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档案管理心得体会12篇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第1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前提。加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实际工作的作用,是干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档案管理心得体会12篇,供大家参考。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1篇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前提。加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实际工作的作用,是干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干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干部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结合实际,本人认为要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四抓四到位”。
一、抓关键,领导重视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内部性、保密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并不引人注目、默默无闻的工作,因此,有些领导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
一是无关紧要的思想。认为现在使用干部重在现实表现,干部档案没有多大作用;
二是无需亲为的思想。认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就是简单的收存材料,是干部档案工作人员的事情,不需要领导亲自抓;
三是一般应付的思想。虽然口头上讲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够重视,认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没有火烧眉毛的事,只要“守好摊”,干部人事档案不丢失,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
由于思想认识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就存在着:
1、管档人员配备不到位,没有按规定比例配备工作人员;
2、投入不够,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保管条件落后;
3、档案人员队伍不稳定,变化比较大;
4、干部人事档案人员政治、经济待遇不高等。
这些问题既影响了干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又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因此,要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督促检查,使各级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档案意识,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关心管档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的基础工作,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抓规范,基础工作到位。
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涉及到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它直接关系到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评价、培养和使用,关系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和政治前途。因此,对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一定要加以规范。但在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没有注意收集干部档案中必备的材料,造成档案的材料流失。
二是鉴别不准确,把不应归档、手续不完备和有问题的材料归入了干部档案中,损害了档案的真实性;
三是整理不及时,对收集来的档案材料没有按规定及时整理归入档案,导致无序管理;
四基础设施不配套,档案保管环境恶劣,影响了档案使用;
五是制度不到位,材料的转入、转出、档案的查(借)阅等手续不按规定履行,档案管理混乱。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坚持做到“四化”。
一是收集归档程序化,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制度,特别对于人事变动、工资调整等材料,应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收集,并按干部管理权限移交管档单位存档。
二是鉴别整理规范化,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整理规范》规定,认真细致地鉴别、整理加工,该归档的归档,不该归档的予以剔除。
三是设施建设标准化,按照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要求,配备标准的档案用品、微机和设备,使干部档案管理实际现代化;
四是管理工作制度化,自觉执行档案管理的八项制度,使每项工作都制度化,保证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三、抓素质,队伍建设到位。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档案管理的手段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干部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做到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使档案管理工作既能继承和发扬老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又能根据工作的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但在实际工作中,干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有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一是人员配备比例不够,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管理人员,或者兼职人员主要精力不在档案管理上;
二是管档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有的管档人员政治素质不高,工作原则性不强,业务不熟悉,工作不踏实,应付了事;
三是部分人员工作不安心,由于一些政治、生活待遇没有落实,导致有些档案人员缺乏奉献精神,总想跳槽,影响了干部档案管理的质量。
面对存在的问题,应该通过抓管档人员的整体素质,来促进管档队伍的建设和提高。
一是抓基础。各管档单位应该明确一名领导分管,同时按规定配备档案管理人员,而且必须是中共党员、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保证档案员的素质。兼职人员不可兼职过多,应以干部档案管理为主,保证管档人员的工作时间。
二是抓培训。通过举办各种不同层次、类型的档案人员培训班,来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鼓励档案人员不断地学习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原则性。
三是抓待遇的落实。一方面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劳动保护工作,督促管档单位落实有关经济待遇;
另一方面,从政治上关心管档干部的培养和成长。通过一系列措施,从整体上提高干部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干部档案的管理水平。
四、抓服务,信息开发到位。
