务板块、各职能部门,乃至公司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协同性与执行力。而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能够充分发挥在这方面的粘合力,领导团队能够自发、自愿的互动、交流、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助力提升公司整体水平。
2.3企业文化具有亲和力
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人,其实质是人际关系的反映,是刚性的管理文化和柔性的人本文化的和谐统一,要靠每个员工的心意相连,共同营造诚信、务实、开拓、创新的思想理念,并将这些要素组合成柔软又无比坚韧的企业的精气神。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升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文化的亲和力,使员工广泛认同并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4企业文化具有外部感召力
企业文化既有对内的感召性,同时也具备外向的扩张性。转型升级期企业背景在追求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时,在注重内外部宣传相结合。通过适当的载体和形式,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助推企业文化的主动输出式传播,筑造让社会各界了解企业的窗口,提高企业知名度。通过社会公益、文明创建等体系的建设,充分展示企业的产业优势和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3加强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的建议3.1正确认识经验、科学和文化管理关系
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分别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三种不同方式,分别以经验、制度、企业文化为主要管理手段。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文化管理被普遍认为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但这种论断是片面的,忽略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经验管理作为企业发展初期采用的主要管理模式,在转型升级期企业探索前进方向时仍具有重要作用,它将长期且稳定的存在下去。而科学管理依赖于经验管理,在归纳论证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理论制度,大幅度提高了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推动企业高效运作。但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不可忽略,科学管理在以人为管理对象的领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文化管理便应运而生。虽然文化管理以其“以人为本、全面性、无限性”等特征弥补了科学管理的缺陷与不足,但科学管理仍然是任何企业走向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必将伴随企业成长的始终。所以,在企业管理中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互依存,只有将三者完美结合,才能促进企业实现飞跃发展。
3.2及时进行企业文化适应性调整
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学习、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需要适应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时代特点。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巨大变换,企业文化也需做出适应性调整。而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其是否适应了市场的需要,这就要求对企业文化进行适当性调整和优化。转型升级期企业文化的适应性越强,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反之,适应性越小,转型发展成果就会受限[3]。进行适应性调整,首先需要准确地判断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及其变化趋势。企业的各级管理者需要时刻关注转型升级过程中经济环境、发展形势、同业竞争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经过准确评估后,对不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企业文化管理水平。
3.3重视企业文化管理一致性要求
随着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企业兼并、业务结构调整、组织架构调整等持续推进,企业内部文化整合、贯彻的重要性也会逐步显现。由于企业思想理念体系与具体实践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主观过程,两者根本上相互一致只是理想情况,存在差异才是常态。由于战略管控型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组织构架、文化差异等原因,尤其是跨地域、跨行业并购中的企业文化融合问题,再加上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个人需求的差异化和多元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企业文化管理落实不到位、员工消极抵触等情况,这就对企业文化管理一致性提出了要求。在企业内部文化层面实施一致性管理,对文化偏离进行纠正、整合,使企业员工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及行为准则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统一,宣传贯彻被员工广泛接受并传承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企业内部文化的差异,从而实现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
3.4以人为本,激发企业活力
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人”的管理更应受到重视,它主要体现在员工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重塑,重视对组织成员的内在激励。重点是积极倡导人本管理的文化观念,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交流、倡导创先争优精神、知人善任等,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注重收集、提炼公司独特历史文化传承精神,凝练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故事”。使更多的员工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并发挥主人公精神积极投身到文化创建、创新工作当中,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使企业文化真正具有生命力。深挖典型重视反映基层工作动态、一线员工精神风貌,突出企业文化的亲和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3.5突出个性,打造品牌形象
企业文化管理属于企业的共性措施,一个优秀的文化主体需要通过一个个“个体文化”融合表现出来。转型升级期企业更应表现出自己独具个性的文化色彩,打造优秀企业品牌形象,营造对客户、对利益相关者、对社会公众更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构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必须坚持创新、追求卓越、独具个性。诸多世界知名企业的管理者在其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都十分注重构建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企业文化,从而彰显其独特的企业文化魅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转型升级期企业需要制定完善企业品牌战略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音视频传播、公众号推广、宣传口号标语征集等自我品牌创建工作,提高企业内外部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同时,管理者需要牢固树立其“文化经营”的理念,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的特殊作用,努力打造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品牌形象,开发、利用品牌效应,提高企业文化管理在经营过程中的可见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已经成为助推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不断优化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和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新时代转型升级期企业发管理的新思维与新动能。将企业文化渗透到生产经营、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并注重文化的传承与积淀,确保企业软实力充分发挥,企业才能够获得长足且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祖墀,柯安德.软实力:中国企业的下一个硬仗[J].哈佛商业评论,20xx(5).[2]秦德智,秦超,蒋成程.企业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XX(14):95-98.[3]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15-55.
篇五: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立足岗位,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读《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有感
工作之余,有幸拜读了厉以宁教授的《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一书,该书结合厉教授各地实地深入调研的基础,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内容,讨论了土地确权、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民营企业的产权维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镇化等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可以说,本书既是对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的深邃思考,也是以历史与现实相对接的思维。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对中国未来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前瞻性的分析和研究。读了此书,受益匪浅,当前整个钢铁行业面临突围困境和转型升级艰巨任务的形势下,作为钢铁行业的一名基层管理者,我认为应立足自身岗位,不断总结企业管理创新的经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014年是攀钢扭亏增效和转型升级极为关键的一年,石灰石矿作为集团公司惟一拥有优质资源的辅料矿山企业,积极响应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发展非钢产业”的号召。我们需要在企业管理上大胆创新,突破当前钢铁行业“瓶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现就本书观点,结合自身,谈谈企业加强管理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大力提升基层管理水平。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而管理创新又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和;..
.保障。没有与时俱进的管理创新,其他创新就无从谈起。虽然每个企业的客观实际不尽相同,但管理创新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适应市场变化。基层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就是业务改善、管理提升。采矿车间作为石灰石矿主体保产保供单位,面对当前形势,作为基层的管理者,要在管理上下足功夫,严抓执行。今年作为攀钢奋力实现扭亏控亏的关键年,从基层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应从“严、实、快”这三个字上下功夫:一是着眼于“严”。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二是着眼于“实”。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三是着眼于“快”。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使得企业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二、高度重视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基层管理精细化水平。
精细化管理使现代企业管理由经验型、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能有效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对于企业进一步强化管理基础,提高基层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钢铁行业持续低迷,短期内难以好转,压力仍在加大,鞍钢当前处于困难时期,只有坚持加强管理创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才能推动企业扭亏增效。石灰石矿采矿车间,面对石灰石、白云石两采场分散、战线长,石灰石块矿、白云石块矿、髙镁灰产品多样、工艺技术流程复杂等实际情况,应以狠抓精细化管理为重点,打好提升运行效率主动仗。我们要结合生产实际,对生产工艺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目标细化,过程细化,善于对采场穿孔、爆破、出矿、髙镁灰焙烧等各个目标构成要素和单元进行深入分析,大到采场爆区的生产布局、焙烧参数调整,小到一个炮孔超深的确定,进行详细指标细化,明确某一个生产指标要达到什么程度,某一个时间节点应达到什么进度,掌握实现全年生产目标的重点环节,进一步理清思路,分清主次,为决策部署提供依据,有效提高生产。同时,针对当前基层普遍存在的产量、质量、等待时间、运输、库存、以及忽视员工创造力等细微环节造成的不合理因素进行总结,制定详细的措施,严格进行监督和管控,控制浪费,并逐渐消除浪费,一项一项明确,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整个生产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益生产,从而最终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三、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战略,全面增强企业竞争力。
质量管理与实施品牌战略是当今市场经济竞争的产物,当今钢铁企业“百家争鸣”,我们要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指导思想,创造高品质、高市场占有率、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而质量经营战略的基础是质量管理,拥有市场占有率的重点则是靠创造品牌产品。从整体的经济发展看,以名牌产品的经济实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是当代经;..
.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加强质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就是推动企业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过程。质量和品牌体现着企业的素质,企业创出的名牌产品,则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石灰石矿是当前拥有优质资源的辅料矿山企业,我们要想在逆境中求得发展,在竞争中获得生存,我们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将我们的产品质量做精、做强,加强产品质量的过程管理,从采场的穿孔爆破、矿石的焙烧以及进一步深加工各个环节抓实、抓紧,将我们的髙镁灰、生石灰质量做到行业领先水平,满足用户的质量需求,在市场上确定一定质量地位,进而在市场上立于长远不败之地。
读完厉教授的《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意犹未尽。当前的钢铁企业也面临相应的转型升级,要在转型中得到提升,在转型中不被淘汰,我们作为企业的一员,不论我们从事何种岗位,何种职务,我们只有在掌握中国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的本职岗位,不断的进行创新,大胆地创新,积极主动的为企业献计献策,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优势,只要我们“人人为企业尽一份力,企业就能前进一大步”,相信我们一定能为企业转型、攻坚克难、突围困境增砖添瓦。
;..
篇六: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认识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引领新转型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近年来增长速度已趋缓,经济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发展速度,进入庞大经济体量下新常态经济发展时代,这也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发展方式更科学、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开放度更高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探索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问题,要抛弃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发展新思维,尤其抓住新常态提供的有利环境条件和发展机遇。在国家推进“四个全面”的进程中,分析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探索国有企业在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认识、理解、顺应、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必须清醒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厘清经济新常态趋势特征的在逻辑。
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进入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表现,是后发优势、技术进步模式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符合后发追赶型经济体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将经济发展划分为经济起飞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中高速增长和中低速增长四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上述四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要素数量扩,后两个阶段则更多依赖经济质量提升。高速增长
.
可修编.
.
-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的转换标志着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换。目前,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之后,开始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追赶型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技术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的成本提高,难度加大;生产要素约束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要素供应日益紧、价格出现显著上涨、外延式扩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二、“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新常态”意味着发展的机遇与新的增长,也意味着经济发展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与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外形势,国有企业既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各种挑战,也要把握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重大机遇。
首先,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矛盾困难增多,“三期”叠加问题交织。从宏观上看,既有增长动力转化的挑战,还面临经济速度由高速转入中高速的挑战。特别是转向新常态,意味着粗放式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原有动力加速弱化,新的动力加快形成。从微观上看,过去一些隐性矛盾正在暴露出来,环境趋紧、资源短缺、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成本加大、负担较重房地产风险、金融风险等,国有企业在新常态面临诸多挑战。
其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
.
可修编.
.
-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经济转型中的阵痛决定了我国正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挑战,同时也给国有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是发展低碳化。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也出台在即,将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绿色经济发展将带动数以几万亿元计的“治大气”、“治水”、“治土”的投资,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第二是产业高端化。产业结构的水平要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对冲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今后,我国应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球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紧孕育,为中国工业赶超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根据国务院确定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和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分别达到8%和15%。
第三是经济服务化。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巨大发展空间。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
.
可修编.
.
-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这一比例继续上升到48.2%。我国服务业占比将大幅上升,要关注养老、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物流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等领域的新发展、新动态带来丰富发展机遇。
第四是信息网络化。信息化是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突破发展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提升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新常态下的一个新引擎。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克强总理将互联网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第五是区域协同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区域发展打破条块化发展的模式,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区域战略,与以往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板块发展相结合,全部纳入了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三大战略的推进与四大板块的结合发展,无疑将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突破之前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为中国乃至周边国家带来全新的带状机遇。
第六是经营国际化。中国国际化战略转型加快,与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构想的提出,种种有利的国际营商环境促进了企业“走
.
可修编.
.
-出去”。2013年度中国1.53万家境投资者在国外设立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6604.8亿美元,较上年排名前进两位,位居全球第11位。
三、以创新驱动国有企业引领转型升级
新常态“新”在哪?新常态的“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速度、新结构、新动力之间关系紧密,增长速度换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后是经济增长动力在发生转换,增长动力的性质决定了增长速度和结构转型的质量。突出创新驱动,正是因为新常态需要新动力,而新动力又会带来新速度和新结构。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使之成为所有类型企业中的“龙头”,处于引领者的地位。“转型升级”能否整体推进、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的表率和榜样作用,是动力和活力所在。中国发展进入重大转折和深度调整期,充分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中华民族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百年梦想至关重要。
首先,要以深化改革驱动企业转型升级。改革也是一种创新,改革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市场化为手段,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转型,创新监管模式,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有企业应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通过重组整合、优化经济布局,进一步提高国有
.
可修编.
.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功能和作用,引领企业向“高精尖”产业转型。
其次,是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要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企业创新中心和企业创新联盟,激活现有科技资源,吸引高校、科研单位协同公关,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和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实现突破,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顺应“大众创新”新趋势,鼓励职工中的“微创”,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第三,要以管理创新驱动企业转型。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经济增长由速度向质量转变,要注重由外延式增长向涵式发展转变,向行业先进、国际一流对标,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同时要充分挖掘传统产业优势和价值,应用云计算、云数据、云服务所形成的信息协同体系,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运用“互联网+管理”模式构建以总部为核心的“平台化大战略”运营架构。
第四,要以产业链模式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国有企业把转变发展方式与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相结合,围绕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产业发展趋势,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与互联网融合的力度,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
.
