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15篇)
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15篇)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自立人格研究综述 小学教育1201班 江南大学教育学系 江苏无锡214122摘要:自立人格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是人格系统中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1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自立人格研究综述小学教育1201班
江南大学教育学系
江苏无锡214122摘要:自立人格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是人格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分,是“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做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在自立人格系统研究的短暂历史里,已有多位学者对于自立人格的意义及作用做出了研究。本文主要说明自立与自立人格的概念与研究现状以及自立人格对于高职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于大学生现实问题解决以及对于大学生无聊、无聊倾向的影响。
关键词:自立,自立人格,时间管理,现实问题解,无聊倾向。
1自立与自立人格的概念
1.1.1关于自立概念
自立(self-supporting)是一个常见的中国化概念,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自古以来大量学者把自立视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或道德品质,并把它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家庭培养、学校教育、国家外交、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领域。国外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因此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关注得比较多的是与自立关系密切的自主(autonomy)、独立(independence)和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等概念(夏凌翔、黄希庭,2004)。
从春秋战国时起,自立一词就开始就频繁地出现在我国的文献中。我国学者夏凌翔、黄希庭(2006)对我国古籍中自立涵义的概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古籍中对自立的使用主要是从个体自立、事物自立、针对它物与他人的自立以及国家自立四个方面进行的,每个方面又包括多种具体含义。其中个体自立是古籍中自立涵义的主流和重点,自修与立身是其基本内容,强调道德与人际联结(相互依赖)是其特点。古籍中的自立人格特征可以分为主动、道德、独立和其他四类。
1.1.2自立概念的研究
在自立的概念方面学者们主要从人格(品格)、意识、精神、独立、主动(需要、动机)、道德、辩证、过程、能力、态度和行为等角度对自立概念及实质进行探讨。如:苏蓉(1998)认为自立是把握前途命运的精神品格;赵炳华(1998)认为自立是一种精神;傅惠文(1999)认为自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邹晓燕(2000)认为自立即自我依靠,相对于依赖,是独立性人格最基本的特征;郭法奇(2000)认为自立是个体成长中最基本的心理需要;黄希庭、李媛(2001)发现自立意识的产生往往是和个体希望战胜困难与挫折有关,指出自立其实是既独立又依赖的,绝对的抽象自由是不可能的,并将自立定义为“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作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康健(2001)将自立视为一种个性,一种挑战人生苦难的积
极的人生态度和行为,认为自立是逐步形成的,并强调应注意在自立基础上建立相互依赖关系并处理好自立与合作、自立与责任的关系;夏国英(2002)认为自立人格是独立型人格发展的第三种历史形式,是中国当代社会的理想人格;李媛(2002)认为自立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环境取得协调一致的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而自立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实际做到的”与“自己应该做到的”之间的差距的认识;钱文玉(2004)指出自立是良好的人格品质之一,是人格品质中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表现;夏凌翔、钟慧(2004)在对自立的研究中,把历史上对自立涵义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孔子“社会取向”的自立观、陆象山“个人取向倾向”的自立观、近现代学者“个人取向”的自立观三种典型的看法;刘素兰等(2004)认为自立能力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郑剑虹(2004)认为自立更多强调的是自我的行为方式;夏凌翔(2005)
认为大学生自立风格表现具有多样性,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邓如辛(2005)认为大学生人格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自立,并认为自立要适时地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夏凌翔和黄希庭(2005)在对西方独立研究的现状与思考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独立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与自立涵义相近的一个概念。从西方学者提出的关于独立的界定、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以及对独立概念的反思等可以了解到西方的独立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独立与自立的异同,得到以下认识:(1)自立与独立是在不同文化、经济和政治条件下产生的不同人格构念,差异的关键在于自立是一种辩证性的人格特征,是独立与依赖对立统一的结果;(2)自立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保持下来的有现代生命力的人格构念;(3)自立和独立都是涉及多种心理成分和多个领域的复杂人格构念。
1.2自立人格的提出与界定
在自立研究的基础上,夏凌翔和黄希庭(2006)经过5个步骤编制出了人格特质词的《大学生问卷》、《高中生问卷》、《初中生问卷》和《青少年学生问卷》,分别对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进行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主动性、开放性、人际责任、积极性和独立性五个维度;《高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人际开放与责任、灵活与独立性、主动性和行为责任四个维度;《初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主动与行为责任、开放性、人际责任、积极性、灵活与独立性五个维度;《青少年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灵活与独立性、责任性、主动性、人际开放四个维度。最后,对自立人格概念的合理性、自立人格中“开放性”与“责任性”维度的特点、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的一致性程度以及本研究在探索自立人格结构方面的优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夏凌翔和黄希庭(2006)通过对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进行研究,认为可以初步将自立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一种综合性的人格特征,是在社会背景下,个体
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包括个人与人际两个方面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质。并将自立人格建构为涉及人际自立与个人自立两个方面的10种特质,即: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灵活、人际开放、个人独立、个人主动、个人责任、个人灵活、个人开放。围绕问题解决(适应与生存)这个中心,自立人格的5个维度各自都为自立人格系统提供了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机制。具体是,独立性让个体能够独自去解决问题,主要是一种能力机制;主动性让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是一种动力机制;责任性让个体在解决问题时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态意妄为、为所欲为,主要是一种自我约束机制;灵活性让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够符合现实,帮助个体在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游刃有余,使自立者同时具有独立、自主、依赖、依恋等人格特征中的那些适应性的因素,主要是一种制约与适应机制;开放性让个体有迎接新问题的倾向,主要是一种发展机制。自立人格的5个维度(也即这5种机制)相互配合,推动个体适应性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发展自己。这5种机制有效配合就可以保证个体以健康、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个体适应环境、发展自己,有利于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这种完美的设计使自立人格的5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一种理想的人格系统。从这种人格设计也可以看出,自立人格的形成,确实可以为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如果个体再获得了良好的认知、情绪机制与意志力,就能够形成健全人格。
2自立人格的影响因素
2.1对于高职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
对此研究是西南大学梁东林硕士在他的《自立人格对高职高专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2009)出现的。他在此文中指出高职高专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其自立人格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且高职高专学生自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的预测力。其中自立人格水平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时间管理的优先级、反馈性、时间分配和行为效能预测力最强,而对高职高专学生时间管理的社会价值观取向预测作用不大;自立人格的个人主动和个人责任维度对高职高专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预测作用最显著,而人际独立、人际主动和人际责任维度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的预测作用不大;自立人格的个人灵活维度与时间管理的反馈性没有显著的相关却能进入其回归方程。
2.2对于大学生现实问题解决
对此研究是在夏凌翔、黄希庭、万黎和杨红升这四位学者所编写的《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现实解决》(2011)一文中出现的。这四位学者通过此研究发现了以下结论:(1)自立人格利于个体的现实问题解决。其中人际自立主要利于人际性问题的解决;个人自立主要利于个人性问题的解决。(2)自立人格包括或涉及
到个体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素。
2.3对于大学生无聊、无聊倾向的研究
对此研究是福建师范大学许丹硕士在他的《大学生无聊-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2010)一文出现的。他在此文中指出大学生的学习无聊感和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总分、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分量表呈显著负相关,与“个人灵活”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际自立中“人际独立”、“人际开放”、“人际主动”、“人际责任”和个人自立中的“个人主动”、“个人开放”、“个人责任”、“个人灵活”对无聊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无聊倾向中“单调性”、“自控力”、“约束感”人际自立中的“人际开放”和个人自立中的“个人独立”、“个人主动”、“个人开放”对学习无聊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个人主动”和“人际开放”显示了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个人独立”和“个人开放”则显示了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可以直接预测无聊倾向,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通过无聊倾向间接预测学习无聊。
参考文献
[1]夏凌翔,黄希庭,万黎,杨红升.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现实问题解决[J].心里发展与教育.2009(04)[2]夏凌翔,黄希庭.当代学者对自立认识的概念分析[J].心理科学.2006(04)[3]许丹.大学生学习无聊、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06)[4]梁冬林.自立人格对高职高专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04)[5]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8(05)[6]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J].心理学报.2006(03)[7]夏凌翔,黄希庭.古籍中自立涵义的概念分析[J].心理学报.2006(06)
篇二: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是什么铸就了独立思考的人?什么样的品质使爱因斯坦、贝多芬、弗洛伊德及比尔盖茨者从他们各自的领域脱颖而出?是否有可能在我们的教育中注入某种理念,鼓励并培养独立思考?我认为自尊心,更确切地说,是我定义为独立自尊心的自尊心,是独立思考者们得于鹤立鸡群的品质。自尊泛指对自我的评估和感觉。心理学家那撒尼尔.布兰登(NathanielBranden)认为,自尊是自信和自我尊重的综合。自信是指我们应对来自生活的挑战时对自身能力的判断,而自我尊重则是我们对自己应有幸福的程度的感觉。
自尊的两大要素,即自信和自我尊重,都能够组成我们的独立和依赖性的自尊心。顾名思义,依赖性的自尊心是通过别人获得的。自我尊重的程度会随他人的表扬或批评而改变,同理,自信的程度则随着与别人比较时获得的优越或自卑感而变化。
独立的自尊心是通过自己获得的。我们可以听从自己的激情和对自己真诚,以增加内在的自我尊重;同样的,我们也可以通过放弃我们所在乎的东西以挫低我们的自我尊重感。自信则来源于对我们所从事的活动的熟练程度,而不在乎与别人相比的优劣;当这种熟练感为烦闷和焦虑所代替时,我们的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当我们自信心和自我尊重程度高涨时,我们的自尊感便强。如果我们的自我尊重程度多取决于他人的表扬,而我们的自信心来源于与别人比较的优越感时,我们的自尊心多半是依赖性的。反之,如果我们的自我尊重程度来自自己,我们的自信心来自自身的能力,不受他人影响时,我们的自尊心则多半是独立的。
自尊心的类型
自尊心的类型
与他人比较获得的自信心
依赖性自尊心
与自身比较获得的自信心
取决于他人的自我尊重
取决于自己的自我尊重
独立自尊心
我们都拥有两种类型的自尊心,独立或是依赖;问题则是,哪一种自尊心主宰了我们的感觉和行为。我们是否主要为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所左右,抑或是受控于我们对自身评价?我们是否总在乎自己比别人优秀,抑或是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卓越,“任其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呢?
任何一个决定都受我们的自我评估的影响。例如,当我们选择职业生涯时,我们的选择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认为枯燥乏味难以投已所好,却为社会所认同的优越的职业,另外一种则是不那么光彩照人却对我们有内在吸引的职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见证了太多的青年男女,他们选择的往往是能够赢得他人认可,而非自己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职业。
独立自尊心强的人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有趣、有意义的路。自尊心主要靠依赖外界的人做事是为了赢得进一步的肯定-他们关心的主要是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而非表达自己。
《白雪公主》和依赖性自尊心
在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白雪公主的继母,那个邪恶的皇后,是依赖性自尊心的典型。每一天她都会问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的人?”当魔镜回答白雪公主是最美的人时,皇后当即怒火中烧,对自己的评价亦受到影响。当魔镜答曰白雪公主已死,皇后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时,她马上洋洋自得。
魔镜与邪恶的皇后的关系正好诠释了依赖性自尊心的两大要素。皇后不是通过自身的判断而是通过魔镜的赞扬以获得满足;她的自我尊重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她对自己的评价取决于自己与别人美丑的比较,她的自信也是通过自己与别人相貌比较而建立。
我无意否定依赖性自尊心或独立性自尊心。任何一个人的自尊心都由这两个部分构成。我以为,想要摆脱其中一种自尊心而只剩下另外一种是不可能,也是不可行的。依赖性自尊心有它积极的一面。例如,以个人相对能力为基础的竞争满足了人们的依赖性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人们重要且愉快的动力。竞争和外在的奖励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促使他们追求更高水平的平台。但是,当依赖与独立性自尊的关系失衡,获得表扬和优于别人成为人们获取自我尊重和自信心的主要来源时,问题便不期而至。
向独立思考者学习
伟人与其他人的区别最大的区别之一便是他们的持之以恒。爱因斯坦终其一生都以其坚定、一心一意和鞠躬尽瘁去追求他所选择的事业。他曾说,自己对学习新语言、购买新衣服和食品都鲜感兴趣。他专心致力于他的使命:探索上帝如何创造了这个世界。
要获得成功,坚持是必需,但却不是保证。为什么爱因斯坦使我们会革新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而其他同样孜孜以求的物理学家少有所成呢?是伟人比常人更聪明的缘故吗?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则称,伟人如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者,在知识水平上并不比他们同行的其他精英高。
除了持之以恒外,独立的成就还需要有独立的自尊心。自我价值主要依赖于他人的表扬、以他人来衡量自己能力高低的人也许能够成为机械师,却却难以成为创新者。
超越某领域的行为、与主流格格不入常常会受到排斥。历史上独立思想家被驱逐或嘲讽的例子并非罕见。如苏格拉底,加利略、艾茵.兰德都为他们拒绝遵循那个时代的规则付出高昂的代价。要忍受被排斥和在自己的独立思考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这些伟人必须有很强烈的独立自尊心。
爱因斯坦早年曾被他的学术圈所排斥,找不到大学职位。如果当初他从事的是主流的物理领域而非挑战同代人的时间空间观,那么他肯定能够谋取大学里的职位。但是他却拒绝随从主流,而后被迫就职于一个专利局。他的独立自尊心很强,足以抗拒某些可能让早年的他获得更多得肯定的想法。
贝多芬,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如果没有足够强的独立自尊心,也不可能创作出他的乐章。他作为西方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的地位在死后才获得认可。但他的一生却饱受贫困和被排斥的折磨。他的天才无疑可以让他创作出更多获得当时社会广泛认可的音乐-他的最早两首交响曲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创作的。如果他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取决于他人,那么他会循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并且在有生之年成为当时炙手可热广受爱戴的音乐家。但是贝多芬对相信自己的能力;他相信自己作为一位作曲家的能力在日益提高,虽然与同龄人相比,他的成就要显得逊色些。
弗洛伊德是另一个拥有高度独立的自我价值判断的创作性个体。虽然人们对他的著作意见不一,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他是以自己的方式创作的。直到四十多岁时他的思想才在科学和学术界获得认可。而在此之前他受到的更多的驳斥和奚落,但他并没有抱怨,而是继续埋头发展他的理论。如果弗洛伊德的自尊心主要来源于别人的话,那么他也许会跟随主流,并且会随即赢得他人认可和接受了。
自尊心主要靠外来因素获得的人寻找通往成功的既有道路,他们追随领域中已取得一席之地的前辈。而自尊心依靠自己的人则只顾弹自家琴,他们引领自己走向一条未有人涉足的道路。这些道路可能会通向死胡同,如在专利局的工作,它也可能会改变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对于独立思考的人来说,任何一条路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没有任何外来因素能够攫取他们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的愉悦。
教育
我们对自我的评价源自对获得肯定和保持独立的需要。但是,我们的环境会决定这些需要对我们的思考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大多数是倾向于依赖性自尊心-获得外在的肯定和优于他人的需要。许多老师认为表扬是增加学生的最好或许同时也是仅有的一种方法;他们往往仅是通过外在的奖励,如评分去激励学生。学校也在提倡竞争,如通过曲线图表为学生评分,结果是:一个人的成功意味着另外一个人的失败。
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社会也大体如此-对外在的奖励和竞争的强调致使自尊心的依赖性几乎压倒其独立性。我们培养出的个体往往能够娴熟地按照他人的要求和命令办事,却不
懂得独立思考。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就提出一个可悲的事实,“我们往往培养出一群墨守成规、公式化和教育程度‘完善’的人,而非自由创新、独立的思想者。”
培养独立自尊心
创新、革新和独立思考取决于培养独立自尊心的体制的有效程度,体制越有效,人们创新、革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办课程和开展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独立自尊心。例如,让学生选择课外的兴趣。学生们通过阅读、采访、实地考察等获取信息。学期末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结果呈现给同学。这些活动使学生们有机会找到自己的目标,选择能够使他们感兴趣,促使、鼓励并激励他们的领域。此外,学生们还能够置身于可以独立判断自身能力的环境中,而非相互竞争角斗场。
另一种增加学生独立自尊心的活动是学生创业活动。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市场领域,作广泛的调查,阅读相关的商业和经济学方面的资料。在年末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实际创业,或者书写报告,供该领域的企业所用。学生们将结果呈现给同学,并听取同学的意见。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学会自立,并学到对将来有用的实践经验。老师不应该将评分作为任何活动的最终目的。评分是作为辅助之用,作为告诉学生调查结果中不足的学习工具。
创建一个更多元、更有趣,长远来看更繁荣的社会,我们需要了解两种不同类型的自尊心,以及两种自尊心间平衡的重要性。
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都将受益于独立自尊心的培养。我们必须支持学生选择他们所认为的更具挑战性、更使他们满意他们的道路,而非一味地鼓励他们追求威望高的工作。我们必须鼓励学生遵从他们的激情-听从他们的心,他们的想法-无论是在商业上,教学上,研究上还是艺术上,也无论他们的选择会带领他们走向声名和财富或者默默无闻和收入平平。失去独立-直到失去自我并不能以回报多寡来弥补。
篇三: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实用文档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人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人生,开始将目光从神的光彩投身人类自身。
自我意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自我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评价——“我很棒”
自我控制——“我该有所改变啦”
如果一个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评价自己和控制自己,善于利用每个成长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快乐而充实。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从自我本身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对自己身体、外貌、英俊、漂亮、有追求身体的外表、生理自我
衣着、风度、家属、吸引力、迷人、物质欲望的满足,所有物等的认识。
自我悦纳。
维持家庭的利等。
对自己的名望、地自尊、自信、自追求名誉地位,与位、角色、性别、义社会自我
务、责任、力量的认自怜、自恋
识。
到他人的好感等。
爱、自豪、自卑、他人竞争,争取得对自己的智力、性心理自我
有能力、聪明、追求信仰,注意行格、气质、兴趣、能优雅、敏感、迟为符合社会规范,力、记忆、思维等特钝、感情丰富、要求智慧与能力的点的认识。
细腻
发展。
(一)、知、情、意
1、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等。
自我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认知还包含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
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他们的理想自我一般都比较完美高于现实自我,在实际中就会出现对现实自我的不满意表现出自卑甚至自弃。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以真实自我为轴心上下摆动,当学生取得一点成绩时,便显示出自负的一面;而当遇到挫折时,学生便表示出自卑的否定性评价,这都是大学生自我认知中客观存在的。
进行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是一个复杂、毕生的,人的自我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终生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认识你自己”也将是一个终生课题。
2、自我评价: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
自我评价——“我很棒”“我很差劲”
主要集中在“能否悦纳自己”、“对自我是否满意”等方面。自我评价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包括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
对自我认识不同产生不同的评价。
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自我控制——“我该有所改变啦”,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生理正常时,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决定了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中最高阶段,关键环节。
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制力”
“知”与“行”之间有很长的路,大学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
(二)、自我意识的活动内容
1、生理自我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个体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如身高、体重、容貌)的认识和体验,它使一个人把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
生理自我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只能接受它不能改变,随着自我意识的成长,我们逐渐对生理自我有一个明晰的看法与正确的认识,但由于青年时期的不确定性,有的学生对生理自我产生较高的心理关注,女生关注自己是不是漂亮、迷人有吸引力,胖瘦高矮甚至脸上的雀斑;男生关注自己的体形与身体高度、声音的吸引力等,这些都是因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乃至青年初期,生理自我处于高度关注时期。
2、心理自我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智力、能力、性格、气质、爱好、兴趣等的认识和体验。
心理自我也伴随着成长着,我们的情感、智力、能力、兴趣、情绪等都与日俱增,我们学会评价自己的心理自我、体验心理自我如初恋与失恋的体验、成功与失败的体验等。
3、社会自我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的社会角色渐渐浮出水面并占据重要位置,与此相应的责任感、义务感、角色感都在增长着。
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客观环境及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责任、力量等的意识。青年男女常用“我已经长大了”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自我,期望社会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认可。
三、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标志,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般而言,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逐渐形成。
1、他人的反馈
通常,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等给予清晰的反馈,从而增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
当我们被老师告诫要更加大胆一些,更加主动,更加勤奋一些时,我们便会从反馈中得知:自己有些害羞,不够主动,学习不够勤奋。特别是当许多人的看法一致时,我们就会相信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从而确定自己是这样的人。
激励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说:“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否定性评价过多时,学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它是指对环境失去控制的一种信念,当一个人拥有这种信念时,他感到不能从环境中逃脱出来,便会放弃了脱离环境的努力。
①、事实上,“习得性无助”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意识障碍,它抑制了人改造与影响环境的能力,强化了顺从甚至屈从并转化为一种内在信念。“②、习得性无助”是后天形成的,特别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当大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时,环境适应中的自我意识显示出巨大的张力,很多在中学时代有着骄人成绩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认同了自己的平凡并不尝试改变时,就极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2、反射性评价
在生活中,那些与我们生活无关紧要的人有时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明确的反馈,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态度与反应中来了解自己。我们常常依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己,这一过程称之为反射性评价。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当大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中感知到的“自我”,可得到一些反射性评价
3、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
4、社会比较
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为此,在缺乏明确标准时,人们常常和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
当个体的目的与动机不同时,采用的社会比较策略也不相同。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
★童年期——人格开始形成的时期,生理的自我意识阶段——自我中心期
★青少年期——人格初步形成并定型的时期,社会的自我意识阶段——以社会要求和他人要求为标准。
★成年期——人格成熟时期。
心理的自我意识阶段——主体我对客体我进行考察、认识。
自我意识是人格发展的核心要素,自我意识逐步成熟,期间经历了分化——矛盾——整合的过程。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自我意识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大学生的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相对突出。作为同龄人中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我有较高的积极评价,但由于他们远离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在校园浓郁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中生存成长,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切肤的实际与客观的目光。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当今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的评价及“本科生不专,硕士不研,博士不博”的看法,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更趋客观。大学生回归本位,身上光环的消失使他们产生失落感。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理想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美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它引导个体实现理想中的个人自我。
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合理的差距能够使人不断进步、奋发有为。但是,如果差距过大,则有可能引起自发的分裂,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心中承载着无数的梦想,每个人都渴望一把登天的天梯,他们有抱负、有追求、有理想,成就动机强烈,很多大学生心中涌动着比尔·盖茨般成功的梦想,他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美丽的“理想我”,也对大学生活进行了理想化的设定。但当他们一脚踏入大学时,现实与心中的理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新生出现了“理想真空带”与“动力缓冲带”,一时间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方位。对理想自我的渴望与对现实自我的不满构成了这一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重视的两个方面是:一是理想我与现实我有一定距离是正常的,它可以激励大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向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着梦中的方向飞奔;二是当现实我距离理想我太过遥远时,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甚至自暴自弃,变得平庸无为,变得无所事事,变得没有动力。
当理想我与现实我发生冲突,积极的自我调适便非常必要。这时,大学生要重新调整和评估自己的理想,直到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为止。
3、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使他们渴望独立,但由于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应有的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匮乏,当应激事件出现时,却又盼望亲人、老师、同学能够替自己分忧。
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特别是对于某些独生子女来说,由于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这种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就表现得非常突出。
独立并非意味着独来独来,并非不需要依赖别人,而在于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一个好汉三个帮”,即使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人,也有依靠别人的需要。不同的是,独立的人更多地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去克服或解决自我的问题,而不是完全依靠他人的帮助或依赖于别人;独立的人能够权衡利弊、审时度势,能够勇敢做出决定并能够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
过分的依附:使大学生缺乏对客观事情的判断能力与决断能力,显得优柔寡断,缺乏主见;
过分的独立:又使部分学生陷入“不需要社会支持”及“凡事都要靠自己”,采取我行我素、孤傲自立的行为方式,但在遭遇挫折时又会出现不知如何寻求帮助的情况。
事实上,任何心理成熟的独立的现代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广泛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4、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
没有哪个时期比青少年时期更加渴望友情与爱情的滋养,更加渴望同辈群体的认同与归属感。在这个时期,每个人都渴望着爱与友谊,渴望着交往与分享,渴望着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渴望着探讨人生的真谛,寻找人生的知己,希望成为群体中受尊敬与欢迎的人;然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又受着心灵闭锁的影响,总是不经意地将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与同学有意无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存在着戒备心理,不能完全敞开心扉交流与沟通思想。这也是大学生常常感到的“交往不如中学那么自如真诚”的原因所在。
5、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自信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是一种健全自我意识与成熟人格的标志。但是,由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尚在发展过程中,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不可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因而对自己的认知往往会出现自信的偏差:自卑或自负。
自负:是一种过度的自信,拥有这种心理的人,缺乏自知之明,往往以为自己对而别人错,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人,不能与人和睦相处。
自卑:是一种自我否定,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不满和否定,拥有这种心理的人总以为自己存在着缺乏、不足与失误,因而遇事总会胆怯、心虚、逃避、退缩,缺乏独立主见。
自负与自卑总是紧密相联的,自负表现强烈的人往往也是极度自卑的人。与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体现出较高的自尊与自信,他们渴望成功,不甘落后,对成功的渴望与预期高,特别是当小小的成就来到身边时,很容易表现出骄傲自大、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相当自负,好象世界尽在手中的控制感。当遭遇失败与挫折时,有时甚至是小小的失利如考试失败、恋爱失败等,他们便开始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甚至自暴自弃,陷入强烈的自卑之中。这些都与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良、自我定位不准确有关。
6、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大学生情绪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易两极分化,或高或低,波动性大,易冲动,不易控制。但随着身心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渐渐成熟,在遇到客观问题时,既想满足自己情绪与情感的要求,又想服从于社会及他人的需求。特别是当遇到失恋等人生打击时,尽管理智上能够理解,却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
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常常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安或心理痛苦,他们总是力图通过自我探究来摆脱这种不安与痛苦。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家庭教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个人人生志向、职业目标的不同,他们的自我意识整合的结果与类型也不同。从自我意识的性质看,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结果表现在三个方面:
1、积极自我的建立: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即对自我的认识比较清晰、客观、全面、深刻。使自己的理想我与现实我趋于统一,不仅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优势,也了解自己的不足与劣势,他能够分析哪些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哪些是属于无法企及的,从而进行积极的自我肯定,向着理想自我迈进。
