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征文(6篇)
篇一: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征文
八年级下册
1、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1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入中国诗坛。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出版。这本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和对黑暗现实极端的恨。他把自己比喻为正在燃烧的红烛,宁愿牺牲自己,誓为他人造福。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这是他的代表作,面对苦难的祖国,严峻的现实,他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加炽烈,而虚幻的唯美主义的成分减少了。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2、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于1938年4月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其作品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忘年》等文集中。吴伯箫的散文以质朴美著称,他将普通平凡的事物放在历史与现实交映的背景下,捕捉其蕴藉深厚的诗情画意。其作品的创作基调单纯简练,峭拔明朗,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鲜明的时代色彩。
3、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当代诗人、散文家。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
是《羊想云彩》中的一篇。他写陕北,追求“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诗意的土,有灵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拢。这就攫住了陕北的“魂”,也显出了他散文的“精气神儿”。
4、贺敬之,1924年生,山东峄县(今枣庄)人。当代诗人、剧作家。他于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他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主要诗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
5、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他是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等。
6、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其作品的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语言风格诙谐讽刺,笔调轻松幽默,简洁明快。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他的代表有《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
7、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原籍江苏省邳州。一级作家、编审。她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其代表作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
8、梁衡,当代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生于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人杰鬼雄》等。
9、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文化充满兴趣。1896年创办现代奥运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涯。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28年之久,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10、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誉为“当代毕昇”“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2002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11、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他领导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1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兴”字的本义是“起”。简单地说是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13、魏学洢(约1596一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散文家。其一生短暂,著有《茅檐集》。
14、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
15、陶渊明(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时值东晋和南朝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陶渊明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陶渊明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因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16、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又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其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17、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和柳宗元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18、《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
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19、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20、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1、《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2、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出生在苏联。15岁时写就过一篇科幻小说,同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18岁那年,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1949年获博士学位。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23、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他一生在气象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篇二: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征文
“延安杯”第六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参观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凌鼎年
参观冯骥才祖居博物馆
☆凌鼎年
去慈溪,我最想去冯骥才祖居博物馆,这有几分私心。
第一,冯骥才是我仰慕的作家,九十年代初,我的第一本微型小说集子《再年轻一次》出版,收入中国第一套《中国当代小小说作家丛书》,就是冯骥才写的总序《点亮这些星星》。对我的鼓励很大,回想起来,一直很感激。
第二,1999年,在郑州的一次跨世纪文学活动上,见过冯骥才,还合了影,可惜照片没有拿到,只怪自己没有记住当时谁举的照相机。第三,2007年11月,冯骥才到苏州参加“山花奖”的活动,我与当时的太仓市文联主席陆静波专程到苏州,邀请冯骥才去太仓考察牛郎织女传说降生地遗迹,他当时的头衔很多,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学会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等,但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兴冲冲地随我们到了太仓,去看了黄姑塘桥、织女庙等,鼓励我们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与他拍了多张合影,他个子太高大了,比我高出一个头还不止。
第四,去年,他的小小说集《俗世奇人》获了鲁迅文学奖,是小小说第一次跻身鲁迅文学奖,破了天荒,开了好头。我作为中国第一代小小说作家,自然为他感到高兴,也为小小说感到高兴。
从慈溪的城市格局,街道、建筑看,古老而宁静。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在慈城的一条老街上,2016年4月开馆的,“冯骥才祖居博物馆”的匾额是韩美林题写的。前半部为老房子,后半部为新建筑,新建筑大于老房子。一看这残留的老建筑的规模就知道冯骥才家族在当地一定是望姓大族,果不其然,当地向有“钱家谷,冯家屋”和“冯半城”
之说。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由冯家祖宅和新馆两大块构成,祖宅又分“怀先堂”“南轩”等,有个不算大的后院,有香樟、椿树、竹子、枇杷、芭蕉等,正好把老宅与新馆做了空间的分割,传统的古色古香的老房子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玻璃墙面的新馆有机统一,新与古的反差,被恰到好处地和谐处理了,没有突兀之感,出自高手设计,但新老建筑又能连通,以人为本,方便游客参观。
后院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一口古井,在一个边门一两步路的位置,因为我儿时居住的长埭弄老房子也有类似的两口井,对井有感情的。我在井边拍了一张照片,那天我穿了红的防雨的外套,而井的背景是满墙的爬山虎,有一种沧桑感,红衣人置身于这种老宅的环境怀旧的氛围,恍如穿越时间隧道,是别一种体验。这张照片既是在冯骥才祖居的留念,也算是对儿时的一种怀念,一举两得。
后来我查资料时,发现冯骥才也在这井边拍过照,只不过我是蹲在井边,他是坐在井后的花坛上。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的“床”,释读为“井床”,是正解,解释为睡觉的木床,那是望文生义。看来古人早就有看到老井,思念故乡,回忆童年的先例与习俗。
新馆就是“我们的大冯”展区,其实相当于冯骥才文学馆,为什么不直接命名为冯骥才文学馆呢,我想一是冯骥才的贡献不仅仅在文学方面,他还有绘画,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对中国古村落的保护,等等,二是站在当地的立场,要兼顾地方的旅游需要、文化需要,能够理解。
进得“我们的大冯”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冯骥才的黑白巨幅半身照片,我在照片前合影留念。同去的雕塑家汤政一见,也来了一张。
冯骥才的文学著作很多,我不敢说全部看过,但像《雕花烟斗》《三寸金莲》《神鞭》《高女人与他的矮丈夫》《珍珠鸟》《俗世奇人》等还是看过的,用他小说改编的电影《神鞭》也看过的,特别是
他的小小说《苏七块》《泥人张》《刷子李》《快手刘》《绝盗》《多活一小时》等都是反复读过的。我在为土耳其东方文化中心选编中国微型小说集子时,也选用过冯骥才的多篇佳作。
当然,我对冯骥才的敬重,不仅仅他是个优秀的作家,有成绩的画家,是我们民进的领导,更重要的是他多年来投身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民间文化的抢救,倡导与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身心投入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不遗余力。据说为了保护天津老街估衣街,还因此得罪了当时的天津领导,为了保护传统村落,还得罪了某些地方势力与某些利益集团,但他不怕威胁,不受利诱,抢救、保护了许许多多原本可能毁于一旦的文物与古村落,以及正在式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付出是值得的,是赢得许许多多的人敬重的,在此,向他致敬!
