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专题研讨论会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3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专题研讨论会经验交流发言材料,供大家参考。
[双减背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专题研讨论会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3篇)
第一篇:作业多元设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之下,“教师的作业怎么留,学生的作业怎么做”已成为热点话题。课堂有效作业更是成为一把标尺,力求做到一课一得。严控作业总量,统筹作业管理,提高课堂效率,课后作业更是要“减量提质”,现在就是要以这样的方式逼着老师改变课堂,改变教育理念。
为了严格执行双减政策,我也开始改变,在作业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基础性作业夯实基础
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精选具有基础性、针对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习题,达到一课一页或半页,形成《基础训练》,为学困生夯实基础。
二、选择性作业巧分层
教师设计符合不同学生实际的个性化作业,提供给学生选择性完成,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在学完古诗《望天门山》后,我布置了如下选择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一项完成:
1.默写古诗。
2.背诵古诗,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意。
3.根据诗意画一幅画,并配上古诗。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完成,需要扎实基础的,选择完成第一项;喜欢绘画的,选择完成第三项;善于表达展示的,选择完成第二项。一项作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项目式作业真实成长
这项作业强调以学习的长度来实现学习的深度,在学科教学中推行项目式学习,让学生深度参与,真实成长。
三上第五单元是习作策略单元,第一次提出了“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并能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这一语文要素。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我鼓励孩子每人种植一株水仙花,师生合作设计出观察记录表,提前将种植要求与要解决的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要求开始种植,平时督促孩子及时观察,及时记录,开展好阶段性讨论....像这样的学习,孩子们围绕一个问题,开展实践探索,亲自体验,真实参与,令学习有效性大大提升,孩子们一周一次的观察日记写得越来越细致,对水仙花的描写也生动形象了。
四、实践性作业人人参与
2021年暑假时我为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就留了一项实践性作业。内容如下:
1,观赏一次夕阳西下的美景,看一看变幻莫测的火烧云。
2,和爸爸妈妈一起数一数星星,比一比谁的眼力强,看到的星星多。
3.找一窝搬家的蚂蚁,看一看它们的搬家路线图。
4,看一看夏日里的小狗有什么特点,弄清它们为什么老是伸着舌头。
5,看看夜晚能否在草地上发现一只萤火虫。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难以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开学后学生交上来的观察记录五花八门,有疑惑也有欣喜,有的孩子能提十多个有趣的问题。以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力及思辨的能力。每到课下总会有学生向我提问他们心中的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一颗主动探索的种子悄悄地种在了孩子们心中。
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适合,更在于学生乐做。今后与学生一起设计作业是我必做的一项工作,领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当中邀游是每位老师最幸福的事!
第二篇:”双减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在“双减”的大环境中如何去把握作业的“质与量”,实现作业的“减负”与“增效”,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是值得我不断反思的。
一、作业分层设计,共同进步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次布置作业让每个孩子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起跑点。北师大教授程晓棠对此说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实施教学和作业,没有什么不公平的,美国大多数学校都是这样做的。”我校也很早的就意识到了分层作业的好处,并且要求老师一定要有分层作业设计。
我在设计分层作业时遵循以下原则:学而生畏者,增量减质,保证基础扎实;学而乏力者,酌情增减,明确前进方向;学有余力者,减量提质,提升语文能力。即将学生分为三类,学困生主要完成基础作业,保证夯实基础中等生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可以布置一些特色读写,阅读理解的作业;优等生作业内容主要以综合性、拓展性、数量性为主,拓宽学生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生拔高能力。
二、作业精批细改,及时追踪
“双减”政策下,学生的作业量已经大大减少,这就对了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所有学生的所有作业我都坚持全批全改,精批细改。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点评,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向家长反馈,形成家校合力。个别学生第一次作业可能不能达标,我就会要求重做,直至达标为止,这样才能保证没有一个学生掉队。
三、作业形式多样,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教学中,在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时,可以是基础性的,如学了古诗后,可以设计默写古诗词及理解词句意思的作业;可以是实践性的,如学习课文《狐假虎威》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补充课文知识;还可以在口语交际课后,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说一说,回家与父母说一说...这类生活实践探索性作业强调了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强烈。
总之,在“双减”政策下,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减轻了,我们老师就要想办法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设计,努力实现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目标。
第三篇:关于有效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双减”背景下需要教师们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该如何减负呢?减家庭作业总量,实施差异性教学,提升作业质量。该如何提质呢?
设计弹性作业
在作业内容方面有弹性选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作业内容的布置,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内容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但分层布置,会给学生带来“分层”的消极心理暗示。因此,为了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练习的内容和难度。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超市”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
二、积极评价,满足个性化差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作业评价也应弹性标准,因人而异,以激励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只要是学生自己认为满意的作业,在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认真做的作业,老师都应该找出它的闪光点或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加以肯定或表扬。另外,当学生作业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笼统地打个“B”,可以采用画哭脸或者在学生出错的地方划一条横线,也可以在旁边加上一个小问号,或者写一句温馨小提示:“这个字为什么要少一笔啊?”这样学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错在哪里,而且也易于接受,不至于使学生产生失落或厌恶心理。弹性作业评价标准既使学生感到亲切又能让学生产生明朗、乐观的心情。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后,学生的作业会越做越好,兴趣越来越浓,作业质量当然也会越来越高。
三、有难度的作业进课堂
上学期,在双减背景下,我校的语文课的设计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如低段教学,每课时的目标定位都更加的精准。
我在教学《狐假虎威》时,第一课时做到了熟读课文,识记生字,并且教完了所有生字的书写。第二课时的目标设计为:(1)分角色表演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2)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3)课堂完成练习册中的第三题。
其中前两个目标都是围绕课后题制定的,就是实现了有难度的作业进课堂的目标。第三个目标的制定,为难度的作业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巩固作业。做到了人人会,堂堂清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作业的质量提升了,正确率大大高于作业进课堂探索之前。
确实,作业进课堂,老师的课堂教学任务至少脱离了一直讲解内容和繁琐分析的窘境。本案例的教学,更是在作业呈现的时机适宜性、反馈讲评的及时性和批改的有效性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这样的课才“可能”是高质量、轻负担的课,学生的读写结合在了一起,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反馈也更及时有效了,课外负担也减少了...何乐而不为呢?
从教学反响看,作业进课堂是学生们喜欢的。从“减负增效”的长远意义上说,作业进课堂是改变目前课堂高耗低效、学生负担过重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