2、消极自我的建立:自我否定
消极的自我意识分为两个方面:自我贬损型与自我夸大型。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自我贬损型的人由于总在积累失败与挫折的经历,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较低,并时常伴有没有价值感、自我排斥、自我否定。他们不但不接纳自己,甚至自我拒绝、自我放弃,从而失去进取的动力。
自我夸大型的人正好相反,他们对自我的评价非常高,往往脱离客观实际,常常以理想自我代替现实自我,盲目自尊,虚荣心强,心理防御意识强,却不去为实现自我做出努力。
自我贬损型与自我夸大型的共同特点是对自我评估不正确、理想自我不健全,缺乏实现理想自我的手段,形成后的自我虚弱而不完整,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整合。虽然,大学生中这种类型的人较少,但严重者可能用违反社会首先规范或违法犯罪的手段来谋求自我意识的整合。
3、自我冲突
自我冲突是难以达到整合的自我意识,它表现为自我评价始终在真实自我上下徘徊,自我认知或高或低,自我体验或好或坏,自我控制时强时弱,心理发展极不平衡,有时显得自信而成熟;有时又表现出自卑而不成熟,让人无法评估。
自我冲突的人表现为两种类型:自我矛盾型与自我萎缩型。
自我矛盾型的大学生,内心冲突激烈,持续时间长,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不稳定,新的自我无法整合。例如,有的大学生可能既是一个自信的人,也可能是一个自卑的人;既是一个诚实的人,也可能是一个骗子;既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也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
自我萎缩型的大学生缺乏理想自我,但又对现实自我深感不满,他们消极放任、自怨自哀,甚至麻木、自卑,以至于越来越消沉、对自己丧失信心,严重的还可以导致精神分裂症或绝望轻生。因此,自我冲突的大学生要逐渐调整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自己的自我认知,客观认识自己与他人,客观看待成功与挫折,这样才能使自我意识在良性轨道上循环。
五、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人格的形成发展,自我意识有如下标准:
1、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自我发展。
2、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一致的人。
3、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一致的人。
4、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
六、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1、适时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古代先哲们,早就提出这个难题。
认识自我就是要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个性,包括自己的身体、相貌等生理特点,也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等心理方面的特质,还包括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在周围人际交往环境中的形象,以自己的职业理想等等。我们不妨自己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描述自己,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他观自我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你再寻找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质,将其归类。你描述的维度越多,你越会找到比较正确的自我。
2、发展健康自我体验,悦钠自我
高职学生悦钠自我的前提是接受自我。所谓接受自我就是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自我,包括自己的相貌、身高、家庭背景和就读的高职院校等。悦钠自我就是在接受自我的基础上喜欢自己,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只要勤奋努力,为人正直,生活一定充满愉快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学会悦钠自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
我们知道,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实现的。比较什么,怎么比,比较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不要单纯比较行为的结果,应将行为的前提条件和行为结果一并比较,找出原因;
二是不要拿不可变因素相比,要比较可变的因素,并且用比较的结果激励自己,促进自我发展;
三是不要与自己相差太远的人比较,找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比较,以免盲目自信或不必要的自卑。
2.创造机会获得成功体验。
自信出水平,自信源于一点一滴的成功体验。成功的体验可以消除自卑、树立自尊,可以使人奋发向上。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每个高职大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都必须在各项活动中发展自我。要使自尊心较弱的学生树立自信心,成功的体验显得更是至关重要。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3.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自我期望是指个人在进行某项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绩目标,通俗地说法叫“抱负”。
自我期望值是自我成功感和自我失败感的个人标准。自我期望值与实际成就之间的差距导致产生成功和失败两种情绪体验。自我期望值小于实际成就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自我期望值大于实际成就可体验失败的痛苦。高职大学生充满着幻想,为自己的未来规划美好的蓝图,其中一些人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以至于脱离现实。高职学生既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也不要期望太低,只要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期望值,建立适中的理想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把自我期望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状、适应社会和发展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4.积极理智乐观对待自己。
理智、冷静地对待自我是要求高职大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分析自我,平静而又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辨证地看待生活中的矛盾,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既不以虚幻的自我补偿内心的空虚,也不以消极回避的态度漠视自己的现实,更不以无休止的怨恨、自责以至厌恶来否定自我、畏缩自我。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荣辱皆忘。积极乐观对待自己是要求高职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培养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知晓道路是曲折的,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另外,在消极不利的情况下,不妨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会起到平静心情、遏制愤怒的强度的作用。
3、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完善自我
①、建立科学、正确的理想自我观。
高职大学生一般都富有幻想,希望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干出一番事业。不少学生对理想自我设计得很完美,对于理想中的自我要求很高,甚至于苛刻。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这种落差太大往往使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走向失望和消沉。因此,在设计理想自我的时候,高职学生要面对现实,以现实为基础,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最多是“跳起来摘果子”,还要把长远目标分成一个个具体远近高低各异的短期目标和子目标,每一个子目标也要合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从而增强自信心。列夫·托尔斯泰说:“人活着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目标。”高职大学生可以一学期定为长期目标,确立以月、周、日为单位的短期目标,制订各门功课的阶段性目标,规定完成目标和学习任务的时间安排表,把一天中的全部活动(包括学习、娱乐和休息)纳入计划中,并做出周或日计划评价。由于时代在变化、个人在成长,昨天被作为理想去追求,今天可能不再是理想,因此,理想自我也要随着时代和个人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总之,建立科学、正确的理想自我,不可为虚荣心所诱惑,不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不要单纯从自己的愿望出发,要从自己面临的实际出发,再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条件,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自我设计、展望未来。
②、参加实践活动锻炼自我、展示自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个人通过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提升获得对人生和世界的正确看法。同时,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自我教育也需要一个实践过程。因此,高职大学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考察、教学实习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目前,不少学生,从小在父母和老师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蜜罐里,习惯于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缺乏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缺少应对困难和挫折的锻炼和考验。表现在学习上,即使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计划科学,但缺乏顽强的意志和坚强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的品格,计划还是不能完成。对高职学生来说,在社会实践中吃苦锻炼和意志品质锻炼,尤其重要。自我展示是指个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与他人交流,并同他人一道投入集体活动中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得到集体认同的过程。高职大学生的潜能很大,只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发掘自己的潜能,开发自我,展示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我。总之,高职大学生只有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品格,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③、不断完善自我、追求超越自我。
成为自己就是做一个潇洒的、独特的和最棒的我,是高职大学生追求的思想行为之一。高职大学生成为自己的过程是自我不断更新走向完善自我同一的过程,也是从个体“小我”不断走向社会“大我”的过程,是既注重自我又不固守自我,而是根据社会要求不断改造自我;既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要鼓励和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还要与众人共同实现社会价值。总之,完善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境界。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本着科学的态度,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创造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辨证地看待社会,分析自我,把握自我,全面认识自我,不断超越自我,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文案大全
篇四: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篇五: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第四节
自我心理学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亦称做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它是S·弗洛伊德后期理论奠定的基础,以及在他逝世后由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埃里克森等人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或理论体系,并代表着正统的精神分析运动的新发展。自我心理学由哈特曼正式建立并广为发展。
一、自我心理学思想的形成
(一)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创伤范式、内驱力范式和自我范式三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弗洛伊德从本我心理学向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精神分析运动最初10年是创伤式范式(thetraumaparadigm)时期。弗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所谓创伤范式理论。但后来却又发现,病人所述的创伤大多是假的,是病人主观臆想出来的,这迫使他不得不寻找新的途径。在这个时期,他已经提出了最初的防御概念,这是他早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大约从1897年起,弗洛伊德放弃了创伤范式,转向了“内驱力范式”(driveparadigm),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内驱力范式与本我对应,故称本我心理学。随后他又提出了“自我本能”、“自恋”等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思想从此萌发。但他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一样,具有欲望以及追求自身的满足,同时认为自恋就是自我本能欲望的一种表现、并把自恋解析为“自体性欲的满足”(auto-erotism)。因此,此时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思想还是一种本能论,把自我看出一种内驱力。
从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本我与自我》一书开始,他的思想从内驱力范式转向自我范式,也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思想初具轮廓。这时,他不再把自我看作简单的本能力量,而把它看作人格结构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同时,弗洛伊德也修正了他以前理论中与自我心理学相矛盾的一些内容,如他的焦虑理论,提出了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危险到来的信号,并着重研究了自我防御机制,如压抑、退化、认同、固着等。弗洛伊德种种关于自我的研究,直接导致了“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为自我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安娜弗洛伊德是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她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为自我心理学的形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安娜接受了弗洛伊德关于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结构组成的学说,但在如何看待自我的作用的问题上,父女俩则持不同的意见。弗洛伊德始终坚持本我对自我的主导作用,本我控制自我;而安娜则更重视自我的作用,反对本我对心理活动具有绝对的支配作用,强调自我约束本我。
1、自我防御机制
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她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她归纳了其父的10种防御机制,又补充了自己提出的5种防御机制。
⑴压抑作用(repression)是指那些不愿意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会议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⑵否定作用(denial)是指人们潜意识地阻止外部事件进入意识,如有威胁和危险的事。
⑶禁欲作用(asceticism)为了克制性冲动,通过放弃一些欲望和快乐来保护自己。
⑷投射作用(projection)是指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思想转移到别人身上。
⑸利他主义(altruism)是指人们通过采取某种行动,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帮助了他人,在某种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不惜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别人的愿望。
⑹移置作用(displacement)是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由于含有危险(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直接向该对象表达时,人们有时会把这种情感或冲动转移到其他对象中区。
⑺自我约束作用(turning-against-self)是指把冲动内转向自我,如自责、自虐等。
⑻反向作用(reaction-formation)是把某种冲动和欲望通过某种高尚的行为转变为社会所接受的东西。
⑼反转(reversal)是一种类似于反向的防御机制,它可以把冲动从积极主动的方式变成消极被动的方式。
⑽升华(sublimation)把某种冲动和欲望通过某种高尚的行为转变为社会所接受的东西。
⑾心力内投(introjection)是把外部对象或自己所赏识的某些人物的特点结合到自己的行为和信仰中区。
⑿对攻击者的认同(identification-with-theaggressor)对自己所恐惧的人或对象的行为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使人感到自己就是那个令人恐惧的人或对象。
⒀隔离作用(isolation)把社会无法接受的冲动或欲望在意识中保留下来,但剥夺了其中的情欲和意义,以此达到一种理智型的情绪隔离。
⒁抵消作用(undoing)用一些象征性的行为表现来抵消心理不安。
⒂退行作用(regression)放弃已经形成的成熟适应技巧而退回到早期的不成熟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2、自我的发展路线(developmentalline)
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她将精神分析用于儿童心理治疗,她悉心观察了自我是怎样控制生活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的,通过对儿童作自我生活的分析和观察,她为本我和自我的相互作用阶段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称之为“发展路线”。在这个相互作用阶段,儿童摆脱对外界控制力的依赖,并逐渐获得了自我对内外现实的控制能力。
安娜划分了儿童的六条发展路线:从依赖他人到情绪上的自信;从吮吸动作到正常的饮食;从大小便不能控制到能控制;从对管理自己身体不闻不问到负起责任;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到关注玩具;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
安娜提出的发展路线对其后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她不仅强调了自我适应生活需要的能力,还注重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而且注意人际关系之间的要求和个人的要求对自我发展的影响,这和正统的精神分析理论相比,无疑更接近人类的现实,使精神分析在摆脱单纯受内部本能冲动的支配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尽管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她并没有真正摆脱本我的束缚,仍然在自我与本我的冲突与防御中来研究自我,因而只能是发展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一位过渡人,而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则是由哈特曼所完成的。海因兹·哈特曼是二战以来最负盛名的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一生发表了多部有关自我心理学的论著,致力于创立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1939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正式建立。在哈特曼的研究中,一方面澄清了弗洛伊德体系中关于自我心理学的一些模糊认识;另一方面把精神分析中的一些命题以恰当的表述纳入普通心理学范畴,是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发展的一种“蜕变”。
(一)古典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的分水岭: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安娜都从心理动力学出发,强调自我与本我的冲突和防御,他们的自我概念仍然没有自己的独特领域。安娜似乎比其父更进一步,把自我当作“观察的适当领域”,但她对自我的观察仍是为了说明自我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动力关系,照样陷入了潜意识冲突的领域。因此,创立自我心理学的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为自我划定一个独特的研究范围。这一范围应当与本能的研究有所不同,应当体现自我的特殊的心理规律及其主动性的特
点。这一范围就是哈特曼所称的“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theconflictfreesphere)。他认为,古典精神分析的最大毛病就是忽视了没有冲突的心理学领域,把冲突作为自己惟一的研究任务,而“下一步扩大精神分析范围的任务应该是揭示自我的各种没有冲突的活动”。
在哈特曼看来,自我并不一定要在与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中成长,就个体而言,能够在经验上存在于心理冲突之外的过程,诸如知觉、思维、记忆、言语、创造力的发展乃至各种动作的成熟和学习等自我的适应机能,并不是自我与本我内驱力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是在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中发展的。
所谓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并非指空间的“领域”,而是指“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是在既定的时间内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哈特曼的整个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围绕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展开的,包括自我的起源、自我的自主性发展、能量的中性化和自我的适应过程等。
(二)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本我比自我出现早,而且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起来并为本我服务的。然而在哈特曼看来,自我和本我是两种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自我独立于本能冲动,但又与它同时发生、发展。他认为,个体未出生前就存在一种“未分化的基质”(undifferentiatedmatrix),这是一种先天的生物禀赋,它一部分演化为本我的本能内驱力;一部分演化为自我的自主性准备(apparatusesofegoautonomy)。哈特曼提出的自我与本我先天同源论对精神分析运动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在自我的起源上为自我心理学的建立树立了丰碑,极大地扩大了精神分析研究的范围,使之包括记忆、思维、想象、学习等普通心理学的问题;另一方面揭示了人类区别动物的特点,认识自我的主动性。
哈特曼区分了两种自我的自主性:一级自我自主和二级自我自主。婴儿出生时,其心理处于未分化的状态,不仅自我与本我浑然一体,婴儿与环境也浑然一体。随着个体心理的发展,自我机能从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开始对环境产生适应活动,如知觉、记忆、思维、运动技能等等。由于它们有自己的学习和成熟过程,并不依赖于本我的发展,因此称作一级自我自主。所谓二级自我自主,是指从本我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为健康地适应生活的那些自我机能,也就是指最初服务于本我的防御机制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结构,摆脱了冲突的领域。至于弗洛伊德和安娜所重视的防御机制,如合理化、升华等都列人了二级自我自主的范畴。他另外举了一个例子是理智化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理智化原指一种防御机制,是指人们为了防御不可接受的潜意识动机而故意用智力活动压抑它,如小孩借助看小人书而压抑恋母情结。同时他指出,理智化这种反本能的防御机制同时可以被看作一种适应过程,通过与环境的适应,理智化作用转化为人的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变成了作为适应的二级自我自主,他又把这个过程称为“机能转换”(changeoffunction)。安娜曾指出本能的危险使人变得更聪明。
哈特曼自我自主概念的提出对理解防御、适应和自我是很有意义的,但对自我的改造还缺乏彻底性。
(三)能量的中性化(neutralization)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能量主要来自本我的里比多能量,它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动力源泉。自我的能量来自本我,也受制于本我。哈特曼使用能量的中性化来修正这种观念,以实现自我离开本我,赋予自我自主性。所谓中性化指的是把本能能量改变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哈特曼认为,自我结构一经形成,中性化过程就产生了。如三个月的婴儿,就可以把饥饿的本能驱力转化为召唤母亲的哭声,这一过程就体现了中性化。这样,经过中性化的能量就成为不带有本能痕迹的纯粹的中性能量,被自我随时、自由地支配使用,从而把自我的独立性又推进了一步。
(四)自我的适应过程
哈特曼认为,能量的中性化过程的产生,也就是自我的适应过程的产生。适应实质上是自我的一级自我自主和二级自我自主作用的结果,即自我自主与环境取得平衡就产生了适应,并引用了弗洛伊德的“自体成形”(autoplasty)和异体成形(alloplasty)概念来解析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所谓自体成形是指个体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所谓异体成形是指通过改变环境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适应。
哈特曼很重视环境对适应的作用,他还提出了“一般的期待环境”(averageexpectantenvironment)概念,它指正常适应和正常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哈特曼重视环境的观点,使自我心理学从本我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中解脱出来,走上正常的发展心理学,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展。
三、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哈特曼建立自我心理学体系后数十年间,涌现了一大批自我心理学家,然而他们仍然踯躅在心理性欲的范畴内去阐析各自的理论。只有到了艾里克森,才把心理社会的因素归纳到自我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去。
(一)自我及其同一性
尽管艾里克森非常拥戴弗洛伊德,但在关于人格结构的自我问题上,他持不同的态度。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够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即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性欲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自我过程已失去防御性质的重要性,其所表现的游戏、言语、思想和行动等带有自主性,具有对内外力量的适应性。
艾里克森赋予自我许多积极的特性,诸如信任、希望、独立、自主、创造等。
这些特性是弗洛伊德从未提到的。他认为,凡是具有这些特性的自我都是健康的自我,他对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所产生的问题加以创造性地解决。
艾里克森还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是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在个人方面,有个人同一性,是指认识清楚自己固有的特点、爱好、理想,这是一个要确定自己做什么的人的时期。在社会方面,有集体同一性,是追求一种社会的认同感。艾里克森认为,同一性形成的激活动因是自我,或意识的自我。当青年习得“自我认同”时,他就开始形成他自己的同一性,成为了青年面临职业、婚姻、学业选择时的一种无声标准。
艾里克森把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称为“同一性混乱”。个体发展到青年期,自我意识大为增强,并进一步形成了过去经验和对未来预期的一种新的混合。但时常未来得及认识自我,就要面临生活及社会的多重选择他们的情绪往往陷入困境,常常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自己的行为不那么迎合别人的心意。更为苦恼的是,他们常常问自己,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诸如此类难以解决的问题折磨着他们,表明他们的自我和本我、超我失去平衡而陷入冲突,产生同一性混乱。艾里克森在临床中发现,同一性混乱危害青年的精神健康,轻则引起人格的不良适应,重则导致神经症或精神病,又叫“同一性扩散综合征”。艾里克森还认为,自我的同一性最初起源于婴儿,要到青春期才能正式形成,但在形成的过程中出现危机导致不能很好形成同一性,这将会影响到他以后的生活。因而,青年期容易产生同一性危机。
艾里克森的同一性思很快超越了精神医学的临床领域,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科学的诸领域之中。
(二)人格发展渐成说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一过程必须以其他两个过程为前提,在不断交互作用中向前发展。他根据这三个过程的演
化,把人格分为八个阶段,表明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但是在这三个过程中,他认为中心过程乃是自我过程,因为自我不仅对机体的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任务进行着整合作用,而且也对本能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协调,保证个体在自我体验和其他人的现实中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人格。各个阶段的描述,表明了自我成长的时间顺序。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他所谓的危机不是指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危机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人格就得到健全的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就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
艾里克森所划分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是一致的。但艾里克森在描述这几个阶段时,并不强调性本能的作用,而是把重点放在个体的社会经验上。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腔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软弱,非常需要成人的照料,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大。如果父母能够爱抚儿童,并且悉心地照料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就能够使婴儿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感到世界和人都是可靠的;相反,如果儿童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儿童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儿童的这种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是以后各个阶段人格发展的基础。
2、自主对羞怯和遗憾(1-3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学会了走、爬、推、拉和说话等,而且他们也学会了把握和放开。这不仅适用于对外界事物,而且同样适用于对自身控制和排泄大小便。也就是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因而使儿童介入自己愿意和父母愿意两者相互冲突的危机中。这就要求父母对儿童的养育,一方面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儿童的行为要有一定的限制和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给儿童一定的自由,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主性。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形成良好的自控和坚强意志的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容易形成自我疑虑。
3、主动对内疚(3-5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蕾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活动更为灵巧,语言更为精练,想象更为生动。他们开始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幻想,开始了对未来事件的规划。
如果父母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主动行为或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儿童的主动行为或想象,儿童就会缺乏主动性,并且感到内疚。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主动超过内疚,就会形成有方向和有目的的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会形成自卑感。
4、勤奋对自卑(5-12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这一阶段的儿童大多数都在上小学,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儿童可以从中产生勤奋感,满怀信心地在社会寻找工作;如果儿童不能发展这种勤奋,他们将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缺乏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有能力的品质,如果消极对待,就会导致无能感。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生殖期。这一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必须思考所有已掌握的信息,包括对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的策略。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或心理社会同一感。自我同一性对发展儿童健康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如果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不能获得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消极同一性。角色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消极同
一性是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青少年获得的是积极同一性,就会形成忠诚的品质;如果是消极同一性,就会形成不确定性。
6、亲密对孤独(20-24岁)
这一阶段属成年早期。该阶段及以后的阶段就没有与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相当的时期。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要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甚至有对个人来说的重大损失。而一个没有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人,担心同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而有了孤独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7、繁殖对停滞(25-65岁)
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期,一个人已由儿童变成为成年人,变为父母,建立了家庭和自己事业的时期。如果一个人很幸运地形成了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并且过着充实和幸福的生活,他们就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发生交往,或产生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财富。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导致自私自利。
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
这一阶段属成年晚期或老年期。这时主要工作都差不多已经完成,是回忆往事的时候。前面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具有充实、幸福的生活和对社会有所贡献,他们有充实感和完善感,怀着充实的感情向人间告别这种人不惧怕死亡,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自我是整合的。而过去生活有所挫折的人,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则经常体验到失望,因为他们生活中的主要目标尚未达到,过去只是连贯的不幸。他们感到已经处在人生的终结,再开始已经太晚了。他们不愿匆匆离去,对死亡没有思想准备。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形成智慧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有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篇六: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世上绝对没有十全十美之人,但一个人如果能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这些优点和缺点在不同时空对你所具有的意义,那就差不多接近十全十美了。
人的优缺点有些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有些则是因后天环境诱发、影响所致;有的则与性格无关,纯粹是一种外在条件,例如美与丑。
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优缺点都将始终伴随着你,甚至跟随你一辈子,影响并决定着别人对你的态度,成为你在现实生活中求得生存的助力或阻力。
按理来讲,一个人的优点对其求生应该起到一种帮助作用,缺点则应成为一种阻力。因此,优点越多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缺点越多的人,则越不易成功!可是事实又不尽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优秀之辈抑郁潦倒,而也有不少平庸之辈表现不凡。现实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优缺点的种类与本质。也就是说,有些人虽然优点不少,却存在着致命的缺点,这种缺点会破坏甚至毁灭其他优点所创造的成果,优秀人才的堕落潦倒大都因为如此;平庸的人缺点虽多,但若这些缺点不具彻底的破坏性,而优点又具有建设性,那么这种人的成功自可预期。
(2)机遇。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机遇,机遇影响着一个人的转折,这些转折有好有坏,至于好坏则看机遇与你的优缺点的关系。换句话说,机遇与人的优点结合,则有好的转折;若与人的缺点联系在一起,则有不好的转折。
但必须认识到一点:一个人优缺点的本质很难加以改变,机遇也不是人能够完全把握的,但一个理性、冷静的人应该可以做到——驾驭自己的优缺点,而不让优缺点主宰自己!
我们之所以强调“驾驭”二字,是因为人的优缺点在不同的时空会产生变异。改变一种时空,优点可能不再成其为优点,而缺点反而变成优点了!因此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尤其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优缺点的价值及存在条件,有了这些了解,还要诚实地去面对它们,不可有一厢情愿和逃避现实的想法,然后才能自由地“驾驭”这些优缺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驾驭自己的优缺点呢?这里有两点建议:
(1)根据不同环境,灵活运用自己的优缺点。尽量以自己的优点来应对客观环境。当环境发生转变,并且直逼你的缺点时,你也不必逃避,应首先思考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有时候你的缺点反而在这个时候成为优点,如果没有这个可能,就要考虑回避了。
(2)以优补缺,以缺护缺。前者是在无法回避时的补救措施,避免一直处于挨打的地位;后者则是为了模糊你自己,避免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并且降低别人对你的戒心,因为你让他们看到了你的缺点!
