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叙事(8篇)(全文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教育叙事(8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教师教育叙事(精选8篇)
音乐的美是可以直抵心灵的美,是不能以说教方式来传播的,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所以,面对目前音乐教育的尴尬现状,作为音乐教师,我时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能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音乐的美,如何能让他们喜爱音乐课?我想,首先还得从兴趣入手,要想学生对我们的课堂产生兴趣,必须想办法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好的教学手段,让课堂充满新意,充满激情。所以这学期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尝试着在课堂上使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1.注重结合其他学科,运用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们这学期第一单元《难忘岁月》中,有一节音乐欣赏《保卫黄河》,整好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黄河颂》主题相同,为了能让同学们加深印象,提高兴趣,我特意把这节欣赏课放到跟他们语文课同步的时段来上,当欣赏这首乐曲时,我就让同学们自己来讲时代背景,讲歌曲产生的年代的特点,以及作者当时创作的时代环境,让他们结合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音乐课堂来,相互沟通、彼此强化,
然后在让学生们朗诵歌词,领会歌词的含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聆听并哼唱旋律,此外,又补充了语文课上涉及到的内容,选择了《黄河大合唱》的一些经典乐章,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作品的相关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在聆听欣赏时,我总是使用班班通,播放精美的教学光盘或是自己制作的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作品,并能很快的投入到我的欣赏课堂中。
2.让音乐课堂尽可能的动起来
在一些欢快的歌曲教学中,要是以“动”为主。结合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让学生学跳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自己编配一些动作,从而达到自学、自乐的目的。比如在学《青春舞曲》时,不仅让学生欣赏了激情飞跃的维族舞蹈,更是教给大家跳了一小段自编的舞蹈片段,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就连平时特皮的淘气包也被感染了,在大环境的带动下,竟然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起来。
3. 注重课程纵向联系,把预习提前融入到教学中来。
音乐课程的预习不能是孤立放手给学生的,那样也不切实际,所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预设的把未来一节课的内容融入到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但是这不能是机械的植入,而是有机的结合,比如我在教第一单元第一课《游击队歌》的时,在学生演唱时为了增加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在歌曲的第二乐段中融入了二声部轮唱的训练,这样不仅增加了歌曲的表现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为下节课的三部轮唱《保卫黄河》做了预习和铺垫。
我想,只要我不断努力,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追求创新,不断的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那么我的音乐课堂,一定能充满跳动的音符,我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喜爱我的音乐课。
身为人师,在教坛上演绎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许多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虽不曾惊天动地,但仍历历在目,感悟至深。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从事教师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也已二十年了,在这些年里,我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回首细想,虽然我的学生们不一定都成为语文拔尖的孩子,但起码会成为有语文涵养的孩子。
在偏远的农村初中,由于农村小学教育现存的一些客观问题,导致我接手这些孩子时,他们的小学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居然还有语文拼音不过关的孩子,这一点是我所不曾想到的。面对这一让我挠头的问题,我曾经试着用下课时间给班级那些基础特别差的孩子辅导拼音,但收效甚微,一是因为学习拼音是个很枯燥的东西,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二是课余时间毕竟有限,想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学习一年的东西真的很困难,不久我就发现,我的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于是,满腔的热情被当头一盆冷水泼下,把我浇了个透心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班级中拼音基础最差的学生吕亮的拼音水平竟然突飞猛进,我百思不得其解,通过和他的谈话我知道了并不是因为我给他“吃小灶”使他的拼音进步,而完全是因为我的一句即兴发挥的话。