加强干部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干部档案,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这是干部档案工作中心环节,是干部档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档案除了满足工资制度改革、干部工龄认定、老干部待遇落实等一般性日常管理外,对各级党组织公正、客观地培养和使用干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依据。但是,传统的干部档案管理方式,很难适应不断改革深化的干部管理工作。
一是资料收集手段落后。依照传统的呈报程序,档案材料没有及时更新和补充,信息不新,数据不准,影响了干部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是管理方式落后。还是传统的那种“你送我装”、“你借我调”的管理方式,只注重收集,不注重信息的开发和分析。
三是服务方式单调。只满足于干部工作需要,缺乏将干部工作与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意识,对干部档案利用开发不够。
因此,要使干部人事档案更好地为干部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通过服务来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
一是实行现代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在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干部档案数据库,及时更新,动态化管理干部人事档案信息,保证干部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是实行开放式的管理。一方面建立干部工作业绩档案,及时将干部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和在重大活动、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收入档案,为凭实绩用干部提供必要的依据。另一方面建立干部能力档案,重点收集个人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继续教育情况以及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注册考试等能反映个人才能资料,真实、准确、完整、立体地反映干部的情况,提高决策工作的水平。
三是实行服务式管理。在工作中注重实效,在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的前提下,坚持热情服务,在干部的出国、调动、任免、福利待遇、办理退(离)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尽最大努力帮助用档单位用足用好档案资料,努力为干部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干部档案的使用效率。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2篇
电子政务是指运用信息及通信网络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形成新的政府管理形态,实现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电子政务系统实质上是政府办公自动化在范围和功能方面的延伸,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它是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公文的起草、审核、签署、发布以及收文办理等,都是在电子政务的操作平台中进行。这些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的公文,是机关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所以必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归档和管理。但由于这些公文是通过电子政务公文处理平台产生的,它的特点决定了其归档和管理的方式并不能简单套用纸质文件的归档和管理方法,而应将电子文件的管理功能嵌入电子政务系统之中,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与全过程管理等方式,并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它们各自具有一套独立的管理流程,两个管理流程执行各自主管机关制定的制度和标准,并且两个流程之间是通过文件实体的交接而衔接的。而文档一体化管理是按照文件生成与运行规律,采取统一、严密的手段,高效地组织与管理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与传统文件和档案管理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通过对文件和档案管理流程的重组,达到两者在管理上的无缝化和程序上的一体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组织机构因素造成的两者在衔接上的真空地带和减少重复性作业。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则
1.1“前端控制”原则
考虑到电子文件的易改性、易逝性等的特点,如果还是象过去那样,按照文件的生成、积累、鉴定、立卷、归档,分类、著录等顺序按部就班地管理电子文件,那么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就难于保证了,电子文件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还会造成部分的重复劳动。因为电子文件在归档之前就有可能已被修改,或者有些已被有意或无意地删除;
有些在文件形成时已提取了主题词,文件归档之后还要进行标引工作,这无疑是增加了劳动量。因此,必须贯彻“前端控制”的原则,即要求将原来纸质文件管理系统中后期阶段需要控制的手段提到前端,也就是说档案部门对于电子公文的管理工作的介入要向前延伸,从文件生命周期的“前端”就开始控制文件的归档活动。具体来说,在文件系统设计阶段,档案人员就要参与设计、进行指导;
就应该考虑归档与归档后文件管理的需求,将集中管理一份文件的所有相关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归档。要把归档工作嵌入工作流程,以保证在每一个流程之后,将相关文件实时归档。并且要求用户及时著录和鉴定文件信息,并且把著录、鉴定信息与电子文件之间建立联系,以保证文件归档时,将该电子文件与相关信息一并移交或发送给档案部门。
1.2“全程管理”原则
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即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原则具体应该体现在电子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文件流程各阶段的管理和监控为例:设计的系统应对产生于机构内部各部门及其应用系统上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的归口登记、分类、鉴定,同时监控和记录针对文件的一切操作,如文件的创立、登记、修改、审核、签署、分发等。而且,对文件进行的技术操作,包括操作平台的转换、存储位置的改变等都应该记录下来。因为这种管理和跟踪记录,对于证明和保证电子文件的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公文的真实性保障
判断传统文件的真实性,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文件载体的原始性;
二是文件形式的原始性,其主要是指具体的文件内容、字体、字迹以及具有法定效用的签署、印章等。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对文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判断传统文件真实性的准则并不适用于电子文件,因为一是电子文件的载体与其信息是可以分离的,载体的不固定性,使得电子文件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原件”的概念;
二是电子文件的更改可以不留痕迹,复制起来真假难辨,处理过程又具有隐蔽性。因而判断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必须更多地着眼于其内容的真实性,主要是认定文件是否就是当时当人当事形成的,主要关注的是其本质的要素保持不变。国际上的一般做法是采用法定程序对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并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组成一个贯穿电子文件从生成、运作到处置全过程的安全“通道”,以此来保证数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是:
2.1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一是建立对电子文件操作者的身份识别与访问权限的控制,防止非法侵入。
二是设置操作日志,自动记录实施操作的人员、时间、内容等。
三是对电子印章、数字签署等采取防止非法使用的措施。在国家立法机构正式颁布有关电子签章的法律实施之前,对只有签章的电子文件,归档时应附加有法律效力的非电子文件签章。
2.2身份识别技术
身份识别技术主要用于正确识别通信用户或终端的个人身份。最常用的方法是给每个合法用户一个“通行字”,代表该用户的身份。通行字一般由数字、字母或特定的符号组成、只有本人和所使用的计算机知道。当合法用户要求进入系统访问时,首先输入自己的通行字,计算机会将这个通行字与存储在系统内有关该用户的资料进行比较验证。如果验明他为合法用户,就可接受他对系统进行访问;
如果验证不合法,计算机就会拒绝该用户对系统进行访问。
2.3防写技术
将数字信息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从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作任何修改,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数字信息内容,从而达到保护其真实性的目的。
三、电子公文的完整性保障
传统文件的完整性保障主要是通过鉴别文件最初形成的信息内容和载体是否被破坏过,是否保持着作为证据所要求的各要素。而电子文件的显示,却随着使用软件的不同,其外观可能不一样,再加上电子文件的信息与其载体又是可以分离的,因而使得传统文件完整性的判断标准不再适用于电子文件。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3篇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记载和反映出公司日常工作和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和成果,可及时为领导决策和各工作部门提供内容翔实的信息资料。因此,我们必须把档案的整理、立卷、归档和保管工作当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好、抓实。
如何做好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
一、目标与前提
档案管理的最佳状态,即达到收集完整、整理有序、分类合理、立卷规范、保管妥善、查询便捷的目标。档案管理的硬件要硬,“软件”还要硬,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法制化的必要前提。首先,公司必须要有能够达到防火、防盗、防泄密的档案室,并配备必要的档案密集柜、温度测量仪、灭火器、办公电脑等相应的办公设施,这是最基本的硬件保证。其次,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分派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再次,公司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收集与整理
归档文件整理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协调统一。各部门兼职档案员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员做好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做好文件的分类、收集,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并及时移交档案室。
三、立卷与归档
立卷和归档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好的立卷归档工作对于保存有价值的文件,以及积累档案史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立卷与归档工作需把握以下几点:
(一)组件分类。文件收集移交之后,就到了集中统一立卷的环节。我们应将收集到的文件材料逐一进行科学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归档文件一般采用按年度分类、按机构(问题)分类、按保管期限分类三种方法进行分类,确保归档的材料都有保存价值,并确定保管期限。在组件分类的过程中,要重点检查归档的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对破损的文件材料要修补或复制,剔除重复、多余的材料。
(二)排列与编号。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同一事由中的文件,按文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编号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编写档号。档号编写应遵循唯一性、合理性、稳定性、扩充性、简单性原则。
(三)编目与装订。一是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并依据档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对复文的编目应体现来文内容。归档文件目录还应设置序号、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等项目。二是案卷的装订。归档文件装订应牢固、安全、便捷,做到文件不损页、不倒页、不压字,装订后文件平整,有利于归档文件的保护和管理。装订时应尽量减少对归档文件本身影响,原装订方式符合要求的,应维持不变。为便于管理,相同期限的归档文件装订方式应尽量保持一致,不同期限的装订方式应相对统一。
(四)编页与装盒。纸质归档文件一般应以件为单位编制页码,页码应逐页编制,宜分别标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或背面左上角的空白位置。最后将归档文件按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盒脊及备考表项目。
四、借阅与归还
公司应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建立、健全档案借阅制度和档案查阅登记表。任何档案的借阅都应该严格履行审批和登记手续,凡借出的档案都应及时催还,归还时发现文件短缺、增删等现象应立即追查。
五、保管与销毁
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30年、10年三种。到了销毁的年限时,应先登记,编制清册,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后,再将需要销毁的档案逐一进行销毁,销毁时需要至少两人监督,销毁清单及记录需打印纸质档案保存。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4篇
文控部--彭其文,加入易恒科技以来,经历了泉州、万达以及青岛项目,获得了非常宝贵的项目管理经验。现任青岛LNG项目主管经理,他肩负着整个项目技术和管理岗位,从一个在基层做简单工作的文档工程师,到执行项目管控和技术支持的主管经理,离不开他热爱学习、不畏困苦、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的精神。在项目的同事都知道,他自己购买的书摞起来都比人高,他是在悄声的刻苦学习。
同时,他是个热爱分享的人,不久前他与大家分享了穹顶之下 观后感 。现在,就在本次天分公司在青岛LNG项目组织的档案培训中,他再一次总结了此次培训收获与心得,公司的领导们被他这种学习精神所打动,特别推荐将此文分享与大家,希望大家向彭其文学习,学习他热爱学习和分享的精神,并且给予彭其文成长积分+1分的鼓励,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吧。
20XX年05月05日,中石化天分公司在青岛LNG项目现场开展了为期3天的档案管理培训。20XX年05月05日胜利油田档案管理中心葛红老师从“什么是档案”、“为什么存档案”、“怎么样存档案”、“如何利用档案”的档案全生命周期讲解档案的基础知识。随后讲解了各类档案(管理类档案、科技类档案、实物类档案等)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
20XX年05月06日青岛石化行政事务中心档案室张海老师从建设单位项目档案资源管理(前期文件、项目管理文件、声像档案等档案如何管理)和档案具体操作方法讲解了工程项目档案整理;
并分享了老师档案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20XX年05月07日青岛炼化 信息管理 中心王力老师详细讲解了《中国石化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档案资源归档管理实施细则V6.0 》中各类文件档案整理的思路和方法,并针对其中一些重点事项进行举例讲解(施工图、设计变更等)。
本次3天的档案管理培训,也是我第一次参加系统的档案培训。通过本次培训,主要的档案管理知识收获:
1、档案全生命周期的工作的认识,从档案定义、档案的意义、档案收集整理及档案的利用4个方面了解档案管理工作。
2、不同类型的档案的整理模式,把管理档案、科技档案、项目档案等不同档案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并指导自己开展鉴别、收集、整理、组卷、归档等档案管理工作。
3、工程项目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如何管理项目建设初期、项目建设期间、项目竣工验收的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档案。张海老师的“大事记的编写”内容让我印象深刻,坚持“观点正确、内容精当,大事突出、要事不漏、小事不入,材料准确、文字精炼,言简意明、条理清晰”六个原则编制项目大事记。并阅览了“青岛石化公司加工高酸原油适应性改造项目”的大事记,大事记与档案工作密切联系,相关归档文件涉及的事项均由列举,完全达到协助档案工作开展的作用。
4、王力老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档案形成、收集、整理、组卷等档案工作做了一个细致的讲解。讲解过程中贯穿讲解了如何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完整齐全性、如何合理有效协调各部门档案工作、如何扩展自己的档案知识广度、如何维护好档案工作的利益等等档案实际工作中应该提升和注意的一些事项。
通过本次档案管理的培训以及档案专家对青岛LNG项目档案指导检查,发现了自身在档案专业管理知识方面的还是不够扎实。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吃”透国家、地方及行业的档案规范和规定,不仅是表面上的知道和了解规范中的条目,还需要深入“挖掘”每条规范涉及文件的形成过程和要求。
2、管理档案,首先要了解项目或企业的情况,及其档案管理模式;
其次了解管理档案的实体文件内容,明确文件的关联性,即完整性和系统性;
最后按照档案类别分别收集和鉴定整理,即档案的准确性。
3、对于工程项目档案,不仅需要对项目所使用的档案规范了解,还需要对该工程项目的工程流程、施工规范、监理规范等工程知识有一个整体性了解,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通过这次培训分享,希望各位同事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并在工作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档案知识的途径,提升自己的档案专业知识。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5篇
随着春节的临近,河南南旋风升压站的建设工作也接近尾声,然而档案的归档管理一直是摆在河南项目部面前的重要问题,虽然在平时我们也对工作文件进行着收集与整理,但由于缺少相关的经验,所以我们所做的和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管理肯定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高质量、标准化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和项目部同事们努力的目标。趁着去合肥出差的机会,项目部主任牛春辉安排我去章广风场“取经”,学习章广风场在工程档案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1月20日,我乘车来到了位于滁州章广的章广风电场。向关场长道明自己的来意后,关场长非常热情的为我安排好了食宿,让场中负责档案的琚振坤领着我参观现场档案资料,学习章广风场档案管理相关制度。琚工拿给我一本《风电企业科技档案归档与整理规范》,这是国家能源局下发的风电档案管理规范,无论是哪一个风场的管理制度,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琚工带着我浏览了管理规范,让我大致熟悉了档案管理的框架结构,并告诉我其中重点关注环节和章广风电档案管理的经验技巧。章广一期投产已有一年多的时间,长期的管理实践,使章广的档案制度趋于成熟,并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机制。
琚工分别从档案分类,档案盒制作规范,归档流程等多个方面向我展现了一个正规高效的档案体系,在此期间又让我浏览了部分档案的具体内容。琚工的耐心讲解使我感受到平时自己在档案整理上的缺漏与不足,我认真记下了一些关键的节点与细节,回忆着平时工作中的经历,受益良多。通过对档案管理的一系列“零距离”全方位的接触,使我在档案管理方面受到了一次全新的启迪。相信再回到项目部后,将自己所学加以应用,假以时日也可以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档案管理体系,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最后的质检竣工验收和档案交接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6篇
下午,集团公司组织了关于档案管理制度的培训,此次培训解决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也学习到了一些相关的工作流程及技巧,让我受益匪浅。
此次培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感受:
一、学习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
首先明白了什么是档案,授课老师给予了深刻明确的讲解,让我从概念上对档案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知道了档案的作用,档案具有凭证等方面的作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资料。再次知道了有关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白了档案在法律规范中的依据及重要性。
二、了解了集团档案的管理制度。
通过对集团档案管理制度的学习,知道了集团档案工作的具体流程,明白了在工作中应该如何处理档案文件资料。
档案的分类及归档范围说明了在档案的分类方法,立卷及编号方法,并且老师通过实例生动的讲解传授了此类工作技巧,为今后的工作理清了头绪,从而在同等工作质量的情况先减少了工作量,使得我们更容易工作。
通过对档案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对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通过与老师的交流,解决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次培训对我帮助最大的地方莫过于对档案资料的分类整理方法,学会了如何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可以使我在今后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合理分类,做到档案资料目录详细明确,存放整齐,查找容易,使用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对工程资料的管理也得到许多可以借鉴的知识。工程资料作为工程项目最重要的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工程资料的管理,可以借鉴档案管理中对档案的`分类方法,从而对工程资料进行合理地分类,利于以后的查找和使用,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原本杂乱的工程资料得到了有序的整理,进一步减轻了工程竣工档案资料整理的负担。
最后,感谢集团公司组织的此次培训,及时解决了日常工作过程中的诸多疑问,为今后更高效,更优质的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7篇
电子政务是指运用信息及通信网络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形成新的政府管理形态,实现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电子政务系统实质上是政府办公自动化在范围和功能方面的延伸,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它是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公文的起草、审核、签署、发布以及收文办理等,都是在电子政务的操作平台中进行。这些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的公文,是机关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所以必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归档和管理。但由于这些公文是通过电子政务公文处理平台产生的,它的特点决定了其归档和管理的方式并不能简单套用纸质文件的归档和管理方法,而应将电子文件的管理功能嵌入电子政务系统之中,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与全过程管理等方式,并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它们各自具有一套独立的管理流程,两个管理流程执行各自主管机关制定的制度和标准,并且两个流程之间是通过文件实体的交接而衔接的。而文档一体化管理是按照文件生成与运行规律,采取统一、严密的手段,高效地组织与管理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与传统文件和档案管理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通过对文件和档案管理流程的重组,达到两者在管理上的无缝化和程序上的一体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组织机构因素造成的两者在衔接上的真空地带和减少重复性作业。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则
