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对年两会精神的理解(3篇)
篇一:发改委对两会精神的理解篇二:发改委对两会精神的理解
2020年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情况汇报
2020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年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得到进一步加强,学习制度不断健全,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得到进一步弘扬,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健全完善制度,发挥带头作用,不断促进理论学习规范化制度化
今年,我们努力在规范制度、完善管理、强化约束机制上下功夫,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和省、市委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对《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进而使市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进一步健全组织。由市委书记任组长,负责审定年度学习计划,确定主题和研讨专题,主持集体学习研讨并提出学习要求;市委副书记任副组长,配合组长抓学习的组织工作。
二是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市委中心组每两个月必须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不少于半天时间。由于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主动安排学习时间,今年集中学习达到了7次,每次学习时组长都带头做重点发言,中心组成员出勤率达到95%,各人都对自己的发言进行了充分准备,集中学习收到较好效果。
三是坚持学习指导制度。在抓好市委中心组自身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发挥“龙头”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了对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指导工作,推动中心组学习的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为加强计划指导,我们在年初就下发了《
2020年度全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安排》,对学习进行部署,全年编印下发了6期《中心组学习》,供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参考。
四是坚持检查考核制度。市委中心组每年年终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查,并由学习秘书负责收集整理中心组学习记录、中心组成员学习笔记本、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接受上级组织的检查;对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我们统一印制了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记录本,发放学习资料,坚持年中抽查和年底全面检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学习的督促检查。
二、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努力增强理论学习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为加强理论学习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市委中心组在年初就印发了《市委中心组2020年度理论学习计划》,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又专门发出文件,对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作出阶段性学习安排,明确了学习内容和要求。
一年来,市委中心组紧密联系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密联系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和当前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学习了中央、省市委一系列文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国“两会”文件、《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四项干部监督制度》、胡锦涛总书记讲话《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七个“怎么看”》、《科学发展热点解读》、听取科技创新讲座《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十二五对策》、有关法律法规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们注重“两个结合”,一是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今年以来,市委中心组共安排了10个专题的学习,其中集中学习了
7次;每个中心组成员自学都按照要求学完了指定的5本书,并做到学习有记录,有心得体会。在学习形式上,有专题讲座、辅导报告、形势报告会、观看录像、网络交流等,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先后邀请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来桐举办科技创新讲座、省委党校教授宣讲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省经济研究所和省发改委专家解读“十二五”规划,在此基础上,还利用一切外出参观考察的机会,学习、理解和消化各种内容的理论知识。
三、学以致用,注重效果,理论学习成效明显
理论学习必须抓住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关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着眼于理论的提升思考,立足于实践的深入探索,注重成果的转化,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从而使理论学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今年以来,中心组成员除了到自己分管的部门单位作学习辅导外,还坚持写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针对改革发展和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2020年,市委中心组成员撰写体会文章和有创见、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共40余篇,在《....报》理论园地刊发,其中有20余篇在安庆市级以上媒体上发表。通过学习,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加强,决策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指导工作的科学方法,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决策思路,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实际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工作。今年1―11月份,我市实现财政收入10.09亿元,同比增长27.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86.7亿元,同比增长50.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03.6亿元,同比增长37.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14万美元,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总之,今年来我市中心组理论学习虽然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在学习的自觉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学习深度上还缺乏对重大实际问题的深层次理论思考,在学习方式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在学习制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等等。加强理论学习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建设马克思学习型政党为目标,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创建学习型组织和个人。
??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0年12月15日
篇三:发改委对两会精神的理解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摘
要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个社会能否健全运行、能否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而民生与就业息息相关,要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解决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的就业问题。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人们日益发现,就业与民生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领导、各类社会科学专家和各国媒体的焦点,并作为常态的社会问题,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受到密切关注。笔者通过对民生和就业问题的探究,挖掘问题现状、原因,二者联系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的观点,分析“两会”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方向及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就业;民生;大学生
绪
论
《孟子·尽天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可见从古至今,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也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随着中国市场化和国际化,更应当注重民生建设。因为市场化能够带来效率,但它不能自动实现社会公平,市场机制失灵所导致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失衡,放大了个人和家庭的风险,最显著的风险就是失业风险。而国际化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危机等。一个国家的发展受到全球化的影响,直接的[1]效应必然是影响着民生问题的发展与民生问题的解决。
