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迪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4年(2篇)10月中心组支部(第一议题)学习资料汇编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2篇)10月中心组支部(第一议题)学习资料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3年(2篇)10月中心组支部(第一议题)学习资料汇编

2023年10月中心组支部(第一议题)学习资料汇编(2篇)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参考资料

  一、学习专题

  1.深入学习领会A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2.深入学习领会A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

  3.深入学习A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20D精神研讨班上讲话

  4.深入学习A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5.深入学习贯彻A经济思想

  二、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2.学习强国:A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2023年)

  3.新华网:A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

  4.江苏教育网:省教育厅党组传达学习A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

  5.共产党员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6.新华社:A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7.经济日报:A经济思想指引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三、自学内容

  1. 人民出版社:《A著作选读》(第一卷)

  2. 人民出版社:《A著作选读》(第二卷)

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人民日报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求增强法治观念,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苇摇曳,水波荡漾,飞鸟翔集。今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对向黄河三角洲进行生态补水等作出明确规定。法治力量护佑黄河安澜、美丽生态,充分彰显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法者,治之端也。”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A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法治思维能力,就是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求增强法治观念,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自觉在法治轨道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之所以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同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从立法反映人民意愿,到司法改革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再到严格执法维护公平正义,法治中国建设彰显出一切为了人民这一目标指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

  奉法者强则国强。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A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做“四个模范”: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
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
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领导干部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观念,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本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才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必须认认真真讲法治、老老实实抓法治。各级领导干部的信念、决心、行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同时也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

  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发挥示范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能不断筑牢法治国家的基础。以A法治思想为指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阔步前行,中国的未来必将是良法善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人民日报》(2023年09月22日第05 版)

  

  

  

  

  

  

  

  

  

  

  

  

  

A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2023年)

学习强国

  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全力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为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A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据新华社北京2023年1月8日电

  进一步健全完善惩治行贿的法律法规,完善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严厉打击那些所谓“有背景”的“政治骗子”。

  ——A2023年1月9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要增强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A2023年1月9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机构改革,需要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主责单位要主动同立法机构衔接。立法机构要统筹做好相关立改废释工作。

  ——A2023年2月28日在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要依法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

  ——A2023年3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A2023年3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A2023年3月13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A2023年4月26日致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纪念暨宣传周主场活动的贺信

  立法机构合作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双方共同努力,落实好我同普京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从立法层面促进和保障两国各领域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立法及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推动两国立法机构合作再上新台阶。

  ——A2023年7月10日会见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时的讲话

  要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修订,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A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生态文明保护法治建设和法律实施监督,各级政协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力度。

  ——A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领导推进强军事业的进程中,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积极推进军事治理探索实践,特别是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依法治军、加强和改进军队战略管理等,形成一系列全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有力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A2023年7月24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把军事治理同改革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深化军事立法工作,强化法规制度实施和执行监督,发挥好改革的推动作用,用好法治这个基本方式,更好推进军事治理各项工作。

  ——A2023年7月24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着眼长治久安,高举法治旗帜,用好法律武器,提升法治化水平,筑牢稳定的法治基础。要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机制,把开展反恐反分裂斗争与推动维稳工作法治化常态化结合起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加强源头治理。

  ——A2023年8月26日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自2013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机制运行以来,各成员国秉持和弘扬“上海精神”,相互支持,精诚合作,不断促进各国法治建设,加强政府间司法领域交流互鉴,持续开展法律服务领域务实合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A2023年9月5日致第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的贺信

  中国高度重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愿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一道,不断深化新时代各国法律和司法行政领域交流合作,以法治方式促进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2023年9月5日致第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的贺信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加强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A2023年9月7日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的讲话

A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9月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A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A在信中说,长期以来,以你们为代表的全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A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强作出批示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待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要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A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20D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大待遇保障力度,完善荣誉表彰体系,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传达A致信和*强批示并讲话。

  丁薛祥在讲话中表示,A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总理作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重视。A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希望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持续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要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
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丁薛祥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教师;
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
优化教师管理与结构配置,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让“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蔡小雄、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许志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童梦幼儿园园长艾米拉古丽·阿不都、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校长张俐、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先后发言。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时代楷模”中的教师代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等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发布日期2023年9月9日)

  

  

  

  

