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运球教学设计21篇(全文)
运球教学设计第1篇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二、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球教学设计21篇,供大家参考。
运球教学设计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以上学生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等知识。
2、技能目标:使7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变速运球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习内容
1、篮球变速运球
2、游戏:运球接力
四、教材分析
篮球运球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篮球动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素质的基本方法。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手腕控球
2、难点:全身协调发力控制球的方向
六、教学过程
1、课的开始与准备部分
本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因此,我设计了课堂常规、篮球常识、慢跑热身和篮球操。
2、课的基本部分
a、“篮球运球”是基础教学,作为教材体系中“篮球”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是“手腕控球”。通过教师示范、讲解。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灵敏、协调等素质。
b、组织教法: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在指定的区域练习,练习时由体育小组长指挥,通过配乐来提高学生运球的积极性,掌握节奏,体验手感,通过降低难度来吸引学生参与,消除部分女生对篮球的恐惧感。教师巡回辅导,这样能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小组长可以对本组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只对小组评价,不评价个人。
C通过运球接力比赛,巩固提高前面学习的变速运球,使本节课的气氛达到高潮。
3、课的结束部分
a、通过意念、冥想、抖动达到放松肌肉和心理的目的。
b、教师总结本节课,表扬表现好的小组。
c、教与学法:在教师的口令的指挥下,伴着轻音乐,模仿教师做各种放松的动作,调整呼吸。学生认真模仿,尽量让自己全身得到放松,呼吸节奏趋于平稳。
七、课的特色与创新
1、“小组互助”学习,教师辅导的形式,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探究式学习,组内学生互助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2、游戏“运球接力”、篮球操的设计紧扣课的目标,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练习内容,又达到热身和导入课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单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场地:根据课的内容统一设计布置场地。
器材:篮球40个,录音机1台。
练习密度预测:32~35%,平均心率:115次/分。
运球教学设计 第2篇
一、设计思路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实践操作中,主要依据水平四篮球教学的课程标准,遵循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伴和指导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创新思维能力,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效率的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荣誉感和团队集体感比较强,从小学刚升到中学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不规范,,运球能力差,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学生对单一的练习缺少兴趣,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喜欢新花样、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种活动),采用多变的教法和多样的练习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材、教法、学法运用
在教材的选择上本次课选择篮球运球技术,从最基本的篮球技术运球练起,初步学会运球的动作要领,为以后技能的合理运用打好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语言法(讲解、口令、指导、提示、口头评价)、示范讲解法、比赛法、预防改正错误动作法、表扬鼓励法等。纵观整堂课来看,紧紧围绕游戏法自始至终贯穿这节课,以目标引领内容,以内容为核心,以游戏为载体,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
学法上考虑到是第一次课,让学生粗学乐学,降低对技术的要求。
四、具体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内容:
水平四七年级篮球《运球》技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和同伴一起积极主动参与练习中。
2、学会原地运球的正确方法(协调用力),初步学习行进间慢跑中运球技术,发展学生快速、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3、通过设置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篮球带给学生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和同伴协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身体协调用力的运球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用手感控制而不是用眼睛。
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2分钟):
(1)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安排见习生
组织:四列横队学生背对阳光站立要求:快静齐
(注:继承了一般课堂常规教学的要求,属常态化教学。)
开始部分(10分钟):
(1)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三圈。
(2)原地徒手操6节。4*8拍
组织:还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教师喊口令镜面领做徒手操。
要求:保持队形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徒手操动作有力。
(注:情景导入:我校的学生主要以藏族学生为主,来自农牧区,对于篮球的知识和信息是有限的,在导入时,询问学生以前玩过篮球吗?喜欢吗?怎么样才能打好篮球?就要从最基本的技术练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球技术。)
基本部分(23分钟):
(1)原地运球技术练习
学法:
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原地持球中速低运球练习和原地快速低运球练习
5—6人一组,自主互相交流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原地单手低运球比赛(每人运球20次以先做完的队为胜)。
慢跑往返运球15m*2每人2次。(以两个边线为距离)
教法:
示范动作稍慢,讲解手随篮球上下起伏按拍。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喊口令徒手练习。
教师语言反复强调,观察巡回指导练习。
纠正共同易犯错误。
组织:六列横队,间隔2———3米,以纵队为一组(男女各4组)。练习时各小组围成小圆圈。
要求:认真观察练习,相互学习交流。90%学生学会原地运球技术。
(2)运球+掷地滚球接力(以两个边线距离15m)
方法:发令后,各组第一个队员开始快速运球至对面边线,转身用投掷地滚球的方法将球掷给本队第二个队员,第二个队员照此法继续,直到所有队员做完,当最后一个队员做完后,照此方法由最初第一个队员继续进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注:此游戏主要让学生体会快速跑动当中运球技术,掷地滚球主要是锻炼学生上肢力量,弥补了游戏内容的单一性,提高了练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3)运球+投篮接力
方法:发令后,各组从第一个队员开始,运球到篮下将球投进(不限投篮姿势,要求必须将球投进去方可返回),然后运球返回本队交给本队第二个队员,第二个队员照此法继续直到本队所有队员做完,以先做完的队为胜,后两名小“罚”十个下蹲。(男、女各四组)。
(注:此游戏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练习了运球技术,另一方面在投篮的时候,十个篮球在篮圈上飞舞,有的有可能进了却被其它篮球碰飞了,有的不进却被碰进了,运气不好的一直在那投直到投进,球场上学生的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犹如欢乐的海洋,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教师加入比赛中使课堂锦上添花。)
结束部分(5分钟):
放松:调整呼吸,教师向上抛篮球学生吸气,篮球下落时呼气。肢体的按摩。
集中讲评:多表扬鼓励学生。
收回篮球,师生再见。
5、总的要求:让全体学生感受运动到乐趣。
6、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25次/分钟左右
7、场地器材:10个篮球篮球场地一块
五、课堂常规要求
(一)课前对场地进行必要的检查清洁,保证场地的安全。