可修编.
.
-意产业等符合首都城市性质、功能定位的产业,形成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
第五,要以商业模式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如何寻找和创新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四个要素:客户价值主、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时能够创造价值并传递价值。比如华为的“标杆学习、产品创新”和“全球化经营”;小米的“让消费者成为产品工程师”和“低成本战略”,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各自实现了各具特色的战略灵活性,从而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再创新。
第六,要以协同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国有企业打破单位和区域界限,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通过要素集成,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激发和释放区域科技创新潜力和能量。紧紧把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区域战略,着眼于区域协同发展、转型升级,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新常态下,企业要超越线性思维,用网络化的思维,把更多的资源、智慧融合起来,以创新增强动能,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国有经济在“稳”中求进、在“创新”中求可持续发展。
.
可修编.
篇七: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新经济时代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创新模式研究作者:贾修伟
邵文静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21年第11期
贾修伟
邵文静
大庆油田生态环境管护公司
摘要: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深度研究当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托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对企业经营管理做深度改革,创新企业决策管理和战略管理,优化企业组织架构,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高国有企业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创新
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稳定就业、创造税收、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企业在新经济时代要进一步推动经营管理创新,深度研究当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对企业经营管理做深度改革,以此来推动国有企业提质增收,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发挥国有企业中流砥柱作用。
一、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国民经济更加注重创新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推动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国有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经营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盈亏,更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研究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构建更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让国有企业承担起更多民族复兴、国家振兴的担当。
(一)国有企业管理思想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
思想理念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只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才能带来更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推动管理手段更新、管理模式创新,进而带来国有企业管理质量提升,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依照其规模、行业分成不同的类型,不仅有大型中央企业,还有更多的地方国有企业。从数量上来讲,地方国有企业数量最多,但管理思想相对僵化,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即便是大型央企,虽然规模非常大,已经跻身世界500强,但发达国家世界500强企业管理相比,思想还有待进一步解放,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国有企业数量和规模都在快速发展,但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管理却没有保持同比提升;企业在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型,而管理思想理念却没有快速转变。这是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大而不强的原因,也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相对不足的重要软因素,是影响当前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我国新时期完成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关键性因素。
(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管理的核心是人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管理的方式和效果。经营管理者是整个管理的核心,新经济时代,要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质量,必须注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相比有着明显不足,这是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职业化在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我国还没
篇八: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企业转型升级心得体会贸易企业就地转型升级心得体会
自以来,我市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同时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这些企
业向世人交出的闪亮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突围的光明前景,更让我们提振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胜信心。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其中,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又是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作为广东省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肩负着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转型经验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系列政策支持下,在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作用下,我市广大加工贸易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技改、研发以及供应链拓展等方面的可喜突破,在全省率先实现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自以来,我市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同时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向世人交出的闪亮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突围的光明前景,更让我们提振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胜信心。当前,风暴已颓然止步,胜利亦初现端倪,但使命却依然紧迫艰巨,在转型升级路上已领先一步的我市,绝不能来得半丝懈怠,而必须乘势而上,以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有效的手段,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企业绿树长青;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市实现更高水平、更为持久的领跑与崛起。
一、主要经验
后危机时代,经历了三十多年风调雨顺的东莞加工贸易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烦恼”,资吃紧、人民币升值、海外市场萎缩、贸易保护抬头,这些集中爆发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加速倒逼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来消化成本,对比那些沿袭旧路勉强度日的企业,以生益科技、品质电子等为代表的一批加工贸易企业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借助研发、管理、创意等现代发展要素重新开拓疆土,从价值链低端逐步游向了价值链高端,为全市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参的典型范本。
(一)转型,要靠超前理念激活潜能。
思路决定出路。一场金融海啸,使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唯利短视的传统理念遭受了颠覆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传统模式的山穷水尽,而进入到转型升级的行列中来,如果说倒逼转型只是企业在金融风暴下无奈的应景之举,那么依靠创新驱动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已成为当下加工贸易企业的一种自觉共识。至今,我市已有14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新增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出口300强企业基本上实现了“设计+生产”的运作模式,odm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行动与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的思维转变,而让我们更感欣喜的是,不少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理念已比较超前,这其中不仅有泛蓝科技等新兴明星企业,更有东聚电子等老牌知名企业,这些富有远见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危机到来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跳出单纯依赖代工赚取薄利的陈旧套路,他们前瞻性地关注和策划未来,重新定位发展方向和核心优势,通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深度挖掘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强化产品的差异化和市场的定价权,进而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突破路径,使企业以崭新的形象实现了行业晋位,更成为了新时期东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转型,要靠先进工艺掌握主动。
技术改造是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必由之路,尤其对传统产业来说,实施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无异于给老迈的行业肌体注射一针强心剂。我市企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20__亿元,工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倍和1.5倍,总额和增速在珠三角各市都排名前列,技术改造已成为我市传统企业寻求突破的法宝利器。位于常平镇的东莞多宝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就是一间从中初尝了甜头的企业,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市场,在美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技术更新方面多宝针织有着自己独到眼光和心得,从起,他们便陆续引进德国全自动电脑针织机1400余台,使企业设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目前该企业已全面实现电脑全自动化生产,一名工人可同时操作8台织机,单位产量是之前手织机的15倍。同时,该企业还投入20__多万元对生产流程、工艺分析^p等领域进行系统完善,大大降低了单位生产能耗,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目前该企业的制造工艺水平保持世界同行业前列。正是由于多宝针织决策早,转型快,在传统行业发展疲软,不少企业主动压
免费
分享
创新
对外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心得体会
自以来,我市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同时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向世人交出的闪亮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突围的光明前景,更让我们提振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胜信心。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其中,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又是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作为广东省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肩负着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转型经验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系列政策支持下,在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作用下,我市广大加工贸易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技改、研发以及供应链拓展等方面的可喜突破,在全省率先实现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自以来,我市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同时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向世人交出的闪亮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突围的光明前景,更让我们提振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胜信心。当前,风暴已颓然止步,胜利亦初现端倪,但使命却依然紧迫艰巨,在转型升级路上已领先一步的我市,绝不能来得半丝懈怠,而必须乘势而上,以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有效的手段,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企业绿树长青;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市实现更高水平、更为持久的领跑与崛起。
一、主要经验
后危机时代,经历了三十多年风调雨顺的东莞加工贸易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烦恼”,资吃紧、人民币升值、海外市场萎缩、贸易保护抬头,这些集中爆发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加速倒逼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来消化成本,对比那些沿袭旧路勉强度日的企业,以生益科技、品质电子等为代表的一批加工贸易企业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借助研发、管理、创意等现代发展要素重新开拓疆土,免费
分享
创新
从价值链低端逐步游向了价值链高端,为全市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参的典型范本。
(一)转型,要靠超前理念激活潜能。
思路决定出路。一场金融海啸,使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唯利短视的传统理念遭受了颠覆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传统模式的山穷水尽,而进入到转型升级的行列中来,如果说倒逼转型只是企业在金融风暴下无奈的应景之举,那么依靠创新驱动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已成为当下加工贸易企业的一种自觉共识。至今,我市已有14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新增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出口300强企业基本上实现了“设计+生产”的运作模式,odm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行动与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的思维转变,而让我们更感欣喜的是,不少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理念已比较超前,这其中不仅有泛蓝科技等新兴明星企业,更有东聚电子等老牌知名企业,这些富有远见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危机到来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跳出单纯依赖代工赚取薄利的陈旧套路,他们前瞻性地关注和策划未来,重新定位发展方向和核心优势,通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深度挖掘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强化产品的差异化和市场的定价权,进而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突破路径,使企业以崭新的形象实现了行业晋位,更成为了新时期东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转型,要靠先进工艺掌握主动。
技术改造是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必由之路,尤其对传统产业来说,实施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无异于给老迈的行业肌体注射一针强心剂。我市企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20__亿元,工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倍和1.5倍,总额和增速在珠三角各市都排名前列,技术改造已成为我市传统企业寻求突破的法宝利器。位于常平镇的东莞多宝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就是一间从中初尝了甜头的企业,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市场,在美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技术更新方面多宝针织有着自己独到眼光和心得,从起,他们便陆续引进德国全自动电脑针织机1400余台,使企业设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目前该企业已全面实现电脑全自动化生产,一名工人可同时操作8台织机,单位产量是之前手织机的15倍。同时,该企业还投入20__多万元
免费
分享
创新
对生产流程、工艺分析^p等领域进行系统完善,大大降低了单位生产能耗,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目前该企业的制造工艺水平保持世界同行业前列。正是由于多宝针织决策早,转型快,在传统行业发展疲软,不少企业主动压
缩生产规模,谨慎接单的大背景下,该企业在国外市场上仍敢于拿较多的订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转型,要靠强势研发抢占高点。
加工贸易企业转变的核心就是要掌握关键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经历金融危机后,企业和政府都意识到,我市产业环节中技术创新的先天“贫血”已严重限制了加工贸易的转型步伐,要摆脱外界“制造车间”的刻板印象,必须恶补研发环节长期存在的空白。在政府10亿元转型资金的刺激鼓励下,,代表着东莞创新能力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一举跃升至全省第二,超过了之前的总和,新增外资企业研发中心近20__家,企业创新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并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突出重围。位于我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回首生益科技的发展历程,无不烙下“技术新则企业兴”的痕迹。该企业早在上世纪就成立了由公司骨干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技术委员会,每五年制定一次“技术发展纲要”,明确未来的研发方向和着力点,即便是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生益科技也义无反顾地将6以上的利润投入到研发创新中,而在产品环保化、短小化、高性能化等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目前企业98的产品为自主研发产品。而正是基于如此执著的努力,生益科技在金融危机后表现出愈发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实现利润3.86亿元,比增长了256,一跃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三的覆铜板生产商。更为超前的是,在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的同时,该企业还卓有远见地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为公司的安全经营、自由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保障,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去年该企业打赢了广东第一宗在美国维权的知识产权大案,迫使世界覆铜板行业第一巨头美国埃索拉公司向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动撤诉。目前,生益科技已提交国外专利申请10件,中国专利申请9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过了60,近三年专利产品销售收入累计超过45亿元。
(四)转型,要靠创意产品撬动市场。
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实践表明,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创造
免费
分享
创新
财富的新机会,所以创意是工业化时代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危机后的东莞,不少有眼光的加工型企业已经开始试水创意经济,他们把创意、时尚等现代元素与传统产业优势融合在一起,找到了以创意驱动产品提升的新路径,也使企业发展获得了新动力。落户石龙的泛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凭借创意产品异军突起的一个典型。泛蓝科技成立之初仅为一间家具代工企业,同质化恶性竞争等传统弊病一度让企业步履维艰。在困难面前,企业敏锐地发现跨行业的产业整合也能成为一种产品创新,并大胆地认定电子与家具的创意组合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几年来,他们坚持以此为方向,不断探索具有时尚潮流气息的新产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智慧电子家具的概念,首创了沙发音响产品,继而又马不停蹄地开发出音响椅、游戏椅、健康休闲椅等系列电子家具,极大丰富了产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泛蓝科技顺势而为,在拥有拳头产品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开拓自有品牌力度,自有品牌“aiv”销售网点遍布国内外,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通过创意拉动产品升级,泛蓝科技已成功转型为一家拥有自主品牌、自有技术的电子家具制造商。目前在国际电子家具市场,泛蓝科技以超过60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综合竞争力远超其他对手。