一、就业角度看民生
民生问题是一个将持续存在的长期问题,仅从就业看,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800万人,需要再就业的人员500多万人,而乡村需要转移的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并且是动态的、持续的。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城市化率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2020年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还达不到70%以上,无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按照70%的城市化率来建设,就意味着农村将有4、5亿人口转移出来,可见就业形势在未来十多年都将相当严峻,就业[2]问题解决不好,民生问题就受到影响。
因此,现阶段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温家宝总理1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二、我国就业问题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21万人,是2006年以来新增就业最多的一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预计今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680万人,比去年增加20万人。因此,内地各地两会、特别行政区机构也将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如香港《文汇报》3月1日也报道关注,称内地经济增速的下降,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会产生就业的问题[4]。北京“两会”公布了今年要办的35件实事,前8条都是住房与环境问题,第9条则是“加大就业工作力度,促进18万名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助4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就业现状问题有:
1.劳动力供不应求,缺口巨大。不能得到确切的就业和失业人数,存在隐形失业,大学生虽然比例很小,但影响很大。
2.是劳动力结构性需求矛盾突出。传统行业下岗失业人员缺乏就业指导和服务,未能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不能保证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等需求。
3.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因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和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仍有待加强。
三、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要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重点做好下岗失业和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2[5]益。民生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环境等,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相应在这些方面有着充分体现: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经济增长与就业互相影响,就业是经济增长的基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就业是许多经济变量的函数,如菲利普斯曲线就是说明通胀与失业的关联性的,如果抑制通胀,将以失业为代价。另一方面如近年人民币汇率上升等经济因素对就业也产生影响,造成外资、出口的减少,[6]损伤我国充裕劳动力的工作就业积极性。
2.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不均,经济就很难快速稳定发展,这对就业的影响很突出,而就业不解决,更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差距矛盾。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要解决这一问题,扩大就业,减少失业,给予劳动者获取工薪收入的机会是基本前提。
3.社会保障
必须要有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予以衔接,确保失业人群的生活。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就业紧密相连,就业是社会最好的保障,不从事有收入的劳动的人口和没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需要一定程度的保障,而就业是提供最大保障的经济基础。
4.民生环境
就业问题不仅是就业机会够不够的数量问题,更包括就业不公平、下岗不公平、待遇不公平的质量问题。就业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公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质量的就业能够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解决就业的举措与方向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田锦尘表示: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举措。主要体现在:第一,要多渠道的增加就业的岗位。第二,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第三,要发展农村的三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第四,要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中小城市发展对扩大就业的促进作用。第四,要促进农民工在工作地实现较稳定的就业。第五,要促进自主创业来带动3就业。由此,积极的就业政策及其进一步完善,将使民生之本即国民生存与发展[7]的根本得到扶持,并在以上基础上,得以逐步完善和解决民生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称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从14个方面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8]。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并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精心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启动新一轮“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12年“两会”提案也显现出各代表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如全国政协委[9]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的《多种途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张近东提议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提升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运用多种途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也提出高校毕业和农村新进城就业不到5年的人员组成的新就业团体的经济压力需要缓解[10],建议保证收入逐年增长、免缴五年社保、提供住房等保障服务。
结
论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要把就业与民生联系起来,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予以解决。应能够把加速产业调整,加快技术研发与改造,提升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大对投资小额资金自主创业的支持指导力度,尽量地、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城市居民的就业,增加国家对人民的医疗、住房、教育补贴,增加养老保险和困难补贴,增设失业救济等作为失业和民生问题解决方向。大学生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对社会和工作的认识较浅,也更容易接触到各种思想并受其影响,收入低、生活压力大的现状容易影响健康成长,应当保持积极的心态,在“两会”等各项方针、政策的支持和指导下体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2007[2]何亦农.民生之本在就业:如何理解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胡鞍钢.中国:民生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4]港媒:地方两会关注失业率问题[EB/OL].
http://news.dsqq.cn/ROLLNEWS/2012/03/0212390446265.html,2012-03-02[5]唐晋.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民生:全球视野中的就业与收入分配[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6](英)凯恩斯(Keynes,T.M.)
著,张皓,窦新顺
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华本)[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7]赵振华.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8]人保部: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EB/OL].
http://news.sohu.com/20120120/n332787090.shtml,2012-01-20[9]2012年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两会”提案概要[EB/OL].
http://news.hexun.com/2012-03-02/138898203.html,2012-03-02[10]宗庆后代表:新就业人员成长和发展亟须关注[EB/OL].
http://news.china.com/focus/2012lh/gdxw/11115477/20120302/17068241.html,2012-03-02
推荐访问:发改委对两会精神的理解 发改委 两会 理解
上一篇:政党协商的意义(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