作者简介
凌鼎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亚洲微电影学院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特聘副总编、香港《华人月刊》特聘副总编、美国小小说总会小小说函授学院首任院长、苏州健雄学院娄东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苏州市政府特聘校外专家、中国微型小说校园行组委会主席、讲师团团长、作家网副总编。曾任美国“汪曾祺世界华文小小说奖”终评委、香港“世界中学生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总顾问、终审评委、蒲松龄文学奖(微型小说)评委会副主任、首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文小说终评委、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终评委等。在《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人民文学》《香港文学》等海内外报刊发表过6000多篇作品,1100多万字,出版过英译本、日译本、韩译本、汉英对照本等个人集子61本,主编过238本集子。作品译成英、法、日、德、韩、泰、荷兰、土耳其、西班牙、波斯文等11种文字,16篇收入日、韩、美、加拿大、土耳其、新加坡、香港的大学、中学教材,另有作品收入海内外590多种集子。作品集进入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鲁迅奖作品公示,获《小说选刊》“茅台杯”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最高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紫金山文学奖、首届叶圣陶文学奖、首届吴承恩文学奖、首届蔡文姬文学奖、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国际东方散文奖、小小说金麻雀奖、小小说事业推动奖、7次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一等奖340多个奖,在以色列获“第32届世界诗人大会主席奖”,在日本获“日中文化艺术交流大奖”,在泰国获泰国文化部、亚洲文化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泰中国际微电影展”奖,被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UNITAR周论坛组委会授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创新发展领军人物金奖”,被美国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授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师”奖。应邀去过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40多个国家与地区参加文学活动与其他活动,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20多个省市讲课。有数十本集子入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中文图书馆等。央视国际频道、10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台,上海东方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以及美国蓝海电视台、美国中文电视台、澳洲sbs国家电台、澳亚民族电视台,《中华英才》《世界英才》《中外名流》杂志等多家海外媒体采访报道过。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2022“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六届文学大赛征稿通知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篇三: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征文
中国著名作家
篇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有哪些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社会主义初期
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写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后来又写了:;: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等,1982年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巴金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等职。
丁玲(1904-1986)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又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代表作。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
臧克家(1905-2004)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历任主编。他的第一本诗集是,其主要作品有诗。讽刺诗集、小说集、文艺论文集等。他的短诗被广泛传诵。
赵树理(1906-1970)现代小说家和人民艺术家,山西沁水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誉为“山药蛋派”。
张天翼(1906-)现代作家。原籍湖南湘乡,出生于南京。代表作为讽刺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有,短篇小说有,儿童文学作品有等。
周立波(1908-1979)现代作家,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解放后,他参加彩色影片摄制工作,再次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另有长篇。他创作的短篇小说获2016/1979年短篇小说一等奖。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出身于一个地方家庭。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联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其长诗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解放后又写了等。
姚雪垠(1910-1999)现代作家。河南邓县人。是他的代表作,是“五四”以来第一部长篇小说历史小说。
杨朔(1913-196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山东蓬莱人。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反映抗美援朝的,还有散文集,长篇小说等。他的散文等都是优秀散文佳作。
孙犁(1913-)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平安县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说散文结集。他的小说写景的抒情熔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杨沫(1914-1995)现代女作家。1914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省湘阴县。1937年发表等几篇揭露日寇侵华罪行的短篇小说,1950年出版描写抗日的中篇。1958年出版的优秀长篇小说是她的代表作,1972年起,写成长篇小说,1978年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选。