(二)要求学生不吐痰、不坐篮球、老师讲话的时候不运球不发出响声,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课后自我反思
这节课也是我篮球教学当中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多年来在每次的篮球运球教学中屡次使用,效果都不错,其亮点就是运用趣味游戏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乐中育”,教法得当,学法合理有趣,完成了课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足之处,以前课堂时间为45分钟,在课堂设计准备部分安排了熟悉球性的练习,后时间改为40分钟,考虑到时间因素取消了此项练习,有待合理安排,使教学有层次、有连贯性,在人员的分配上总有个别组没有照顾到个体差异,造成比赛时组与组之间有差距。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尝试了一些教法,还有待于不断的改进和探究。
运球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的:
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引领学生去思考足球精神的魅力;
把握足球发展的脉络;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把握足球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理解为什么中国最早发明足球而英国却是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国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人类能够战胜大自然,靠的是这样的精神——协作,持之以恒。而这种精神在足球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们来学习《足球史话》。
二、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易读错的字板书并注音:
临淄体魄提供填充侵略咒骂
禁不住乌拉圭诞生磨炼鬃毛
三、指名朗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请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介绍了足球运动的起源、演变、发展的过程。)
2、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写了现代足球的特性。
第二部分(2——3自然段)介绍中国是最早发明足球和进行足球比赛的国家。
第三部分(4——10自然段)介绍现代足球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3、根据文章的第二部分,填如下表格:
时间足球质地足球起源和发展情况战国时期西汉汉武帝时唐代宋朝
4、根据文章的第三部分,填如下表格:
时间国家足球的起源和发展1042年前后1863年1900年1904年1930年
5、同学探讨交流:
为什么中国发明足球最早,而英国却是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
(宋朝统治者奢华颓废,致使世风日下,足球逐渐从军中退出。对抗性渐弱,表演性增强,常作为宫廷宴会的助兴演出。元、明、清三代,社会“重文轻武”以及官府种种禁令,使我国古代足球逐渐绝迹了。)
6、课外延伸。
谈谈你对中国国足球队近期的重要活动有哪些了解。
运球教学设计 第4篇
课程分析:
幼儿的运动能力在不断地提升,运动热情也在高涨,除了徒手游戏外,我们还需要做许多器械游戏,足球是我国的文化特色,也是国家一直重视的教育。所以设计这节活动,培养幼儿对足球的兴趣。
课程目标:
1.知道用脚内侧控球的方法。
2.基本掌握用脚内侧控球和脚底停球的方法。
3.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让幼儿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课程准备:
1、足球20个、轮胎20个。
课程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小小驾驶员进场。
2.情景导入开汽车。
腿部、脚踝、腰身运动
(重点进行脚踝热身)
二、探索与学习
1.好朋友直接互相打招呼。
2.带领幼儿认识脚的各个部位,并引出今天要用脚内侧和脚底来开足球小汽车。
3.原地靠球练习。
(知道脚内侧控球的方法)
三、小组练习
1.围绕轮胎进行练习。
(让幼儿能够基本掌握脚内侧控球的方法)
2.S型绕轮胎行进
四、拓展练习
1.游戏:开汽车
(通过游戏的方式,带领幼儿集体练习控球)
2.体能拓展:平衡练习
三、放松活动
1.放松活动,重点放松腿部。
2.回顾动作要领。
3.收拾器械,师生再见。
课程反思:
这节体育活动《小小驾驶员》,让幼儿知道脚内侧控球的方法,并对足球产生兴趣,热爱足球。这节活动的重点是幼儿知道用脚内侧控球的方法,难点是幼儿基本掌握脚内侧控球和脚底停球的方法。
幼儿的能力是逐步提升的,所以在幼儿不断尝试中,帮助幼儿,使其得到提升。
1,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对足球的兴趣。
2,通过小组练习让幼儿尝试控球方法。
3,通过游戏加强幼儿的经验学习。
运球教学设计 第5篇
一、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都在13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
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
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
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将教学内容融合在比赛中,使学生在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比赛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宜多让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全班建立运球技术表象,了解奥运会有关知识。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原地运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在不看球的条件下运球,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会合作,勇于创新,发扬奥运精神。
四、重点、难点:
重点:运球:臂、腕、指用力;
障碍跑:合理运用钻、跨、绕
难点:运球:手、眼、身体三配合;
障碍跑:技巧与速度
五、教法学法:
以比赛带动基本技术学习,提高活动能力,便于教学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得活。贯彻和运用循序渐进和直观性原则,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观察来理解动作,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经过专项训练后,又通过互练互评、自我升降评价来巩固正确动作。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篮球比赛将是奥运赛场惊心动魄的一幕,那么,对篮球运球技术和跑中的障碍跑你知道多少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同学们都看过篮球运动员在场上比赛运球过人的精彩吗?(生七嘴巴舌)大家说他们的动作漂不漂亮?(生:漂亮、潇洒)想不想学?(生异口同声)(教学意图:顺理成章地引申到教学核心——篮球运球)好!这节课老师带领你们学习篮球运球。以上导语的设计,丝丝入扣,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我想练,我要练,为全课创设下愉悦的前提。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
2、课堂常规
整队查人数
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准备活动
3、运球
A学生分组自练(随意熟悉球性)
B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球经验交流
C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并讲解正确的动作要领再分组练习
D提高技能,拓展练习,(大胆尝试各种运球方法:跨下运球、身后运球等) E优秀生展示(每小组推选一人展示或自告奋勇)
F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组织教学比赛(运球往返跑)
4、结束部分
A、集体放松活动(随教师提示引导指挥学生放松)
B、小结本课(表扬,提出今后注意事项)
C、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本节课我预计:
练习密度:50—60%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强度指数:1.4—1.6
运球教学设计 第6篇
活动目标:
1、学习两人夹球侧身走的动作要领,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能积极探索有效的合作运球的方法。(难点)
3、能遵守比赛规则,愿意挑战,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5 号篮球若干;
小螃蟹头饰每人一个,器械筐 4 个,矮跨栏 4 个。
2、欢快和舒缓的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进行热身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引导语:小螃蟹们来到沙滩上,跟妈妈活动一下吧。
带领幼儿做侧走伸展、体转、快速侧走下蹲、侧走跳跃等动作,锻炼幼儿身体各部位。
(2)重点练习侧走动作,引导幼儿了解侧身走的方向方位,为侧身走做准备。
引导语:小螃蟹是怎样走路的,侧走要注意什么?(脚尖冲前,身体左右移动)
2、创设“小螃蟹运沙球”游戏情境,鼓励幼儿探索两人合作侧身夹球走的方法。
(1)引导语:螃蟹奶奶要用沙球盖一所房子,可是年龄大了搬不动,你们愿意帮助奶奶吗?可是锋利的小蟹钳有可能会弄坏沙球,所以需要两人一组合作运沙球,手还不能碰到沙球,想想可以怎样运?
