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内容(7篇)
篇一: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20040501内容摘要当今经济发展日益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竞争力问题实质上归结为科学技术领域内的较量,现代科学与技术在国家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套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与之相适应,科技强国都非常重视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以谋求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本文回顾了19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从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体系重建、科研机构转制等方面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对比当前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体制发展变革情况,寻找我国当前科技竞争力存在差距,从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政府职能、科研体系结构、科研机构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与弊端的原因,提出了调整政府职能、优化科研机构体系、推进科研人才的市场化运作等方面改革的迸一步深化。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科技政策
Abstract,Asthedevelopmentofeconomydependsontheevolu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greatly,economiccompetitionisthesD.rfleinscienceaandtechnologyactually.While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needsuitableadministrantsystem,developedcountriesattachimportancetotheinnovationofmanagementframework,togainthesuperioritystatusin也ecompeti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Thisthesisreviewsthereforminthesciencethelast19yearsandtechnologymanagementsysteminandeconomyintegration,toandachievementsinthetechnologytechnologysystemrebuildingoverandthemanagementframeworkreform.Comparingothercounties’reformsciencetheworld,thisthesisdiscussestheproblemandabuseofoursomeaspeetesneedfartherreform,resour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framework,andsuchasgovernmentfunction,unitreorganizingandhumanmanagementmarketization.KeyWords:Researchanddevelopment(R&D)ManagementFramework,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Policy2
引言科技管理体制简称科技体制,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的总称,它包括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原则等内容,是由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文化传统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的o。科技管理体制是否的当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涌起,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公司之间竞争的前沿已从资本、规模等逐步转移到科技实力竞争,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科技工作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步伐,进行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组织结构不尽合理,宏观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改革中创造的新的运行机制有待规范化和法律化。因此,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仍然是当前我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1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历程我国建国初期科研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的统管的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这种管理体制明显不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从1895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己19年。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今天,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政府正在着手制订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回顾和总结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探讨科技管理体制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模①朱仁显l‘公共事业管理擐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牡。2003年·第126页·
式,有利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事业的顺利发展。1.1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在1978年以前,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主要采用前苏联的模式。这一体系实行企业科研、院所科研、高校科研、国防科研相互独立的结构,实行集中管理、单一计划,以计划来推动科技项目的开展,带动科学技术的转移。在建国初期,在国际封锁、国内资源极度确乏的情况下,对我国建立科研体系、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到70年代末期,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这一体制的局限日益显现。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垂直结构体系,科技与经济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缺少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机制,不利于技术扩散;在科研院所内,国家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过多,存在着“大锅饭”的现象,不利于调动科研机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体制缺乏面向经济建设的动力与活力,不利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曼至圣旦!l虫甚电蚝妇剥学携树捌啦蹦啪快定—莉爨舜嗽删d,———-●——-———-—_—_——_—_————~改革的正式启动。《决定》提出全国主要科技力量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并规定我国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为: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大地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那时至今,政府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供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依据改革目标与政策重点的调整,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1.1突破旧体制框架阶段这一阶段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要落实“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主要政策走向是“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政策供给集中在拨款制度、技术市场、组织结构及人事制度等方面,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提出了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进入企业的五种发展方向。同时,政府支持和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加快科4
技成果的产业化。改革拨款制度,逐步促进科研的市场驱动,目的是要从资金供应上改变科研机构对行政部门的依附关系,使其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用商品经济规律调整科技力量的布局,扩大全社会的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同时国家集中有限财力,加强国家长远发展和经济、国防建设中关键问题的研究,这是当时(1985年)最重要的改革。主要措施是根据1985年科技普查结果,对技术开发类的科研机构,在五年内逐步削减事业费,直至完全或基本上停拨,通过减少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促使科研机构更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基础类的科研机构,拨给一定额度的事业费,实行基金制,通过基金对项目以支持:对公益类的科研机构继续拨给事业费,实行包干制;对综合类的科研机构视具体情况,多渠道组织经费来源,核减下拨经费。这项改革进展比较顺利,但存在研究所经费严重短缺,整体实力下降的问题。通过经济利益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系,促进和开放技术市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颁布了《专利法》和《技术合同法》,规范技术转让与合作。调整组织结构,改变科研单位自成体系的状况,合理配置科研力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政研分开,下放科研机构;扩大研究所自主权,鼓励研究所和产业界、学术界、大企业的联合,强化企业的研发能力。改革科研人员管理制度,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采取的主要措旄有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鼓励停薪留职、业余兼职和人员合理流动,实行科研承包责任制和人员优化组合。提供优惠政策,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目的是要支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1.1.2强化市场机制阶段以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开始迈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在这一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调整为“面向”、“依靠”、“攀高峰”,主要政策走向是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要求,分流科技人才,调整科研结构,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首先稳住支持基础研究,开展高技术和重大的科技问题研究,提高科技实力;同时对研究所进行分类定位,优化基础性科研机构和布局,改进管理。增加各级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投入,优化科技投入的结构;制订了一系列的国家计划,加大国家科技计划的强度;推进研究所的管理改革,分类定位,建立现代研究院所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重点是人员分流。同时放开各类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研究机构,放开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活动,使之以市场为导向运行,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如鼓励各类研究机构实行技工贸一体化,与企业合作经营,鼓励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即变为企业,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中心或与企业结合三种方式),支持和扶植技术中介机构等。1.1.3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此阶段最重要的改革指导思想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政策走向是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供给集中在促进科研机构转制、提高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逐步实现一些研究院所的市场化,实施课题制管理等。1999年8月。中央、国务院联合召开的国家技术创新会议上出台的政策和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科研机构改革和转制。目的是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机构的转制。促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目的是培养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其竞争能力: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给予多项优惠政策和新产品补贴,加强高新区的建设,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有294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规定高新技术成果可以入股,作价金额可以达到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这是一个大的突破,由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对产权制度的重大突破得来的。这样不仅使技术商品化了,而且使技术资本化了。科研机构和高校转化的技术成果,要以20%奖励成果完成人和转化人员,更进一步使资本人格化了,可以是现金奖励,也可以是股权奖励,还规定了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身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兼职。改革奖励制度。目的是根据科技活动的不同特点实行有效的激励,主要措施;6
调整国家科技奖励的内部结构,精简国家科技奖项目,设立国家最高奖,大幅度精简部门和地方奖项,以克服层层设奖的消极影响,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科学技术奖励。1.2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建科技体系、促进科技自身的发展。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科技工作的地位,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越来越明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我国的科技实力逐步增强。科技体制改革也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方向不断深入。应当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上,法律体系逐步健全,知识产权明显改观:在国家计划层次上,开始注意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政府对科研院所的拨款逐步减少,科研院所的横向投入逐步增多;通过企业、承包企业、成为企业的科研中心和建立合作关系等多种方式,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进科技发展方面,我国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实力增强,但差距仍比较大。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投入、储备和创新能力不足;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予占的比例太少,科技人员匮乏:科学普及工作任重道远,公众对科学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够,科学精神也是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转制科研机构产业化发展迅猛,产业规模和效益大幅提高,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科研投入逐年增长,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明显增加,为行业科技进步服务的能力增强。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专利申请及授权数均有增长。转制后科研队伍保持了基本稳定,科研人员收入增长较快。回顾20年来的科技体制改革历程,无论是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加强社会公益性研究,还是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认为是逐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是为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服务的。20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就7