  

  

  

  

  

  

省教育厅党组传达学习A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

江苏教育网

  9月9日,省教育厅党组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A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强总理相关批示要求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精神,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工作。会上组织收看《新闻联播》相关报道。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主持会议并讲话。在宁厅领导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在我国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A总书记专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了全国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培根铸魂方面的重要贡献,系统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师生的亲切关怀,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强总理作出批示,要求深刻领会A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丁薛祥副总理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传达A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强总理批示,对学习贯彻工作作出部署。全省教育系统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会议强调,全省教育系统要将学习贯彻A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强总理相关批示要求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结合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贯彻落实A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对教育家精神的宣传阐释,推动全省教育系统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思想内涵,注重培育拥有鲜明江苏特色的“苏派名家”群体,带动引领更多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
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会议要求,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统筹协调,不断健全共同研究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重视,把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部署要求,迅速转化为有效管用的务实举措。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优化教师管理机制,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培养造就一大批教育家型教师,让全省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第一标准”,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将师德师风大学习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作为贯穿全年的重要工作任务,打造风清气正、潜心育人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保障。(发布日期2023年9月10日)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A

(共产党员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这里我重点强调6个方面。

  一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党的20D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实现各个阶段发展目标、落实各个领域发展战略同样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具体实际开拓创新,特别是在前沿实践、未知领域,鼓励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二是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战略与策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世界、变革实践、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武器。正确运用战略和策略,是我们党创造辉煌历史、成就千秋伟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这一成功秘诀传承好、运用好、发展好。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做到这些,需要我们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世界眼光,胸怀“国之大者”,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把中国和世界连接起来,增强战略思维能力,使我们制定的战略符合实际、行之有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策略为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方法。实施战略的环境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三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首先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同时,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积极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转变不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真正成为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

  四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配置,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破除阶层固化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社会上升通道。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五是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好这对关系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要深化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潜能,鼓励科学家、企业家、文艺家等各方面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创新、创造。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等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形成劳动创造财富、实干创造业绩、奋斗创造幸福的正确导向,防止轻视劳动、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坐享其成、消极躺平等不良思想滋长蔓延,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教育引导人民群众通过理性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六是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内部可循环,并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维护好经济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这是A总书记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20D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2023年09月30日)

  

  

A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A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A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20D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A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A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A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A总书记领航掌舵,有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A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A文化思想。

  会议提出,A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A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A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20D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持不懈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李书磊作工作布置。

  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铁凝、谌贻琴出席会议。

  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部分企业、高校,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A经济思想指引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经济日报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A经济思想。A经济思想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A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我们要将学习贯彻A经济思想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新时代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A经济思想为指导,及时总结并科学运用经验启示,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科学回答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时代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复杂变化,A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演进方向和未来发展大势,提出“两个大局”的科学论断,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成为引领我们把握时代脉搏、谋划应对策略的逻辑起点。

  其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如何推动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经济风云变幻,如何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增长、消解反全球化逆风和回头浪,成为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重大命题。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头,提出了一系列中国主张,向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A主席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提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6年11月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
2019年11月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
2022年6月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人间正道,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拆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藩篱,引导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让资金和技术自由流动,让创新和智慧充分涌现,汇聚世界经济增长合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系列重要主张和论断,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担当,为时代之问提供了中国答案。

  其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如何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重大飞跃。如何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占领先机、赢得未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A总书记就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
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
2021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2021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要求,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这一系列重大论断和部署,为我们牢牢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三,全球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上升,如何打好安全发展的战略主动战。面对世界地缘政治局势震荡,非传统安全风险加速集聚,以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困难挑战,如何化危为机、赢得发展主动,是一个重大时代命题。A总书记2014年4月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5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们搞开放发展所面临的风险挑战;
2018年1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从八个方面列举了16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风险;
201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分析了要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等8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0年10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2022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A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塑造有利于经济安全的发展环境,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四,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A总书记2013年7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
201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会议上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1年12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系列重大论断,为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五,国内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A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期间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6年2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全面总结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9条宝贵经验,发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这一系列重要论断,为我们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如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要更加广泛,如何有效回应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急,不断提高人民福祉,是关系我们党长期执政基础的一个重大命题。A总书记牵挂最多的始终是人民,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022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权利需求。这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我们坚定人民立场,增进人民福祉,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发展变化,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把握新趋势新方向,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一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制度优势加快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注重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协调不同部门、不同政策在国家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党中央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二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积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动能不断激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动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办法。推动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协同,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有力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五是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各类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的统筹衔接。坚持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再分配功能和激励作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完善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机制,使宏观经济治理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保持统一连贯协同,形成治理合力。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把预期管理作为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

