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第三单元数学六年级8篇
第三单元数学六年级第1篇一、填空题:1、把一根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2、3∶8==()÷()=12∶()=()∶243、米的`是()米;千克是千克的;()吨的是3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三单元数学六年级8篇,供大家参考。
第三单元数学六年级 第1篇
一、填空题:
1、把一根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2、3∶8==()÷()=12∶()=()∶24
3、米的`是()米;千克是千克的;()吨的是3吨。
4、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比是()。
5、在○里填上“>”、“<”或“=”。
÷○×3×○÷××○÷÷
6、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则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7、一本书,每天看它的,()天可以看完。
8、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如果甲数是90,则乙数是()。
9、一堆沙,运走了它的,正好是24吨,这堆沙有()吨。
10、用35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腰和底的长度比是3∶1,则腰长()厘米。
二、先化简各比,再求比值:
65∶52∶1。2∶0。150。5千米∶25米
三、选择题
1、38×YX>38,那么()
①X>Y
②X
③X=Y
2、小正方形的边长相当于大正方形边长的15,小正方形的面积相当于大正方形的()。
①15
②110
③125
3、一根绳子长56米,它的14是多少米?错误的列式是()。
①56×14
②56—14
③56÷4×1
4、49的35最接近()
①13
②14
③15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25×2= 6×14= 12×38= 79×1=
311×229= 512+23= 47×18= 23—512=
2、计算下面各题
88×(38+144) 1021×1225×78 2325×14+14×225
34×(910—56) 1415×14+1415 4—825×154
第三单元数学六年级 第2篇
第三课时:两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63-64的内容,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会解答两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的不同思路,提高用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检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两地相距18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指名学生口头列式解答,并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
2.一个筑路队修筑一段公路,两周修了5千米,正好修了这段公路的 。这段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让学生画出线段图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数量关系。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把复习题第1题中的“18”改为“13”,“2”改为“ ”)
(1)引导学生用方程解。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得出: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长)列出方程:
解:设乙每小时行x千米。
让学生检验,写答语。
启发学生思考:根据以前学过的求总路程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并解答出来。
解:设乙每小时行x 千米。
答:(略)
(2)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用算术方法解答?
答:乙每小时行 千米。
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共同订正。
(3)引导学生把两种解法进行对比。
让学生想一想: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思路有什么不同?
(4)完成课本第63页“做一做”题目。
2.教学例2。
出示例2。(把复习题改为例2。)
(1)启发学生画出线段图。
“谁是单位`1`,数量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白:这段公路的 等于两周修的长度和。
(2)学生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段公路全长X千米。
(让学生检验,再写上答案。)
(3)订正后想一想:怎样用算术方法解答。学生列式计算。
答:(略)。
(4)完成课本第78页的“做一做”题目。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四、全课小结。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 用方程和算术解法思路有什么不同?
五、作业。
完成练习十六第1、3题。
第三单元数学六年级 第3篇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金塔乡右二坝小学 高美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教材第3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两个除法算式与一个乘法算式,比较已知数和得数,理解并概括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明确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1。
2、改编条件和问题,用除法计算。
二、教学实施
1、初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如果将一盒重千克的水果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千克,该怎样计算?