主要可归结为:基本实现科技资源配置从计划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轨:初步完成科技力量布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调整:基本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和分工定位;基本确立科研机构新的组织形态和管理规范;开始形成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我国科技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十分紧追、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2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分析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日益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的条件下,经济竞争力问题实质上归结为科学技术领域内的较量、科学技术成果向生产领域推广合国力的增长,不仅需要一大批专业高科技人才。而且需要一套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以帮助科研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因此国家科研体制改革与研究中,也必须关注于国际科技管理体制发展动向,分析国际国内情况,推动改革的进一步发展。2.1现代科技发展态势与科技管理体制变革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依托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汇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洪流。现代科学技术表现出了与古代、近代科学技术的大不相同的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科学技术体系的整体化和专业化、科技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这两种态势决定了现代科技体制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2.1.1现代科技的综合化与社会化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学科和门类不断分化(专业化)的同时,逐渐出现了综合化(整体化)趋势的过程。特别是现代科技的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综合化主要表现在科学与技术、科技与人文科学的综合两应用的力度与速度的竞争。在这种白热化的争夺中,一个国家要想保持和推进其综
个方面。。现代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首先表现在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越是新技术,越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包含的科学知识也越密集;现代科学的进步也越来越依赖最新的复杂技术装备支持,科学与技术两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代科学各门学科也呈现出相互交叉渗透的整体趋势,各种技术融合出一系列新的技术,重大的尖端技术、高技术都具有多个领域的技术相互融合的性质。现代科技发展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战略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导致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并最终形成具有确定特有概念和方法论的新学科;技术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智能技术的提高成为大型、复杂技术成功的关键。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打破了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知识领域的界限,形成了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的趋势。这表现在两个领域的一些重要概念、理论和方法正在相互移植、应用。以及系列跨越两大知识领域的新学科的出现。正是这种科技的综合化,促使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化的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和国家大力发展的事业。一方面,大科学的兴起,科学技术研究从较为分散的个人活动转向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社会建制;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需要强大的社会支持。近代科学产生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以分散的个人研究为主,科学家之间的有一些合作与交流,但不是由国家和社会组织的集体科学研究,目的主要在于获取知识。现代科研由国家和社会组织集体研究为主,规模大,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现代科学技术大大促进了社会发展,在提高综合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国与国之间激烈竞争的焦点。并且科技与产业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活动社会化的另一个结果是产生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组织。科学家的群体就是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之间不仅仅具有职业上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存在一种精神纽带,科学成果只有公开发表才能被承认,属于科学共同体和整个社会所有,其内部①朱仁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中圉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B页·9
运行机制为科学奖励。从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现代科学技术是_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科学技术必须同科学的社会管理结合,才能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科技更快、更好地转化为先进生产力。2.1.2现代科技管理体制变革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管理水平,是同那一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始终是推进管理发展的基础与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社会化发展态势,促使现代科技管理依照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筹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科学技术发展目标。现代科技活动的社会化、复杂化、大型化决定了科技管理体制变革必须以系统思想指导,突出宏观管理战略决策。现代综合性大科学体系内各学科相互联系、渗透、融合,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密切联系,这就要求科技管理体制变革必须充分反映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在联系,具有协调统一的能力,是各类科研机构形成有机整体。按照统一的科技战略部署,集中优势力量解决与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保证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现代科技活动的不确定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特点,决定科技体制变革必须突出动态管理。科技活动以脑力劳动为主,包含许多变数,不能像物质生产那样定型、常规的进行,科技劳动成果与效率不易测定。科技管理体制必须体现灵活性和动态管理的原则,在计划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等过程中注意留有余地,保持高度的应变能力,保持整体的可塑性、适应性和自我调节。现代科技是需要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在科技管理体制变革中进一步突出人的管理。既需要重视管理者的选拔、培养和才能的发挥,也要正视被管理者思想素质、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养与训练:既重视不同层次知识结构的生产者,①昊光宗藏桂康t‘现代辩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航空航夭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4页·10
也重视具有不同要求的产品使用者和消费者;既重视人与生产效益的关系,也重视人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每一环节的作用;既重视人的个性心理和行为,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科技管理体制能够对科技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管理一方面要确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处理各种形形色色的矛盾、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控制功能,及时信息反馈,并积极采取措施来纠正或减少实际偏差。2.2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力图通过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夺取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有利战略地位。在分析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时,也需要从世界各国的横向对比入手,结合纵向比较,分析寻找问题根源。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洛桑报告)的有关数据。从科技总量、科技竞争力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科技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在科研专业技术人员方面。2001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87万人,2003年末为2834.4万人。2001全年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的工作量为93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工作量为70万人年。研究人员的整体工作量少,效率低下。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人员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也比较低,而且数量在减少,就是一线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太少,低级的科技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庞大。①昊辰t‘从。洛桑年鉴”看中国科拄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3年第"/4期一2.2.I我国科技现状的对比分析
在科研投入与研究经费方面。2001年全国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960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47亿元。全年国家组织了647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1329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项目,完成了80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及鉴定验收。新安排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220多项。。2003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20.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其中基础研究经费86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1573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和4479项“863”计划项目,新安排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274项,滚动安排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15项,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家,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造项目46项o。应该说近年来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已不再是制约我国科技竞争力的瓶颈,但是按照另外的口径计算,2001年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1.1%。其实,“九五”期间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0.5%左右,2000年的R&D的经费第一次超过GDP的l%。我国的人均R&D活动经费约为1万美元,在12个大国中,列倒数第2位,仅高于俄罗斯联邦,发展中国家巴西远远高于我国,印度也大约是我国的2倍,这说明中国的科技经费是很少的。在科技成果方面。2003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9870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029项,应用技术成果26425项,软科学成果1416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30.8万件,授权专利18.2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2.1%和37.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6.8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虽然近年来我国科学论文数量增长很快,国际地位排名中等偏上,但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仍非常有限。“批准授予国民专利件数”虽也有增加,但与韩国和日本的专利总数相比,差距一直很大。根据2002年《洛桑报告》(1999年数据),日本专利件数为133960件(位居榜首),韩国为43314件(排名第3),分别是中国大陆的43倍和14倍;据2003年《洛桑报告》(1998.2000年的平均值),日本和韩国的这两项指标有所下降,但仍然分别为中国的33倍和9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京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2月28日·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京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2月26日·