周而复(1914-)1914年生于南京,祖籍安徽旌德县。他的代表作:报告文学、长篇小说和。
徐迟(1914-1996)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高寿;浙江省吴兴人。他前期作品有诗集,散文集;解放后,又写了特写集。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柳青(1916-1978)现代小说家。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人。代2016/表作是1959年发表的反映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此外等长篇小说也较有名。
刘白羽(1916-)现代作家,北京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特写集。
郭小川(1919-1976)现代诗人。河北丰宁县人。抗战时期他开始写诗,主要作品有诗集以及长诗等,著有。
秦牧(1919-1992)现代散文家,原名林觉夫,祖籍广东澄海,生于香港。其代表作有散文集、小品文,童话集,以散文体裁写成了文艺论文集。散文集也较有名。
魏巍(1920-)现代作家,原名鸿杰,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其代表作是文艺通讯。此外,还有诗集,文艺随笔。他的长篇小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李季(1922-1980)现代诗人,原名李振鹏,河南唐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1945年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出了长篇叙事诗。
马烽(1922-)现代作家,山西孝义县人。其主要作品有,电影剧本,长篇小说等。
贺敬之(1924-)现作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2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我国每一部新歌剧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建国后,写了等有名的诗篇。
新时期(改革开放后)
王蒙(1934-)当代作家,北京人。其处女作是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影响很大,从1976-1981年发表三十多篇作品。其中分获2016/1978、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张贤亮、等小说为代表作。多次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通县人。十三岁就开始创作,十七岁就发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说,1979年以后写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分别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
茹志鹃(1925-)现代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生于上海。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其中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创作奖。
李准(1928-2000)现代作家,河南省孟津县人。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由他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等。其中摄成电影后,曾荣获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他的长篇小说有。
蒋子龙(1941-)当代作家,河北沧县人。其成名作是。短篇小说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荣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其短篇小说荣获1978年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长篇小说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1938-)当代女作家。其处女作和后来写的分别获1978、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高晓声(1928-)当代作家,江苏武进县人。代表作分别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李存葆当代作家,山东五莲县人。其报告文学荣获自卫还击战全军征文一等奖,中篇小说都是优秀作品。
2016/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作品大胆凝重,揭示人性,拥有广大读者。
莫言当代著名作家,作品恢宏大气,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获得世界声誉。
王小波已故著名小说家,被誉为文坛外高手,代表作,拥有广大读者。
史铁生已故著名作家,代表作,等。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汉族,小说和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后者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高兴宇
当代著名作家,山东日照人,签约作家,代表作、、、等。
中国先锋作家
残雪
刘索拉
王朔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塑造方言等文学形象,深得读者喜爱,获批评争议最多,作品曾被贯以痞子文学的称号。
马原
格非狂狷当代荒诞文学先锋作家,颠覆传统文学创作模式,代表作品、笔走偏锋,属于典型的另类创作。
中国自由作家
高行健
刘宾雁
余华
王土
2016/阎年科
苏晓康
刘再复
刘小波
中国通俗流行作家
余秋雨
金庸
韩寒
安妮宝贝
郭敬明、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1918年在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同时他也是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鲁迅著有短篇小说集(1926),散文集(1928),散文诗集(1927),历史小说集(1936)。
鲁迅的杂文集有、、、、、、、、、、、、等15部。、、、、、、等被选入教材。
2、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召散文被选入教材。
3、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读和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1948)、(1979)、(1958)。同时,他还著有散文2016/集(1941),短篇小说(1946),长篇小说(1947)等。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被选入教材。
4、汪曾棋(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等。作品被选入教材。
5、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诗作被选入教材。