1.1“前端控制”原则
考虑到电子文件的易改性、易逝性等的特点,如果还是象过去那样,按照文件的生成、积累、鉴定、立卷、归档,分类、著录等顺序按部就班地管理电子文件,那么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就难于保证了,电子文件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还会造成部分的重复劳动。因为电子文件在归档之前就有可能已被修改,或者有些已被有意或无意地删除;
有些在文件形成时已提取了主题词,文件归档之后还要进行标引工作,这无疑是增加了劳动量。因此,必须贯彻“前端控制”的原则,即要求将原来纸质文件管理系统中后期阶段需要控制的手段提到前端,也就是说档案部门对于电子公文的管理工作的介入要向前延伸,从文件生命周期的“前端”就开始控制文件的归档活动。具体来说,在文件系统设计阶段,档案人员就要参与设计、进行指导;
就应该考虑归档与归档后文件管理的需求,将集中管理一份文件的所有相关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归档。要把归档工作嵌入工作流程,以保证在每一个流程之后,将相关文件实时归档。并且要求用户及时著录和鉴定文件信息,并且把著录、鉴定信息与电子文件之间建立联系,以保证文件归档时,将该电子文件与相关信息一并移交或发送给档案部门。
1.2“全程管理”原则
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即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原则具体应该体现在电子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文件流程各阶段的管理和监控为例:设计的系统应对产生于机构内部各部门及其应用系统上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的归口登记、分类、鉴定,同时监控和记录针对文件的一切操作,如文件的创立、登记、修改、审核、签署、分发等。而且,对文件进行的技术操作,包括操作平台的转换、存储位置的改变等都应该记录下来。因为这种管理和跟踪记录,对于证明和保证电子文件的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公文的真实性保障
判断传统文件的真实性,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文件载体的原始性;
二是文件形式的原始性,其主要是指具体的文件内容、字体、字迹以及具有法定效用的签署、印章等。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对文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判断传统文件真实性的准则并不适用于电子文件,因为一是电子文件的载体与其信息是可以分离的,载体的不固定性,使得电子文件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原件”的概念;
二是电子文件的更改可以不留痕迹,复制起来真假难辨,处理过程又具有隐蔽性。因而判断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必须更多地着眼于其内容的真实性,主要是认定文件是否就是当时当人当事形成的,主要关注的是其本质的要素保持不变。国际上的一般做法是采用法定程序对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并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组成一个贯穿电子文件从生成、运作到处置全过程的安全“通道”,以此来保证数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是:
2.1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一是建立对电子文件操作者的身份识别与访问权限的控制,防止非法侵入。
二是设置操作日志,自动记录实施操作的人员、时间、内容等。
三是对电子印章、数字签署等采取防止非法使用的措施。在国家立法机构正式颁布有关电子签章的法律实施之前,对只有签章的电子文件,归档时应附加有法律效力的非电子文件签章。
2.2身份识别技术
身份识别技术主要用于正确识别通信用户或终端的个人身份。最常用的方法是给每个合法用户一个“通行字”,代表该用户的身份。通行字一般由数字、字母或特定的符号组成、只有本人和所使用的计算机知道。当合法用户要求进入系统访问时,首先输入自己的通行字,计算机会将这个通行字与存储在系统内有关该用户的资料进行比较验证。如果验明他为合法用户,就可接受他对系统进行访问;
如果验证不合法,计算机就会拒绝该用户对系统进行访问。
2.3防写技术
将数字信息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从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作任何修改,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数字信息内容,从而达到保护其真实性的目的。
三、电子公文的完整性保障
传统文件的完整性保障主要是通过鉴别文件最初形成的信息内容和载体是否被破坏过,是否保持着作为证据所要求的各要素。而电子文件的显示,却随着使用软件的不同,其外观可能不一样,再加上电子文件的信息与其载体又是可以分离的,因而使得传统文件完整性的判断标准不再适用于电子文件。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8篇
随着建设工程的发展,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个建设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影响工程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这几年的档案管理工作实践,我认识到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借此《档案在你身边》征文之际,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促进今后的工作。
1、严格管理,保证档案归档质量
一是把好“收集归档关”。对工程竣工档案归档首先明确了档案收集归档的范围和责任,各负其责收集相关档案,并要求他们及时移交。平时集中力量对库藏全部档案逐卷逐条地进行检查和对照,将原有不规范的案卷进行重新整理、分类、组卷、编目和装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理。
二是把好“档案整理关”。在档案整理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对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进行了科学分类。加强档案的保密性。认真填写专题目录索引、全引目录等较为齐全的编研资料,做到组卷合理,排列有序,编目规范,实现了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整理规范化、排列标准化、检索科学化。
三是把好“档案保管关”。对档案及时入库,对档案摆放整齐有序,入库档案保管齐全完整,未出现丢失和损毁等现象。并且对档案的摆放作大体规划,让检索利用更快捷方便,把档案入库区分成相应小区,一般预留出相同类别的区来,作到心中有数。
四是把好“统一录入关”。定期对入库档案进行统一录入,作到纸质登记目录与计算机录入同步,实现计算机查询,对所有的各类档案的分类号、主题词、形成时间等输入了微机,形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初步形成了计算机辅助的档案管理系统,初步建成了数字化档案室,真正做到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和资源共享。
2、狠抓实效,不断优化档案开发利用