(2)请幼儿互相讨论,鼓励探索尝试两人合作运球的各种方法。
要求:手不能碰球,要侧身夹球走。(如胸夹球、背夹球、头夹球、胳膊夹球等)
(3)幼儿探索夹球侧身走的各种方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探索出的夹球侧身走的方法。
胸夹球:引导幼儿注意要手不碰球,侧身走的动作要求。
背夹球:引导幼儿掌握球不容易掉的方法,如身体紧靠,胳膊挽着胳膊步伐一致,可以借助口令,协调步子向同一方向侧走。
其他夹球方式:鼓励幼儿尝试如头夹球,下巴夹球,胳膊夹球等有难度、挑战性的动作。
(5)教师引导幼儿练习胸夹球、背夹球及其他运球方法。
教师表扬能力强的幼儿,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并适当指导。
3、将全体幼儿分成两队,进行运球比赛,巩固侧身夹球走的动作要领,体验竞争合作的乐趣。
(1)引导语:天快黑了,我们抓紧时间帮螃蟹奶奶运沙球吧,比比哪组运的快。
(2)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两人一对,分两组站成两队,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游戏开始两队第一对幼儿面对面站立,夹球侧行按规定路线将球运到终点筐子里,迅速跑回拍下一对幼儿的肩膀再开始运球。哪组最先完成运球,哪组获胜。游戏过程中要侧身走,手不能扶球。如果球掉在地上,必须捡回球在球掉落的位置重新开始。
(3)第一遍游戏(胸夹球侧行):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小结:手不能碰球侧身走;
要等上一对的小螃蟹回来,下一对的才可以出发。
第二遍游戏(拉手背夹球侧行):重点提示巩固动作要求。
小结:两人要将球夹紧侧身走,步伐速度一致。
第三遍游戏(增加两个跨栏,其他有挑战性的运球方法):提高游戏难度。
引导语:沙滩上多了两个小沙坡,这次还能顺利通过吗?请两人商量一个有挑战性的方法运球。
小结:通过小螃蟹们的团结协作,不怕困难顺利完成了挑战!
4、创设“分享西瓜”的情境,伴随音乐放松身体各部位。
引导语:螃蟹奶奶感谢我们小螃蟹的帮忙,送给我们一个大西瓜,我们一起切开品尝分享吧。
抱来西瓜(手抱圆左右摇摆),切西瓜(上下摆动手臂),吃西瓜(坐在地上摆动腿),吃饱了很开心(拍拍肚子,拍拍身体各部位)。
运球教学设计 第7篇
一、设计思想
足球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实施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
二、教材分析
1、小学三年级,是以课程目标导向来选编活动内容、组织教育活动、实施教育评价的“主体性”活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
2、教学重点:推拨动作协调自然,用力适应。
教学难点:用脚背正面推拨球。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身体发育还不完全。但是,他们喜欢模仿,胆子大,对任何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足球是人们喜欢的球类运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多人参与的一项运动。本教材是一项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以及协调、平衡能力的教学内容。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脚背正面运球的动作,以及推拨动作协调自然,保持身体的平衡姿势。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习,体验脚背正面运球动作方法,激发运动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初步掌握脚背正面运球技术动作,发展灵敏、协调和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方法
导入教学和模仿练习相结合,游戏方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模仿,首先通过导入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足球运球动作,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力去学着运球,然后再告诉学生脚背正面运球的方法导入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对脚背正面运球的模仿,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脚背正面运球的动作;
2、展示动作要领来引导学生理解脚背正面运球;
3、折返运球游戏;
4、整理放松操;
5、总结评价。
七、布置课后练习
八、反思本堂课
运球教学设计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目标,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运动习惯的培养,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关注、赏识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并在学练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为每位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和自我展示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小足球运球和射门游戏》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五册。该课是在水平二阶段学习基础上,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思路、评价指导思想;
教法的选择及展开、场地器材的设计及利用。
重点:运球动作要协调自然,用力适宜
难点:运球时,接触球部位要准确,不要向前弹或甩小腿。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处在身体柔韧、灵敏素质的敏感期,运动感觉也处于发展阶段,在水平二阶段学习的基础上,他们对小足球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欲望非常强,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愿意在教师和同伴面前展示自己,他们还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这些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因素,为保证本次课顺畅高效奠定了基础。
四、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通过讲解示范法和分组单练的形式,进行“尝试体验————合作学练————巩固提高————创新展示”这一主题式教学,让学生不断尝试、体验、观察、模仿和相互评价学习,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强化技术动作,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本节课中有不同的收获和进步,最终使本课的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
五、场地器材:
小足球8个;
标志物8个;
口哨一个。
运球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结合看图学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回忆”“津津有味”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习观察人物,练习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守门员和观众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人物的。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导入新课。
1、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板书课题,概述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理解图意。
1、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的音和义。
2、出示思考题,让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
(1)小学生在什么地方进行足球比赛?他们用什么做球门?
(2)作者是怎样描写守门员的动作和神态的?
(3)作者是怎样描写场外观众的?
三、初步整体理解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讨论课文分段。[一(1);
二(2);
三(3—5)]
四、对照图,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教师提问:
(1)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
(2)你从图上怎么看出是一块空地的?
(3)第二句话中的“又”字说明什么?
3、让学生从图上找出足球队员、球门及观众。
4、齐读第一段。
五、理解第二段。
1、指名读,结合看图,让学生说说这一段描写了图上哪两个人,重点写的是谁。
2、默读这段课文,画出描写小守门员的句子,找出描写小守门员的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3、用自己的话讲述小守门员的动作和神态。
4、指名读后两句,说说这两句话讲的是谁?“候补”是什么意思?“好像是修补”说明什么?
5、齐读第二段。
六、理解第三段。
1、默读课文,观察图画,思考:
(1)课文写了哪几个观众?
(2)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动作和神态的?
(3)从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这场球赛很精彩?
2、指名朗读第三段。
3、指名回答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观众的表情动作,想象球赛的激烈场面。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
“索性”是什么意思?用哪个词可以替换它?(干脆)
“局势”是什么意思?“不相干”是什么意思?“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看得那么津津有味?