6、闻一多篇二:中国近现代作家排行榜前100名
中国近现代作家排行榜前100名
1.鲁
迅2.老
舍3.朱自清4.冰
心5.曹
禺6.矛
盾7.巴
金8.叶圣陶9.郭沫若10.舒
婷
11.林语堂12.光未然13.李大钊14.王
蒙15.余秋雨16.余光中17.三
毛18.金
庸19.魏
巍20.钱钟书
21.席慕容22.丰子恺23.臧克家24.海
子25.冯骥才26.沈石溪27.牛
汉28.高维生29.林海音30.曹汉文
31.曲
波32.郭小川33.王小波34.碧
野35.田
汉36.周而复37.赵树理38.陈残云39.柳
青40.汪曾祺
41.贾平凹42.梁晓声43.史铁生44.沈从文45.梁羽生
46.刘心武47.余
华48.秦
牧49.白
桦50.沙
汀
51.夏
衍52.丁
玲53.杨
沫54.周
扬55.贺敬之56.周作人57.杨
朔58.柯
岩59.李
季60.周立波
61.孙
犁62.萧
军63.萧
红64.吴
晗65.刘
流66.路
遥
67.陈忠实68.王安忆69.胡
适70.张爱玲
2016/71.梁实秋72.王国维73.张天翼74.吕叔湘75.吴伯箫
76.顾颉刚77.冯
铿78.胡也频79.鲁
彦80.许地山
81.丁西林82.莫应丰83.艾
芜84.冯雪峰85.李健吾86.古
龙87.姚雪垠88.萧
乾89.吴
强90.马南邨
91.唐
弢92.杨
骚93.叶君健94.严文井95.刘白羽96.袁
珂97.查良铮98.田
间99.王
力100.古
华
篇三:每册作家篇目
主编季羡林
吉林摄影出版社
共三十三册每册作家作品名称如下:
1鲁
迅
周作人
曹靖华2胡
适
刘半农
郭沫若
3陈衡哲
许地山
叶圣陶4林语堂
张恨水
陈西滢5茅
盾
郁达夫
王统照
6许钦文
徐志摩
丰子恺7庐
隐
朱自清
郑振铎
8老
舍
瞿秋白
冰
心
9夏
衍
俞平伯
胡
风10梁实秋
沈从文
钟敬文11巴
金
丁
玲
梁遇春12施蛰存
臧克家
李广田13李健吾
缪崇群
谢冰莹14柯
灵
罗大冈
吴伯箫
15张中行
艾
青
钱钟书16萧
乾
季羡林
萧
红17杨
绛
邓
拓
何其芳18金克木
叶
紫
陈荒煤19孙
犁
唐
杨
朔
20叶君健
贾植芳
严文井21碧
野
刘白羽
苏
青22吴祖光
陈
原
黄秋耘23郭
风
黄
裳
林海音24秦
牧
2016/吴冠中
魏
巍
25汪曾祺
穆
青
何
为
26峻
青
吴小如
袁
鹰27黄宗英
文洁若
宗
璞28余光中
邓友梅
林
非29从维熙
邵燕祥
王
蒙30冯骥才
三
毛
卞毓方
3133余秋雨
赵丽宏
周
涛
贾平凹32张承志
林清玄
王安忆
赵金光
/肖复兴张抗抗
2016
篇四: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征文
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参赛作品(49)丁尚明:苦楝树
一家有温度的出版机构
海东文化
图片选自网络
首届吴伯箫散文奖投稿邮箱:**************征一
我居住的小区里,长满了密密匝匝的苦楝树。刚搬来的时候,那些苦楝树只有手腕粗。灰褐的树干,稀疏的枝桠,再加上并不起眼的紫色碎花儿,在年复一年的日子里,我并没有在意它们的存在。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蓦然发现,小区里的那些苦楝树竟长得有三层楼高,碗口粗的躯干笔直而挺拔,稠密的枝杈错落而有致。记得,每年谷雨过后,当万木峥嵘,五颜六色的花儿解下华美的盛妆时,苦楝树那粗糙灰褐的躯干才显现出些许生机。几经春风春雨的轻抚,树干上的芽苞便很快舒展成手掌大小的叶片。那翠绿的叶片看上去像极了观音菩萨赐福苍生的纤纤玉手,指缝间簇拥着一团团紫色的小花。花儿有五片白中泛紫的花瓣,花瓣紧围着圆柱状淡黄色的花蕊次第开放。微风骤起,花儿伴着绿叶翩翩起舞,并散发出阵阵沁人的芳香。打这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小区弥漫在醉人的花香里。
到了夏天,苦楝树偌大的树冠,就像一柄柄撑开的油纸伞,它高悬空中,给进进出出的行人撑起绿阴,遮蔽风雨。到了傍晚,居民们便不约而聚,来到苦楝树下乘凉。他们三三两两围拢一起,或吹拉弹唱,或谈天说地,或阴阳八卦,一番海阔天空的神侃之后,一个个才心满意足地各自回家。
秋风起,秋雨至。一场秋雨一场寒,冬天如期而至。这时候,草木枯萎,万物凋零,大地脱去花花绿绿的衣裳酣然睡去。人们惊奇地发现,唯苦楝树仍高傲地显现着生命的辉煌:它光秃秃、直插苍穹的枝干上,缀满了一串串圆润金黄的果实(人们管它叫楝豆)。远远望去,那黄灿灿的楝豆像悬在空中的风铃,给人以无限愉悦和遐想。我常想,在自然界中,很多植物果实有的被人采收,有的自生自灭回归大地,唯苦楝树和它的果实不离不弃、休戚与共,即使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日,它仍高高地挂在树梢,陪伴着叶绿花开。它是在忠诚地履行着一种诚诺?还是在无言地向世人传递着什么信息?
稿办:宋先生:138****4811(同微信)
佛家说,苦楝树是悟道之树,那一串串楝豆是漫漫长夜中闪烁的灯盏,灯尽而天未明,点灯传灯,千灯万盏,经世长明。而苦楝树让我感悟到的是一种不畏艰难,绝不言败,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信念和力量。
伫立在沉寂的大地上,抚摸着苦楝树那粗糙皲裂的躯干,我似乎感触到一种生命的律动,我满腔的热血在沸腾
苦楝树,是一种古老而普通的乔木,它对土壤及生长的环境没有特别的要求,在我国的江南及北方地区均有种植。由于它耐严寒,抗干旱,且能在含盐量0.45%以下的盐渍地上良好生长,因此,它成了
“石油之城”山东东营的绿化树之一。
苦楝树是普通的,苦楝花是尽人皆知的“乡野之花”。但自古至今,关于苦楝树(花)的诗句,可谓俯首即拾。“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宋·王安石);“鹁鸠呼雨楝花紫,大麦饮香胜小米”(元·王逢);“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明·基);“盼海棠簪后插到茶蘼,同梦里又是楝花风雨”(清·朱彝尊)。从春分到谷雨,在姹紫嫣红的花花世界里,梅花始,楝花终。楝花当之无愧地成为谷雨“三侯”(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的花信。楝花谢了,也就意味着春季二十四番花信结束,宣告夏天花季开始。苦楝树(花)之所以赢得文人骚客的如此青睐,我想大概正是源于苦楝树的普通和它是“乡野之花”的缘故吧。
又逢五月,小区里的苦楝花又绽放出它生命的英姿。这时,天空中飘起了久违的细雨,我情不自禁推窗凝视,贪婪地吮吸着清新而馨香的空气,任思绪伴着窗外雨中的楝花飞扬……
二
细想,在我生命的历程中,苦楝树须臾没有离开过我,从故土到异乡,从童年到如今的知天命之年,从上学到参军,再到转业地方工作……我灵魂深处总闪现着苦楝树的影子,身心总氤氲在苦楝花的芳香里。
我的故乡是鲁西平原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山村,童年的村子里乱石
嶙峋,山道陡弯。村里长满了野山菊、鸢尾花、打碗花等各种各样的奇草珍花,什么及野山枣、野山楂、野栾枣多的更是数不胜数。每到秋天,我们就把这些野果采摘回来,能打一冬的牙祭。村里最多的要数苦楝树了,记得,山缝里,石墙边,村子旮旮旯旯生长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苦楝树。
我清楚地记得,我家门前,就有一棵很大的苦楝树,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常在这棵树下纳凉闲聊。奶奶和娘则在这棵树下做女红。每年苦楝花谢时,奶奶就将凋谢的花瓣收起晒干,然后再细心地给我缝个“楝花枕”。夜晚,有了“楝花枕”,我不再受蚊叮虫咬,我嗅着苦楝花的芳香,安逸地撞入梦乡。
奶奶告诉我,村里的这些苦楝树甭看长得这么高大茂盛,其实它们都是苦命的,能长这么高大,全靠它们的命硬罢了。它不像别的树,没人给它浇水施肥,没人给它喷药灭虫,任由它生老病死,自生自灭。它从一株细弱的苗儿开始,仅凭自己的气力一天天长大。人呀,得要有个苦楝树的活法。
那时的我,哪能听懂奶奶的话。我渐渐长大,我上学参军,我别离家乡。在异乡漂泊的30多年里,我曾不止一次地回望故园。在灵魂的旷野里,骑上我心仪的白龙马,策马扬鞭重返我天真烂漫的童年。我多想再见到亲爱的奶奶、父亲和母亲,多想再听到他们拉家常里短,多想再聆听他们的教诲。如今,我终于听懂了奶奶当年说过的话。奶奶何尝不是一棵扎根在故乡大地上的苦楝树呀!
