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迪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热门11篇(2023年)

| 来源:网友投稿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第1篇怀着亦喜亦忧的心情查资料、备课,准备去参加县上的赛课活动。喜是因为自己从教以来,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检验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来没有把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热门11篇,供大家参考。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热门11篇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 第1篇

怀着亦喜亦忧的心情查资料、备课,准备去参加县上的赛课活动。喜是因为自己从教以来,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检验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磨砺过自己;
忧的是怯场,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害怕“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参加完了赛课活动,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节课上得并不成功。这节课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原因是:

1、没有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作家简介占用时间有点长。

2、没有突出重点。因为作家简介占用时间有点长,揭示文章主旨这个环节的时间就有点不够,教学仓促。

但痛定思痛后,我的内心还是有些安慰的,因为我在这节课中还是坚守并传达了这样一个我始终坚守的教学理念: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要有“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观念。虽然,语文教学是慢工,是灵活多样的,但它还是有律可循的。我想,在语文教学中,学法指导也尤其重要。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 第2篇

上完了这节课,走下讲台,心怦怦直跳,双腿发软发抖,我完全还沉浸在那课堂紧张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感觉不尽人意。也许是因为的心理素质不够好,以及对学情的预设不够充分,使整堂教学出现了许多的不足之处:

1、对重点生字及朗读的指导不够。

原本在备课时我对这方面已经有了预设,但面对陌生的学生及学生的反应不够积极时,我基本没有了预设的帮助。比如当学生听完录音后就该展示小黑板让学生划分句子节奏及标出生字词的音,同时把通假字等内容指出来,这样既掌握了字音及朗读节奏,又了解了文言知识。然而,这一切都被我当时的紧张混淆了。

2、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太少。

七年级学生如果能恰到好处的进行表扬、鼓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如:当学生在小组合作疏通完文意后开始交流,有学生提出了“我想知道方仲永为什么由天资过人变为一个普通人?”对这样的能体现课文主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鼓励,但教师只说等会再讲,这样势必会挫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较少:

诵读原本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我却只是让他们小组读课文,齐读的太少。没能很好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读,以读促思,从读中感悟,从而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教师的语调平淡、单一,不能做到抑扬顿挫。

但是,回头再好好想想,我也并不完全一无是处。虽有不足,但自我认为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

1、努力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预习做得较好。在上课之初,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后来进行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具体授课过程中,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立性融入小组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各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说实话,上完这节课我最大的感触是:世界好大,我好小!水太深,我行的地方太浅!也许,这够我一生享用,也让我随时警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为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语文老师而奋斗!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 第3篇

语文教学是一个非常系统的过程,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很重要,如何将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落实,环环相扣,并让学生的积极性一以贯之?结合《伤仲永》一课,在自己教授并听了戈老师的课后,在这个方面做一点粗浅的反思。

对初一学生来说,文言文艰涩难懂,如何让学生尽快读通读懂字面意思是首要问题。因此,为了课堂的顺利进行,预习必不可少。第一课时前,我要求学生抄并译第一节,从作业情况来看,存在乱译错译的问题,但这无可厚非,因为学生毕竟自己认真思考过,而且带着问题听课,效果一定不错。个别学生依赖参考书,甚至会抄袭参考书,这类情况应该加以引导。在十三班我采取串讲方式,课堂鸦雀无声,学生埋头做笔记;
十班的学生比较活跃,师生合作完成课文疏通。戈老师的做法是:一二两节,让学生就着积累本,读出学生自己的翻译,老师加以矫正;
第三节难度较大,老师串讲。从课堂来看,学生的参与程度与他们的预习和古文功底直接相关,而且影响接下来对全文的深入理解。因此,鼓励学生认真预习是以后古文教学中应积极推动并贯彻的.方面之一。具体来讲:第一步,学生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自译全文;
第二步,读思结合;
第三步,结合参考书或问同学再读再译。这样师生都有准备的文言文阅读一定会事半功倍。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仅现代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古文教学也一样。如何打消学生面对古文的畏难情绪,大声朗读?从戈老师班学生的情况来看,由于没有读通读懂,教学设计的“细读”环节,即在精简的文字中读出人物的神情姿态、个性特点很难进行下去,即使老师出示了对“啼”一字的品读。最终,还是得让学生朗读、分角色朗读,以进入文本。从自己的课堂来看,让学生就着无标点课文朗读一环,激起了出我意料之外的热情。当然,事先应有铺垫: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让他们看着无标点课文听录音朗读,最后学生们跃跃欲试,顺利读下来的同学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而且可以解决容易出现的句读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但是十三班的学生积极性稍弱,点名让一个程度一般的学生试读,竟然读不下来,个中原因,该与预习有关。