以上两点看起来似乎容易,不过要真正做到却是很困难的。但你总要试着去做,因为生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自我分析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自我分析与自我剖析、自我研究相类似,都是一个人为更进一步了解自身,包括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主要是为了解缺点),而列出的相关逻辑上的分析与对比。做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我分析而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
目录
自我分析编辑
自我分析,是指对自我理性、深刻、全面的分析,他比更深刻(自我介绍最基本的内容可以省略)同时又包含的内容。进行自我分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人在不断的变化、进步,自我的分析也应该不断的更新。古人有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然而“知己”应是首要任务。
概述编辑
自我分析与自我剖析、自我研究相类似,都是一个人为更进一步了解自身,包括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主要是为了解缺点),而列出的相关逻辑上的分析与对比。做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我分析而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
一、何谓自我分析?编辑
每个人遇到困扰或者问题,都会通过两种方式来解决:一种是通过自己;一种是求助于身边的朋友或亲人。但是在两种情况下,这两种渠道都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一是没有习得2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这种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这种能力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正常发挥;二是缺乏求助的能力、或者缺乏必要的求助资源。
自我分析是指通过自己或者通过自己求助相关资源而解决问题、成长的过程。自我分析的相关研究也致力于在这两个方面提升个人的能力或者成长水平。
二、自我分析的目的编辑
总体来讲,自我分析的相关研究致力于提升个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求助、获得相关资源的能力,当个体越来越具备此种能力时,也会愈感觉趋向自由。
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自我觉察的能力;
2、提升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
3、改善社会关系、获得更多社会资源;
4、分析他人、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资源;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讲,自我分析的目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来访者在咨询室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掌握了自我分析方法,来访者可以在离开咨询室之后更好的成长、改变;
2、来访者自我分析结合咨询师咨询可以加快来访者改变的过程,缩短咨询的时间和次数;
3、个人成长作为咨询师专业成长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自我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咨询师自我成长;
4、自我分析、自我觉察可以帮助咨询师体验改变的过程,让咨询师对心理过程有更好的体验、了解,有效提升咨询师的共情、理解能力;
三、自我分析方法基础编辑
人格结构理论、病理学理论以及人性观与核心假设适是自我分析所有方法的基础,适用于自我分析方法的所有方面,也体验在所有方法、过程当中。
(一)人格结构理论
1、横向结构
情境:任何心理过程的发生一定依赖于特定的外部环境和背景,外部环境和背景构成了心理结构的情境因素,主要包括身体条件、他人、周边社会与自然环境、文化社会环境等等。
认知:我们对情境、对自我都会形成特定的认识,并且以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客观的现实为基础来感知社会、并且行为,我们的认知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为,认知又包括对情境的认知和对行为规则的建构。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体验:体验包括需要(或动机)与情绪,需要促动行为,而情绪则反馈需要的满足情况,当负面情绪出现时,减少负面情绪本身可以成为一种需要,而增加积极情绪也可以另外一种需要。
行为:指所有具体的行为与行为模式,行为本身有特定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并且行为模式形成之后本身具体一定的习惯力量,使人倾向于保持现有的行为而不是改变。
自我:自我的核心作用在于调节心理过程,最主要的调节功能在于对自我能力的评估,发起或者制止自己的行为。
横向结构的5个方面体现于每一个心理过程之中,体现于每一个当下,并且相互影响,构成一个一个特定的横向心理结构。
2、纵向结构
潜意识:是指那边没有进入意识、自动化或者被压抑而没有进入意识的心理内容。
意识:是指那边进入意识的心理内容。
自我意识:意识的作用在于聚焦,而自我意识的作用在于对心理过程的觉察与调节。
3、相互影响
心理结构的每一个成分,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心理过程中都是同时存在,并且相互影响的。自我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各种因素的现时性以及相互影响,所以改变可以从任何时候开始,也可以任何一个侧面开始,但不因为心理过程形成的原因不同,不同方面改变的难易程度也会不同,自我分析强调从最直接、最容易的方面入手来开始改变。
(二)病理学理论
自我分析的病理学理论认为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个人与环境的“不适应”,“不适应”又以个人主观接受与否为中介,所有心理问题来源于不适应以及当事人对这种不适应的不接受。
“不适应”的一方面,来源于环境强度过大,某些过强的情境,比如家人去逝,会让每一个都需要一个时间去重新适应。而另一个方面来源于个人心理结构产生的应对能力以及对自我、情境的接纳程度。
每个人对情境的感受程度不同,应对能力好的人可以应付大部分情境,也可以应付较强的情境,而应付能力差的人,很多情境、很多事情会让他产生问题。
这种问题又以自我接纳程度为中介,有些人别人觉得有问题,但是他自己觉得没有问题(精神病患者除外),他同样也可以活得很好,有些人觉得他没有问题,但是他自己觉得有问题,同样过的很痛苦。
自我分析的病理学理论强调“适应”性,由此也特别重视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改变也会特别考虑“情境”这一因素,有时候,改变情境比改变个人更容易,此时,改变就应从情境入手。
(三)问题分类
心理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特定的情境、事实而产生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此为第一类问题;一类是因为个人对自己某些特征了解不足、不接纳、怀疑而产生的问题,此为第二类问题。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第一类问题最典型的在于因各种环境压力而产生的适应困难,其产生有客观的情境以及应对能力不足等原因,第二类问题的典型在于疑病症,自己本来没有问题,却偏偏认识自己有问题,结果放大了自己的紧张和焦虑,从而产生问题,实际上,来访者所担心的真实问题是不存在的,他对自己“问题”的不了解、不接纳、怀疑才是导致他问题的真正原因。
(四)人性观与核心假设
1、人性观
自我分析的观点认为:“善”与“恶”的行为都只是一种适应策略,善恶之分是人为划分的,人性可善可恶,但是善的行为从整体上对个体生存、种族生存更有利,所以如果条件具备,个体会在整体上走向建设性的方向,但是当条件不具备时,恶的行为可以让个体更好的生活下去。
2、核心假设
人通过自我分析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可行的,但是自我分析本身也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学习的,而且有时候,会受到影响、削弱而不能正常发挥,自我分析方法的目的就在于提升与释放个体的自我分析能力。
四、自我分析方法主要内容编辑
自我分析方法因适应对象不同,区分为个人自我分析方法与自我分析心理咨询模式,个人自我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普通人、来访者、咨询师进行自我成长,而自我分析心理咨询模式适用于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用此方法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一)个人自我分析方法
个人自我分析方法主要对象为普通人、来访者以及咨询师,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自我觉察能力,自己解决自身的问题,不断自我成长,迈向心灵自由。
1、自我觉察
自我分析的第一个前提是自我觉察,自我觉察就是利用自我意识的功能而进行心理自我调节,如果觉察不到自己的“问题”,就无从淡起改变,所以自我觉察是自我分析的第一个前提条件。
自我觉察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任何一个人都早已掌握这种能力,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觉察,自我分析训练所要做的,是扩大觉察的范围与频率,而不是让个体从新开始掌握这种能力。
2、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自我分析的第二个前提,当我们对自己的某些特征无法接纳时,很容易通过“阻抗”的方式将其屏蔽,自己都无法意识得到,或者不愿意承认“有问题”,这样一方面会增加改变的阻力和时间,另外,也不是自我分析的目的,自我分析的目的在于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所有事物的利弊,从而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和方向。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自我接纳的主要方法是将“评价”变为“分析”,当我们评价时,我们就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只能向好的方向去,当我们迫不得已处于不好的方面时,也时时刻刻向往的好的方面,这种情况下,我们是没有选择的。
将评价变为分析时,需要去分析事情的所有方面,凡事兼有利弊,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向,这才是自我分析的目的,这样的心灵也才是自由的。
3、问题模式分析
问题模式分析指的是分析一个心理过程、问题的情境、认知、情绪、行为、自我、意识、无意识、自我意识等所有方面,并理清相互影响的过程。
4、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包括形成的原因与维持的原因,有时候这两种原因是不同的,形成的原因聚焦于问题模式的分析,而维持的原因则聚焦于心理的发展与改变。
5、成长计划
有些心理问题,正如精神分析的治疗原理一样,找到问题的原因、潜意识原因之后,问题就自然而然消失了,这种心理现象确实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这样,一般来讲,原因分析可以帮助个体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为改变确立方向。
制定计划并不难,难在执行与坚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计划,以适应变化的具体目标也是必需的。
(二)短期问题解决模式
短期问题解决模式主要用于解决那些因客观情境压力与特定应对能力不足而产生的问题,并且问题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且泛化的程度有限。
短期问题解决模式聚焦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一般通过4-8次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的问题会有比较多的指导,并且在每次咨询接受之后强调来访者的自我分析、练习与家庭作业。
1、区分问题
短期问题解决模式首先区分来访者的问题类型,对第一类问题与第二类问题采取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并且优先处理第二类问题。对于第二类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咨询师分享、群体水平及相关信息分享为主,一般都可以有效缓解来访者因认为不足或不接纳导致的焦虑和困扰。
对于第一类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以下分析方式来解决。
2、问题模式分析
分析问题产生的“情境、认知、情绪、行为、自我、意识、无意识、自我意识”等因素以及相互影响的方式。寻找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与最容易处理的因素,并从最容易处理的方面着手处理。
3、原因分析
模式分析只是分析了问题的成因,但是问题维持与恶化的原因,需要通过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来解释,并且通过原因分析来进一步寻找问题解决的切入点与分析方法。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4、切入点与改变计划
通过问题模式分析与原因分析找到改变的切入点,并制定相应的改变计划,并在计划的执行与坚持过程中不断觉察改变过程,并调整目标与计划。
5、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是所有自我分析方法的必要组成问题,包括自我觉察、原因分析、问题模式分析、行为练习、认识调整等等。
(三)长期自我成长模式
长期自我成长模式聚焦于解决来访者因个人性格、某些长期形成的行为模式而导致的心理问题,这些性格、行为模式导致个体长期以来在某些方面面临困扰,但是一直没有达到临界点,在某些强情境的影响下,突然暴发,并且持续恶化,最终导致来访者鼓起勇气前来咨询。
此类问题具体较长的成长背景原因,改变起来也需要一点时间,所以在咨询过程中需要聚焦于模式、着眼于具体问题,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过程中,同时处理行为模式的问题,并且在咨询过程中让来访者学会自我分析方法,以便来访者在离开咨询师之后坚持自我分析。
长期自我分析模式一般需要5-20次咨询,前期以问题解决为主,中间以自我分析方法学习为主,后期以自我分析督导与具体问题指导为主。
1、四种主要模式
自我提升模式:自我提升模式包括自我实现与自我保护两种模式,自我实现模式主要在于个体主动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自己、寻求自我价值,而自我保护模式则在于自我在受到威胁、攻击时如果保护自己,也即精神分析的自我防御模式。
人际互动模式:包括关系结构与沟通模式,关系结构是指个人与身边重要的他人经常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结结构,而沟通模式则指个体在与他们沟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致性模式。
意志力模式:意志力模式是指一个人设立目标、执行、调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定模式,其中包括目标设立、执行与坚持,以及觉察与调节方法。
意识与表达模式:包括意识模式与表达模式,意识模式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过程、内容的觉察程度、范围,而表达模式是指个体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方式、范围。
2、模式的原因分析
形成的原因:以“问题模式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成长环境进行分析。
维持的原因:维持的原因是指成长过程中各因素的变化,心理各结构的成熟,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问题的恶性循环等等,维持的原因在很多方面与形成的原因并不相同。
3、切入点与成长计划
模式的分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需要从一个具体的事件、问题中切入,才能以点带面,慢慢改变。当然也需要一个长期的成长计划,以保证改变在计划的范围内有序进行。
4、改变点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虽然有成长的计划,但是在两个改变点上,自我分析方法接受改变的偶然性,一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二是改变发生的时刻。虽然有模式分析、也有改变的计划,但是在改变的具体时间点上,自我分析方法接受偶然性。
个人SWOT分析案例
个人分析:
一、个人背景:
基本情况:XX,男,1981年出生,19月考入北京XX大学,2003年7月毕业;2003年9月考入文献情报中心,专业方向是组织与管理,导师,现读研一。
二、内:
1、分析:
Strengths:
*生活态度比较积极,善于发现事物和环境积极的一面
*待人真诚,放得开,并乐于与人交往和沟通,善于开导别人
*喜欢思考问题,有一定的,并有的兴趣,一定要将事情想清楚
*有责任心、爱心,并且喜欢做相关的工作
*做事比较认真、踏实,有浓厚的和一定的实力,比如英语方面
*心思细腻,考虑问题比较细致
*逻辑性和条理性较好,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
爱好:喜欢能让自己静下心来的工作环境,能自己控制、安排的工作,跟人打交道的工作
Weaks:
*竞争意识不强,对的利用不够主动,也就是与环境的交互能力不够
*口头表达有时过于细节化,不够简洁
*做事不过果断,尤其事前作决定的时候老是犹豫不决
*工作、学习有些保守,冒险精神不够,没有结合长远目标,并且有待提高
*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欠缺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做事有时拖拉,不够
不喜欢:机械行重复的工作,也不喜欢没有计划没有收获的忙乱,不喜欢应酬和刻意的事情
2、:
Opportunities:
*就专业方面来说,现在是一个的时代,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对很多人来说,海量的信息只会让他们感到,而这也就产生了对于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使之的需求,因此大的环境来说,这个专业方向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加入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化形势给个人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可以在更宽广的舞台展现,比如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工具发挥的作用就很大
*这个环境本身给我们提供的很好的软硬件条件不容忽视,有机会参与一些科研项目,,也可以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有很多的机会与行业高层人士接触、交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身边很多优秀的同学,有很多向他们学习的机会,并且有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条件
Threats:
*国际化的环境同时也意味着围的竞争和挑战,对个人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对于英语来说,就不能只满足与听、写,表达能力也至关重要
*距离毕业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而离找工作只有一年的时间,并且找工作的时候并不是用人单位用人高峰期,就业的机会不是很多
*优秀的人很多,而机会不一定是均等的,这时就不单单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对个人发现机会、展示自己并把握机会能力的考验
三、未来的最佳选择:
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并且能很好的发挥与人的职业,比如教育业、行业等,既能跟个人爱好结合,又能有比较满意的待遇
四、现在应作的准备:
如果是要从事教育业,就要考虑继续深造的必要;但是,就个人而言,想先工作两年有一些实际的体验,也多积累些经验,然后再去学习。因此: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主动与环境交互。去挖掘身边的资源和机会,对将来能够从事的职业有清楚的了解。
再者,加强适应职业要求的专业素质,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突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尤其重要,所谓好酒还怕巷子深,只有专业技能不行,还要能够积极地展示自己
自我剖析
——细看自己的性格特点
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很深刻的分析自己,全面地分析自己。每个人都有对自己不同的认知态度,我经常分析自己,尤其在做哪件事情没有成功的时候。可那些都是从某一个特别的角度,几乎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的认识分析过自己。剖析与分析大概还是有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更深刻,是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追朔其根源的,也是更全面的。但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不是都那么清楚的,不是能够彻底地剖析自己的。很想问问谁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该听谁的信谁的?谁最了解自己,但是否真的了解自己?我自己都认为不是百分之百地了解自己,只从以下几个现象来看自己吧。
乐观.、开朗、活泼、敢于表现自己我,这就是我的最基本的的特点。这些词看起来是那么平凡,似乎人人都是这样写,都这样说,但我实实在在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人描述我总是笑容满面,我以笑脸还之。笑有什么不好呢?既然开心,既然快乐就笑啊?把自己的快乐拿出来与大伙一起分享,也能带给大家快乐,又能让自己更加开心不是吗?通常来讲有我的地方不会有沉默,我不喜欢沉默,除非是自己特别不想说话。我总会试着打破沉默,即便是陌生人在一起,只要愿意还是能够去打破这样一种沉默。我相信世事美好,现在有很多人说社会黑暗,人心隔肚皮,人心复杂之类的,而我却从不这样看。不可否认,世界是有其黑暗的一面,但是它不也有它阳光的一面吗?为什么我们不去看它阳光的一面而只是看它黑暗的一面呢?看人也一样,偶尔有人会在我身边说某个人怎1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么怎么样,这些话我不会太放在心上,很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去辨别。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人看事的观点,没有对错,只是不同而已。
理性强于感性。这个特点,我常将它归于自己曾经学习理科的缘故。大多数时候,理性总占上风,很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不是任随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以至于冲动行事。即“该如何做”,而不是内心“想怎么办”。在感情方面,如果我确定即将喜欢的那个人肯定不会喜欢上我,那我一定不会去继续喜欢他了;想象如果将来男朋友提出分手我也一定不会去死皮赖脸的求他,一是自己的尊严,二是尊重对方选择的权利,三是“强留的瓜不甜”
此外目前能够很明确自己的首要任务是什么,那就是学习,亲情、友情在我这里竟也比爱情来得更真实更可靠。爱情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份,而亲情、友情则可以同时来自多方面,一般是不容易失去的。
不自卑,但自信不足。从刚上大学到现在仍然是这种态度。大一时就感觉自己不可能发光。然而,在协会里自己成了一颗耀眼的星,从大一到现在都是。成为很多新老会员的佩服甚至崇拜的对象,而同时,在班里又只是平平的一员,班上大部分同学是那么优秀,不论学习还是其他,自己在这里找不到那种在协会的优越感,总是不满足,但也不自卑。或许,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补偿心理吧。在班上找不到协会的那种优越感,在另一个地方却是很耀眼,这样心里就达到平衡了。在优于自己的人面前,现在看来,在现实当中还没有谁让自己从心底真正在他面前自卑(这里补充一点,就是的确有那么一个人让自己在他面前感到很自卑,然而我们并非现实中认真面对面交流的,所以我又将其归为虚幻),而在那些别人认为明显比自己差劲的人面前也不会瞧不起他,既然那些比自己条件好的人都没有瞧不起自己,那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嘲笑别人呢?平时爱参加各种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自己很强,自己一定能够行,而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我是感觉自己多半不能够达到最好的,可总想去尝试,比如:参加自贡主持人大赛,认为自己不是最好的,但肯定不会很差劲于是尝试;比如考研,我并不认为自己一定能够考上,但总想去试试,如果不试,那将一点机会也没有不是吗?他们说“你自己都对自己没有11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信心,谁还对你有信心呢?”话是没错,只是这并不代表自己不敢去尝试,我敢,我要去尝试,虽然不一定成功,但不去尝试,就一定不会成功,也将是自己的遗憾!
自认为定位叫准确。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很优秀,但有的方面我仍比他们出色,而那些平时不怎么爱表现的同学,我也大致知道他们哪些地方优于自己,大多时候是"我行,别人也行"的态度。
善交朋友,从大一到现在,寝室的同学都说我交友范围最广,尤其是大一那年,大家都满怀期待,期待右情远远胜过爱情,开朗的性格造就了我有这么一大群朋友。
对生活总是充满激情。大学几年来,很少感到苦闷烦恼,自己总会找事情做,或者参加各种活动,不论是班上系上学院还是校外的活动能够都积极参加,自己乐意投入进去,是享受课余生活的好方式,偶尔也邀上几个朋友出去交游。换句话说,自己不甘于无聊,不甘于寂寞,于是将生活排得满满的,跟大部分人相比是那么充实,越活越有热情,越活越有激情,生活越过越滋润!
凡事喜欢主动远远胜过被动。在做事情时,别人让我做的肯定没有自己主动做的效果好;在公交车上自己主动让位,别人提醒我让位我反而不让;学校规定上晚自习远远没有自己主动上自习来得更上劲,平时自己可能六点过就去图书馆了,而规定是七点就一定会等到七点再去教室上自习,甚至根本看不进去书........这些都是很奇怪的,也许只有我才是如此吧。
善于自我安慰。遇到一件烦心事,给自己一段时间来发泄,要哭就哭,想吃东西就吃,完了就不再为此事而伤脑筋了。凡事先考虑最坏的结果,那样无论结果怎样,自己都将是满意的了。甚至都有点阿Q精神在里头了。
可谓“刚柔并济”,自己表面看来很坚强,偶尔却会为了一些小事哭,内心似乎很脆弱,可有的事情很大却很难震撼我的心灵,在自己崇尚的方面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会很有毅力。但在大多数时候表现出的似乎却不是如此了。比如减肥,这大概是大部分想要减肥的女生的通病了吧,一边大喊减肥,另一边又想吃什么吃就是了。在这12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点上自己是超没有意志的。我想这大概也是自己并没有从内心真的认为自己是想减肥的吧。
自己最大的缺点大概是有些自私和吝啬,自私主要表现在如果是我的东西,肯定是我占主导地位,吃的东西,如果是我的那么我不会比任何人吃得少;吝啬则主要表现在自己对钱方面,借了别人的钱或者别人借了我的钱,即使很少都记得很清楚。我猜想这些也许是自己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所影响。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于是对几毛钱似乎也很在意,买东西也不是那么大方。自己明确了这些缺点后就尽力避免,其实很多时候,自己少吃点又有什么关系呢?那几毛钱少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自己多吃了一个苹果也许就抵了,或者自己甚至丢了那不是照样在过吗?
也许还有很多,只是一时想不起了,对这些缺点,自己可能还不是很了解,还没有分析出其真正的根源。人就是在这样不断地思索中前进的,不断反省自己,不断思索人生的价值所在,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的吧!做圣人很难,但我们可以朝他的方向去努力,去追求进步,去完善自己!
13
篇七: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是什么铸就了独立思考的人?什么样的品质使爱因斯坦、贝多芬、弗洛伊德及比尔盖茨者从他们各自的领域脱颖而出?是否有可能在我们的教育中注入某种理念,鼓励并培养独立思考?我认为自尊心,更确切地说,是我定义为独立自尊心的自尊心,是独立思考者们得于鹤立鸡群的品质。自尊泛指对自我的评估和感觉。心理学家那撒尼尔.布兰登(NathanielBranden认为,自尊是自信和自我尊重的综合。自信是指我们应对来自生活的挑战时对自身能力的判断,而自我尊重则是我们对自己应有幸福的程度的感觉。
自尊的两大要素,即自信和自我尊重,都能够组成我们的独立和依赖性的自尊心。顾名思义,依赖性的自尊心是通过别人获得的。自我尊重的程度会随他人的表扬或批评而改变,同理,自信的程度则随着与别人比较时获得的优越或自卑感而变化。
独立的自尊心是通过自己获得的。我们可以听从自己的激情和对自己真诚,以增加内在的自我尊重;同样的,我们也可以通过放弃我们所在乎的东西以挫低我们的自我尊重感。自信则来源于对我们所从事的活动的熟练程度,而不在乎与别人相比的优劣;当这种熟练感为烦闷和焦虑所代替时,我们的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当我们自信心和自我尊重程度高涨时,我们的自尊感便强。如果我们的自我尊重程度多取决于他人的表扬,而我们的自信心来源于与别人比较的优越感时,我们的自尊心多半是依赖性的。反之,如果我们的自我尊重程度来自自己,我们的自信心来自自身的能力,不受他人影响时,我们的自尊心则多半是独立的。
自尊心的类型
自尊心的类型
与他人比较获得的自信心
依赖性自尊心
与自身比较获得的自信心
取决于他人的自我尊重
取决于自己的自我尊重
独立自尊心
我们都拥有两种类型的自尊心,独立或是依赖;问题则是,哪一种自尊心主宰了我们的感觉和行为。我们是否主要为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所左右,抑或是受控于我们对自身评价?我们是否总在乎自己比别人优秀,抑或是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卓越,“任其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呢?
任何一个决定都受我们的自我评估的影响。例如,当我们选择职业生涯时,我们的选择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认为枯燥乏味难以投已所好,却为社会所认同的优越的职业,另外一种则是不那么光彩照人却对我们有内在吸引的职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见证了太多的青年男女,他们选择的往往是能够赢得他人认可,而非自己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职业。
独立自尊心强的人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有趣、有意义的路。自尊心主要靠依赖外界的人做事是为了赢得进一步的肯定-他们关心的主要是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而非表达自己。
《白雪公主》和依赖性自尊心
在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白雪公主的继母,那个邪恶的皇后,是依赖性自尊心的典型。每一天她都会问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的人?”当魔镜回答白雪公主是最美的人时,皇后当即怒火中烧,对自己的评价亦受到影响。当魔镜答曰白雪公主已死,皇后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时,她马上洋洋自得。
魔镜与邪恶的皇后的关系正好诠释了依赖性自尊心的两大要素。皇后不是通过自身的判断而是通过魔镜的赞扬以获得满足;她的自我尊重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她对自己的评价取决于自己与别人美丑的比较,她的自信也是通过自己与别人相貌比较而建立。
我无意否定依赖性自尊心或独立性自尊心。任何一个人的自尊心都由这两个部分构成。我以为,想要摆脱其中一种自尊心而只剩下另外一种是不可能,也是不可行的。依赖性自尊心有它积极的一面。例如,以个人相对能力为基础的竞争满足了人们的依赖性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人们重要且愉快的动力。竞争和外在的奖励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促使他们追求更高水平的平台。但是,当依赖与独立性自尊的关系失衡,获得表扬和优于别人成为人们获取自我尊重和自信心的主要来源时,问题便不期而至。
向独立思考者学习
伟人与其他人的区别最大的区别之一便是他们的持之以恒。爱因斯坦终其一生都以其坚定、一心一意和鞠躬尽瘁去追求他所选择的事业。他曾说,自己对学习新语言、购买新衣服和食品都鲜感兴趣。他专心致力于他的使命:探索上帝如何创造了这个世界。
要获得成功,坚持是必需,但却不是保证。为什么爱因斯坦使我们会革新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而其他同样孜孜以求的物理学家少有所成呢?是伟人比常人更聪明的缘故吗?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则称,伟人如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者,在知识水平上并不比他们同行的其他精英高。
除了持之以恒外,独立的成就还需要有独立的自尊心。自我价值主要依赖于他人的表扬、以他人来衡量自己能力高低的人也许能够成为机械师,却却难以成为创新者。
超越某领域的行为、与主流格格不入常常会受到排斥。历史上独立思想家被驱逐或嘲讽的例子并非罕见。如苏格拉底,加利略、艾茵.兰德都为他们拒绝遵循那个时代的规则付出高昂的代价。要忍受被排斥和在自己的独立思考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这些伟人必须有很强烈的独立自尊心。
爱因斯坦早年曾被他的学术圈所排斥,找不到大学职位。如果当初他从事的是主流的物理领域而非挑战同代人的时间空间观,那么他肯定能够谋取大学里的职位。但是他却拒绝随从主流,而后被迫就职于一个专利局。他的独立自尊心很强,足以抗拒某些可能让早年的他获得更多得肯定的想法。
贝多芬,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如果没有足够强的独立自尊心,也不可能创作出他的乐章。他作为西方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的地位在死后才获得认可。但他的一生却饱受贫困和被排斥的折磨。他的天才无疑可以让他创作出更多获得当时社会广泛认可的音乐-他的最早两首交响曲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创作的。如果他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取决于他人,那么他会循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并且在有生之年成为当时炙手可热广受爱戴的音乐家。但是贝多芬对相信自己的能力;他相信自己作为一位作曲家的能力在日益提高,虽然与同龄人相比,他的成就要显得逊色些。
弗洛伊德是另一个拥有高度独立的自我价值判断的创作性个体。虽然人们对他的著作意见不一,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他是以自己的方式创作的。直到四十多岁时他的思想才在科学和学术界获得认可。而在此之前他受到的更多的驳斥和奚落,但他并没有抱怨,而是继续埋头发展他的理论。如果弗洛伊德的自尊心主要来源于别人的话,那么他也许会跟随主流,并且会随即赢得他人认可和接受了。
自尊心主要靠外来因素获得的人寻找通往成功的既有道路,他们追随领域中已取得一席之地的前辈。而自尊心依靠自己的人则只顾弹自家琴,他们引领自己走向一条未有人涉足的道路。这些道路可能会通向死胡同,如在专利局的工作,它也可能会改变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对于独立思考的人来说,任何一条路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没有任何外来因素能够攫取他们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的愉悦。
教育
我们对自我的评价源自对获得肯定和保持独立的需要。但是,我们的环境会决定这些需要对我们的思考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大多数是倾向于依赖性自尊心-获得外在的肯定和优于他人的需要。许多老师认为表扬是增加学生的最好或许同时也是仅有的一种方法;他们往往仅是通过外在的奖励,如评分去激励学生。学校也在提倡竞争,如通过曲线图表为学生评分,结果是:一个人的成功意味着另外一个人的失败。
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社会也大体如此-对外在的奖励和竞争的强调致使自尊心的依赖性几乎压倒其独立性。我们培养出的个体往往能够娴熟地按照他人的要求和命令办事,却不懂得独立思考。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就提出一个可悲的事实,“我们往往培养出一群墨守成规、公式化和教育程度‘完善’的人,而非自由创新、独立的思想者。”
培养独立自尊心
创新、革新和独立思考取决于培养独立自尊心的体制的有效程度,体制越有效,人们创新、革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办课程和开展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独立自尊心。例如,让学生选择课外的兴趣。学生们通过阅读、采访、实地考察等获取信息。学期末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结果呈现给同学。这些活动使学生们有机会找到自己的目标,选择能够使他们感兴趣,促使、鼓励并激励他们的领域。此外,学生们还能够置身于可以独立判断自身能力的环境中,而非相互竞争角斗场。
另一种增加学生独立自尊心的活动是学生创业活动。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市场领域,作广泛的调查,阅读相关的商业和经济学方面的资料。在年末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实际创业,或者书写报告,供该领域的企业所用。学生们将结果呈现给同学,并听取同学的意见。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学会自立,并学到对将来有用的实践经验。老师不应该将评分作为任何活动的最终目的。评分是作为辅助之用,作为告诉学生调查结果中不足的学习工具。
创建一个更多元、更有趣,长远来看更繁荣的社会,我们需要了解两种不同类型的自尊心,以及两种自尊心间平衡的重要性。
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都将受益于独立自尊心的培养。我们必须支持学生选择他们所认为的更具挑战性、更使他们满意他们的道路,而非一味地鼓励他们追求威望高的工作。我们必须鼓励学生遵从他们的激情-听从他们的心,他们的想法-无论是在商业上,教学上,研究上还是艺术上,也无论他们的选择会带领他们走向声名和财富或者默默无闻和收入平平。失去独立-直到失去自我并不能以回报多寡来弥补。
篇八: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自立人格研究综述小学教育1201班
江南大学教育学系
江苏无锡214122摘要:自立人格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是人格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分,是“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做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在自立人格系统研究的短暂历史里,已有多位学者对于自立人格的意义及作用做出了研究。本文主要说明自立与自立人格的概念与研究现状以及自立人格对于高职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于大学生现实问题解决以及对于大学生无聊、无聊倾向的影响。
关键词:自立,自立人格,时间管理,现实问题解,无聊倾向。
1自立与自立人格的概念
1.1.1关于自立概念
自立(self-supporting)是一个常见的中国化概念,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自古以来大量学者把自立视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或道德品质,并把它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家庭培养、学校教育、国家外交、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领域。国外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因此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关注得比较多的是与自立关系密切的自主(autonomy)、独立(independence)和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等概念(夏凌翔、黄希庭,2004)。
从春秋战国时起,自立一词就开始就频繁地出现在我国的文献中。我国学者夏凌翔、黄希庭(2006)对我国古籍中自立涵义的概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古籍中对自立的使用主要是从个体自立、事物自立、针对它物与他人的自立以及国家自立四个方面进行的,每个方面又包括多种具体含义。其中个体自立是古籍中自立涵义的主流和重点,自修与立身是其基本内容,强调道德与人际联结(相互依赖)是其特点。古籍中的自立人格特征可以分为主动、道德、独立和其他四类。
1.1.2自立概念的研究
在自立的概念方面学者们主要从人格(品格)、意识、精神、独立、主动(需要、动机)、道德、辩证、过程、能力、态度和行为等角度对自立概念及实质进行探讨。如:苏蓉(1998)认为自立是把握前途命运的精神品格;赵炳华(1998)认为自立是一种精神;傅惠文(1999)认为自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邹晓燕(2000)认为自立即自我依靠,相对于依赖,是独立性人格最基本的特征;郭法奇(2000)认为自立是个体成长中最基本的心理需要;黄希庭、李媛(2001)发现自立意识的产生往往是和个体希望战胜困难与挫折有关,指出自立其实是既独立又依赖的,绝对的抽象自由是不可能的,并将自立定义为“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作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康健(2001)将自立视为一种个性,一种挑战人生苦难的积
极的人生态度和行为,认为自立是逐步形成的,并强调应注意在自立基础上建立相互依赖关系并处理好自立与合作、自立与责任的关系;夏国英(2002)认为自立人格是独立型人格发展的第三种历史形式,是中国当代社会的理想人格;李媛(2002)认为自立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环境取得协调一致的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而自立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实际做到的”与“自己应该做到的”之间的差距的认识;钱文玉(2004)指出自立是良好的人格品质之一,是人格品质中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表现;夏凌翔、钟慧(2004)在对自立的研究中,把历史上对自立涵义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孔子“社会取向”的自立观、陆象山“个人取向倾向”的自立观、近现代学者“个人取向”的自立观三种典型的看法;刘素兰等(2004)认为自立能力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郑剑虹(2004)认为自立更多强调的是自我的行为方式;夏凌翔(2005)
认为大学生自立风格表现具有多样性,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邓如辛(2005)认为大学生人格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自立,并认为自立要适时地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夏凌翔和黄希庭(2005)在对西方独立研究的现状与思考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独立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与自立涵义相近的一个概念。从西方学者提出的关于独立的界定、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以及对独立概念的反思等可以了解到西方的独立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独立与自立的异同,得到以下认识:(1)自立与独立是在不同文化、经济和政治条件下产生的不同人格构念,差异的关键在于自立是一种辩证性的人格特征,是独立与依赖对立统一的结果;(2)自立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保持下来的有现代生命力的人格构念;(3)自立和独立都是涉及多种心理成分和多个领域的复杂人格构念。
1.2自立人格的提出与界定
在自立研究的基础上,夏凌翔和黄希庭(2006)经过5个步骤编制出了人格特质词的《大学生问卷》、《高中生问卷》、《初中生问卷》和《青少年学生问卷》,分别对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进行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主动性、开放性、人际责任、积极性和独立性五个维度;《高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人际开放与责任、灵活与独立性、主动性和行为责任四个维度;《初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主动与行为责任、开放性、人际责任、积极性、灵活与独立性五个维度;《青少年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灵活与独立性、责任性、主动性、人际开放四个维度。最后,对自立人格概念的合理性、自立人格中“开放性”与“责任性”维度的特点、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的一致性程度以及本研究在探索自立人格结构方面的优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夏凌翔和黄希庭(2006)通过对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进行研究,认为可以初步将自立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一种综合性的人格特征,是在社会背景下,个体
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包括个人与人际两个方面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质。并将自立人格建构为涉及人际自立与个人自立两个方面的10种特质,即: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灵活、人际开放、个人独立、个人主动、个人责任、个人灵活、个人开放。围绕问题解决(适应与生存)这个中心,自立人格的5个维度各自都为自立人格系统提供了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机制。具体是,独立性让个体能够独自去解决问题,主要是一种能力机制;主动性让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是一种动力机制;责任性让个体在解决问题时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态意妄为、为所欲为,主要是一种自我约束机制;灵活性让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够符合现实,帮助个体在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游刃有余,使自立者同时具有独立、自主、依赖、依恋等人格特征中的那些适应性的因素,主要是一种制约与适应机制;开放性让个体有迎接新问题的倾向,主要是一种发展机制。自立人格的5个维度(也即这5种机制)相互配合,推动个体适应性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发展自己。这5种机制有效配合就可以保证个体以健康、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个体适应环境、发展自己,有利于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这种完美的设计使自立人格的5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一种理想的人格系统。从这种人格设计也可以看出,自立人格的形成,确实可以为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如果个体再获得了良好的认知、情绪机制与意志力,就能够形成健全人格。
2自立人格的影响因素
2.1对于高职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
对此研究是西南大学梁东林硕士在他的《自立人格对高职高专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2009)出现的。他在此文中指出高职高专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其自立人格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且高职高专学生自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的预测力。其中自立人格水平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时间管理的优先级、反馈性、时间分配和行为效能预测力最强,而对高职高专学生时间管理的社会价值观取向预测作用不大;自立人格的个人主动和个人责任维度对高职高专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预测作用最显著,而人际独立、人际主动和人际责任维度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的预测作用不大;自立人格的个人灵活维度与时间管理的反馈性没有显著的相关却能进入其回归方程。
2.2对于大学生现实问题解决
对此研究是在夏凌翔、黄希庭、万黎和杨红升这四位学者所编写的《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现实解决》(2011)一文中出现的。这四位学者通过此研究发现了以下结论:(1)自立人格利于个体的现实问题解决。其中人际自立主要利于人际性问题的解决;个人自立主要利于个人性问题的解决。(2)自立人格包括或涉及
到个体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素。
2.3对于大学生无聊、无聊倾向的研究
对此研究是福建师范大学许丹硕士在他的《大学生无聊-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2010)一文出现的。他在此文中指出大学生的学习无聊感和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总分、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分量表呈显著负相关,与“个人灵活”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际自立中“人际独立”、“人际开放”、“人际主动”、“人际责任”和个人自立中的“个人主动”、“个人开放”、“个人责任”、“个人灵活”对无聊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无聊倾向中“单调性”、“自控力”、“约束感”人际自立中的“人际开放”和个人自立中的“个人独立”、“个人主动”、“个人开放”对学习无聊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个人主动”和“人际开放”显示了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个人独立”和“个人开放”则显示了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可以直接预测无聊倾向,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通过无聊倾向间接预测学习无聊。
参考文献
[1]夏凌翔,黄希庭,万黎,杨红升.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现实问题解决[J].心里发展与教育.2009(04)[2]夏凌翔,黄希庭.当代学者对自立认识的概念分析[J].心理科学.2006(04)[3]许丹.大学生学习无聊、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06)[4]梁冬林.自立人格对高职高专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04)[5]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8(05)[6]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J].心理学报.2006(03)[7]夏凌翔,黄希庭.古籍中自立涵义的概念分析[J].心理学报.2006(06)
篇九: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第一节自我概念
?
