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迪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4篇)

| 来源:网友投稿

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4篇)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其现代价值  科举是中国古代最为健全的文官制度。  它渊源于汉,始创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4篇),供大家参考。

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4篇)

篇一: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其现代价值

  科举是中国古代最为健全的文官制度。

  它渊源于汉,始创于

  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两代。如果从隋大业元

  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被废除,科举

  制度在中国有整整

  1300年的历史。科举制度还曾“出口”越南、朝鲜等国,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始于

  19世纪的西方文官考试

  制度,其创立也与中国科举的启发相关。孙中山在《五权宪法》

  等演讲中反复强调: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

  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胡适也说:“中国文官制度影响之大,及

  其价值之被人看重”,“是我们中国对世界文化贡献的一件可以

  自夸的事”。

  科举制度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它在保证

  “程序的公正”方面具有空前的优越性。

  官员选拔的理想境界是

  “实质的公正”,即将所有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但这个境界人类至今未达到过。不得已而求其次,“程序的公

  正”就成为优先选择。“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结构是家族宗法

  制,家长统治、任人唯亲、帮派活动、裙带关系皆为家族宗法制

  的派生物,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若没有可以操作

  的客观标准,任何立意美妙的选举制度都会被异化为植党营私、任人唯亲的工具,汉代的察举推荐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官人法走

  向求才的死胡同便是明证。

  ”“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

  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

  社会生活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

  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

  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

  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

  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从这一角度看,科举

  制度不但在诞生之初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

  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较之前代的选官制度,如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和魏文帝时开始推行的九品中正制等,科

  举制度都更加公正合理。

  作为一项从整体上影响国民生活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

  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准,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余秋雨曾

  说:“科举以诗赋文章作试题,并不是测试应试者的特殊文学天

  才,而是测试他们的一般文化素养。

  测试的目的不是寻找诗人而

  是寻找官吏。

  其意义首先不在文学史而在政治史。

  中国居然有那

  么长时间以文化素养来决定官吏,今天想来都不无温暖。”。丰

  富的常识、健全的理解力和良好的涵养是文官选拔的三个必要条

  件,而科举考试以经学、诗文、策问为主体部分,已足以满足文

  官选拔的基本要求。《儒林外史》第

  11回写到一位擅长八股文

  的才女一

  鲁编修的女儿鲁小姐,她的那份功课单颇值得留意。

  “鲁编修因无公子,就把女儿当作儿子,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就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

  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教她做‘破题"、‘破承"、‘起讲"、‘题比"、‘中比"成篇。送先生的束惰,那先生督

  课,同男子一样。

  这小姐资性又高,记性又好,到此时,王、唐、瞿、薛,以及诸大家之文,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肚里记得

  三千余篇,自己作出来的文章,又理真法老,花团锦

  簇。”鲁小

  姐的这份功课单,明清时代的读书人见了,一定不会有陌生之感,因为他们正是打这条路上走过来的。

  鲁编修曾感慨说:

  “假若是

  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

  !”这提示我们,鲁小姐大

  体可以代表明清时代的进士水准。

  以鲁小姐为个案,我们可以明

  确地指出:鲁小姐不一定是优秀的学者

  (科举考试的目的本来就

  不是挑选学者),鲁小姐也不一定是文学天才

  (科举考试的目的本

  来就不是挑选文学天才),但她的文化素养之高是不容置疑的(科

  举考试的目的本来就是挑选文化素养较高、具有健全的理解能力

  和丰富常识的官员)

  。以鲁小姐为个案,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指出:

  虽然明清时代进士的总量不大,即使加上举人和生员,他们在全

  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不高,但是,鲁小姐这份功课单的使用人

  数却远大于进士、举人和生员的总和,社会的整体文化素养由此

  得到了提高。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以鲁小姐为个案,我们

  还可以附带指出:

  就明清时代的教育体制而言,国家的投资是很

  小的,其主体部分已分解到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

  国家主要

  管考,用考试的办法促使国人学习知识,并没有花多少经费在办

  学上。以较少的国家投入而能达到激励国民普遍向学的效应,科

  举考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作为一项从整体上影响国民生活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

  对于维护我们这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其作用是

  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的。

  胡适这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虽然

  一再愤愤不平地说到中国文化的种种不是,但在《考试与教育》

  一文中,他也毫不含糊地指出:

  在古代那种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形

  下,中央可以不用武力来维持国家

  的统一是由于考试制度的公开

  和公平。胡适所说的公平,包括三种含义:一是公开考选,标准

  客观;二是顾及到各地的文化水准,录取的人员,并不偏于一方

  或一省,而是遍及全国。三是实行回避制度,“就是本省的人不

  能任本省的官吏,而必须派往其他省份服务。有时候江南的人,派到西北去,有时候西北的人派到东南来。这种公道的办法,大

  家没有理由可以反对抵制。

  所以政府不用靠兵力和其他工具来统

  治地方,这是考试制度影响的结果”。这些话出于胡适之口,足

  以说明,即使是文化激进主义者,只要具有清明的理性,也不难

  看出科举制度的合理性。

  作为一项从整体上影响国民生活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

  不仅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而且有助于我们思考当今人事制度的改革问题。

  2005年,任继愈曾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值得

  借鉴》一文中提出设立“国家博士”学位的设想。

  其立论前提是:

  我国目前由各高校授予的博士学位缺少权威性和公正性。

  之所以

  不够权威和公正,不外下述几个原因。其一,“各校有自己的土

  标准,执行起来宽严标准不一,取得学位后,它的头衔在社会上

  流通价值都是同等的”,这当然不公平。其二,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年大部分时间用在外语上,第二年大部分时间忙于在规定的某种等级的刊物上发论文,第三年忙于找工作,这样的情形,怎

  么可能培养出货真价实的博士

  ?其三,几乎所有名牌大学都招收

  “在职博士生”,有的博士研究生派秘书代他上课,甚至不上课

  而拿文凭,这样的博士能说是名副其实的吗

  ?只有设立“国家

  博士”学位,采用统一标准选拔人才,这样的“博士学位”才具

  有权威

  性和公正性。

  而国家在高级人才的选拔方面统一把关,不

  仅可以避免“跑”博士点和博士生扩招带来的许多弊病,有助于

  社会风气的改善,而且,由于只管考而不必太多地管教,还可以

  节省大量开支。

  就这一点而言,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确是值得

  参考借鉴的。任继愈的这篇文章现已收入《皓首学术随笔

  愈卷》

  (中华书局

  2006年版),有心的读者不妨一阅。

  与任继愈的呼吁相得益彰,早在

  1951年,钱穆就发表了《中

  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一文。针对民国年间(1911?1949)人事管

  理腐败混乱的状况,他痛心疾首地指出:

  科举制“因有种种缺点,种种流弊,自该随时变通,但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

  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

  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不可不说我

  们把历史看轻了,认为以前一切要不得,才聚九州铁铸成大错”。

  钱穆的意思是明确的:

  参考借鉴科举制度,有助于人事管理的规

  范化和公正性。

  1955年,他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进

  一步指出:“无论如何,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项比较

  重要的制度,又且由唐迄清绵历了一千年以上的长时期。

  中间递

  有改革,递有演变,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这绝不是偶然的。

  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陷,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有过上千年以上根柢的,一口

  气吐弃了,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那真是一件

  可诧怪的事。

  ”现代中国的人事管理理应借鉴源远流长的科举制

  度,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如何借鉴,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科举制度对维持世道人心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项从整体上影响国民生活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

  以其“程序的公正”为国家选拔了大量行政官员,在提高全民族

  的文化水准和维护我们这个?任继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方面,发挥了

  直接而巨大的作用,这是其显而易见的功能;

  它还有其他不那么

  显著却同样值得重视的功能,即意识形态功能和人文教育功能:

  科举制度以其对社会的整体影响力将儒家经典维持世道人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我们试就此略作讨论。

  明清时代有一项重要规定:科举以《四书》、《五经》为基

  本考试内容。这一规定是耐人寻味的。《论语》《孟子》等儒家

  经典是秦汉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维系人心、培育道德感的主要读

  物。我们经常表彰“中国的脊梁”,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秦

  汉以降,“中国的脊梁”大都是在儒家经典的教育下成长起来

  的。以文天祥为例,这位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曾在《过零丁洋》

  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就

  是蕴蓄着崇高的道德感的心灵。他还有一首《正气歌》,开头一

  段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

  见,一一垂丹青。”身在治世,正气表现为安邦定国的情志,身

  在乱世,则表现为忠贞坚毅的气节,即文天祥所说:“当其贯日

  月,生死安足论。”1282年,他在元大都

  (今北京)英勇就义,事前他在衣带中写下了这样的话:“孔曰‘成仁",孟曰‘取

  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四书》《五经》的教诲,确乎是他的立身之本。

  文天祥是宝

  ?v四年状元,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它表

  明:进士阶层在实践儒家的人格理想方面,其自觉性远远高于社

  会的平均水平。宋代如此,明代如此,甚至连元代也是如此。清

  代史学家赵翼曾论及“元末殉难者多进

  士”这一现象:

  “元代不

  重儒术,延

  ?v中始设科取士,顺帝时又停二科始复。其时所谓

  进士者,已属积轻之势矣,然末年仗节死义者,乃多在进士出身

  之人。”接下来,赵翼列举了余阙、泰不华、李齐、李黼、王士

  元、赵琏、孙

  (扌为)

  、周镗、聂炳元、刘耕孙、丑间、彭庭坚、普颜不花、月鲁不花、迈里古思等死难进士,最后归结说:“诸

  人可谓不负科名者哉,而国家设科取士亦不徒矣。

  ”在元末殉难

  的进士中,余阙(1303?1358)是最早战死的封疆大臣。

  他的朋友

  蒋良,一次和他谈起国难,余阙推心置腹地说:“余荷国恩,以

  进士及第,历省居馆阁,每愧无报。

  今国家多难,授予兵戎重寄,岂余所堪。然古人有言:‘为子死孝,为臣死忠。"万一不幸,吾知尽吾忠而已。”余阙殉难后,蒋良作《余忠宣公死节记》,开篇即强调说:

  “有元设科取士,中外文武著功社稷之臣历历可

  纪。至正辛卯,兵起淮、颍,城邑尽废,江、汉之间能捍御大郡、全尽名节者,守豫帅余公廷心一人而已。

  ”在余阙“擢高科”的履历与他忠勇殉节的人格境界之间,人们确认有其内在联系。

  无

  独有偶,《元史

  ?泰不华传》在记叙元末另一著名的死节之臣泰

  不华(1305—1352)时,也着重指出:其人生信念的基本依据是他

  作为“书生”所受的儒家经典教育。

  在与方国珍决战前夕,泰不

  华曾对部从说过一番词气慷慨的话:

  “吾以书生登显要,诚虑负

  所学。今守海隅,贼甫招徕,又复为变。君辈助我击之,其克则

  汝众功也,不克则我尽死以报国耳。

  ”“书生”“所学”与捐躯

  “报国”之间关系如此密切,足见以《四书》、《五经》作为基

  本考试教材的科举制度,它在维持世道人心方面的作用的确是巨

  大而深远的。

  儒家经典维持世道人心的功能不仅泽及宋元,泽及明清,甚

  至泽及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的现代。其实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

  原因在于,不少现代名流的少年时光是在科举时代度过的,他们

  系统地受过这种教育,耳濡目染,其人生观在早年即已确立并足

  以支配一生。

  儒家经典的生命力由此可见。

  科举制度的余泽亦由

  此可见。

  这里我想特别提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并有意多引

  他的言论。

  之所以关注他,是因为世人眼中的胡适只是一个文化

  激进主义者,以高倡“打倒孔家店”著称。人们很少注意到,胡

  适在表面上高呼“打倒孔家店”,但在内心里仍对孔子和儒家保

  留了足够的敬意,是儒家人生哲学的虔诚信奉者和实行者。

  唐德

  刚编译《胡适口述自传》,第二章有胡适的如下自白:“有许多

  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

  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

  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但是就全体来说,我在我的一切著述上,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

  我对十

  二世纪‘新儒学"(Neo-Confucianism)(‘理学,)的开山宗师的朱熹,也是十分崇敬的。”“在这场伟大的‘新儒学"[理学

  ]的运动里,对那

  [道德、知识;也就是《中庸》里面所说的‘诚

  则明矣;明则诚矣"的]两股思潮,最好的表达,便是程颐所说

  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后世学者都认为‘理学"的真谛,此一语足以道破。”同一章还有唐德刚的一段插话:

  “‘要提高你的道德标准,你一定要在“敬”字上下功夫;

  要学

  识上有长进,你一定要扩展你的知识到最大极限。"适之先生对

  这两句话最为服膺,他老人家不断向我传教的也是这两句。

  一次

  我替他照相,要他在录音机边作说话状,他说的便是这两

  句。所

  以胡适之先生骨子里实在是位理学家。

  他反对佛教、道教乃至基

  督教,都是从’理学’这条道理上出发的。

  他开口闭口什么实验

  主义的,在笔者看来,都是些

  表面账。吾人如用胡先生自己

  的最后

  的学术分期来说,则胡适之便是他自己所说的’现代期,一人。”胡适是在少年时代接受儒家经典教育的,在经历了废止

  科举、“打倒孔家店”等种种变故后,儒家的人生哲学仍能贯彻

  其生命的始终,由此不难想见,在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科举时代,儒家经典对社会精神风貌的塑造可以发挥多么强大的功能。

  生活中确有教育目标与实际状况两歧的情形,不容忽视的。

  “精神文明”是中国人常用的一个概念。

  “精神文明”是相

  对物质文明而言的,就个人而言,需要长期的修养,就民族而言,需要长期的培育。中国古人对这一点体会很深,所以常常强调

  “潜移默化”,经由耳濡目染的长期熏陶,价值内化,成为一种

  道德规范。如果这种道德规范大体近于人情,既“止乎礼义”而

  又“发乎性情”,它对社会的稳定,对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都

  将发挥重要作用。这就是文化的功能。目前教育界所说的“深厚

  的人文知识素养,有助于塑造高尚的精神世界,提高健康的审美

  能力”,与这个意思是相通的。《四书》、《五经》作为科举时

  代的基本读物,人文教育功能是其不容抹杀的价值,并因制度的保障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美国学者罗兹曼认为:科举制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居于中

  心的地位,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正统地位的根本

  手段。科举制在

  虽然

  但正面的成效仍是

  1905年废止,从而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

  水岭:

  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其划时代

  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辛亥革命;

  就其现实和象征性的意义而言,科

  举革废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这种转折大致相当于

  1861年沙俄废奴和

  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罗兹曼的意见也许是对的。而我想要补充的问题是:在科举制废止之后,如何保证《四书》、《五经》的人文教育功能继续得到发挥

  ?

