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在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讲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在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在2022年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时间过得很快,各位“第一书记”派驻村(社区)已经3个多月了。在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辛勤战斗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项目建设城乡治理标准化、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信访积案“百日攻坚”等工作一线,付出了心血汗水,取得了一定成绩。尽管大家到基层任职的时间不长,但都能迅速转变角色,奔赴、扎根一线,在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在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期间,**区排名在三天之内冲至全市前三,这充分说明了第一支部书记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区委、区政府对大家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村(社区)这一级,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今天,区委举办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座谈会,就是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座谈,思想有触动能力有提升行动有改进、工作有成效,就是引导大家站在新起点奔向新征程,创造群众赞同组织认同的优良业绩。
刚才,**部长传达了全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精神,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当好”第一书记”,再强调六个方面,与大家共勉。
一、要找准自身的“第一”定位
“第一书记”要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一是有“称呼”的人。某某支部“第一书记”就是大家的称呼,是大家的岗位。二是有“职务”的人村(社区)党组织的负责人,就是“第一书记”的职务。三是有“身份”的人。村(社区)“第一书记”是上级党组织选派的,代表了乡街的形象,也代表了各单位的形象。有称呼就有职责,有职务就有任务,有身份就有使命。“第一书记”的职责是:1.贯彻执行中央、省委的重要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
2.组织动员发动群众,朝着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的目标一起努力奋斗。“第一书记”的任务是:1.帮助建强基层组织;
2.推进强村富民;
3.提升治理水平;
4为民办事服务。“第一书记”的使命是:党的使命是“两为两谋”,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村(社区)第一书记”的使命是为村(居)民谋幸福,为乡街、村(社区)谋振兴。大家要始终牢记使命和任务,处处想在第一、干在第一拼在第一,真正把“第一”的角色发挥好,不负信任、不负期盼,努力成为一名群众认得到想得起、舍不得的好书记。
一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诚之心,争做讲政治的表率。讲政治,就是要讲服从。“讲服从”是党员的基本素养,也是衡量党员千部政治上是否成熟坚定的重要标志。归根结底,就是检验我们党员千部的“核心意识”。从组织原则来看,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是组织原则,重大事项必须向组织请示报告是组织纪律,不打折扣地落实组织作出的决定交给的任务是组织要求。党员千部如果不能弄清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一级党组织如果不能摆正与上级党组织党中央的关系,服从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从战略决策来看,省委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市委作出了“三强一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区委提出“三高五区一跨越”发展目标,每个层级的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也是下级服从上级的体现。我们每个乡街、村(社区)都要把“推动**由大区向强区的跨越”当成政治任务来抓。讲政治,就是要讲看齐。看齐就是要团结一致,“第一书记”要维护好村(社区)班子的团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坚定的立场维护团结。看齐就是要步调一致。作为“第一书记”,要比一般的村(社区)干部站得更高、格局更大、看得更远,这样才能给人信心使人信任、让人信服。讲政治,就是要讲大局。讲大局,按照***总书记所讲,要心系“国之大者”作为“第一书记”,我们也要胸怀“区之大者”。一是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大任务;
二是安全生产疫情防控、信访维稳、自建房专项整治等重大隐患、重大风险;
三是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大难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区之大者”。“第一书记”是“兵头将尾”,作为“兵头”,要把各村(居)民小组的事情放在全村的大局来考虑;