  六是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明显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加快形成,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东部地区现代化进程提速,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

  七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发展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全面推进国家安全领域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大安全格局。积极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实质性进展。

  八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建设在合作中不断发展,已成为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积极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化布局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九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注重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弥足珍贵

  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促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第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历史性成就表明,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优势所在、关键所在、根本所在。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我们在波谲云诡、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题主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汇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经济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能够在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中抓住主要矛盾,在错综交织的利益藩篱中找准突破方向,在艰巨复杂的经济工作中作出正确决策。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虚心向人民学习,汲取人民智慧,凝聚人民力量,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就有了稳固牢靠的坚实根基。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不断满足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新的征程上,必须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三,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坚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牢牢把准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才能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坚持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谋划提出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才能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增强底线思维,才能应对各种困难复杂局面。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四,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突破。坚持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作用,才能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新的征程上,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始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第五,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推动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着力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谱写了改革开放新篇章。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不竭动力。

  第六,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是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树立底线思维,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才能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新的征程上,必须把安全发展贯穿到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和安全治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

  第七,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我为主,是有效应对逆风逆水外部环境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续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坚定的自信和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取得巨大成就。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才能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底气。立足新发展阶段,要辩证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坚定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八,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等一系列正确策略和科学方法,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不断提高经济治理能力和水平,高质量完成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开创新时代我国经济工作新局面。(2022年7月9日)

 

篇2:

政治理论学习

2023年10月

目  录

1.A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精神(《人民日报》2023年09月10日第01版)………………………………1

2.A: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求是》2023年第18期)……………………………………………………………5

3.A:在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23年09月24日第03版)……11

4.A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23年09月29日第02版)…………………………………………………………14

5.A: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求是》2023年第19期)………………………………17

6.A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人民日报》2023年10月09日第01版)……………22

7.A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教育报》系列评论员文章)……………………………26

A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0日   第 01 版)

A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

各位与会老师:

  你们好!值此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你们、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长期以来,以你们为代表的全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A    

                            2023年9月9日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9月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A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A在信中说,长期以来,以你们为代表的全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A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信全文另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强作出批示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待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要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A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20D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大待遇保障力度,完善荣誉表彰体系,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传达A致信和*强批示并讲话。

  丁薛祥在讲话中表示,A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总理作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重视。A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希望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持续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要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
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丁薛祥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教师;
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
优化教师管理与结构配置,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让“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蔡小雄、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许志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童梦幼儿园园长艾米拉古丽·阿不都、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校长张俐、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先后发言。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时代楷模”中的教师代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等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A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教育强国。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贯彻落实党的20D部署,总结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展和成就,分析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走过了由旧到新、由小到大的非凡历程,实现了从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在建设教育强国上仍存在不少差距、短板和弱项,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依然任重道远。

  党的20D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网络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第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当前,我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要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第四,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要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10.67亿人,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第五,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要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要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牢教育对外开放正确方向和安全底线。

  第六,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实际需要,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要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总抓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这是A总书记2023年5月29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在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

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

(2023年9月23日,杭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A《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4日   第 03 版)

尊敬的各位同事,

尊敬的辛格代理主席,

尊敬的巴赫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同各位新老朋友相聚美丽的西子湖畔,共同迎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和我夫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今天是中国农历的秋分节气。在这个寓意丰收和团圆的日子,亚运会圣火将再次在中国点燃。自申办以来,中国认真履行承诺,全力推进各项筹办工作。我们愿同亚奥理事会和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共同努力,为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为亚洲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新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亚洲运动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

  过去几十年,亚洲地区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就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亚运会正是这一奇迹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

  本届亚运会报名规模、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彰显了亚洲人民对杭州亚运会的热切期盼和坚定支持。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以体育促团结,把握历史机遇,合作应对挑战,践行“永远向前”的亚奥理事会格言,把共同发展、开放融通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亚运会设置了诸多富有亚洲特色的比赛项目,为体育和文化交相辉映提供了舞台,是亚洲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充满活力的生动写照。我们要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千百年来,杭州以“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享誉世界,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我曾在浙江工作多年。浙江坚持改革开放,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祝愿大家在诗画浙江度过难忘的时光,在亚运会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

  现在,我提议,大家共同举杯,

  为本届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

  为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

  为亚洲人民团结和友谊,

  为各位嘉宾和家人健康,

  干杯!