提问是一门艺术,听戈老师的课很有启发。就理解题意而言,我问:作者为什么伤仲永?为什么而伤?学生容易说出因为仲永从天才变为普通人而哀叹。但是另两层意思折腾了一些时间才问出。戈老师的设计是:深读——谁可“伤”?这样的提问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从仲永、仲永其父等多角度思考,答案就顺理成章。

最后,是古文阅读疏通字词后,应与现代文一样深入文本,和戈老师的教学设计相比,环环深入做得还不够。她整体感知后,安排细读、深读、思读步步深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 第4篇

通过近期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目的是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当然,怎样是课堂收放自如,还需在每一步的实践中找经验。诵读与积累是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注重“说”的训练,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我觉得这些做法还是比较有效果的。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 第5篇

从我们上学始,伤仲永一课就已选入中学课本,算来已有三十多年了,受之天与受于人的辩证统一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近来教读此课,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字词切入,但这些要建立在学情的基础之上,初一孩子活泼可爱,爱说爱笑,但文言底子薄,阅读此文,大概意思清楚,对于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却不深刻,仅凭课后注释和工具书是远远不够的,要得益于老师的指导啊!

如何指导?思来想去,我还是定位到字词切入,循序渐进,走近作者,走入文本。下边是我的部分实录及反思。

师:请你站在方仲永的角度,用文中的两个字或词,简单概括其学业的发展历程!

学生举手的很多。

生1:异

师:为什么?

生1:五岁时,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文理皆有可观者。

生2:众人

生2:主要针对其后期的现状而言的。

师:很好!有道理,那么请站在王安石的角度,用两个字简单概括方仲永的学业发展历程。

生:伤

老师示意只有一个字,并提醒注意“发展历程”几个字。学生稍作思考。

生:赏

还有学生说到了“赞”“夸”等字。

师:我个人认为“赏”和“伤”两字很好!不仅能说明问题,更是谐音妙用,记忆深刻。

学生点头认可

师面对生:有个问题,“赏”字的支撑依据是什么?

生很迷惑的看着老师,不明白什么意思。

师:也就是说,你从文中的哪些字词里能体会到王安石这种“赏”的情感。

学生恍然大悟。

反思:老师课堂设计问题的指向性一定要明确,同时,要用学生能听得懂语言提问。

生:“即书诗四句”中的“即”为立即的意思,五岁就能“立即”写出诗句,作者的赞赏之情足以体现。

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中的“立就”也可以体现出赞赏之情,意思是立刻完成。

生:“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中的“可观”为值得欣赏的意思,这是对其诗作的肯定。

生:“邑人奇之”中的奇,“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均为意动用法,从邑人的角度侧面赞美仲永的才华。

生:还有第三段“如此其贤也”中的贤,也是对仲永的赞美。

师追问:为什么要用一个“如此”呢?

生:给人感觉话没说完,还有重要的话要说。

师:重要的话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回答。

生:用“如此”,是想引出下文的“且为众人”以及“得为众人而已耶”两句。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伤”字了,那么,你从文中的哪些字词里能体会到王安石这种“伤”的情感?

学生谈到了“利其然”“日扳”“环谒”“不使学”“不能称“”泯然众人“”等词语或短语,并且从词义和语境的角度做了详细的解释。

师:现在我们回头看,作者重在“赏”,还是重在“伤”?