58学生试着列出算式。
引导观察:这几道算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分数除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它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
2、归纳概括分数除法的意义。
3、分数除以整数。
(1)出示例引导学生分析并用图表示数量关系。
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2)列式计算。
从图上看,÷2的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折一折,算一算。45
(3)理清思路。
思路一: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也就是。
思路二:把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的是多少。
(4)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4、举例验证,感受算法(1)变式问题 如果把这张纸的
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列出算式:
45÷3=(2)学生折一折、算一算 预设:
①画图:借助图形描述求解过程
②分数的意义:感知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③转化思想:把45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415的3,即4÷41453=5×3=15。
5、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填空。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都是已知(与(),求()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这个整数的((3)8÷5=899×()=()
2、计算并验算。611÷3= 513÷10= 1112÷11= 1528÷30=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分数除以整数》说课稿
金塔乡右二坝小学 高美林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0页,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教材例1通过折纸实验,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从中悟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计算。(2)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的操作过程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计算技能。
(3)在数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学生感受转化的魅力。
三、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四、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倒数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年级的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仍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利用数形结合直观形象地解题,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为接下来分数除法的学习做铺垫。
五、说教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1。
2、改编条件和问题,用除法计算。
(二)教学实施
1、初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如果将一盒重千克的水果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千克,该怎样计算?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
引导观察:这几道算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分数除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它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
2、归纳概括分数除法的意义。
3、分数除以整数。
(1)出示例引导学生分析并用图表示数量关系。
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2)列式计算。
从图上看,÷2的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折一折,算一算。4558
(3)理清思路。
思路一: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也就是。
思路二:把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的是多少。
(4)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4、举例验证,感受算法(1)变式问题 如果把这张纸的
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列出算式:
4÷3= 5(2)学生折一折、算一算 预设:
①画图:借助图形描述求解过程
②分数的意义:感知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③转化思想: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的1444即÷3=×=。
3155545451,35、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填空。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都是已知()与(),求()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这个整数的()。(3)÷5=×()=()
2、计算并验算。651115÷3= ÷10= ÷11= ÷30= 112813128989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第三单元数学六年级 第4篇
五年级数学第三四单元综合试题
一、填空。
1、表示( )。
2、表示( )。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
4、计算,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变成( )( )再计算。
5、在里填上>、<或=。
()
()362
()
6、1200平方米=( )公顷
吨=( )吨( )千克
米=( )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为分米,面积是( )。
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仁寿开往成都,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可以先求( ),再求相距多少千米,列出综合算式是( ),也可以先求( )。再求相距多少千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边()里打,错误说法后边的()里打。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可以这样简单的"计算:。( )
3、。可写作。( )
4、两个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添在( )里。
1、的正确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
①
②+2
③+
2、食堂运来10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正确的列式为:( )。
①40(401-5)
②1000(1000 40-5)
③1000(40-5)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5倍,高扩大5倍,面积( )。
①扩大5倍
②不变
③扩大25倍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
=
=
+=
=
=
=
=
2、用简便方法计算。
+
-
3、求未知数x。
-x=
=
=16