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各界咨询利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既是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我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方式,让档案工作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一是档案检索工具编制基本齐全。我编制了案卷目录、全引目录等各种齐全配套的检索工具索引,对库藏档案进行了分类编号,能够方便快捷地检索到相关档案。
二是档案利用效果丰富。做好了查询登记和利用效果登记,实行借阅登记,对借出的档案及时催回,严格执行借阅程序,通过提供利用档案,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今后努力提高的方向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接触到了许多新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经验,使自己工作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上有了新的提高和进一步的完善,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步骤,行动有了方向,工作有了目标,心中真正有了底,基本做到了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条理清楚,事事分明,从根本上摆脱了刚参加工作时只顾埋头苦干,不知总结经验的现象。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要求自己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双提高。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及时纠正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不断加强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创新管理,创新服务,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切实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促进档案管理的协调持续发展。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9篇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记载和反映出公司日常工作和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和成果,可及时为领导决策和各工作部门提供内容翔实的信息资料。因此,我们必须把档案的整理、立卷、归档和保管工作当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好、抓实。
如何做好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
一、目标与前提
档案管理的最佳状态,即达到收集完整、整理有序、分类合理、立卷规范、保管妥善、查询便捷的目标。档案管理的硬件要硬,“软件”还要硬,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法制化的必要前提。首先,公司必须要有能够达到防火、防盗、防泄密的档案室,并配备必要的档案密集柜、温度测量仪、灭火器、办公电脑等相应的办公设施,这是最基本的硬件保证。其次,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分派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再次,公司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收集与整理
归档文件整理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协调统一。各部门兼职档案员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员做好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做好文件的分类、收集,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并及时移交档案室。
三、立卷与归档
立卷和归档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好的立卷归档工作对于保存有价值的文件,以及积累档案史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立卷与归档工作需把握以下几点:
(一)组件分类。文件收集移交之后,就到了集中统一立卷的环节。我们应将收集到的文件材料逐一进行科学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归档文件一般采用按年度分类、按机构(问题)分类、按保管期限分类三种方法进行分类,确保归档的材料都有保存价值,并确定保管期限。在组件分类的过程中,要重点检查归档的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对破损的文件材料要修补或复制,剔除重复、多余的材料。
(二)排列与编号。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同一事由中的文件,按文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编号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编写档号。档号编写应遵循唯一性、合理性、稳定性、扩充性、简单性原则。
(三)编目与装订。一是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并依据档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对复文的编目应体现来文内容。归档文件目录还应设置序号、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等项目。二是案卷的装订。归档文件装订应牢固、安全、便捷,做到文件不损页、不倒页、不压字,装订后文件平整,有利于归档文件的保护和管理。装订时应尽量减少对归档文件本身影响,原装订方式符合要求的,应维持不变。为便于管理,相同期限的归档文件装订方式应尽量保持一致,不同期限的装订方式应相对统一。
(四)编页与装盒。纸质归档文件一般应以件为单位编制页码,页码应逐页编制,宜分别标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或背面左上角的空白位置。最后将归档文件按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盒脊及备考表项目。
四、借阅与归还
公司应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建立、健全档案借阅制度和档案查阅登记表。任何档案的借阅都应该严格履行审批和登记手续,凡借出的档案都应及时催还,归还时发现文件短缺、增删等现象应立即追查。
五、保管与销毁
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30年、10年三种。到了销毁的年限时,应先登记,编制清册,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后,再将需要销毁的档案逐一进行销毁,销毁时需要至少两人监督,销毁清单及记录需打印纸质档案保存。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10篇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前提。加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实际工作的作用,是干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干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干部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结合实际,本人认为要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四抓四到位”。
一、抓关键,领导重视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内部性、保密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并不引人注目、默默无闻的工作,因此,有些领导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一是无关紧要的思想。认为现在使用干部重在现实表现,干部档案没有多大作用;