  三、“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科举制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科举制度对现代中国的发展

  更有足资借鉴的意义。

  整理与研究历代科举文献,其意义也需要

  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一方面是传承文化,传承文明,让这份丰厚的遗产充分发挥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去

  粗取精,古为今用,让它在现实的中国社会重放异彩,成为人事

  制度改革的重要智力资源。

  这是我们编纂出版历代科举文献整理

  与研究丛刊的初衷,也是我们不辞劳苦从事这一学术工作的动

  力。

  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重点包括下述内容:

  (一)

  整理、研究反映科举制度沿革、影响及历代登科情形的文献

  从《新唐书》开始,历代正史多有

  《选举志》

  。历代《会要》

  、《实录》、《纪事本末》等史传、政书之中,相当一部分是关于

  科举制度沿革的资料。

  还有黄佐《翰林记》

  、陆深《科场条贯》

  、张朝瑞《明贡举考》、冯梦祯《历代贡举志》、董其昌《学科考

  略》、陶福履《常谈》等一批专书。历代《登科录》和杂录类书

  籍,也保存了大量关于科举

  的材料。唐代登科记多已散失亡佚,有清代徐松的《登科记考》可供参考。宋元登科记保存稍多,明

  清有关文献尤为繁富。

  (二)

  整理、研究与历代考试文体相关的教材、试卷、程文及

  论著等

  八股文是最引人注目的考试文体。

  八股文集有选本、稿本之

  分。重要的选本,明代有艾南英编《明文定》、《明文待》,杨

  廷枢编《同文录》,马世奇编《澹宁居文集》,黎淳编《国朝试

  录》等;清朝有纪昀《房行书精华》,王步青编《八法集》;还

  有《百二十名家集》,选文

  3000篇,以明代为主;《钦定四书

  文》,明文四集,选文

  480余篇,清文一集,选文

  290余篇。稿

  本为个人文集。明清著名的八股大家,如明代的王鏊、钱福、唐

  顺之、归有光、艾南英,清代的刘子壮、熊伯龙、李光地、方苞、王步青、袁枚、翁方纲等人,均有稿本传世。相关著述数量也不

  少。清梁章钜《制义丛话》等,是研究八股文的重要论著。其他

  考试文体,如试策、试律等,也在我们关注的范围之内。这些科

  举文献,一般读者不易见到,或只能零零星星地见到一些,或虽

  然见到了也难以读懂,亟待系统地整理出版,以供研究和阅读。

  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编纂出版预计需要八年左

  右的时间。前四年(2006?2009年)用来整理出版与科举相关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后四年(2010?2013年)内陆续推出10本以

  上的研究性著作。

  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第一批书目包括以下数种:

  《历代制举史料汇编》、《历代律赋校注》、《唐代试策试律校

  注》、《八股文总论八种》、《七史选举志校注》、《四书大全

  校注》、《游戏八股文集

  成》、《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明

  代状元史料汇编》、《钦定四书文校注》、《翰林掌故五种》、《贡举志五种》

  、《

  (游艺塾文规)

  正、续编》、《钦定学政全书》

  、《梁章钜科举文献二种校注》

  、《

  (清实录)

  科举史料汇编》

  、《二

  十世纪科举研究论文选编》。也许需要说明的是,此前曾有断代

  或内容单一的科举文献陆续问世,如台湾学生书局

  1969年出版

  了《明代登科录汇编》

  66种(未经整理),台湾成文出版社

  1992年出版了一大套精装本《清代朱卷集成》

  (未经整理),高等教育

  出版社

  2003年出版了由杨学为主编的七册十卷近千万字的《中

  国考试史文献集成》,宁波出版社

  2006年影印出版了《天一阁

  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未经整理),龚延明主持的《中国

  历代登科录》也在编纂之中。所有这些都极有价值,但它们所涉

  及的只是某一类别,或限于登科录,或限于朱卷,或限于考试,尚不具备综合性的品格。

  我们这套综合性的历代科举文献,以涵

  盖面广和分量厚重为显著特征,可以从多方面满足阅读和研究之

  需。而在整理、研究方面投入的心力之多,更是有目共睹。我们

  的目的是为推进学术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是一项规模宏大、任务艰巨、意义深远的大型出版文化工程。

  编纂任务主要由武汉大学专家承

  担,并根据需要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扬州大学、中南民族

  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或科研院所聘请了若干学者。

  南

  京大学卞孝萱先生、中华书局傅璇琮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邓绍

  基先生等在学术上给我们提供了若干指导;参与这一工程的各位

  专家不辞辛苦,努

  力工作,保证了编纂进度和质量;武汉大学出

  版社鼎力支持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

  刊的出版;所有这些,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

篇二: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它对加强社会安定、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流动等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科举经过千年运作,将这一制度的两端即上至统治阶层和封建政府下及广大士子乃至普通民众卷入其中,成了越来越凝滞的“累人”制度。更有研究者直接提出,科举考试是对人性的摧残,是中华民族缺乏创新性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够存在一千多年,一定有它积极的一面:

  首先,科举制最大的特点是否定特权制度,这比起只讲出身的世袭制,比起看重门第的荐举制,比起拿钱买官的捐纳制,科考选人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其次,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为中国历代政权选拔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寒门士人能够有机会进入到参政治国的行列。科举制向全天下抛出诱人的平等光环,为平民子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进身之阶。科场就像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着天底下思想最活跃的文人,使他们把才智和精力全都用到拥拥挤挤抢过科举独木桥上。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有利于天下士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调整,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各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一,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

  第三,科举制度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统一考试制度,形成“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在一千多年前便已确立了根据人的教育程度来分配社会地位的知识优先的准则,可以说是一种知识社会、学历社会的雏形,是一种先进的精英治国理念,也是1000余年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得以稳定存在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而在废除科举制度的100年间,中国社会急剧动荡,政坛更是白云苍狗,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民族饱偿百年屈辱,据此,有的学者大胆推测,中国百年动荡起因在于科举制度的废除!观点似乎偏激,深思又觉得有些道理。由于失去了科举这个统一的人才衡量选拔标准,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其治国理念的南辕北辙,人才制度朝令夕改,导致中国社会官员队伍的素质也是不断地反反复复。从科举制度演变历史的角度来看,国民党时期的任人唯亲,改革开放前强调“根正苗红”任人唯出身的政治标准,这都是历史的倒退。这100年里,官员队伍没有随着废除科举而得到提高,反而有些官员还不如那些读过圣贤书、懂得为官之道的七品芝麻官。改革开放以后,高考制度的恢复,科教兴

  国战略的制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观念的倡导,官员选拔考试制度的实施,实质上都是科举制度形式的现代翻版。同时,在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形成了一系列考场规则和考试方法,诸如对出题判卷考官的锁院隔离制、对考生衣着用具的搜检制、对考卷的糊名弥封制等等,都是防范科场舞弊的有效举措,有些做法至今仍得到借鉴和沿用。而历史上按不同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规制,实践已证明对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是有益的,今天的高考仍继续实行不同省区录取的定额制。总之,千百年的历史说明,科举制度中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方法,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使得选拔更具客观性,是经过反复检验并且在今天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第四,科举考试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它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社会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十年寒窗”依然是激励现代人发奋读书的至理名言。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走出大山,跳出农门,永远是偏远山区孩子惟一的梦想。

  第五,科举对社会的习俗产生重要影响。“金榜题名”仍然是学子的梦想,“名落孙山”又使多少考生的人生航船失去动力。科举制度所衍生出来的独特的“状元文化”等一批次生文化,在民间更是经久不衰、越来越显示出极强的文化生命力。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由科举文化演化而来的词汇“文曲星”竟然被现代社会包装出价值上亿元的电子词典类商标品牌的无形资产。

  第六,科举制度还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中国是考试制度的故乡,科举考试就像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一样,对世界文明都是一个重大贡献。而只有沿袭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让他们打心底里折服惊叹,甚至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孙中山先生曾十分欣赏英国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制度,并设想以此来改造中国的官吏体系,但孙中山考察研究的结果却是,“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科举制度也有着其消极的一面。

  首先,科举在加强思想的集中和统一的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士子们志在功名利禄,非为探讨学理,读经、考试似乎是最明智的选择,思考和研究自然知识、属于下流的技术和工艺、不登大雅之堂的非儒家学术等皆成了下策。因而所造成了中国社会长期因循守旧、思想停滞不前,一直到今天,这种影响的幽灵仍然在中国教育界乃至思想界的上空徘徊。

  其次,落后刻板的考试内容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特别是八股取士制度的出现,使中国的教育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畸形发展之中,士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状况愈演愈烈。

  最后,科举也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现代中国仍然是官本位社会,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

  时至今日,科举制度已不复存在,其积极合理的因素我们正在逐渐地吸取并加以效法。但是,它遗留的消极阴影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莘莘学子仍然在单调的教室里用单调的方法单调地重复着单调的知识,应付考试的死读书、背教条、务抄袭风气时有可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产品”的单调划一和创造精神的严重不足,严重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向前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转变考试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注重知识的扩展与融合,改善教育理念,提倡终极人文关怀。

篇三: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

  [摘

  要]作为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才选拔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体现出对公平、公开与公正精神的追求,堪称用人制度的伟大革命,它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甚至对于我国现阶段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科举制度;中国;社会;影响