4、用脱式计算。
+-
+
18-(-)
[13-(+)]
五、列式计算。
1、与的和除以4,商多少?
2、用10减去的差,去除,商是多少?
3、乘4的积减去除以的商,得多少?
第三单元数学六年级 第5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三角板 圆规 搜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这些图案漂亮吗?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这些图案很漂亮,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什么叫作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梳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轴对称)
⊙回顾与整理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1)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学生分组讨论,回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指名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教师说明: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这个图形的对称轴。通常用虚线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5)让学生试着画出课件中图案的对称轴。
(6)请学生说说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①学生借助不同形状的纸板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并在纸板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②教师听取学生的汇报,并进行总结。
已学过的图形
第三单元数学六年级 第6篇
Unit 6 At the zoo单元总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听、说、认读几个形容词 small, big, long, short做到发音准确、清晰;
(2)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能按指令做动作。
(2)熟练运用新句型与同桌进行相互问答;
以及对动物进行一定的描述。(3)能够借助PPT进行看图问答或综合说话;
(4)能够根据多媒体课件和材料自主听读英语练习。知识与技能目标:
(1)听、说、认读几个形容词 small, big, long, short做到发音准确、清晰;
(2)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能按指令做动作;
(3)能听懂、会说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句型look at …,it/he/she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看图片说单词、听唱英语歌曲、听指令做动作、看动画说句子等活动感知语言,习得语言;
(2)通过开火车读单词和耳语游戏等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能够在教师创设的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实现自由参与和创新,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碰到的困难,使交际顺利地进行,从而意识到交流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知识目标:
(1)听、说、认读几个形容词 small, big, long, short做到发音准确、清晰;
(2)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能按指令做动作;
(3)能听懂、会说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句型look at …,it/he/she ,。
情感、策略和文化等目标:
情感目标:学会分享别人的快乐。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积极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学会和别人合作。文化目标:
(1)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实现自由参与和创新,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碰到的困难,使交际顺利地进行,从而意识到交流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单元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s 第二课时Let’s talk / A
Let’s ’s 第三课时Let’s chant
Let’s say 第四课时BLet’s do
Let’s practice
第五课时B Let’s learn
Sing the song
Listen and draw 第六课时Let’s chant
Listen and time
第一课时 Unit 6 At the zoo 【教学内容】
’’s 【教学目标】
听、说、认读几个形容词 small, big, long, short。和动作指令。【教学重点】
学习small, big, long, short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教学难点】
单词small 中[ l ] 的发音,舌头要上卷。【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配套的录音带。2 教师准备Let’slearn 部分的资料。3 学生准备动物玩具,每人带1-2个。4 教师准备所学单词卡片和图片。【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日常口语会话展示。
(2)教师播放 “Hide and Seek” 的歌曲录音,师生边唱边做动作。
(3)利用字母卡片复习26个英文字母。用升、降两种语调读字母,注意每个字母的发音做到准确到位。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游戏:猜动物。
T: Listen to me, what it has a long has two big ears and a short ’s 教师在说谜语时,可适当配合一些手势或动作。S: It is an is an (2)在播放之前,教师说:You will see a beautiful at it carefully and tell us: What’s in it?/What are they? 教师快速展示系列动物图片:giraffe, elephant, monkey, mouse, rabbit, tiger。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说说动物单词。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3)继续展示图片:An elephant and a 对比大象和老鼠。
T: What are they? They are an elephant and a , Look!The elephant is very the mouse is very 教师强调big 和 small。注意:单词small 中[ l ] 的发音,教师提示学生舌头要上卷。(4)完整播放录音, 学生跟读学习单词。
(5)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手指单词跟读。3 趣味操练(Practice)(1)教师将Let’s learn 部分的单词卡举起,带读,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如果可能,可以让学生拼读单词。图:s-m-a-l-l small, (2)Let’s do 部分的内容。
教师播放 Let’s do 部分的录音,学生边听边说边做此部分的活动。
教师使用Let’s do 部分的动作图卡,让学生看图说图卡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做的动作。
学生再次听录音,鼓励学生说出指令内容,同时请几个学生上台前表演动作。(3)游戏:耳语。