5、齐读后三段课文。
七、联系课文观察图画,指名说图意。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练习组词。
2、指名说说自己认读的方法。
3、指导书写。
三、指导造句。
1、指名说说“回忆”“津津有味”两个词语的意思。
2、让学生思考“回忆”“津津有味”能和哪些词语搭配。
3、先指名用这两个词练习说话,再进行书面造句。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注意观察同学或老师的动作、神态,为练习写片断做准备。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学习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对象是自己熟悉的`一位老师或同学。
二、学生读练笔要注,提示注意的问题。
(1)明确描写内容。描写一个人做一件事时的动作和神态。
(2)要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3)用词要准确,语句要通顺连贯,把观察到的动作、神态写清楚。
(4)不会写的字可以,也可以问老师,不要问同学,以免打断别人的思路。
三、让学生回忆自己准备写的内容,想想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想好之后再动笔。
四、学生写片断,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
五、指名读写好的作文。师生适当进行评议。
运球教学设计 第10篇
一、设计思路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实践操作中,主要依据水平四篮球教学的课程标准,遵循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伴和指导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创新思维能力,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效率的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荣誉感和团队集体感比较强,从小学刚升到中学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不规范,,运球能力差,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学生对单一的练习缺少兴趣,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喜欢新花样、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种活动),采用多变的教法和多样的练习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材、教法、学法运用
在教材的选择上本次课选择篮球运球技术,从最基本的篮球技术运球练起,初步学会运球的动作要领,为以后技能的合理运用打好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语言法(讲解、口令、指导、提示、口头评价)、示范讲解法、比赛法、预防改正错误动作法、表扬鼓励法等。纵观整堂课来看,紧紧围绕游戏法自始至终贯穿这节课,以目标引领内容,以内容为核心,以游戏为载体,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
学法上考虑到是第一次课,让学生粗学乐学,降低对技术的要求。
四、具体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内容:水平四七年级篮球《运球》技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和同伴一起积极主动参与练习中。
2、学会原地运球的正确方法(协调用力),初步学习行进间慢跑中运球技术,发展学生快速、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3、通过设置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篮球带给学生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和同伴协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身体协调用力的运球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用手感控制而不是用眼睛。
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2分钟):
(1)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安排见习生
组织:四列横队学生背对阳光站立要求:快静齐
(注:继承了一般课堂常规教学的要求,属常态化教学。)
开始部分(10分钟):
(1)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三圈。
(2)原地徒手操6节。4*8拍
组织:还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教师喊口令镜面领做徒手操。
要求:保持队形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徒手操动作有力。
(注:情景导入:我校的学生主要以藏族学生为主,来自农牧区,对于篮球的知识和信息是有限的,在导入时,询问学生以前玩过篮球吗?喜欢吗?怎么样才能打好篮球?就要从最基本的技术练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球技术。)
基本部分(23分钟):
(1)原地运球技术练习
学法:
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原地持球中速低运球练习和原地快速低运球练习
5—6人一组,自主互相交流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原地单手低运球比赛(每人运球20次以先做完的队为胜)。
慢跑往返运球15m*2每人2次。(以两个边线为距离)
教法:
示范动作稍慢,讲解手随篮球上下起伏按拍。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喊口令徒手练习。
教师语言反复强调,观察巡回指导练习。
纠正共同易犯错误。
组织:六列横队,间隔2———3米,以纵队为一组(男女各4组)。练习时各小组围成小圆圈。
要求:认真观察练习,相互学习交流。90%学生学会原地运球技术。
(2)运球+掷地滚球接力(以两个边线距离15m)
方法:发令后,各组第一个队员开始快速运球至对面边线,转身用投掷地滚球的方法将球掷给本队第二个队员,第二个队员照此法继续,直到所有队员做完,当最后一个队员做完后,照此方法由最初第一个队员继续进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注:此游戏主要让学生体会快速跑动当中运球技术,掷地滚球主要是锻炼学生上肢力量,弥补了游戏内容的单一性,提高了练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3)运球+投篮接力
方法:发令后,各组从第一个队员开始,运球到篮下将球投进(不限投篮姿势,要求必须将球投进去方可返回),然后运球返回本队交给本队第二个队员,第二个队员照此法继续直到本队所有队员做完,以先做完的队为胜,后两名小“罚”十个下蹲。(男、女各四组)。
(注:此游戏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练习了运球技术,另一方面在投篮的时候,十个篮球在篮圈上飞舞,有的有可能进了却被其它篮球碰飞了,有的不进却被碰进了,运气不好的一直在那投直到投进,球场上学生的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犹如欢乐的海洋,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教师加入比赛中使课堂锦上添花。)
结束部分(5分钟):
放松:调整呼吸,教师向上抛篮球学生吸气,篮球下落时呼气。肢体的按摩。
集中讲评:多表扬鼓励学生。
收回篮球,师生再见。
5、总的要求:让全体学生感受运动到乐趣。
6、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25次/分钟左右
7、场地器材:10个篮球篮球场地一块
五、课堂常规要求
(一)课前对场地进行必要的检查清洁,保证场地的安全。
(二)要求学生不吐痰、不坐篮球、老师讲话的时候不运球不发出响声,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课后自我反思
这节课也是我篮球教学当中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多年来在每次的篮球运球教学中屡次使用,效果都不错,其亮点就是运用趣味游戏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乐中育”,教法得当,学法合理有趣,完成了课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足之处,以前课堂时间为45分钟,在课堂设计准备部分安排了熟悉球性的练习,后时间改为40分钟,考虑到时间因素取消了此项练习,有待合理安排,使教学有层次、有连贯性,在人员的分配上总有个别组没有照顾到个体差异,造成比赛时组与组之间有差距。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尝试了一些教法,还有待于不断的改进和探究。
运球教学设计 第11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导入
1、板书:三个小伙伴出示:伙伴谁来读读这个词?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的吗?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式的导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把想说的内容让学生去说。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讲故事(即读课文内容)
2、你听了故事,知道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吗?他们在干什么?
3、初读(1)读准字音(2)把句子读通顺
4、标好自然段,分段再读
5、交流、指名分小节读、纠正字音
指导读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
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堆肥料。
设计意图:听故事再回答问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从老师读—初读—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读的习惯,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过程。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另4个二类字
拱读准后鼻音。
鼻组词“鼻子”谁有长长的鼻子?