二是无需亲为的思想。认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就是简单的收存材料,是干部档案工作人员的事情,不需要领导亲自抓;
三是一般应付的思想。虽然口头上讲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够重视,认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没有火烧眉毛的事,只要“守好摊”,干部人事档案不丢失,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
由于思想认识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就存在着:
1、管档人员配备不到位,没有按规定比例配备工作人员;
2、投入不够,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保管条件落后;
3、档案人员队伍不稳定,变化比较大;
4、干部人事档案人员政治、经济待遇不高等。
这些问题既影响了干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又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因此,要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督促检查,使各级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档案意识,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关心管档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的基础工作,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抓规范,基础工作到位。
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涉及到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它直接关系到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评价、培养和使用,关系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和政治前途。因此,对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一定要加以规范。但在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没有注意收集干部档案中必备的材料,造成档案的材料流失。
二是鉴别不准确,把不应归档、手续不完备和有问题的材料归入了干部档案中,损害了档案的真实性;
三是整理不及时,对收集来的档案材料没有按规定及时整理归入档案,导致无序管理;
四基础设施不配套,档案保管环境恶劣,影响了档案使用;
五是制度不到位,材料的转入、转出、档案的查(借)阅等手续不按规定履行,档案管理混乱。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坚持做到“四化”。
一是收集归档程序化,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制度,特别对于人事变动、工资调整等材料,应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收集,并按干部管理权限移交管档单位存档。
二是鉴别整理规范化,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整理规范》规定,认真细致地鉴别、整理加工,该归档的归档,不该归档的予以剔除。
三是设施建设标准化,按照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要求,配备标准的档案用品、微机和设备,使干部档案管理实际现代化;
四是管理工作制度化,自觉执行档案管理的八项制度,使每项工作都制度化,保证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三、抓素质,队伍建设到位。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档案管理的手段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干部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做到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使档案管理工作既能继承和发扬老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又能根据工作的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但在实际工作中,干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有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一是人员配备比例不够,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管理人员,或者兼职人员主要精力不在档案管理上;
二是管档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有的管档人员政治素质不高,工作原则性不强,业务不熟悉,工作不踏实,应付了事;
三是部分人员工作不安心,由于一些政治、生活待遇没有落实,导致有些档案人员缺乏奉献精神,总想跳槽,影响了干部档案管理的质量。
面对存在的问题,应该通过抓管档人员的整体素质,来促进管档队伍的建设和提高。
一是抓基础。各管档单位应该明确一名领导分管,同时按规定配备档案管理人员,而且必须是党员、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保证档案员的素质。兼职人员不可兼职过多,应以干部档案管理为主,保证管档人员的工作时间。
二是抓培训。通过举办各种不同层次、类型的档案人员培训班,来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鼓励档案人员不断地学习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原则性。
三是抓待遇的落实。一方面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劳动保护工作,督促管档单位落实有关经济待遇;
另一方面,从政治上关心管档干部的培养和成长。通过一系列措施,从整体上提高干部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干部档案的管理水平。
四、抓服务,信息开发到位。
加强干部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干部档案,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这是干部档案工作中心环节,是干部档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档案除了满足工资制度改革、干部工龄认定、老干部待遇落实等一般性日常管理外,对各级党组织公正、客观地培养和使用干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依据。但是,传统的干部档案管理方式,很难适应不断改革深化的干部管理工作。
一是资料收集手段落后。依照传统的呈报程序,档案材料没有及时更新和补充,信息不新,数据不准,影响了干部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是管理方式落后。还是传统的那种“你送我装”、“你借我调”的管理方式,只注重收集,不注重信息的开发和分析。
三是服务方式单调。只满足于干部工作需要,缺乏将干部工作与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意识,对干部档案利用开发不够。
因此,要使干部人事档案更好地为干部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通过服务来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
一是实行现代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在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干部档案数据库,及时更新,动态化管理干部人事档案信息,保证干部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是实行开放式的管理。一方面建立干部工作业绩档案,及时将干部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和在重大活动、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收入档案,为凭实绩用干部提供必要的依据。另一方面建立干部能力档案,重点收集个人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继续教育情况以及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注册考试等能反映个人才能资料,真实、准确、完整、立体地反映干部的情况,提高决策工作的水平。