把学生分为5—6组,教师向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耳语一个指令,如:Tall,tall,tall!Make yourself 这名学生依次向组里的第二名学生耳语这个指令。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学生。最后这名学生快步跑道讲台根据指令做动作,谁又快又正确就为他们组赢一分。然后,每组的第一名学生站到队尾。4 课堂评价(Assessment)做活动手册本单元36页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同以前。5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让学生说说有关动物类的单词,如:panda, kangaroo, duck, cat, dog, giraffe, elephant, monkey, mouse, rabbit, tiger。随后,让学生分小组将自己准备好的动物玩具拿出,形容动物。如:The giraffe is very elephant has a long 还可以告诉学生,颜色词也是在形容事物,鼓励学生将一种事物的样子和颜色都说说,如:The panda has two black 【板书设计】
Unit Six At the Zoo small big long short(图片和词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Unit 6 At the zoo 【教学内容】Let’s talk / A
Let’s ’s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单词small, big, long, short, tall。和理解对话的内容并运用。【教学重点】在情景中运用small, big, long, short, tall。
【教学难点】have 和 has 的对比和运用,让学生在练习中得以掌握。【教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配套的录音带。2 教师准备Let’s talk / A 部分的教学资料。3 教师准备第一册Unit 4 B Let’s chant 的磁带。4 教师准备所学动物类单词卡片(或玩具)和图片。5 学生准备相关的动物玩具及面具。(每人至少一个)【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日常口语练习。
(2)教师播放第一册Unit 4 B Let’s chant 的录音带。将cat, pig, monkey, mouse 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学生边指图边跟录音复习歌谣,还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此歌谣可以复习Look at …的句型,以及big, fat, funny 等单词。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为学生播放本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资料,复习单词big, long, short, small, tall。
(2)了解so 的用法。
学生读完Unit 4 B Let’s chant 的歌谣后,教师从黑板上取下pig 的图片,对学生说:Look at the ’s so 强调so 的语调,并加以“大”的手势。接着,教师拿下mouse 的图片,对学生说:Look at the ’s ’s so … 示意学生说出:It’s so 同样,教师做出“小”的手势。让学生体会 so 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强调某种程度”。
(3)教师出示单词卡片或实物对比的方法,再次认读并复习表示大小、长短的单词big, long, short, small, tall。
(5)根据学生对资料的记忆以及平日生活中的观察,让学生说说大象的眼睛、鼻子以及整体的样子。S: The elephant has a long has big has a short is(so)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句子用and连接在一起,并带读:Look at the elephant, It’s so has a long nose and a short has small eyes and big (6)再次观看Let’s talk / A 部分的教学资料,让学生跟读对话中的句子,模仿发音,要求自然生动。3 趣味操练(Practice)(1)将资料中的声音关闭,为其中的人物配音。
(2)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玩具。先将学生手中的各个玩具单词说一说,然后教师做示范: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前,教师指着学生手中的玩具说:A at the has small has big eyes and long ()之后,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学生说说手中动物玩具的样子。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练习简单形容自己、他人或小动物的情况。在此处,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形容自己时说:
I have big eyes and small have ….形容他人时说:
He/She has long 形容小动物时说:
It has a long (4)教师请每组派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表述组里的人或小动物玩具。如:
Look at the ’s so has a long tail and a big has big eyes and a small Look at Mary(Mike/Tom).She has big eyes and small has long is (5)做Let’s practise 部分的练习。
按照课本中所呈现的方式,教师先拿出一个小猪的面具,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戴上面具,扮演“小猪”,说:I have ….接着,教师可以让另一名学生转述“小猪”的话,如:Look, it has big nose and small 教师带领学生做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连锁记忆,从而复习巩固介绍自己、他人或小动物情况的句子。(4)教师播放Let’s talk / A 部分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话含义。4 课堂评价(Assessment)做活动手册第35页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同以前。5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教师把学生带到室外,做传球说物的游戏。
将学生分为3—4组,每组围成一个圈,每圈的学生分一个气球,学生听音乐作传球活动,当音乐停止时,手中拿到球的学生则抽取问题,问题的内容为:形容某某人或某某小动物。回答问题的同学用Look at ….It has….It’s so….或 Look at ….He/She has….He/She is so ….的句子来表述。【板书设计】
Unit Six At the Zoo I have big eyes and small have…
He/She has long has a long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Unit 6 At the zoo 【教学内容】 Let’’s chant
Let’s say
【教学目标】学习好各国的文化,掌握好对话的内容并会运用。
【教学重点】在复习字母时学习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的国名缩写。【教学难点】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四国国名的简称或全称的发音。【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配套的录音带。2 教师准备字母卡A—Z。教师准备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四国的国旗。【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日常口语练习的展示。
(2)让学生根据动物的图片或个人情况,简单形容某人、某物的样子。(3)游戏:请说出与我动作不同的单词。
教师做动作,要求学生说出与教师所做动作不同的单词。如:教师做 tall 的动作,学生说:short。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将准备好的字母卡片按照A—Z 的顺序贴在黑板上。指着每个字母请学生认读,复习字母表。可以全班齐读,再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认读一个字母。教师要求学生注意每个字母大小写的不同形式。
(2)教师出示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四国的国旗,教师带读China, Canada, United Kingdom, America。