记得那是十月份的一天,我正在讲台上讲课,双眼无意间瞥向窗外,当时正直一阵秋风吹过,校园内的树叶随着瑟瑟的秋风四处飘洒,于是我情从中来,对学生们说:“秋天,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它们活跃在诗人们灵动的笔尖,镌刻在读者们的心怀中,在杜甫的眼中,秋天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凉;在毛泽东的笔下,秋天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壮丽;而在刘禹锡的心中,秋天则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可以说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东西会有不同的情感,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的那样:‘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吕亮对我说,就是因为当时我的这番即兴讲演,使他知道,原来描写秋天的句子可以这么美,不再是只有小学时的“丰收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那些枯燥干瘪的字眼,他说他第一次领悟到语文的魅力。于是自己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语文,让自己也能写出那些美好的句子供后人传诵。但他也深知拼音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想要在语文上有所见地,总不能连拼音都不会啊,从此以后,他就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拼音来。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真的没有白费,他的进步也映在了全体学生的心中。
吕亮的进步并不是因为我的课外辅导,而是因为他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语文的魅力,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真的印证了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教授知识虽是老师的职责,但培养兴趣才是老师教学真正的成功。
经过这件事情后,我慢慢的将我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上。让我忧虑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像吕亮同学那样仅仅因为一句也许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诗词就对语文产生兴趣,要知道,班级中语文成绩拔尖,日常积累丰富的学生大有人在,我深知,这些优等生们的成绩好很多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个学科,而是只是想要有个美好的前程才捏着自己的鼻子逼迫自己学习的,我不希望他们在语文学科上也是纯粹的为了考高中升大学而机械的学习,我要让他们把学习语文当做一种快乐,成为一种享受,因为我认为语文教育的真谛并不只局限于教授语文知识,而是让他们通过学习语文,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文化,塑造他们的灵魂。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学习越好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越活跃,个性越强,越难于引导,更何况是强迫他们去喜欢自己本不喜欢的学科呢?而且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考卷的设计形式,让优等生们随随便便考一考就可以得到好成绩,但相对于数学等理科,学生们可能要绞尽脑汁,苦战题海多日才能收获一点点的可怜分数。长期下去,很多同学自然而然的将自己学习的重点转移到了其他学科上,而把对语文的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不得不算是语文教育者的悲哀。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知道如果想让他们主动地、心甘情愿地学习语文也许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但做到这点又谈何容易呢?
教学讲究“因材施教”,同样,培养语文兴趣也要如此。对于基础差些的孩子,我可以采用从吕亮同学身上总结的经验,即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感受语文知识的广博,时常鼓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简单说来就是让他们“尝到学习语文的甜头”。但对于语文知识相对丰富的孩子,这套方案显然是行不通的,于是,我为他们量身定制了第二套方案:“品品学习语文的苦头”。
例如我们班有个公认的才子——李鹏程,据学生说他家的书籍有上百册,这在一个农村家庭中可不多见。也许是受家庭书多的影响,他的课外阅读量很大,尤其喜欢毛泽东的诗词,一次上语文课,我正在讲《新闻两则》,发现他根本没有听我讲课,而是自顾自地在看别的书,我走下去一看,发现看的是《毛泽东诗词选集》,于是我微怒地对他说:“上课为什么不好好听讲,还看课外书?”谁知,他竟表现得很无辜,说:这不算是课外书,因为本节课我讲的文章和毛泽东有关,而他看的也是和毛泽东有关的书。当时,我真是火冒三丈,真想好好教训一下他,但转念一想,对于他这样口才甚佳的学生,不能让他钻了空子,于是我镇定地说:“嗯,有道理,既然你对他这么感兴趣,那我就随堂留个作业给你吧!回去认真地研究一下毛主席,两周后上交一份对他个人经历及作品的品评文章来”。
不知是我小觑了他的能力还是他小看了我的作业,竟满口答应了下来。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在课间看他拿出种种课外书籍,《毛泽东传》、《毛泽东生平研究史》、《毛泽东家风》等书认真品读,时而微笑,时而蹙眉,时而动笔写上两句,心中不禁想到,这小子还真把这作业当件大事儿办了。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两周时间到了,当他把厚厚的一篇文章交到我手上时,我真是惊讶万分,我感叹他小小的年纪竟有这样深远的见解,更让我吃惊的是他写在文章后面的一番话:“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前的我太自以为是,总是依仗着自己比别人多读一些书,就骄傲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更没把语文放在眼里,直到您给我留的这个作业,我认识到,像毛主席那样多才多艺的伟人都如此谦虚,我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孩子而已,有什么资格小瞧语文呢?语文世界浩如烟海,我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我学到的东西太少了,我也终于知道了原来语文中有这么多美妙的东西,从前因为我的狂妄竟将他们忽视掉了,通过这次作业,也让我喜欢上了语文,我会认真学习的,老师,请看我的行动吧!”