一、自我
?
(一)什么是自我
?
关于“自我是什么?”心理学研究者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概念混乱的一个原因是“自我”并不是单一的实体,它有许多结构和过程。例如,关于“愉快”,自我的一个方面是愉快本身的感觉或体验即哲学家所指的可感受性(qualia)或者感觉性(sentience);第二个方面是有意识的识别,我的愉快感属于我──是我感觉愉快;第三个方面指注意的焦点──我能意识到或不能意识到我目前的愉快状态,如我能感觉到愉快但没有注意它,因为我集中精力滑雪下山;最后,我对自己是愉快的有一个稳定的表征即我能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愉快的人,或者我认为“滑雪时,我总是感到愉快”。自我的这四个方面仅是自我的例子,说明了“自我”的复杂性。
?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最早于1890年提出自我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即主体我(I)和客体我(me)。“主体我”是一个代理者(agent)、行动者、心理功能的执行者。“主体我”作为执行者,有一定的功能,如控制冲动、计划未来,监控并评价自己的进步、控制自我表现的方式。自我另一个重要的方面:被观察和感知的“客体我”。当一个人的注意集中在自我上时,他看到的是“客体我”,“客体我”作为一个对象,表征在人们的自我概念中。每个人形成的关于“客体我”的自我理论(self-theory),是一组关于自我的概念。个体的自我概念并不是对现实像镜子式的简单反映。自我概念包括大量有关信息的整合和组织,如对他人和世界的印象。人们自我概念的来源是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以及在与他人交往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虽然在人的一生中自我概念是在变化着的,但它的基础在人幼年时就形成了。儿童从经验中形成自我概念,已经形成的自我概念反过来又影响儿童未来的经验。
?
罗宾斯(R.W.Robins)等人认为,有关自我的所有定义可归结为两类基本的现象:一类是正在进行的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感,另一类是稳定的心理表征。这一观点与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的观点是一致的。
?
罗宾斯认为自我觉知与自我表征有不同的特点(见表8-1)。自我觉知指意识的特定形式,对象是自我,作为公开的或个人的对象。例如,我能意识到我正在看一幅画,但当我意识到我认为画是美丽时,或者当我开始担心他人正评价我对这幅画的欣赏时,我的意识便成为自我意识。平克(S.Pinker)提出,自我觉知有两个方面:感觉性(sentience)和通达信息(accesstoinformation)。感觉性指个体能意识到,与无意识相反。通达信息指个体报告心理内容的能力,包括思想、感情和意向等。
?
稳定的自我表征是反映活动的产物(“客体我”),而不是反映活动本身(“主体我”)。米德(G.H.Mead)提出,“自我的基本难题”是个体“到自身之外,成了自己知觉的对象”。自我心理表征可把人作为过去、目前或者未来中身体的、社会的、心理的或者道德的人,这就是研究者所指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
?
表8-1两类自我现象
?
正在进行的自我觉知感稳定的自我表征“主体我”“客体我”自我作为主体自我作为对象自我作为感知者自我作为被感知者感觉性个人的(情景的)记忆可感受性自我认识(语义记忆)现象学语言的/符号的自我主观体验?自我概念作用者自我表征自我觉知?自我理论自我意识?理想的/应该的/可能的自我?
(资料来源:R.W.Robins,J.K.Norem&J.M.Cheek,1999)?
哈特等人(D.Hart)曾提出自我表征(self-representations)的内容从具体水平到抽象水平有三种形式。一是具体水平上的个人的或自传式的记忆,与情景记忆有关。如“我记得上次与这个人在一起时,我感到害羞。”二是语义表征或关于自我的概括化的知识。如“我是一个害羞的人。”三是抽象或概念水平上是关于自我的理论。例如,德韦克等人的内隐自我理论认为,一些人拥有“我总是害羞”的信念,而另一些人认为“如果我付出努力,我能克服自己的害羞”等。
?
自我觉知(“主体我”)和自我表征(“客体我”)一直被认为是个性因素。有的人有较多的自我觉知,而有的人有较少的自我觉知;有的人注意自己的公开自我,有的人注意私人自我;人们自我表征的内容、结构、稳定性、清楚性和复杂性也是不同的。这些方面的差异也是个性差异的重要体现。
?
(二)自尊(self-esteem)?
自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人们的自我觉知中,评价自己即“主体我”评价“客体我”;同时,人们也形成评价性的稳定心理表征。自尊体现了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特质的评价、感受和态度,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自我态度和情感,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
在许多情况下,研究者对自尊的理解与界定是不一致的。有的研究者把自尊与自我概念理解为类似的概念,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尊与自我概念是不同的。波普(A.W.Pope)等认为自尊与自我概念的不同在于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各个方面特质的知觉与判断,而自尊是对自我概念中所包含的信息作出的评价。也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个人认为自己所具有的种种特质,诸如对能力、成就、外貌、身体、人际关系、道德等方面的认知判断,而自尊是个体在自我价值判断中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我情感或自我体验。自我概念主要体现了一种事实判断,而自尊主要体现了一种价值判断。因此,自我概念是自我的认知部分,自尊是自我的情感部分。
?
自尊的含义往往涉及三个方面: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认可和自我价值感;自尊反映了一个人喜欢自己的程度;自尊是一个人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自信程度。因此,自尊涵盖了自我满意、自我悦纳和自我价值等。
?
(三)自我图式(self-schemata)?
马库斯(H.Markus)提出自我概念也叫自我图式,是指自我的概括化,如“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习惯于依靠别人”。这些认知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它们一旦形成就指导人们加工与自我有关的新信息。例如,如果一个人有依赖、被动和服从的自我图式,那么他将比没有这些图式的人更快地加工和记忆与这些图式有关的信息。人们对描述特质的信息比非特质的信息有更好的回忆。因而,人们对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特殊的认知处理,对这些信息的注意也较多。
?
个人在编码信息时使用自我图式。希金斯(E.T.Higgins)提出,不同的人在编码与自己有关的事件时,使用的图式和建构是不同的。这些自我概念也有动机意义。例如,绝大多数人愿意保持对自己的积极观点,认识自己,提高并改进自己。
?
二、自我的结构
?
关于自我的结构,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下面主要论述三种观点。
?
(一)自我的多维结构
?
传统上人们一致认为自我是单一的。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自我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是由多种成分组成。这些不同的自我反映人们个性的不同方面。
?
自我概念是变化的,也就是说它随着情境、自我评定的行为类型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文化和群体的信念与价值深深地影响着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未来,甚至自我的概念和定义也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自我在个人主义社会中比在集体主义社会中受到更大的重视,而看重群体的社会强调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不太重视自我和自我提高。
?
马库斯等人提出个体能够接近的自我概念叫做工作自我概念(workingself-concept),它产生于思想和记忆中出现的各种自我概念。马库斯和同事认为,工作自我概念包括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的结合以及人们希望成为或害怕成为的可能自我。这些可能的自我指导人的行为,对个人的情绪和动机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工作自我概念的一些成分呈现在图8-1中。
???
图8-1工作自我概念的图式表征
?
(工作自我概念包括自我不同方面的心理表征,来自于目前和过去以及想象的、可能的未来自我)
?
(资料来源:W.Mishel,1999)
?
(二)自我差别(self-discrepancies)观点
?
在自我的各种心理表征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别。正如罗杰斯(C.Rogers)指出的那样,你的现实自我(actualself,即你对自己的表征)可能与你的理想自我(idealself,你愿意成为的表征)有差别。同样,现实自我可能与应该自我(oughtself,你认为你应该成为的表征)有差别。希金斯认为这样的差别不仅自己能体验到,而且能从重要他人的观点中体验到,如父母或兄弟(见表8-2)。在你认为的自我和你父亲认为你应该成为的应该自我之间可能有差别。
?
希金斯提出,特定的差别引起特定的情感(见表8-3)。例如,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使人产生沮丧感,如失望和不满意等;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差别引起人的忧虑感,如恐惧和烦恼。如果这些消极情感较强,人们就试图用各种方法降低或消除它。他们改变对事情的消极看法来消除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例如,没有当选为班长的一位高中生感觉被他人拒绝:“没有人喜欢我”,他希望自己能够有许多亲密朋友来减少这种消极情感体验。
?
个体通过改变行为达到标准或要求,可以消除自我表征之间的差别。例如,一个大学生由于学习不努力,期中考试成绩较差。期末考试时,她努力学习,减轻由于没有勤奋学习产生的内疚感。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大学生改变行为的动机产生于自我表征中的冲突。希金斯提出,这些差异引起情绪上的不安,个体会全力降低它。
?
表8-2关于自我的概念类型
?自我概念定义例子现实的个人对自己的表征:关于一个人实际具有的特性的信念。我是一个体贴和热心的人,身体健康,并且有吸引力。理想的个人对自己希望、愿意或喜欢成为的表征:关于个人理想中愿意有的特性的信念。我愿意成为慷慨的、成功的、受欢迎的和被人爱的人。应该的个人对自己应该成为的或者感觉有义务成为的表征:关于个人有义务拥有的特性的信念。我应该有抱负、坚定、勤奋和有纪律。?
注:除了自己的观点外,每个概念也能从重要他人的观点来表征。例如,你对你父亲认为你应该成为的知觉(如强大意志而不是体贴)是自我的“应该/他人”表征。
?
(资料来源:E.T.Higgins,1987)
?
表8-3图解的自我差别
?自我差别类型诱发的情感例子现实的/自己的:理想的/自己的失望和不满意我感觉沮丧,因为我不像我希望的那样有吸引力。现实的/自己的:理想的/他人的羞愧和困窘我感到羞愧,因为我不能成为父母希望我成为的人。现实的/自己的:应该的/自己的内疚和自我蔑视我恨自己,因为我应该有更多的意志力。现实的/自己的:应该的/他人的恐惧或感觉被威胁我害怕我父亲对我发怒,因为我对工作不像他认为我应该的那样努力。?
(资料来源:E.T.Higgins,1987)
?
(三)自我层次结构
?
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通常人们能想出大量的内容。人们对我是谁的表征包括人们信念中的每一件事即对自己在各种关系中地位的看法和情感。自我是高度复杂的心理结构,表征着个体和文化之间多年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我”结构涉及个体拥有的“多种自我”。正如墨菲(G.Murphy提出的那样,在一种文化中、不同的文化中以及人们所处的群体中,不同人的自我的抽象和整合程度是不同的。
?
罗宾斯等人对自我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对自我的层次和不同结构的解释(表8-4)。第一行显示个人自我,反映人们对自己的私人自我的信念,包括特质、价值和能力。第二行表示关系自我,反映人们在亲密关系背景中如何看待自己。第三行表示社会自我,反
映人们在更一般的人际关系中如何看待自己,包括他们的社会角色和声望。第四行表示集体自我,反映人们对自己的各种参照群体的认同,如宗教、种族和国籍等。
?
人们自我表征的水平不同,获得的自尊也不同。当个体集中在个人自我上时,自尊来源于满足个人的愿望。当个体集中在集体自我上时,自尊来源于个人所在集体的成就和声望。人们从自我感觉和有关系的他人的成就中获得自尊。
?
表8-4自我的层次和结构
?水平定向描述例子自尊的根据文化差异个体差异个人的私人的特质、价值和能力“我是一个敏感的人”个人的渴望和标准独立的/个人主义的个人认同定向,Rosenberg自尊量表,个人的自我意识,个人主义量表关系的亲密的与人们有直接个人联系的其他人“我是小王的亲密朋友”相互的尊敬;来自于亲密他人的自豪和确认相互依赖的/集体主义的相互关系量表,相互依赖自我解释量表,内部工作模型社会的人际的社会角色和名誉“我是一个受欢迎的教授”公开的承认,他人的表扬社会认同定向,公开自我意识量表,社会自我自信量表,社会自我自信集体的公共的人们所属的社会归类“我是爱尔兰人”种族的自豪,以个人的社会团体为自豪集体认同定向,集体自尊量表,团体量表中包含他人,集体主义量表?
另外,特里安迪斯(H.C.Triandis)等的研究证明,对自我的各种水平的重视程度存在着文化差异。从广泛的角度来看,西方文化(如美国、加拿大、西欧国家)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自我,而东方文化(如日本、中国、印度)倾向于集体主义,强调集体自我。马库斯等人把这一差异的特征称为独立的自我解释和相互依赖的自我解释。
?
三、自我的适应功能
?
在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诺宾斯等人把自我的各种适应功能归结为四类:自我调节、信息加工过滤、理解他人和认同过程。每一种适应功能都要求个体有稳定的自我表征和反映自己心理过程的能力。
?
(一)自我调节
?
自我有执行功能。它控制、调节和组织心理活动,指导人们的行为、情绪、思想和目标。布朗(J.D.Brown)概括了自我调节过程的三个方面:选择目标、准备行动、把目前状态和愿望状态进行比较并评价自己取得的进步。自我觉知和稳定的自我表征对自我调节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觉知作为执行者,促进个体表现出目标指向行为,使个体能够评价与目标有关的结果。稳定的自我表征是追求的目标和获得结果的参照标准。在复杂的目标结构中,自我区分不同目标的优先次序,组织指向目标的行为。
?
希金斯的自我差别理论认为,个人把现实状态与期望的结果状态进行比较,产生表征不同愿望的两个“自我导向(self-guides)”。“理想的”自我导向表征人们理想中愿意拥有的特
性以及他们的希望和渴望,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使人产生沮丧情绪,如悲哀。“应该的”自我导向表征道德、价值和规范,或者认为自己应该什么样,实际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差别使人产生烦恼情绪,如内疚和焦虑感。不同自我导向的强度不同,从而使人能够根据其强度,确定目标指向行为的优先次序。
?
希金斯把不同种类的自我差别及其感情结果与“调节焦点”的动机理论联系起来,考虑非愿望结果在自我调节中的作用。他提出,自我调节有抑制焦点和促进焦点的作用,前者产生与安全有关的基本生存需要的体验,后者形成对养育需要的体验。抑制焦点与应该自我导向、对消极结果的敏感性和回避策略有关;而促进焦点与理想自我导向、对积极结果的敏感性和趋近策略有关。希金斯关于自我调节焦点的研究阐述了自我的适应功能、自我结构和个性之间的联系。虽然他的工作主要考虑调节焦点的情境影响,在调节焦点中也有个体差异,例如特质焦虑很可能强化抑制焦点。
?
很明显,自我调节的能力并不保证个体能够有效地从事目标。人们常常表现出自我击败和不适应的行为。如个体有时会以保护自尊的方式为自己设立失败。自我调节和目标追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自我觉知和自我表征之间的冲突有关。一些人在解决目标冲突时面临着大量的困难,他们缺乏适用于不同情境的、稳定的“真实的”自我参照,他们的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有冲突。
?(二)信息加工过滤器
?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我起过滤器或透镜的作用,世界通过自我被体验。就像个体并不加工环境中所有的视觉信息一样,个体选择性地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根据一定的优先次序组织这些信息。总之,对自我信息的加工和组织与对他人信息的加工是不同的尤其非亲密他人。人们的自我表征由认知结构或者图式组成,组织和指导关于自我信息的加工。因而,自我充当组织严密的信息过滤器。自我有四种基本的动机:精确性、一致性、社会赞成和地位、自我提高。这些动机影响着自我注意、编码、提取和行为。诺宾斯等人用四个比喻描述这些动机定向:科学家、一致性寻求者、政治家和自我主义者。
?1.科学家(精确性动机)
?
科学家的比喻假设个体力图了解自己和世界,无感情地寻求真实的信息。这一比喻起源于凯利(G.Kelly)的个人建构理论和海德(F.Heider)的早期归因理论。凯利提出,就像科学家以实验为基础形成理论,一般人使用事实和观察形成“个人建构”即关于自我和世界的理论。与科学理论一样,这些建构使人们能够解释和预测行为。一些自我理论认为,人们的行动至少部分像科学家。科学家比喻表明人们受资料驱动,无感情地寻求精确的自我认识。很明显,精确的自我表征有适应功能,帮助人们确定现实的目标,确保自己的行动与实际社会地位一致。
?2.一致性寻求者(一致性动机)
?
一致性寻求者的比喻假设个体致力于用一致的方式看待自己,力图证实以前的自我观点,而不关注现实。这一观点起源可追溯至自我一致性理论、平衡理论和认知不协调理论等。斯旺(W.B.Swann)及其同事搜集了大量证据,表明人们主动地选择和创设能够证实自我观
(self-views)的背景甚至在他们的自我观消极时也这样。例如,有消极自我观的人宁愿与对自己有不良印象的人交往,而不愿与对自己有良好印象的人交往。人们证实自我概念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选择性注意。当个体加工关于自己的信息时,他们受已有自我概念的影响,如果这些信息与自我图式不一致,他们可能不注意这些信息。罗斯(Ross)关于自传记忆的研究表明,人们选择性地记住与目前自我观一致的生活事件即他们重新建构过去以适合目前的自我观。虽然一致性寻求可能使人们的信息加工出现错误,但它在高度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是有用的和有效的。正如斯旺等人指出的那样,“稳定的自我概念就像轮船的舵,支持人们对自己在社会生活的海洋中航行能力的自信”。一致性也有人际功能,能使人们在一段时间里的行为保持一致。
?3.政治家(社会赞成和地位动机)
?
政治家的比喻假设人们力争用给他人留下最有利印象的方式表现自己。这一比喻来自于符号相互作用论、角色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的观点。这些理论强调社会交往的交互性质,即人们通过与他人交往建构和处理社会现实。在交往中,人们的行为代表公开的表现,呈现自我形象让社会评价。这些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s)的目标是融洽相处(即获得他人的称赞),获得成功(即获得社会地位和权力)。像政治家一样,人们对不同的观众是有责任的,观众把各种冲突的要求和期待加给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个人试图维持积极的公开的自我形象,这样能够提高地位,而降低冲突。
?4.自我主义者(Egoist)(自我提高动机)
?
自我主义者的比喻假设人们自恋式地歪曲信息以提高自我价值。实际上,很多自我理论认为,人们有保护和提高自我价值的动机。奥尔波特提出自我防御是一个“自然的最古老法则”,认为自我提高是与生存需要相联的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最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大量研究证明,在广泛的背景中自我知觉有积极性偏向(即自我提高倾向),包括个性特性的自我知觉、成功和失败的自我归因、控制知觉、对反馈的反应以及关于未来事件可能性的信念。泰勒(S.E.Taylor)等人提出,自我知觉表现出广泛的和持久的积极偏向,可能是由于自我提高的基本动机。自我提高偏向即关于自我的积极幻想,可以促进人们追求目标,产生积极的情绪。
?
推动自我信息加工的四个动机,精确性、一致性、社会赞许和自我提高──给人们提供了能够灵活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工具。正如平克提出的那样,“自我有许多部分,一些为品行,一些为理由。一个自我可能欺骗另一个自我,但第三个自我不时看到事实。”斯旺等人提出,各种自我评价动机组成一个等级系统,不同的动机产生于不同的加工阶段;具体地说,自我评价通过一系列认知操作进行,自我提高动机推动自我评价的第一阶段,一致性推动第二个阶段,代价──利益分析推动第三个阶段的自我评价。
?
(三)理解他人的心理
?
自我是理解他人的参照点。人们通过他人的意图、信念和愿望解释他人的行为,因为内省告诉人们,自己的行为由自己的意图、信念和愿望所推动。更具体地说,人们假定自己的行动方式是他人在同样情境中行动的方式。因而,自我觉知或者自我洞察力(self-insight),能够促进对他人的洞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解释、预测和控制
他人的能力。自我觉知能力促进以内省为基础的社会策略,如同情、移情、感激、欺骗和假装。
?
汉弗莱(Humphrey)等提出,自我觉知进化的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他人。在发展心理学中,戈德曼(Goldman)等模仿理论支持者提出,儿童通过反映自己的内部状态、情感和意图,模拟在他人心里可能发生的活动并学习理解他人。与此一致,孤独症儿童无能力理解他人所知道的、想要的以及他人的感觉,因而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显著降低。
?
反映人们的内部状态和情感的能力以及把它们投射到他人的另一种能力,是移情体验和自我意识到的情绪。人们有区分真实情绪和假情绪的能力,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知道如果自己能假装情绪,他人也能。更一般地说,自我意识到的情绪,如困窘、羞愧和自豪的作用是调节社会行为、促进复杂社会交往中的适应行为。
?
虽然自我意识到的情绪可能与适应的社会行为有关,但它们也可能是不适应的。例如,在社会交往中感到焦虑和对他人消极评价的过度焦虑可能使人感到害羞,从而降低人的社会胜任。虽然害羞产生不适应的人际行为,害羞也有许多适应后果。当社交焦虑促进对重要人际交往的准备和练习时,它是适应的,如提前计划在新学期第一天的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害羞抑制社会不接受的行为,促进在合作群体中的生存。对陌生人和不熟悉情境的适度小心有相当大的适应价值。
?
自豪情绪在一些情境中是适应的,在其他情境中可能是不适应的。在希腊神话中,自恋者(Narcissus)最终死于他过度的骄傲。从进化观点来看,自恋者以不适应的方式行动,因为他花费所有时间凝视自己的映象,忽视了与他相爱的美丽少女。罗宾斯等关于积极幻想研究表明自恋的骄傲有适应和不适应的后果。
?
害羞和自恋的例子阐述了进化观点的复杂性──自我的某些方面在一些情境中可能是不适应的,在其他情境中是适应的。由于自然选择的不同而导致出现个体差异。如在个体表现出自我提高的程度上有相当大的差异,害羞个体表现出相对低水平的自我提高,高自恋个体表现出高水平的自我提高。害羞和自恋可能是融洽相处和获得进步的社会目标之间冲突的两种方法──害羞个体易于融洽相处,寻求赞成,而自恋个体易于获得进步。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每个都是可行的策略。
?
(四)认同过程
?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由他们的社会角色确定。自我表征由多种认同组成──个人的、关系的、社会的和集体的。根据认同理论,自我的内容和组织反映社会的内容和组织。从这一观点出发,认同是内化的社会角色,反映个人在社会结构里的位置(如教师、父母、女儿)。这些角色认同规定了特定的价值和角色适当行为,人们被迫在社会相互作用中进行某种行为。人们在许多关系水平上有认同,这些认同在社会交往中被协调和建构。因此人们的认同是灵活的,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从一个交往伙伴到另一个交往伙伴是能够发生变化的。
?
所有形式的认同允许人们区分自己和他人,给人们提供了连续性和统一感,帮助人们适应复杂的社会结构。社会认同也促进个人所属社会群体的确定。在任何社会群体中,年轻的、地位低的成员可能被诱惑到其他群体中。认同感以及相关的群体内偏向和群体外损毁,可能阻止个体离开他们的社会群体。稳定的认同是有效的,对每个社会背景规则的认同使人们不必每天重新学习自己的社会角色,自我提供了个体和集体之间的桥梁。
?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
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儿出生时是没有自我与非我的分化的,因而婴儿可能会自己抓伤自己。从认知上,大致在6~8个月时,婴儿开始有对自己身体、自身的连续性的感觉。此时婴儿可以像认识不同时间的妈妈是同一个人一样,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连续“事件”。这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也是自我概念发展的基础。
?
(一)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机制
?
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他们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印度狼孩的典型事例说明,如果只有生理机能的单纯成长而缺乏与他人的交往,那么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就会受到抑制。
?
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发现,与他人交往在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中有特殊作用。他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始于通过“镜像过程”(looking-glassprocess)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looking-glassself),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是一面镜子,儿童通过它们来了解和界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库利认为,通过这种镜像过程,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不仅塑造着儿童的自我意象,而且也会通过儿童的自我概念引导行为,塑造一个人的实际自我。这就意味着,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不仅影响着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而且影响着儿童整个人的成长。
?
后来米德发展了库利的思想,并在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般化他人”(generalizedother)概念。米德认为,儿童的交往世界是广阔的,而对应于每一个交往对象都形成相应的“镜像自我”是不可想象的。他认为,儿童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不是个别的人或独特的群体,而是将他们转换成了一个抽象的一般化他人,其自我概念是在设想的一般化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基础上形成的。
?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与儿童发生交往的人对他们都有同样的影响力,儿童生活中的某些人对他们的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有着尤其重要的影响,这些人被称为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s)。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重要他人的构成也不同。在学龄前阶段,重要他人主要是家长。到小学阶段,教师开始发挥超越家长的影响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同伴的影响力也会明显增加。进入中学后,教师的影响力虽有所减弱,但仍然是学生最为看重的影响源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事实上甚至到大学阶段,教师的意见仍然会高度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这些事实表明,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长期、重大而持续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性质很难为其他途径的影响所取代。这就意味着,教师看待学生的态度和对待学生的方式是学生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处境是否积极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师不仅会对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由此而影响学生的实际自我状况与整个人生道路。
?