(3)教师播放Let’s chant,在活泼动感的chant中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同时初步感受四国国名的简称或全称的发音 China, Canada, United Kingdom, America。(4)游戏:眼疾手快
将全班分成四组,派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教师念一个字母,学生就要从黑板上取下这个字母。最后比比,哪组学生手中的字母卡片最多。
(5)教师将写有大写字母的卡片发给部分学生,每人一张,说:P, R, 拿着这三个字母卡的学生要按顺序站成一排。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找出CAN UK 和USA(教师在发给学生卡片时,可有意准备两个A, C, 和 U以备用)。(6)领读这几个单词,告诉学生它们是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四个国家的国名缩写,国名要用大写。将准备好的四面国旗分别贴在各自的国名缩写下,请学生根据国旗说出每个词代表的国家。3 趣味操练(Practice)(1)游戏:配对游戏。
将写有四国国名缩写的字母卡和国旗分别给8个学生,请他们将词与图配对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听Let’s say 部分录音,并跟读。
(3)让学生听 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录音,一句一句的跟读。将China, Canada, United Kingdom, America 四个国家的国名板书于各国国旗下。告诉学生PRC 和 USA 是中国和美国的简称,完整的形式为: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即:美利坚合众国)。而平时多使用 China, America 两个单词。
(4)采取大节拍的方法读歌谣。还可根据学生情况,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男生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等方法练习。4 课堂评价(Assessment)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部分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同以前。5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展示各国国旗,学习其他国家的缩写和读音。如:日本 JPN Japan, 澳大利亚AUS Australia 俄罗斯 RUS Russia等等。【板书设计】
Unit Six At the Zoo
PRC CAN UK USA China Canada United Kingdom America
(各国的国旗)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Unit 6 At the zoo 【教学内容】 Let’’s do
Let’s practice
【教学目标】理解掌握tall, short及其它单词的反义词。和动作指令。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形容词tall, short,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词汇。【教具准备】
1、本课生词的单词卡片。
2、配套的教学资料。
3、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4、动物园的大挂图。
5、教师和孩子们准备的毛绒玩具。【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说一说,演一演A部分Let’s do的歌谣。
2、look and say 教师用手势做出big, small, long, tall等样子,让孩子猜一猜,说一说。
3、choose and say 教师将毛绒玩具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请孩子当前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介绍给同学们,运用上学过的句子:“I have a ….It has long/… nose/….”。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一幅动物园的大挂图(自制,包括许多动物),让孩子结合图说一说。What can you see? 用自己学过的形容词描述一下上面的动物。引导孩子用成对的词描述看到的动物,引出新词。
2、通过描述图中的动物,引出单词tall short,教师指着图中的长颈鹿和鹿,介绍这个单词。通过动作比划tall short两个词,引导孩子理解。
3、引导孩子们和老师、同学比一比身高运用上这两个单词。
4、出示资料,让孩子观看资料,根据故事的内容给资料配音。
5、播放资料, 孩子看资料理解含义。
6、孩子分角色跟读。操练新句型(教师注意short tall这两个单词的读音示范)。
7、小组表演、各小组展示。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运用手中的毛绒玩具,先描述一下。(仿照A部分Let’s tall的对话)然后再两个同学比较一下自己手中的玩具,运用tall、short进行描述。
教师出示多幅孩子的家庭照片,让孩子根据家庭成员的情况,运用tall, short两个单词进行描述自己的家人。(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Let’s practice
作该部分的交流活动,让孩子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动物玩具,运用学过的句子,把他们介绍给同学和老师。
2、参观“动物园”
学生把带来的动物玩具摆在桌子上,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动物园”,教师先和个别英语较好的学生用所学的句型示范“参观”,然后鼓励学生两三个人一组参观、评论动物。【板书设计】 Unit 6 At the zoo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Unit 6 At the zoo 【教学内容】Let’s learn
Sing the song
Listen and draw 【教学目标】学习:tall short giraffe deer等单词。学会喝本课的英语歌曲。【教学重点】新词:tall short giraffe deer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形容词。【教学难点】正确的运用形容词描述事物的特征。
【教具准备】单词卡片。小动物头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资料。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Listen and do 教师发出口令,(big/small …), 孩子听到口令后用动作表演。
2、说反义词
教师说small,孩子说出big。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挂图,让孩子说说What can you see? 让孩子用学过的词描述一下看到的动物。
2、出示Let’s learn,学生认读tall short giraffe deer四个单词;
教师出示词卡,让孩子用动作表现词义。
3、黑板上贴出所有学过的描述性单词,让孩子把单词和相应的形象连在一起。然后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教师可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归纳:单词short有两种意思, 所以有两个反义词long和 tall。
4、Sing the song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所有学过的动物图片,让孩子说一说。听录音,让孩子边听,边上前指出。听录音,边听边举手中的动物头饰。
小组里表演歌曲,带上头饰表演,边演边唱。
(三)趣味操练(Practice)活动一:听一听,做一做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形容词+物品名称。如:a long ruler), 孩子根据要求,找到物品,最快的获胜。活动二:Listen and draw 听一听,画一画
教师用英语说出要求:Draw a big bag/….孩子根据要求画出物品,然后小组比一比谁画的好,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教师播放录音《Follow me》先让学生听, 然后边听边模仿自己看到的内容活动, 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或做与口令相反的动作, 谁作错了就淘汰出局, 看谁坚持到最后。
【板书设计】
Unit 6 At the zoo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Unit 6 At the zoo 【教学内容】Let’s chant