曾依稀听父亲说,奶奶出身于一个大户人家,记不得什么原因嫁给了家徒四壁的丁家小子——我的爷爷。也许年轻气盛的爷爷受够了贫穷的折磨,也许想混出个人模狗样,他不由分说,抛下奶奶及五个年幼的孩子去闯关东。那时,最大的姑姑只有13岁,最小的姑姑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可天违人愿,爷爷不但没有混出什么名堂,最后却稀里糊涂把命丢在了那片遥远的冻土地上,连把骨头也没有拣回来。多年以后,奶奶辞世下葬时,躺在奶奶身旁的只是一段圆圆的木头。
爷爷殁的那年,奶奶35岁,作为长子的父亲只有10岁。奶奶就一把汗水一把泪地拉扯着五个儿女。村里人见奶奶过得实在辛苦,就
劝奶奶改嫁他乡。“封建”的奶奶丝毫不为所动,她把那双锥子般的双脚稳扎在丁家,艰难地操持着一家老小的生计。奶奶硬是熬过来了,五个儿女终于长大成人,三个闺女先后嫁做他人妇,父亲和叔叔也长成了高大威猛的汉子,并娶妻生子。
算来,奶奶已故去38个年头,父母也化为故乡的一堆土丘,我亦过了知天命之年。我童年的山村已稀少了人烟,到处是断壁残垣和破败的老屋,而令人欣慰的是,山村的旮旮旯旯依旧葳蕤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苦楝树。
苦楝树呀,苦楝树,其实它承载着我几十年苦苦的相思,那滋味好苦好苦……
三
故乡一带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苦楝树因为有一个听起来不吉利的名字,苦楝即“苦恋”、“可怜”,再加上它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味,周边一般树木很难成活。因此,它是不能在庭院种植的。这样的习俗是我后来才知晓的,但故乡的苦楝树,在带给我少年时代的梦幻与希冀的同时,也带给我“少年维特之烦恼”,像维特爱恋绿蒂一样我暗自喜欢着了本村一个叫蓉的姑娘。
蓉和我同时步入学堂,她梳着两条粗黑的辫子,乌黑的发梢掠过腰际,一绺好看的刘海瀑布般挂在她白皙的额头上。她明目皓齿,少语寡言,文静得像山脚绽放的一朵野菊花。在那个年代,学校男女生之间既不往来,也互不说话。从小学到高中,我和她几乎在一个班就读,但我们很少搭讪。那时,电影《小花》正在上映,她像极了扮演小花的陈冲。那时,只要听说有村子放电影《小花》,无论多远,我都跑去看上一场,心想,就算是和她的约会吧。
记得,离她家不远的一个山岗上,孤零零地生长着一棵不大的苦楝树。在春秋交替中,苦楝树绿了又黄,苦楝花开了又谢。无论酷夏还是寒冬,无论下雨还是飘雪。为了看到她的身影,我就时不时地来到苦楝树下,冲着她家门口张望一番,直到望见她的身影,才心满意足地归去。
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命运安排,那年秋天,18岁的我竟顺利
地参了军。临行前那晚,我又悄悄来到山岗上的苦楝树下,冲着她家的方向默默张望。过了好久,天黑得已看不清来时的路,还是不见她的影子,我只好从地上抓摸起一捧苦楝豆,悻悻地回到家中。
我入伍了,在沂蒙山北麓的一座军营里,我小心翼翼地珍藏着那捧楝豆。我觉得,身边楝豆在,爹娘就在,故乡就在。楝豆在,她的身影就在。那年春天,我把楝豆种在了军营一隅,不曾想半月光景它竟破土发芽,当年就长成半米高的小树。看着一天天茁壮成长的苦楝树,我竟生发出一个念头:我也要做一棵扎根军营的苦楝树,在部队绝不挑肥拣瘦,一定要当个好兵,做出成绩好好报答故乡亲人,也好好报答心中的姑娘。
去年夏天,出差路过军营。我见到了那棵我亲手种下的苦楝树。在我告别那座营地的30年间,它已长成一棵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那粗糙干裂的树干,似乎向我诉说着它历经的风雨沧桑。
我见到了我亲手种植的苦楝树,而我别离故乡近40个春夏,我却再也没有见过故乡的那个叫蓉的姑娘。“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天,读汉乐府民歌《上邪》,我蓦地生发出许多感慨:这何尝不是《上邪》中的心境呢。从少年到青年再到知天命之年,暗自喜欢一个人,忍受着几十年单相思的苦苦折磨,像做一场永远醒不来的梦,只是对方压根就不知我的心思!