从那以后,我不仅看到了他在语文课上认真听讲,而且发现他和别人讨论问题时再也不会高昂着小脑袋,只会用鼻孔对人了,而是态度谦和地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正如赵本山老师小品中的一句话:“还有意外收获!”也许正就是语文的魅力吧,教人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心灵。随着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和学生做一个文学游戏——对对联。我认为,一方面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进行这个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在对对联的过程中还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眼界;第三,因为采用的是师生比赛互动的方式,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试想,如果有幸打败语文老师,那是多么大的荣耀啊!殊不知,这也是我培养他们语文兴趣的一个方法呢!
记得一次学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后,我即兴让学生进行对联练习:结合本文内容,写一副对联。要求:上联首字为“生”,下联首字为“死”。我自己也试写了一副:“生虽逍遥乐短暂,死为大义名千秋。”本以为自己写的很好,没想到强中自有强中手,同学们的发言积极踊跃而且高潮迭起,精彩不断,大有让我惨败的势头,一节课中掌声不断。真是让我不得不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这堂课中,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雀跃的笑、自豪的笑,正是从这些袒露心扉的笑容里我实现了我的目标,那就是让语文真的走进了学生们的心里,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语文。
当然,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任重而道远,其中的欢乐痛苦也会不断交替上演,但如果我们都能怀着一颗坚定负责的心态去教导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真正地走进语文,喜欢语文,不难发现,我们在教授给他们语文知识的同时,也重塑了他们的灵魂。我想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点亮学生心中的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辅导学生要有耐心,教育学生要有诚心。只有用耐心善待每一位学生,才会引领学生走进七彩的语文世界。
世界万物离不开阳光,有了阳光就有了生机与活力,大树才能茁状成长。我作为一名教师,就像一缕阳光,用温暖的心关爱学生,用一张带有微笑的脸走进课堂,让学生享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就会健康成长。
我是教师,我的工作理念是:“享受教育,享受人生”。我经常对学生说:“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教师如果能以享受的态度从教,那么他的教育生涯就是幸福的人生,享受教育每一天,幸福生活到永远,每天和朝气蓬勃的孩子在一起,连我自己感觉永远年青。我们教育是“以人教人”的工作,把它当作自己追求的事业。所以在我的班级里面倡导快乐学习,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平等,对我自己的身心也是一种锻炼,对学生也是一种人文关怀。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长大,这带给我的也是同样快乐的教学,让我感受到做教育者的幸福。
在我们班有个学生叫张鑫宇,刚开始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喜欢和周围的同学讲话,影响了课堂纪律,经常上课被点名提醒,可仍不见效。怎么办呢?我试着寻找他的优点,结果发现这个孩子还真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劳动,每次教室里的地板上有纸张,他总是不声不响地就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他也非常懂礼貌,每次见了老师总会笑嘻嘻地打招呼。于是,在一次他主动把垃圾倒掉之后,我在课上表扬了他,并在课后悄悄地微笑着告诉他:“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如果你上课认真听讲,不和同学讲闲话,老师会更喜欢你的!”我看到了他脸上抑制不住的兴奋与喜悦。于是,我继续微笑着说:“老师可要看看你下节课有没有进步哦!”他从我的目光里读到了鼓励,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我直点头。后来,他真的在课堂上不再讲闲话,并且从不举手发言的他变得越来越爱举手发言了。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在我班有位学生叫张宇,从小父母离异,随奶奶生活,他很自卑,平时他总是寡言少语,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我私底下动员全班同学带他玩耍、找他聊天,安排他与其他人一样值日(只是任务稍轻)。我又通过他父亲找到了他的母亲,做通他们的工作,让他母亲常看看她的孩子。课间,我会假装不经意地跟他谈心,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渐渐地,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课堂上高高地举起了小手,下课主动找其他同学玩。看到他自信的笑容、活泼的身影,我感到欣喜。但是在一次要求介绍自己的习作中,他这样写道:“我生来就与别人不同,因此节假日我最喜欢做的就是呆在房间里看书。我很内向,也很自卑,因为‘母亲’这个词对我来说遥远而又陌生。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又重新找到了失落的母爱„„”读到这里,我心头一酸。把他叫到跟前,我说:“我刚读完你的作文,写得很好。只是„„”他看着我,眼里含着泪水说:“老师,有了您和同学们,我很幸福。以后,我一定会有出息的!”