(二)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其他研究
?
自省能力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对于儿童的自省能力,韩进之的研究发现,3~3.5岁的中国儿童就已有近1/4开始有自我体验,以后这一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见表8-5);自我评价方面的能力发展也有类似的区别(见表8-6)。
?
表8-5学前儿童有无自我情绪体验的比例(%)
?年龄3~3.54~4.55~5.56~6.5χ2人数120120120120有自我体验
无自我体验23.3376.6748.3351.6775.0025.0083.3316.67109.25**?**p<0.01?
(资料来源:章志光,1996)
?
表8-6学前儿童有无自我情绪评价的比例(%)
?年龄3~3.54~4.55~5.56~6.5χ2人数120120120120有自我评价
无自我评价22.5077.5070.0030.0090.0010.0095.834.17188.40**?
(资料来源:章志光,1996)
?
金盛华的实验研究发现,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已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实际自我表现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
自我概念的最关键方面之一是自尊。自尊指个体对自己价值的个人判断。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这两个术语常常一样使用。虽然“自尊”有时被认为是一个单一的实体,但人们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对其评价也不同。在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自尊感。自尊感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情感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研究表明,将儿童分为高自尊感、中度自尊感和低自尊感三个组,高自尊感与以后对生活的满意和幸福感相关,而低自尊感则与压抑、焦虑、学校生活和社会关系不适应相联系。
?
绝大多数关于自我稳定性的研究集中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自尊的发展上。研究表明,自尊在儿童早期相对是高的,在儿童进入小学后下降。这一下降是由于个体对社会比较信息和外部反馈的依赖程度增强,这使儿童的自我评价更现实。另外,罗森伯格(Rosenberg)的研究表明,自尊的第二次下降出现在青少年期的转换。这一时期自尊的下降是由于青春期的成熟、思维变化以及小学到初中社会背景的变化。
?
现有文献没有说明自尊在青少年期如何形成并发展到成年期。一些研究报告自尊是逐渐上升的,也有研究报告没有变化,也有研究报告自尊逐渐下降。这说明自尊是复杂的,复杂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性别差异。男孩和女孩对文化压力的反应不同,两性常常在青少年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例如,纵向研究发现,在14~23岁期间,男性的自尊倾向于提高,而女性倾向于下降。在一项横断研究中也发现青少年期的性别差异。研究报告,女性在初一年级后自尊开始下降。最后,元分析发现自尊的性别差异第一次出现在青少年早期。
?
关于成年期的研究很少,但也有一些一致的研究结果。几个研究报告成年期自尊逐渐提高,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加。例如,研究报告,从成年早期到成年中期的20年间,自尊是逐步提高的。然而,成年期自尊的提高不可能持续到老年。研究发现,积极的自我概念到成年中期一直在提高,在成年晚期(60岁以后)开始下降。
?
五、自我研究的新趋势
?
(一)作为个性理论中核心建构的自我研究的转变
?
在科学心理学的早期,自我是许多关于人的理论的必要部分。实际上,许多关于自我的“经典”解释来自于上半世纪最有影响的理论家:詹姆斯、库利、米德、麦独孤、墨菲、奥尔波特。在这些关于人的概念中有三个基本的主题。(1)自我作为社会行为和个性的根本,许多早期理论家试图把自我过程与其他基本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因而,把自我看作是协调有机体的复杂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执行者。(2)许多观点强调生物和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自我的形成受天性和养育的影响。(3)从进化和机能主义观点定义自我。早期理论家大多都主张进化思想。尤其詹姆斯对意识和自我的起源和功能进行了自然主义解释,认为有意识的心理生活通过自然选择出现,因为它给物种某些生存和繁殖的利益。
?
当代自我研究离开了早期个性理论中强调的三个主题,研究者从自然主义观点转到自我作为社会和文化建构的观点。这一转变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自我的个性理论经不起实验研究,它们包括难以操作化的模糊概念。因此,自我研究者转向中间水平的模型和能被实验研究的概念,包括自尊、自我归因、期待、社会比较以及对反馈的反应等等。而且,与传统个性理论相比,许多当代的自我理论和模型关注特定的过程或结构,并不试图把自我整合进更广泛的心理功能概念中。这些理论和模型在过去几十年里迅速激增,产生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结果,促进了人们对自我的结构和内容及自我知觉过程的了解。
?
(二)神经生理学研究的兴起
?
最近,研究者对自我的研究兴趣恢复了,有趣的是,这一转换不是由个性和社会心理学家所带头。许多来自于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开始探讨自我这一难题。神经科学家研究意识和主观体验的神经基础提出自我如何产生于大脑的活动。情绪研究者包括勒杜(J.E.Ledoux)和戴维森(R.J.Davidson)探索感情体验的神经基础发现大脑如何兴奋的事实,对自我研究者有深刻的意义。图尔文(E.Tulving)等记忆研究者讨论记忆的各种形式(如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与自我体验的关系。精神病学家克雷默(P.Kramer)讨论与精神药物有关的神经生理变化如何显著地改变个人的自我感觉。分子遗传学家哈默(D.Hamer)认为最近把特定的基因与个性特质相联的研究对研究自我认识有重要意义。还有研究者提出,自我是大脑的物质
活动产生的一种幻想。进化心理学家讨论自我如何进化,它的适应功能是什么。神经学家萨克斯(O.Sacks)的案例研究,生动地阐述了神经学疾病如何深深地破坏自我认同。对心理理论研究者研究了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了解的发展,精神病学家关于孤独症的研究,提供了对思维的大脑部位理论的了解。因而,关于自我的基本问题在传统的个性和社会心理学之外的广泛领域中正在进行研究。
?
自我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大脑。如果人们没有大脑,就不会有自我。神经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以电信号为基础的方法:EEG(脑电)、ERP(事件相关脑电位)、MEG(肌电图)以及那些以功能成像为基础的方法:PET(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术),允许人们更准确地测量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例如,fMRI提供了绘制大脑活动的方法,允许研究者看到个体在执行认知、情感或行为任务时,大脑的哪一部分在“活动”。研究者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对健康人以及神经受伤者的大脑进行成像研究。
?
个性和社会心理学家也开始使用这些方法。卡乔波(Cacioppo)等使用ERP考察态度形成期间的大脑活动。卡特(C.S.Carter)及同事研究了依恋与亲和行为的神经基质。戴维森考察了大脑前额区的不对称性与行为趋近和抑制系统的关系,他使用许多神经科学方法探索对情绪刺激的反应和感情风格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戴维森的研究表明,反映个人及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可能反映前额皮层的进化过程。
?
虽然社会现象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但可以看到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会迅速发展,也会产生有许多方法。例如,语义记忆(自我表征的基础)和情景记忆(自传记忆的基础)有独立的神经基础,只有情景记忆完全依赖于海马。语义提取激活左额叶,而情景提取激活右中颞叶(包括海马)。自我研究者探索回答问题“你害羞吗?”是否激活左额叶区,因为特质知识储存在语义记忆中,而回答问题“当你遇到陌生人时感觉如何?”可能激活左中颞叶,因为它包括情景记忆的提取。同样,自我记忆的提取很可能有情景和语义内容,可能激活两个区域或许先激活右区然后激活左区。
?
总之,这些例子阐述了大脑影响自我过程以及个性的各种方式。自我研究的神经科学的最终目标是理解大脑如何产生自我觉知和自我表征。这一目标是复杂的,因为与其他高级心理机能一样,自我过程很可能产生于多种大脑区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不管这些问题多么复杂,研究者开始把神经科学观点整合进心理学领域。虽然人们在了解主观体验和自我表征的神经基础方面仍然有一段路要走,但新的神经成像方法为自我研究者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
篇十: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经典范文自恋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1.引言
自恋是人格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精神病理学家艾理士和纳克最先使用narcissism一词概括病理性的自恋,弗洛伊德在其1914年出版的论文《论自恋》中则首次系统的论述了自恋这一概念。临床领域,自恋被认为是一种人格障碍。美国精神疾病分析统计手册第三版
(DSM—III)中首次将自恋列为一种独立的人格障碍。在非临床领域,自恋则被看作是一种长期性的、形式多样的人格构造,是个体长期将心理注意力倾注于自身的一种心理状态。自恋者具有高度自我关注、夸大的自我重要性,优越感、特权感以及人际利用性等特点。关于自恋的结构有两形式说和连续体说,国内学者郑涌和黄黎的研究表明,自恋存在隐性和显性两种形式。显性自恋指渴望维持一个不平凡的自我形象,有很强的表现欲,强烈需要得到来自他人的钦羡。显性自恋与高自尊和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相联系。相反,隐形自恋将夸大感隐藏在潜意识中有自卑感,隐性自恋者自信心脆弱,外部表现为敏感、焦虑同时希望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同。不管是哪种自恋形式,其本质都是相同的,即都是将注意力专注于自身,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自己受到他人重视。可见自恋者始终是把自己放在首要位置,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以此来获得满足感和虚荣心。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关系。自恋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较少能为别人着想,而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因此自恋对人际关系的质量和模式都会有一定影响。人际关系是自恋的一个重要的因变量,人际关系受自恋人格影响深远,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结合中西方国家关于自恋与人际关系研究的结果,探析自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展望。自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涉及共情、自我建构、自我提升和亲密关系,在亲密关系中自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依恋模式、恋爱风格和恋爱满意度上。
2.自恋与人际关系
2.1自恋与共情
共情能够缩短人际距离,从而提高人际交往水平。自恋者由于高度的自我关注,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得自私、爱自我表现,忽视他人需求从而影响人际关经典范文
经典范文
系的质量。另外,为了维持自身完美的形象,他们通常不愿意自我暴露,同时由于自恋者高度的自我关注,从而没有将多余的注意力用来关心他人,因此,自恋者的人际关系大都处于浅层次的交流水平,很少有能够深入交流的对象。很难获得深入、亲密的人际关系。
自恋者无论在认知还是情感上都很难做到与他人真正共情。例如,周晖和张豹等人的研究证实了自恋者的共情能力很弱。该研究采用自恋人格问卷、高敏感性自恋量表和人际反应量表随机测查被试,对被试的自恋水平和共情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显性自恋和隐形自恋都与观点采择显着负相关,而观点采择体现的是共情的认知成分,这即表明自恋者在认知上是不能与他人有效共情的。该研究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显性自恋与共情关注无显着相关,隐性自恋与个人忧伤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个人忧伤体现的是自恋的情感成分,这就是说,是他人所处情境会引发隐性自恋者相关情感上的体验,这可能是因为隐性自恋者对情绪体验高度敏感,他人的情绪也能引发自身的深刻感受,实际则可能是因他人处境而引发的一种自怜行为。因此,显性自恋者和隐性自恋者在情感上对他人所处情境的反应虽有所不同,但其本质仍然相似,即并非真正关注别人和体验他人感受
总之,共情需要对他人密切的关注,感受他人所处的情境,从而真实体会他人的感受。自恋的核心特征是高度的自我关注,自恋者将注意力都倾注在自身,很难做到站在他人的角度替别人着想,真正去关心他人的情绪和处境。因此,自恋被描述为一种需要钦羡、缺乏共情能力的人格特征
(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inDSM-5)。
2.2自恋与自我建构
自我建构
(self-construal)是指自己对自我形象的描述和说明。目前关于自恋和人际关系的研究都比较重视自我构建,并将其视为个体与他人关系研究的一般模式。显性自恋者和隐性自恋者的自我建构过程并不相同,这是由他们的特征决定的。显性自恋一般表现为夸大、自信和乐观,显性自恋者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性自我表述一致,例如,国外研究者Markus指出独立性自我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性、个人主义、自我中心及自我中心的态度倾向。隐性自恋表现为脆弱、悲观,及自我怀疑,隐性自恋者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其自我形象的建构很经典范文
经典范文
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的评价。因此,隐性自恋者表现为依赖性的自我建构。ElkeRohmann等人采用自我建构量表
(self-construalscale)对124名被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显性自恋与独立感呈正相关,倾向于高自尊;隐性自恋与独立感呈负相关,倾向于低自尊。进一步分析表明显性自恋与独立的自我构建正相关与依赖性自我构建负相关,即在显性自恋量表上得分越高的被试对自我形象的描述越独立,不受他人影响;隐性自恋与依赖性自我构建正相关,与独立性的自我形象零相关,即在隐性自恋量表上得分越高的被试对自我形象的描述越依赖他人,易受他人评价影响。该项研究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即隐性自恋对自我构建的过程有重要意义。通常认为在人际中的自我建构更倾向于隐性自恋,这是因为人际间的自我建构暗示了心理脆弱和焦虑敏感,为了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们不得不担忧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意见,从而对自我形象的描述也部分依赖他人的评价。
综合研究者们在自恋与自我构建方面的研究,不难看出自我构建对人际交往有重要意义,独立性的自我构建者一般有稳定的自我形象,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得较自信、有主见,行事独立,在人际交往的初期阶段比较有吸引力。但因其强烈的表现欲会令他人感到强大的压力,同时显性自恋者的观点固执不易妥协,易引发与不同观点者间的冲突。依赖性的自我建构者其自我形象一般受到社会关系和谐,人际交往适应和团体服从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出妥协、服从,自主性不强,依附于群体或他人。这样在团体中隐性自恋者通常扮演着和平者的角色,较顺从团体意见,对团体的依赖性强烈。这也就是说,依赖性的自我构建通常有利于团体间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也说明隐性自恋在持续性的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3自恋与自我提升
自我提升是人们追求积极自我意象的驱力,其核心假定在于人们有一种增强自尊、提高个人价值感,寻求积极自我认识、避免消极反馈评价的需要,具有自我提高和自我保护的功能。刘肖岑,王立花,朱新筱认为自我提升是个体提高自我概念,夸大自身品质的一种表现。一般来说为使人际交往开展得更加和谐顺利,人们会努力去证实原有的自我概念,避免获得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反馈。通常认为自恋者有很显着的自我提升倾向,但是实证研究表明在与同伴合作中自经典范文
经典范文
恋者倾向于把成功任务结果归结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却不归因于同伴的能力和努力。高自恋者有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向,在工作中倾向于夸大自己的作用,从而有意提高自我形象。自恋者一般还用策略性的社会比较来实现自我提升。自恋者通常选择下行社会比较来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因为这样能让自己有更多的优越感。LauraM.Bogart等人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高自恋者从向下的社会比较中体验到增强的积极情感,而从向上的社会比较中体验到增强的敌对意识。另外,通常认为喜欢自己的人会给自己提供积极的人际反馈,所以自恋者往往乐于选择和喜欢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得到他人认可的需要。
这也就是说基于自我提升的需要,自恋者会选择与有益与提升自我形象的交往对象建立人际关联。他们一般会选择比自己较差点的人做朋友,这样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同时以己之长较彼之短能充分满足自恋者的虚荣心。另外,通过镜像自我人们也能实现自我提升,因此自恋者喜欢选择和成就卓越的人建立某种程度的关联。例如他们通常会说“我和某知名伟人是亲戚关系”,“某着名作家是我的校友”等等。自恋者把自己和名人联系起来,以此提高自我形象并获得来自他人的钦羡。自恋者有强烈的自我提升需要,因此他们的人际交往对象都是有利于表现其优越的自我形象,或有利于提高自身地位。这样他们通常喜欢和两种类型的人建立关联,即综合条件差于自身的人和综合条件极其优越的人。
3.自恋与亲密关系
3.1自恋与依恋模式
在亲密关系的发展,中自恋的影响主要涉及依恋模式和恋爱风格。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与引起病理性自恋的一些外在环境因素间存在很大差异,如儿童虐待、躯体忽视、不正确的教养方式等。有研究表明,隐性自恋与童年虐待和不当教养方式呈较显着关联。这样通过分析自恋者的形成因素,人们可以预期自恋的两种形式在成人间的人际模式,即依恋模式和恋爱风格。依恋模式一般认为有两种,即安全型的依恋和焦虑型的依恋。安全型依恋表现为与亲密伴侣之间保持感情上的距离,强调个体独立性和自主意识;焦虑型依恋表现为对恋爱关系终结的担心、忧虑,害怕自己付出的情感得不到回报。显性自恋倾向于安全型依恋模式;隐性自恋焦则倾向于焦虑型的依恋模式。显性自恋者具有很高的自尊、比较自我钦羡、有很强的自我意识,独立性强,这些特征使得其在亲密关系中处于情感封经典范文
经典范文
闭状态,要求保持很强的个体独立性,不关心亲密伴侣的需求,即使在亲密关系中自恋者实质上仍是希望得到对方的崇拜和关注。显性自恋的个体不愿意卷入亲密关系的深度交流中,或许这是由于他们害怕过多的自我暴露会让其失去在对方心中完美的形象。他们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别人面前喜欢拥有优越感,希望通过人际距离来维持自身高高在上的形象。隐性自恋者的核心心理特征是缺乏自信心、脆弱敏感,容易焦虑、自尊较低。因此在亲密关系中隐性自恋者极度缺乏安全感,担心被拒绝,同时对自己的付出不能得到及时回报感到愤怒。所以,隐性自恋者在亲密关系中倾向于索取,只有对方的关心和呵护才能消除他的焦虑和敏感,显得比较神经质。自恋者的依恋模式很难是对等的,他们对伴侣的关心都不够,较为关注自己的心理需要,这通常带给他们的伴侣很多困扰。
3.2自恋与恋爱风格
加拿大学者JohnAlanLee区别了六种恋爱风格:浪漫式恋爱、游戏式恋爱、命令式恋爱、友谊式恋爱、狂热式恋爱和利他式恋爱。不同水平的自恋其恋爱风格也有差异,国外的研究者ElkeRohmann证实了自恋与游戏式恋爱显着关联。ElkeRohmann等人通过对91名处于恋爱关系中的被试的研究证实,显性自恋与游戏式恋爱、浪漫式恋爱和指令式恋爱呈正相关。即显性自恋者的恋爱常常是游戏式的,他们倾向于一见钟情式的热烈与浪漫,对伴侣有强烈的占有欲,但是没有责任意识,他们重视的是一时的新鲜和满足感。ElkeRohmann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隐性自恋倾向于占有式的恋爱,并且他们的恋爱是基于愿意奉献的基础上的,强调浪漫感。Eumann和同事的研究指出隐性自恋与游戏式恋爱、命令式恋爱、狂热式恋爱都呈正相关。
总之,自恋程度越高的个体越缺乏承诺与亲密感,在恋爱关系中只有激情和性冒险。隐性自恋者在恋爱关系中亦追求浪漫和激情,但是由于他们的自尊较低,所以对伴侣的依赖强烈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威胁很敏感,即占有欲强对情敌
(或许是潜在的)的嫉妒极为强烈。某种程度上隐性自恋对恋爱关系的高度重视和乐于付出可以提升恋爱质量,但是过分强调激情也可能威胁到亲密关系的维持。隐性自恋与焦虑高度相关,并且在人际交往中防御感强烈,即隐性自恋者害怕亲密关系破裂,注重维持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在依恋模式和恋爱风格中均有体现。这应该是因为隐性自恋者在发展人际关系中始终持有焦虑的态度,担心遭遇拒绝经典范文
经典范文
或关系破裂,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在行为上更倾向于主动维持亲密关系或友谊关系。因此研究者认为,隐形自恋对恋爱关系的维持与提升有重要作用,能更好地预测恋爱风格。对此国内有学者提出质疑,杨良群,陈彦宏的研究指出大学生隐性自恋与恋爱满意度存在显着负相关,隐性自恋的易感质、特权感与恋爱满意度有高度负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隐性自恋负向预测恋爱满意度。由此可见,研究者对自恋和恋爱关系上的观点尚未达成一致,还有待后来者的继续探索。
4.研究不足与展望
综上所述自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般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中。自恋者高度的自我关注使其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不利的一面,人际关系的质量和深度都受影响。共情是缩短人际距离的核心因素,而自恋者的共情能力较差,这为自恋者的人际关系困扰研究打开了一个新视角。自我构建是人际交往里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提到隐性自恋的自我建构大多呈依赖性,显性自恋的自我构建呈独立性。然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倾向于将自身与集体联系,重视群体生活,自恋在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下对自我建构的作用是否有差异?这需要结合中国的本土文化,进一步展开实证研究。目前国内关于自恋与人际关系的研究十分少,大部分研究都是以欧洲文化为背景的。因此,今后的研究应着重本土文化,反映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
有研究者发现适宜程度的自恋对人际关系的维持有一定积极作用。例如有研究发现,在恋爱关系的发起过程中,非病理性自恋者善于表达主动权,并且其表现出的行为比较自信,他们的约会对象也认为他们更加迷人更有吸引力。隐性自恋者在群体中表现出较强的妥协性,对群体的依附感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可能是因为隐性自恋的夸大感和自我钦羡都是潜意识的,外在表现为敏感和焦虑,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维持,在团体中更倾向于服从,有强烈的与他人交往的倾向,需要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从而在某些方面有利于展开人际交往行为。本研究从自恋的两形式角度着手,发现自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积极功能,隐性自恋的某些方面有益于人际关系的维持与和谐,比如在亲密关系中隐性自恋就更益于维持恋爱关系。W.K.Campbell和S.M.Campbell在其情境强化模型理论中提出,自恋者的积极自我概念、情感以及自我提升有利于其行为表现。周晖与张豹等人的研究也发现自恋与人际适应存在经典范文
经典范文
正相关。但也有研究者对此表示质疑,自恋人格对人际关系具体有何作用,则需要得到更多实证研究的进一步证实。本研究认为正常程度的隐性自恋能在人际交往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存在正向功能,这是以往的研究中不曾关注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展开自恋与人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能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对自恋与恋爱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展开更多的实证研究,以探析自恋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从而为现实中的人际困扰辅导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经典范文
篇十一: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新解该文从自我意识发展的轨迹来诠释中西方自我观的差异。认为从自我意识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中西方自我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心理学将自我视为精神发展的核心,是“惟我”的;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则认为执着于自我将阻碍个体发展,心理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对自我的超越,因而是“无我”的。自我研究方法的差异,表现为寻找自我实体的西方实证方法与可以深入自我背后本源的东方式禅定。
标签:惟我;无我;实证;禅定
引言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加深,自我与文化的关系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近几十年来,Markus(1991)等人对于文化与自我的研究日益成为自我研究的一个主流方向。在其理论中,个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与独立型自我/依赖型自我是两套重要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不同的文化即个体主义文化与集体主义文化分别对应不同的自我结构: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西方人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独立的自我,而东方人则把自我看作是依赖于他人而存在的。这种把中西方文化分别界定为集体主义、个体主义的观点已被多数跨文化心理学家所接受,而独立型与依赖型自我结构理论也已成为目前自我研究领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
以上两对范畴均是从自我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即内、外部关系)角度来区分中西方的自我,这种横向的静态比较只是中西方自我差异的一个部分,并不足以显示全部。因此,文章提出另一个角度,即从纵向的动态过程——即个体心理发展的轨迹来诠释中西方自我的差异。在物质一心理一意识一自我意识一阿赖耶识(即无我境界)这一心理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西方心理学站在自我的层次,以自我为立足点来研究自我,因此是“惟我”的;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则超越自我意识,站在更高层次上研究自我,因而是“无我”的。所以说,中西方自我观不仅表现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独立自我/依赖自我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一种“惟我”(关注自我意识)与“无我”(超越自我意识)的差异。
“惟我”与“无我”:自我发展阶段的差异
从心理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中西方自我明显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心理学将自我视为心理发展的核心,追求对自我的完善,因而是“惟我”的;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则认为执着于自我将阻碍个体发展,心理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对自我的超越,因而是“无我”的。
2.1“惟我”的西方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便呈现学派林立的局面,但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取向的实证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取向的现象学心理学,自我研究同样
遵循着这两种范式。然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无论哪种范式均显示出“唯我独尊”的特色,即强调时刻有一实体自我在主宰着个体。
西方心理学对于自我的研究范式之一是科学取向的实证路线。实证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找到自我的生理机制,其典型范式就是神经科学模型的自我研究。这一模型最普遍的策略是将自我视为某种特定大脑加工过程或某个特定的大脑功能区域,(自我)意识就是一种感觉,而感觉就是神经模式。因此这一研究主张自我其实是一个物理实体,在大脑中确实存在某种形式的持续的自我,它是我的体验的主体、做出我的决定。在这个模型中自我的持续性是真实的,它以神经系统延续性为基础。总的来看,在西方心理学流派中,不论是新行为主义认为自我在刺激与反应之间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还是认知学派主张人的头脑中存在一种“自我图式”,自我实证研究归根到底都是在执着地寻找一种实体自我。
自我研究范式之二就是人文取向的现象学路线,其典型范式是精神分析。可以说精神分析对自我的研究是最深入的,精神分析关于自我理论的惊世骇俗在于,它在强调笛卡尔理性(即自我)的文化传统中提出了只有非理性“无意识”(本我)才是人的精神主宰。但是经典精神分析的这种思想并未一以贯之,到了安娜·弗洛伊德的新精神分析时代,就从“本我”转向对“自我”的研究。然而精神分析的独特价值就在于无意识,后精神分析时代的代表人物拉康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力图唤醒人们对“无意识”(本我)的重视,提出了“回归无意识”的口号,这其实是对笛卡尔式以自我(意识)、理性为主体性的一大超越。但拉康最终还是以理性思维来分析这一实质是非理性的实体性,即认为潜意识是语言的结构,企图使模糊不清的潜意识科学化、结构化、语言化。这是西方文化不可避免的终结点,也最终限制了西方心理学在自我领域的再深入,阻碍了自我本质的呈现。从精神分析自我研究一波三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西方心理学试图对自我的突破,但这种突破仅是一支流而非主导,这一局面从强调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人的潜能的“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的寂寥境地中可见一斑。
总之,自我或者说自我意识就是西方个体及社会心理得以建构和延续的基石。西方心理学自我研究的中心是探讨“自我到底是什么?”,它是以自我来研究自我的。
2.2“无我”的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
与西方的“惟我”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皆追求对“自我”的超越。所谓中国式自我似乎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我,因为它基本上不允许本我、小我、私我的存在与暴露,基本上一开始就朝着一个承载着巨大超我的目标在前行。构成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主体的儒道佛三家,在“自我”这一主题上均表现出“无我”的特质。
“无我”表现在儒家就是通过“克己”来实现“舍小我而成大我”的理想人格。儒家的“自我”只有在整个社会关系大背景的参照系统下方能存在,“自我”存在于与他人、集体的各种关系中,是为他人、社会而存在的,离开了社会关系,失去了社会定位,自我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中国人对于“我”的自称常常是相对于他人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家确是“无我”的,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中国文化,他不分什么人我界限,不讲什么权力义务,所谓孝悌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
“无我”体现在道家就是通过“心斋”“坐忘”来成就“忘我”的超然境界。道家认为真正的“自我”,是本来、最初的我,它无欲无求,一切顺其自然,如同初生的婴儿。但由于外界影响、个人欲望,加之所谓的知识与教化,这个真实的“自我”逐渐歪曲了。因此要获得真正的“自我”就必须与外世隔绝,忘却本我欲望,还“自我”真面目。庄子之“吾丧我”就表达了“无我”的含义,即真我(“吾”)的获求必须通过摆脱形体之我(“我”)的束缚来达成。概而言之,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在自我问题上的一个共性就是:无我。
然儒道释三家的无我又有所不同。前两家均是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来演绎无我,只不过儒家舍“小我”成“大我”,重视的是人格道德层面;道家弃“假我”成“真我”,关注的是人格的审美层面。而唯独佛家把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中的无我思想发挥到极致。在佛家看来人生诸多烦恼皆源自“我执”,唯有通过禅定彻底泯灭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我”,才能显现真如本性而成佛。佛教理论认为,人的意识可分为八层,前六层相当于西方心理学的意识,而在意识背后还有第七识(也称“末那识”)、第八识(亦称“阿赖耶识”)。自我产生的根源就在“末那识”,因为它具有“俱生我执”的特性,即生来就具有“我执”的特性,也就是说它把自己可意识到的一切执为自我,时刻追随且永不放弃。因此在佛教看来凡夫与圣者的唯一区别在于:凡夫终生受到自我意识(末那识)的控制,时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成佛(即觉悟之人)就是摆脱自我意识的控制达到精神的至高——作为心之本体的阿赖耶识。
去除佛教“无我”之宗教出世色彩,它所表达的是更深刻的心理学内涵:心理的发展确如西方心理学所展现的,是一个由物质——心理——意识——自我意识的不断上升进程,但自我意识并非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精神之至高境界恰是“无我”,正如荣格所言自性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是精神的本质,自性是脱离意识的片面性重新与无意识的统一。显然荣格的自性与佛家的“无我”境界颇为一致,众所周知荣格包括自性在内的许多关键性理论完全源自佛教思想。
然而,回归现实却存在一个悖论——何以“惟我”的西方人相较“无我”的中国人更多地具备公平、博爱等公民素质。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无我”作为精神发展的最高峰,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尤其是佛家所要求的进入阿赖耶识层面更是凡夫难以体验的。对于自我最高境界的追求一方面造成了早熟的中国文化,催生出一整套有关“无我”的修养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普通大众将“无我”精神“束之高阁”,且不得不在实际生活中采用“实用主义”态度。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由上至下”模式的一种弊端,即一些人连起码的自我修养也一并放弃,实现“无我”境界的永远是凤毛麟角。相较而言,西方文化“由下至上”模式关注在意识层面研究自我,意识层面的自我有利于众生去把握与体会。从这个意义来讲,西方的“惟我”相对于中国的“无我”更易为普通大众所接受。
实证与禅定:自我研究方法的差异
“科学自我研究之父”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认为客我受制于主我,只有主我才是自我的主体,才是最纯粹、最本质的自我。但他认为心理学只能研究客我,而作为客我背后的深层次的自我——主我,只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对此,深受佛学影响的熊十力曾批评西方心理学只研究“习心”(即客我层面的心理活动),而要真正揭示心理实质必须研究“本心”(即主我的心理活动)。那么为什么西方心理学认识到主我的重要性却又放弃对它的研究,而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则可以深入到自我产生的本源——末那识?答案的关键在于研究方法的差异。
3.1实证的研究方法