在科技竞争力方面。目前国家形成了“3+2”的科技计划体系,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和加强基础性研究。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科研条件建设、科技基础性工作及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软科学、科普)、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兴贸行动计划、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科研院所研究开发专项等)。但根据自1986年起每年发表一期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比排序,中国科技竞争力的排名在1998年以前一直在十几位,从1999年开始大幅度下滑,2002年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排名为第25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乐观的估计,中国科技落后于美国、英国等世界先进水平15~20年左右。而相当于一个地区的中国台湾,科技竞争力在同一报告中,从1992年的世界第19名上升为2000年的第10名,已大幅领先于其主要竞争对手韩国(22名)。这些数据表明,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科技资源,使科技产出最大化已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同时,我国科技发展环境仍未能摆脱多年来令人堪忧的局面,已成为科技竞争力提升的障碍,中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必须深化的。深化改革的原因不在于旧制度没有效率,而是由于旧制度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不具备持续地支撑创新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能力a2.2.2我国科技体制的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环境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的问题和制度变迁引出的问题。科技体制的问题,导致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关系的混乱,科研的商业运作与评价机制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遏制了科技事业的发展。第一、宏观科技管理体制失衡,缺乏有效的运作机制。
目前政府与市场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尚未确立,政府在宏观科技管理中的缺位、错位与越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不清,大量本应由市场、企业投入和运作的研究开发活动,仍然在政府的指挥控制下。导致政府有限的投入分散化,不能集中到应当由政府执行的科研活动中来,同时也限制了企业技术创新力量的增强,政府执行的科学研究和企业的技术创新都面If益着重大挑战。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定位存在问题.管理原则和管理措施手段单一滞后,目前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处于一种整体上“失序”的状态。按照现有的科技预算和投入体制,国家综合部门、产业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都有权独立提出国家级科技计划,都能直接从财政部获得独立的预算。其中不少计划从策划、预算到实施完成,带有很强的部门意识,互相联系和协调很少,且没有一个部门有协调权,导致科研经费分散和重复使用,不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政府对科技的管理体制基本是用各种计划,从最上游的基础研究如973计划到高技术发展计划863,到下游的“星火计划”,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操纵能力空前提高,但管理手段非常传统,计划色彩相当浓厚,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立项一申请一研究—报奖—评奖”这样一个过程。因此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尽快理顺目前混乱的宏观系统,应当是下一步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而且在运作方面,缺乏面向市场的机制,各科研机构缺乏竞争与沟通,无法实现有效的合作。2003年的非典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在SARS病毒基因组的测序上,中国本来完全有可能争得世界第一。这不仅因为第一个SAIiS病人在中国发现,中国科学家应当有机会最早接触到第一手资料:而且中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心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绝不逊于国际同行。在抗SARS药物和疫苗的研究上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科技人员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明显不足,争名夺利,在医学技术经验和对SARS病毒资源的科学研究上相互封锁。计划体制下的“传统思维”束缚了中国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国有科研机构长期养成的“等任务”的传统习惯。科研院所、科研人员都盯着国家几个中长期的科研计划,都希望从那里面去找项目、找经费,然而对市场上真正急需的,尤其是出现了像SARS这样与人民生命安全相关的紧急情况,特别需要科研人员主动出击的项目,很少看到有人出来积极请战。另一方匿就是部门分割,各自为战。就拿医学科学研究来说,卫生14
部、科技部、军队、高校各自都有一套人马,各自占据一部分资源,各个系统之间处于相对封fil状态,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第二、政府和企业在科技研究开发的分工与管理上存在较大偏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发展领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开始突出,加强社会公益性科研事业的呼声日益迫切。未来20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有效解决各种疫病、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洪灾旱灾等严重威胁。加强社会公益性科研工作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与应用研发机构相对比,公益类科研机构应当是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重点,但目前依然是投入力度最为薄弱的环节。中国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投入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具体的层面来讲,应用研究开发活动是一个国家研究开发活动中规模最大、占用经费最多的部分。在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是这类活动的主体:但中国目前的情形是这一领域的大部分产业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仍集中在政府部门,游离于企业之外,致使政府难以脱身,企业研发先天不足。1997年中国科学家与工程师在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分布是35%、36%和28%,研究开发经费来自企业的占4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可见企业尚未成为应用研发的主体。这些本该进入市场但却被政府养着的应用开发研究科研机构,迄今仍然沿用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无法产生依靠市场竞争求生存的压力,科技人员主要追求的还是论文、职称、获奖和个人学术生涯的设计,对成果的市场化应用关心不够。由于缺乏市场导向和不重视成果转化,技术成果本身实用性、配套性差,导致了这类机构拥有大量成果、各种奖项,但真正能够应用到生产实际、形成产业化能力的却十分有限,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的更是微乎其微。第三、国有研究机构制度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近年来,中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科研人才竞争,但与科学强国的优厚环境相比,国内科研机构显然缺乏吸引力,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吸引面临严峻挑战。主要的原因在于科技运行机制仍很落后,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在国际科研人
才竞争中处于劣势。目前制约中国科研人才培养与吸引的体制性障碍主要是两个,一是制度过于僵化。因袭计划经济体制而来的分配制度实质上是以养活职工为目的,并不考虑对人的价值认可。然而,科学、现代薪酬体系设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最具活力的激励手段,其最大特点是认可人的价值。对与研究机构来说,团队的水平决定了分配水平,反过来就是一个有趣的结论:分配水平决定了一个团队的创新水平。许多国有研究所科研人员的薪酬水平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国有研究机构的领导们千方百计想给科研人员加薪,但往往难以逾越政策杠杆。二是流动机制不畅、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国际国内的创新队伍都越来越年轻化,科研人员创新周期也变得很短,但在现行的人才流动机制下,人才还很难真正流动起来,致使真正的帅才难以成为一个团队中的“主力前锋”,而流不出去的老将又难以担当重任。拥有I万多科研人员的德国马普学会在一个计算周期7~8年中,人才流动率为75%,即75%的人在马普的工作年限基本不会超过8年就都换地方了,这种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从根本上保证了其在国际科学界的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一方面这种更新使科研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吸纳最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人才,快速适应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人才通过流动自身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与锻炼,结果是国家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但在我国即使5%的年更新率,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极大。西方社会中一些专门化的领域,都有较为不同的制度安排,如科技、法律、医疗、教育等,其目的就是防止一刀切和避免过度官僚化的弊端。官僚化科技管理的一个结果是增加了科学研究、合作研究的成本。在计划命令经济的年代,后勤为单位提供了保障,并成为单位等级的象征。当时社会市场商品稀少,单位的物资部门因单位级别的差异可以得到特殊商品,映衬着不平等的权力格局。中国十年经济改革最大的成果就是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产生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单位的行政后勤部门社会化因此成为可能。二十年科技体制改革的—个老大难问题就是行政后勤的剥离,在十年前这样的做法也许是不恰当的,因为那时的第三产业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完全依赖社会的成本对工薪阶层还不能承受,今天随着市场的完普与扩展,我们应该对此有信心:另一方面拥有单位残留权力或影响力的行政后勤部门中的某些既得利益者反对抵制情绪也不会那16
么激烈。如果这一轮改革中,科技体制仍然不愿或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就仍然不能走出发展的瓶颈。科研单位中的行政后勤人员十分清闲,获得的报酬与科研人员不相上下,单位体制养戌了他们的惰性,他们占据膏国家拨给科研单位的事业费和科研经费(科研经费中名义上当然不包含行政后勤人员的奖金,但是行政后勤人员奖金的一个主要来源是院所收取的科研经费的管理费。所不同的是管理费的收取比例有高有底,一般都高于国家规定的水平),从而加大科研单位的成本,降低科研单位的功效。离开科研单位中的行政后勤人员只要辛勤劳动,仍然可以在竞争性第三产业中找到位置。科研单位今后的行政后勤人员应以“开放、流动、竞争、择优”的原则向社会公开招聘,行政后勤人员在科研单位中的永远是辅助人员。中国传统的单位制度中人事关系是颠倒的。发达国家或成功赶超型国家的科研单位中早已确立的人事关系我国至今确立不下来。有的研究所研究员下岗一大堆,却仍在创新基地中保留了行政人员的名额。改革的次序显然颠倒了,研究员的公开招聘、研究员下岗先行了一步,行政后勤人员还稳如泰山。改革很强调“开放、流动、竞争、择优”,但现在的科技单位的进出成本都很高,流动的成本也高。“博士情结”是一种新的身份壁垒。近年来,许多单位都积极引进人才,特别引进博士,博士的配偶的户口、工作可由迸人单位一起解决,通常的办法就是把其配偶安排在该单位的行政、人事等部门工作。引进一个人才,搭配一个非人才,而后者留在单位里,形成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巩固了原来的单位人事制度。第四、“结构性滞后”制约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当前中国科技发展中的“结构性滞后”问题相当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另一个重大体制性障碍。实际上,在近20年来的世界科技竞争中,结构调整早已成为一个必须的战略选择。2l世纪上半叶,生命科学将无可置疑地成为主宰,。生命科学”的学科结静已经完全变了。2001年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公布奠定了生命科学史上~个豪的里狴碑,从此;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以蛋白质和生物药品开发为重点的后基因组学酚段。。招预测,2005年,生命科学产迎的世界i7
市场规模将达2500亿美元。由于生命科学将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提供无限的空间,世界各国无不争相把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列为战略优先领域。随着科学强国的学科结构不断调整,其投入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在许多国家,生命科学的投入在整个自然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投入中的比重已经占据了半壁河山。比如德国国立马普学会,从前其支柱学科是物理学,投入的大头也集中在该领域,而目前生命科学的地位已经大大提升,投入占据了30%以上。与世界学科结构的迅猛发展相比,我们常常用习惯思维去考虑学科的布局,学科结构的自我更新、重大学科的战略调整等都显得力不从心,“慢三拍”。战略上的调整跟不上趟,投入格局也相应地落后了。从973、863、国家十五攻关计划等支持的项目来看,近年来也进行了一些微调,但远远不能跟上世界步伐。科技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机构设置重复、分散,相互封闭,学科结构老化、雷同。全国各级各类公益类科研机构2400多个,分属于不同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设置,难以跨部门、跨地区竞争择优。机构之间、机构内各实验室之间相互封闭,缺乏创新所必须的学科交叉与交流;机构按照学科细分设置,多年来未进行大的调整,学科结构老化陈旧而且趋同,难以适应国家发展要求。如青岛一地集中了大大小小的海洋类科研机构近20家,专业设置大同小异,科研任务基本相同,机构之间缺乏协同,造成科技资源分散浪费。第五、官僚化的科研环境中国科技这一专业领域的管理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官僚系统的程式化、低效率、等级壁垒、自我膨胀的特征。非竞争性、按权力和身份分配并获取科技资源的现象还存在,但表现得更为隐蔽。行政力量在课题划分、分配,课题报奖中的权重较大。既搞行政又搞科研的人比一心搞科研的人更容易拿到课题,因为在中国“官本位”的社会中,办事靠关系,而官更有可信度.关系更多。课题从可行性研究、立项、考核、验收各个环节都充满了各种关系的交织缠绕。甚至课题的进行过程中,官僚化的情形也很严重。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官僚化表现在成果鉴定验收方面。据一项研究显示,鉴定验收的委员中,带行政职务而无任何科学职称和既具有科学职称又兼有行政职务类型
的两种人员占全部鉴定人员的比例已经超过50%。从鉴定验收委员的工作单位考虑,不少具有科学职称的专家是来自技术质量检测部门,上级主管单位或部门等,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行政人员色彩。影响鉴定验收的人员还有来自成果鉴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与成果鉴定单位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关系户,他们的列席或发表的讲话常对成果的鉴定产生影响。成果鉴定验收单位事先“自评”的做法已经成为常规,许多学者认为它违反了同行评议中的科学道德原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的表现。国家创新体系建立过程依然是由上到下的计划、动员的形式,尽管最高一级的政务官的责任心可以不受怀疑,高一级的政务官对下有经济杠杆,但在这种行为方式、游戏规则下,下一级政务官往往是应对自如。科技改革政策成本很高,每一次科技改革政策的执行成本耗散在各个环节,对基层科研组织带来巨大破坏。因此,科技改革的政策要有延续性和可期待性,不能朝令昔改,否则会造成政策出台部门权威性下降。政策多变也透露出我国政策出台的部门利益驱动性质和主管领导不负责任的本质。目前,我国科技界的科技政策制定、行政决策相当封闭,错误的决策往往没有人承担责任,混淆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甚至社会公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负面影响巨大。3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经济竞争力问题实质上归结为科学技术领域竞争,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科技发展在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以商业运作模式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3.1国外科技管理体制发展动向9