  (新华社杭州9月23日电)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2023年9月28日)

A《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9日   第 02 版)

女士们,先生们,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74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友好国家和国际友人,致以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开局之年。我们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有序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效应对局部地区洪涝灾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粮食生产有望丰收,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体育健儿在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上勇创佳绩。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

  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前进道路上还面临很多风险挑战。我们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加大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我们要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使经济发展更有韧性、更有活力。

  我们要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着力扩大就业,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对困难群体兜底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民心所向、时代潮流、历史必然,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

  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

  同志们、朋友们!

  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现在,我提议: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为中国繁荣富强和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为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为在座各位来宾、各位同志、各位朋友的健康,

  干杯!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A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这里我重点强调6个方面。

  一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党的20D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实现各个阶段发展目标、落实各个领域发展战略同样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具体实际开拓创新,特别是在前沿实践、未知领域,鼓励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二是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战略与策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世界、变革实践、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武器。正确运用战略和策略,是我们党创造辉煌历史、成就千秋伟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这一成功秘诀传承好、运用好、发展好。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做到这些,需要我们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世界眼光,胸怀“国之大者”,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把中国和世界连接起来,增强战略思维能力,使我们制定的战略符合实际、行之有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策略为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方法。实施战略的环境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三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首先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同时,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积极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转变不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真正成为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

  四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配置,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破除阶层固化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社会上升通道。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五是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好这对关系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要深化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潜能,鼓励科学家、企业家、文艺家等各方面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创新、创造。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等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形成劳动创造财富、实干创造业绩、奋斗创造幸福的正确导向,防止轻视劳动、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坐享其成、消极躺平等不良思想滋长蔓延,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教育引导人民群众通过理性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六是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内部可循环,并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维护好经济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这是A总书记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20D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

  

  

  

  

  

  

  

  

  

  

  

  

  

A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蔡奇出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并讲话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9日   第 01 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A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A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20D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A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A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A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A总书记领航掌舵,有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A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A文化思想。

  会议提出,A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A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A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20D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持不懈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李书磊作工作布置。

  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铁凝、谌贻琴出席会议。

  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部分企业、高校,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一论学习A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

《中国教育报》2023年09月11日

  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A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高度,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方面全面完整地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勉励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何为教育家精神?教育家应该坚定怎样的理想信念?A总书记把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放在了教育家精神内涵的首位。从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到教师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再到要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A总书记对教师理想信念的要求不断具体、明晰、丰富,把对广大教师理想信念的要求提到了全新的高度,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担当强国建设新使命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遵循。

  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广大教师要筑牢立身从教、教书育人的信仰之基,坚守教育报国理想,凝聚起披荆斩棘、勇毅前行的强大动力。“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征程中,广大教师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是实力的比拼,也是毅力、耐力的考验,广大教师要秉持历经千难而锲而不舍、经历万险而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去躬耕教坛、育才造士,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托。

  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广大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人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广大教师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引导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持续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就更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广大教师要树立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求的人生追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上。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广大教师要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
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把论文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画卷中,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要涵养育人智慧、勤修仁爱之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就是广大教师的千里共同途。广大教师要牢记A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之锚,勇担强国建设使命,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在与国家、民族、人民同行奋斗中,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师者荣光。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二论学习A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