啦语气词表达人的心情,如:好啦
跳口头扩词
2、出示:
同没有怎么办把
不要紧嘴巴就手拉着手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习生字
(1)出示句子: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指名读读,找出其中的5个生字:
没:三点水十撇、横折(不要加钩)十又
有:横,撇+月(下面的“月”的第一笔是竖,)用“没有”练习说话
么:组词
要:上面“西”第五笔是竖。组词
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可以用“色”去掉刀字头)
(2)文中哪两个生字都有提手旁?出示:拉把
这两个字还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把:提手旁加“嘴巴”的巴,可以说“一把()”(刀尺枪)
拉:提手旁加“立”
(3)其它生字
同:读准后鼻音组词
就:右边是“尤”,不能写成“龙”
设计意图:不是单纯地学生字,而采用了很多方法,找规律,有特点的去学,在句子中找,利用学过帮助记忆,找出相同点,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自主地去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合作的道理
设计特色:紧扣“问、读、演、说”四个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三个小伙伴指谁?
2、谁来读好这个课题?(多媒体演示野猪、袋鼠、小象三人上山时的快乐情景,说说你看到的三个小伙伴怎么样?——很快乐)
这三个小伙伴上山干什么呢?
二、新授
第一节
1、指名回答问题,你怎么知道的?
2、谁来读读第一节
3、出示:一同指名读你能换一个词吗?(一起)指导读好“一同”
4、齐读
第二到五节
上山栽树是三个小伙伴要共同完成的任务,课文2—5节讲的就是栽树的经过
1、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栽树的经过
2、再读课文,划出栽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读读,问自己会怎么办?
设计意图:紧扣一个“问”,一问老师的“问”,抓住了“他们在栽树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这一中心环节去设问,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问“问”教材,让学生在教材中找找,划划,动静结合才是学习之道;
三问扪心自“问”,把找到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练习读读,问问我该怎么办?
3、交流:
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
没想到栽树中会遇到这么多的麻烦,当时小伙伴的心里一定很---(着急)
4、尽管困难重重,但小伙伴们却齐心协力解决了,怎么解决的?
第一次出示小野猪说的做的
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1)师读: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指名多人读,评价
(2)用自信的语气读,点出“硬硬的”自由读,“不要紧”可以读轻松些,指名读
设计意图:紧扣一个“读”,读是阅读的主线,读得好可以深切的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着急,无奈)“不要紧”(语速可快可慢,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去读,急性子读快点,慢性子读慢点)在读中使学生情有所感,心有所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3)从小野猪的话中,你觉得他是怎样的小伙伴?(很勇敢,机灵,聪明)
(4)谁知道什么叫“拱”谁会做做拱的动作
(5)练习说话: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6)四人小组分角色读,演
5、第二、三次是如何解决困难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找找,读读,说说,然后再交流。
方法同上,步骤雷同(多媒体演示—出示话,指导读—谈体会,说说小袋鼠,小象是这样做的—点出“运来,吸足”—练习说话—读读,演演
7、分角色演2—5节,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紧扣一个“演”,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视觉上得到了享受,还直观而形象的为理解“拱”打开了一把锁,而另一个演,则是让学生自觉,自主的成为文中一员,和文中的小伙伴同甘共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节小树栽好啦!
1、大家看到了什么?指名读
2、是谁把小树栽好的?
3、再指名读(兴奋,愉悦的心情)齐读
4、演示三个小伙伴欢庆的画面,配上欢快的音乐,小树仿佛也在欢呼,练习说话: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小伙伴,你会说什么?
三、总结
1、学了课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个小伙伴?为什么?
2、总结:当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运球教学设计 第12篇
一、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都在13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
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
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
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将教学内容融合在比赛中,使学生在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比赛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宜多让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全班建立运球技术表象,了解奥运会有关知识。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原地运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在不看球的条件下运球,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会合作,勇于创新,发扬奥运精神。
四、重点、难点:
重点:运球:臂、腕、指用力;
障碍跑:合理运用钻、跨、绕
难点:运球:手、眼、身体三配合;
障碍跑:技巧与速度
五、教法学法:
北京举办2012年奥运会为情景主线,采用姚明、刘翔等名人启发式教学,一材多用,以比赛带动基本技术学习,提高活动能力,便于教学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得活。贯彻和运用循序渐进和直观性原则,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观察来理解动作,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经过专项训练后,又通过互练互评、自我升降评价来巩固正确动作。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2012年奥运会正在火热进行中,篮球比赛将是奥运赛场惊心动魄的一幕,那么,对篮球运球技术和跑中的障碍跑你知道多少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同学们都看过篮球运动员在场上比赛运球过人的精彩吗?(生七嘴巴舌)大家说他们的动作漂不漂亮?(生:漂亮、潇洒)想不想学?(生异口同声)(教学意图:顺理成章地引申到教学核心——篮球运球)好!这节课老师带领你们学习篮球运球。以上导语的设计,丝丝入扣,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我想练,我要练,为全课创设下愉悦的前提。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
2、课堂常规
整队查人数
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准备活动
3、运球
A学生分组自练(随意熟悉球性)
B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球经验交流
C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并讲解正确的动作要领再分组练习
D提高技能,拓展练习,(大胆尝试各种运球方法:跨下运球、身后运球等) E优秀生展示(每小组推选一人展示或自告奋勇)
F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组织教学比赛(运球往返跑)
4、结束部分
A、集体放松活动(随教师提示引导指挥学生放松)
B、小结本课(表扬,提出今后注意事项)
C、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本节课我预计:
练习密度:50—60%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强度指数:1.4—1.6
运球教学设计 第13篇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及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学中通过之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学习,同时让学生了解运球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及学生在练习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课堂中充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行进间运球
2.游戏:找伙伴
三、单元课次
教学内容选自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体育》第七单元选修教材部分,运动项目类篮球,本单元共6课次,本课是第3次课
第一课次熟悉球性,复习原地运球,初步学习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掌握正确的触球部位。
第二课次进一步学习行进间运球,改变低头运球的错误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第三课次学习行进间低位运球的方法,改变学生运球过高的错误动作。
第四课次进一步学习行进间运球动作技术,熟练行进间低位运球的动作方法
第五课次通过多种游戏和比赛练习,全面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行进间运球的熟练程度
第六课次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流戏和比赛方法,使行进间运球达到熟练程,为以后的篮球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低位运球方法。
教学难点:控制好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和人行进的速度与运球时的动作要协调。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运球包括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根据运球时的身体姿势又可分低位运球和高位运球。本课学习的是行进间直线低位运球,运球方法也是四年级学生要掌握的篮球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标准的示范和正确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对此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概念,又因为是基础内容,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其中体会运球动作的要领,掌握运球的动作方法,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四年级学生对于运球的技术基础不是太好,学生在练习运球时动作太随便,因此造成运球时动作不规范,动作不协调及控制球的能力较差等。所以,在低位运球时要保持正确的身姿,掌握正确的低位运球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运球时控制好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及行进间运球的节奏,在运球时球的高度和行进间运球的节奏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难掌握的,决定着低位运球时的动作质量。
2.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及了解,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很浓,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在运球时运球高度和运球时的节奏的掌握,本课利用学生体操队形采用限制学生运球时的高度练习,力求学生在运球时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运球高度,通过运球接力比赛来进一步提高学生低位运球时的节奏,从而提高低位运球时的动作质量。
