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制度7篇(精选文档)
2022幼儿园教研制度第1、严格执行考核分配方案,教师可对本人当月考核提出疑惑问题,园长给予解释与解答。2、实行一年一考、一人一考制度,考核不得与其他教学活动合并进行,每位教师必须对考核教师做出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研制度7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幼儿园教研制度 第1篇
1、严格执行考核分配方案,教师可对本人当月考核提出疑惑问题,园长给予解释与解答。
2、实行一年一考、一人一考制度,考核不得与其他教学活动合并进行,每位教师必须对考核教师做出事实评析、公正打分。教师在考核中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必须经过考评小组的商议讨论,给予答复。
3、年终考评由月考评、业务考评、年终考核三者综合而得。
4、教师对管理、教学、制度有意见或建议,可向本级组、本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提出上传至园长,经园民管会讨论,给予答复。
2022幼儿园教研制度 第2篇
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是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教研制度的建设是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的保障,幼儿园在民主商议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以下制度:
(一)学习研讨制度
1.每学期安排教师外出学习;
有针对性的个别外出培训学习;
2.每周一12:40进行业务学习,组织全园教师定期学习教育理论、政策,结合课题邀请专家讲座,开展专题研讨活动等。
3.每周三12:40进行阶段教研组活动,审议教育计划,解决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修改教学主题。
4.每月每阶段开展一次课题会议,讨论课题研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商讨各种应对措施。
5.每周1次集体备课,研讨主题及日计划的制定,促进班级之间的交流。
6.准时参加业务学习,不迟到、早退(会议开始后进入场的作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纳入考核),学习时间有事要请假(作为学习考核)。
7.学习、会议前按通知要求做好准备,学习时带好学习材料,做好学习笔记。
8.学习、会议时思想集中,遵守纪律,尊重别人的发言,不看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报刊杂志。
9.会议(或者学习)时间关掉手机或把手机调至振动,无特殊情况不打电话,不接电话。
(二)教学观摩制度
1.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园性的教学观摩活动,由业务园长和领域组组长牵头,运用观摩、评析、反思等形式,针对某一领域或学科开展教研。
2.常态课由阶段组长组织在小范围内经常性开展教学观摩。
3.每月执行园长听、评课制度及教师听评课制度。
4.园内的公开课活动,教师积极参加,有特殊原因执行请假制度。
5.听课时,不带水杯进活动室,关掉手机;
会议时可把手机调至振动,无特殊情况不打或接听电话。
6.听课时思想集中,遵守纪律,尊重别人的发言,不交头接耳,不看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报刊杂志。
(三)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1.开展新教师“五课活动”
2.积极实施“一二三”培养工程
3.积极参加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学术带头人的评选。
(四)交流、汇报制度
1.每月上交两篇教育教学随笔,每月上交教研课题记录。
2.每学期上交一份案例分析等,进行交流、汇报。
3.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教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经验材料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
(五)检查考核制度
1.阶段教研组长每周检查一次备课本及各类教研活动笔记等并给予指导。
2.每月进行一次“六认真”考核。
2022幼儿园教研制度 第3篇
1、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园课改领导小组,成员由业务园长、教研组长等组成,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幼儿园课改问题,统一认识,明确任务。
2、领导小组要定期检查各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并给予指导
3、根据本园实际情况,成立不同层次的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根据教师研究和实施教材的需要,成立小、中、大班和特色备课组。
4、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专题,按照计划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及时作好总结,力求取得成果。
5、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原则上各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大教研学习、一次小教研学习、一次备课活动,每次学习活动保证小时。
6、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
7、教研形式力求多样,富有实效,吸引教师积极主动的参加活动。
8、教研组定期举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观摩、交流评比等活动,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提高。
9、积极鼓励教师重实践、勤反思、善总结,要求教师对照理论积极实践,认真撰写经验总结和论文,对于论文发表和交流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在一定范围内积极推广。
10、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做好笔记,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氛围。
11、每位教师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必须向园长或直接负责人请假。
12、教研组重视对教师的指导与培养,作好新教师指导工作,使新教师在业务上尽快提高。
13、教研组做好各类资料的积累工作。
2022幼儿园教研制度 第4篇
幼儿园成立保教组,由保教主任负责幼儿园教研工作。每期制定园教研工作计划,并执行计划,进行教研工作总结。收集教研资料,整理入档。对经验成果进行交流、鼓励、奖励和推荐。
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年级教研组。组长由年级组成员申请或推选聘任。聘期为一学年。