3.1.1国外科技管理体制与变革趋势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欧洲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如在过去的一百年间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有近二百人是从美国得到的最终学位;但这些人之中在五十年代以前得诺贝尔奖的,只有25人,约八分之一。美国科技的发达,得益于它的科技管理体制。而这个体制的形成,应该说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底,美国开始考虑战后科研政策的走向,并形成了一份研究报告:《科学一无尽的战线》(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这份报告可以说是美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美国现代科研体制的基石,被誉为“开创新纪元的文件”。其中心思想就是,科学研究是国家强盛、人类进步所必需的,因此政府有责任来支持、资助人类在这个领域的活动。长期以来,美国政府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实现和保持美国经济增长和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研究开发经费占联邦政府年度预算的比例长期保持在6%左右。当前,提高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成了全国关注的中心。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是典型的多元分散型。在这种体制下,无论是组织形式、科技资源的分配还是具体的科技政策表现出多元化倾向。美国多年来没有设立通管全国科学技术工作的行政机构,也不制定全国性的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具体的科技政策和研究计划制定和一般性工作由联邦政府各部门负责。目前美国的研究开发工作是分散在联邦政府实验室、私人工业公司、高等院校和其他非赢利机构这4大类研究机构中独立进行的。联邦政府通过研究合同、采购合同和其他政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政府以外的科研机构,使全国科技工作成为一个整体。除联邦政府外,各州政府为发展本州经济也积极参与本州重大科技计划的管理,但一般并不直接成立研究机构。重视计划管理和自由研究的协调。政府各部门以及其他方面的科技管理机构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近期、中期和长期科技计划,并且通常都是将其与相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统一进行管理。这种严格的计划管理遵循科技发展客观规律,尊重科技专家自由研究的主观意愿为前提。科学界享有较大自由,科学。舸昕:‘从啥佛到斯坦福l,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54—96页·20
家只要能够找到资助,研究项目不受限制。重视通过合理划拨经费来实现有效管理。政府部门对科学技术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采取经济手段和颁布行政法令,进行鼓励、引导、控制和协调,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施加影响。管理机构在对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大量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所有申请项目认真加以评审、编制预算,有重点、有目标的分配科研经费,并重视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核算回收。企业是科技投资的主题。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界尤其是大型企业普遍积极自主地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自办科研机构,投入大量科研经费,或者向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投资。大型工业企业在美国的工业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00家最大公司的研究经费占全国工业研究经费的75%。职工100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约占全国工业研究经费的80%。工业公司的基础研究更集中在少数大公司。lO家大公司的基础研究就占全国工业基础研究的一半左右。而近年来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很突出。美国每年约有6万个小型技术企业创建。据统计小企业每年获得颁发专利的60N。其人均技术成果为大企业的2.6倍。在一定程度上,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中比大企业更具有活力。近年来为适应新技术革命和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应对日本和欧洲在技术和经济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美国在科技管理体制上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变革和调整措施。美国政府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认识到科技管理体制的高度分散性在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面前的负面效应越来越突出,于1993年成立与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同级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扩大政府职能,增强宏观科技管理力度;通过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鼓励私人企业增加高技术风险投资,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重视基础研究,增强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通过立法大幅增加改善科研条件的经费;调动工业对研究开发的积极性,促进政府实验室、工业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合作;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国会通过《史蒂文森t威尔德勒法》规定将技术向工业和商品化转移是联邦政府的实验室的一项任务,并给于经费总额的0.5%;通过《联邦技术转移法》允许私人公司或个人享有在政府资助的研究中产生的专利权,并依法成立了联邦实验室技术2l
转移集团。国务院专门设有海洋、国际环境和科学事务局,主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特别强调维护美国的利益,尤其是要保护其知识产权。日本科技管理体制采取集中协调型,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导,以民间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为主体,科学技术活动实行企、管、学三结合的方式。科技管理集权于政府,科学技术会议是日本政府科技方面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全国科学技术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由下属的科学技术厅负责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综合协调各个方面的科学技术活动,科技行政活动采取各省、厅分工负责,分别领导本部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开发;重视科技咨询机构的作用,日本从内阁到各省、厅以及科研单位,都设有相应的科技审议咨询机构,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并对科技政策、法令、目标和规划进行评估和审议,防止行政官僚在科技决策中的独断专行;日本企业界的科技力量强大,形成了科研生产独立体系,特别是大企业集团都设有完善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系统和先进的设施:企业界的科研以开发研究为主,官方科研机构主要承担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大、对科学技术进步影响深远、或企业无力或不愿意承担的课题,高等院校主要承担以基础性研究为主。进入80年代以来,日本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转变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把目标确定为集中力量在所有高科技领域组织攻关,力争在较短时期内把引进国外技术发展起来的日本科技转变为不依赖国外的自主科技体系,确定科技发展方针为:加强基础研究、振兴富于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研究,以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国陌;科学技术合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利用市场机制,尽可能发挥企业界的科研能力,大力加强政府对科技活动的引导和协调,优化高等院校和政府的科研机构的环境和条件。法国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针对目前法国科研体制僵化、老化、评估不准确、投资不至q位等问题,最近提出了彻底改革法国公共科研体制的设想。拟从根本上改变法国公共科研的运转、投资方式,以求在2007年以前使法国成为欧洲科研的第一大国,使法国的公共科研能够持续满足法国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改
革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是改革对科研的投入方式;另一方面是改变科研人员的身份。对于第一方面,委员会建议建立7至10个国家研究基金会,每个基金会支持一个优先发展领域,如: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健康;纳米技术和电子学:环境和新能源;数学、化学和物理学;国防安全;信息学;地球、宇宙和航空航天;人文和社会科学:新学科和横向科学,其中最后一个领域专门支持创新学科。这些委员会由政府部长会议任命,任期5年。每个委员会都有一个由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的科技委员会,决定科研方向。基金会资金的来源全部或部分来自国家原先对公共科研机构、大学实验室的投资(如国家科研中心,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国家农业研究院,等等)、欧盟投资(如欧盟第六个框架研究计划)、工业研究合同、专利转让和社会捐助,即将国家对科研机构的投资改变为对科研项目的投资,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新项目的评估由独立的委员会进行,其中一半的专家必须来自国外。采取这种科研投资的方式,目的是建立实验室的竞争机制,活跃科研,使科研人员获取的报酬具有国际竞争力,推动科研队伍年轻化。关于科研人员的身份问题,委员会建议将科研机构(包括公立的和企业的)和大学里所有的研究人员简单划分为三类:2、3、5年的初级研究人员,以取代目前报酬较低的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30至40岁之间);教授(40岁以上),以利于教学和研究人员之间的流动,方便法国和欧洲科研人员间的交流。委员会试图以这种方式阻止人才流失,并吸引目前所得报酬高于法国2至3倍的美国科学家到法国实验室工作。科技体制的变革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为适应新技术革命潮流,增强本国综合国力所普遍进行的政策调整。分析美日等国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可以发现如下一些共同趋势。多元分散型管理体制的国家,通过成立高级别的政府科技管理机构等措施,提高国家对科技集中管理程度,扩大了宏观调控的范围,调整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国家宏观控制,搞活微观自主经营。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尤其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更是通过改变研究开发的主体结构,强化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方式,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当代科学技术
尤其是高技术研究对资金、设备、人才的要求数量大、质量高,往往非一国的财力人力物力所能胜任,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如欧盟建立了欧洲科技共同体、日本的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谋求广泛的国际合作,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之间的科技合作正在不断增强。这些共同趋势反殃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全面社会化情况下科学技术进步对国家支持的要求日益增强,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反映了在全球范围内以科学技术为焦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3。1.2国终科技管理体制调整与变革的经验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世界范围的科技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变革,可为我国科技提供丰富而全新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其中以下各个方面是值得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中借鉴参考。首先是科研机构的分类管理。科研机构从其主管部门划分有政府下属、高等院校和企业三类:以其研究对象区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类。由于科技体制的差异,各国对不同的科研机构的管理方式个具有特色,其普遍做法是实行分类管理,不搞一刀切。对企业的开发研究政府运用法律或金融手段进行引导和调控,不采取行政干预的的办法;对于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在尊重学者自由的前提下,采用比较宽松的计划管理;对于政府部分所属的科研机构则以直接的行政管理为主。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类的经费分配讲求权衡轻重、比例合理。第二,稳步增加科技投入。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自身进步,各国政府都十分注意稳步提高科技投入。发达国家的R&D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都在2%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在1%以下。特别是经济上升时期,这一比例都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第三,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在现代经济中,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科技投入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在大企业竟相增加科技投资、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在政府的扶植和鼓励下开展技术创新,力求增强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第四,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科技经济竞争,最终主要取决于人才,这已成为世