(五)转型,要靠人本管理凝聚士气。
后危机时代,企业经营者们越发感到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生代工人日益提高的尊严诉求,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同样成为新时期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迫切需要。在转变管理模式上,东莞长安品质电子制造厂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投产八年来,品质电子厂坚持突出“关爱员工”这一主题,推行人性化管理,将“爱心”融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他们着力为员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媲美花园的厂区由多名员工分8组合作设计,从构思到摆设完全由员工自己完成,四栋宿舍大楼艺术化地将楼身涂成红、蓝、紫、绿四种颜色,分别以“软红香土、筚路蓝缕、紫气东来、绿野仙踪”冠名,平添一份文化韵味;他们着力为员工提供富足的精神生活,开展了丰富的文体活动,营造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他们着力为员工搭建进步平台,由专人帮员工设计规划职业生涯,鼓励组织员工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更为突出的是该企业不仅从大处着眼营造家的氛围,更从细微的生活小事着眼关爱员工,比如该企业有这样一个规定,员工家属来探亲,只
免费
分享
创新
要能证明家属关系,就可以在厂里免费吃住一个星期。这种人性化管理就像春雨润物一样,让员工感觉到了浓浓情意,找到了一种主人翁的尊严,更使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工作主动性与团队精神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随着经济回暖,在加工贸易企业普遍又面临“招工难”尴尬的时候,品质电子厂却从没为找不到员工或员工不稳定而发愁,企业正是凭着这种先进的管理、优秀的员工以及持续不断的技术改良,发展成为世界顶级的引线框供应商,并先后荣获“东莞市青年文明社区”、“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六)转型,要靠延展链条拓宽空间。
长期以来,我市加工贸易企业被视为制造环节的代表,始终贴上了“低端”、“低附加值”等标签。然而经历金融危机洗礼后,不少企业已悄然从单一制造稳步向市场环节进军,东莞加工贸易的“微笑曲线”正向更宽广的领域展开。一方面,国内市场正成为企业转型释放产能的战略要地。不少企业在外需短期难以大幅反弹的情况下,采取内外销市场并举的全新策略,如东莞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头顶“世界第一碎纸机制造商”等系列光环,其产品远销欧美各地。然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欧美订单严重萎缩,曾一度下降20左右。在困境面前,东聚电子及时把眼光转向了国内市场,在“外资企业产品内销”,“广货北上”等政府帮扶措施推动下,企业主动寻求与联想、海尔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产品内销获得了质的飞跃,今年上半年,内销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0。另一方面,料件国产化也成为企业升级的一个可施之策。过去,我市加工贸易企业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增值率极低,导致企业发展往往受制他人,金融危机后,不少企业已做出了积极转变。位于石碣的东莞巨千家具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他们的产品原料多为五金和玻璃件,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80%以上,如何最大化降低采购成本、缩减采购流程,对于依靠控制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巨千家具来说,是最为头疼的环节。为此,该企业及时转变思路,不再采取“大进”的采购策略,代之以“进口与国内采购并重”的战略思维,目前超过六成的料件采购在国内完成,使企业在一个月内就可实现备料、生产和成品出口,国际接单能力大增,同时对国内相关的产业也形成了明显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使企业的产业合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免费
分享
创新
二、有益启示
生益科技、品质电子等企业在危机后的叠加压力下依然走出了漂亮的转型之路,成绩得来实属不易,令人倍感鼓舞振奋。但客观来看,一批企业的华丽转身并不意味着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的脱胎换骨。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除了要继续消化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外,还必须正视人口红利减弱的全新环境,更必须经受转型阵痛的严峻考验。路漫漫其修远兮,企业之难,政府感同身受,然而典型企业的成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了转型阵痛的蜕变,发展之路也必将更为宽广。在这个事关我市加工贸易发展大局的关键时刻,政府应与企业同担当、共进退。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基础稳固、文化包容等优势,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在工作中既服务企业发展,又助推企业提升,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推动我市加工贸易实现更高层次迈进。
(一)推动转型,政府要比企业站得更高。
毫无疑问,加工贸易企业的逐利特质会局限他们对于自身调整的眼光和步伐,随着危机阴影日益远去,出口订单不断增多,淘汰落后压力逐渐减弱,以往那种依赖订单的传统模式很可能又会重新抬头。各级政府务必认清形势,巩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良好开局,通过政策调控等各种手段严防传统模式复归。同时,应从全球新一轮产业洗牌的大视角对加工贸易进行再定位,以“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为契机,抓紧制定完善“十二五”时期加工贸易增长效益和质量的约束性指标体系,转变以承接发达经济体产业梯度转移为主的被动跟随模式,在产业统筹布局上切中要害,以更高更宽广的视野引导企业的转型升级。特别要意识到危机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把新兴产业发展纳入全市各镇街目标管理体系,科学制定实施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分析^p和发布制度,强化对新兴产业发展规模、重点项目、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等重点内容的考核,主动引领加工贸易企业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此外,还要看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绿色经济的兴起,以“低碳”化为目标,主动引导加工贸易开展国际低碳技术合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创造绿色经济新优势。
(二)推动转型,政府要与企业贴得更近。
能否实现从“危机”到“机会”的嬗变,取决于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要
免费
分享
创新
加快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升级,政府服务就必须率先升级。从长远来看,政府应从直接扶持企业发展向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转变,形成既“贴身”做好各种行政服务,更“贴心”满足并引领企业升级需求的全新局面,打造出“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东莞外向经济服务品牌。从近期来看,政府要突出抓好几项实际工作,要做好企业转型的“领航者”,积极为加工贸易企业度身制定转型方案,落实专人为转型企业提供业务指导;重点跟进资金、技术密集型来料加工企业,打消企业转型疑虑;组织小分队到境外企业总部推动总部经营决策转变,鼓励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设立总部和研发机构。要做好企业转型的“推销员”,实施出口企业内销辅导计划,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外贸产品展销活动,扩大东莞外贸产品的影响力;构建“东莞制造”等网页专区,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市场,为外资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商贸流通领域搭建对接平台。要做好企业转型的“牵线人”,充分发挥“科技东莞”、“加工贸易升级转型”等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创造条件让企业将境外研发机构逐步转入东莞,在我市设立国家设计中心,建设更多公共科技平台,为广大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设计等服务;加强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台湾生产力中心等产业服务机构合作,在品牌认定、质量检测等方面引进更多知名专业机构,形成先进、实用、高效的生产服务格局。
(三)推动转型,政府要助企业行得更稳。
从“微笑曲线”的中端向两端提升,对于绝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痛苦过程,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相比,它需要大笔资金投入,更需要大量人才支撑和政策支持,为了能让企业毫无顾虑地释放升级潜力,政府要想方设法帮他们荡平前进障碍。当前,人才、资金、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依然是我市加工贸易企业转型的三大“心病”。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围绕这些突出问题,拿出具有特色和实效的办法来,切实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要解人才之急,制定更具弹性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鼓励企业以项目引进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自由多元的人才“磁场”,同时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建立人才基地,采取订单培养、定向招生、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为企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破融资之冰,把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疏通融资渠道,用好用活10亿元“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支持专项资金”,积极探
免费
分享
创新
索加工贸易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种可行制度,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入,金融、信贷、风投多元参与的投融资体系,推动有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直接上市。要攻历史遗留问题之难,以镇街为单位,抓紧梳理分类好企业遇到的具体情况,第一时间给予企业明确答复和详尽解释,同时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出台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的操作细则,采取并联审批等各种方式进一步提高效率,加快对加工贸易企业已有土地房产的确权发证。
(四)推动转型,政府要为企业做得更细。
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群体庞大,而政府资有限,对于企业帮助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扶持企业的过程中应当摈弃“撒葱花式”的普遍支持,做到因企而异,对企业进行分类支持。建议参考借鉴周边地区的经验做法,实施“加工贸易领军企业培育计划”,结合我市的产业布局特点,每两年选择一批重点骨干加工贸易企业、新兴产业优质企业以及部分成长型中小加工企业,改变以往以资金补贴为主的扶持方式,而是按照普惠制、先转先得的原则,集中有限资,从强化融资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拓宽营销渠道、提升发展能力等几大方面,给予计划内企业系统支持,使政府、社会和金融等资形成合力,推动加工贸易领军企业快速发展,加快改善我市加工贸易企业“群龙无首”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加大力度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人才、就地不停产转型等共性问题,力求形成更好的营商环境,实现加工贸易企业整体发展的均衡兼顾。
资料
篇九: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企业转型升级学习心得体会企业转型升级学习心得体会
产业构造调整是我市落实科学开展观、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核心任务。
其中,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又是产业构造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作为广东省建立“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肩负着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转型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系列政策支持下,在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作用下,我市广阔加工贸易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技改、研发以及供应链拓展等方面的可喜突破,在全省率先实现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
自以来,我市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同时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向世人交出的闪亮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东莞加工贸易整体突围的光明前景,更让我们提振了产业构造调整升级的必胜信心。当前,风暴已颓然止步,胜利亦初现端倪,但使命却依然紧迫艰巨,在转型升级路上已领先一步的我市,绝不能来得半丝懈怠,而必须乘势而上,以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有效的手段,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企业绿树长青;加快推进产业构造调整,使我市实现更高水平、更为持久的领跑与崛起。
一、主要经历后危机时代,经历了三十多年风调雨顺的东莞加工贸易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烦恼”,资源吃紧、人民币
升值、海外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集中爆发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加速倒逼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来消化本钱,比照那些沿袭旧路勉强度日的企业,以生益科技、品质电子等为代表的一批加工贸易企业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借助研发、管理、创意等现代开展要素重新开拓疆土,分享创新从价值链低端逐步游向了价值链高端,为全市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开展提供了可参的典型范本。
思路决定出路。一场金融海啸,使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唯利短视的传统理念遭受了颠覆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传统模式的山穷水尽,而进入到转型升级的行列中来,如果说倒逼转型只是企业在金融风暴下无奈的应景之举,那么依靠创新驱动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已成为当下加工贸易企业的一种自觉共识。
至今,我市已有14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新增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出口300强企业根本上实现了“设计+生产”的运作模式,odm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
行动与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的思维转变,而让我们更感欣喜的是,不少加工贸易企业的开展理念已比较超前,这其中不仅有泛蓝科技等新兴明星企业,更有东聚电子等老牌知名企业,这些富有远见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危机到来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跳出单纯依赖代工赚取薄利的陈旧套路,他们前瞻性地关注和筹划未来,重新定位开展方向和核心优势,通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深度挖掘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强化产品的差异化和市场的定价权,进而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突破路径,使企业以崭新的形象实现了行业晋位,更成为了新时期东莞经济开展的中坚力量。
技术改造是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必由之路,尤其对传统产业来说,实施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无异于给老迈的行业肌体注射一针强心剂。我市企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xx年制定一次“技术开展纲要”,明确未来的研发方向和着力点,即便是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生益科技也义无反顾地将6%以上的利润投入到研发创新中,而在产品环保化、短小化、高性能化等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目前企业98%的产品为自主研发产品。
而正是基于如此执著的努力,生益科技在金融危机后表现出愈发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实现利润3。86亿元,比增长了256%,一跃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三的覆铜板生产商。更为超前的是,在不断进展自主创新的同时,该企业还卓有远见地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为公司的平安经营、自由开展和国际竞争提供保障,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去年该企业打赢了广东第一宗在美国维权的知识产权大案,迫使世界覆铜板行业第一巨头美国埃索拉公司向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动撤诉。目前,生益科技已提交国外专利申请10件,中国专利申请90多件,其中创造专利申请超过了60%,近三年专利产品销售收入累计超过45亿元。
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实践说明,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创造分享创新财富的新时机,所以创意是工业化时代推动企业开展的重要原动力。危机后的东莞,不少有眼光的加工型企业已经开始试水创意经济,他们把创意、时尚等现代元素与传统产业优势融合在一起,找到了以创意驱动产品提升的新路径,也使企业开展获得了新动力。
落户石龙的泛蓝科技就是凭借创意产品异军突起的一个典型。泛蓝科技成立之初仅为一间家具代工企业,同质化恶性竞争等传统弊病一度让企业步履维艰。在困难面前,企业敏锐地发现跨行业的产业整合也能成为一种产品创新,并大胆地认定电子与家具的创意组合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几年来,他们坚持以此为方向,不断探索具有时尚潮流气息的新产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智慧电子家具的概念,首创了沙发音响产品,继而又马不停蹄地开发出音响椅、游戏椅、安康休闲椅等系列电子家具,极大丰富了产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泛蓝科技顺势而为,在拥有拳头产品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开拓自有品牌力度,自有品牌“aiv”销售网点遍布国内外,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通过创意拉动产品升级,泛蓝科技已成功转型为一家拥有自主品牌、自有技术的电子家具制造商。目前在国际电子家具市场,泛蓝科技以超过60%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综合竞争力远超其他对手。
后危机时代,企业经营者们越发感到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生代工人日益提高的尊严诉求,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同样成为新时期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迫切需要。在转变管理模式上,东莞长安品质电子制造厂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投产八年来,品质电子厂坚持突出“关爱员工”这一主题,推行人性化管理,将“爱心”融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他们着力为员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媲美花园的厂区由多名员工分8组合作设计,从构思到摆设完全由员工自己完成,四栋宿舍大楼艺术化地将楼身涂成红、蓝、紫、绿四种颜色,分别以“软红香土、筚路蓝缕、紫气东来、绿野仙踪”冠名,平添一份文化韵味;他们着力为员工提供富足的精神
生活,开展了丰富的`文体活动,营造出安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气氛;他们着力为员工搭建进步平台,由专人帮员工设计规划职业生涯,鼓励组织员工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更为突出的是该企业不仅从大处着眼营造家的气氛,更从细微的生活小事着眼关爱员工,比方该企业有这样一个规定,员工家属来探亲,只分享创新要能证明家属关系,就可以在厂里吃住一个星期。这种人性化管理就像春雨润物一样,让员工感觉到了浓浓情意,找到了一种主人翁的尊严,更使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工作主动性与团队精神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促进了企业开展。随着经济回暖,在加工贸易企业普遍又面临“招工难”为难的时候,品质电子厂却从没为找不到员工或员工不稳定而发愁,企业正是凭着这种先进的管理、优秀的员工以及持续不断的技术改良,开展成为世界顶级的引线框供应商,并先后荣获“东莞市青年文明社区”、“东莞市文化建立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长期以来,我市加工贸易企业被视为制造环节的代表,始终贴上了“低端”、“低附加值”等标签。然而经历金融危机洗礼后,不少企业已悄然从单一制造稳步向市场环节进军,东莞加工贸易的“微笑曲线”正向更宽广的领域展开。一方面,国内市场正成为企业转型释放产能的战略要地。不少企业在外需短期难以大幅反弹的情况下,采取内外销市场并举的全新策略,如东莞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是我市一家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头顶“世界第一碎纸机制造商”等系列光环,其产品远销欧美各地。然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欧美订单严重萎缩,曾一度下降xx年上半年,内销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0%。另一方面,料件国产化也成为企业升级的一个可施之策。
听了梁宝林处长的报告感触很深,他的报告主要畅述了五个方面,即一是目前开发区的状况,二是经济开发区为什么要进展转型升级和创新开展?三是经济开发区存在问题,四是国内外经济开发区典型成功经历,五是经济开发区的开展思路及措施。如何实现我们开发区的转型升级,结合我们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粗浅认识,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产业构造原因。泗阳是新兴纺都基地,普通工人资源紧缺,节能和减排压力较大。二是少数招商引资工程把关不严。在前几年招商引资中,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工程手续,盲目开工建立,致使少数小企业落户。三是环保治理相对不快。环保根底设施建立未能与工业企业快速开展同步。四是主导产业开展不协调。高新、高科技产业少,中介、峰头企业偏少。