作为“将尾”,要服从服务全市、全区的大局,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二要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学之心,争做讲学习的表率。一是为何学?在座的各位也许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尽管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但在面对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遇到急事、难事,经常手足无措没有章法,甚至出现“讲政策不如上访户、讲法律不如拆迁户讲技术不如专业户”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就是缺乏过硬的本领。过硬的本领从哪里来?就是从“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一再实践”过程中来。二是学什么?中央、省、市会议和文件精神是出思想出政策的,是我们的工作指南,我们都要及时学、深入学、跟进学、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经济、改革、民生、社会管理、农业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我们要根据工作需要自主学。除了自己学,还要组织村千部学,组织全体党员学,教育好引导好广大群众。三是怎么学?古人谈学习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的几个层次、几个阶段。不管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都得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完成,要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反思、总结、学习,分析优劣与得失,才能更好提升自己。大家要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向人民群众学,不断丰富干好基层工作的理论武装和知识储备。
三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进取之心,争做讲担当的表率。要有激情。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把年轻干部放到第一线压担子,这个路子对,不能只靠人家扶着。”作为新时代的干部,要有一股子敢想敢闯敢千的热情和激情,要我们有攻坚克难的魄力和担当,在工作中要拿出该有的闯劲创劲千劲,保持必胜的信心决心,全力以赴、锐意进取。要勇担当。当前,村(社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各种矛盾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要当好“第一书记”,首要的就是要敢担当,遇到责任不推诿、碰到困难不退缩见到难事不躲避,不能有好处的事往前靠,难事、苦事、累事绕着走,矛盾上交,当“老好人”要善于破解难题,特别是在项目建设、社会治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说一件、千一件、成一件。组织对干部的选拔,不是“伯乐相马”,而是“赛场选马”。你只有在本职岗位上干出色、千出彩,才能在赛场上冲出来。要会创新。敬业方可成事,创新才能兴业。任何工作都要创新和探索,不然工作就是一潭死水。各位“第一书记”是**干部队伍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对待工作要有“千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创新精神,在发展集体经济、推进“三化”治理、“一核五入”里巷工作法等方面要多思考、多总结多探索、多实践,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二、要锤炼过硬的“第一”能力
“第一书记”要做到政策能传达法律能知晓形势能了解、民情能熟悉,努力成为良将闯将。“第一书记”要具备三种过硬的素质:一要有跟着走的意识,要学习中央、省、市、区的重要文件;
二要有跟得上的能力,要了解文件的内容、任务目标路径措施;
三要有跟得好的成绩,要能千出实效。
一是政策要能传达。过去讲书中自有黄金屋,现在讲政策自有黄金屋,就看能不能掌握、能不能抓住、能不能用好。基层干部是政策的传达者解释者推动者,千任何事情都要熟悉把握上级政策。传达好政策,前提是吃透政策。现在什么事只有符合政策,才能得到扶持;
不符合政策,想搞点产业、谋点项目、争取点资金,门都没有。只有把政策吃“透”,才能保证政策执行到位。上级发的文件、开的会议、领导的讲话,都要及时学、深入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明白哪些要做、怎么做,从中找到工作的发力点。传达好政策,方法要“接地气”。任何一项政策只有宣传到位,老百姓才会了解政策好在哪里,才会真心拥护。大家要依托屋场恳谈会、里巷工作法,把好的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传达好政策,目的是出实效。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是出台政策的落脚点。要做各项政策的坚定执行者,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随时拿得出,用得上,用得好,用得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能及时总结落实的措施和办法。比如疫情防控期间提出的“一扫一看三查四验”,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期间提出的“一到二看三对四核”。
二是法律要能知晓。法律是最有力的武器。在基层工作一定要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学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处理靠法。要学好用好《民法典》,里面包罗万象,衣食住行都有,处理民事纠纷就要拿起它。要学好用好《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涉及法律法规,现在农村因土地使用引起的矛盾纠纷占到三成以上,我们遇事要多从法律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搞清楚相关的法律依据法定程序法律责任,保证公平公正。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制定好村规民约,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成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有效载体,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三是形势要能了解。一要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当前,我们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元化的特点。