每时每刻我都要求自己要用健康向上的灵魂去净化教育环境,用自己平实坚韧的心态教书育人,真正用人格魅力铸造神圣的师魂!
记得四年前的一次,我在上信息技术课,要求学生启动Word软件,让他们练习用拼音输入法打字,把任务布置完后,好多同学都开始操作,大约过了五分钟,有一同学举起他的手,告诉我,老师,我刚才打的几段被王晓明同学捣乱给我清除了,当时,我心里一股火涌上了心头,正准备冲上去把王晓明给我拧出来好好教训一顿,突然,另一同学大声的说:“老师,王晓明语文从没及格,有好多拼音都不会拼”,哦,我明白了,顿时我压住心中的火问了他一句,王晓明你是不是认为很难啊,他抬起头用一双可怜的眼睛望着我说:“没关系”。我教你启动打字游戏进行训练吧,一会儿,王晓明就能独立操作了,我转身离开了他,回过头看着王晓明一副高兴神态,我心里也笑了。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幸福既在心灵深处,也在我们眼前手边,所以我们要满足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感激生活中的每一点理解、宽容、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怨愤。
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已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要想拥有“快乐心态”,只有“宽容”还不够,还要有一种“赏识意识”。
学生是生命的火种、精神的火种,教育的使命是点燃这火种,使之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而点燃这火种的火源就是“赏识”。
赏识是一种教育的艺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都蕴含着赏识。一路走来,因为“宽容”、因为“赏识”,寂寞与枯燥,劳累与辛苦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在我的眼中,阳光总洒满大地,一切都那么美好,工作是如此丰富多彩,充实可爱。
我深知,做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课改需要的不只是热情,还需要语文教师解放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开发教材。因为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教学应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当教学情境发生偏差时,应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
最近我在阅读课上给学生读了一篇文章《珍贵的纪念》,当说到小猴、小熊纷纷在小亭中刻上自己的名字时,一个同学就说:“老师,它们这是乱写乱画,这是不对的”。我还没说话,另一个同学就很激动地站起来说:“老师,小刚用铅笔画桌子,你过来看看…”话音还没落,同学们便七嘴八舌讨论开了 “小刚,你不爱护桌子”“小刚,桌子是学校的,不应该乱画““你看,这墙上有一道印,肯定是你画的”看同学们的情景,跟开会一样,你看看我的桌子,我批评你两句,我看看小刚,脸红红的,低着头不说话。作为新课改的教师,不应是“一言堂”的堂主,这时的我,应是学生探究的引导者,于是我亲切地问:“小刚,你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呢?”“我错了,我再也不画桌子了。”“老师,有一次我发现我桌子上有谁用铅笔画了一道线,我用橡皮把它擦掉了,我可以帮小刚擦掉。”我们的班长起来发言了,三月是学雷锋月,我马上肯定了她想帮助别人的想法。“老师,我们应该学习小刺猬,种些花草,不应该破坏公物。”文静的课代表说出了我们下面想学的内容,我想说的话。我马上因势利导:“小刺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因为我们最近一段时间讲环保比较多一些,所以我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马上打开了话匣子,不摘花,不踩草,多种花,多植树,不随地扔垃圾…关于爱护、环保的“演讲”整整持续了十分钟。同学们热情高涨,课下有的同学竟然抓住了几个踩草坪的小朋友,有的同学跑到院子里去捡垃圾,有的同学在教室喧哗,马上有同学指责他是噪音污染。一堂不是按我设计上的课,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第一,这节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积极的引导;第二,学生环保意识提高了;第三,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四,同学们互相监督,我们班的卫生、纪律有了很大的改观。
总之,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要更新观念,深入研究,把握教材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说来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经几年有余了,谈及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方法,自己感想颇多,现在的我比较注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的彼此交融,彼此协调,从而使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的目标。这一举措的实施,使我的教学的效果获得了全面的提升,并且我的课堂也朝气洋溢,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厚。
记得在一次上课时,那时是在讲数列问题,是要求学生把握通过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课堂上我出了几道题让学生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前几项的规律归纳总结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些题普遍做的不好,即使班上的好学生也冥思苦想,当时我感到很纳闷。在课后,我做了仔细的思考和调查,发现学生遇到此类不懂的题目时就一筹莫展,真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就连优等生也感到有些茫然。但是学生到感到很有兴趣,都能很认真的在思考。她们都以为此题看似简单解起来为什么却如此之难。看到学生学习情感和立场,我由衷的感到开心。我给学生提示:数学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数学规律题,一类是发明数学规律题。应用数学规律题,指的是需要学生应用之前学习过的数学规律解释回答的题目。发明数学规律题,指的是与学生之前学习的数学规律没有什么关系,需要学生先从已知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才能够解释回答的题目。学生所做数学操练,绝大多数属于头类。找数学规律的题目,题目有关一个或几个变化的量。所谓找规律,多数情况下,是指变量的变化规律。于是,捉住了变量,就等于捉住了解决不懂的题目的关键。