学生异口同声:题目中的“伤”

师:为什么还要大篇幅写“赏”呢?

生:“赏”的越高,“伤”的就越深。

师:说的深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伤”是文章的主旨,是作者要告诉读者的主要目的所在。

师:能否用第三段评价中的一句话概括“伤”的内容?

生:受于人者不至也。

师:后天的教育与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共勉吧!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 第6篇

教师先引导学生读题,一读准“仲”字,二读好停顿,三读出感情。

再读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指名读;
教师点示,范读;
学生模仿朗读;
教师重点训练“日扳”“固”“耶”等词的朗读。

提问:王安石为何“伤”仲永?

学生回答:“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教师追问:“如何贤?”

学生进一步从第一段里找依据。教师点示:出身平凡,年龄小,不识书具,书诗四句,自为其名,秀才传阅,句句写奇,句句写贤。

教师再问:“受于人者不至,怪谁?”

学生或说怪父,或说怪邑人,或说怪秀才。

教师启发:“方仲永自己有没有责任?”

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也从中懂得了道理。教师再去引导:“方仲永这么聪明的人不读书尚且成为普通人,那我们有没有仲永这么聪明呀?”

顺势学习最后一段的最后几句,水到渠成。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 第7篇

课前、课中、课末腾出一点时间让同学提问,效果很不错。

从以前学生提问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提问一般是局限于课文本身。教完《伤仲永》一文时,我留几分钟让同学们提问。我想,按教学设计,同学们经课堂的学习,已经达到了要求,我的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同学们大概也没什么问题了吧。没想到同学高举着手问道:“老师,我想知道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方仲永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实话,这问题我心里也没底,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想,学生有问题老师也不一定都懂得。

于是我马上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又有趣,哪一个同学能回答?”有几个同学先后举手。“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拉着他到处拜访人,四处赚钱,我想他心里一定非常恨他的父亲。”

“他父亲拉着仲永四处拜谒,同县人都赞不绝口,仲永心里一定很高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看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便立即给予肯定、表扬。“要是你们是方仲永,心里会怎样想?”

于是教室里七嘴八舌,有说要逃脱父亲的控制的,有说要恳求父亲让他学习的,也有说要用道理劝说父亲让他学习的(因父亲毕竟没读书,目光短浅)……最后我请大家综合出一个较好的办法:劝说父亲,请父亲的长辈来做工作,让“我”继续学习。我说:“既然大家这么理解方仲永的心思,那就应该更努力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给予鼓励、引导。提供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在教学时对文章内容内涵的理解不难,本文作者为一个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感惋惜,最后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但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

所以本文的文言诠释是重中之重,因为用现代文理解了文章,其阐述的道理就会水到渠成地让人领悟。尤其最后一段文言虚词较多,逻辑性又强,所以翻译起来更是大有嚼头。

然而文言文翻译的落实是个很大的难题,上课时,带着学生们逐词逐句地采取多种形式对译了,学生们在做课堂练习时又磕磕碰碰,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想,如果下次改变一种译释方法效果应该不一样。具体是:

一,先回忆一下文言译释方法即:留,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直,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补,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删,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调,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换,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二,就座位的每一小组各负责几个句子的翻译,并动笔写在练习本上。

三,一个一个句子参读各小组学生的翻译结果,同学,老师一起分析评价,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翻译。

相信下次我们的配合会更加默契,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 第8篇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 第9篇

《伤仲永》重在一“伤”字。这一点,学生容易掌握。可是,它背后的含义,学生就不容易掌握了。帮助学生抓住它背后的含义,是学习本文的任务之一。“伤”字背后的含义是伤什么呢?要让学生思考。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文章借仲永而扩及古今一切放弃学习的人,其意在警醒。沈德潜在《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三十中评曰:“劝学之语,婉转切至。伤仲永,不独为仲永也。聪明弟子,宜悬为座右铭”学生通过学习此文,能感悟到此理,才是一大收获。