Listen and time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学习缩略语
【教学难点】理解缩略语含义;26个字母的读音和认读。【教具准备】
1、本课缩略语的词卡和图卡。
2、字母头饰。
3、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4、26个字母卡片,每个孩子一套,教师的大卡片。【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用动作比划单词,孩子看一看,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孩子在小组中做游戏。
2、小组比赛
传字母,教师在每组第一个孩子的背上写出字母,孩子猜出字母,一个一个的传下去,最先传完的组获胜。
3、Guessing game 孩子们把自己的毛绒玩具都摆到讲台桌上,请一个孩子描述自己的玩具,大家猜一猜。
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哪组在规定的时间里猜到的多,就获胜。(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出示学过的缩略语PRC UK CAN USA,让孩子读一读,然后拿出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请掌握较好的学生带着同学们读一读缩略语。
出示课文中的缩略语,让孩子们自己试着读一读,然后试着说说缩略语的含义。听录音,跟读。小组说说。
让孩子们介绍自己收集的生活中的缩略语。教师给以适当的扩充:CCTV WTO UFO等。
教师分别出示大小写Hh,让孩子想想大小写的字母分别象什么,用语言描述或是用动作表示。Let’s chant
听录音,边听边打节奏。
听录音,边听边出示相应的字母。听录音,边听边试着说歌谣。
孩子们带上自己的头饰,在小组中边演边说。各小组展示。
(三)趣味操练(Practice)Listen and order the 让孩子说字母,按照听到的顺序排列字母。Listen and 教师拼一拼缩略语,孩子快速说出词。小组游戏。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纸牌游戏
两个孩子分别有一套学过的字母卡,按顺序出卡片,看谁能最先组成一个学过的缩略语。【板书设计】 Unit 6 At the zoo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数学六年级 第7篇
一、填空题:
1、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2、3∶8=(-)=()÷()=12∶()=()∶24
3、1米的3/4是()米;2/5千克是1千克的(-);()吨的1/3是3吨.
4、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比是().
5、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4/5,则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6、一本书,每天看它的1/6,()天可以看完.
7、一个数的3/4与乙数的2/3相等.如果这个数数是90,则乙数是().
8、一堆沙,运走了它的3/4,正好是24吨,这堆沙有()吨.
9、用35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腰和底的长度比是3∶1,则腰长()厘米.
二、先化简各比,再求比值:
65∶521.2∶0.150.5千米∶25米
三、选择题:
1、一个比的后项是8,比值是3/4,这个比的前项是().
a、4 b、3 c、6
2、一段路,*车用9小时走完,乙车用3小时走完,*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a、9∶3 b、3∶3 c、1∶3
3、下面各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a、34:2 b、34÷4 c、6÷34
4、把2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a、1∶6 b、1∶5 c、6∶1
四、判断题:
1、喜乐足球队以3∶0大胜厚木队,说明在特殊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
2、1米的1/4等于4米的1/4.()
3、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4、如果a是b的1/5,那么b是a的5倍.()
5、4÷(20+4)=4÷20+4÷5=0+5=5()
6、一个比的前项乘1/4,后项除以4,它的比值不变.()
五、解决问题:
1、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的钱数比是7∶8,两人共捐款75元.小伟和小英各捐款多少元?
2、两地相距480千米,*、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3.*、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3、桐县去年的实际绿化面积比原计划增加了2/5,实际比原计划多绿化150公顷,原计划绿化多少公顷?
4、校合唱队有45名队员,男队员与女队员的人数比是4∶5,校合唱队的男、女队员各有多少名?
5、希望小学参加植树活动,把任务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比四年级多植树84棵,这次任务三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6、学校美术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美术组人数与数学组人数的比是3∶5.书法组有30人,数学组有多少人?
7、一杯糖水200克,其中糖占水的.如果再放入8克糖,那么这时糖与水的比是多少?
8、(1)《安徒生童话》原价24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4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几分之几?
(2)《安徒生童话》原价24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6.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9、图书馆有故事书80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1/2,又是连环画的3/4,连环画有多少本?
10、一桶油倒出一部分后,剩下3/5.剩下的5天用完,平均每天用2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第三单元数学六年级 第8篇
第一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板演(指名学生脱式计算)
46+570÷80 60÷[(30+30)×10]
二、新课。
1.谈话:如果把板演题目中的整数换成分数,应该怎样计算?运算的顺序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学习例1.
出示例1:计算
(1)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想一想:这个算式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大家打开练习本,抄题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5)订正。怎样确保计算的准确?
3.学习例2。
出示例2 计算
(1)请你试着按运算顺序读出例题。
(2)想一想:这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3)想一想: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第三步呢?
(4)在练习本上完成。
(5)指名学生板演。
(6)如何检查,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完成课本第60页上面的“做一做”题目。
计算前,先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怎样才能保证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正确率?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1)( )与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要先算( ),再算( );有括号的,要先算( ),再算( )。
2.判断正误: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错误的原因。
下一篇:110宣传标语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