  一、科举制度概述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由于科举考试采取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叫做科举。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既是一种极具创意的文官考试制度,同是也是一种颇具特色的社会整合机制。以至于有西方学着将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的日,随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一纸清帝谕令,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最终划上了句号。那么,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及其影响都有哪些呢?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所展开的,而西方文明则是信仰基督教,崇拜上帝。随着西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打开国际市场,西方国家不断向外扩张。这些国家通过武力征服了清政府,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制度、文化。此时,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发生冲突,东西方文明之间发生冲突。在两者的冲突之中,工业文明代表着历史发展趋势,势必要代替农业文明。说到底,科举制度的废除主要还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政治、文化的必然变革。

  科举的制度的废除也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废除,严重弱化了其对社会整合的功能,导致了社会分化瓦解,导致了大多数人信仰的崩溃。

  在中国传统社会,控制社会秩序的体系、人们的价值观都源于儒学。自从隋代开创科举制度以来及其在后世的稳定实施,使得政府从制度上解决了意识形态与政治中心一体化的问题,从而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的秩序。然而,在19世纪下半叶,儒家学说开始遭到来自多方面年的挑战和冲击。此时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表明儒家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国人的信仰已开始颓废。等到了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国人的信仰开始完全崩溃。读书人开始感到彷徨,不知前路何在。全日制课堂开始代替以前的私塾,而中西混合的课程也开始取代经学。国人的信仰由单一化开始走向多元化,此后的中国,信仰与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处于多元混乱的纷争之中。

  随着信仰的崩溃,随之而来的是权威的缺失。权威的丧失,主要是指士人以及大众对皇权迷恋的减弱,以及由此造成的中央政权下、军阀混战的政治局面。士人进入仕途的道路被阻碍,广大青年投笔从戎,形成了一股从军热。北洋军阀的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内战与科举制的废除不无关系。

  然而,科举的制度的废除也有其自身的优势。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广大读书人不再拘泥于儒家的四书五经,开阔是知识分子的眼界。使人们认识到了自己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进而开始探索救亡之路。

  二、科举制度的作用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当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仍有人表示惋惜,甚至还有人建议将其恢复,这些都表明科举制度虽有缺陷,但并非人们所贬斥的那样毫无价值,它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当时中国的的国情。

  [7]任何读书人不论其出身、财产、背景、地位如何,都可以自由报名,政府择优第二,科举制度通过以文取人不仅有利于建立一个明确的录取标准,使得录录取。这种选拔制度具有开放性和公开性。

  取易于把握、更加规范化,而且能够坐到学而优则仕,使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可以进入统治阶级行列。这样选择出来的士子完全有能力处理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种种事物。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绩效。

  科举制度塑造出来的。悠久的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间能够保持传承下来,这一点是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所没有做到的。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中国的科举制度。

  同时,科举制度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在古代中国,一般家庭出身的人,如果想获得权力、地位、功名,唯一得到办法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从而跻身仕途。因此,科举考试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勤奋读书的热情。晁冲之的《夜行》中有这样的描述,“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这便是人们用功读书,准备科举考试的真实写照。学习人数的不断增多,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

  科举制度对于唐诗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唐代是科举制度的奠定期,宋代之后的科举考试都是在唐代科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科举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进士科开始崛起,并且成为读书人进入仕途的最主要方法。进士科考试在唐代开始逐渐趋向于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唐代的诗人大都走科举之路,唐诗的繁荣与科举制度密不可分。

  (2)科举制度对文化的消极影响。

  由于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使得儒学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抑制了诸如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发展。尤其是到了明代,统治者为了禁锢读书人的思想,维护其统治,将八股文作为考试的内容,限制了人们的思想。

  2.科举制度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1)科举制度对社会稳定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主要是一种选官制度,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性,有利于社会的凝聚与整合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人选拔制度的一次历史性飞跃。科举制度不同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众所周知,九品中正制是以门户高低贵贱为基础的选官制度,它导致了社会权力被一部分士族大家所垄断,阻塞了社会上下阶层之间的流动,严重危害社会公平。而科举制度则于此大为不同。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考,考生自由报考的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的限制。考生只要真正具有实力,能够通过层层考试,便可金榜题名,这使得光大下层阶级的民众也获得了入仕的机会,体现除了平等精神。

  科举制度的这种平等、公平性为光大下层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激励。给予了广大人民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

  科举制度给予了广大知识分子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因此,他们只需要刻苦努力读书,便有机会做官,光宗耀祖。不必通过造反等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高考制度、公务员考试也是比较公平、公正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考试来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当年的科举考试。这可以说是科举制度对当今社会稳定所起到的作用。

  (2)科举制度对社会稳定的消极影响。

  古代的读书人,只有考取功名一条路,若屡试不举,其压力便可想而知,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便是在屡试不举之后,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如果洪秀全当时有别的路可走,家人给他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便不会给清政府造成如此大的打击,也不会给人们带来如此大的灾难。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各类社会矛盾也逐渐突显,如贫富分化、仇富、为富不仁等问题日益严重。各种官二代、富二代的负面报道时有发生。字这个拼爹的年代,出身一般的人大多指望通过高考、考研、公务员考试等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高考、公务员等可以改变人们命运的道路也被堵死的话,难免不会发生动乱等群体事件。

