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10篇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第1篇【自学目标】1、体会以乐景写哀情、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2、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3、理解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4、培养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10篇,供大家参考。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 第1篇
【自学目标】
1、体会以乐景写哀情、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2、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3、理解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4、培养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5、培养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珍惜自由幸福生活、尊重人性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2、预习检测(见《高考调研》)
二、导入设计
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A.M.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A.M.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带着主这个问题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整体感知
1、本文侧重从哪些角度报道的是一件什么事?找出作者的足迹。读完全文后,你对集中营的最突出印象是什么?明确:抓住参观的见闻和感受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
可怕 悲惨 愤恨
按参观的空间顺序:
毒气室 见——雏菊 感——恐怖 终生难忘
焚尸炉 见——头发 婴儿的鞋子 死囚的牢房
感——表情茫然 浑身发抖
女牢房 见——盒子
感——惊惧 张大了嘴巴
灰砖房——羞红了脸
长廊 见——照片 微笑的姑娘
下室 见——绞刑架 跪
感——窒息
2、文章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既然没什么新闻,为何作者还要去报道呢?
明确:
(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因为基于一个记者的使命感,我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4)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新闻写作的特例,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感受作者别样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体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运用自主预【教学重点】
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阅读本文,试着用一句话概况新闻主要信息,体会概括时与标题能否联系。
3.阅读中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运用刚学过的批注手法记录下自己的宝贵思想。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展示合作完成的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如果用一种颜色(色调)来形容二战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会做如此选择?
二、研读文本:
1.读完课文后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的感受,并加以说明。
2.如果把它作为普通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给我们传递了怎样的感受?以什么方式表达?参观者的感受怎样?在文章中的作用?
作者正是传递了一种反差,而这些矛盾的纽结处正是这则新闻的价值,每天数以千计的游览者来到这里,感受同样的恐怖,战栗,震惊,窒息,耻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以一个给有的心态每面对这一切,到底什么样的心态是该有的。
通过参观者的感受来表述,无需赘述,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这是旧闻。
看似千篇一律的参观过程中,作者以敏锐的职业目光捕捉到许多极具新闻价值的种种反差。新闻的思想价值就非同寻常了。
引导、组织学生寻找反差,分析作用。
预设反差
色彩,环境:
灰色——绿色
阴暗——明媚
毁灭——新生
杀戮——嬉戏
恐怖——快乐
恶梦——美好
灭绝人性——羞惭自省
死亡——微笑
绝望——憧憬
感情
残忍——不忍
无耻——反省
遗忘——铭记
历史——现实
最可怕的是亡国先忘史
在研究的过程中解决含义深刻的句子。
方法:小组讨论、发言
同学们找到的种种反差恰恰是新闻的细节,是作者在二战后14年,在奥斯维辛每天接待数以千计的参观者的平静生活中的“发现”,和平年代参观奥斯维辛所带给人的强烈的心灵震撼,作者向人们传达的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情感恰恰是这则新闻的价值与意义。
1.回到色彩的问题,相信大家会替罗森塔尔说出他的答案。
小结:作为读者,读这样的文字如果没有任何感受那是情感上的缺失;如果对意蕴深厚的文句领悟不深那是鉴赏理解上的欠缺;假如能够受到心灵震撼,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就是与作者一起延续了这则新闻新的艺术生命。
三、拓展思考:今天学习此文的意义、价值?
时间永是流逝,二战的硝烟也渐渐远去,罗森塔尔的思考,德国总理的忏悔却在提醒我们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上无法跳过的一页,请将“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不该……更该……”的句子补充完整,并以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展现你的思考。(200字之内)
预设: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不该(忘记、麻木、逃避……)更该(铭记、反思、直面……)
学生展示
结语:余秋雨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也是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的苦难。让我们谨以这样的思考纪念400万在奥斯维辛被无情摧残的生命。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 第3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新闻的内容要素和结构特点;
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把握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新闻写作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远内涵,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正视历史,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不要忘记历史,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2.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
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学会新闻写作。
三、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
1课时
2、教学策略
图文情景创设法
取镜采景法
导学法
强调对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见证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图片和文字,烘托气氛,让学生先动情,为课文讲解奠定感情基调,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课题与作者
1、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他被一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他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本文则在1960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
2、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高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整体感知——动情
以带问默读的方式进行整体感知。
主导问题: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记者为什么还要去报道,这个题目取得好不好?
明确:①“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②“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③取得好,充满悬念的否定句,以欲情故纵之笔引起读者兴趣。
2、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是怎样感受到的?
