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写稿子三种思维,你是哪一种?【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写稿子三种思维,你是哪一种?【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写稿子的三种思维,你是哪一种?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写稿子也一样,在思维上不破局,等待自己的只能是低水平重复。
据我观察,写稿子主要存在三种思维:
第一种是狩猎思维。一听说要写稿子了,马上抓起弓箭,一头钻进森林。猎物是什么?没想过!反正是看到什么就打什么。
有时候他的运气很好,打到一头野猪,饱餐一顿,领导夸赞道:小伙子出手真快,质量也高!但多数时候,晃悠一天只打到一只麻雀,连塞牙缝都不够,少不了领导一顿责备:怎么上限与下限之间,波动这么大?!
狩猎思维看起来出手很快,但终究还是靠天吃饭。如果老天眷顾,有几篇类似的高质量材料可供“借鉴”,那么就是“又快又好”。但运气终归还是运气,不可能永远站在你这边,时间久了必将现出原形。
第二种是农耕思维。他看到了狩猎的局限性——看天吃饭、朝不保夕,并且开始反思: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啊!于是庄稼种起来,鸡鸭养起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片欣欣向荣。
但农耕思维的局限性也不小,首先,它是低效的,家庭作坊、规模有限,搞搞细水长流还行,一旦面对急难险重,马上变得捉襟见肘。其次,它是封闭的,长期的自给自足,最后只能走向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最后,它是后劲不足的,大清王朝已是小农经济的顶峰,还不是照样倒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之下。
第三种是工业思维。讲工业思维绕不过去一个人和一家公司,那就是亨利·福特和他的福特公司。1908年,福特发明了T型汽车,但由于生产效率低下,第1个月仅组装了11辆汽车。但到了1914年,已经可以93分钟生产一部汽车,而到了1927年,每24秒就能组装一部汽车。没错,是真的24秒,也就是NBA一次进攻的时间。
不足20年时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那是因为福特创造了两大“杀手锏”:流水线+标准件。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通过一条条川流不息的传送带,把整个工厂联系在一起。他把T型汽车的零部件精简到5000个,并且所有的零件都统一制式,可以互相替换。
为什么先讲福特汽车?因为汽车是工业文明的代表,而福特则是代表中的代表。其实工业思维,我在前文《文稿起草者的自我修养》中就有提及,今天想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谈一谈:
首先,打造标准化模块。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规模化,更加谈不上工业化。这一观点我在《不写稿子的时候做什么之二:沉淀》中已经讲过。重点是要按照标准化要求,把自己的资料库建好,不管是案例、数据,还是理论、观点,全部都要统一制式,确保入库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标准件。
然后,用这些标件去组成模块。比如,队伍建设方面,无外乎就是政治、能力、作风等几个方面。平时,要把与此有关的“零件”,分别封装成政治模块、能力模块、作风模块,等到战时写稿子的时候,以上模块就可以立即调用组装,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可以保证质量。
有了标件,就可以随意组建模块,但最好是要根据工作实际,从高频到低频依次组建。记住,模块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细分越好,而是管用实用最好。而且,模块化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持续迭代、不断升级。
其次,加强市场化协同。写稿子还要讲市场化?对!因为工业化必须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之上。在互联网领域,有一个词叫“造轮子”,它的意思是说:车轮是圆形的,这是大家公认的最合适的形状。而有些人就是不信邪,放着现成的不用,非得要发明另一种形状的轮子。
大家想一想,自己写稿子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明明已经有非常经典、精准的表述了,你不去用,反而自己在那里苦思冥想,还美其名曰“自主创新”,结果最后造出一个“方轮子”。
写稿子如同造车,没必要连螺丝帽都要自己研发。要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建立自己的上下游产业链,除了核心部件,该买就买。比如,对于从上到下部署的会议,要大胆借鉴其他地方的材料,看别人的,是为了更好地写自己的。
又如,面对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那就去找最精通的那个,看看人家是怎么表述的。写稿子的时候,要关上办公室的门,但绝不能关上市场的门,有时候你搜肠刮肚写不出的东西,可能就在隔壁超市的货架上。
最后,实现个性化响应。看完上面,你可能心中会犯嘀咕:工业化不都是流水线产品吗,这样写出来的稿子还有什么味道?不要怕,前面两步都是基础,我们的核心生产力就是:用最低的边际成本,响应最个性化的需求。
继续用汽车举例。一部奔驰E级,一部宝马5系,一部奥迪A6,它们的零部件90%都是差不多的,但在消费者眼中:奔驰代表豪华感、宝马代表运动感、奥迪则是科技感。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在于那10%。
这10%占比虽小,但分量极重,因为它决定了这篇稿子的风格与灵魂。这10%怎么办?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是“框架”,就是从文稿的架构入手,是用总分还是对比,是递进还是并列。文稿的框架就相当于汽车的车架,你可以造成轿车,也可以是SUV,还可以是MPV。
第二个是“观点”,这是文稿的灵魂,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属于核心部件。面对相同素材,你能阐释出一个新颖且精辟的观点,这就是最大的不同凡响、与众不同了。
第三个是“案例”,没有新观点,就要有新案例。一个恰当的案例胜过一打道理,案例相当于汽车的内饰,虽然不像发动机那样重要,但买车人却很看重,毕竟一旦用车就要时时面对。
第四个是“语言”,这是材料人的基本功,当所有能出新的地方都不能出新的时候,那就只能靠语言功夫了。我觉得语言有点像汽车的车漆,毕竟一眼看去,它是最显眼的。
最后,你是否会问,为什么是文稿的工业化思维,而不是数字化思维?很简单,因为当前一切人工智能写作都是人工智障。可能未来是属于它的,但现在不是。
等人工智能写作真的到来的那天,我们这些人怎么办?可能那时候我们已经转岗了,就算不转也没关系。照相机都诞生多久了,绘画不照样是艺术吗?
其实,我挺盼望人工智能早点到来,那时“标准化”和“市场化”这两步也没必要了,直接进入“个性化”。
推荐访问:写稿子三种思维,你是哪一种? 你是 三种 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