  3.科举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1)科举制度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扩大,手工业、商业呈增长趋势。但通过科举得以入仕的官员们,缺乏对市场经济的管理能力,因此,中国错过了经济制度发展的绝好机会。

  科举取士的名额太少,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跃龙门而出人头地,有的士子便不择手段地通关节、走后门,甚至出卖自己的人格、良知。在科举制的影响下,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求真,而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这种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读书观、学习观,造成人们对读书学习的异常态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便是这种畸形读书观、学习观的真实写照,这种思想长期阴魂不散,支配着一些人的头脑。

  5.科举制度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1)科举制度对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古代读书人多以取得功名为读书目标。而科举考试的内容也不会很简单,因此,读书人为了能够金榜题名,便不得不苦读四书五经等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书籍,不仅将其熟读,甚至于可以倒背如流,毫无疑问,这自然会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儒家经典多数提倡“真、善、美”,通过不断熟读这些书籍,人们的道德素养也会自然而然的有所提升,通过每个人的修养的提高,对社会整体的风气也很有益处。人们日夜苦读,同时使自己身心都得到锻炼,可以使自己获得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等优良品格。这些都是科举制度对个人发展的有益影响和效果。

  (2)科举制度对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

  当然,有利就有弊,由于科举考试内容的问题,人们大多都只阅读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书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古代的读书人大多都严重偏科。这些人往往语文功夫十分了得,然而对于数学、科学等学科却一无所知。每个读书人大抵都是如此,长此以往,自然不利于个人全面发展。同时,在古代,读书人唯一的工作就是读书,不从事其他劳动,也不做日常家务,难免会影响身体素质,并且成为生活白痴。如果在考试中一举中第倒也还好,若是屡试不举,这对个人的身心绝对是一种摧残,这对个人发展都很是不利,无怪乎会出现洪秀全那样的人

  古语有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应该是对古代读书人的真实写照。读书人往往只是死读书、读死书,这难免会造成他们与社会脱节,往往是空有一肚学问,却无用武之处。这样即使考取功名,谋得一官半职,也不会为社会、为百姓带来很大的好处。

  现如今的高考也是如此。高中生为了能够考取好的大学,便埋头苦读,忽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家长们也是如此,全力以赴支持孩子们考试,不让孩子们做其他事情,对他们的学习更是坐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虽说这都是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无怪乎有的人会在高考失利后自杀。

  四、对科举制度的历史评价

  不论是在近代还是今天,人们对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由于着眼点不同,评价可谓大相径庭。对于科举制度采取否定态度的人,主要是从科举只考察人们的才能而不考察德行这个方面入手,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以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败坏了人才,这被认为是科举制度的主要弊端。

  因为科举制度在晚清受到全社会的批判,因此在进入民国之后,人们都讳言这种制度还有什么优势,当时研究者对科举多是采取鞭笞。

  然而在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开始对科举制度有了新的认识。现在,不少学者认为,科举制度虽然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但它与以往的包括察举制度等在内的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进步性和合理性。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社会的政治;其自身的一整套严密的考试制度和程序,更被誉为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有人甚至说:“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来说,科举制可称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3]

  五、科举制度带来的启示

  科举制度盛行了以前三百多年,影响着我们社会的许多方面。目前仍然有许多关于科举制度利弊的争论,中外都有一大批研究科举制度的学者,在我国也出现了“科举学”。我们应该本着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来研究科举制度,从而从中获得有利于我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以此来更好的为我们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J].史学年报,1943.[2]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197.[3]刘海峰.科举制度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J].历史研究,2000.[4]周谷城.中国通史[M].上海:开明书店,1939.553.[5]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1.[6]何忠礼.科举制度起源辨析[J].历史研究,1983.[7]《盛宣怀未刊档案资料选辑》之一:《辛亥革命前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76.[8]王亚南.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M].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42.[9]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M].北京:三联书店,1998.39.[10]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8.[11]欧阳修.新唐书[M].上海:中华书局,1977.225.[12]EA.Kracke,familyvsMeritintheChineseCivilServiceExaminationsduringtheEmpire,HarvardJournalofAstaticStudiesVoluntary10,1947.103.[13]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427.