保教主任、教研组长和各组成员讨论确定适合本年龄组的专题研究课题;
根据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本年级组计划,认真执行并不断调整完善教研计划。进行阶段性或全面总结,形成经验、总结性文章。收集资料,整理入档,根据需要进行交流。
教研活动时间:每周一次,定于每周星期三。
教研组长需提前做好安排,确定讨论的主题和内容,负责召集本组教师参加,并督促记录员做好记录。
幼儿园保教主任和年级教研组长能及时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根据需要调整研究内容和操作方案。
各年级教研组长应及时向园保教主任汇报教研工作进展和情况。保教主任应对各年级组教研工作进行指导。
各教研组成员应根据教研组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组工作,热情发言、参与讨论,并作好学习和观摩活动记录,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期末有论文或经验总结。
各教研组长对本教研组成员参与教研的态度、经验和能力进行考核,记入教师个人的`考核成绩。
园教研工作和各教研组应在每期放假前半个月进行工作总结并撰写经验、成果论文。
2022幼儿园教研制度 第5篇
中心幼儿园教研制度
1、在园长统一领导下,各教研组由教研组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
2、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园长统一部署和本组实际情况,定好本学期计划(包括落实本组每个教师的研究专题和必须学习的教学理论著作,排出每个教师上教学实践课的具体时间)。
3、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向组长请假。在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
4、教研活动应遵循“确定专题,学习理论,独立实践,集体讲评,总结提高”的原则,教研组长要有计划地分步实施,注意环环紧扣教研活动的原则,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5、教研组长要有计划地在本组内开展相互听课、看游戏、相互评课、评游戏的活动,通过听课看游戏,严格评课、评游戏促使本组教师不断改革,不断提高组织教学、领导游戏的质量。
6、每一次教研活动时作好详细的书面记录,记录要规范化,有时间、有地点、有议程、真实记录活动过程。
7、学期结束时,教研组要把本学期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资料交园长室,教研组支持教师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经验。
8、要有目的的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专题、有经验、有总结、有记录。
9、每学期末进行一次专题经验交流总结。
2022幼儿园教研制度 第6篇
一、组织建设
1、成立幼儿园科研小组,科研小组为幼儿园管理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幼儿园科研小组应遵循"立足实践,服务教育教学"的原则,以幼儿园办园宗旨为指导,组织开展教育科研;
以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幼儿、教师、学校发展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宗旨。
2、幼儿园科研应以校本研究为重点,提倡教师将"问题意识"上升为"课题意识";
鼓励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升华为校本研究课题。
4、市、区、园三级教育科学研究管理组织应制定阶段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有关规定制度,实施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4、园级各组织之间相互联系,协同作用,有序运作,结成网络,发挥组织管理的系统功能。
二、 课题日常管理
1、幼儿园在对课题加强领导管理的同时,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经费等条件上给予积极支持。对科研、教学人员考核时,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时间、表现和成果列为重要内容。
2、课题研究中,课题班应于每年九月底提出本阶段(上年9月到下年6月)的研究工作报告和下阶段的研究工作计划。
3、科研档案
(1)、课题研究建档范围
①选题、开题阶段--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审批手
②研究阶段--各类原始记录、影像资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参研人员培训记录、专家及有关人员咨询记录、阶段总结、进展报告、研究方案修正记录、论文、实验及分析、研究课教案及评课记录……
③总结鉴定阶段--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专著、结题验收材料(结题申请报告、鉴定会议记录、鉴定结论书)……
④成果推广阶段--推广应用情况记录、应用效益……
⑤成果获奖材料
(2)课题研究档案管理
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十分重视研究材料和有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在结果处理阶段要认真做好材料汇总、分析、整理工作,最后形成课题档案。
三、学校科研队伍的建设
1、幼儿园应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
2、做好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工作。有计划地对教师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
3、每个班每学期两次课题园级研讨活动,每学月召开一次课题组工作会议;
定期召开各课题教育研讨会。
四、幼儿园教育科研的激励
1、对课题研究人员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记入本人的业务档案,作为评优、评先、评特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2、对开展工作积极、认真的"课题组成员,期末考核享受一定的加分待遇。(详见《新都区机关幼儿园教师考核细则》)
3、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课题,学校根据情况对课题组成员设立研究贡献奖。
4、对获奖、发表的课题论文,对结题获得各级政府或主管机构奖励的课题及其它成果,按教师单项奖励条例实施。
5、对进行个体研究的教师,学校根据其成果大小、类别、级别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五、 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由幼儿园直接拨给,主要解决两项费用:课题资料费和科研成果评奖所需经费。
六、教研、科研工作制度
1、针对本园保教工作实际,每期选择1-2个研究专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开展科研实验,指派专人负责设计科研方案,并组织实施。