我们必须紧跟社会发展形势,调整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二要了解国内发展形势。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国经济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尽管当前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外部冲击不会改变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大家要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要求什么,增强发展信心。三要了解国际发展形势。国际形势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大国关系进入深度调整期。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四个自信”,也要教育引导好群众,让群众对新时代的发展感同身受。要牢牢占领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旗帜鲜明引导舆论,理直气壮批驳不正当言论,最大限度凝聚正能量。
四是民情社情要熟悉。一是底数要清。做任何工作,澄清底子是前提和基础。对于村支部书记而言,要了解一个村的地理位置、人口基数地域面积重点人员和经济发展特点等情况;
对乡镇党委书记来而言,要了解每一个村的具体情况;
对于区委书记来讲,要了解全区的基本情况。“第一书记”要对每一丘田土、每一口池塘每一户人家、每一栋房屋的情况,群体结构、邻里关系、民风习俗、自然资源等情况,都要了然于胸、如数家珍,这样开展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我们生在**、工作在**,就要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第一,寻“根”要到**。寻中华文明的“根”。神农氏创耒、神农氏尝百草以茶解毒、甘甜醇厚的酃酒和衡州窑与**渊源相关。寻湖湘文化的“根”。王船山在此著书立说,衡州窑**塔、退省庵、欧阳凝祉的故宅等文物古迹遍布,饱蕴深沉醇厚的哲人文化湖湘文化。寻雁城衡阳的“根”。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置酃县于酃湖,标志着古雁城在此发祥。寻湘南革命的“根”。全国唯一集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于一体的湘南学联坐落于此,伟大领袖毛泽东5次到此传播革命火种,湘南第一个党支部在此诞生,省立三中旧址、三甲种工校等巍然矗立,革命之火燎原湖湘。第二,**交通区位独特。具有交通基础优势,全国45个重点交通枢纽之一,高铁高速高飞水路陆路空路,纵横交错互联互通。第三,**是健康休闲胜地。有山水之美,湘江静静流过,耒水贯穿**全境并滋养**大地,一幅“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画卷徐徐展开。有瓜果之香,葡萄翠冠梨、红柚、秀珍菇、金甲岭萝卜风味独特、美名远扬。有花草树木之秀,玫瑰园、月季园、萱草园、海棠山庄、城市稻田花香四溢。有美食之味,有彭玉麟将军所创土头碗”为主菜的“庆功宴”,有曾国潘以萝卜为主的“湘军宴”,有由芋头、红薯、白水鸡蛋、白面馒头、玉米粥组成的“革命餐”,有重现上世纪工人集体就餐场景的“工人食堂”。二是动态要准。**社情民情复杂,容易导致不稳定的因素较多。一个地方稳不稳定,主要看犯罪率发案率,还有群体性事件及恶性事件的发生率。**有特殊人群。少数民族人口、宗教信仰人数位居全市前列,吸毒人数在四个城区中排名第一。历史上有几拨人涌入**,有解放前逃难至**的一拨人;
有在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来自工厂和铁路局的一拨人等。除以上特殊人群外,**的老自建房和出租屋数量特别多。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动态,做到管理规范要大力推行“三化”治理,本质是通过归类按照规律进行统一管理。大家一定要牢记“一线工作法”和“一核五入”里巷工作法,并用于基层治理实践。我们要密切关注群众的“小事、大事、急事、难事”,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与意见建议,重要情况要及时向上级反映。三是方向要明。要深入了解辖区内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潜力、优势劣势,熟悉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堵点和难点,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找对方法,探索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发展路子。
三、要明晰职责的“第一”要求
村、社区是城市的治理者、管理者。“第一书记”要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带领村、社区“两委”成员开展好基层各项工作。
一要建强基层支部,做基层组织的“主心骨”。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第一书记”的“第一职责”。要成为“主心骨”,“第一书记”要看准问题、找准方法,对上能大胆提、大胆讲。每个村社区的情况都不同,要分类施策开展工作。对党组织软弱涣散的,要以党组织整建提质工作为抓手,凝党心聚合力;
对班子战斗力不强的,要围绕党务知识社会管理、产业经济等方面开展培训学习,强本领、抓发展;
对党内制度执行不到位的,要建立刚性制度、严肃党内生活、规范日常管理,强党性、优作风同时,要牢固树立“D建引领”理念,抓好D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标准化建设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
二要履行帮扶责任,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要坚持“一特一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走“田园、果园菜园、花园、乐园”的路径,从小规模抓起。围绕“一年四季有花香,春夏秋冬有果吃”,积极推进菇业、蔬菜、萝卜等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为“衡阳人的餐桌上,每天有一道**菜有一份**果”作出**贡献。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康养学闲情奇”全要素,持续做好“旅游+”文章。各村“第一书记”要利用好“一块田、一块土、一口塘、一栋房”,整合农村闲置住房、水田、土地、鱼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我一直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村干部自己不能富,原则上不能当干部;