界各国的共识。人才的培养与合理使用依赖于完善的教育条件和适宜的社会政治环境。许多国家都把教育作为发展经济的最大投资,同时在科技管理中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利于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这方面包括人才自由流动政策、设立多种奖励制度、改善科研条件、提高个人待遇等。3.2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以知识的产生、分配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已在全球兴起,并在逐步改变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方式和政治格局。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对科学技术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科技体系调整和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两个方面。迅速、有效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政治形势,我们必须围绕着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下一步改革和过去十几年的改革有很大的不同,过去是破除旧的体制,现在重点是转向建设国家创新体系。3.2.1调整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政府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到底起什么作用,不同政治、经济体制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各不相同。就我国而言.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基础规则,政府应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二是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应该在产业科技发展中起引导作用。按照这一原则,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发挥更大作用。完善科技计划的出台和管理体制。科技计划是发挥政府促进企业科技发展、引导企业投资、最终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科技计划执行中企业参与的比重少,未来的方向是提高科技计划、规划的科学性,完善管理体制,加大企业的参与力度。理顺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现有的科技预算和投入体制,避免科研经费分散和重复使用,促进国家目标的实现。建立有效的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通过审定各个部门的冒家计划是否有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是否达到了国家的项目标准,是否存在重复和浪费现象,国家的研究机构是否得到了有效的管理,以确保政府科技计划实现,并动态地跟踪国家科研
院所的绩效,做出动态性评估意见。建议设立科技监督机构,如在国家科技部设立科技监督司,负责科技监督与评估工作。确立政府在公共科技领域的主导作用,提高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供给方面的作用。高科技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创新能力较低,因此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产业科技是合理的。日本和韩国政府10年前在推动本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上都做出了很大贡献。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随着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国外企业相当多的可模仿性技术、已成熟技术都可以通过我国企业自身的力量加以解决。政府要逐步减少对竞争领域企业科技活动的直接支持,加强在农业、公共卫生、能源、交通、环境保护、国防安全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强对公益类研究机构的支持,政府重点是解决关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技问题,解决具有较大产业带动作用的平台高技术、共性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问题。建立政府科技管理活动中相应的制约手段。国家在重大科技资源分配上存在随意性,重大科技项目在立项上存在主观性,不少项目甚至是因人而定,从而导致了国家科技资源配置的低效。有些需要国家管理的地方,如公共卫生、农业等领域,政府的作用有限;有些需要通过法律制度来管理的地方,缺乏相应的规范。因此,要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国外对科研机构的立法在整个科技立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我们尚未对从事科技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研究所的活动进行规范。我们应该像重视企业法、公司法那样,重视制定研究所法,清楚地界定各类科研机构的法律形式及其权利义务,创造~个能使研究机构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我国科技计划的启动任意性较大,国家科技计划常常演变为部门计划。因此应对一定限额以上的科技计划采取立法措施,具体明确地规定计划的目标、内容、实旌办法、负责实旌的机构和法律责任等,保证重大科技计划和项目的出台能得到充分的论证,同时有相应的责任制确保其真正落实。管理国有的研究开发机构。政府作为公共物品提供者,可以有两种提供方式:直接提供与间接提供。当然在这两种方式之问存在多种组合。直接提供,即是由政府建立科研机构,生产满足国家需求的公共物品;间接提供,是政府从各类科研机构手中购买科研成果再提供给社会,购买多是采用委托课题的方式,通过课题费的投向和验收科研成果来调控科研活动。无论是哪种提供方式,前提都是要有一支有
层次、有分工的科技队伍,有多样化的研究开发机构存在。这些机构包括政府科研机构、非营利机构、高校与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各种中介机构等等。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职能。对于不同的机构,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兴办政府科研机构,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但这一职责也是有限的,它应符合一定的原则。一是职责原则.即设立这些机构是完成政府职责所必需的;二是经济原则,即设立这些机构是政府的财力所能允许的;三是剩余原则,即这些机构是社会所需要但又无力或者不可能由社会其他机构创办的。对于其他各类机构,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创造环境,并给予多种形式的支持。在国家确定了哪些研究机构是国立研究机构后,国家应加强对国立研究单位事业费的支持。3.2.2重视社会力量和企业在发展科技中的作用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各类科学技术协会,在科技活动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科技活动需要不断创新、长期投资、充分交流。在科技界呼唤原创性创新的今天,我们应该发挥各类科学技术协会等科学共同体在确立部分科技研究目标和评价方法上的自主权,给一些科学技术协会和团体以更多的发展空间,但现在各类科学技术协会在我国基本上处于半工作状态。非营利机构是国家和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重要补充,主要活跃在公共研发与私人研发的过渡地带,即市场低效的领域。这类机构以社会投入和捐赠作为发展基金,实行社会共有和信托经营制,由经营者依据信托约规和机构章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对它的支持主要是税收优惠,但享受优惠的机构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主要从事技术转让与开发活动,其净收入不得用于使私人受惠,符合税法规定的各项有关条款。民间的基金会可以成为支持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如美国微软创始人盖茨在支持癌症、爱滋病研究方面已经捐助了数额巨大的资金。关键是通过立法的手段,来确保企业和个人的捐款能够得到税收的优惠和恰当的使用。大量的应用和开发技术主要由面向市场的企业来承担,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企业在发展科技中的重要作用。以科研立法为基础,加大力度促进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建设,鼓励大量的科研创新主体力量流向民营企业等
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或机构。我国还存在其他多种科研机构,其中国立科研院所、地方政府负担的科研院所以及大学研究部门等还没有建立完全的竞争机制。对以上科研机构采取立法的形式.才能适应未来竞争和发展的需要。科研机构只有立法才能长久存在。对国立科研院所,应由全国人大进行立法。地方政府负担的研究机构应由地方人大进行立法。同时大学也应该成为自由科研探索和基础研究的主体力量。3.2.3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我们的科研体制行政化不能使一流人才脱颖而出,受到机制体制的约束和某些行政化思想的影响,科学家的研究自由度太少、科学自由的思想没有基础,这是我国科学创新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科技人力资源持续增值的关键是创造适合科研创新与成果出现的自由氛围与科研环境,促进自由科学共同体的发展与壮大,加强市场能力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建立“充满活力、充分竞争、自主开放、自由流动”的现代科研体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要建立流动机制。在某些人的观念里。从国有单位、大学到企业中去就认为是流失,这是错误的。目前就业形势已经市场化了,企业也是培养人的地方。从结构上看,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应在科技活动中定位到各自的层面上,国家最好的研发人员往往应该往企业中去。需要充电时再回到学校、科研院所。由大学与科研院所向企业流动是人力资源的主要流向,企业向大学或科研院所流动是次要流向,这是双向的流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打破事业单位终生雇佣制,完成保障制度社会化,才能真正实现人才流动。事业单位终生雇佣制制约了人才脱颖而出,科技人力资源不能一律在事业单位的体制之下。很多单位,包括大学与科研院所都在探索改革,整个国家制度没有将事业单位改革推到大范围的改革中去,对人才辈出的影响不利。事业单位保障制度社会化,实现事业单位住房、养老等各项保险的社会化。为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完善的“出口”。因此,事业单位过渡到非赢利机构、企业、社团才是关键。促进科技人才国际化、增强国内外协调交流。虽然我国人力资源众多,但真正
有能力的人还是不够.未来竞争中,应更多的向世界开放,促进科技人才双向协调流动。当前吸引外国人才方面还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尚没有建立起市场型的管理方法,需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为主的管理体系,并使企业吸引外籍人员加盟成为自主行为。迫切需要解决对外籍人士的管理问题,为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创造条件。吸引留学生回国、使之进入我国科技劳动力市场并发挥相应的作用,应该成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实现高度自主的、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人力资源流动,对于促进全球科技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在其中应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综上所述,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社会力量的发挥,政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职能的定位,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逐步解决好这些问题,我国的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1.朱仁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7—140页。2.吴光宗戴桂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95—227页。3.马德普、霍海燕等:《变革中的中国公共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第525—561页。4.周成奎:《中国科技改革若干问题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年。5.沈玉春:《科技管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6.孙岗:《科技管理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7.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54-96页。8.吴辰:《从“洛桑年鉴”看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3年第74期。9.武夷山:《商业模式与科研模式》,《中国科技成果》,2003年第21期。lO.方新柳卸林:《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及展望》,《求是》2004年第5期。11.杨振寅:《反思当今的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12.《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科技体制改革目标和科技政策基本导向》,科技日报,2003年5月24日。13.柯常青:《美国高校的技术转让及其借鉴意义》,《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18期14.叶心仪:《面向21世纪的瑞典科研体制及政策》,《全球科技经济晾望》,2001年第1期,第16—17页。15.余晓葵:《体制建设和投资管理一美国科技发展的保障》,光明日报,2003年11月11日。16.丁玎王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人民日报,2002年12月02目17.阎亚林:《外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比较研究》,《教育探索》。2003年第10期18.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办发[1996]36号19.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C2000]38号
20.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关于深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3]9号。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2月28日。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2月28日。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2月26日。
后记经过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管理体制的思考,随着在稿纸上写下最后一个字符,终于变成了系统的文字。在论文完成期间,受到多位老师的教诲与帮助,凝神静思,往事历历在目。导师赵平安教授,有繁重的、大量的各类学术与事务,他在百忙之中拨冗审修拙作,不辞辛苦,严格要求,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导师严谨的治学风格,深深感动了我,成为我学习的楷模。公共管理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在我学习期间,给予了许多关照,各位同学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我的亲人、同事和朋友们为我创造各种条件,搜集各种资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使我受益匪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我回忆起这些点点滴滴的过程时,铭刻在心的总是深深的感激,这份深情永藏于心!学海无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也必将会有更深层次的拓展。我将以与时俱进的勇气,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并在实践中继续攀登学术的高峰。
篇二: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143条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改革决策,形成系统、全面、可持续的改革部署和工作格局,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与潜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为实现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奠定体制基础。
(二)基本原则
激发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根本目的,以改革驱动创新,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问题导向。坚持把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为着力点,找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进展,提高改革的质量和效益。
整体推进。坚持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等领域改革同步发力,既继承又发展,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制定具有标志性、带动性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抓好进度统筹、质量统筹、落地统筹,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协同性。