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和文章对话。学习文言文究竟让学生学什么?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一些文言知识呢,还是让学生学习、吸取思想精华和优秀文化呢?我认为,后者的价值要比前者大得多。众所周知,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多少年来,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的效率一直不高。究其原因,是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教师逐字逐句讲解的极端,一个是学生用主要精力做习题的极端。教师大都喜欢上文言文,因为上文言文可以大讲特讲。一处不讲,学生便一处不懂,教师岂能放心?不可否认,有些教师讲字、词句,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是,这种口传耳受,学生只有听的份。那些零碎的知识只能使学生了解文章里的一点一滴,却不能使学生感知文章里的潮起潮落,更不能使学生心动神摇。学生喜欢做习题,是为求得分数,不是为求得“营养”。所以,他们全不管文章的筋肉血脉。上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主要是受了考试的负面影响,即圈划ABCD。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即使是懵懂地蒙对了,得了分,也是毫无意义的。这种只取文章“骨骼”,抛弃文章“血肉”的做法,只能使语文变成面目可憎的骷髅。

那么,怎么解决这两个极端呢?根本的方法是:加强诵读;
加强对话。诵读其实是古人早就指出来的一条正确道路。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文里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都需要反复诵读,牢记在心的。只要学生反复诵读了,他们总会对文章的某一方面有感受的。但是,诵读之后,还需要进行对话。只有对话,才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那些对话是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最直接,最真实,最动人,也最有价值。

在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时,我让学生给仲永下评语,就是想让学生和仲永进行对话。由于学生的阅读角色发生了转换,他们成了仲永的老师,读书就格外小心了。一下子把学生读、思、写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让学生写评语,学生由仲永的同龄人变成了评论者,他们的角色发生了转换,阅读的视角也就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也许他们对某一个字的意思或者用法还没搞明白,但那并不妨碍他们和仲永的对话。他们和仲永的对话过程,不就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过程吗?不就是他们吸取营养,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吗?这不比单纯记住一字一词有意义得多吗?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正确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所以字、词的积累还是很重要的,不是不要落实,关键是方法。

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给学生展示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

在平罗四中给七年级(2)班的孩子们上完《伤仲永》这课后,我感触颇深,首先,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表现在老师要求学生必须预习课文,并且老师亲自一个一个地检查。这些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习惯,更是在帮助我顺利的完成本次公开课,在此,我特别要感谢周春老师。其次,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都比较高,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在本次讲课中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听了我的课的老师们能给以批评、指正!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 第10篇

按照平时习惯的上法,《伤仲永》一文的教学到了最后的感悟阶段,学生们侃侃而谈,什么天资固然重要,但后天教育更重要,什么天才出于勤奋…….就是平时学习成绩不够好,学习不认真的,似乎都明白了其中“深刻的道理”,甚至有些人还在感叹自己也是仲永的化身,看看全班,个个脸上带笑,我突然感到非常的失败,难道这篇课文教学意义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掌握必要的字词,掌握一下文章的思想,就这样简单吗?

为什么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道理,同学们这么漠视,如同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一个不幸的故事,而我们教学所做的,仅是分析,学生的自我教育呢,我静静的看着全班,面无表情,同学对我反常的表现也十分惊讶,全班静悄悄的,我对着他们说:唐太宗李世民曾经精辟的总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己过”,刚才同学们讲起仲永之失,侃侃而谈,可是你们的表情告诉我,原来仲永的故事就是仲永一个人的故事,和在座的各位没有多大关系,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在生活中是不是就是另外一个仲永,你们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我们是不是应学古人,以仲永为镜,明确一下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呢,如果我们仅仅是因为手上有了本工具书,就忽视了课文里存在的思想意义,那我们的学习是严重本末倒置。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纸笔,写这样的一个话题:仲永和我之比较。就天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进行比较写下你们更深刻的感悟。