只顾自己富,不是好干部。要坚持“租金、佣金、股金、薪金”的发展思路,采取土地流转、对外发包招商引资等措施,让农户流转土地收租金、就地务工挣薪金、委托经营拿佣金、集体收益分股金。要根据本村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协调帮扶后盾单位及相关部门,邀请专家教授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技能技术培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尽早实现每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万元。另外,把自己的人团结得多多的,持续壮大党员队伍,始终要放在第一位。
三要强化服务意识,做党群关系“连心桥”。“第一书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准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把服务作为工作的“主旋律”抓实抓好。要服务好群众。第一书记”如果能进得了百姓的门,握得上百姓的手,与百姓说得上话,去百姓家里吃得上饭,这就是一名不错的“第一书记”.服务好群众,要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加强对弱势群众的帮扶(包括留守儿童、贫困户精神病患者等),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创新社会治理。很多治理问题的根源是服务没有到位、工作没有到位。作为“第一书记”,要把群众日常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办,把群众关注的事当作最急的事来办。特别是在解决群众“学位、床位、厕位、车位”等急难愁盼问题,要下大工夫、动真感情。要经常深入群众,串百家门,听百家言,解百家难,做群众的知心人。老百姓是最实在的,只要我们任期能办成几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群众就会点赞。要服务好项目。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做到项目有所呼,我们有所应。要全力优化项目环境,抓项目落地、抓项目推进,确保辖区内的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达效。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对那些在项目征拆中索拿卡要阻工闹事的行为,要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服务好企业。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就业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根本。要结合“百名干部联百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四要创新基层治理,做“三化”治理的“推进者”。为了加强基层治理,区委一直在探索“三化”治理、“里巷”工作法,这也是推动城乡治理标准化的主抓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认可。我们开展文明创建难度很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解决好群众自治的问题,创文工作直接到群众家门口、到楼道,耗费大量精力大量财力;
我们抓疫情防控难度很大,就是没有完全实行社区“闭环”管理,大家都很辛苦。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一定要以“三化”治理为抓手,全面推行“社区治理小区化、小区管理物业化、物业管理法治化”。通过“大闭环、小闭环”,让疫情更好防控、矛盾及时化解、治安得以改善。同时,要大力推行以“一核五入”为核心的“里巷工作法”(“一核”:即基层党组织;
“五入”:划片入网,建好微阵地;
走访入户,开展微行动;
守望入里,设立微岗亭;
恳谈入巷,推进微项目;
服务入心,实现微心愿。),通过一线工作方法的规范化,把村(社区)干部的大部分精力释放出来,真正让乡街、村(社区)千部用20%的精力抓底线工作,用80%的精力抓产业、抓项目、抓发展。
四、要掌握工作的“第一”方法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效率。“第一书记”必须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基层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D建引领,班子抓牢。”
一要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关系。大家在基层,要重点要处理好几方面关系:一是与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关系。“第一书记”要起到支持不主持引导监督的作用。不主持不替代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工作,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决策过程中要相互沟通,做到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依靠不依赖。要引导村(社区)千部按照中央、省、市、区的政策部署执行,监督工作方向不偏。二是与所在乡镇、街道党委的关系。下级服从上级是党内最重要的组织原则要坚决服从乡镇街道党委领导,自觉接受管理,主动汇报工作。三是与派出单位的关系。要把派出单位作为坚强后盾,及时主动向单位领导汇报,争取单位对派驻村工作的理解重视和支持。
二要端正思想,杜绝不良习性。我曾经听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现在有多么努力,以后就有多大梦想;
你现在看多少书,以后就有多少知识;
你现在解多少难题,以后就有多大能力;