西方自我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心物二元论”,这必然导致其采用主客二分式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证研究。可以说,心理学正是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确立了自己的科学性质及其地位,于是实证的方法就成为衡量心理学学科科学性的基本标尺。实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强调客观性与可验证性,方法中心,元素主义以及还原主义等。在研究自我时,实证主义者同样遵循这些规则:例如,客观分析构成自我的元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詹姆斯主我与客我的划分,还有认知学派认为自我概念的要素就是“自我图式”,自我是由一系列的自我图式组成的;再者,试图用生理还原论把自我回归为个体的一种生理机制,如新行为主义者把“自我”作为个体内部的一种调节自我行为的生理机制。最典型的就是如前所述的自我神经科学模型研究;此外,企图通过编制量表对自我这一主观性极强且复杂多变的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测量,如Marsh(1983)等人在模型理论基础上编制的SDQ(SelfDescriptionQuestionnaire)量表等,试图像自然学科那样建立关于自我概念的模型。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适合实证分析,尤其是在自我这个意识研究的最高领域中,大量的实证研究都不能最终探索到“自我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其中质疑颇多的是测量在自我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表明测量自我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自我是一个警戒中心,而且又有可能装假,或者只拿出‘自我’认为可以给别人看的部分‘自我形象’来做出反应”;另外,神经科学模型的自我研究到目前为止仍无法解释处在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和稍纵即逝的神经活动中的这一大堆神经元,为什么是持续体验着的自我这一问题,因而陷入困境。这些都让西方的实证研究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而所有这些未能解决之问题都是由于“实证主义者视经验为认识的基础,将认识局限于经验范围之内,坚持对经验进行描述的科学理想,认为只有经验证实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从而放弃了人类知识中那些未能经过经验证明但仍然存在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虽然这种研究理路在对待自然物研究上是必然的、可行的,但一旦进入主观世界、精神领域则会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我如何研究我的悖论。因此,西方心理学史上学者们不断地批判内省的种种缺陷,但却从不可能将之从心理学研究中完全剔除掉。其实更大问题在于内省在意识研究中确实存在着无法克服的漏洞,因为内省法用在意识活动中,就是要用意识去意识,于是就会导致逻辑上的无穷回归,“由于自我意识的自指性,任何分析实验的手段对于这个自我的把握都是无济于事的,所谓‘觅心不可得’”。于是在研究方法上有先天的缺陷西方心理学便一直延续着在主与客、心与物之间的徘徊不定。
3.2禅定的研究方法
如果说西方心理学受制于实证研究方法而无法深入到自我的深层,那么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可以实现对自我根源的系统的分析则得益于其心物不二的逻辑前提。基于这个前提,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运用的方法是东方式的禅定。
禅定是一佛学名词,乃梵汉合璧,由梵语禅那(Dhyana)的音译“禅”与三摩地(Samadhi)的意译“定”合成,意思是寂静的审虑。智慧生于静定,禅定作为一种通过意识的自主控制达到知自心的训练技术,是佛教心理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该文认为禅定是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而不仅属于佛教心理学。以儒家为例,其养气之道实则是一种从道德修养人手,以道德完满为旨的修心术,“即一种有特色的瑜伽,伦理本体瑜伽”。儒学大师身心修养功夫极深,且自成规模。“儒教中无论程朱或陆王派,都吸引了佛教的禅定的方法,他们提倡的主敬、慎独均无异于坐禅”。道家更是借助佛教禅定的思想将早期的肉身修炼,提升到通过“坐忘”、“定观”、“思道”实现“与道合真”的精神境界。
总之,禅定作为一种不同于西方实证的特有方法,不单是一种心灵觉悟、道德修养之法,更是觉知意识、认识自我的最佳途径。当然,在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中将禅定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并予以系统阐述的依然是佛教。文章归纳出禅定的3个主要特点。
首先,禅定是主客体的统一。佛教认为要以心观心绝不能采用主客二分的思路,即以主我认知客我,而恰恰是要解除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监控。在佛学看来自我的深层“是可由理性认识之外的另一条认识渠道所体证的,佛学认为这种证实相真如的能力,乃人先天本具,不过被名相分别的通常认识活动所遮盖而未得显现,一旦以禅调心,离却概念分别及主客二元化的心理活动,便于可以本具的超越性觉性(智)直觉真如,这就是‘内自证’”。也就是说,不把自我看作是所知的客观对象被认识,而是作为能知的主体自身。第二,禅定是对言语概念的舍弃。认为以语言概念为载体的自我理性思维正是妨碍自我本质呈现的迷障,正如GenjiSugamura所言:“佛教,尤其是禅定,目的就是为了超越逻辑,企图否定一切形式的概念化”。故“禁语”(指修行中禁止一切言语活动)是佛教修行中必经的一种手段。而把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的中国化佛教禅宗,更是不立文字、直心而行、不执著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禅宗强调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做到主客融合为一。认为通过自己亲身体悟最终洞观其本质,即所谓“明心见性”,只有这样才能顿悟而获得自我的真谛。第三,禅定既非经验亦非超验。禅定这种独特的修身方法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能体验的,但是又绝非是超验,因为它确是无数参佛者的真实体验。即使在佛家的最高境界——无我的涅境界中,有些学者也认为是由参禅者根据佛学典籍一步步获得的。正所谓“所有经律论三藏都是崇尚实验,指示实验的。……真正的科学家,走出书室,便到实验室;做完了实验,便回到书室,再把实验的结果,分析探讨,以与理论相印证。真正的佛学家也是如此。阅经看教之后,便入佛堂,或静坐参禅,或注想作观,或修律仪,或修密行,或念佛,或做种种佛事。功行完毕,则又阅读经论,或参访善知识,以求印证”。
二千年中华历史中诸多古德大家以自身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禅定在意识训
练、自我深层觉知方面的卓越功效。禅定具备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对语言的舍弃、既非经验又非超验等诸种特性,使之在自我研究领域实现了对西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补充与超越。
篇十二: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自我个性分析报告1800字人格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人格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幸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自我个性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个性分析报告1性格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成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全面的分析也尤为重要。如果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性格,给性格一个很好的定位;进而从各种因素中培养自己的良好性格,那就能够把握成功,把握命运。本文通过对自我性格的分析,找出了自己性格的优点,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性格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我性格完善方案,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通过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懂得了如何全面掌控自己的性格、调控自己的情绪、塑造自己的人格以及培养自己的品质。这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有着重大的意义。
根据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本人性格特征主要倾向属于研究型,这类型的人具有分析、谨慎、批评、好奇、独立、聪明、内向、条理、谦逊、精确、理性、保守的性格特征,基本符合个人性格特征,但并不完全符合,因为我的性格总体来说我的性格还算是活泼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从小比较独立,生活上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但是也乐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得比较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情况下,也保持沉默。
/16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我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智力水平还行,思维比较敏捷,头脑算灵活,学习理解能力可以。平时轻松愉快,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对人对事非常热心,但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能较好地平衡理想和现实,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会考虑现实可能性,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一般情况下能够脚踏实地,但有时也会陷入幻想。我喜欢结交朋友,待人比较真诚坦率,但也不会过于轻信或感情用事,你给我一份真诚,我便给予你一份信任。有时依赖性很强,缺乏主见,在集体中容易随大流,常常放弃个人的意见而随声附和以赢得别人的好感,需要追随团体来维持自信,对是忠实的追随者。
一般情况下,有较好的自制力,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但在少数情况下,由于缺乏耐心,也可能会出现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情况下,我所体验到的紧张程度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的去处理事情,但是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做出一些不可理解的举动。
目前,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人的性格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仰郁质四种,其性格特点分别是:
第一,胆汁质型:性情急噪,神经系统坚强,不怕困难,缺乏自制力,缺乏持久而有系统的进行工作能力。
第二,仰郁质型:多愁善感,神经系统较敏感,仰制性较强,固执而容易生气,不善于交际,不能禁受长期的紧张工作。
/16第三,多血质型:见异思迁,神经系统坚强,感觉和行动都是均衡的,活泼好动,善于交际,能适应各种情况,常常容易作出妥协。
第四,粘液质型:性情孤僻,感觉和行动是均衡的,表情不显于色,感情稳定,反应迟钝,难适应生活条件的改变,工作埋头苦干。
根据上述性格特点分析,我属于多血质、粘液质的混合性格。多血质的性格的典型特点就是情绪不稳定,在情绪反应上表现为快而多变,但不强烈,情感体验不深但很敏感。而根据情商测试结果来看,我能够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但有时会忽视他们,不知道这对自己的幸福是多么重要。的确,在生活中,我常常会有一种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感觉。而由于混合粘液质性格,做事情常常能够做到深谋远虑,做事谨慎,一丝不苟。
通过思考,我认为我的性格优点主要表现在:乐观积极,开朗爱笑,脾气温和,有和人沟通的耐心和诚心,善于聆听也喜欢表达,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且具有十足的责任心,价值观的包容度比较大,洞察力较强。缺点表现为:做事情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时常半途而废。
对于自己的性格完善,要努力弥补自己的缺陷。学会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要三心二意,培养更加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发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选择了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努力的去完成;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做事尽量避免情绪化,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通过对自己性格的全面分析,我更加明白自己性格方面的优缺点,也有了明确的完善方案,让我明确了自己今后的路途该如何走下去,也让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16个性分析报告2通过自我人格测验,结果为多血质12分,胆汁质3分,粘液质4分,抑郁质-9分。单单从结果上来分析,本人的气质类型为一般型的多血质。根据书本上对于多血质气质类型的描述,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感,表情外露,反应迅速,善于交往,适应性强,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做事缺乏持久性。(活泼型)
我觉得该测验结果不完全符合我对自己气质、性格的认识。根据该分析报告的要求表明,得分在20分以上者为典型气质类型,10~20为一般气质类型;而多种气质类型的得分相当时,就可以划为混合气质类型。我个人还是倾向混合气质类型,因为我个人的行为习惯上许多与粘液质表现相符合。粘液质:安静,稳重,沉着,善于忍耐,但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反映较慢,不够灵活,因而比较固执。我个人举觉得此项也比较符合自己。
为什么会出现气质类型测验结果的差距呢,个人认为是由于个体差异的缘故。
人格分析报告,是由国外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具有相当的概括性,概括了人的4种典型人格特征。然而国外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针对国外的心里情况现状。我们众所周知,人具有民族和人种特点,虽然生理结构上大同小异,但是思维、行为习惯和受环境影响是不同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文化上的不同,所以还有待我国心理学者开发属于国人的人格分析。
外向测验结果为78分,即稍外向型。这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内一外向的概念首先是荣格提出的。外向是一种定势指向外部环境。外向性格是爱交际、好外出、坦率、随和、乐于助人、轻信、易于适应环境。荣格认为,纯粹内向或外向性格的人是很少的,只是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某种情境的影响而倾向于一种占优势的态度,大多数人是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的中间型。
/16个性分析报告3一、个人概况
本人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今年20岁,初中就读于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四中学,高中就读于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大学就读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工商学院。,按照当时的说法叫做以班长带头的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史上最团结班级。那种感情一直到现在,也依然是只要一个短信一句话,就能召集所有人推掉所有手头上的事情聚在一起哪怕只是吃个饭上个网。这是高中友情的一方面。而高中真正教会我为人处事,教会我人际交往的,则是高二那年空前团结的校贴吧。那个时候的校贴吧,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是整个宜昌所有高校贴吧都以我们学校为首,而我们吧友和吧务也是异常团结,是我除了班级之外的第二个圈子。
至于大学,我想多半则是因为高中的一些人际交往活动,让我对于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院至少不显得那么害怕。而从军训的副连长,到班长,到音协会长,到贴吧吧主,进一步让我对于学生团体、人际交往等等管理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增加,也让我的个人人格特质有了充分的定型。而这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大学认识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喜欢看一些逻辑性强、推理性强的电影和书籍,以及一些人性方面的电影,比如《熔炉》、《追击者》一类韩国人性伦理电影,还有数不胜数的悬疑推理电影。很多时候他在我眼里就是一个睿智的、逻辑性非常强的一个人,而这一点也让他成为了我的学习目标,虽然至今我还没有成为那样的人,但也让我的人格个性里面夹杂了一些他的影子。
二、个体气质类型分析
/16我认为我个人的个体气质属于多血质兼具一些胆汁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有时持久有时又会变,心境变化异变但不太剧烈,反应速度快,喜与人交往,热情。
三、个体性格特质分析
(一)我的性格态度特征
1.对人
对人方面,我个人比较喜欢交朋友,以人性本善的思想观点去对待所有人,对人很热情,自身富有集体荣誉感,发生矛盾,经常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从别人身上找问题,因为我坚信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矛盾,那么两个人都必有其不合格(不是不对)的地方。我特别看重情感,友情亲情爱情,比之工作事业理想,近在眼前的情感更为重要。
2.对事
我做事喜欢留后路,喜欢有plan
B。在做决策的时候,喜欢分析优缺点,用权重评分的方法来作出决定。事无巨细,我想做的,对我最有利的,最有利用价值的,肯定是最重要的,哪怕我不是那么情愿去做,我也会做。
(二)我的性格意志特征
这个很难说,看看这些比对项目就会知道:自觉性与盲目性、独立性与依赖性、果断性与优柔寡断、坚定性与懈怠、自制与放任、沉着与鲁莽、勇敢与怯懦、纪律性与散漫性等。有些人可能会很坚定,很自觉,很果断,很自制等等,但我觉得我在这些对比项目中,可以说是既直觉有时又盲目,既独立又是又有些依赖性,/16所有都是类似的回答,我自己也不能确定在哪一个对比项里面能做到绝对的一面。
(三)我的性格情绪特征
正如我个体气质类型的分析一样,我的性格情绪不太稳定,但是没有达到瞬息万变的程度,往往根据我现有的参考和环境有关。情绪比较明显,而且喜欢倾诉,哪怕我知道倾诉在很多人眼里往往是拿来当笑话听的,我也忍不住会向人说起。但是有一点我很肯定的是,我对于情绪的压制和忍耐做的比较好,虽然我爱倾诉,但也是能够控制的,如果把情绪比作一杯水,那么倾诉就是洒几滴出来让人知道我有水,必要的时候我也会压制住,尽量不外露,滴水不漏,还是那个观点,情绪的吐露在很多人眼里往往是拿来当笑话听的。
(四)我的性格理智特征
我在性格理智方面,很符合多血质的特征,敏感,细微,敏锐。而这些我想可能是和我的一些电影、小说的爱好有关,秉承我朋友的爱好,喜欢一些推理、悬疑等等类型的小说和电影。
四、个体价值观及基本态度分析
我认为我的个人价值观受到了我的几个朋友,看得书以及电影的影响,更偏向于利益,理性、人性方面,具体来讲就是遇到事情我往往的排序顺序是是否喜欢,是否有利,是否为善大致这样三个评分标准,按照顺序给予权重评分,然后确定的。
五、个体能力及兴趣分析
(一)个体能力
/16我认为我的个体能力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上比较突出。因为高中以及大学的学生组织包括自己平时的朋友圈宽广,经常需要接触陌生的人,经常需要管理、做出决策,所以在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上比较突出,而管理能力较前两者而言略差。
(二)待挖掘能力
我在学生生涯中,因为接触很多的人,适应能力强,又因为喜欢看推理、悬疑类的电影和小说,所以对人性、推理等方面具有浓厚的兴趣,我觉得与其用待挖掘的能力这种好像自己本来就有这方面的天赋,不如说自己想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来的更好,而我自己想要培养的这一方面就是心理学方面的能力,尤其是个体心理学范畴,我很想了解人们所知所想,很想研究人们所知所想。
(三)兴趣
说到兴趣,我的兴趣其实上文也已经说过,通过平时的环境、爱好的影响,兴趣在于心理学方面,以及逻辑推理方面。
六、个体学习能力及自我激励能力分析
在自我学习和激励能力方面,主要有个例子,就是前段时间要参加会从考试的时候。由于上了大学一来一直轻松惬意,懒散惯了,在自我学习约束以及自我激励方面一直表现极差,复习不想复习,学习不想学习,甚至能逃课的都尽量逃课了。但是当会从考试还有一周的时候,我是从早上起床,到上课,到晚上躺床上准备睡觉,一直是会从的书不离手,连续坚持了一个星期,而当这一个星期过了之后,我感觉特别的空虚,整天不知道干什么,意识到可能这一次的努力是我人生中除开高考外最后一次这么认真的没日没夜的去做一件事请,我也是感觉特别的害怕,但正是因为这次的备考,让我对于我的自我激励和自我学习有了信心。
/16自我激励、自我学习可能错误的典范就是像我这样一直不用功,最后几天抱佛脚,但是这一个星期的佛教也让我对以后我的自我激励和自我学习有了更大的信心。
七、个体情绪管理能力分析
我在个体情绪管理能力上,个人认为还是比较优秀的,在对待与他人的冲突矛盾,总是能够快速的冷静下来,即使当场不冷静,也会尽量克制自己。在对待挫折方面,我总是能够说服自己,尽量让自己不要沮丧太久,迅速脱离挫折,或者找一件事情让自己分心。那压力的话,更没有这么一说了,任何事情,我都能找到其中开心的点,这也是我克服压力的方式。
八、个体人格特质综合评价
对于我的人格综合评价,在对人方面,我可以说是乐观开朗,有同情心,不会轻易动怒,不会轻易与人为恶,哪怕最坏的情况,我都会告诉自己,这个人还有利用价值,不要轻易闹翻。尽管这么想客观来讲不太好,但是至少能让我压制住自己,往往这么做会让我发现与对方的关系更好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大概就是说的这样吧。
在对事方面,我擅长用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经常准备PLAN
B,突出一个稳字,在“稳”上选择最优,我不太喜欢“搏一搏”,大概是因为我的资本不允许我去“搏一搏”进而让我养成了凡事稳中求胜的习惯,做事稳也是我最大的特点。我想如果我是王思聪,那么可能我现在写的就是做事突出一个“搏”了。
个性分析报告4/16人格包括先天的气质和后天的性格。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我的气质。气质具有天赋性,是一种典型的和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不要受个人活动的目的,动机和内容的影响,在目的,内容不同的活动中,人的气质特征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表达出来。对气质的研究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四种不同的人。约520__年后,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根据上次老师给我们做的测试,得分结果如下:胆汁质2分;多血质6分;粘液质-2分;抑郁质-5分。我较符合多血质这一类,从日常生活中,我也发现我很多符合多血质的很多特征,例如:易受外界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灵敏;外倾性明显。情绪丰富而外露,表情多变;活泼、乐观、好动。对各种环境适应力强,但往往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虽然抑郁质得分很低,可我发现我同时具有抑郁质的一些特征,如;情绪体验深刻细腻,多愁善感,注重内心世界。还有,胆汁质中的朴实真诚和思维活动中不求甚解及感情用事我也具备。
其次,再来分析我的性格。卡特尔十六人格因素测验结果如下:
回顾我这二十年,我的性格受家庭因素,学校环境的影响较大。首先,从家庭因素来说,我生来长得比较矮小,也是家里最小的,很多事情父母都帮我做好,帮我谋划好,以致现在我依赖心理比较强,在自主拿主意这方面,能力不够。
从小,父母给我很多自由,也很信任我,而且由于学习成绩好,总是受到父母及邻里的夸奖,现在长大了,我就很喜欢自由,不喜欢被束缚,而且为人很诚实也很容易相信他人,不自卑。我的性格受父母的性格影响也很大,善良谦虚像我妈,乐观开朗,粗心没有耐心像我爸。对艺术及美得观点受我爸影响较大,在这
/16方面的想法和别人很不一样。从小在家看的书都是父亲看的小说,比较成熟,所以我的思想一直以来于同年人不太一样,喜欢的东西也很不一样。还有一方面,我家不相信迷信,所以我在这方面,一直不信那些玄虚的东西,我相信科学。
在学校,主要是受老师及同学的影响,从学前班到四年级这几年都比较自卑吧,由于长得矮小,及家里比较困难(我们那的老师---好几个----比较看得其家里有钱的学生)即使学习成绩一直挺好,但只是被认为是勤奋的结果,而不是那么聪明。那时,很胆小,说话不敢说大声,迟到了会脸红,一被老师责备马上会哭。小学五年级是我的一个转折点吧,当时和班主任很好,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而且平时交谈很多,没有那种学生对师生的惧怕,之后又参加了很多学校活动,比赛,胆子变得越来越大了,而且人也很开朗活泼了。在以后的学校生涯中,对我的影响还挺大的就高中的班长,我们住在一起,她做事井井有条。在她的影响下,我做事也变得没那么拖沓了,而且喜欢收拾自己的书桌,东西也喜欢放得井井有条。
以上就是我人格的一个浅析吧。在性格方面,在生活中会意识到一些性格对自己的学习交往不利,例如粗心,缺乏耐力以及有时很固执。在生活中会意识并体验到。并有意识的克服。
个性分析报告5关于人格,我最早知晓的,还是童年时姐姐教我的《三字经》。记得第一句话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幼年的我并不知那句话最本质的含义,但现在的我屡屡回想,竟然发现,儿时的不懂,儿时的天真,才是最合那句话的意境的。
那不免问,而现在呢?人终究会长大的,在经历了人来人往、潮涨潮落后,我们终究是会改变的。对于《三字经》里的那句箴言,我还是赞同,不过自己心中的“善”尚在,却已随时光变得黯淡了。记得老师上课时讲过,人步入成年时,11/16人格发展也基本上完成了。而我已踏入成年的门槛,回首审视自己的成长与改变,不免感触良多。
一、兴趣
说到自我分析,我首先就想到了自己的兴趣。我的兴趣便是电影和书籍。电影就像一泓清泉,时时让我从现实的迷茫之中清醒。它是我的梦,或许是觉得现实世界的不如意,我总能从电影中找到感情上的共鸣。电影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但我更喜欢纪实一类的电影,它让我看到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一次又一次的人生,仿佛自己也在其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生活中的不愉悦随之变淡了,也变得睿智了。
而对于书籍,我一直认为是必不可少的,看书是我自小养成的习惯,在书籍中让我懂得了许多,譬如世间冷暖,譬如做人之道。当自己在一本书上学到东西时,会让我产生极大的愉悦和满足感。
二、性格
1、乐群但爱独处:我是一个外向、热情的人,喜欢和同学一起娱乐,一起交流,因为自小一直当班干部,所以在同学之中总是饱有微笑和自信,并且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并且,我一直以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最值得珍惜的还是朋友、同学们,所以我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和同学们打到一起。但同时,我也喜欢独处,我并不觉得这和乐群有冲突,一个人生活的时间总是更多的,当独处时,我似乎变得更为冷静,但同时也变得感性了,在不断地思考中也会不断产生对生活的灵感,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
2、敏感:这点我是在大学后才感受到的。不喜欢开玩笑,尤其是别人开自己的玩笑。并且,明知是玩笑却还是会一直放在心里。同时,缺乏安全感,对周围
12/16的一切都保持一种紧张感。这也是我总是失眠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害怕被拒绝,有些事情还没做就失去勇气。这一点我是极力想改变的,有时我总在想,为什么会这样?3、好幻想:这是我独处时想的最多的。我觉得通过联想,在不好的东西也会变美。因此,在生活中,我总是会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将其中的优点放大,这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感觉,但同时又有一种欺骗自己的成分。我本身对世界是一种悲观的情绪,但我知道这样不好,我会尽力让自己处于一种积极的氛围中。
4、追求个性:翘首期待新鲜感,不断追求新鲜、刺激和惊险,随时臣服于外在的诱惑和内心的呼喊。一直认为没有个性的人生就像生活少了色彩。所以会坚持自己的一些原则,有种随心所欲的感觉。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我不知道那样好不好,但我觉得这是属于我的锋芒,所以我现在依然这样。这不是一种娇溺,而是我追求的心灵的自由。
5、充满矛盾:我觉得自己尤其是上大学以来,对人生充满疑问和不解,因此内心不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百转千回。这点我不得不讲,仿佛讲出来也会好受一些。对一件事情,经常会双方向考虑,但这又会让我处于一种矛盾之中。这也是自己不够果敢的原因吧。
三、心理
我现在的心理状态?应该是良好的。时时刻刻告诫自己要向前看,向好的方面看,乐观、积极,努力学习、培养兴趣。虽然之前我是习惯沉湎于过去、习惯消沉,不过好像经历愈多,能克制住得就越多,现在我总是会让现在的所有填满我的思想,让我勇往直前向未来,而不是过去。
13/16虽然有时也会感觉到内心的压抑,感觉到莫名的孤独感,但弗洛姆也认为,人是有孤独感的。我现在把这种感觉当做一种馈赠,不再为之唏嘘,因为我的感觉是,当我感到孤独的时候,我变成“透明”的,那时的我才是真实的我,那时我才能看到我真实的内在。我会鼓起勇气审视最真实的自己,我不逃避,我会为自己的不足而改变,因为我知道人无完人,只有向你想要达到的地方不断趋近。并且,我知道人是不可能避免孤独的,我反而习惯享受它。我喜欢王家卫的电影,迷离、阴郁,当我孤独时,我会觉得我是艺术的,我仿佛置身于那样的氛围之中,我会觉得孤独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痛苦,那时我是满足的。
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都为着“真善美”留着位置。我一直信仰着它,且深深感受到它的存在。尽管我深切地知道,现实是丑陋的,现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但现在的我对于现实只是漠视,我不陷进去,但我也不排斥,因为我也是物质社会的一员。我只是会在自己感到迷茫的时候让自己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世界无论如何,依旧不变,变的只是自己的感受。我亦不是麻木,我知道再怎样也不能让自己麻木,我有无奈,有悲伤,但我也有希望,有激情,有这一切我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而真善美是搁浅在我心底的那份坚持。
四、影响因素
人格的定义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所以,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发展也大有影响。
虽然我是独立于父母外全新的一个个体,但我也承认,有些性格是遗传自父母的。我父亲做事很耐心,也很细心,为人诚恳,但总是对自己缺乏自信。我母亲
14/16却很要强,为人善良,善于交流,但对于一件事情总是太过忧心,把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步都看得太重。
我继承了我父亲的细心,不过正是因为父亲,我才深深懂得自信的重要性,因此我随时都保持着自信。同时,我也继承了母亲的为人和善于交流,并且,有时候我对自己也太过忧心忡忡了,总是希望把事情做到,却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
五、形成过程
这便是关于我的成长了。童年时,父母很少在身边,因此和同学的时光是更多的,但我童年时非常内向,又老实,经常受同学欺负。童年有时让我觉得是一纸空白,没有太多可以回忆的。但我觉得那时我的状态是近于“真善美”的,没有欲求,没有其它想法,有的只是好好学习,做家长老师要求我做的。
少年时,渐渐变开朗了,因为成绩的优异又深受同学的喜爱。但因为家里父母之间经常有争执,我又太懵懂,便把自己的感情重心转向同学,因此直到现在,我对家的概念还是特别薄弱。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缺憾,我没有不开心,我只是觉得每个人人生的轨迹都不一样,凡事不能太强求。
步入青年,彼时的单纯与懵懂也随之消散,接触的东西多了,认识的世界大了,所思所想也变得不一样。高中的我彻底改变了,从安静变得活泼,从完全快乐到深深感受了悲伤感,脑袋里也开始充斥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念。那时的我还不是成熟的,虽然现在也不是,但至少现在更有理智,那时的自己感觉一片混乱,有一种随波逐流、没有方向的感觉。再加上家庭因素,导致我不断在愤世嫉俗与怀疑自我中徘徊。
而到了现在,我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我有了自己的方向,有了自己对于生活的许多看法,我不断学习着,不再感到混乱。我有了许多不同的感觉,通过逐
15/16渐地成长,我会冷静地看待身边的问题,无论是对感情,还是学习。我甚至产生一种宿命的思想,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但这种思想让我心愈加平静,顺其自然,我很快乐。
16/16
篇十三: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大学生自主意识的不足表现(一)思想和行为的不独立
从个体生命历程来说,高校学生应当是独立自主的群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高校学生普遍走入独立性的对立面,在思想和行为上处处依赖父母、朋友或者是老师,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不足,这就体现出高校学生自主意识的不足与缺陷。一些大学生在面临人生选择时,在进行专业选择、工作选择等方面的抉择时,总是希望他人替自己做决定,而并非是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决定,自我意识处于缺失与失位的状态。
当下,已经全面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这为大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定弊端,大学生遇到专业学习或是生活中的问题时看,不能独立思考,习惯性的依赖网络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解疑答惑。另外,很多高校新生在报道之时,其父母帮助学生置办学习与生活用品,让学生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这些问题都共同指向一个问题,即高校学生缺乏独立意识与能力,依赖性的人格特征极为突出。并且,高校学生生活能力的不足也体现了高校学生自主意识的缺乏与不足。例如。某些大学生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学,或者是父母辞掉工作来照顾学生的起居,或是某些学生发帖求助如何缝补衣服与扣子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体现出高校学生在学习或是生活中思想和行为的不独立,人格独立性的现实状态。
(二)行为上的不自控
个体具备自主意识,在生活与学习中,高校学生的自主意识日渐降低,更是直观表现为在行为上的不自控。在大学生群体中,自持、自律、自我控制的良好品质极度去缺乏,已经成为一种大学生群体中的稀缺资源,特别体现在一些上网成瘾的学生中。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律、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校期间过分沉迷于网路,生活与学习不能自理,这是当前高校学生群体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经常有一些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这些都将对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高校学生之所以出处在事实失控的状态,不仅不能左右自己的思考,同时也不同控制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因为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造成的,所以在网络诱惑上难以抵御。此外,在网络信息时代,手机、电脑等各种网络工具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代步工具,这也表明高校学生行为上自我失控真实存在的现象。在高校校园中,学生边学习、边看手机,边吃饭、边看手
机娱乐视频等各种现象极为普遍,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和手机之间是形影不离的关系,并且很多大学生在行为上越来越不受控。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深知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面对诸多诱惑时,仍旧是不可避免的被诱惑,出现逃课、娱乐、荒废学业等情况。这些情况均体现,学习与生活中大学生行为的不自控,是高校学生自主意识的表征之一。
(三)实践活动中的不主动、不自觉
在高校校园中,大学生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丰富多样,其中课堂活动、社团活动与宿舍活动均是大学生所要进行的主要活动。但是,大学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各种不自觉、不主动行为,均体现出大学生自主意识不足的情况。在高校校园中,“被学习”情况在大学课堂中的表现日益凸出,课堂活动已经成为教师个人的活动,而学生通常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被动的完成课堂中的活动,被动的完成作业,并且在行为上学生普遍没有表现出过高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在学习规划与学习目标上没有进行合理设置。所以,课堂之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点时常发生碰撞,学生之间激烈争辩的现象越来越少,反之是“了无生气”、“沉闷”等课堂氛围日益明显,这就造成高校学生和自主学习活动愈来愈远。此外,在宿舍活动中,大学生行为上所表现的不自觉、不主动现象更加普遍。大学生经常是进入宿舍便打开电脑或是手机,开启聊天、看看电影、玩游戏等活动,每次就寝时间,很多学生拿着手机浏览网页、刷朋友圈,与室友畅所欲言的机会之间减少,长此以往造成室友之间关系越来越冷淡。在现实学习与生活中,大学生宿舍关系所爆发出的问题日益增多,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吵架、冷战,甚至出现直接搬离宿舍的情况,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大学生不进行主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矛盾化解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学校社团活动是发展学生兴趣、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第二课堂,需要学生全身的投入到社团活动中,但是在现实中,很多的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兴趣程度较低,积极主动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学校,每次到了社团活动季,社团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社团宣传活动,在校园里发传单、制定宣传海报,但是咨询和参与社团的人却很少,这体现出社团活动中,学生不积极不主动的现象极为普遍。
如此看来,实践活动上的不主动、不自觉的现象普遍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空间领域中存在着,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同样是呈现出日益式微的现象与趋势。
篇十四: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第一节自我概念
?