一是理清开展转型升级思路。继续深化思想解放之风,走科学开展之路,引导干部群众在深化对泗阳开发区开展面临的新形势的认识,在"比学赶超"中把握泗阳经济开发区科学开展的大势,把解放思想迸发出的激—情与活力集结到思维方式转变和开展理念创新上来,泗阳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崛起的思路更加清晰明朗:以生态建立为主旋律,突出"生态经济、税源企业、和—谐开展、科学管理"的全新开展理念,以大力培育四大产业体系为重点,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味为重点,全面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力求在剧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快开展、跨越争先。
二是建立开展转型升级机制。在规划机制上,按照"大力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全方位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要求,认真修编开发区产业开展总体规划,协调布局高科技产业、公益性事业、集
中治污等各类用地,实现开发建立与环境保护全覆盖,切实强化规划的统一管理,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招商机制上,实行严格的工程准入,注重源头把关,严把环境保护关、资源消耗关、技术水平关,通过抬高工程引进门槛,吸引更多的大而优工程落户开发区。在市场机制上,建好城东污水处理厂及洋河产业园污水处理站,运用价格杠杆逼迫企业污染减排;严格执行上级节能减排政策,建立专项奖励基金,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大力推行"绿色信贷",对高污染、高耗能工程实行"信贷封—杀"。在监管机制上,按照能力与任务匹配的原那么,加强开发区环境执法队伍建立,形成上级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节能减排监管体制。
三是落实开展转型升级措施。振奋精神,强化工作执行力,重抓开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尽快走上一条科学安康持续开展之路。1、加快企业提质增效。加快洋河产业园建立,引导企业加大技改、环保、节能等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撑企业提档升级。2、加快企业二次创业协调开展。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开发区企业二次创业的协调开展进展"把脉"评定。以园区的大开发、快建立来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形成新兴能源、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电光源四大新型产业体系。3、大力推行"绿色"招商。按照"大工程—产业链—产业集群—四大产业基地"的开展战略要求,实施专业招商、规划招商的新举措,变大招商为招大商,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大力引进产业生态链长、产品关联度大、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重大高新技术工程和峰头企业带动型工程。4、加大根底设施配套建立力度。充分发挥东方投资公司的职能作用,加大公司化融资力度,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快速推进园区
根底设施建立,着力提升承载和集聚能力;全力推进城东污水处理厂及洋河产业园污水站建立,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开发区节能减排。
我认为只有按照开发区"xx"开展目标,以争创立国家级开发区目标为重点,实现苏北领先,全省一流,注重和—谐建立,永褒更好更快开展的活力,落实以上措施,使开区整体产业开展顺利地实现转型升级。
篇十: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论强化全面精益管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我国钢铁产业面临着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只有科学地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综合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首先,阐述了精益管理的内涵是要求企业的管理必须运用“精益思维”;其次,基于精益管理思想提出了精益管理主要包括九个方面内容,是全面有效实施企业精益管理战略的有效途径;最后,实践证明了钢铁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对管理重视和强化,强化全面精益管理能有效实现企业战略的科学实施。
标签:精益管理;钢铁企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12)2000220231981前言
1.1选题意义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钢铁工业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升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内涵,其中之一是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也进行了部署。完成钢铁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有先进的管理思想,需要管理创新。在此背景下,研究企业精益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本文研究的目的通过对精益思想的理论研究,结合钢铁企业的实践,探求符合企业自身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卓越。通过管理创新实施精益管理,科学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一流钢铁企业地位。
2精益管理的相关概念
2.1精益管理的内涵
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LeanThinking)。企业必须将精益生产的实施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才能充分发挥出精益生产的强大生命力。
2.2精益管理的目标
精益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企业精益战略的有效实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提升企业在市场强大竞争地位。
3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是以精益思想为核心,达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投入最少、创造价值最高的一种生产经营活动,全面有效的实施企业精益管理战略。精益管理是精益生产理论的扩展,是精益思想在企业各层面的深入应用。精益管理主要有九个方面内容:
3.1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理想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使员工感到宽松和谐
篇十一: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国企改革转型如何做实思想引导【摘要】国有企业改革转型进入攻坚阶段,既给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又带来了巨大挑战。
思想引导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守土有责、主动引领,提升
思想引导覆盖性、针对性、实效性,为企业改革转型、换档
升级、爬坡过坎提供思想保障和发展动力。
关键词】国企
改革转型
思想引导
中图分类号】
F272.9【文献标识码】
A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服务于企业的转型发展和职工的全面发展。当前,国有企业
正处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做深做实思
想引导工作,为国企改革发展夯实思想根基、凝聚发展活力。
国企改革转型尤其需要思想引导先行
国企改革转型,需要思想引导充当“方向盘”
。2015年
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国有企业的转
型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是供给侧改
革落地并产生经济驱动力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运
用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进一步增强重视度,找准思想引导工
作在国企的聚焦点、着力点,让职工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过
去依靠大规模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拼资源、拼人
力已经成为过去时,依靠结构调整、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成
为经济新常态的不二选择;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旗帜鲜明地
宣传国企改革转型,批驳一切错误思潮,引导职工正确认识
改革转型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主动性,深化形势
任务教育,让职工真正了解改革转型的主要目标、指导方针
以及国家的基本政策措施,正确理解、主动参与,真正起到
释疑解惑、引领前行的作用,为国企改革发展
国企改革转型,需要思想引导传唱“好声音”
“鸣锣开道”
。国有企
业无论怎么改、怎么转,广大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不能
动摇。思想政治工作应顺势而为,强化适应改革转型的“教
育”功能,让思想引导“入耳、入脑、入心”,成为企业改
革转型的开路先锋。相信员工、依靠员工,把生产经营管理
中的难点作为思想引导工作的重点,引导员工集思广益、献
智献策、破解难题。深刻研判国情、企情、民情,深入宣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主流价值观,让正面的、积极
的能量发声发光,占据主导地位,真正把职工所思所想、所
期所盼统一到企业发展愿景下、凝聚到主流价值上、规范在
职工言行中。
国企改革转型,需要思想引导画好“同心圆”
。当前,以煤炭、钢铁为代表的诸多国企都面临着去产能、降成本、调结构、转方式的严峻形势,产能规模如何压减、富余员工
如何安置、资产负债如何处理等一系列矛盾问题交织产生,处理不当,势必影响企业改革效率、安全生产、队伍稳定。
面对体制变革、机制转换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更加需要
发挥思想引导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和理顺情
绪的作用,在多元中求认同,在疏远中求融合,在发展中求
稳定,寻找新的工作平衡点和着力点,进一步增强思想引导
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公约数,真正在
中心任务和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展现作为。
做实思想引导工作的探索实践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是为滩浅
海及陆地油气田提供石油工程特种作业技术服务的专业化
公司,50支队伍主要分布在国内的重庆、新疆及土库曼斯坦、科威特等
18个国内外市场。针对队伍分布点多、线长、面
广的实际,思想引导突出全员化、实
效性、导向性、人文性,增强了队伍的战斗力和企业的凝聚力。
强化组织领导,思想引导突出全员化。落实领导和机关
责任,公司领导和机关科室长带头,对
18个外部市场项目
和基层单位,进行分片承包,先后编发观念引导材料
10个,发形势任务教育报告材料
20期,组织观念引导宣讲会
场次,做到3了无论市场开拓到哪,人员流动到哪,思想引导
始终有人抓、有人管、不断线,实现了思想引导全员全覆盖。
2015年,公司首次进入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开发区一一重庆涪
陵页岩气市场。页岩气施工安全风险高、施工环境恶劣,对
此,公司及时开展思想引导,激发队伍士气干劲,先后在
口压裂试气井中试获百万方气流,创重庆涪陵工区压裂规模
最大、井深最深、施工难度最大等一批高纪录高指3标,完成
产值
6.48亿元,荣获“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建成
50亿立方
米产能先进单位”称号。
贴近改革转型,思想引导突出导向性。面对公司开拓市
场、保效增效、转型高端、从严管理、改革调整等中心任务,坚持把准方向、突出重点。
围绕保效增效,引导职工树立
切成本皆可控制”、“保质量就是保效益”等效益意识,推动
切工作向质量效益聚焦;在推进机构重组、队伍调整、机
关整合、人员分流改革中,引导职工树立
“改革才有生命力”、改革既是为了公司更好发展,也是为了职工更好生活”等
大局意识,保持了队伍整体稳定;在推进薪酬分配、绩效考
核改革中,引导职工树立“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
样”等分配意识,激发了职工岗位建功的干劲;在推动管理
转型升级中,引导职工树立“向从严管理要效益、向精细管
理挖效益”等精细意识,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在和谐企业
创建中,引导职工树立
“发展依靠职工、建才能共享”等理念,营造了上下一心、发展为了职工”、“共
?哿V?行、共克时
艰的浓厚氛围。围绕市场开拓,思想引导突出实效性。
国际油价断崖式
跌、低位持续震荡,给石油工程企业带来严重的生存危机。
围绕“市场是根、服务是魂、效益是本”的发展理念,制定
形成了
8个思想引导课题,突出“全员想市场,全员闯市场,全员保市场”、“一切资源向闯市场倾斜”导向,编写了《市
场寒冬怎么看,井下铁军怎么干》
、《丢掉幻想,坚定不移走
外闯市场之路》等引导材料,通过深入基层巡回宣讲,有效
凝聚了员工群众
“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的共识和力量。
2015年,公司首次进入中东科威特市场施工,项目部领导及
时深入一线,引导职工自觉融合差异,跳出“惯性思维”,结合当地特点,创新运用模块化搬迁模式,使开工周期由最
初的50多个小时缩短至
6小时,日费率始终保持在
99%以
上,高质高效的修井效果得到充分认可。
丰富载体活动,思想引导突出人文性。
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设“井下铁军”微信、微博公众账号,拍
摄《铁军》、《守望》微电影,进一步明确形势、传递压力、增强信心,激发了职工“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使命感和
攻坚看我、破题有我”的责任感。深入开展“创效益比作
为”主流价值故事汇、铁军颂――我与胜利井下
50年”歌咏比赛、“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青工辩论会
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有效激发了职工“越是困难越
向前”的精气神。建立心理疏导室,开展“情绪管理”、“团
队凝聚力”等团训项目
28场次,受众
2000多人次,帮助职
工减压,促进职工身心健康。
作者为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党
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参考文献】
①《深化供给侧改革是促进工业景气回升的关键》
济日报》,2016年
4月
29日。
责编/杨鹏峰
陈楠
美编
/于珊,《经
篇十二: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精品文章《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理论学习文章)》
认识新常态
把握新机遇
引领新转型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近年来增长速度已趋缓,经济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发展速度,进入庞大经济体量下新常态经济发展时代,这也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发展方式更科学、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开放度更高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探索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问题,要抛弃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发展新思维,尤其抓住新常态提供的有利环境条件和发展机遇。在国家推进“四个全面”的进程中,分析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探索国有企业在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认识、理解、顺应、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必须清醒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厘清经济新常态趋势特征的内在逻辑。
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进入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表现,是后发优势、技术进步模式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符合后发追赶型经济体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将经济发展划分为经济起飞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中高速增长和中低速增
精品文章
长四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上述四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要素数量扩张,后两个阶段则更多依赖经济质量提升。高速增
1长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的转换标志着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换。目前,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之后,开始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追赶型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技术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的成本提高,难度加大;生产要素约束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要素供应日益紧张、价格出现显著上涨、外延式扩张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二、“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新常态”意味着发展的机遇与新的增长,也意味着经济发展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与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有企业既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各种挑战,也要把握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重大机遇。
首先,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矛盾困难增多,“三期”叠加问题交织。从宏观上看,既有增长动力转化的挑战,还面临经济速度由高速转入中高速的挑战。特别是转向新常态,意味着粗放式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原有动力加速弱化,新的动力加快形成。从微观上看,过去一些隐性矛盾正在暴露出来,环境趋紧、资源短缺、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成本加大、负担较重房地产风险、金融风险等,国有企业在新常态面临诸多挑战。
其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
精品文章
2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经济转型中的阵痛决定了我国正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挑战,同时也给国有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是发展低碳化。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也出台在即,将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绿色经济发展将带动数以几万亿元计的“治大气”、“治水”、“治土”的投资,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第二是产业高端化。产业结构的水平要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对冲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今后,我国应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球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紧孕育,为中国工业赶超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根据国务院确定的总体目标,到xx年和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分别达到8%和15%。
第三是经济服务化。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巨大发展空间。xx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
3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xx年,这一比例继续上升到48.2%。我国服务业占比将大幅上升,要关注养老、医
精品文章
疗、卫生、旅游、文化、物流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等领域的新发展、新动态带来丰富发展机遇。
第四是信息网络化。信息化是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突破发展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提升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新常态下的一个新引擎。在xx年全国两会上,总理将互联网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第五是区域协同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区域发展打破条块化发展的模式,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区域战略,与以往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板块发展相结合,全部纳入了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三大战略的推进与四大板块的结合发展,无疑将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突破之前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为中国乃至周边国家带来全新的带状机遇。
第六是经营国际化。中国国际化战略转型加快,与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构想的提出,种种有利的国际营商环境促进了企业“走
4出去”。xx年度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外设立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6604.8亿美元,较上年排名前进两位,位居全球第11位。
三、以创新驱动国有企业引领转型升级
精品文章
新常态“新”在哪。新常态的“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速度、新结构、新动力之间关系紧密,增长速度换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后是经济增长动力在发生转换,增长动力的性质决定了增长速度和结构转型的质量。突出创新驱动,正是因为新常态需要新动力,而新动力又会带来新速度和新结构。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使之成为所有类型企业中的“龙头”,处于引领者的地位。“转型升级”能否整体推进、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的表率和榜样作用,是动力和活力所在。中国发展进入重大转折和深度调整期,充分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中华民族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百年梦想至关重要。
首先,要以深化改革驱动企业转型升级。改革也是一种创新,改革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市场化为手段,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转型,创新监管模式,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有企业应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通过重组整合、优化经济布局,进一步提高国有
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功能和作用,引领企业向“高精尖”产业转型。
其次,是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要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企业创新中心和企业创新联盟,激活现有科技资源,吸引高校、科研单位协同公关,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和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
精品文章