你现在干多少事,以后就有多大本事要能出力涨力。我觉得总结非常到位,“第一书记”要有这种认知。第一书记”驻村、社区期间原则不再承担派出单位业务,在工作、生活、管理上,所以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扎根一线,一心扑在基层工作上。要杜绝过渡想法。不能把担任“第一书记”当作临时“镀金”,更不能“蜻蜓点水”作表面文章,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尽心尽力为地方谋求长远发展。要杜绝经验主义。做好新时代的基层工作,大家大都还是新手,已有的经验过往的办法在当下的农村不一定管用,必须坚持实践至上,主动向基层干群学习,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工作。要杜绝官僚主义。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第一书记”不能因为自己是组织派来的,就把自己当作“城里人”官老爷”,不能搞官样文章、繁文缛节,更不能当甩手掌柜,把事情推给镇村干部去做。
三要理清思路,把握工作原则。基层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利益面前无小事,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坚持公平公正。要深入调查研究。这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基本方法。大家在基层岗位上,要多做调研多听意见、多作思考,重点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和标准化治理,先熟悉情况,再推动工作。要注重因地制宜。不同的村社区,存在的“短板”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基础设施旧,有的是资源禀赋差,有的是矛盾纠纷多,要坚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坚持依法办事。在基层,像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补偿费用兑现、低保户认定等工作,都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焦点,只有坚持依法办事,“一碗水端平”,才能获得群众支持,赢得基层信赖,增进工作底气。
五、要确保工作的“第一”成效
一要加强培训指导。组织部门要经常性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强化对“第一书记”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帮助大家厘清工作思路,明晰工作方向,把准工作重点,切实提高驻村帮扶履职能力。可以请专家进行培训,也可以请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的乡街书记、村(社区)书记传授经验,促进更快成长。
二要加强日常管理。组织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第一书记”工作的日常管理,克服重选派轻管理的倾向,要加大督查力度,经常到乡街、村(社区)走一走,了解“第一书记”的思想、作风、纪律、工作等方面情况,对成绩要肯定,对问题要指正,对工作中的困难要及时解决。通过督查、走访,给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加压力增动力注活力。
三要加强服务保障。对“第一书记”不仅要严格要求,也要热心服务,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各乡街、村(社区)要正确对待和认识选派工作,不要错误的认为“第一书记”一定要为村(社区)带来多少资金、协调多少项目,不寄以“第一书记”过高、过大的期望,要把成功调解一起矛盾纠纷提供一个致富信息都看成是“第一书记”的工作业绩,最大限度地支持配合“第一书记”开展工作。
四要加强典型宣传。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和乡镇、街道,要结合基层D建乡村振兴城乡治理标准化等工作,注重培育“第一书记”典型,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好做法、好经验,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及时宣传村(社区)的特色,打造网红打卡地,树立**好形象。
六、要树好书记的“第一”形象
村(社区)“第一书记”是组织精心选派的优秀党员干部,只有清清白白做人,干千净净做事,才能在群众中有威信,才能赢得群众的好口碑。
一是人品要正。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官德就是为民,党性就是人民性。当千部,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第一书记"要“正人品、树官德”,平时与人打交道时实实在在、不动歪念,坦坦荡荡不要手段,不害人、不坑人、不整人。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既不糊弄上级,也不哄骗群众,向群众承诺要完成的实事,就要千方百计地办,即使一时间办不了,也要实事求是地作好解释。
二是办事要公。有公心者,必不为私利所迷,不为人情所困,不为诱惑所动,为人行事不偏不倚,不倾不斜。“第一书记”要带头遵守村(社区)各项规章制度,严禁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欺负百姓、胡作非为。特别是在惠民政策的落实上,要公平对人、公正处事,坚决遏制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
三是自律要严。古人有一句话叫做“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
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有欲望而不知道遏止,连原来的欲望也会失去;
有所得而不知道满足,连原来有的也会失去。我一直在警醒自己,当干部一定不能有感觉。任何时候任何人当千部如果有感觉了,觉得自己像个千部,有特权,这肯定会出问题。我们要坚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做到知敬畏、守底线。现在**发展形势非常好,有的村集体资产累积壮大很快,各项补助资金、建设项目很多,但这是属于人民群众的,作为村(社区)“第一书记”,不该拿的钱物一点也不能拿,要严于操守,千净办事。
同志们,基层工作任务艰巨,基层千部责任重大。“酸甜苦辣都是营养。”希望大家恪尽职守,不负组织的重托群众的厚望和父老乡亲们的期望,努力把各项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以一个村、一个社区的荣光,为**区争光添彩,在担任“第一书记”这段时间里,为自己的人生书写最光彩最难忘的一页!
推荐访问:在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讲话 会上 座谈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