在教学中可能因学生的篮球基础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可能因学生的篮球基础不好,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如学生的基础差,在授课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蹲”着拍,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过于高,控制不好球,运球时拍球与行进间的速度不协调等。因此,我在教学中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了限高练习,控制步伐和行进速度有节奏的迎面接力练习。限高练习一是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保持正确的低位运球的身体姿势,掌握正确的低位运球的方法;
二是更能控制好运球时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在掌握正确低位运球方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控制步伐和行进速度的有节奏的练习,会很有效的控制好人行进的速度与运球时的节奏要协调。
五、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示范高运球对比讲解低运球的动作方法。
2.附加条件的原地拍球接力(上体前屈,两腿前后开立稍弯曲,球与地面的反弹高度不超过膝关节)。
3.一步一拍、慢跑两三步一拍球动作的练习。
4.学生之间相互纠正错误、互帮互练
5.限高低运球动作的练习(在练习中教师找出学生易犯错误并指正,并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团结合作、敢于挑战的精神)
6.迎面运球接力比赛,巩固技术动作并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
六、学习效果评价
1.生生互评
学生以诚恳、认真的态度互相评价对方,不仅要指出他人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以实现取长补短、互促共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教师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多给学生提供实践与展示自己的机会,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用“爱心”去关心同学们,保护同学们的自尊心不受到任何伤害。
七、本课特点
1.本节课学生练习时的队形变化容易把握,当队形发生改变时能够有序的调动学生,并能节约时间。
2.本节课通过教师讲解示范与高运球动作的对比,总结出低运球的动作方法,更能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对低运球的概念也会更深刻理解。
3.本节课在准备活动部分安排了传球游戏,目的在于活跃气氛和熟悉球性。
4.在教学中通过篮球运球的练习,对学生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德育教育。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同时,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学习,同伴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运球教学设计 第14篇
一、设计思想
本模块的设计坚持“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及其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本模块在设计中运用了很多游戏、竞赛和教学比赛的练习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本模块改变了以往技术教学时经常采用的单一技能评价的方法,从专项素质、技能掌握、技能运用、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并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分析
足球运动是目前世界上开展得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也是最受中学生喜爱的运动之一。它对抗激烈、技战术复杂、体能消耗大,经常练习可以增进健康,提高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素质,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培养合作精神,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它练习方便,规则简单,不受时间、人数、场地、器材的限制,适合作为终身体育的锻炼方法。
足球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系列一球类项目中的一个内容,由于它深受学生喜爱,是发展学生兴趣,增进学生健康的一个重要的选择性必修教学内容。
本模块在设计时主要选择了一些最基本的技战术作为教学内容,如颠球、运球、脚内侧和脚背内侧踢球、脚内侧接球、二过一进攻配合等,目的是增强学生球性,提高技能,发展兴趣,增强自信,为后续的模块学习打下基础。而在后续模块的学习中,这些基本的技战术还要继续练习,但重点放在巩固提高技能和加强实战运用能力上,同时还要增加一些其它的技战术的学习。
初中足球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几项最基本的技战术,以游戏为主,对技能的掌握要求不是很高,从我们对高一学生的调查来看,很多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足球基础,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学生运动水平相差很大。因此本模块的内容还是以最基本的技战术为主,在教学时要注意区别对待,对有一定的基础的学生以提高为主,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三、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根据我们以往对高一学生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没有什么足球基础,少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学生的运动水平相差很大,但对足球的兴趣很高。
在本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刚开始几节课由于部分学生的球性不好,基础较差,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挫折感,随着老师的鼓励、技能的提高、球性的增强,学生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爱足球。在本模块的后几节课,安排了很多教学比赛,有的学生体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也体现了足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当然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体能等素质的锻炼。
学生在进行个人技术练习时会有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而在进行基本技术、战术配合和教学比赛练习时,由于是2、3个人或多个人一起练习的,学生会采用合作和探究学习。
四、模块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能主动参与足球运动的学习和锻炼。
2、运动技能目标:了解和掌握足球运动的一些基础知识,认识足球运动对身体锻炼的价值,较为熟练地掌握足球运动的一些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战术。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
4、心理健康目标:在不断提高运动能力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遵守规则,服从裁判,与队友密切配合,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五、重点难点
重点:较好地掌握运球、踢球、接球技术和二过一进攻配合,并能在比赛中较合理地运用,
增强球性,发展体能,培养合作精神。
难点:增强球性,比赛中合理地运用技、战术。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本模块在教学中采用了大量的游戏、竞赛的教学方法,如运球绕杆、运球接力、踢球穿裆、围圈抢球等游戏,点球大战、任意球射门比赛、角球头球大赛、踢远比赛以及不同人数的教学比赛等。技能教学时,遵循技能掌握的规律,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一般模式是学生体会、教师讲解示范、无球动作模仿练习、踢(顶)固定球、小力量或近距离踢球练习、大力量或长距离踢球练习、实战运用等。在进行个人技术教学时多采用自主学习的策略,而在进行基本技术、战术配合和教学比赛练习时,多采用合作和探究学习的策略。
七、本模块的具体安排
1、个人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2、基本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运球教学设计 第15篇
一、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原地运球)
2、运球接力游戏
3、自选体育活动
二、场地及器材
篮球场
羽毛球4付 篮球15个 毽子6个
跳绳10根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运球动作,发展协调素质。
2、通过自选体育活动提高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个性。
3、通过游戏竞赛,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四、教学程序
准备活动 → 原地运球练习 → 运球游戏 → 选项练习 → 放松 → 小结
五、课堂常规:
1、篮球队长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训练的内容。
六、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手腕、踝关节运动
七、正式教学:
点:
1、教师原地示范及讲解运球要
身体姿势:运球时,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前倾,抬头平视。运球的手臂弯曲,另一手臂屈肘于胸腹间,以便保护球。
手型:运球手与球接触时,五指自然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掌心空出,手指、手腕要放松。
手按拍球的动作:运球时,应以肘或肩为轴,伸前臂,屈手腕,五指自然张开,主动迎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
重点:手腕柔和用力,迎球缓冲,掌心空出。
2、教师口令指挥练习,纠错,讲评:
形式:集体练习
队形:
××××××○○○○××××××○○○○
××××××○○○○××××××○○○○ △
注:△ 教 师
× 男 生
○ 女 生
3、游戏:运球接力
(1)等分四队站立。
(2)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向前运球,绕过标志物,把球运回,传接给下一位队友,然后排在本队最后。
(3)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为胜队。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创设情境,烘托竞争场面。学生游戏时,教师应场外指导。
4、自选体育活动
(1)篮球
(2)羽毛球
(3)毽子
(4)跳绳
教师介绍自选体育活动内容,提出要求;学生凭兴趣自主选择项目,自由组合小群体;教师指派体育骨干协助组织管理。
5、讲评
6、下课,师生再见
7、回收器材
八、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练习密度:40%
运球教学设计 第16篇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结合看图学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回忆”“津津有味”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习观察人物,练习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守门员和观众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人物的。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导入新课。
1、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板书课题,概述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理解图意。
1、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的音和义。
2、出示思考题,让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
(1)小学生在什么地方进行足球比赛?他们用什么做球门?