其间,我曾不止一次地打探关于她的消息,据说,她高中毕业后在一商场打工,后来嫁到邻村做了别人的媳妇……她过得幸福吗?是否还是原来的样子?其实,这一切对我来说已不再重要,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只要故乡山岗上的那棵苦楝树永驻我心,只要还时常想起她当年的模样,只要心存一份天真与善良,永葆一颗追求真善美的纯洁心灵,足矣!
四
那年,英语硕士毕业的女儿,被天津一所中学录用,当了一名英语教师。说实在的,打小衣食无忧、娇生惯养的她,独自一人闯荡天津卫,我始终放心不下。果不其然,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
遇打头风”。就在她赴津三月余,在去学校途中,不慎崴了脚,导致双膝患上了骨膜炎。几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拄着双拐去为学生上课。
趁着假期,我去照顾了她一段时间。巧的是,从她居住的出租屋到学校,约一公里的道路两侧,满是粗大的苦楝树。每天,在苦楝树的绿阴下,我望着她瘦小的背影,看着她拄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向学校,心里就像吞下一颗楝豆,有说不出来的苦。那天,送走女儿百无聊赖的我,无意中看到了女儿没有合上的日记本。女儿写道:《淮南子·时则训》载:凤凰非梧桐不栖,非楝实不食。眼前苦楝树上结出的这一串串楝豆,原来是凤凰的食物。苦楝树虽不是国树,难怪它显得那样孤高,难怪它有一个有别于其他树的好听的英文名字:ChinaTree。作为军人的女儿,我定要在天津卫做一只吞食楝实的凤凰!
说实话,女儿是不是那只吞食楝豆的“凤凰”我不敢说,反正,在她独自闯荡天津卫的几年里,凭着自己的刻苦与努力,硬是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她教的班成了全校同年级的尖子班,自己年年被学校、区教委评为优秀教师(班主任),制作的课件在全国中学教师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去年暮秋,苦楝豆成熟的时节,已为人妻的女儿诞下一个可爱的男婴,女婿女儿为娃儿取了名“楝楝”,谁知,去派出所报户口时,户籍员却将“楝楝”打成了“棟棟”,这下只能将错就错,于是“栋栋”便成了我外孙的名字。
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苦楝花细碎的花瓣撒满整个小区,见状,脑海中又浮现了明朝义士陈子龙的诗句:“连阴万树有残红,独笠耕烟隔雨中。布谷催人春去后,平畴十里楝花飞”。继而,还记起了佛家的话:一个人如果没有苦难的经历,就不会对他人予以同情,苦难、煎熬就是成全。苦楝(练),苦楝(练),苦苦历练,终成大器!
多少年来,在寂寞孤独、无人陪伴、无人喝彩的日子里,苦楝树,给予我许多心灵慰籍。
苦楝树,我灵魂的栖息地!
作者简介:丁尚明,男,山东东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
作家协会会员,部队转业军官。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发表过数百篇文学作品,其中数十篇文学作品有的被《散文海外版》《特别文摘》转载,有的被多省、市选作高考模拟试题,有的入选《中国散文大系》、《齐鲁文学作品年展》等多种图书文集。著有报告文学集《人间正道》,散文集《故道长河》《行走的风景》。其散文《我的盐田我的连》荣获全国首届“浩然文学奖”,并被浩然文学馆永久收藏;散文集《故道长河》荣获山东省东营市第七届“黄河口文艺奖”;散文《跟着黄河走》荣获全国“黄河颂·中国梦”——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征文一等奖。)
山东省散文学会成立于1986年,是由山东省作家协会主管、山东省社科联业务指导,在山东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省一级法人学术社会团体。
篇五: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征文
我会三位作家荣获首届“荣程·百花文艺周”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
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于12月18日在天津举办,我会理事阿占、王月鹏、张岚分别荣获短篇小说奖和散文奖。
短篇小说奖
阿占,女,本名王占筠。有小说发表、转载于《中国作家》《小
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芒种》《山东文学》等,入选“2019中国当代文学最新排行榜”、《2019中国年度短篇小说》《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9短篇小说卷》《小说月报2020年精品集》等多个重要年选与排行榜。曾获泰山文学奖等奖项。现供职于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