开放协同。统筹中央和地方改革部署,强化部门改革协同,注重财税、金融、投资、产业、贸易、消费等政策与科技政策的配套,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加强工作衔接和协调配合,形成改革合力,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效率配置创新资源。
落实落地。坚持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统筹衔接当前和长远举措,把握节奏,分步实施,增强改革的有序性。明确部门分工,强化责任担当,注重可操作、可考核、可督查,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形成标志性成果。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更加健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充满活力、高效协同,军民科技融合深度
发展,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创新效率显著提升,为到2030年建成更加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载体,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问题的关键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的合力。要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使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1.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国家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相关专家咨询组中产业专家和企业家应占较大比例。
2.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政府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开展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后补助试点。
3.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4.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逐步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
5.统筹研究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调整目录管理方式,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
6.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进行分类考核,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完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7.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8.研究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
(二)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方式
9.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条件和标准,为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开辟便捷通道。10.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11.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重点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将涉及文化科技支撑、科技服务的核心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12.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完善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优惠等措施。
(三)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
13.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定促进联盟发展的措施,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进一步优化联盟在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的布局。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14.探索在战略性领域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形成若干产业创新中心。
15.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16.开展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人才兼职的试点工作,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学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
17.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间合理流动。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三、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
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是源头创新的主力军,必须大力增强其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符合创新规律、职能定位清晰的治理结构,完善科研组织方式和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分类管理和绩效考核,增强知识创造和供给,筑牢国家创新体系基础。
(四)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18.完善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科研机构制定章程,探索理事会制度,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取消行政级别。
19.制定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规范领导人员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管理等。在有条件的单位对院(所)长实行聘任制。
20.推进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落实科研事业单位在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
21.坚持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方向,对于承担较多行业共性任务的转制科研院所,可组建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市场经营活动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推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转制科研院所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对于部分转制科研院所中基础能力强的团队,在明确定位和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其回归公益,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其继续承担国家任务。
22.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对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实行同行评价,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对公益性研究强化国家目标和社会责任评价,定期对公益性研究机构组织第三方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支持的重要依据,引导建立公益性研究机构依托国家资源服务行业创新机制。扩大科研机构绩效拨款试点范围,逐步建立财政支持的科研机构绩效拨款制度。
23.实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发挥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的优势,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五)完善高等学校科研体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4.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25.制定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国际同类一流学科为参照的学科评估制度,扩大交流合作,稳步推进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
26.启动高等学校科研组织方式改革,开展自主设立科研岗位试点,推进高等学校研究人员聘用制度改革。
(六)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
27.制定鼓励社会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意见,探索非营利性运行模式。
28.优化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制定国家实验室发展规划、运行规则和管理办法,探索新型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四、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对从事不同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实行分类评价,制定和落实鼓励创新创造的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七)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力量
29.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弘扬科学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模式,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
30.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
31.分类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科教结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增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32.制定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
(八)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33.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使用、吸引、激励机制,制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34.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制定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升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建立分类评价制度。
35.完善科技人才职称评价标准和方式,制定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促进职称评价结果和科技人才岗位聘用有效衔接。
36.研究制定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政策意见,健全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优化工资结构,保证科研人员合理工资待遇水平。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完善内部分配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九)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和对人的激励
37.制定深化科技奖励改革方案,逐步完善推荐提名制,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
38.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39.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制定关于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十)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健全院士遴选、管理和退出机制
40.完善院士增选机制,改进院士候选人推荐(提名)方式,按照新的章程及相关实施办法开展院士推荐和遴选。
41.制定规范院士学术兼职和待遇的相关措施,明确相关标准和范围。
42.制定实施院士退出机制的具体管理措施,加强院士在科学道德建设方面的示范作用。
五、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对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激励力度,构建服务支撑体系,打通成果转化通道,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
(十一)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
43.推动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相关政策规定,在财政资金设立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中,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可以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
44.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尽快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
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总结试点经验,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进程,尽快将有关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45.完善职务发明制度,推动修订专利法、公司法等相关内容,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完善奖励报酬制度,健全职务发明的争议仲裁和法律救济制度。
46.制定在全国加快推行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的办法,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建立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在创新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
47.落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成果转化奖励的相关政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完成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计入当年单位工资总额,但不纳入工资总额基数。
48.完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探索建立适应无形资产特点的国有资产管理考核机制。
(十二)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49.加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完善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建立专业化的机构和职业化的人才队伍,强化知识产权申请、运营权责。逐步实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下属公司剥离,原则上高等学校、科研院
所不再新办企业,强化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鼓励以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加强技术转移。