《中国教育报》2023年09月12日

  A总书记强调,教育家要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这为广大教师陶冶高尚道德情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担当强国建设使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根本遵循。广大教师要牢记总书记的期待和嘱托,努力加强自我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基础在于广大的教师对于职业道德的自觉。“师垂典则,范示群伦”,道德情操是成长为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高尚道德情操的锤炼首先是教师个体内在的修炼,是个人化的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展现着教师对教书育人的认知、对职业的感悟,也展示了教师的生活态度、生命状态和人生追求。这种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自觉与自律,是教师陶冶道德情操的内在动力和丰厚基础。只有内心认识到“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广大教师才能努力行动起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广大教师要自觉坚守精神家园、人格底线,不为物欲所困,不为名利驱使,站住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在日常生活中,应慎独自律、省察克治,不断自我修炼;
在职业生涯里,要坚决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无论甘当人梯、铺路石,还是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心灵,都要时刻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弘扬“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根本在于广大教师承担起培根铸魂的育人使命。道德情操的陶冶与锤炼,不是在空谈中实现的,要在具体的育人实践中得以完善和趋于完美。“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对学生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教师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以师为镜。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教书育人者拥有高尚道德情操,才能对学生的品行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教师既要为学生引求知之路,又要引涵养品德之路,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同时,广大教师要结合祖国的发展、国家的需求,将时代的责任传递给青年学子,让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这样的育人互动中,在道德情操的传递中,教师的自我锤炼才能得到“淬火”与升华。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教师要学习教育家铁肩担道义的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关键在于系统推进协同落实。广大教师道德情操的锤炼,看似个体的事情,其实离不开外在的环境、文化、机制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需要丰厚的“土壤”培育才能日益丰盈。教育系统应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正面宣传引导,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举措步入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教育部门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师德工作,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师品德高尚,为学生当好榜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只要广大教师牢记A总书记嘱托,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养成高尚的道德自觉,我们的教育事业必有更美好的未来。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三论学习A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

《中国教育报》2023年09月13日

  A总书记强调,教育家要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这为广大教师如何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躬耕教坛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和具体的方法。教师涵养育人智慧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紧迫性,事关能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信仰坚定、堪当时代重任的可靠接班人,事关能否以高质量的人才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广大教师要牢记A总书记的期待和嘱托,深入领会其中的丰富内涵,不断涵养自己的育人智慧,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升级教育理念是必备的前提条件。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如果育人的观念出现了偏差,就会出现教育行为的错位,更无从谈及育人智慧。“启智”意味着教师要启迪智慧,不能仅仅传播知识。过去一味灌输填鸭式地传授知识、照本宣科,机械化地进行作业强化训练,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创设走向生活、社会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润心”不是耳提面命,意味着教师要以人为本,滋养学生的心灵空间。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在教育中如果忽视人的心理感受,漠视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很难塑造出丰满的灵魂和健全的人格。教师只有俯下身关心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感受,创设有温度的高质量教育,才能让信念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因材施教”意味着教师要尊重个性,为每名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教育公平的结果直接体现于人人皆能出彩。用一把分数的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观念,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潮流和国家之需的人才。教师应对标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承认差异、包容不足,为每名学生的成长搭建舞台。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积极转变育人方式是必经的方法路径。一名教师有没有育人智慧,直接表现在他的育人方式是不是巧妙。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好课堂主阵地。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启发式地带领学生研究真问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塑造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进而激发创新力。教师要遵循规律,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人才成长和培养有其内在规律,不可拔苗助长,不可一蹴而就。教师要在日常生活和教育工作中耐心倾听、细心观察,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心智成长。教师要适性扬才,创设身边的教育微生态。好的教育能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自主、个性地发展。教师要搭建好家校协同育人桥梁,挖掘身边的社会资源支持教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校社关系,通过立体全面地了解学生,为他们定制成长方案,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成长路径。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修炼提升育人本领是必做的功课。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之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变,智慧的教师不能满足于当好一个“教书匠”。广大教师要敏锐识变,全方位重塑自身。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把准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命题,教师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广大教师要与时俱进,拓宽视野。教育的很多问题不在教育内部,而是属于社会问题。广大教师坚守三尺讲台,但目光绝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要提升自己跳出教育看教育的能力,客观地把握、判断乃至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教融合等一系列教育问题。广大教师要善用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新技术猛烈冲击传统教育模式,数字素养是教师的必备素养。广大教师要善用技术,借技术之力实现教师精准地教、学生个性地学,提高教育质量,让因材施教落地见效。

  教师涵养育人智慧,学生才能开启智慧大门、精神丰满富足、个性才华充分彰显。广大教师当牢记A总书记的嘱托,躬身践行教育家精神,学习优秀教育家的育人智慧,与日俱进增强自身的育人本领,用自己的智慧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四论学习A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