明确:恐怖、惨绝人寰。在作者描写的游客惊恐、害怕的表情中感受到的。
(四)课文赏析——动心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赏析课文:精巧的视角、精彩的细节、精炼的语言。
1、精巧的视角
选取一篇普通的短新闻,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它的写作视角。
新华社电昨晚十点,北京新华路中段一家KTV发生特大火灾,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较严重。目前,还不清楚火灾原因,警方正在全力调查。
明确:写作视角是客观报道、零度写作。
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现在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陈述。但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
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多见于新闻写作。也就是客观报道。
然后再与本文的写作视角进行对比。
明确:本文的写作视角很特别,不同于以往新闻的写作视角,在客观叙述的基础之上还有作者浓烈的主观情感,突破零度写作的传统模式。
弄清了写作视角后再来看看这种独特写作视角下的具体内容,采用取镜采景法,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摄影师,自己去抓拍镜头,体会作者的感情,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的表情,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②拥挤的囚犯宿舍——“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③遇难者的鞋子——“…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④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人们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2、精彩的细节描写
课文的细节描写渗入了作者浓烈的情感,也是独特写作视角的深入体现,采用导学法。
①课文中还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将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组合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既揭露了法西斯摧残美好生命的罪行,又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连这种地方都能开出胜利之花,正义之花,地球上还有什么邪恶不被打倒呢?
②在这里作者突出的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暖和地微笑着”,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
③课文开头写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上,以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如果他们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到这一切,这样写有悲上加悲的效果。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实乃愤激之言,首尾写平静的景物,暗示作者内心汹涌澎湃。
3.精炼的语言
这则新闻开头和结尾的语言如散文诗般的优美,新闻主体的语言又不乏反讽和凝练,此处采用导学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首先引导学生品味如诗般的语言:
在布热金卡
最可怕的事情是
这里居然
阳光明媚暖和
一行行白杨树
婆娑起舞
在大门四周的草地上
儿童在追逐游戏
在布热金卡
本来不该有
阳光照耀
不该有
光亮
不该有
碧绿的草地
不该有
孩子们的嬉笑
在奥斯维辛
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里
阳光明媚
绿树成阴
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其次引导学生品味精炼的语言。
①“参观者默默的迈着步子”,仔细揣摩“默默”二字,你能感受到什么?
明确:参观者的心情十分沉重
②“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注视着参观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故意把视点颠倒,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让人身临其境。
③仔细体会“够了”二字的情感并说说它简而味永的作用。
明确: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对受难者目不忍睹,耳不忍闻;
对法西斯分子的痛恨;
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
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愿,这二字可谓简而味永。
(五)课文总结
首先学生试总结课文的主题。
明确:
①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
②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③提醒大家“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老师再总结课文。
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提醒大家要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
(六)布置作业——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1、观察身边的新鲜事,写一则短新闻。
2、课后观看一部反映奥斯维辛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并写观后感作为本周的作文,字数不限,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3、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重点: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1课时
课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教读法、谈话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闻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通过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怎么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呢?下面,我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请打开课本第49页,用30秒的时间浏览这则新闻,回答以下问题:1、奥斯维辛在哪里?布热金卡在哪里?2、人们访问了哪些地方?
二、讲习课文
(一)环节一:
答案: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
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二)环节二: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
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三)环节三:(归纳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四)环节四:讨论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五)总结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六)布置作业: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来源。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板书
新闻事实
新闻材料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
片段2借景抒情
7——15段动作神态描写侧面表现恐怖残暴
写作特点:1、文字简练、朴实。2、视角独特。3、多用否定句。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 第5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历史,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和平。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感受,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
1.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2.根据大家划分出的部分,我们不难发现,主体(6-15)参观苦难,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体现作者情感的部分,那么参观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3.参观者脚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恐怖。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想想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
明确:
(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
(2)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3.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明确: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学过本课,谈谈自己对于战争的理解。
2.观看与二战相关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拉贝日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影评。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这篇新闻结构,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理解记者的感情倾向。
2、过程与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品味细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热爱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新闻结构和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给大家看一段影片《辛得勒的名单》的视频。好,同学们,看完了电影片段,有什么感受呢(刚才同学们都纷纷表示“恐怖”、“可怕”、“阴森”和“残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它跟影片里一样阴森、恐怖和残忍,这就是著名的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森塔尔的"著名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讲授新课
(一)同学们先快速朗诵一下这篇新闻,并找出这篇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
(二)分段
好,同学们已经快速浏览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找出了这篇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吗?有没有同学主动请缨的啊?好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
1、导语(1-3):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
2、背景(4-6):引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
3、主体(7-15):随参观者脚步而行。
4、结语(16):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好,现在已经找出了新闻的四个部分,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篇新闻,我们先看文章的标题
(三)新闻标题
我们先看新闻标题(板书),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我们知道,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最新发生的事;
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看上去非常独特,从受众心理讲,其实,这是欲擒故纵之,很吊读者胃口(板书)。此外,标题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板书),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因为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四)新闻导语
接下来再看导语(板书),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导语一开始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这位同学说的很对,的确,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板书)。
(四)新闻背景
4-5自然段是新闻背景(板书),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板书),有400万人死在了这里。
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下这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在背景部分作者交待了自己的写作动机。同学们能找出是哪一句吗?