获奖作品《制琴记》
授奖词
《制琴记》让我们再次回味古典美学追求,意境优美,韵致古雅。小说在婉转悠扬的古典氛围中徐徐推进,将音乐之美、知音之情与匠人之志展现得淋漓尽致。制琴故事里,阿占触摸到了人生的幽深并提供了东方的超然智慧。
散文奖
王月鹏,作家,现居烟台。著有个人散文集《雾里的人》《怀着怕和爱》《空间》《血脉与回望》《海边的葡萄原乡》,长篇非虚构作品《城与乡三部曲》《渔灯》《烟台传》等十余部作品。历获泰山文艺奖、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等。
获奖作品《点灯的人》
授奖词
来自灯塔的一丝微光,刺穿海面浓稠的黑暗,为远航者指引着归途——这多像写作者在漫漫长旅中追寻的意义之光。然而王月鹏对点灯人和灯塔往事的寻访却未滞留于此,他从惯性的隐喻思维中奋力跃出,回归现场,回归灯火明晦之间每一个性命交关时刻。于是,那座废弃的灯塔不再是孤立于时间外的象征,而成为向我们打开的通道,连接起生命中具体的困境与选择,《点灯的人》也由此抵达了一种更为畅达、开阔的美学格局。
张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协主席。作品获冰心散文奖、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齐鲁文学奖、《时代文学》年度奖、《齐鲁文学作品年展》最佳作品奖、沂蒙文艺奖、全国红色征文一等奖,著有《水做的城市》《流年里的花开》等散文集。
获奖作品《旧时光》
授奖词
《旧时光》呈现记忆中的乡村日常,亲和绵厚。张岚的文字不事浮华,回归本真,从个体对故乡的体认出发,在平凡的人世故事里,遵循着故乡的气息前行,在时间的流逝中展示永恒的意象,使得作品贴近万千真切的生命。
欢迎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
山东省散文学会成立于1986年,是由山东省作家协会主管、山东省社科联业务指导,在山东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省一级法人学术社会团体。
篇六: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征文
2020年中国诗坛抄袭榜
探花:柴薪
上榜理由:抄袭让诗人打开了一条路,也毁掉了一条路。
柴薪,2000年鲁迅文学院作家研修班结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衢州作协副主席。曾获首届三毛散文奖,首届中国徐霞客地学诗歌散文奖,第二届红棉文学奖,第二届上海诗歌节诗歌奖,首届南方诗歌奖,第七届“李白杯”诗歌奖,第二届范仲淹散文奖,首届吴伯箫散文奖一等奖等奖项。
事件:第二届杨牧诗歌奖拟获二等奖公示作品
《在渠县,汉阙的周围黄花遍地盛开
》作者:柴薪
被爆抄袭林国鹏的《在陆河,将花影装订成册》(2019年陆河县梅花节诗歌征文现代诗一等奖作品)。
例如——
柴薪诗:
遍地金黄,黄花的盛开从未迟到
阳光下,她们的芳容摇曳着
林国鹏诗:
没有翅膀,但梅花的盛开从未迟到在风中,她们的名字飞着
例如——
柴薪诗:
一座座汉阙,耸立在安静的时光里
风吹掉浮躁,虚妄,吹掉迷茫,虚无
与群山、大地、江流和树木一起慢慢变老
季节进出渠县,阳光和雨露同时抵达
你可以忽略道路、河流、荆棘、落叶
却不能忽略,三汇彩亭的光芒从黄花中绽放
不能忽略,汉阙的身影从秦汉一直闪耀到现在
当一双双精巧的匠手
林国鹏诗:
一枚枚花苞,坐在安静的时间里褪掉浮躁,虚妄,褪掉迷惑,浮
夸与山谷、岩石、溪流和树一起慢慢变甜季节进出梅园,阳光和雨露同时抵达你可以忽略道路、河流、荆棘、花朵、落叶却不能忽略,一个民间侠义女子
例如——
柴薪诗:
在渠县的大地上,到处都是长满根芽的神话与典故,它们一一挂在黄花的枝上
停顿,弯腰,摇曳,起伏,朝同一方向皈依
阳光下,遍地金黄,辉映出一片傲骨尊贵
清香与韵律
是的,只要一簇簇黄花在轻轻摇晃,所有的诗书和音乐都是多余的。在渠县这部线装书上
便可借助刀笔、清香,清洗历史的碎屑与淤血
林国鹏诗:
走在梅园栈道,到处都是长满根芽的神话与典故。它们挂在梅枝上停顿,弯腰,侧卧,伏倒,朝同一方向皈依雾升起,峻岭横空,辉映出一片傲骨狂放,清廉与韵律是的,只要一簇雏梅在轻轻摇晃,所有的情书和音乐都是多余的。在梅花园这部线装书上所有陷入千险万难的帝王、布衣、挑夫、剑客和书生便可借助香气,清洗历史的碎屑和淤血例如——
柴薪诗:
走进渠县,住进一朵金黄的黄花的内心
像是住进了故乡,不惊慌也不断肠
衣袖沾着花瓣,额头沾满星辰
不需隐姓埋名,提着时光追逐幸福
穿行在自己骨缝中的黄花,蓄满的力量
全部用来绽放,并吐出羞涩的方言
是的,从不敢轻易说出孤独。花香集结成云
静静听它把所有的炊烟,露珠,草木、星月熬成历史的长河
灌进汉阙的体内和我的内心
林国鹏诗:
住进陆河,住进一朵浅红梅花的内心便是住进了故乡。不惊慌,不断肠看风景的人额头沾满星辰不需隐姓埋名,提着时光追讨幸福穿行在自己骨缝中的梅花,蓄满的力气全部用来绽放,并吐出羞涩的方言是的,从不敢轻易说出孤独。花香集结成云静静听它把所有的炊烟,露珠,明月熬成良药灌进我的体内……