《中国教育报》2023年09月14日

  A总书记强调,教育家要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这为广大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践行培根铸魂的光荣使命提出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广大教师要牢记A总书记的期待和嘱托,坚定勤学善思、追求真理、锐意创新的职业追求,更好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一代代青少年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新时代教师要以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为基础。勤学,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扎实的知识功底、勤勉的教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水平,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教师站稳讲台、教书育人的根本。笃行,是教师职业内在的道德准则。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教学理念、行为世范的自我要求,是教师胜任教书育人职责的必备素养和实现知行合一的必要途径。知识视野开阔、教学水平高超、文化素养深厚的教师深受学生欢迎与爱戴,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养成乐学善问的习惯,无形中引领学生也成为虚心问学、笃行不怠的终身学习者。进入信息时代,教师的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唯有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上不断更新,在教育艺术和育人智慧上持续升级,教师方能成为桃李满天下的好老师,用真学问将莘莘学子引向知识的殿堂。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新时代教师要以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职业目标。求是,是教育的职责所在。身为教师,要以追求真理、传播真知为己任,对学生充满好奇之心、对课堂充满热爱之情、对教育充满敬畏之心。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创新型科技人才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教师是学生思想的领路人,也是创新的领路人。带领学生探索学术前沿,教师必须首先迈向前沿;
引导学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教师必须首先了解重大战略担当的信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教师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善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信息技术让课堂更灵动、让教学更有趣、让学生更爱学。在培养更多富有创新思维、拥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上,教师必须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贡献一己之力。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新时代教师要以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为根本方向。回应教育的要求,教师需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的视野有多宽,学生的视野就有多宽。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教师的知识储备息息相关。回应国家的需要,教师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学生时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帮助学生,关系到他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能否扣好。那些心中激荡家国情怀的学生,之所以能不断展现新气象、持续有新作为,在不懈的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背后是教师的榜样力量,是高尚师德、深厚素养无声涵泳的结果。回应时代的召唤,教师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像农民热爱土地、重视农时、尊重自然规律那样,以终身学习的行动影响学生,激励学生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
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教师是梦想的筑造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人们期待涌现更多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大先生”,以精湛的学识、深厚的素养、创新的理念,做求学问道的榜样,做学生前行的引路人,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广大教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2篇)10月中心组支部(第一议题)学习资料汇编 议题 支部 中心组

热门文章

2024年浅谈纪检监察工作面临困难及对策

民主政治是实施权力监督的环境条件,而民主政治的精髓就是通过有效的权力配置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政治文明国家,就要从严治党,就要加强党内监督,尤其要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领导干

政治机关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4篇)

政治机关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

2024公安民警职务晋升(3篇)

公安民警职务晋升

2024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会议记录(5篇)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会议记录

2024年度关于加强公安机关网络舆情风险防范工作部分思考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网络上交织碰撞,所形成的“网络话语”逐渐成为重要的舆情力量,使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两微一端”为

基督教为亡者祈祷经文6篇【完整版】

基督教为亡者祈祷经文(诗班唱诗歌,等候开会)主持人:基督徒()荣归天家追思礼拜现在开始。主持人:全体肃立、默哀(信徒祷告不超一分钟为好)……默哀毕。主持人:

小学思政课实施方案小学思政课实施方案(完整)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加强,小学思政课在课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是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思政课是指以道德素养、宪法法律、人生观价值观、民族精神、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健康等为核心,

那些借调人到底怎么留下来?(2024年)

上级单位之所以要“借调”,恰恰说明这个单位缺人,特别是缺能做事、会做事的人,这就意味着有打破“借而不调”僵局的希望,从而名正言顺一直留下来。下面我结合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说说怎么“调”。方案一:保持耐心

共青团xx市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全文完整)

文章详情共青团xx市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尊敬的领导、全体青年朋友们: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决定,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

2023最新烈士陵园闹鬼鬼把孩子追到烈士陵园(五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

意识形态方面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4篇)

意识形态方面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

学校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实施方案(完整文档)

为切实做好党的二十大期间我校维稳安保工作,及时高效贯彻执行中央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委统一部署要求,各单位要始终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凝聚共识、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狠抓校园维稳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