通过我的提示,更加激发了她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汇集我们相关的习题和课外题,因为有些同学们想“难为一下老师”,也想准确展示一下自己。于是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她们以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不懂的题目,并为此做了充实的准备。
又一节课开始了,孩子们都很期待这节课,都挖空心思,彼此争论着,终于解释回答出来,她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我作出苦思冥想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其实我想由这种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如何着手解题,思考依据。当我将同学们提出的不懂的题目一一解释回答出来时,并肯定了她们的提问时,她们的开心劲似乎无法用语言加以形容。接下来,我顺手推舟,让同学察看一系列数列,让他们去试着寻找规律,虽然在解决时不时的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些问题终究让学生解决了。此时,我从心里佩服她们,给了她们最真切的鼓励:你们真了不起!然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自己试着从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中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公理”,学生们很乐意,也开始动手总结了。整个学习过程便得是那样的轻松,活泼。经过大概十分钟的归纳,学生有了自己的结论,然后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讨论,带经过一番热战,有些对于结论持有怀疑立场的学生也撤销了疑虑。课后想了很久,这节是否是成功的呢?
我本以为自己对于别人给予的鼓励或是肯定的一句话,不会有多大的作用,现在,我发现自己的认识错了。
20xx年x月x日,一个我值得一记的日子,因为它实实在在是一个对我、对一个学生都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九(2)班学生进入九年级后的第一次月考上周结束,今天开始讲解分析试卷。
上午第一节课,我给同学们讲解分析语文月考试卷。首先,我分析卷面是否整洁的问题。我详细阐释了卷面整洁的意义、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其次,我对此次卷面的整体情况作一概括分析。最后,有针对地提出卷面整洁存在问题的具体学生。
当我指出我班胡某某同学卷面不整洁,存在字迹不清,字体不端正、匀称的问题后,让他发言表态今后要认真。可他却说:“我这是习惯了,改不了了”。这时,我本以为同学们会哄堂大笑,或是认真地探讨他的这一说法教室,可是同学们的表现却很平静。大家基本上异口同声地说:是的,他写字不好看,有的还认不清,老师早都原谅他了。(该生学习努力,成绩也优秀,但是不细心,答题不严谨。平时对自己要求不很严格。)
但是我想:不能因此而原谅他,在这方面原谅他也是对他不负责任,同时也不好再严格要求其他同学了。于是我说:“你这是习惯了,但是这只是你几年养成的习惯,而且是坏习惯。你今后人生几十年,难道就不能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吗?难道你愿意一辈子都保留这一坏习惯吗?你自己想想,比较比较,该怎么做。我相信你会想明白此事,会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最后我再送你一句话:‘好习惯受益终生’”。他听后说道:“好的,我会认真思考你的话,争取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随后我又阐释了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意义。
本节课结束前十分钟,我特意布置了一项作业,即以养成好习惯为主题,书写一条自勉的座右铭。
课后胡某某同学的自书座右铭是:“好习惯受益终生----冯老师语”。我看到后会心的一笑。但是此后他的的课堂作业、日记、作文誊写以及考试答题,每次都能一笔一划的书写。我对此也予以肯定,在批改作业时,有时也认认真真的对他下评语。此后,也多次听到其他任课教师表扬胡某某同学:能够认真书写了;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了……
说实话,当时我并没有想到我的一句话能改掉他几年的坏习惯,也没有想到一句话在一个学生心中产生如此的影响。我当时的会心一笑,后来想想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是一种教育成功的喜悦,是一种获得鼓励满足的喜悦,尽管我知道“好习惯受益终生”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在新课程里,有说到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在对师生关系上,强调相信、鼓励、尊重、赞赏。相信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尊重是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多鼓励,少指责乃至不指责;赞赏就是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鼓励的一句话就是对学生赞赏的表现方式,并以此作为契机,尽可能的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贴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受到重视,这样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自己细微的教学行为,将不吝惜鼓励,要给予丰富多彩的鼓励性话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诚意,让学生能够信任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