三是实行服务式管理。在工作中注重实效,在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的前提下,坚持热情服务,在干部的入党、出国、调动、任免、福利待遇、办理退(离)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尽最大努力帮助用档单位用足用好档案资料,努力为干部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干部档案的使用效率。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11篇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事业,档案工作很平凡,但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为加强和发展档案事业提供了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档案工作从此走上了“以法治档”的轨道。恰逢我区开展“法律进机关”的活动,我们单位掀起了学习法律知识的高潮。通过自学《档案法》和参加座谈会等活动,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验,对《档案法》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做好档案工作必须紧紧依靠《档案法》。
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档案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档案法》是档案工作开展的尺度准绳,依法履行档案管理职能,充分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只要各级各部门领导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全社会给予关心和支持,档案人员积极努力地工作,我区的档案事业必将有新的发展。
二、严格遵循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依照《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制定和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相继完善了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等。当然,如果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或是挂在墙上,那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让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就要把制定出的制度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如我们管理科在接待查档的过程中,要严格按借阅登记制度办事,不管是谁,也不管工作多忙借阅档案都要履行借阅登记手续,保证档案的安全。
三、加强档案执法检查
坚持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是推进档案工作新发展的基本保障。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档案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档案管理。档案局要强化依法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对档案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断提高我区档案事业的依法管理水平。
四、做好《档案法》宣传工作
要广泛开展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把档案法律法规同普法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档案法的学习力度,提高执行档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当然,为了让人们更加重视档案,我们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
推进档案依法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普法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保障档案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档案管理的心得体会 第12篇
4月24日-26日我参加了抚顺市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班的培训。培训的科目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档案保护学、档案的编研、档案人员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档案计算机软件应用。培训的目的主要是增强档案工作者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老师的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对档案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我谈一下对本次培训的一些体会。
1.认清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作为企业生产、技术、科研和经营等活动的真实记录和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作为与企业同步发展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等各方面正积极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本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提高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企业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企业档案记载着这个企业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对研究本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好教材。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勇敢探索和尝试新的档案管理手段,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档案管理成果同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决定了该企业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对于实现企业经营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增强档案工作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任何工作成功的秘诀。通过这次培训的学习是我对档案工作的理论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结合书本的指导和自己的实际经验,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3.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充分理解档案法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原则,做到遵章守法。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拓宽知识结构。忠于自己的岗位,忠于自己的企业。
通过这次培训是我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今后我一定努力工作,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为公司交一份满意的答卷。