花了半节课的`时间,收到这样的一些感悟:天资不够,更需努力,父母关爱很幸福(有的孩子讲起了父母为了自己能好好学习,放弃了休息,放弃了自己的生活,这与仲永的父母有本质不同,学校教育体系很完备,培养我们的素质很有利,学习环境有优势……在学生发言中,很多同学能结果自己的实际,真诚的解剖反省了自己,他们的表情变得严肃,语言变得真诚。。。。。。我想,此时此刻,《伤仲永》一文才稍稍实现了其“劝学”之意义。

语文课需要氛围,与课文相融,与作者共鸣,与自己对话,一切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投入。这半节课本不是我原先想要上的,但不这样能行吗?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 第11篇

上完了这节课,走下讲台,心怦怦直跳,双腿发软发抖,我完全还沉浸在那课堂紧张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感觉不尽人意。也许是因为的心理素质不够好,以及对学情的预设不够充分,使整堂教学出现了许多的不足之处:

1、对重点生字及朗读的指导不够。

原本在备课时我对这方面已经有了预设,但面对陌生的学生及学生的反应不够积极时,我基本没有了预设的帮助。比如当学生听完录音后就该展示小黑板让学生划分句子节奏及标出生字词的音,同时把通假字等内容指出来,这样既掌握了字音及朗读节奏,又了解了文言知识。然而,这一切都被我当时的紧张混淆了。

2、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太少。

七年级学生如果能恰到好处的进行表扬、鼓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如:当学生在小组合作疏通完文意后开始交流,有学生提出了“我想知道方仲永为什么由天资过人变为一个普通人?”对这样的能体现课文主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鼓励,但教师只说等会再讲,这样势必会挫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较少:

诵读原本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我却只是让他们小组读课文,齐读的太少。没能很好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读,以读促思,从读中感悟,从而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教师的语调平淡、单一,不能做到抑扬顿挫。

但是,回头再好好想想,我也并不完全一无是处。虽有不足,但自我认为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

1、努力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预习做得较好。在上课之初,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后来进行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具体授课过程中,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立性融入小组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各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说实话,上完这节课我最大的感触是:世界好大,我好小!水太深,我行的地方太浅!也许,这够我一生享用,也让我随时警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为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语文老师而奋斗!

推荐访问:语文教学 反思 热门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热门11篇 伤仲永语文教学反思(热门11篇) 《伤仲永》教学设计

热门文章

2024年浅谈纪检监察工作面临困难及对策

民主政治是实施权力监督的环境条件,而民主政治的精髓就是通过有效的权力配置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政治文明国家,就要从严治党,就要加强党内监督,尤其要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领导干

政治机关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4篇)

政治机关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

2024公安民警职务晋升(3篇)

公安民警职务晋升

2024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会议记录(5篇)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会议记录

2024年度关于加强公安机关网络舆情风险防范工作部分思考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网络上交织碰撞,所形成的“网络话语”逐渐成为重要的舆情力量,使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两微一端”为

基督教为亡者祈祷经文6篇【完整版】

基督教为亡者祈祷经文(诗班唱诗歌,等候开会)主持人:基督徒()荣归天家追思礼拜现在开始。主持人:全体肃立、默哀(信徒祷告不超一分钟为好)……默哀毕。主持人:

那些借调人到底怎么留下来?(2024年)

上级单位之所以要“借调”,恰恰说明这个单位缺人,特别是缺能做事、会做事的人,这就意味着有打破“借而不调”僵局的希望,从而名正言顺一直留下来。下面我结合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说说怎么“调”。方案一:保持耐心

小学思政课实施方案小学思政课实施方案(完整)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加强,小学思政课在课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是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思政课是指以道德素养、宪法法律、人生观价值观、民族精神、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健康等为核心,

共青团xx市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全文完整)

文章详情共青团xx市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尊敬的领导、全体青年朋友们: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决定,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

2023最新烈士陵园闹鬼鬼把孩子追到烈士陵园(五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

意识形态方面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4篇)

意识形态方面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

学校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实施方案(完整文档)

为切实做好党的二十大期间我校维稳安保工作,及时高效贯彻执行中央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委统一部署要求,各单位要始终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凝聚共识、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狠抓校园维稳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