50.建立完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年度统计和报告制度,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转化的,可由国家依法强制许可实施。51.构建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在明确监管职责和监管规则的前提下,以信息化网络连接依法设立、运行规范的现有各区域技术交易平台,制定促进技术交易和相关服务业发展的措施。
52.统筹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行的科技人员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工作。
53.研究制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技术入股形成的国有股转持豁免的政策。54.推动修订标准化法,强化标准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作用。
55.健全科技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制定以科技提升技术标准水平、以技术标准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的措施,制定团体标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学会、协会协调市场主体共同制定团体标准,加速创新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六、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
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机制,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创新特点的结构性、复合性金融产品开发,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三)壮大创业投资规模,加大对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
56.扩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吸引优秀创业投资管理团队联合设立一批子基金,开展贷款风险补偿工作。
57.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
58.研究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保留专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方向。59.研究制定天使投资相关法规,鼓励和规范天使投资发展,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
60.按照税制改革的方向与要求,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统筹研究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61.研究扩大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限制,并在试点基础上将享受投资抵扣政策的创业投资企业范围扩大到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62.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制度,完善国有创投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63.完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规定,引导境外资本投向创新领域。
64.研究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相关政策,制定保险资金设立私募投资基金的办法。
(十四)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促进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加速发展
65.发挥沪深交易所股权质押融资机制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66.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项目收益债,募集资金用于加大创新投入。67.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68.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积极探索和规范发展服务创新的互联网金融。
69.加快创业板市场改革,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健全适合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扩大服务实体经济覆盖面,强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融资、并购、交易等功能,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强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
(十五)拓宽技术创新间接融资渠道,完善多元化融资体系
70.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简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科技保险奖补机制和再保险制度,加快发展科技保险,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完善专利保险服务机制。
71.完善商业银行相关法律。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
72.政策性银行在有关部门及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加快业务范围内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创新活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73.稳步发展民营银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制度,支持面向中小企业创新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
七、(略)
八、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机制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是提升科技资源配置使用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政策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完善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建立创新驱动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完善政府统筹协调和决策咨询机制,提高科技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82.建立部门科技创新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创新规划制定、任务安排、项目实施等的统筹协调,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83.建立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发挥好科技界和智库对创新决策的支撑作用,成立国家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定期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国际科技创新动向。84.建立并完善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国家科技规划进一步聚焦战略需求,重点部署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关键领域研究。进一步明晰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事权和职能定位,建立责权统一的协同联动机制。
85.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启动政策清理工作,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创新发展的政策条款,对新制定政策是否制约创新进行审查。
86.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完善。
(十九)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再造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87.对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优化整合,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五类科技计划重构国家科技计划布局,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支持。
88.构建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立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制定议事规则,完善运行机制,加强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
89.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制定专业机构改建方案和管理制度,逐步推进专业机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90.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监督评估机制,制定监督评估通则和标准规范,强化科技计划实施和经费监督检查,开展第三方评估。
(二十)改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
91.建立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和修订相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改进和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92.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管理制度。
93.健全完善科研项目资金使用公务卡结算有关制度,健全科研项目和资金巡视检查、审计等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94.制定加强基础研究的指导性文件,在科研布局、科研评价、政策环境、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综合施策,切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支持研究机构自主布局科研项目,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在基础研究领域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创新项目的制度。
95.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和责任倒查制度。
(二十一)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96.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央财政科研项目数据库,对科技计划实行全流程痕迹管理。
97.全面实行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立科技报告共享服务机制,将科技报告呈交和共享情况作为对项目承担单位后续支持的依据。
98.全面推进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建设,发布国家、区域、高新区、企业等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报告。
99.建立统一开放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纳入平台管理,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制度和运行补助机制。
(二十二)完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政绩考核机制,强化创新驱动导向
100.改进和完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体现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研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01.完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把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考核范围。
九、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深入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加大先进技术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更加积极的策略推动技术和标准输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二十三)有序开放国家科技计划,提高我国科技的全球影响力
102.制定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的管理办法,鼓励在华的外资研发中心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开展高附加值原创性研发活动,启动外籍科学家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试点。
103.在基础研究和重大全球性问题研究领域,研究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积极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吸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来华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鼓励和支持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
(二十四)实行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聚集全球创新人才
104.制定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的意见,加快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立法,规范和放宽技术型人才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条件,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活动方面,给予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
105.加快制定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才给予工作许可便利,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才及其随行家属给予签证和居留等便利。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国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取消来华工作许可的年龄限制。
106.开展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选聘、聘用国际高端人才实行市场化薪酬试点,加大对高端人才激励力度。
107.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广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从事创新研究。
108.开展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非涉密的部分岗位全球招聘试点,提高科研院所所长全球招聘比例。
109.逐步放宽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和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与国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二十五)鼓励企业建立国际化创新网络,提升企业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
110.进一步完善同主要国家创新对话机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在研发合作、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等方面为企业搭建沟通和对话平台。
111.健全综合协调机制,支持国内技术、产品、标准、品牌走出去,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强化技术贸易措施评价和风险预警机制。
(二十六)优化境外创新投资管理制度,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112.