等领域实现突破,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顺应“大众创新”新趋势,鼓励职工中的“微创”,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第三,要以管理创新驱动企业转型。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经济增长由速度向质量转变,要注重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向行业先进、国际一流对标,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同时要充分挖掘传统产业优势和价值,应用云计算、云数据、云服务所形成的信息协同体系,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运用“互联网+管理”模式构建以总部为核心的“平台化大战略”运营架构。
第四,要以产业链模式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国有企业把转变发展方式与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相结合,围绕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产业发展趋势,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与互联网融合的力度,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
6意产业等符合首都城市性质、功能定位的产业,形成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
第五,要以商业模式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如何寻找和创新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四个要素:客户价值主张、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时能够创造价值并传递价值。比如华为的“标杆学习、产品创新”和“全球化经营”;小米的“让消费者成为产品工程师”和“低成本战略”,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各自实现了各具特色的战略灵活性,从而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再创新。
第六,要以协同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国有企业打破单位和区
精品文章
域界限,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通过要素集成,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激发和释放区域科技创新潜力和能量。紧紧把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区域战略,着眼于区域协同发展、转型升级,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新常态下,企业要超越线性思维,用网络化的思维,把更多的资源、智慧融合起来,以创新增强动能,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国有经济在“稳”中求进、在“创新”中求可持续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
篇十三: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主讲:李波企业转型升级
一、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发现,曾经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已经不能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的增长,有时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危机中;曾经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已经不足以应对心的竞争形式,甚至对有的企业,传统的竞争优势已经演变成为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陷进与障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企业下一步该往何处去。
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高成本、利润微薄、价值整合、消费升级。
中国企业面临的困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成本控制的瓶颈,本土企业的路径依赖。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本土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不可逆转的改变,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转型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企业生死存亡的必然选择。
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瓶颈和竞争压力,企业变革意味抓住机遇,转型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突围的不二选择。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物种起源》作者:达尔文
企业生存竞争过去是大鱼吃小鱼,现在是快鱼吃慢鱼。现代社会飞速转变面前崇尚的是速度而不是规模。
二、企业的转型升级
企业转型升级是企业为提高持续竞争能力以及产品、服务的附加值,寻找新的经营方向而不断变革的过程,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微观层面和最终落脚点。
企业的转型升级将导致企业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发生整体性转变。转型的目的是提升价值创造力,创造最大的客户价值。
战略转型的内涵:企业最彻底、最本质、最系统的变革从战略层面开始。
战略转型并不是为适应市场的短期要求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一种从经营方向到企业运作上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使企业能够预见并把握机会。这些企业战略调整的核心都是
通过提升或创新客户价值以重塑企业的竞争优势。
战略转型的趋势:发展环境的演变,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面对挑战必须转变思维。
三、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转型阶段的问题:
1.创业期到成长期:受到同质化的侵蚀。
2.成长期到成熟期:专业化延伸的坚持。
3.规模成熟期:企业发展方向和多元化的抉择痛苦。
中小企业转型的主要趋势:
在经营方向上,由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
在业务发展上:由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
在价值创造上:由传统价值链到现代价值网
在利润增长上:由规模增长到价值增长
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把握的特性:
专
就是“专业化”:专注一个行业、专做几个产品、专门服务一类客户、专心开拓一些地区。
精
就是”精细管理“: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品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简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特
就是:独特性”:抓住客户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产品特色、服务特色等。
新
就是“创新”:以新设计、新产品、新款式、新包装、新形象等,不断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小行业,成就强企业。小企业,成就大品牌。
四、转型升级与商业模式
企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新的战略行为和价值创造方式,势必导致企业价值体系的重构,形成心的商业模式。所以,企业转型实质上就是重构企业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和实现价值的核心逻辑,它描述了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
商业模式涵盖了企业围绕满足客户价值而开展的各项价值活动,是由包括融资、研发、生
产、营销、物流等相关联的价值活动,所构成的创造和实现客户价值的系统。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满足客户价值,核心是价值创造,所以商业模式实质上就是满足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企业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
中国企业将不可逆转的进入到“商业模式”层面的竞争阶段!
企业不能系统理解和掌握商业模式,就会在竞争中面临淘汰!
商业模式的内涵
所有企业的建立都必须思考一下三个基本战略问题:
(1)谁是我的客户?
(2)我们应为这些客户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
(3)我们应如何有效地持续地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
对这三个问题的正确回答,就构成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内涵。
为谁创造价值?
客户价值
如何持续创造价值?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
价值创造
核心能力
商业模式的类型
根据价值创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商业模式分成大致四种类型:
1.价值比较
通过向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较同类竞争对手具有价值比较优势。
代表企业:英特尔、瑞士手表、格兰仕、格力等。
2.价值附加
基于基础产品继续为客户提供后续的互补性或衍生产品而多重赢利。
代表企业:吉列、迪士尼、国美、苏宁、怡亚通等。
3.价值平台
通过构建一个上下游、平行企业货个人之间的价值交换平台,提供服务获
实现方式
取利润。
代表企业:红星美凯龙、阿里巴巴、谷歌、淘宝网等。
4.价值整合
通过对内外资源要素的整合和控制,实现企业的价值增长。
代表企业:耐克、戴尔、利丰、戴比尔斯、土豆网、通用电气、百丽等。
五、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企业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基本逻辑发生转变,是对企业商业模式关键要素的重构,实质就是突破原有模式的价值创造边界,改变竞争规则,将企业导入一个优势的竞争地位。
影响价值创造边界因素主要有四个:客户边界、需求边界、企业边界、行业边界。每一个边界的突破都可能成为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主导因素,而一旦其中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他的因素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匹配。
无论是哪种价值创造边界的突破,其实质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里,更好的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只有围绕客户价值最大化的企业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真正形成竞争优势和持续赢利。
企业无论处于什么阶段,无论处于什么行业,都有进行创新变革的机遇。具有突破性的商业创新往往都是由新兴的企业发起的。
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的中小企业完全有机会,围绕价值创新,引导并推动行业的创新。
六、成功商业模式的特征
可操作性
持续性
赢利性
独特性
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将是包括企业领导人在内的企业高管团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有效解决了商业模式的问题,就解决了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
企业的成长过程就如同走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选对了路,就不怕路远,坚持下来,每一天都在进步,日积月累终将成功;选错了路,南辕北辙,越是勤奋离目标越远!
企业转型应该达到的目的:
企业创造的价值=企业价值+客户价值
商业模式与客户价值是相互对流,相互依存。
当今企业竞争不是产品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的竞争,成功商业模式是企业能创造和实现价值的核心逻辑,同时能满足客户价值最大化整体解决方案。企业必须由内向外构建企业发展的战略框架以及全景描述。不断进行价值创造的边界突破,并且不断发现新的客户价值,创新、满足、服务于客户的需求。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篇十四: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精品文章《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理论学习文章)》
认识新常态
把握新机遇
引领新转型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近年来增长速度已趋缓,经济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发展速度,进入庞大经济体量下新常态经济发展时代,这也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发展方式更科学、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开放度更高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探索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问题,要抛弃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发展新思维,尤其抓住新常态提供的有利环境条件和发展机遇。在国家推进“四个全面”的进程中,分析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探索国有企业在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认识、理解、顺应、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必须清醒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厘清经济新常态趋势特征的内在逻辑。
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进入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表现,是后发优势、技术进步模式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符合后发追赶型经济体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将经济发展划分为经济起飞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中高速增长和中低速增
精品文章
长四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上述四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要素数量扩张,后两个阶段则更多依赖经济质量提升。高速增
1长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的转换标志着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换。目前,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之后,开始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追赶型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技术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的成本提高,难度加大;生产要素约束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要素供应日益紧张、价格出现显著上涨、外延式扩张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二、“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新常态”意味着发展的机遇与新的增长,也意味着经济发展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与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有企业既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各种挑战,也要把握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重大机遇。
首先,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矛盾困难增多,“三期”叠加问题交织。从宏观上看,既有增长动力转化的挑战,还面临经济速度由高速转入中高速的挑战。特别是转向新常态,意味着粗放式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原有动力加速弱化,新的动力加快形成。从微观上看,过去一些隐性矛盾正在暴露出来,环境趋紧、资源短缺、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成本加大、负担较重房地产风险、金融风险等,国有企业在新常态面临诸多挑战。
其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
精品文章
2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经济转型中的阵痛决定了我国正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挑战,同时也给国有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是发展低碳化。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也出台在即,将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绿色经济发展将带动数以几万亿元计的“治大气”、“治水”、“治土”的投资,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第二是产业高端化。产业结构的水平要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对冲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今后,我国应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球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紧孕育,为中国工业赶超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根据国务院确定的总体目标,到xx年和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分别达到8%和15%。
第三是经济服务化。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巨大发展空间。xx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
3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xx年,这一比例继续上升到48.2%。我国服务业占比将大幅上升,要关注养老、医
精品文章
疗、卫生、旅游、文化、物流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等领域的新发展、新动态带来丰富发展机遇。
第四是信息网络化。信息化是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突破发展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提升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新常态下的一个新引擎。在xx年全国两会上,总理将互联网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第五是区域协同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区域发展打破条块化发展的模式,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区域战略,与以往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板块发展相结合,全部纳入了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三大战略的推进与四大板块的结合发展,无疑将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突破之前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为中国乃至周边国家带来全新的带状机遇。
第六是经营国际化。中国国际化战略转型加快,与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构想的提出,种种有利的国际营商环境促进了企业“走
4出去”。xx年度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外设立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6604.8亿美元,较上年排名前进两位,位居全球第11位。
三、以创新驱动国有企业引领转型升级
精品文章
新常态“新”在哪。新常态的“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速度、新结构、新动力之间关系紧密,增长速度换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后是经济增长动力在发生转换,增长动力的性质决定了增长速度和结构转型的质量。突出创新驱动,正是因为新常态需要新动力,而新动力又会带来新速度和新结构。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使之成为所有类型企业中的“龙头”,处于引领者的地位。“转型升级”能否整体推进、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的表率和榜样作用,是动力和活力所在。中国发展进入重大转折和深度调整期,充分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中华民族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百年梦想至关重要。
首先,要以深化改革驱动企业转型升级。改革也是一种创新,改革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市场化为手段,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转型,创新监管模式,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有企业应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通过重组整合、优化经济布局,进一步提高国有
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功能和作用,引领企业向“高精尖”产业转型。
其次,是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要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企业创新中心和企业创新联盟,激活现有科技资源,吸引高校、科研单位协同公关,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和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
精品文章
等领域实现突破,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顺应“大众创新”新趋势,鼓励职工中的“微创”,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第三,要以管理创新驱动企业转型。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经济增长由速度向质量转变,要注重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向行业先进、国际一流对标,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同时要充分挖掘传统产业优势和价值,应用云计算、云数据、云服务所形成的信息协同体系,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运用“互联网+管理”模式构建以总部为核心的“平台化大战略”运营架构。
第四,要以产业链模式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国有企业把转变发展方式与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相结合,围绕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产业发展趋势,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与互联网融合的力度,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
6意产业等符合首都城市性质、功能定位的产业,形成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