对,这位同学找对了,在第6段的最后一句作者交待了作者的写作动机(板书)“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五)新闻主体
接下来,我们来看7-15是新闻的主体部分(板书),一篇好的新闻,是需要非常生动的细节描写,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非常的成功。我们来一起看看这篇文章主体部分的细节描写。
1、参观者表情的细节描写:在主体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
①一开始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他们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
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
②后来,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③再后来,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④最后,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有一个参观者甚至跪下来了。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是,通过参观者的表情反应,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2、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许,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
3、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4、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
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六)结语
最后我们看结语(板书)。“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七)总结
1、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活着的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珍惜生命,爱好和平。
2、作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今天作业就是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附:相关资料
一、关于新闻知识的回顾
1、新闻的定义: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讲究真实、快捷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实用类文体。
2、关于新闻的一些有趣的说法:
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猎奇性质
⑵“能让女人喊一声:‘哎呀,我的天呀!’的东西,就是新闻。”——奇怪、惊讶、反常性质
⑶新闻,就是把东、南、西、北各地所发生的事情汇集起来写成的报道。
——根据”NEWS”一词所作出的解释(N:NORTHE:EASTW:WESTS:SOUTH)
3、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篇幅小
4、新闻的结构:
新闻标题(消息),它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它通常被用来借代整篇消息。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题、引标题、副标题
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形式上为消息开始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一般为简明扼要地概括一下新闻事实或点出消息中的新闻事实,目的和结论,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味,诱导读者进一步看下面的具体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是其特点。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
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5、新闻的要素:简单称为5“W”、1“h”
5“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
1“h”:how(如何)
6、新闻的种类:消息、通讯、特写(广义上还包括报告文学)
①消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作出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的一种文体。使用频率高、数量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问题,故人们常常把消息称为“新闻”。可以说,狭义上的新闻即指消息。
②通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
③特写: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进程中的某个片段、细节或画面,绘声绘色,给人以特写镜头般的感觉。有时也是新闻的写作手法的一种表现。
二、相关资料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其遗址在距克拉科夫(Krakow)西南60公里的波兰小城奥斯维辛(波兰文:Owicim),今日已成为博物馆和纪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奥斯维辛三号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RudolfHoess)供认,多达3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已经将该数字修订为110万。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耶和华见证人和同性恋者。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室的毒气齐克隆B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
布热金卡:(官方翻译为比克瑙,奥斯维辛二号):这是一个灭绝营,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大规模屠杀,有大约96万犹太人,75,000名波兰人和19,000名吉普赛人在此遇害。此外它也包括几个较小的集中营:布达的农业营、加悔泽的养禽营、赖斯科的蔬菜营和一些医学、化学实验室。
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1900年11月25日—1947年4月16日),党卫军一级突击队大队长(军衔:中校),1922年加入纳粹党,1934年加入党卫军,1940年5月4日至1943年11月任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纽伦堡审判后被定为乙级战犯,1947年4月16日被绞死在在奥斯维辛一号营地的焚化厂前。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
1963年返回《纽约时报》总部后,罗森塔尔从事编辑工作。1969年,罗森塔尔在《纽约时报》经济陷入困境之际,推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开拓广告业务和扩大读者群。他加强了《纽约时报》的都市新闻报道,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罗森塔尔自1977年起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在总部工作期间,他长期主管国际新闻报道,树立了崭新的报道风格,为巩固该报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功劳。1986年卸任后,他又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为美国各大报纸撰稿,直到2004年才搁笔。2006年5月10日晚在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4岁。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作者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 第7篇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展示合作完成的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包括震撼人心的图片,配上《辛德勒名单》音乐,让学生入境。
2、假如你是一名记者,来到这个曾经的集中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一切,你会选择什么角度来报道奥斯维辛,或者你会将镜头对准什么呢?
二、研读文本:
1、标题设疑
本文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疑问:为什么说没有新闻?
既然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作者写了些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文本。
2、解决第三问:“作者写了什么?”
镜头一:参观者的反应和神态
镜头二:奥斯维辛周围的自然景物
镜头三:废墟上的雏菊花
镜头四:年轻姑娘的微笑
3、总结
写法:正如焦点访谈所说的“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有一类新闻,会把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因素掺杂其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这类新闻的典范之作。
角度:将镜头对准参观者的反应和奥斯维辛集中营四周的景物,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表现了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道德责任感。
4、回到开头的问题“奥斯维辛到底有没有新闻?”