研究通过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海外创新投资基金,外汇储备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参与设立基金工作,积极吸收其他性质资金参与,更多更好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113.制定鼓励上市公司海外投资创新类项目的措施,改革投资信息披露制度。114.制定相关规定,对开展国际研发合作项目所需付汇,实行研发单位事先承诺、事后并联监管制度。
115.对科研人员因公出国进行分类管理,放宽因公临时出国批次限量管理政策。116.改革检验管理,对研发所需设备、样本及样品进行分类管理,在保证安全前提下,采用重点审核、抽检、免检等方式,提高审核效率。
十、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
积极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和产业准入制度,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导向,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二十七)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业、激励创新
117.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研究降低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门槛,调整损害赔偿标准,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权利人维权机制,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
118.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明确商业秘密和侵权行为界定,研究制定相关保护措施,探索建立诉前保护制度。
119.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120.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探索建立跨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异地审理机制,打破对侵权行为的地方保护。
121.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122.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完善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海外维权信息平台建设和知识产权海外服务机构、专家名录。
(二十八)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
123.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及时发现和制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展空间。
124.打破地方保护,清理和废除各地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纠正地方政府不当补贴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探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二十九)改进市场准入与监管,完善放活市场、拉动创新的产业技术政策
125.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126.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对药品、医疗器械等创新产品建立便捷高效的监管模式,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多种渠道增加审评资源,优化流程,缩短周期,支持委托生产等新的组织模式发展。
127.对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制定有针对性的准入政策。
128.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
129.改革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130.明确并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境、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质量和安全指标及相关标准,形成统一权威、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强制性标准。
131.加强产业技术政策、标准执行的过程监管。建立健全环保、质检、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三十)推动有利于创新的要素价格改革,形成创新倒逼机制
132.运用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
133.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134.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
135.完善市场化的工业用地价格形成机制。
136.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劳动力成本变化与经济提质增效相适应。(三十一)培育创新文化,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137.发展众创、众筹、众包和虚拟创新创业社区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模式,研究制定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138.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科学普及,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实现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
139.创新科技宣传方式,突出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活动、优秀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典型事迹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理念。
十一、推动区域创新改革
遵循创新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突出分类指导和系统改革,选择若干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各项重点改革举措进行先行先试,取得一批重大改革突破,复制、推广一批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一些地方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引领、示范和带动全国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三十二)打造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
140.遵循创新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授权开展知识产权、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准入等改革试验,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出台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启动改革试验工作。
141.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
142.按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原则和整体布局,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
143.制定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指导意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各有关部门、各地方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好相关任务。各牵头单位对牵头的任务要负总责,会同其他参与单位制定具体落
实方案,明确责任人、路线图、时间表,加快各项任务实施,确保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
篇三: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2024年科技创新政策
一、引言
为了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本文档将详细介绍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以期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二、政策目标
2024年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1.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2.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3.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
4.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三、政策内容
1.加大研发投入
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对于研发投入超过一定额度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奖励。
2.优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水平。
3.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4.支持创新创业
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优化科技评价体系,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支持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7.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成长,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四、政策实施与监管
为确保政策有效实施,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的支持和监管,完善政策实施机制,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1.建立政策实施监测评价体系,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2.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
3.优化政策实施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政策执行力;
4.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五、总结
2024年科技创新政策旨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积极推动政策实施,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篇四: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143条
《深化科技体制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有以下143条:1、方案的背景和目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治理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
2、方案的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加大政府投入,鼓励企业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人才培养与引进水平。
3、方案的重点工作: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评价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加强军民融合发展,加速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监管和安全保障。
4、方案的具体措施: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推进科研项目管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科技信息服务,构建全球科技创新服务网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和监管;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构建网络安全体系;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军品科技创新和转化;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战略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科技监管和安全保障,维护国家科技安全。
5、方案的实施机构和时间表: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委、教育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负责方案的实施;具体实施时间为2024年至2030年。
总结起来,《深化科技体制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评价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加强军民融合发展、加速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监管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措施和目标。该方案的实施时间为2024年至2030年。
篇五: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内容篇六: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科技创新机制体制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则是保障和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因此,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的意义
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是指科技创新活动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它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人才、提高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投入到创新研究中,激发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同时,科技创新机制体制还能够提供更加公平和公正的竞争环境,为创新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有助于培育创新人才。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和选拔机制,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出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有助于提高创新效率。通过建立高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能够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科技创新机制体制还能够促进不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二、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的主要内容
科技创新机制体制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创新法律法规、科技创新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科技创新政策是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国家或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科技创新政策应该包括激励政策、支持政策、保护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既要鼓励创新者勇于创新,又要提供创新所需的资源和保障。
科技创新法律法规是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的法律保障,它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应该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既要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又要规范和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进行。
科技创新组织和管理是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的重要环节,它是指国家或地区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体制安排。科技创新组织和管理应该包括科研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机制、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评
价机制、科研人员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既要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又要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的关键问题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涉及到众多的关键问题,其中包括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法律法规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组织和管理的协调性和高效性等方面的问题。
在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科技创新的特点和规律,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还需要充分听取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科技创新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在科技创新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确保法律法规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能够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支持,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
在科技创新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协调性和高效性。科技创新组织和管理应该具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四、国际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的比较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点。例如,美国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产学研结合,鼓励创新企业的发展;日本以国家为导向,注重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学研合作;欧洲以合作为导向,注重跨国合作和联合研究等。这些不同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然而,无论是哪种科技创新机制体制,都需要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之上,注重政策的创新和改革,不断完善和提高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的效能和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篇七: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名词解释科技体制
1、科技体制指的是各级党政领导机构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力,为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目标而进行组织和管理活动的总和。
2、科技体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科技体制指的是社会整个系统内部各层次、各环节、各领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狭义上讲,科技体制则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各领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我们把后者称之为科技体制机制。3、目前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主要是指围绕调整和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科技管理运行机制,增强政府宏观管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索。4、加速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是发展创新型科技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人才兴业”战略,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5、是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产学研联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
从广义上讲,科技体制包括由一系列不同的部门和层次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可见,科技体制既包括科技体制的内容,也包括科技体制的形式。
-1-
科技体制的内容是科技体制的主体,科技体制的形式是科技体制的客体。6、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只是第一生产力,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骄傲和强大依托。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逐步深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仍然是任何其他生产力所无法替代的。
要想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更好地发展,中华民族得到更大程度的振兴,必须把科学技术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7、因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生产技术熟练化需要经过若干年,而且存在风险,一项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必须解决许多技术问题。
-2-
推荐访问: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体制改革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