2、保证每周二小时教研活动时间。围绕研究专题内容学习交流现代化教育思想、理论,了解最新教育信息,做好教研学习记录,积极开展教育实践研究活动。
3、教师、保育员要按时并认真参加研究活动,踊跃承担研究任务。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敢于争论,勇于探索、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主管领导在研究活动前必须熟悉了解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做好充分准备,保证研究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5、每学期对教研科研工作实效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总结。积极撰写自己教研工作的经验论文、经验总结,并在园内交流,以促进相互了解和提高。
七、教研组活动管理制度
1、每月组织一次教研活动,由课题组长和教研组长主持。
2、组织学习教育理论、上级下发的文件;
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与课题有关的科研信息。
3、定期研究课题及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为教科研攻坚主题。
2022幼儿园教研制度 第7篇
一、组织建设
1、成立幼儿园科研小组,科研小组为幼儿园管理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幼儿园科研小组应遵循"立足实践,服务教育教学"的原则,以幼儿园办园宗旨为指导,组织开展教育科研;
以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幼儿、教师、学校发展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宗旨。
2、幼儿园科研应以校本研究为重点,提倡教师将"问题意识"上升为"课题意识";
鼓励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升华为校本研究课题。
4、市、区、园三级教育科学研究管理组织应制定阶段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有关规定制度,实施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4、园级各组织之间相互联系,协同作用,有序运作,结成网络,发挥组织管理的系统功能。
二、 课题日常管理
1、幼儿园在对课题加强领导管理的同时,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经费等条件上给予积极支持。对科研、教学人员考核时,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时间、表现和成果列为重要内容。
2、课题研究中,课题班应于每年九月底提出本阶段(上年9月到下年6月)的研究工作报告和下阶段的研究工作计划。
3、科研档案
(1)、课题研究建档范围
①选题、开题阶段--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审批手
②研究阶段--各类原始记录、影像资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参研人员培训记录、专家及有关人员咨询记录、阶段总结、进展报告、研究方案修正记录、论文、实验及分析、研究课教案及评课记录……
③总结鉴定阶段--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专著、结题验收材料(结题申请报告、鉴定会议记录、鉴定结论书)……
④成果推广阶段--推广应用情况记录、应用效益……
⑤成果获奖材料
(2)课题研究档案管理
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十分重视研究材料和有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在结果处理阶段要认真做好材料汇总、分析、整理工作,最后形成课题档案。
三、学校科研队伍的建设
1、幼儿园应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
2、做好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工作。有计划地对教师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
3、每个班每学期两次课题园级研讨活动,每学月召开一次课题组工作会议;
定期召开各课题教育研讨会。
四、幼儿园教育科研的激励
1、对课题研究人员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记入本人的业务档案,作为评优、评先、评特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2、对开展工作积极、认真的课题组成员,期末考核享受一定的加分待遇。(详见《新都区机关幼儿园教师考核细则》)
3、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课题,学校根据情况对课题组成员设立研究贡献奖。
4、对获奖、发表的课题论文,对结题获得各级政府或主管机构奖励的课题及其它成果,按教师单项奖励条例实施。
5、对进行个体研究的教师,学校根据其成果大小、类别、级别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五、 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由幼儿园直接拨给,主要解决两项费用:课题资料费和科研成果评奖所需经费。
六、教研、科研工作制度
1、针对本园保教工作实际,每期选择1-2个研究专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开展科研实验,指派专人负责设计科研方案,并组织实施。
2、保证每周二小时教研活动时间。围绕研究专题内容学习交流现代化教育思想、理论,了解最新教育信息,做好教研学习记录,积极开展教育实践研究活动。
3、教师、保育员要按时并认真参加研究活动,踊跃承担研究任务。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敢于争论,勇于探索、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主管领导在研究活动前必须熟悉了解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做好充分准备,保证研究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5、每学期对教研科研工作实效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总结。积极撰写自己教研工作的经验论文、经验总结,并在园内交流,以促进相互了解和提高。
七、教研组活动管理制度
1、每月组织一次教研活动,由课题组长和教研组长主持。
2、组织学习教育理论、上级下发的文件;
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与课题有关的科研信息。
3、定期研究课题及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为教科研攻坚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