例如——
柴薪诗:
在渠县,值得赞美的事物很多
这遍地洁净盛开的黄花,像我心灵的故乡
我别无他求
我可以取出自己的姓名,取出纯真
取出新鲜如初的乳名和温暖的愧疚,甚至取出
一个城市疼痛的乡愁
可我知道,只要等到夏天,你能用一头鲜艳欲滴的金黄
带我自由自在地,在渠县大地的深处飞翔
林国鹏诗:
在陆河,值得赞美的事物有很多。比如那又轻又小的花瓣,独自散发着清香比如迁移不走的水声,把干净、美好折叠着带给远方的你。还有农妇唤小儿的乡音被春风擦亮,从村庄倾泻而出——你可以取出自己的姓氏,取出纯真取出新鲜如初的乳名和温暖的愧疚,甚至取出一个村庄疼痛的乡愁
榜眼:陶代伦
上榜理由:要是没人发现,他可以抄你祖宗十八代。
陶代伦,四川武胜县人,诗人。作品散见《星星》《诗选刊》《扬子江》《诗歌月刊》《绿风》《诗林》《诗潮》《上海诗人》《中国诗歌》《上海文学》《牡丹》《北极光》《现代艺术》等数十家报刊杂志网站。多次获得诗歌刊物及全国诗歌大赛奖。作品经《上海文学》《中国诗选》(汉英双语版)等在国外发布并引荐。荣获老挝乌多姆赛省“中国老挝国家旅游年文化大使”荣誉。
从平台创纪录地推送数条揭露陶代伦的抄袭行为,你就知道陶代伦在今年抄袭榜单的分量了,榜单绝对有他的一席之地,只是排名问题,当然,他对得起我们的“器重”——你看,陶代伦是上刊,抄,登报,抄,出诗集,抄。
陶代伦这首抄袭之作发在《绿风》的2019年第5期发表上,又在《诗刊》今年7月号上半月刊“新时代”栏目发表。
状元:郑锦行(笔名叶鹿鸣)
上榜理由:这年头,获奖已经成为平常事了......请问获奖成了家常便饭是种什么样的感觉......——来自一个大量抄袭他人诗作参加诗歌征文比赛,而拿奖拿到手软的90后发出的灵魂扣问,这是我2020年看到的最拉风最装逼的朋友圈。
叶鹿鸣,原名郑锦行,90后,广东汕头人,广东作协会员,作品发表在《诗刊》《星星》《光明日报》《中国诗歌》等刊。
90后诗人郑锦行在年末逆袭榜单,成为黑马一匹,夺得2020年中国诗坛抄袭榜榜首,靠抄袭获得各种征文比赛奖项,自平台揭露其抄袭行为以来,已经有很多平台对其做出了相关处理:
关于郑锦行(笔名:叶鹿鸣)抄袭行为的相关处理决定
近期,有多家平台和社团组织公示,郑锦行(笔名:叶鹿鸣)多篇获奖作品和发表作品涉嫌抄袭,套用他人作品。经查,情况属实。
现经秦汉文韵文学社委员会研究决定,撤销其秦汉文韵文学社社员身份,将其永久拉黑,永不录用其相关作品。
另外,郑锦行在我社今年举办的首届“秦汉文韵杯”全国有奖征文大赛中的三首诗词均涉嫌抄袭行为,其原作者为“梦笔文学”微信公众平台4月3日推文中张金峰、林兰修以及4月29日推文中朱瓞瓞作品。现经“秦汉文韵杯”全国有奖征文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取消其入围证书和优秀奖获奖证书,其所持有的所有相关证书作废,我社不再承认。
秦汉文韵文学社始终秉持“我言表我想,我手写我心,我笔传我思,我字寄我感,我文抒我情”的宗旨和“秦汉风骨,文韵雅致”的理念,为广大青年文学爱好者提供梦想的舞台。因此,我们也希望每一位创作者能够引以为戒,坚持原创,坚守初心,尊重他人成果。
秦汉文韵编辑部
关于郑锦行作品涉嫌抄袭,禁止参加兰郎诗歌奖的决定
诗人郑锦行(笔名:叶鹿鸣)投稿作品涉嫌抄袭,此违反了“兰郎诗歌奖”的征文要求(即原创首发原则),经组委会研究决定,取消诗人郑锦行第二届兰郎诗歌奖的参与资格。
诗人郑锦行的《生辰辞》与诗人王伟(笔名:耳口)于《河洛文学》刊发的《生辰赋》相似度极高,达90%左右。郑锦行的《光》与诗人刘郎于《十月杂志》刊发的《光》相似度达90%以上,对于这种情况本组委会保持零容忍态度,故兰郎诗歌奖组委会决定取消其本次参赛资格,并且将诗人郑锦行拉入本诗歌奖永久黑名单。
兰郎诗歌奖组委会提醒各位诗人朋友,在任何诗歌征文比赛中,一稿多投,抄袭等问题导致的法律文责,都将由作者承担。望广大诗人朋友在未来的征稿活动中,无论什么形式和内容的征稿活动,都切忌一稿多投,和抄袭;后果不堪设想,且行且记。
特此公告:
兰郎诗歌奖组委会
2020年12月26日
关于开除叶鹿鸣(郑锦行)为渌水诗社会员的声明
近日,有其他组织及个人举报,华南理工大学郑锦行(叶鹿鸣)多篇获奖及发表作品系抄袭所得,经查,其情况属实,因其现为我社社员,故对其做出开除社员处理,我社及相关合作组织将其列入终身禁用名单,以儆效尤。
此外,我社将积极联系原作者及其所在其他组织沟通相关处理事宜。特此公告!
渌水诗社委员会
关于郑锦行获得“十一月”征文比赛三等奖的撤销通报
近期,多家平台报道,郑锦行多次抄袭,套用他人作品,经过“十一月”征文比赛组委会讨论决定,对郑锦行这种抄袭他人作品行为做出如下通报:撤销其在本次征文中获得的三等奖,并永久拉黑,永不录用其作品。
望各位作者引以为戒,同时,欢迎大家积极举报抄袭,套用等学术不正当行为。
“十一月”征文比赛组委会
2020年12月26日
推荐访问: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征文 第二届 征文 散文
下一篇:中国物流产业大会(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