那日的课堂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将来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学生,一定要给予他们鼓励。因为,任何人都需要鼓励。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觉得新的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催化出出色的教学行为,而新的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历史教学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发现历史的本质,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其次,鼓励、引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的表现,那么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因为发问是一个人探索未知领域的外在表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一般人对某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反之,兴趣越大,问题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因而,历史教学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归结到最后还是在于一个“兴趣”问题。
其实,历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的,既富有民族兴亡的戏剧性,又饱含各种人生哲理。暂且不说古老的用具、服装、艺术、风俗会给我们一种好奇,不同个性、不同利益的人群,共存于同一个时空下,由无数复杂的情感、利益衍生出来的历史事件,不正是一幕幕活的戏剧吗?它跌宕起伏,富有情节又耐人寻味,也包含许多发人深省的悬念。如此生动具体的历史,为何在教学过程中却找寻不到学习的乐趣呢?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教材的“繁、难、多、旧”,而新教材对准上述四种病症,改变了这种格局,化“繁、难、多、旧”为“简、易、少、新”为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增添盎然生机,寻回本应该属于历史课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感触颇多,其中最大的体会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得多了;师生单向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过去的从属地位一跃而成为主体地位。新教材中设置了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意在以灵活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能力,为师生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当然,作为一个新教师,在这次大比武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正逢新教材的初步试点阶段,问题就显得更多些,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多吸取些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使之更加符合新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发生。
因此,需要注意的几点是:
1、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自己学习的形式。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也涉及学习方法。
2、合作探究的时候,教师游走的范围应当遍及教室的每个角落,不要遗漏任何一组学生;教师不要在小组中逗留太长时间。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时不宜太快或太频繁,以免让学生眼花缭乱;
3、需要掌握的原则:鼓励——但不能庸俗化(适度);自主——但不能不帮助(引导);合作——但不能走形式(实效);探究——但不能表面化(深入);真情——但不能伪矫情(自然);创新——但不能浮躁化
作为幼儿园教师并且是小班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时刻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的,这并且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这阶段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孩子。对于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安定下来,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如:孩子的饭量,挑食情况;孩子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常常与家长交流,将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更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孩子的教育工作。
我想,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要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周到、更细心地照顾,让每位孩子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的成长。
推荐访问:叙事 教师 教育 教师教育叙事(8篇) 教师教育叙事(精选8篇) 教师的教育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