第五,要以商业模式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如何寻找和创新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四个要素:客户价值主张、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时能够创造价值并传递价值。比如华为的“标杆学习、产品创新”和“全球化经营”;小米的“让消费者成为产品工程师”和“低成本战略”,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各自实现了各具特色的战略灵活性,从而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再创新。
第六,要以协同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国有企业打破单位和区
精品文章
域界限,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通过要素集成,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激发和释放区域科技创新潜力和能量。紧紧把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区域战略,着眼于区域协同发展、转型升级,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新常态下,企业要超越线性思维,用网络化的思维,把更多的资源、智慧融合起来,以创新增强动能,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国有经济在“稳”中求进、在“创新”中求可持续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
篇十五: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路径摘要:自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以来,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对于各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了驱动型作用,辅助企业成功实现管理的转型升级。财务管理作为的企业管理的核心点,财务管理的实施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运营发展的效率及水平。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处于经济新常态,我国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力度逐渐加大,并面对全新环境下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使得国有企业在经营中面临更多全新挑战,就如何成功实现财务管理转型,创造最大化价值,成为国有企业目前亟需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财务管理转型必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趋势,主要根据转型现状提出相应的有效路径,为加快财务管理转型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加快财务管理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这一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条例,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更是国有企业充分适应当前环境的必然措施。国有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理念,健全现行的相关制度条例,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
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分析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固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与企业当前发展需求产生脱节,进而对企业日常经营发展产生阻碍,而财务管理转型是当前国有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加快财务管理转型能够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自身的职能,并且打破企业内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独立运行发展的局面,促进业财融合工作的落实,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财务管理的成功转型有助于促使提升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不同环境下的敏锐度,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一线业务活动,从而有效控制企业运营成本及风险。面对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全新要求,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速度,优化更新现行的财务管理工作方法,从而有利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工作的落实,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趋势
1.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以往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滞后性,即侧重点多集中在事中管理与事后核算环节,这样极易造成决策失误,例如:企业在制定投资规划时,没有严谨科学的探讨,盲目性选择投资,对于成本效益评估不到位,从而影响投资活动的效率,降低了企业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基于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特别关注角色的转变,在落实到位核算工作
的前提下,将管理核心转向决策工作,充分发挥出管理会计的效用,为国有企业重大决策活动提供更为精确的参考依据,打破企业固有的以承担核算职能的模式,转变为以预测企业发展未方向、科学规划企业发展前景、控制评估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模式。面对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下,需要财务管理发挥出分析效用,帮助企业决策及时识别有效信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同时要求企业注重财务管理转型升级工作。
2.低效性转变为价值型基于新时代背景,市场竞争环境更为严峻化,国有企业想要发挥自身优势,需特别关注低成本战略规划,在科学节约控制各项成本的前提条件下,创造最大化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的实际效益。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内容除了生产的各项环节以外,还需要探索挖掘管理的潜能,充分发挥管理驱动效用,从而进行全面行成本管控。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应当打破固有的管理模式,加强内生动力,促进企业管理朝向更为高效、降本增效的方面发展,一方面需要重视重点环节、关键职位的管控工作,另一方面成立健全、明确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全体工作人员成本管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价值链资金管理工作的落实极为重要,通过有效落实该项工作有助于规避相应风险的发生。为此,企业需要以风险防范管控为基础,进一步拓宽融资途径,合理预测融资规模,构建有效的融资计划,注重融资手段的选择。
3.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所谓集约型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企业内部财务组织机制进行优化完善,构建垂直集中管理型体系;第二,重视资金管理集约化,将企业内部现有资金进行统一化管理,引进预算管控体系,在合理分配资金中将预算视为参考依据,秉持收支两条线管控准则,对每笔支出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进而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达到有效防范相应风险发生的目标。另外,强化企业资金动态化管理力度,管控信贷增量,在保证资金安全行的同时促进发展。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现状分析
1.会计职能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求优秀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企业既定的发展规划及相关要求制定满足企业需求及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工作计划,同时只有具备专业技能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才能深入分析国有企业的现状,按照既定规划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更精确有力的参考数据,起到有效的辅助性作用。然而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及技能不足的情况主要与以下三点有关:第一,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对于受到固有管理理念的影响颇深,这种根深蒂固的管理理念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当前的工作环境也较为单一化,对其的认知不到位,从而造成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改善优
化自身理念;第二,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对于管理会计缺乏专业的培养意识,对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缺乏专业性的规划给与辅助,进而影响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实施进度;第三,目前,国有企业对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对于人员待遇方面依旧没有做出改变,从而影响相应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种待遇模式不足以吸引外部优秀的人才进来。
2.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较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建设能够其管理会计工作提供精确有效的数据支持,帮助管理会计精确、深入的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情况,从而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就当前发展规划作出适当的调整与完善,进一步提升既定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就当前现状而言,部分国有企业在经营中管理人员对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对该项建设工作的投入资金及时间未真正落实到位,从而影响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运行速度。国有企业在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全体人员参与其中,而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的认知不足,将财务信息化管理归集于财务部门工作,并未积极参与其中。国有企业有效财务信息化管理运行需要依赖相应的平台。但是部分企业在设置相应平台中并未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所处环境,从而导致现行平台无法充分满足发展要求。
3.财务管理职能传统,业财融合落实不到位国有企业在财务
管理成功转型升级之前,财务管理的部分工作开展仅发挥了基础的核算职能,其深入作用及价值都无法得到体现。财务管理职能传统化,企业内部产生的财务数据信息应用不足,导致企业无法凭借全面有效的财务信息数据提供业务活动中风险防范及控制能力。同时,多数国有企业内部缺乏正确有效的业财融合意识,且对于业财融合在自身财务管理转型环节中的作用缺乏有效认知。由于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未实现真正融合,没有有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业财融合落实提供支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业务活动的运行了解不全面,而业务工作人员对于财务工作的具体流程认识不清晰,没有从思想层面深刻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从而对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的推行造成不利影响。
4.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实施该项工作能够对企业识别预测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起到辅助性作用,进而提高国有企业风险的防范及应对能力。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风险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在风险管理开展中缺乏专业性强、识别能力高的队伍。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仅针对降低风险而进行,造成风险管理工作盲目开展,缺乏明确性;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对风险管理事后评估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不利于事后评估产生数据的使用效率,从而影响风险管理数据效用的发挥。
5.预算质量不足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向财政部门反馈预算,加之企业预算的精准度与实际发展息息相关,预算又是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国有企业预算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反映在:大多数国有企业的预算规划是按照下一年度企业发展规划制定的,并不是根据企业后续长久发展情况制定的,同时业财融合程度不高,使得预算与企业战略及实际经营的结合度不高,从而导致企业预算管理与实际情况之间匹配度不足。
6.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想要保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工作落实到位,需要以企业人员高度重视的基础之上方可。而工作人员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执行力量,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就当前现状而言,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财务管理转型理念,以及先进严谨的思维意识,自身素养的不足与工作实际需求不匹配,并且对我国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掌握了解不到位。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有效路径
1.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质量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质
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质量,是有效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基础内容,根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使财务人员树立转型思维,国有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就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对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宣传推广,使财务管理成为财务人员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二,增加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技能,可聘请专门的管理会计专家对企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组建专业性的培训活动,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管理及运用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尤其是薪酬机制较为严格的国有企业,创新绩效考核方式,有效鼓励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朝管理会计工作方面发展,也有助于为企业纳入更多专业的人才参与该项工作。
2.提升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管理会计精确、高效整合、分析财务数据信息起到了很大的辅助性作用,进而优化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质量。第一,加强国有企业全体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知,给予应有的重视程度,保障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资源及精力的充足性,从而有助于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落实到位;第二,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针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在所有员工之间进行宣传,明确业财一体化系统的全员参与性与功能共享性,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构建有效合理的奖惩机制等手段,激发业务人员参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
与积极性;第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反馈信息的认识及重视,提高数据信息敏感度,促使反馈信息发挥自身辅助作用,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机制。
3.推进财务管理职能改善,落实业财融合模式在新时代发展中,企业固有核算职能与现代化国有企业发展需求不匹配,所以企业需要特别注重管理会计的自身价值,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优化,朝管理会计型方向前进。第一,对财务人员进行重分类,重设岗位方向。将学历层次较高,财务知识与管理实际运用较好的人员分类至管理方向,未来向财务战略、企业决策等高级管理方向发展;将会计基础核算能力较强的人员分类至核算方向,未来在财务共享中心下可向系统后台支持等信息化方向发展;对沟通能力好、业财知识贯通能力强的人员分类至业财支持方向,未来直接渗透下沉至经营一线,向业务一线财务发展。第二,分类传输财务价值,植根企业经营业务环节,通过方向调整,专项化服务企业经营各环节,前中后台的专业渗透,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第三,财务价值传输,带动国有企业管理升级,通过灵活应用管理会计思维逻辑,充分发挥价值分析效用,以财务报表、预算执行分析、成本管理、投资分析等财务手段服务经营决策,推动国有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为运营目标,使得企业战略决策集中于价值驱动。
4.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按照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企业在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覆盖风控管理,构建完善专门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应对队伍,做到事前参与、事中跟踪、事后分析借鉴。因此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要承担起协助企业在自身实际发展中对各环节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的功能,发挥服务和监督的双重管理职能,共同构建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和事后分析完善机制,从而确保企业风险管理在企业中发挥最大化作用。5.提升预算管理质量国有企业在预算开展过程中需要实现自身长期发展目标与预算的高度结合,需要财务人员转型融合,将公司战略与财务预算形成有机结合,以有效保障企业预算工作是基于未来长远性发展基础之上进行的,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预算工作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贴合度,真正企业预算管理、控制和监督的效果。
6.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主导力量是企业的领导人员,只有领导层对企业稳步健康发展形成正确认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价值和意义,识别阻碍财务管理机制的制约性因素,才能促使国有企业成功实现财务管理转型升级,从而充分发挥出制度作用,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财务管理人员同时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担任指挥角色,承担着改革、优化财务管理体系的责任,财务管理人员需树立创新意识,以此为引导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基于新常态下探索发展突破点的形势,充分掌控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全新方向。为此,国有企业在针对财务管理人员主动学习的前提下,注重其职位的培训工作和自我的提升,保持专业性,与社会经济现状高度融合,从而保障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位需求相匹配。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自身能力应当保持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在实际工作中凸显个人价值,引导队伍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根据当前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趋势,给财务人员确定明确的管理转型方向,同时给予专业化的培训活动和方向内容,综合财务管理、企业内控、法律风险及合同规范、信息技术手段、税收及经济等多种培训内容,从而有效提升不同管理方向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使其充分满足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为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还应当从实现财务共享视角着手,达到财务管理成功转型的目标。综上所述,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管理升级与人员转型,固有财务、业务运行流程中的不足更为显著,信息化与管理充分融合,从而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财务管理想要在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与作用,重视财务管理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国有企业落实财务管理转型,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出财务价值管理的效用,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财务与业务的协作性,真正实现业财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后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J].商业会计,2018,No.638(14):57-58.
[2]孙彦堂.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再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8,184(11):51-53.
[3]罗鹂.试析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00(013):81-82.
[4]孙彦堂.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再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8,184(11):51-53.
[5]董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000(021):225.
[6]徐娇.浅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经贸实践,2018(15):110-110.