一、自我
?
(一)什么是自我
?
关于“自我是什么?”心理学研究者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概念混乱的一个原因是“自我”并不是单一的实体,它有许多结构和过程。例如,关于“愉快”,自我的一个方面是愉快本身的感觉或体验即哲学家所指的可感受性(qualia)或者感觉性(sentience);第二个方面是有意识的识别,我的愉快感属于我──是我感觉愉快;第三个方面指注意的焦点──我能意识到或不能意识到我目前的愉快状态,如我能感觉到愉快但没有注意它,因为我集中精力滑雪下山;最后,我对自己是愉快的有一个稳定的表征即我能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愉快的人,或者我认为“滑雪时,我总是感到愉快”。自我的这四个方面仅是自我的例子,说明了“自我”的复杂性。
?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最早于1890年提出自我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即主体我(I)和客体我(me)。“主体我”是一个代理者(agent)、行动者、心理功能的执行者。“主体我”作为执行者,有一定的功能,如控制冲动、计划未来,监控并评价自己的进步、控制自我表现的方式。自我另一个重要的方面:被观察和感知的“客体我”。当一个人的注意集中在自我上时,他看到的是“客体我”,“客体我”作为一个对象,表征在人们的自我概念中。每个人形成的关于“客体我”的自我理论(self-theory),是一组关于自我的概念。个体的自我概念并不是对现实像镜子式的简单反映。自我概念包括大量有关信息的整合和组织,如对他人和世界的印象。人们自我概念的来源是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以及在与他人交往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虽然在人的一生中自我概念是在变化着的,但它的基础在人幼年时就形成了。儿童从经验中形成自我概念,已经形成的自我概念反过来又影响儿童未来的经验。
?
罗宾斯(R.W.Robins)等人认为,有关自我的所有定义可归结为两类基本的现象:一类是正在进行的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感,另一类是稳定的心理表征。这一观点与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的观点是一致的。
?
罗宾斯认为自我觉知与自我表征有不同的特点(见表8-1)。自我觉知指意识的特定形式,对象是自我,作为公开的或个人的对象。例如,我能意识到我正在看一幅画,但当我意识到我认为画是美丽时,或者当我开始担心他人正评价我对这幅画的欣赏时,我的意识便成为自我意识。平克(S.Pinker)提出,自我觉知有两个方面:感觉性(sentience)和通达信息(accesstoinformation)。感觉性指个体能意识到,与无意识相反。通达信息指个体报告心理内容的能力,包括思想、感情和意向等。
?
稳定的自我表征是反映活动的产物(“客体我”),而不是反映活动本身(“主体我”)。米德(G.H.Mead)提出,“自我的基本难题”是个体“到自身之外,成了自己知觉的对象”。自我心理表征可把人作为过去、目前或者未来中身体的、社会的、心理的或者道德的人,这就是研究者所指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
?
表8-1两类自我现象
?
正在进行的自我觉知感
稳定的自我表征
“主体我”
“客体我”
自我作为主体
自我作为对象
自我作为感知者
自我作为被感知者
感觉性
个人的(情景的)记忆
可感受性
自我认识(语义记忆)
现象学
语言的/符号的自我
主观体验?自我概念
作用者
自我表征
自我觉知?自我理论
自我意识?理想的/应该的/可能的自我
?
(资料来源:R.W.Robins,J.K.Norem&J.M.Cheek,1999)?
哈特等人(D.Hart)曾提出自我表征(self-representations)的内容从具体水平到抽象水平有三种形式。一是具体水平上的个人的或自传式的记忆,与情景记忆有关。如“我记得上次与这个人在一起时,我感到害羞。”二是语义表征或关于自我的概括化的知识。如“我是一个害羞的人。”三是抽象或概念水平上是关于自我的理论。例如,德韦克等人的内隐自我理论认为,一些人拥有“我总是害羞”的信念,而另一些人认为“如果我付出努力,我能克服自己的害羞”等。
?
自我觉知(“主体我”)和自我表征(“客体我”)一直被认为是个性因素。有的人有较多的自我觉知,而有的人有较少的自我觉知;有的人注意自己的公开自我,有的人注意私人自我;人们自我表征的内容、结构、稳定性、清楚性和复杂性也是不同的。这些方面的差异也是个性差异的重要体现。
?
(二)自尊(self-esteem)?
自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人们的自我觉知中,评价自己即“主体我”评价“客体我”;同时,人们也形成评价性的稳定心理表征。自尊体现了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特质的评价、感受和态度,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自我态度和情感,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
在许多情况下,研究者对自尊的理解与界定是不一致的。有的研究者把自尊与自我概念理解为类似的概念,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尊与自我概念是不同的。波普(A.W.Pope)等认为自尊与自我概念的不同在于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各个方面特质的知觉与判断,而自尊是对自我概念中所包含的信息作出的评价。也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个人认为自己所具有的种种特质,诸如对能力、成就、外貌、身体、人际关系、道德等方面的认知判断,而自尊是个体在自我价值判断中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我情感或自我体验。自我概念主要体现了一种事实判断,而自尊主要体现了一种价值判断。因此,自我概念是自我的认知部分,自尊是自我的情感部分。
?
自尊的含义往往涉及三个方面: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认可和自我价值感;自尊反映了一个人喜欢自己的程度;自尊是一个人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自信程度。因此,自尊涵盖了自我满意、自我悦纳和自我价值等。
?
(三)自我图式(self-schemata)?
马库斯(H.Markus)提出自我概念也叫自我图式,是指自我的概括化,如“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习惯于依靠别人”。这些认知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它们一旦形成就指导人们加工与自我有关的新信息。例如,如果一个人有依赖、被动和服从的自我图式,那么他将比没有这些图式的人更快地加工和记忆与这些图式有关的信息。人们对描述特质的信息比非特质的信息有更好的回忆。因而,人们对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特殊的认知处理,对这些信息的注意也较多。
?
个人在编码信息时使用自我图式。希金斯(E.T.Higgins)提出,不同的人在编码与自己有关的事件时,使用的图式和建构是不同的。这些自我概念也有动机意义。例如,绝大多数人愿意保持对自己的积极观点,认识自己,提高并改进自己。
?
二、自我的结构
?
关于自我的结构,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下面主要论述三种观点。
?
(一)自我的多维结构
?
传统上人们一致认为自我是单一的。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自我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是由多种成分组成。这些不同的自我反映人们个性的不同方面。
?
自我概念是变化的,也就是说它随着情境、自我评定的行为类型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文化和群体的信念与价值深深地影响着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未来,甚至自我的概念和定义也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自我在个人主义社会中比在集体主义社会中受到更大的重视,而看重群体的社会强调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不太重视自我和自我提高。
?
马库斯等人提出个体能够接近的自我概念叫做工作自我概念(workingself-concept),它产生于思想和记忆中出现的各种自我概念。马库斯和同事认为,工作自我概念包括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的结合以及人们希望成为或害怕成为的可能自我。这些可能的自我指导人的行为,对个人的情绪和动机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工作自我概念的一些成分呈现在图8-1中。
???
图8-1工作自我概念的图式表征
?
(工作自我概念包括自我不同方面的心理表征,来自于目前和过去以及想象的、可能的未来自我)
?
(资料来源:W.Mishel,1999)
?
(二)自我差别(self-discrepancies)观点
?
在自我的各种心理表征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别。正如罗杰斯(C.Rogers)指出的那样,你的现实自我(actualself,即你对自己的表征)可能与你的理想自我(idealself,你愿意成为的表征)有差别。同样,现实自我可能与应该自我(oughtself,你认为你应该成为的表征)有差别。希金斯认为这样的差别不仅自己能体验到,而且能从重要他人的观点中体验到,如父母或兄弟(见表8-2)。在你认为的自我和你父亲认为你应该成为的应该自我之间可能有差别。
?
希金斯提出,特定的差别引起特定的情感(见表8-3)。例如,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使人产生沮丧感,如失望和不满意等;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差别引起人的忧虑感,如恐惧和烦恼。如果这些消极情感较强,人们就试图用各种方法降低或消除它。他们改变对事情的消极看法来消除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例如,没有当选为班长的一位高中生感觉被他人拒绝:“没有人喜欢我”,他希望自己能够有许多亲密朋友来减少这种消极情感体验。
?
个体通过改变行为达到标准或要求,可以消除自我表征之间的差别。例如,一个大学生由于学习不努力,期中考试成绩较差。期末考试时,她努力学习,减轻由于没有勤奋学习产生的内疚感。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大学生改变行为的动机产生于自我表征中的冲突。希金斯提出,这些差异引起情绪上的不安,个体会全力降低它。
?
表8-2关于自我的概念类型
?自我概念
定义
例子
现实的个人对自己的表征:关于一个人实际具有的特性的信念。
我是一个体贴和热心的人,身体健康,并且有吸引力。
理想的个人对自己希望、愿意或喜欢成为的表征:关于个人理想中愿意有的特性的信念。
我愿意成为慷慨的、成功的、受欢迎的和被人爱的人。
应该的个人对自己应该成为的或者感觉有义务成为的表征:关于个人有义务拥有的特性的信念。
我应该有抱负、坚定、勤奋和有纪律。
?
注:除了自己的观点外,每个概念也能从重要他人的观点来表征。例如,你对你父亲认为你应该成为的知觉(如强大意志而不是体贴)是自我的“应该/他人”表征。
?
(资料来源:E.T.Higgins,1987)
?
表8-3图解的自我差别
?自我差别类型
诱发的情感
例子
现实的/自己的:理想的/自己的失望和不满意
我感觉沮丧,因为我不像我希望的那样有吸引力。
现实的/自己的:理想的/他人的羞愧和困窘
我感到羞愧,因为我不能成为父母希望我成为的人。
现实的/自己的:应该的/自己的内疚和自我蔑视
我恨自己,因为我应该有更多的意志力。
现实的/自己的:应该的/他人的恐惧或感觉被威胁
我害怕我父亲对我发怒,因为我对工作不像他认为我应该的那样努力。
?
(资料来源:E.T.Higgins,1987)
?
(三)自我层次结构
?
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通常人们能想出大量的内容。人们对我是谁的表征包括人们信念中的每一件事即对自己在各种关系中地位的看法和情感。自我是高度复杂的心理结构,表征着个体和文化之间多年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我”结构涉及个体拥有的“多种自我”。正如墨菲(G.Murphy提出的那样,在一种文化中、不同的文化中以及人们所处的群体中,不同人的自我的抽象和整合程度是不同的。
?
罗宾斯等人对自我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对自我的层次和不同结构的解释(表8-4)。第一行显示个人自我,反映人们对自己的私人自我的信念,包括特质、价值和能力。第二行表示关系自我,反映人们在亲密关系背景中如何看待自己。第三行表示社会自我,反映人们在更一般的人际关系中如何看待自己,包括他们的社会角色和声望。第四行表示集体自我,反映人们对自己的各种参照群体的认同,如宗教、种族和国籍等。
?
人们自我表征的水平不同,获得的自尊也不同。当个体集中在个人自我上时,自尊来源于满足个人的愿望。当个体集中在集体自我上时,自尊来源于个人所在集体的成就和声望。人们从自我感觉和有关系的他人的成就中获得自尊。
?
表8-4自我的层次和结构
?水平
定向
描述
例子
自尊的根据
文化差异
个体差异
个人的私人的特质、价值和能力
“我是一个敏感的人”
个人的渴望和标准
独立的/个人主义的个人认同定向,Rosenberg自尊量表,个人的自我意识,个人主义量表
关系的亲密的与人们有直接个人联系的其他人
“我是小王的亲密朋友”
相互的尊敬;来自于亲密他人的自豪和确认
相互依赖的/集体主义的相互关系量表,相互依赖自我解释量表,内部工作模型
社会的人际的社会角色和名誉
“我是一个受欢迎的教授”
公开的承认,他人的表扬
社会认同定向,公开自我意识量表,社会自我自信量表,社会自我自信
集体的公共的人们所属的社会归类
“我是爱尔兰人”
种族的自豪,以个人的社会团体为自豪
集体认同定向,集体自尊量表,团体量表中包含他人,集体主义量表
?
另外,特里安迪斯(H.C.Triandis)等的研究证明,对自我的各种水平的重视程度存在着文化差异。从广泛的角度来看,西方文化(如美国、加拿大、西欧国家)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自我,而东方文化(如日本、中国、印度)倾向于集体主义,强调集体自我。马库斯等人把这一差异的特征称为独立的自我解释和相互依赖的自我解释。
?
三、自我的适应功能
?
在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诺宾斯等人把自我的各种适应功能归结为四类:自我调节、信息加工过滤、理解他人和认同过程。每一种适应功能都要求个体有稳定的自我表征和反映自己心理过程的能力。
?
(一)自我调节
?
自我有执行功能。它控制、调节和组织心理活动,指导人们的行为、情绪、思想和目标。布朗(J.D.Brown)概括了自我调节过程的三个方面:选择目标、准备行动、把目前状态和愿望状态进行比较并评价自己取得的进步。自我觉知和稳定的自我表征对自我调节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觉知作为执行者,促进个体表现出目标指向行为,使个体能够评价与目标有关的结果。稳定的自我表征是追求的目标和获得结果的参照标准。在复杂的目标结构中,自我区分不同目标的优先次序,组织指向目标的行为。
?
希金斯的自我差别理论认为,个人把现实状态与期望的结果状态进行比较,产生表征不同愿望的两个“自我导向(self-guides)”。“理想的”自我导向表征人们理想中愿意拥有的特性以及他们的希望和渴望,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使人产生沮丧情绪,如悲哀。“应该的”自我导向表征道德、价值和规范,或者认为自己应该什么样,实际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差别使人产生烦恼情绪,如内疚和焦虑感。不同自我导向的强度不同,从而使人能够根据其强度,确定目标指向行为的优先次序。
?
希金斯把不同种类的自我差别及其感情结果与“调节焦点”的动机理论联系起来,考虑非愿望结果在自我调节中的作用。他提出,自我调节有抑制焦点和促进焦点的作用,前者产生与安全有关的基本生存需要的体验,后者形成对养育需要的体验。抑制焦点与应该自我导向、对消极结果的敏感性和回避策略有关;而促进焦点与理想自我导向、对积极结果的敏感性和趋近策略有关。希金斯关于自我调节焦点的研究阐述了自我的适应功能、自我结构和个性之间的联系。虽然他的工作主要考虑调节焦点的情境影响,在调节焦点中也有个体差异,例如特质焦虑很可能强化抑制焦点。
?
很明显,自我调节的能力并不保证个体能够有效地从事目标。人们常常表现出自我击败和不适应的行为。如个体有时会以保护自尊的方式为自己设立失败。自我调节和目标追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自我觉知和自我表征之间的冲突有关。一些人在解决目标冲突时面临着大量的困难,他们缺乏适用于不同情境的、稳定的“真实的”自我参照,他们的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有冲突。
?(二)信息加工过滤器
?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我起过滤器或透镜的作用,世界通过自我被体验。就像个体并不加工环境中所有的视觉信息一样,个体选择性地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根据一定的优先次序组织这些信息。总之,对自我信息的加工和组织与对他人信息的加工是不同的尤其非亲密他人。人们的自我表征由认知结构或者图式组成,组织和指导关于自我信息的加工。因而,自我充当组织严密的信息过滤器。自我有四种基本的动机:精确性、一致性、社会赞成和地位、自我提高。这些动机影响着自我注意、编码、提取和行为。诺宾斯等人用四个比喻描述这些动机定向:科学家、一致性寻求者、政治家和自我主义者。
?1.科学家(精确性动机)
?
科学家的比喻假设个体力图了解自己和世界,无感情地寻求真实的信息。这一比喻起源于凯利(G.Kelly)的个人建构理论和海德(F.Heider)的早期归因理论。凯利提出,就像科学家以实验为基础形成理论,一般人使用事实和观察形成“个人建构”即关于自我和世界的理论。与科学理论一样,这些建构使人们能够解释和预测行为。一些自我理论认为,人们的行动至少部分像科学家。科学家比喻表明人们受资料驱动,无感情地寻求精确的自我认识。很明显,精确的自我表征有适应功能,帮助人们确定现实的目标,确保自己的行动与实际社会地位一致。
?2.一致性寻求者(一致性动机)
?
一致性寻求者的比喻假设个体致力于用一致的方式看待自己,力图证实以前的自我观点,而不关注现实。这一观点起源可追溯至自我一致性理论、平衡理论和认知不协调理论等。斯旺(W.B.Swann)及其同事搜集了大量证据,表明人们主动地选择和创设能够证实自我观(self-views)的背景甚至在他们的自我观消极时也这样。例如,有消极自我观的人宁愿与对自己有不良印象的人交往,而不愿与对自己有良好印象的人交往。人们证实自我概念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选择性注意。当个体加工关于自己的信息时,他们受已有自我概念的影响,如果这些信息与自我图式不一致,他们可能不注意这些信息。罗斯(Ross)关于自传记忆的研究表明,人们选择性地记住与目前自我观一致的生活事件即他们重新建构过去以适合目前的自我观。虽然一致性寻求可能使人们的信息加工出现错误,但它在高度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是有用的和有效的。正如斯旺等人指出的那样,“稳定的自我概念就像轮船的舵,支持人们对自己在社会生活的海洋中航行能力的自信”。一致性也有人际功能,能使人们在一段时间里的行为保持一致。
?3.政治家(社会赞成和地位动机)
?
政治家的比喻假设人们力争用给他人留下最有利印象的方式表现自己。这一比喻来自于符号相互作用论、角色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的观点。这些理论强调社会交往的交互性质,即人们通过与他人交往建构和处理社会现实。在交往中,人们的行为代表公开的表现,呈现自我形象让社会评价。这些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s)的目标是融洽相处(即获得他人的称赞),获得成功(即获得社会地位和权力)。像政治家一样,人们对不同的观众是有责任的,观众把各种冲突的要求和期待加给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个人试图维持积极的公开的自我形象,这样能够提高地位,而降低冲突。
?
4.自我主义者(Egoist)(自我提高动机)
?
自我主义者的比喻假设人们自恋式地歪曲信息以提高自我价值。实际上,很多自我理论认为,人们有保护和提高自我价值的动机。奥尔波特提出自我防御是一个“自然的最古老法则”,认为自我提高是与生存需要相联的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最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大量研究证明,在广泛的背景中自我知觉有积极性偏向(即自我提高倾向),包括个性特性的自我知觉、成功和失败的自我归因、控制知觉、对反馈的反应以及关于未来事件可能性的信念。泰勒(S.E.Taylor)等人提出,自我知觉表现出广泛的和持久的积极偏向,可能是由于自我提高的基本动机。自我提高偏向即关于自我的积极幻想,可以促进人们追求目标,产生积极的情绪。
?
推动自我信息加工的四个动机,精确性、一致性、社会赞许和自我提高──给人们提供了能够灵活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工具。正如平克提出的那样,“自我有许多部分,一些为品行,一些为理由。一个自我可能欺骗另一个自我,但第三个自我不时看到事实。”斯旺等人提出,各种自我评价动机组成一个等级系统,不同的动机产生于不同的加工阶段;具体地说,自我评价通过一系列认知操作进行,自我提高动机推动自我评价的第一阶段,一致性推动第二个阶段,代价──利益分析推动第三个阶段的自我评价。
?
(三)理解他人的心理
?
自我是理解他人的参照点。人们通过他人的意图、信念和愿望解释他人的行为,因为内省告诉人们,自己的行为由自己的意图、信念和愿望所推动。更具体地说,人们假定自己的行动方式是他人在同样情境中行动的方式。因而,自我觉知或者自我洞察力(self-insight),能够促进对他人的洞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人的能力。自我觉知能力促进以内省为基础的社会策略,如同情、移情、感激、欺骗和假装。
?
汉弗莱(Humphrey)等提出,自我觉知进化的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他人。在发展心理学中,戈德曼(Goldman)等模仿理论支持者提出,儿童通过反映自己的内部状态、情感和意图,模拟在他人心里可能发生的活动并学习理解他人。与此一致,孤独症儿童无能力理解他人所知道的、想要的以及他人的感觉,因而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显著降低。
?
反映人们的内部状态和情感的能力以及把它们投射到他人的另一种能力,是移情体验和自我意识到的情绪。人们有区分真实情绪和假情绪的能力,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知道如果自己能假装情绪,他人也能。更一般地说,自我意识到的情绪,如困窘、羞愧和自豪的作用是调节社会行为、促进复杂社会交往中的适应行为。
?
虽然自我意识到的情绪可能与适应的社会行为有关,但它们也可能是不适应的。例如,在社会交往中感到焦虑和对他人消极评价的过度焦虑可能使人感到害羞,从而降低人的社会胜任。虽然害羞产生不适应的人际行为,害羞也有许多适应后果。当社交焦虑促进对重要人际交往的准备和练习时,它是适应的,如提前计划在新学期第一天的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害羞抑制社会不接受的行为,促进在合作群体中的生存。对陌生人和不熟悉情境的适度小心有相当大的适应价值。
?
自豪情绪在一些情境中是适应的,在其他情境中可能是不适应的。在希腊神话中,自恋者(Narcissus)最终死于他过度的骄傲。从进化观点来看,自恋者以不适应的方式行动,因为他花费所有时间凝视自己的映象,忽视了与他相爱的美丽少女。罗宾斯等关于积极幻想研究表明自恋的骄傲有适应和不适应的后果。
?
害羞和自恋的例子阐述了进化观点的复杂性──自我的某些方面在一些情境中可能是不适应的,在其他情境中是适应的。由于自然选择的不同而导致出现个体差异。如在个体表现出自我提高的程度上有相当大的差异,害羞个体表现出相对低水平的自我提高,高自恋个体表现出高水平的自我提高。害羞和自恋可能是融洽相处和获得进步的社会目标之间冲突的两种方法──害羞个体易于融洽相处,寻求赞成,而自恋个体易于获得进步。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每个都是可行的策略。
?
(四)认同过程
?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由他们的社会角色确定。自我表征由多种认同组成──个人的、关系的、社会的和集体的。根据认同理论,自我的内容和组织反映社会的内容和组织。从这一观点出发,认同是内化的社会角色,反映个人在社会结构里的位置(如教师、父母、女儿)。这些角色认同规定了特定的价值和角色适当行为,人们被迫在社会相互作用中进行某种行为。人们在许多关系水平上有认同,这些认同在社会交往中被协调和建构。因此人们的认同是灵活的,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从一个交往伙伴到另一个交往伙伴是能够发生变化的。
?