  AnalysingtheEffectsofImperialExaminationonSocietyinChinaZhangGuangming(Departmentofpoliticsandlaw,JinggangshanUniversity,Ji’anJiangxi,343009)

  Abstract:asoneoftalentselectionsystemswiththegreatestinfluenceinChinahistoryofthepastthousandsofyears,imperialexaminationembodiesthespiritofjustice,anditsdevelopmentprocesshasimportanteffectsonpolitics,economy,culture,andsoon,inancientChina,even

  hascrucialreferenceimplicationsonthecurrentChina.Keywords:imperialexamination;theprocessofproductionanddevelopment;China;society;effect

篇四: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中国科举制度

  利:

  1.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

  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

  汉朝以“察举”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比前代进步不少,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出射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这个制度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已成为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科举制度的出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

  特别是在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的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以奖掖孤寒、抑制势家自诩,采取了特别举措限制“贵家”子弟,这客观上给了平民子弟更容易崭露头角的机会。宋朝不但出现了“平民”状元的现象,而且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不少日本学者也因此把中国的宋朝称为“平民社会”。

  2.促进了文化繁荣与发展。

  唐朝诗歌的兴盛,显然与进士考试考诗赋有着很大的关系。唐诗繁盛,创造了中国文化的又一个高峰,以至于后人再也无法在诗的创作上超越唐人。

  科举对中国文化的改造,还体现在乡村社会的文化结构上。随着科举推行,原来统治乡村世界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对门第的看重,过度到对文化的重视,拥有相应文化底藴的才是受人尊敬的资本。由于机会对多的人开放,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旺盛起来。乐意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读书人学诗作赋的也越来越多。

  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科举制度是中国帝制时代后期整个社会的制度支柱和文化主脉,是一个核心的制度。科举制度存续的一千三百年间,对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官僚政治、文化教育,包括对文学乃至于社会心理都产生了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就是这个制度选拔了一千三百年间中国的大部分官员、大部分文学家和大部分学者。宋代《册府元龟》等大部头的类书,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都是进士们完成的。这些重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延续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这些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干,或者说是精英阶层。

  3.对于世界的影响

  1582年,被誉为地球上第一位“世界公民”的利玛窦来到中国,之后他一直在中国传教和生活,1615年利玛窦书写了《利玛窦中国札记》在欧洲出版。《利玛窦中国札记》花了相当的篇幅介绍了利玛窦认为相当于西方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秀才,举人,进士的三级考

  试的科举制度,内容涉及考期,考场,考官,科考内容和规则,录取方式,授职仪式等具体问题。利玛窦观察到,“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一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给他们来管理”。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和“最优秀的诗人”。伏尔泰认为中国是建立在家长式统治基础上的君主专制国,但科举制度使皇帝不能完全随心所欲,代表一种理性。他不无赞赏地指出:“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

  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中较早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影响相当广泛,《论法的精神》较早提出三权分立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远比欧洲领先,他说:“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科举街途径赞扬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这有助于以儒家思想治国。除科举外,地方官吏还可以向朝廷荐举品德高尚的人充任官员,这种制度有得于提高官吏的素质。”中国科举制度不仅是理论上的影响,已经成为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直接导致许多国家的政治实践,当时的日本和新罗的精英甚至来到中国参加科举考试,越南和新罗还模仿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德国、法国、英国以及日本基本上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度,建立起他们的文官制度。美国政府建立文官考试制度过程中,认为从中国的科举制度将获取巨大的收益,如果采用测试候选人能力的方法来为政府提供最佳人才,那将影响现代社会的彻底改革,对经济文化发展起到重大作用。1871年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建立文官事务委员会,宣称:东方世界最开明、最有持久力的政府选拨官员的方法,我们美国放弃学习将失去一个优势。

  弊:

  1.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扭曲了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

  2.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

  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科举制度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

  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推荐访问:科举制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科举 传承 社会发展

热门文章

2024年浅谈纪检监察工作面临困难及对策

民主政治是实施权力监督的环境条件,而民主政治的精髓就是通过有效的权力配置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政治文明国家,就要从严治党,就要加强党内监督,尤其要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领导干

政治机关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4篇)

政治机关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

2024公安民警职务晋升(3篇)

公安民警职务晋升

2024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会议记录(5篇)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会议记录

2024年度关于加强公安机关网络舆情风险防范工作部分思考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网络上交织碰撞,所形成的“网络话语”逐渐成为重要的舆情力量,使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两微一端”为

基督教为亡者祈祷经文6篇【完整版】

基督教为亡者祈祷经文(诗班唱诗歌,等候开会)主持人:基督徒()荣归天家追思礼拜现在开始。主持人:全体肃立、默哀(信徒祷告不超一分钟为好)……默哀毕。主持人:

小学思政课实施方案小学思政课实施方案(完整)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加强,小学思政课在课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是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思政课是指以道德素养、宪法法律、人生观价值观、民族精神、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健康等为核心,

那些借调人到底怎么留下来?(2024年)

上级单位之所以要“借调”,恰恰说明这个单位缺人,特别是缺能做事、会做事的人,这就意味着有打破“借而不调”僵局的希望,从而名正言顺一直留下来。下面我结合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说说怎么“调”。方案一:保持耐心

共青团xx市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全文完整)

文章详情共青团xx市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尊敬的领导、全体青年朋友们: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决定,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

2023最新烈士陵园闹鬼鬼把孩子追到烈士陵园(五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

意识形态方面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4篇)

意识形态方面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

学校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实施方案(完整文档)

为切实做好党的二十大期间我校维稳安保工作,及时高效贯彻执行中央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委统一部署要求,各单位要始终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凝聚共识、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狠抓校园维稳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