一样的景点,一样的游客的震惊愤怒,这里阳光明媚,的确没什么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呢?用文中的话来说,“非写不可的使命感”齐读6段。“这种不安的心情是什么?”担心人们遗忘历史。
三、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罗森塔尔1958年写的,那我们今天读这篇新闻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罗森塔尔希望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希望这类惨剧永远不要发生,可是这半个世纪来,人类又有过多少战争,种族之间经过多少野蛮的屠杀,人类怎样才能杜绝这一悲剧重演呢?
四、以《集中营生还者的一封信》结尾。
希望同学们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同时,永远不要忘了培养健全的天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做一个大写的人!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目标】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3、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4、牢记历史教训,树立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启发式。
【教具】幻灯片、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一、导入激趣
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颁奖词
二、奥斯维辛集中营介绍
资料图片ppt、展示: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戮。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兰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40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按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结语几方面概括一下这篇新闻的内容。
一、导语:
二、背景:
三、主体
四、结语:
2、让我们随着参观者的步伐走进集中营
(1)、看了视频和课文以后,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明确:
(2)、作者又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犯人”的?你是如何体会到它的可怕的呢?
明确:
(3)、在文中第三部分7-15段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
人们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
四、独立思考,深入分析
1、这篇新闻与我们常见的新闻在叙事和感情流露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
常见新闻作品:
本文不同之处:
2、文章开头写“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
内容上:
写法上: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承上启下。
第二次:呼应前文,突出了文章主题。
4、这篇新闻的主题是什么?
五、合作探究
1、文章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呢?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并组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原因。
明确: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成为新闻史佳作?
六、拓展延伸
七、课堂小结
历史大潮滚滚向前,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仍旧在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我们要团结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使学生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开启地狱之门,和作者一起到有“人间地狱”之称的奥斯维辛作一次地狱之旅。
二、幻灯片展示一
游览过程:
毒气室和焚尸室——怒放的雏菊——死囚牢——女牢房——试验室——纪念长廊——微笑的女孩——绞刑架
1、看到“雏菊花在怒放”,你想到了什么?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2、面对照片中注视着你的眼睛,面对女孩的微笑,你的感受和理解是怎样的?
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
三、关键句理解
1、“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在文中几次出现,各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1)强烈反差,奠定基调;
2)首尾呼应,寄托提醒。
2、为什么作者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设置悬念,引导读者;
2)承上启下,巧妙过渡;
3)突出主题,回环照应。
3、是作者亲自参观这些地方吗?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众多的参观者(游客)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从而产生感受、反应;
记者(罗森塔尔)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四、幻灯片展示二
直观感受参观者的表情
五、技巧探究
1、这篇新闻与一般注重时效性和客观性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一般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时效性最新发生的事件时效性不强
报道内容客观事件个人感受
情感倾向客观个人情感浓厚
2、这篇报道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现在请大家以评审委员会的身份给它写一则颁奖词
奥斯威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他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把本届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最佳消息奖颁发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
六、拓展讨论:
幻灯片:在地狱之门的思想者(罗丹)
1、一个走在人类文明前列的的德意志民族为什么会犯下滔天罪行?怎样看待人类文明与罪恶的关系?
2、莫泰利的诗
七、结语
希望我们能够终结罪恶,开启幸福和平的天堂之门。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材分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学生分析】
1、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⑴ 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⑵ 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闻,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大家知道奥斯威辛是什么地方吗?(学生概述。)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多媒体)。教师解说: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毒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得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死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二、文本解读与感情融合
课前已经布置了同学搜集相关资料,下面就分别请小组代表,根据罗森塔尔参观顺序,到前面来向全班出示最让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同时对于阅读中的疑问,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学生依次台前出示幻灯图片,并阐述理由,之后,请一名同学做解说员,朗读课文。
三、交流质疑,深入思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在老师自己阅读时有一个失误,没有发现这是一篇新闻稿。有同学注意到这一点吗?
生:有,开头的波兰布热金卡电。
师:如果我把电讯的开头拿掉,你还会觉得它是新闻稿吗?它与过去阅读的一般的新闻稿有何区别?
或问: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预设:
1、景物描写:
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
反语,与历史不相称。控诉。
2、标题吸引人:
《奥》文,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东西,的确没有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每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3、写作手法:
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4、文章虽是消息,却运用了一些典型细节,找出并说明好处。
作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准确的客观性和清晰的可视性,令人回味无穷。
四、谈收获和感受
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课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牢记历史导入播放影片:焚烧尸体。
【教学总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焚尸炉、盒子、照片。
茫然、浑身发抖、惊惧万分、感到窒息。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 新闻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10篇 奥斯维辛新闻教学设计(实用10篇)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材分析
上一篇:棉花姑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下一篇:关于骆驼教学设计10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