所有形式的认同允许人们区分自己和他人,给人们提供了连续性和统一感,帮助人们适应复杂的社会结构。社会认同也促进个人所属社会群体的确定。在任何社会群体中,年轻的、地位低的成员可能被诱惑到其他群体中。认同感以及相关的群体内偏向和群体外损毁,可能阻止个体离开他们的社会群体。稳定的认同是有效的,对每个社会背景规则的认同使人们不必每天重新学习自己的社会角色,自我提供了个体和集体之间的桥梁。
?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
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儿出生时是没有自我与非我的分化的,因而婴儿可能会自己抓伤自己。从认知上,大致在6~8个月时,婴儿开始有对自己身体、自身的连续性的感觉。此时婴儿可以像认识不同时间的妈妈是同一个人一样,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连续“事件”。这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也是自我概念发展的基础。
?
(一)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机制
?
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他们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印度狼孩的典型事例说明,如果只有生理机能的单纯成长而缺乏与他人的交往,那么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就会受到抑制。
?
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发现,与他人交往在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中有特殊作用。他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始于通过“镜像过程”(looking-glassprocess)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looking-glassself),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是
一面镜子,儿童通过它们来了解和界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库利认为,通过这种镜像过程,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不仅塑造着儿童的自我意象,而且也会通过儿童的自我概念引导行为,塑造一个人的实际自我。这就意味着,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不仅影响着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而且影响着儿童整个人的成长。
?
后来米德发展了库利的思想,并在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般化他人”(generalizedother)概念。米德认为,儿童的交往世界是广阔的,而对应于每一个交往对象都形成相应的“镜像自我”是不可想象的。他认为,儿童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不是个别的人或独特的群体,而是将他们转换成了一个抽象的一般化他人,其自我概念是在设想的一般化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基础上形成的。
?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与儿童发生交往的人对他们都有同样的影响力,儿童生活中的某些人对他们的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有着尤其重要的影响,这些人被称为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s)。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重要他人的构成也不同。在学龄前阶段,重要他人主要是家长。到小学阶段,教师开始发挥超越家长的影响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同伴的影响力也会明显增加。进入中学后,教师的影响力虽有所减弱,但仍然是学生最为看重的影响源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事实上甚至到大学阶段,教师的意见仍然会高度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这些事实表明,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长期、重大而持续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性质很难为其他途径的影响所取代。这就意味着,教师看待学生的态度和对待学生的方式是学生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处境是否积极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师不仅会对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由此而影响学生的实际自我状况与整个人生道路。
?
(二)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其他研究
?
自省能力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对于儿童的自省能力,韩进之的研究发现,3~3.5岁的中国儿童就已有近1/4开始有自我体验,以后这一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见表8-5);自我评价方面的能力发展也有类似的区别(见表8-6)。
?
表8-5学前儿童有无自我情绪体验的比例(%)
?年龄
3~3.54~4.55~5.56~6.5χ2人数
12012012012有自我体验
无自我体验
23.3376.6748.3351.6775.0025.0083.3316.67109.25**?**p<0.01?
(资料来源:章志光,1996)
?
表8-6学前儿童有无自我情绪评价的比例(%)
?年龄
3~3.54~4.55~5.56~6.5χ2人数
12012012012有自我评价
无自我评价
22.5077.5070.0030.0090.0010.0095.834.17188.40**?
(资料来源:章志光,1996)
?
金盛华的实验研究发现,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已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他们对
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实际自我表现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
自我概念的最关键方面之一是自尊。自尊指个体对自己价值的个人判断。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这两个术语常常一样使用。虽然“自尊”有时被认为是一个单一的实体,但人们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对其评价也不同。在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自尊感。自尊感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情感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研究表明,将儿童分为高自尊感、中度自尊感和低自尊感三个组,高自尊感与以后对生活的满意和幸福感相关,而低自尊感则与压抑、焦虑、学校生活和社会关系不适应相联系。
?
绝大多数关于自我稳定性的研究集中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自尊的发展上。研究表明,自尊在儿童早期相对是高的,在儿童进入小学后下降。这一下降是由于个体对社会比较信息和外部反馈的依赖程度增强,这使儿童的自我评价更现实。另外,罗森伯格(Rosenberg)的研究表明,自尊的第二次下降出现在青少年期的转换。这一时期自尊的下降是由于青春期的成熟、思维变化以及小学到初中社会背景的变化。
?
现有文献没有说明自尊在青少年期如何形成并发展到成年期。一些研究报告自尊是逐渐上升的,也有研究报告没有变化,也有研究报告自尊逐渐下降。这说明自尊是复杂的,复杂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性别差异。男孩和女孩对文化压力的反应不同,两性常常在青少年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例如,纵向研究发现,在14~23岁期间,男性的自尊倾向于提高,而女性倾向于下降。在一项横断研究中也发现青少年期的性别差异。研究报告,女性在初一年级后自尊开始下降。最后,元分析发现自尊的性别差异第一次出现在青少年早期。
?
关于成年期的研究很少,但也有一些一致的研究结果。几个研究报告成年期自尊逐渐提高,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加。例如,研究报告,从成年早期到成年中期的20年间,自尊是逐步提高的。然而,成年期自尊的提高不可能持续到老年。研究发现,积极的自我概念到成年中期一直在提高,在成年晚期(60岁以后)开始下降。
?
五、自我研究的新趋势
?
(一)作为个性理论中核心建构的自我研究的转变
?
在科学心理学的早期,自我是许多关于人的理论的必要部分。实际上,许多关于自我的“经典”解释来自于上半世纪最有影响的理论家:詹姆斯、库利、米德、麦独孤、墨菲、奥尔波特。在这些关于人的概念中有三个基本的主题。(1)自我作为社会行为和个性的根本,许多早期理论家试图把自我过程与其他基本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因而,把自我看作是协调有机体的复杂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执行者。(2)许多观点强调生物和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自我的形成受天性和养育的影响。(3)从进化和机能主义观点定义自我。早期理论家大多都主张进化思想。尤其詹姆斯对意识和自我的起源和功能进行了自然主义解释,认为有意识的心理生活通过自然选择出现,因为它给物种某些生存和繁殖的利益。
?
当代自我研究离开了早期个性理论中强调的三个主题,研究者从自然主义观点转到自我作为社会和文化建构的观点。这一转变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自我的个性理论经不起实验研究,它们包括难以操作化的模糊概念。因此,自我研究者转向中间水平的模型和能被实验研究的概念,包括自尊、自我归因、期待、社会比较以及对反馈的反应等等。而且,与传统个性理论相比,许多当代的自我理论和模型关注特定的过程或结构,并不试图把自我整合进更广泛的心理功能概念中。这些理论和模型在过去几十年里迅速激增,产生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结果,促进了人们对自我的结构和内容及自我知觉过程的了解。
?
(二)神经生理学研究的兴起
?
最近,研究者对自我的研究兴趣恢复了,有趣的是,这一转换不是由个性和社会心理学家所带头。许多来自于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开始探讨自我这一难题。神经科学家研究意识和主观体验的神经基础提出自我如何产生于大脑的活动。情绪研究者包括勒杜(J.E.Ledoux)和戴维森(R.J.Davidson)探索感情体验的神经基础发现大脑如何兴奋的事实,对自我研究者有深刻的意义。图尔文(E.Tulving)等记忆研究者讨论记忆的各种形式(如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与自我体验的关系。精神病学家克雷默(P.Kramer)讨论与精神药物有关的神经生理变化如何显著地改变个人的自我感觉。分子遗传学家哈默(D.Hamer)认为最近把特定的基因与个性特质相联的研究对研究自我认识有重要意义。还有研究者提出,自我是大脑的物质活动产生的一种幻想。进化心理学家讨论自我如何进化,它的适应功能是什么。神经学家萨克斯(O.Sacks)的案例研究,生动地阐述了神经学疾病如何深深地破坏自我认同。对心理理论研究者研究了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了解的发展,精神病学家关于孤独症的研究,提供了对思维的大脑部位理论的了解。因而,关于自我的基本问题在传统的个性和社会心理学之外的广泛领域中正在进行研究。
?
自我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大脑。如果人们没有大脑,就不会有自我。神经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以电信号为基础的方法:EEG(脑电)、ERP(事件相关脑电位)、MEG(肌电图)以及那些以功能成像为基础的方法:PET(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术),允许人们更准确地测量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例如,fMRI提供了绘制大脑活动的方法,允许研究者看到个体在执行认知、情感或行为任务时,大脑的哪一部分在“活动”。研究者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对健康人以及神经受伤者的大脑进行成像研究。
?
个性和社会心理学家也开始使用这些方法。卡乔波(Cacioppo)等使用ERP考察态度形成期间的大脑活动。卡特(C.S.Carter)及同事研究了依恋与亲和行为的神经基质。戴维森考察了大脑前额区的不对称性与行为趋近和抑制系统的关系,他使用许多神经科学方法探索对情绪刺激的反应和感情风格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戴维森的研究表明,反映个人及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可能反映前额皮层的进化过程。
?
虽然社会现象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但可以看到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会迅速发展,也会产生有许多方法。例如,语义记忆(自我表征的基础)和情景记忆(自传记忆的基础)有独立的神经基础,只有情景记忆完全依赖于海马。语义提取激活左额叶,而情景提取激活右中颞叶(包括海马)。自我研究者探索回答问题“你害羞吗?”是否激活左额叶区,因为特质知识储存在语义记忆中,而回答问题“当你遇到陌生人时感觉如何?”可能激活左中颞叶,因为它包括情景记忆的提取。同样,自我记忆的提取很可能有情景和语义内容,可能激活两个区域或许先激活右区然后激活左区。
?
总之,这些例子阐述了大脑影响自我过程以及个性的各种方式。自我研究的神经科学的最终目标是理解大脑如何产生自我觉知和自我表征。这一目标是复杂的,因为与其他高级心理机能一样,自我过程很可能产生于多种大脑区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不管这些问题多么复杂,研究者开始把神经科学观点整合进心理学领域。虽然人们在了解主观体验和自我表征的神经基础方面仍然有一段路要走,但新的神经成像方法为自我研究者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
下午13:00—17:00B.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经公司同意,可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3.1.2打卡制度
3.1.2.1公司实行上、下班指纹录入打卡制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
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
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
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
3.1.2.5手工考勤制度
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
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
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
3.1.2.9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3.2加班管理
3.2.1定义
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
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
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
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定加班工时的,应在本次加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有效。《加班申请表》必须事前当月内上报有效,如遇特殊情况,也必
须在一周内上报至总经理批准。如未履行上述程序,视为乙方自愿加班。
3.2.2.3员工加班,也应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有打卡记录但无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加班。
3.2.2.4原则上,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集体活动不计加班。
3.2.2.5加班工资的补偿:员工在排班休息日的加班,可以以倒休形式安排补休。原则上,员工加班以倒休形式补休的,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在春节前后补休。加班可按1:1的比例冲抵病、事假。
3.2.3加班的申请、审批、确认流程
3.2.3.1《加班申请表》在各部门文员处领取,加班统计周期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
3.2.3.2员工加班也要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各部门的考勤员(文员)负责《加班申请表》的保管及加班申报。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加班前到部门考勤员(文员)处领取《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项目管理中心或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有效。填写并履行完审批手续后交由部门考勤员(文员)保管。
3.2.3.3部门考勤员(文员)负责检查、复核确认考勤记录的真实有效性并在每月27日汇总交人力资源部,逾期未交的加班记录公司不予承认。
从群体上看,中专
毕业生的劣势是阅历较少、知识层次相对不高;优势是学校专业设置大多贴近市场实际、贴近一线需要,且中专毕业生年青、肯吃苦、可塑性强。从个体来说,每位毕业生的优势与长项又各不相同,如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好;有些学生非常上进,上学期间还同时参加了职业资格考试或自学考试。所以,在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扬长避短,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打动聘任者。没有重点和章法的写作易使文章显得头绪不清、条理紊乱。
非常热爱市场销售工作,有着十分饱满的创业激情。在××××两年从事现磨现煮的咖啡市场销售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客户资源。与省内主要的二百多家咖啡店铺经销商建立了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在行业中拥有广泛的业务关系。在去年某省的咖啡博览会上为公司首次签定了海外的定单。能团结自己的同事一起取得优异的销售业绩。
合理分配自我介绍的时间前文说过,自我介绍一般也就持续1—3分钟,所以应聘者得合理分配时间。常规安排是:第一段用于表述个人基本情况,中段重点谈自己的工作经历或社会实践经验,最后展望下自己的职位理想。但如果自我介绍被要求在1分钟完成,应聘者就要有所侧重,突出最有料的一点。在实践中,有些应聘者试图在短短的时间内吐露自己的全部经历,而有些应聘者则是三言两语就完成了自我介绍,这些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突出和应聘职位相关的信息自我介绍的内容不宜太多的停留在诸如姓名、教育经历等部分上,因为面试官可以在应聘者的简历上一目了然地看到这些内容。应聘者应该在自我介绍时选择一至两项跟自己所应聘的职位相关的经历和成绩作简述,以证明自己确实有能力胜任所应聘的工作职位。一个让人更有机会在面试中出彩的方法是在做一段自我介绍后适当停顿。比如在“我曾在大学期间组织过有2000人参与的大型校园活动”之后的停顿可能会引导面试官去问“那是什么样的活动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面试的深入打下基础。
一切以事实说话在证明自己确实有能力胜任所
应聘的工作职位时,应聘者可以使用一些小技
巧,如介绍自己做过的项目或参与过的活动来验证某种能力,也可以适当地引用老师、同学、同事等第三方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描述。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以事实为基础,因为自吹自擂一般是很难逃过面试官的眼睛的,一旦被发现掺假,基本预示着应聘者将被无情“秒杀”。2×××年5月—至今:
担任某咖啡茶品配送服务部的市场部业务员。主要负责与经销商签定经销合同、办理产品的包装、运输、保险、货款结算、售后产品跟踪、市场反馈以及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等。负责公司新业务员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指导和协调业务员的销售工作,并多次受到公司的表扬。
篇十五: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第一章——社会中的自我名词解释:
(1)焦点效应-—自我为中心
人类往往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人们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例子:美国心理学家的实验,发现穿美国之鹰的运动衫,40%的被试同学确信其他同学会记住自己衣服上的字,事实上,仅10%的人会记住。
(2)透明度错觉
我们总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并且认为其他人也可以察觉到。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要少。
(3)自我防御机制
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主要是通过现实的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主要的方式有:隔离、升华、压抑、否认。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
(4)图式:由Tayloy和Crocker提出,它是指一套组织好的、结构化的认知现象。它包括对所认知事物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事例。通过简化和组织来帮助我们处理复杂的信息。帮助我们记忆组织细节,加快处理时间,补充缺失的信息,解释和评估新信息.
自我图式:是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是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概念.你可能认为自己聪明、有同情心、以及乐于帮助他人。这些都是自我图式的概念。
个人图式:指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比如我们对毛泽东的认知图式就是:领袖、伟大
团体图式:
角色图式:
剧本:
(5)虚假普遍性: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常常表现出一种奇怪倾向:过分地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的程度,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他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现象称“虚假普遍性”例如:当某个人对别人说谎后,他便觉得其他人也是不诚实的。如果我
们赞成某种观点,我们会以为别人也持同样的观点;任务失败时,我们把失误看成正常的,从而让自己安心。
虚假普遍性的原因:我们归纳结论来自于一个有限的个体样本.既然缺乏其他信息,因此就用我们自己的内心投射。减少这种虚假普遍性可以从他人外界反应来推断。
(6)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任务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
(7)自尊:我们对我们的全面评价,是我们所有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总和。它与情绪有关,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为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8)控制点(locusofcontrol):是由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家(JulianBernardRotter)与1954年提出的个体归因倾向理论。心理学家(Glover)解释为:控制点是一个人感到自己成功或失败的位置在哪里.有外部的和内部的。
(9)认知代数(cognitivealgebra)
(10)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的物体对周围的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比如你觉得张三比较可爱之后,你对他的性格、态度以及能力等都会有一个较高的评价。因为可爱这个高分特质影响了对其他特质的普遍偏高.知者对某个人的某种特质做出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会倾向据次推论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质.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错误。
简答与解释:(1)什么是自我?答:自我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自我,不仅是一个个体客体,还是社会的产物.人们不仅想象他们如何对待自己,而且想象他们如何评价他们眼中的自己,以及人们对这些反射性评价的情绪反应。一位心理学家把这方面的自我成为投射自我和镜中自我.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包括个体对自己许多方面的看法.(2)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独立性自我和依赖型自我
(3)预测感受偏差:①影响偏差:【高估情绪事件的持久影响、好消息带来的情绪痕迹消失的比我们预期的要快很多、关注消极事件,人们会忽视其他所有事件对快乐的贡献、你所关注的事情不会带来你所认为的那样大的改变】②免疫忽视现象;人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心理免疫系统的恢复速度和力量,包括合理化策略、看淡、原谅、和限制情绪创伤。比如我们比预期更容易适应诸如残疾、恋人分手、考试不及格.丢掉工作等挫败。
(4)自我服务偏差的影响【重点】
①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当人们加工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时,会存在一种潜在的偏见。我们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却接受者成功的荣耀;我们总会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其他人;我们总是把成功与自己相联系,可以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从而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②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③虚假普遍性
④盲目乐观【怎样克服盲目乐观?】
自我服务偏差的适应性
a.
使我们对自己保持良好的感觉,提供日常生活中压力环境所需的资源.b.
保护人们免受抑郁症的伤害
c.
不抑郁的人将失败归于超出了自己的控制,抑郁者的自我评价及其对他人如何看待他们的评价都没有表现出夸大
自我服务偏差的不良适应性
A.
那些因自己出现社交困难而责备别人的人,往往比那些能够承认是自己问题的人更不快乐
B.
自我服务知觉可以损坏一个群体。
摇滚队员如何解体
觉得自己报酬太低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
(5)防御性悲观:是指人们会在事件发生之前将期望降到最低,想象出最坏的可能情境。这种防御悲观的目的是减少最坏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假如真的发生了最坏的结果,也能因事前所做好的准备可以更好面对和有条不紊的处理。当一个人处于防御性悲观的情绪时,他是冷静的,他知道这只是数种可能性中的一种而已,并不是最终的结局。
防御性悲观的作用:(6)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
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投射效应是一种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方法;主要有相同投射、愿望投射、情感投射。
(7)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theory):指现实自我与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
这个理论认为,个体自我概念包括3个部分:
理想自我(idealself):指个体自己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有的特性的表征。一类是以自己角度的理想自我,一类是以他人角度表征的理想自我。
应该自我(oughtself):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性的表征。同样有个体和他人的角度.现实自我(actualself):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上具备的特性的表征。
理想的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产生差异时,现实自我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现实自我与标准相匹配。
(8)自我觉知和自我知觉的差异
?
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当我们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我们更可能将原因归结到自我身上。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与价值观对自己现在的行为进行评价。
隐私自我(privateself):
公众自我(publicself):
?
自我知觉:是考察行为是否影响态度的理论。该理论提出:当询问一个人对某事物的态度时,这个人首先会回忆他与这个事物的相关行为,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推断出对该事物的态度.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态度时是在事实发生之后,用来使已发生的东西产生意义的工具,而不是在活动之前指导行动的工具。
(9)自我效能的作用:①
指引人们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
②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强
③在遇到问题时,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并寻求好的解决方案.④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不会反复地认为自己不足而失望和沮丧
⑤自我效能感高的儿童比成人更有韧性,他们少焦虑和抑郁,往往在学业中能够有较高的成就.(10)认知代数
印象整合:一条偏中等的正面信息与非常正面的印象结合在一起,总体的的评价没有提高反而下降。
加权平均化模型:人们平均化所有的特质,给他们认为更重要的特质以更高的权重
核心特质:
(11)社会信念与判断:概念:
(一)启动;我们对许多信息的加工是自动的,无目的和不为肉眼所见,而且发生在意识之外。
(二)预先判断:一旦人们事先形成某种信念,它就会影响人们对其他所有相关信息的知觉。
(11)社会世界的解释--归因理论
Kelly归因三因素:
一致性:个体在其他情境下是否产生相同的行为。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就说该行为具有一致性,如果一致性高,往往归因在外部
区别性:个体的这种行为是否只是在特定刺激下才产生的。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的表现。
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出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而持久。一般高一贯性,归因为内部归因.错误归因:尽管人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和支持,人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社会期望:我们的社会信念和判断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动,并以此有助于生成
我们自己的现实.当观念引导我们以证实自己的方式行动时,这就成为自我实现预言,即信念能够导向自我实现
第二章;从众
从众(conformity):从众是一种在压力之下发生行为改变的倾向。
顺从(compliance):是指在他人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去做的倾向
服从(obedie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三者的关系:
从众不仅仅是与其他人一样的行动,还指个人受他人行动的影响。从众不同于你独自一人时的行动和思维。因此,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个人是否从众的关键是,当你脱离群体时,你的行为和信念是否仍保持不变。
有时我们会顺从某种期望或要求,但并不真正喜欢这样做。这种由外部力量施压,而违心的从众行为叫做顺从.我们之所以顺从,主要是为了得到奖励或逃避惩罚.如果我们的顺从行为是有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那么我们称它为服从。
有时我们真的相信群体要求我们所做的事情理所当然。这种发自内心真诚的从众行为叫做接纳。
变色龙效应:个体会无意识的模仿他人的动作、表情、口音乃至呼吸的频率和情绪。更重要是模仿行为;例如:欧洲不少男孩模仿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人公形象与行为.预测从众的因素;
①群体规模:
②一致性:个体为了保持与团体的一致性而从众
③团体凝聚力:一般情况下,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更大。
④地位: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服从实验中地位低的人比地位高的人更愿意服从
研究者的命令。
⑤事前承诺:对组织做出承诺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高。但个体一旦对自己的立场做出承
诺,就很少屈服于社会压力而从众.⑥
公开的反应:社会压力
影响个体从众的原因:
a.
规范影响:指个体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性,会去服从群体规范。
b.
信息影响:其他人的行为和观点作为我们从众的基础,被称之为“信息性社会影响”。因为人类有这样的倾向,我们需要以别人为信息来源了解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
参照群体:又叫做标准群体,指该群体的目标、标准、和规范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和效法的样板。有规范功能和比较功能。若个体把某一群体视为自己的参照群体,则该群体的活动目标,标准和规范就会对其行动发生约束作用,个体将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参照群体的规范对照自己的行为并修正自己的行为。
第三章:亲密关系
名词解释:(1)曝光效应: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我们喜欢熟悉的人,当我们面对不同与自己的人时会产生原始的偏见.出现频率越高越能增加喜欢的程度。
如何增加对别人的喜欢?
(1)主动接近: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
(2)增加相互交往的频率:事实上,地理距离并不是关键,功能性距离,即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才是关键.(3)增加对身边人的喜欢:易得性:很显然,我们很少有机会认识一个不同学校的人或住在另一个城市的人。所以一般伴侣朋友的产生来源于所在圈子的附近
(4)产生好的相互交往预期:期望某人是令人喜爱的,很容易相处的,这种预期的喜欢能增加与之建立互惠关系的机会。
(5)曝光效应:出现频率越多,人们看到的次数就多,因此更熟悉,熟悉诱发喜欢。
(6)相似性: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人们为什么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自尊和吸引
获得尊重
爱情的分类(Lasswell和Robsenz)
①浪漫式爱情:爱是强烈的情绪体验,一见钟情,外表吸引力是此类爱情的前提条件。
②占有式爱情:对爱人有一份狂爱,容易嫉妒,完全被对方迷住。
③好朋友式爱情:爱情经由友谊共同爱好及逐步自我展露而慢慢成长起来令人愉快的亲密关系.④
实用式爱情:彼此都感到合适,并能满足对方的基本需要,追求满足而非刺激.⑤
利他式爱情:强调爱情中无条件的关怀,付出及对对方的谅解。
⑥
游戏式爱情:不能保证承诺,目的是为了寻求刺激。
第四章:群体决策
他人在场的影响?
?
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能够提高人们做简单的任务的准确性,这个叫社会助长作用
?
社会唤醒效应:他人在场可以增强个体的优势反应(正确反应仅仅出自简单或掌握的非常好的任务中)。
?
拥挤现象:拥挤的房间里的高唤醒趋向于给个体增加压力.然而,在分隔成许多空间的房子里,个体能够退回到其私人领域,故而拥挤所带来的压力会小一些。
?
当我们面对一两个人讲话的时候我们不那么容易结巴,当面对一大群听众时,我们讲话会更加口吃。
他人在场引起唤醒的原因:
?
评价顾忌:观察者在场使我们焦虑原因在于我们想知道别人如何评价我们。他人评价引发的自我关注,也会干扰我们熟练掌握的自动化行为.?
分心:分心是指注意他人和注意当前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样会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这样就会引起唤醒
?
纯粹在场: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
?
导致群体成员高估群体的力量和权利
(1)无懈可击的错觉-群体都表现得过分自信,以至蒙蔽了眼睛,看不到危险警报
(2)群体道义毋庸置疑—群体成员接受了其所在群体内在的道义,却忽略了它在伦理和道德上的其他问题。
?
群体成员在想法上变得越来越接近
(1)合理化—比起自省和重新考虑以前的决定,群体以集体投票的方式将决策合理化减少挑战
(2)对对手的刻板印象-往往认为自己的对手不是太难于协商,就是太弱小太愚蠢
?
群体会受制于追求一致性的压力
(1)从众压力-群体成员会抵制那些对群体的设想和计划提出疑问的人,而且有时候这种抵制并不是通过讨论而是针对个人的嘲讽来实现
(2)自我审查—“内阁进行的那些重要会议中保持了沉默,即使提出反对意见也无济于事,我仍将被人们忽略,这样的念头压倒了我的愧疚感”
(3)一致同意的错觉—表面上的一致性坚定了群体的决策;从众的压力压制了一切异议,异议的缺乏造成了一致同意的错觉
(4)自我指向的心理防御—有些成员会保护群体,使那些质疑群体决策效率和道义的信息不会对群体构成干扰。“不要把话题扯远了”;总统的“心理卫士",使他不会受到相反事实的侵扰
问:如何预防群体思维?(1)公正——不偏向任何立场.在群体讨论的开始时不要让成员表明自己的立场,因为这样会妨碍信息共享,导致决策的质量降低.(2)鼓励批评性评价;设置一个“魔鬼代言人"。如果能有一个真正的反对者就更好了,这会刺激原来的想法并使群体对反对意见持开放态度。
(3)有时可以将群体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重组在一起表达不同的意见.(4)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批评.(5)在实施之前,召开被称为“第二次机会”的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第五章:态度和行为
(1)态度是?是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结构.是外界刺激与个体之间的中介因素。
(2)外显态度的解释:外在显示出来的态度,是我们意识到的并且易于报告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一定是最真实的态度
(3)内隐态度的解释:内在隐藏起来的态度,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内隐的态度一定是最真实的,但是真实的态度不一定是内隐态度。
(4)态度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外显态度的自我报告和内隐态度都有助于预测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同时利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共同来预测行为可能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更准确。
真实具体的态度才可以预测态度。
通过对行为的态度认识、对主观的标准参照、对感知到的控制,从而产生行为意向,最终产生行为。
个体的态度、知觉到的社会规范和控制感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动机,从而指导行为.相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总体态度,人们对慢跑的特定态度能更好地预测其慢跑行为
在两种条件下态度一定能够预测行为:一,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二,态度与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的相关。
(5)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1)自我表露
(2)自我辩解
(3)自我知觉
解释:
(1)自我表露(印象管理):
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直受赞许的形象.我们通过推诿、辩解和道歉等方式来支撑我们的自尊并检验我们的自我形象
(2)自我妨碍: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绝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我并没有真的失败,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自我妨碍有利于我们把失败归于一些暂时的或外在因素,而非自己的天赋或能力的匮乏,从而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和公众形象。
(3)自我辩解:认知失调,我们的态度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认知间的一致性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失调感最小化的方法之一是选择性接触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失调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如果我们感到失调,也许有些虚伪,我们就会产生改变自己的压力。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中认为吸烟很危险的比例要小很多。
行为影响态度的三理论;(1)自我表露理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但与此同时,有证据发现有时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改变。
(2)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时,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失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负有责任,从而会产生越多的失调,态度也改变的越多.(3)自我知觉理论则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自我知觉理论的一个有趣的推论是过度合理化效应.付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将他们的这种乐事转化为苦差。
推荐访问: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受行为影响的例子 我与 我受 例子
上一篇:部队女兵座谈会新闻发言(12篇)
下一篇:干警座谈会如何发言提纲(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