作者:孙怡
单位:北京京粮物流有限公司
篇十六: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案一、出台背景
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党的X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求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创新,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列。省委X届三次全会立足新时代X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对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并对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大国有资产重组整合力度,引导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中,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向规划布局的重点区域集中,加快培育一批“千亿国企”。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要落脚到“打造一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上,主要体现在“支撑引领强、布局结构优,核心竞争力强、质量效益优,治理管控强、体制机制优,资源配置强、协同效应优,综合实力强、社会形象优等方面。
党的X以来,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一系列决策部署,X国有经济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全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296亿元、利润总额593亿元;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优势产业领域集
中,新兴产业布局渐次展开;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1+25”政策体系落地实施,全省地方各级国企混改面超过40%,“三项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国有企业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先进发达地区,我省国有企业还存在资本布局结构不优、体制机制不活、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效益不高、协调发展不足等矛盾和问题,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新旧动能等重大课题。必须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把质的提升与量的扩张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升级,将产业结构、资产结构从发展低效、前景不佳的领域逐步调整到未来市场需求大、盈利前景好的领域上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推动“单兵突进”式改革向综合配套型改革转变,联动国资国企改革,集成结构调整、重组整合、产权改革、经营体制改革等综合效应,全面激活企业发展内在动力。必须弥补创新不足的短板,推动企业转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协调推进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轨道。必须树立全球视野思维,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对标先进企业推进创新改革,开放式配置资源,在参与市场竞争中造就基业长青的一流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制定了《关于X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按照中央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省委推动X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意见》提出了推动我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省委X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座谈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切实履行国有企业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打造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一流企业,为X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作出新贡献。
《意见》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合作,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因企制宜、分类推进”为基本原则,提出力争三年优化提升、五年重点突破,实现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企业体系进一步精干、资本功能进一步放大、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等五大目标。到X年,支柱产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新兴产业实现细分行业领先,资产证券化率大幅提高,企业创新投入和贡献明显提升,全省国有企业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经济增长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力争培育世界500强企业2户、中国500强企业10户以上。
三、重点任务
《意见》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资本布局结构,提升支撑引领的产业能级。针对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优的问题,提出推动企业积极融入“5+1”现代产业体
系建设,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扩大有效投资、优化资源配置、破除无效供给,通过做优增量、调整存量、主动减量,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支柱产业,做优医疗健康、通用航空、轨道交通、军民融合、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布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改造提升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布局和资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是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治理规范的公众公司。针对资本流动性差的问题,提出把发展公众公司作为主要形式,稳妥有序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完善资本运营平台,通过实施企业上市计划,加大资本运营,促进国有资本有效放大和有序流动。明确了推进混改的战略导向(弥补发展短板,引入新机制等)和主要形式(发展公众公司、基金等),提出了推进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完善混改政策指引、实施企业上市计划、打造资本运营和资产整合平台等重点举措,包括推动国企ETF基金、国企改革基金运营等等。
三是强化创新和人才支撑,增强转型升级的内在动能。针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动能不足的问题,提出把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工程,推动企业深度融入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着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重点领域创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打造创新型企业,促进企业加快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明确了重点
发展方向和工作举措,包括推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重大创新转型任务纳入企业目标考核、借鉴“X湾”模式探索建设“园区+科技+金融”创新生态系统、实施企业家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工程、制定创新激励政策等等。
四是健全完善治理管控,打造高效灵活的现代企业。针对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治理管控体系不规范和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着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集团管控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激发企业动力活力,促进企业提升治理管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具体工作举措,包括加强董事会规范建设、实施基础管理提升工程、推行分类授权经营管理等等。
五是扩大开放深化合作,构建内联外引的生态圈层。针对企业开放配置资源能力弱的问题,提出推动企业融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格局,深化合作,开放配置资源,实现协同发展。重点从优化开放布局、推动协同发展、搭建招引平台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导向和工作举措,包括推动企业融入“一带一路”、X经济带和南向大通道建设,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和资源交易机制、推动省属企业协同发展等等。
六是转变职能提升效能,健全放管结合的监管机制。针对国资国企改革联动不足的问题,提出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着力优化职能履行方式、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完善监管体系,提出了改革方向和重点举措,包括精简管理事项、优化监管方式、制订实施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方案、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严格执行违规投资经营责任追究等等。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实施实现,《意见》分别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撑、加强宣传引导、健全评价考核四个方面提出了工作推进的保障措施。包括实施有利于国资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监管政策、加强先进企业和典型案例宣传等等。
下一步,省国资委将积极指导和督促省属企业围绕《指导意见》制定实施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本企业实施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路径以及重点工作,细化分解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落实相关重点投资项目、重点改革行动和重点工作举措,着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将强化与地方国资委工作联动,积极指导和帮助其开展相关工作,共同助推全省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为X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作出新贡献。
篇十七: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企业通过转型升级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品质,而且通过提升品质可以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通过不断加快以及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以及档次,从而可以使得大的战略转移得以实现,促使企业向着产业集群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要通过培养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品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转型的必要性
1.1有利于企业经营方向、运营模式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
通过企业转型不仅有利于企业重新塑造竞争优势,而且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最终能够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现阶段,为了能够使得企业的地位得到彻底的改变,这就要求企业要进行转型,如果企业不进行转型,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企业转型可以将竞争关系的变化表现出来,为了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进行转型。不合理的企业异质性要素的结构不仅会影响企业沿着要素结构优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要素结构的优化得以实现。近几年来,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因此要不断调整企业异质要素结构,并且外界环境的变化是企业转型的原因。然而企业不断转型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发现了新的扩张以及盈利的途径;第
二,本土市场上的行业格局在不断变化。近几年来,随着市场供求的不断变化,这就使得外资巨头开始进入市场或者随着新业务模式的不断出现,加剧了企业的成本竞争,与此同时企业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划分产品。并购重组之后的公司运营可以很好地实现磨合,并且这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与此同时要对组织机构实行重新设计以及业务流程的再造。为了能够使得企业的活力得以增强,这就要深入企业发展中并且要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有利于企业的转型。
1.2受后危机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此时企业面临着扩大内需以及获得发展机遇的问题,因此企业要抓住机遇进行升级。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后危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的萧条、国内市场开发难度较大、低成本竞争战略失效以及不断加大的转型升级的压力,因此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外部市场条件、竞争环境以及科技条件的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进行转型,从而使得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提高。
积极推进企业转型的不断发展
2.1经营管理观念转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网络为平台、以客户为中心,并且企业要坚持诚信经营以及精确的管理,最终有利于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诚信观念、创新观念以及求真务实的观念,最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造性思维。
2.2企业发展从外延式扩张向着内涵式发展转变
当企业发展从外延式扩张向着内涵式发展转变过程中,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提高经营分析、营销策划以及经营能力,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经营分析的难度以及深度得以拓宽,而且有利于加强对宏观环境、竞争态势以及比较优势的分析,最终也可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业务、重点客户的具体分析。目前,集团公司已从单一的煤业向煤化—盐化—一体化发展,成立了临涣焦化公司、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构建以商贸为龙头,以电子商务为平台,以信息共享、风险防范为特点的现代物流体系。依托东方煤炭电子交易中心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展新的营销渠道和方式。探索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物流贸易和融资租赁平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2.3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加强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发展,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实现从粗放型的管理向着精细化的管理来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要更加关注过程以及细节,从而使得决策以及指导工作的准确性得以提高。与此同时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而可以全面以及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定性管理,与此同时要注重定量的控制,并且要通过使用具体的以及明确的量化标准来开展管理工作。精细化的管理不仅要涉及到全面预算管理以及成本管理,而且要涉及到业务的定位、客户群的细分以及营销费用的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要注重精细化管理,从而可以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4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
在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要不断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在企业升级过程中,要坚持数据来源唯一、资源共享、促进应用建设的原则,并且要注重企业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从而可以突出企业信息化的实际应用,最终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唯一性、准确性以及完全性。为了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这就要不断提高IT对各项工作的支撑管控能力,而且要不断加强IT安全防治体系的建设工作,最终使得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得以降低。
做好企业转型的各项实施管理工作
3.1依靠先进的技术来推进企业转型的升级
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提高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企业没有核心技术,这就使得企业难以抵御市场的压力,并且也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要抓住发展机遇,开展前沿技术、基础性技术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最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类创新资源,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速度以及效率。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消化吸收以及再创造的能力。企业要在升级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与此同时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水平以及产品质量,最终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3.2人才、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近几年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知识学习能力、知识
创新能力、知识资产保护能力以及知识网络建设能力这几个方面,因此企业要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在生产力中,企业的员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员工是知识的创造者、运用者以及传播者。集团公司按照“纵向细分、横向打通、激发活力、全面发展”的思路,畅通人才队伍成长通道,形成适合个人特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职业发展机制,使员工无论在哪个通道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和相匹配的薪酬待遇,彻底打破“官本位”观念。刷新人才队伍岗位序列名称,淡化企业管理人员与政府行政级别相对应的职级概念。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制定更具活力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等制度。以实现人才效能最大化为根本,成立各专业专家委员会,围绕安全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及时组织集中会诊和技术攻关,盘活矿区人才资源。由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因此企业要注重人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这就要求企业要通过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结语
企业在改革升级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企业要不断深化品牌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企业之间的竞争过程中,产品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市场个性化需求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强,这就要求企业要保证生产以及消费同步增长,并依靠产品的创新来赢得大众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梁建人.自主创新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胡敏.如何在企业转型升级中融入绿色低碳理念[J].中国城市经济,2011,(3).
[3]闫海霞,孙旭东.如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力刍议[J].山东化工,2010,(8).
篇十八: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国有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摘要:近些年,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取得了有突破性的发展,房地产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且竞争激烈。为了保障房地产行业实现长久的循环发展,国有房地产企业都在寻求转型升级的道路。但我国的房地产格局已形成了多年,要在短时间内展开科学转型升级必然有许多难处。国有房地产企业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要立足于当下市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优势,科学制定转型升级方案,并有计划地落实,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本文主要围绕国有房地产企业展开研究先概述转型升级概念及方向,接下来提出转型升级的策略方法,希望为国有房地产企业今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战略转型升级;系统优化
引言
房地产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国家实行了多轮调控政策,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国有房地产企业也在国家的帮助和支持下,逐渐摒弃传统老旧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向着综合性房地产方向发展。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国有房地产企业要从多方面出发,抓住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的细节,积极迎难而上,破陈出新实现房地产企业的综合转型升级,促进房地产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一、国有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概念及方向
任何企业的转型升级都需要立足长远的战略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能轻易得到成功。国有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要结合当前企业发展优势,从多方面综合推进,例如:从产品、管理、服务等方面入手,拓展升级企业结构。按照国有企业房地产的发展来说,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产品和服务上,最终向着新型产业形态转变。现阶段,国有房地产转型升级主要包括五大发展方向:
转型升级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要结合企业优点,从产品、管理、服务等方面入手,拓展提升现有企业结构,就国有企业房地产企业来说,要将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产品和服务上,逐渐向着新型房地产企业形式转变。现阶段,我国有房地产转型升级主要包括五大发展方向:
第一,旅游地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在逐渐改变,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注重周边生态环境,是以后经济生活的发展主流。将房地产和旅游业相结合是一种新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商业、住宅二大方面,具体表现为:度假休闲村、度假酒店、会议中心等形式,与普通住宅区别较大,主要依赖于周边的旅游环境,以各地区经业地点为依托,逐步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住宅,赋予旅游景点新的附加价值,吸引更多的投资,增加房地产项目优势,受到购房者的青睐。
第二,养老地产。近些年我国老龄化加剧,养老地产数量持续增加,这就给房地产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养老地产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发展核心在于:提供住宅的同时,提供医疗康复等服务,主要打造生态住宅+医疗+康复等模式。国内一些大型房产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取得一定的成就,也可以成为国有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第三,商产主用于商业用途,与常规的住宅项目有所不同。这种方式可以用于多种经营用途,低层主要包括娱乐休闲等产业,高层主要以办公为主这就形成了办公+娱乐消费的模式相应循环再造。在国家实行多项调控政策以后,房地产竞争越发激烈,进入到后调控时代,国有房地产也要做出改变,逐渐向着商业地产市场发展,构建出核心商圈。
第四,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是前几个开发模式的升级,城市综合体将旅游、商业会议等组合到一起,构建出一个综合体,满足各阶层客户的不同需求。体量较大、投资较多,不过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未来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国有房地产也不例外,需要科学展开战略布局,可以预计综合体未来会迎来爆发性增长。
第五,金融布局。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还要加强金融布局,大力利用金融资产对国有企业的青睐,可以让部分资金进入到保险、银行等产业,强强联合资源共享,让资金一品牌-地产,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局面,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在国有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科学改进经营模式。以往将重点放在建筑建设及销售方面的方式,早已经跟不上时代需求,现阶段则要在产品设计初期就要和市场定位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房址产的设计开发,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逐渐从制造销售业转变为服务业,才能逐渐完成对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国有房地产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求得发展
(一)制定清晰合理的转型升级战略
在转型升级之前,国有房地产企业要考虑到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优势构建出战略计划,这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内容。一方面,要抓住市场机遇;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带来的挑战,全面分析企业价值链条,找到适合的切入位置,要科学细化转型升级战略科,学规划设计发展流程,才能顺利完成转型升级。
(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根据上述研究可知,现阶段房地产企业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国有房地产企业也要明确该要求科学规划发展战略,加强多元化经营。结合自身情况,在养老房产、旅游房产、商业房产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科学调整经营结构,开发一些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协调新旧产业,逐渐转变为复合型企业。同时,还要注意加强技术研发,从根本上转变经营发展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才能真正完成转型升级。
(三)优化国有房地产企业结构。
强化国有企业资源整合优化企业结构,不断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房地产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国有房地产企业存在业务结构普遍相对单一、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经营比较粗放等现实问题。国有房地产企业必须
通过改革、创新、调整、提升来断优化企业结构,重新激发活力,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客观认识到企业当前所处阶段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特性,继续全面发掘支撑房地产企业平稳发展。另一方面,要针对外部环境变化,强化房地产设计,实现组织管理提升,将产业链转变成价值链。
(四)加强集约化管理。
国有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要延伸产业链、不断依靠科技进行创新,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品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低碳绿健康的房地产产品,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逐渐推进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完成从住宅建造到住宅制造,从粗放式经营到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五)加强风险管控。
国有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期间要加强对成本的管控,构建出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奖惩机制,激发职工潜能。项目各个阶段都要管控好成本费用,同时构建出风险防控体系,这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内容,这样才能规避转型升级期间遇到的风险问题,不断累积经验才能让企业拥有更高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完成转型升级。
结语:总而言之,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随时都处于波动的状态,而房地产经济的波动,直接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整政策,加速企业升级转型。国家应该进行宏观调控,从总体大局上把握行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经营,实现多元化发展,进而促进房地产行业科学完成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民.新时代更需要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增长[1].中国建设报,2018(04).