(2)作者是怎样描写守门员的动作和神态的?
(3)作者是怎样描写场外观众的?
三、初步整体理解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讨论课文分段。[一(1);
二(2);
三(3—5)]
四、对照图,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教师提问:
(1)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
(2)你从图上怎么看出是一块空地的?
(3)第二句话中的“又”字说明什么?
3、让学生从图上找出足球队员、球门及观众。
4、齐读第一段。
五、理解第二段。
1、指名读,结合看图,让学生说说这一段描写了图上哪两个人,重点写的是谁。
2、默读这段课文,画出描写小守门员的句子,找出描写小守门员的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3、用自己的话讲述小守门员的动作和神态。
4、指名读后两句,说说这两句话讲的是谁?“候补”是什么意思?“好像是修补”说明什么?
5、齐读第二段。
六、理解第三段。
1、默读课文,观察图画,思考:
(1)课文写了哪几个观众?
(2)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动作和神态的?
(3)从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这场球赛很精彩?
2、指名朗读第三段。
3、指名回答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观众的表情动作,想象球赛的激烈场面。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
“索性”是什么意思?用哪个词可以替换它?(干脆)
“局势”是什么意思?“不相干”是什么意思?“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看得那么津津有味?
5、齐读后三段课文。
七、联系课文观察图画,指名说图意。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练习组词。
2、指名说说自己认读的方法。
3、指导书写。
三、指导造句。
1、指名说说“回忆”“津津有味”两个词语的意思。
2、让学生思考“回忆”“津津有味”能和哪些词语搭配。
3、先指名用这两个词练习说话,再进行书面造句。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注意观察同学或老师的动作、神态,为练习写片断做准备。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学习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对象是自己熟悉的一位老师或同学。
二、学生读练笔要注,提示注意的问题。
(1)明确描写内容。描写一个人做一件事时的动作和神态。
(2)要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3)用词要准确,语句要通顺连贯,把观察到的动作、神态写清楚。
(4)不会写的字可以,也可以问老师,不要问同学,以免打断别人的思路。
三、让学生回忆自己准备写的内容,想想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想好之后再动笔。
四、学生写片断,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
五、指名读写好的作文。师生适当进行评议。
运球教学设计 第17篇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本着务实、探索、创新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热身与激情调动——体验与掌握技能——回顾与小结的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运用分层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自主能力。
二、学习目标认知目标:
初步建立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概念,了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脚步动作和要领。技能目标:学生在练习中能运用正确脚步动作进行投篮,并能按照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动作标准进行练习,75%左右的学生能基本完成该技术动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动作连贯难点:跨步拿球时机。
四、教材分析:
篮球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参与该活动不受年龄、性别、人数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重点教材,是切入到篮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运用广泛的组合技术(行进间运球和单手肩上投篮)。
五、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中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为13、14岁左右,正处于发育快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对体育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并极易扩散,所以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虽然大多数同学十分喜欢篮球运动,但他们对篮球的认识不尽相同,尤其是女同学还停留在初步学习阶段,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在跑动或空中完成动作的能力欠缺,在做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时,由于移动动作的不正确而出现无法“高跳”,甚至根本跳不起来的现象。在教学中应该区别对待学生的技术差异和身体差异,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六、教学方法:
(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分层教学法,以达到因材施教,关注全体学生的教学目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让大家在快乐氛围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技术,由衷喜欢上篮球运动。
(2)学法:本节课以观察模仿、自主探究和小组互助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互帮互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引导,互助探讨和创新进取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运球教学设计 第18篇
一、教学设想
1、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后转身技术
(2)田径:耐久跑。
2、教材分析:
本教材内容是篮球运球后转身技术及耐力跑。篮球运球后转身技术,是篮球比赛中进攻突破防守的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对于它的学习非常迫切,很感兴趣。耐久跑是复习教材,通过加入篮球的变换形式的跑,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提高学生心肺功能。
3、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过渡期,但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初中已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难度加深的动作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合理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耐久跑,学生已经通过多年的学习,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心理,在跑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坚持不下来的状况,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4、教学目标:根据高一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中的单个技术,加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2)技能目标:
①45—50%学生能初步掌握运球后转身技术并能在运球中采用该项技术。
②强调运球后转身技术中的“低重心”、“后撤转身”、“提拉球”。
③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协调用力能力及有氧耐力素质,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3)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维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
1、教法设想:由球性练习入手,到体前变向球,增强手掌提拉控制球的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突破,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耐久跑采用变化多种图形的运球跑练习方式进行练习,,通过篮球及图形分散学生对耐力跑的疲惫感,使内容丰富,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2、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展示————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由易到难,逐层深入,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三、教学流程图:
热身→球性练习(运球、球绕环等)
↓
主教材(篮球运球后转身技术)→听、看、练、演、评
↓
辅教材(耐久跑)→变换形式的运球跑、图形跑
↓
整理→放松、小结
↓
下课→收集器材
四、教学效果的预计:
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预计会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5——30%,练习强度较大,耐久跑时强度达最高峰。
五、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块以及周边自然地形,篮球30个。
运球教学设计 第19篇
活动目标
1.练习侧步走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2.提高动作的灵敏度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大筐四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练习单人沿线横着走。
2.幼儿两两结对背对背,两臂相挽,同时朝一个方向横着走。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两人一球练习多种玩法,请幼儿各自找个好朋友取球进行分散练习。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两只“小螃蟹”面对面或背对背,两臂相挽,中间夹一个皮球,模仿螃蟹(两人同时朝一个方向)横着走。
3.幼儿自由练习,鼓劢幼儿坚持长时间不掉球。
4.讨论:有什么方法能夹住球使它不掉下来。
5.幼儿再次尝试,师个别指导。
6.游戏比赛:幼儿两两结伴分为四队。当老师发出游戏开始的指令后,各队第一组幼儿螃蟹夹球走出发,将球运至对面的筐里,马上返回,接着第二组幼儿出发。四队幼儿以速度快组为胜。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收拾材料、场地。
活动拓展
增强难度,在横向行走路线中增添障碍物供孩子练习。
运球教学设计 第20篇
一、课堂常规:
体委: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
体委:报告老师,XXX班应到XX人,实到XX人,报告完毕。
师:好,回到队伍中。
师:全体都有,从右往左1。2报数
学生:1、2、1、2(报数)
师:由二列横队成四列横队——走
学生:1、2、3(变成四列横队)
师:由四列横队成二列横队——走
学生:1、2(变成二列横队)
师:由二列横队成四路纵队——走
学生:1、2、3、4(变成四路纵队)
师:由四路纵队成二列横队——走
学生:1、2、3、4(变成二列横队)
二、宣布本堂课内容:
师:我校自从1968年建立篮球队以来已经有47年的历史,篮球是我校传统特色项目,在前不久刚结束的《第六届我们是冠军》篮球赛中大家也看了大哥哥大姐姐们为扞卫自己的班级,在球场上奋勇拼搏的状态,我希望几年以后的`你们,也要为自己的班级争夺增光添彩。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篮球行进间单手高运球》,在学习前,我们先做一下准备活动,慢跑两圈,全体都有,向右——转,跑步——走。
学生听从老师指令跑步热身……
三、基本部分:(篮球行进间运球动作教学与练习)
以研究性教学为基础,挑选个别学生做出行进间运球的动作,学生积极参加,老师和学生共同指出展示学生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说明,最后老师详细做分解动作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动作的要领和重难点。
师:有哪位同学给大家做一下行进间单手高运球?
学生A进行行进间单手高运球
师:刚才A同学在运球过程当中大家有没有看出他的不足之处,有哪位同学告诉大家?
学生B指出A的不足处
师:非常好,看来B同学观察特别细心。还有哪位同学给大家来做一下行进间单手高运球?
学生C进行行进间单手高运球
师:在C同学运球过程当中大家看到哪里不对?哪位同学告诉大家?D同学,你来大声告诉大家…
师:D同学非常棒,大家一定要向这两位同学一样要认真观察。
教师详细讲解《行进间单手高运球》的动作要领及重难点,并且示范分解动作和完整动作,学生认真观看教师讲解与示范,听清重难点的注意动作。教师下达口令要求,让学生以分组接力的形式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当中教师指导和纠正动作,学生相互检查动作。
四、游戏:行进间S形单手高运球《传球接龙》
教师下达口令集合学生,以组织游戏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行进间单手高运球,与此同时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规则:每组学生变成四路纵队,上身弯腰,下身双腿分开成马步,第一名同学双手持球置于地面,听到哨声开始后双手用力从胯下依次拨球,最后一位学生双手持到球后成S形单手高运
球依次前行至第一位后继续以同样的方式传至最后一位。
五、结束部分:
教师集合整队,口令指挥,结合呼吸进行上和下肢的韧带拉伸,最后针对本课做一小结,与学生再见。
品评:
一、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线进行教学,所以在课的开始我通过对篮球校史、篮球基本知识了解,采用由易到难,从简到繁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的积极性,以分组和游戏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从整堂课来看,教材搭配合理,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但是,在本次课的练习部分,对调动学生的激情和队伍的调动还不够,男女生的兴趣爱好差异很大,直接反映在上课的过程中,兴趣很浓,全都参与练习。并且分组进行教学,分组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水平相当为一组,这样的安排效果更显着。
二、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弱的年龄特点,在讲解与示范的时候,用正确和错误的动作进行行进间运球作对比,让学生从中得到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与要领,在进行练习时,教师采用激励的方法,表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工作计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及展示,从而带动全班同学投入练习。
仅仅上好一堂课是不够的。让学生学会自己练习篮球的方法。更多的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篮球的魅力。
运球教学设计 第2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以上学生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等知识。
2、技能目标:使7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变速运球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习内容
1、篮球变速运球
2、游戏:运球接力
四、教材分析
篮球运球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篮球动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素质的基本方法。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手腕控球
2.难点:全身协调发力控制球的方向
六、教学过程
1、课的开始与准备部分
本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因此,我设计了课堂常规、篮球常识、慢跑热身和篮球操。
2、课的基本部分
a、“篮球运球”是基础教学,作为教材体系中“篮球”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是“手腕控球”。通过教师示范、讲解。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灵敏、协调等素质。
b、组织教法: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在指定的区域练习,练习时由体育小组长指挥,通过配乐来提高学生运球的积极性,掌握节奏,体验手感,通过降低难度来吸引学生参与,消除部分女生对篮球的恐惧感。教师巡回辅导,这样能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小组长可以对本组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只对小组评价,不评价个人。
c、通过运球接力比赛,巩固提高前面学习的变速运球,使本节课的气氛达到高潮。
3、课的结束部分
a、通过意念、冥想、抖动达到放松肌肉和心理的目的。
b、教师总结本节课,表扬表现好的小组。
c、教与学法:在教师的口令的指挥下,伴着轻音乐,模仿教师做各种放松的动作,调整呼吸。学生认真模仿,尽量让自己全身得到放松,呼吸节奏趋于平稳。
七、课的特色与创新
1、 “小组互助”学习,教师辅导的形式,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探究式学习,组内学生互助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2、游戏“运球接力”、篮球操的设计紧扣课的目标,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练习内容,又达到热身和导入课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单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场地:根据课的内容统一设计布置场地。
器材:篮球40个,录音机1台。
练习密度预测:32~35%,平均心率:115次/分。
推荐访问:运球 教学设计 运球教学设计21篇 运球教学设计(精选21篇) 运球教学教案
下一篇:2023大班教学设计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