[2]向为民房地产趋势与经济稳定测度两者周期[3改革2010(09).
[3]潘璠,郑新,肖楠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12011,(07)
篇十九: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国有企业提升创新力的五个维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对国有经济发展提出了增强“创新力”的要求。这是中央对国有经济改革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对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治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强调“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既是国有企业更好发挥优势、履行责任的应有之义,也是适应产业变革新趋势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理应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当好排头兵,率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创新能力建设,通过系统提升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另一方面,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国有企业要解决自身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爬坡过坎、转型升级,只能走创新这一条路。只有坚持创新引领,以全方位的创新促改革、以系统性的创新谋发展,实现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才能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新优势。
要认识到的是,国有企业增强创新力,不能简单地将创新作为一种手段,局限于技术创新或者专利发明,而是要聚焦国有经济的发展定位,将创新融入企业发展基因,嵌入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组织架构、团队文化中,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组织能力。总的来看,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新挑战,国有企业要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做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就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强化自主创新,以创新力的提升带动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增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创新之路。
一是以技术创新为关键,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关键。国有企业应努力形成可持续的技术创新机制,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重视渐进式技术创新,充分整合现有的资源不断改进技术,推动制造工艺、装备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也要充分发挥国企资金、规模优势,通过政企合作、产业联盟、产学研融合等方式,在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下大力气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二是以管理创新为基石,打造激发创新的组织模式。管理创新是基础,最终目标是通过稳定的创新体系保障,形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激发创新的可持
续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应加强创新型组织建设,通过内部组织结构优化、设立创新管理部门、打造专业创新团队和平台、重视日常渐进性创新等方式,持续激活内部创新动力,获取创新成果。在管理载体上,要加快建立现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升创新质量和效能。
三是以模式创新为重点,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商业模式创新是应对新变革、满足新需求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和市场未来需求变化,商业模式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跨界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建筑业为例,大型国有企业可考虑着力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中小型国有企业可考虑专注细分市场,致力于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服务商。总的来看,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应注重依托核心业务,聚焦新业态,抢占新领域,加强资本运作,积极迈向产业链高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四是以国际化视野为引导,把握机遇加强全球合作。国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对复杂多变、千差万别、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既面临着更大的创新需求和压力,也有利于国有企业学习借鉴国际同行有益经验,倒逼和推动国有企业以国际化思维,实现战略、管理、经营、人才队伍的系统性创新。要看到的是,“一带一路”建设正在行稳致远、走深走实,这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应大力“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通过对接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创新产融合作,稳妥开展海外投资并购,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五是以创新人才为根本,营造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要实现创新引领,关键在人。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领军人物和关键人才,为国有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在队伍建设上,要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汇聚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打造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开拓精神、敢闯敢试的高水平战略创新团队。在管理机制上,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形成支持大胆探索、鼓励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构建学习型企业组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加强内部沟通协作,培育形成激励探索、鼓励超越、宽容失败、追求卓越的企业创新文化。
总之,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必须紧跟国家总体战略,找准企业自身在践行国家发展战略、为人民谋取幸福中的定位和作用,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国际化视野、创新人才等五个维度发力,把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全球机遇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篇二十:聚焦转型升级中心任务国有企业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哪些提升?
迭代——企业文化培训的思维转型与模式升级近两年来,一些热门的词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思维”开始疯传,而到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那就是用户主权时代的到来,而用户思维最重要的体现其实就是两个字:迭代。
所谓的迭代就是更新换代、快速创新,慢一步可能就是生死相差。如果我们把企业文化培训当作我们的生产方和购买方以及销售方之间的关系来看,可能就会发现企业文化培训其实也有它的用户,第一个客户就是企业,或者说是培训的主导方和发起方。第二位就是员工,培训的受众。所谓的用户思维,就是要站在这两大基础上去思考需求,他们希望通过企业文化培训达到什么目的。企业为什么要组织企业文化培训?员工为什么要接受企业文化培训?这就是用户思维的一个非常核心的观念,它是满足企业文化,但是同时又要尊重员工的心态。
知识大爆炸时代,人们每天都在被各种信息所包裹。企业文化培训的用户思维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追求基于价值的平等互动。很多企业文化培训的组织者、管理者有很大的困惑,希望发起企业文化培训,但是领导不同意,员工也不乐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看到价值,没有认识到价值。
企业文化培训的迭代有三大表现,在这样一种传统的企业文化培训的模式下我们到底寻求什么样的突破?
第一,变呆板为鲜活。第二,变说教为感悟。第三,变投资为收益。
变呆板为鲜活,用动态视频代替图文手册
在互联网时代还未到来前,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企业文化手册。但今天我们也发现,无论手册的设计多么形象有立体感,它也不能够更灵动的展示这个企业文化鲜活的东西,不能够很好的表示企业文化的体系一起它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
企业文化专题片则不一样,它能利用丰富的视听语汇来去表达,目的是为了精准的诠释企业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系以及企业文化背后的要求,包括要真实再现企业文化的成果和真实状态。企业文化专题片的意义就在于可以通过生动的视听语汇把大家吸引到住去短暂的完成一次心灵的洗涤历练,它是比企业文化手册更容易深入人心,比企业文化形象专题片更聚焦、更易于传承。
企业文化专题片通常分为三个类型:理念解读类、故事诠释类、电影启迪类。理念解读类清晰的呈现企业文化的整体脉络,使受众对企业形成全面的认知,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而故事诠释,设计目的是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使目标受众对企业文化有切实的感悟,进而产生一种融入团队向榜样看齐的行动意愿。电影启迪,是通过情节完整的微电影引发受众对企业文化的思考,进而产生有益的启迪。同时,在内容上它们也有所不同:
1、理念解读类。企业对企业文化价值的认识;企业的成长历史与企业文化的形成背景;企业文化理念的体系结构;各理念要素的真实内涵与逻辑关系;企业文化在环境氛围、团队风貌和经营管理各环节的真实表现;企业的事业成就、未来规划及其与企业文化的内在渊源。
以韩国SK集团企业文化专题片《SKMS》为例。作为韩国第三大跨国企业,SK集团在全球有3万名员工,主要从事能源化工和信息通讯这样两大产业,这家企业有着非常优秀的业文化,核心就是SKMS,围绕这套体系SK又建立了SuperEX这样的企业文化的追求法。片头第一部分从社会文化切入到企业文化,接下来诠释SK集团的企业文化管理。同时,从SK的集团成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去追寻它的SKMS企业文化的这样一种形成的渊源,以及它对SK集团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SKMS到底是什么,接下来它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方式,全面的解读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什么,理念体系由哪些要素构成,每一种要素背后的行为要求是什么,以及它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和影响,这就是企业文化理念解读片核心。专题片与企业语录式的企业文化手册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无论是对新入职员工,还是其它管理人员播放,都能够使受众非常准确而迅速的了解集团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要求。
2、故事诠释类。选取企业内部发生的一系列典型人物和案例故事,借由当事人的讲述,或真实再现,逐条对应诠释企业文化的各项理念。以广州地铁企业文化专题片《我和阳光有个约定》为例,全片选用在企业内部发生的真实的故事以及优秀员工代表,真实的展现企业每个人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平凡事件,逐项解读企业文化理念。整个结构由五个故事组成。如以年轻的80后检修工在隧道里面工作了5年,每天跟几万个螺丝打交道来讲述“诚信务实”的核心价值观;以食堂大姐鼓励年轻一代他们追求梦想,实现他们更高的目标讲述“以人为本、快乐成长”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等。所有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从影片的角度可能会觉得员工演技一般,但打动受众的,却正是他们的质朴无华。在片尾,五个故事的主人公回到他们的生活场景,其实就是告诉每一位员工,自己对于企业文化理念的践行不仅能给社会创造了财富、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幸福,也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枯燥乏味的理念变
得通俗鲜活,目标受众对企业文化有更切实的感悟,自然就产生积极融入团队、向榜样看齐的行动意愿。
3、电影启迪类。挖掘企业发生过的各种真实事件,进行艺术嫁接与加工;结合企业文化和运营管理的特点,合理虚构相应的故事情节。由微电影更多强调的是艺术创作,所以它的情节可以是虚构,演员也可以外请。如中国移动微电影《老人愿》由邀请了影视明星吴天明、王珞丹、张译等主演,通过深刻诠释父女之情,呼吁当今社会加强对老人的关爱、对情感缺失人群的关爱,让受众对“沟通从心开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面对以80、90后为主体这样一个新生代的组织,企业文化专题片的形式更符合其接受信息的习惯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文化走进他们的心里。
从说教到感悟,用难题解决替代照本宣科
我们通常讲企业文化是果,而它的因是什么?因是经营哲学,所谓的经营哲学就涵盖企业的三大核心理念:使命、愿景、核心价值。使命、愿景、核心价值之间相互之间是相互支撑的,这些都作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也作用于我们每个人的组织行为和员工行为。因此,在开展企业文化培训时一定要去思考,培训如何能够帮助企业,帮助员工解决经营管理过程当中的实质问题。不妨试试以下办法。
第一步:现实难题调研。以问卷调查把握现实管理难题,了解培训对象在现实的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跳开文化来谈管理。
第二步:管理情境研讨。将遇到的问题用情境模拟表现,逐项研讨现象背后的原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用六顶思考帽子的方式,来确保研讨会能够有秩序、有效率的进行,用Work-shop的研讨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查找原因,聚焦问题,然后针对每一项问题来去寻求对策,同时制定改进计划。
第三步,价值观定律解读。通过管理情境的研讨引发价值观定律来给大家启示,帮助学员思考这些管理现象背后到底跟价值观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四步,价值观故事会。华为高管团队每年拓展9天的训练营,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讲故事、讲案例的方式去解读价值观,去让大家对价值观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培训过程可先对价值观的内涵做研讨,然后进行小组的内部分享,集中分享时评选最好的故事。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价值观与经营管理工作息息相关。
第五步,自检改进作业,督促行为改进。企业文化培训跟其他培训最大的区别就是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训去产生行动意义,并且让参与者做出行动承诺。
企业文化培训要想真正的让员工有所收获,就一定要解决员工现实工作当中的难题,帮助他寻求方法,发现自身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组织的力量去推动、去加速这种改变。
从投资到收益,用经营实战替代虚拟拓展
很多时候企业把培训当做一种投资,甚至是当做一种福利,但是能不能使这种投资直接产生效应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能够将企业文化培训和经营管理实战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它所能产生的效应可能就是惊人的。
中航地产商战式培训模式的应用给出了很好的案例。作为中国首席城市综合体品牌,在江西九江,九江中航城商铺即将开盘,住宅销售也进入攻坚阶段,九江九方购物中心也将于2014年12月22日开业……为迅速促进全员对中航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强化全员的目标意识,实现中航城人与市民的零距离接触,为楼盘销售与购物中心开业聚人气,此次团队训练活动命名为“百变生活
全城邀约”挑战赛,同样从属“中航城百变智慧特战营系列”。活动全程历时5天,除主题导入、观察员会议和总结培训外,挑战赛共计60小时。九江中航城项目公司、九江九方购物中心等99名队员按照跨专业组合的方式,分为红、黄、蓝三支“特战连”,要求各连队在规定的60小时时间内,利用营部所提供的商战经费、物料等资源,面向九江市民策划实施一场“线下+线上”并举的中航城、九方购物中心品牌推广活动,分别完成九方会员登记、微信平台关注和楼盘现场体验邀请的基本任务,并挑战“不可能完成”的更高目标。
答卷是漂亮的,全体成员的热情在激烈竞争中被瞬间激发,60小时三支特攻连总计完成:九方购物中心微信关注6003人、会员登记8121人,中航城营销中心到访市民1861人,住宅成交11套,锁定有效客户540组。极大提升了中航城、九方品牌的知名度与亲和力,为住宅、商铺销售和购物中心开业积攒了充足人气。团队训练与经营管理的关系,在这里绝不只是影响,而是直接带动!培训与商战结合,是将员工职业化素质培养、专业技能提升、团队建设训练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完美对接,企业文化为经营服务的真正价值与超凡力量也充分展现。
“用动态视频代替图文手册、用难题解决替代照本宣科、用经营实战替代虚拟拓展”均是撇开传统企业文化培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让企业理念得到更加生动形象的诠释,或贯穿在活动始终,提高员工的认知认同度便不再困难。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